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古埃及胡夫金字塔、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及四个种姓等级;了解金字塔建筑的科学性,《汉谟拉比法典》的进步性和种姓制度的落后性;理解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河和恒河等大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亚非文明的影响。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对金字塔的建造及其表现出的种种“神奇”的了解,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理解文明的能力;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进步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历史文献和社会制度的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对印度种姓制度落后性的剖析,并将其与学生生活联系,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都产生于亚洲大河流域这一共性特征的比较,帮助学生学习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金字塔精妙的建筑技术和建造科学性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科学史观;通过对《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法典阶级实质的分析,认识国家法律的阶级性;通过学习上古亚洲文明的历史,认识亚洲和非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理解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古国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学生进行世界人民共同创造世界历史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及实质。
二、难点:《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种姓制度的落后性。
课件:型新课
指导学生编写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小剧本并排演;教师上网查找教学相关资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教学媒体) 剧本和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用两年时间学习了中国历史,知道了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本期开始,我们要面向世界,走出国门,去了解更广阔的世界。上节课我们已到达了第一站,了解了世界人类的形成。那么,我们的第二站就去考察上古亚非文明吧!上古即指奴隶社会的历史。
二、学习新课
出示:3张金字塔图片。
师: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什么图片?(学生回答)
(一)神奇的金字塔
1.尼罗河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这些金字塔在上古奴隶制时期就已经修建,至今已有四千年多的历史,是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幸存的,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兴建金字塔的地方已成为今天的旅游胜地。那么金字塔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哪儿呢?(学生回答)
出示:课本第9页《古代埃及》地图。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和认识尼罗河的重要性。)
师:尼罗河流经埃及全境,孕育了古埃及的灿烂文明。吉萨就位于尼罗河的上游,吉萨可谓一块风水宝地呀,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回答)
2.法老的陵墓——金字塔
师:古埃及的国王称为法老,很多法老都喜欢选这一带建造自己的陵墓,金字塔就是他们的陵墓。大家看课文,在吉萨一带发现了多少座金字塔?(学生回答)说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不错吧。那么最大的一
座叫什么金字塔?(学生回答)请问金字塔这一美丽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学生回答)
3.金字塔的建造之迷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金字塔不但名字好听,而且其建造及内部结构有着许许多多的不解之迷,非常神奇。现在我们就从一座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开始
探索金字塔之迷。
出示:胡夫金字塔外观图和剖面图
师:请一位同学根据课本第9页和第10页上的内容给大家介绍这座金字塔。(学生介绍) 师:(称赞学生的回答)听完介绍后你对金字塔有什么认识?(学生发言)还有其他同学通过其他途径和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金字塔的信息吗?(学生回答,教师检查学
生查找资料的情况。)
出示以下两则材料及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一群科学家到埃及游览金字塔时,他们在塔高1/3的地方发现了一桶垃圾,桶内有一些死猫,死狗之类的小动物尸体,还有些水果。使他们感到惊奇的是:尽管桶内的温度相当高,但这些尸体不仅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脱水,变成了“木乃伊”。后经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发现原来金字塔的结构竟是一种较好的微波谐振腔体。微波能量加热就杀死了细菌,并使尸体脱水而成为“木乃伊”。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金字塔能”效应。令人不解的是,五六千年前的埃及人怎么会知道微波的妙用呢?
(材料二)
金字塔高146.59×1010=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金字塔本身重量×1015=地球的重量。
金字塔底面积÷塔高的两倍=圆周率
金字塔底周长×43200=赤道的周长。
金字塔高×43200=北极极点到赤道平面的距离。
金字塔斜面高×600=1个纬度。
请回答: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巧合,或是“外星人”建造了金字塔。你怎么看?
(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在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奴隶制时代,埃及人依靠简单的协作,创造出金字塔这样的奇迹,真是难以令人置信。但是金字塔屹立了四千多年,这本身就是一大奇迹。修建金字塔集中了当时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聪明才智。可以说,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要说金字塔是天外来客的创造,还有待科学证明。但我们只有承认历史,相信历史才能更有助于人们探索自己的历史,认识自己的能力。
(二)汉谟拉比法典
师:带着金字塔的神秘,我们又去空中花园的国度——古巴比伦看看。
(出示课本第10页《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地图和《伊拉克周边地图》,引导学生发现古巴比伦与伊拉克的关系。)
师:大家发现没有,这里(指着古巴比伦)是今天的哪个国家? (学生回答时,教师可提到美国空袭伊拉克后对古巴比伦文化遗产的破坏,以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1.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师:这里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我们把这里称为两河流域。因为这里有两条河流孕育着古巴比伦的文明,“两河"是指哪两条河?
(学生回答)
2.《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师:公元前18世纪兴起的强盛而繁荣的古巴比伦王国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那时的社会面貌是怎样的呢?请大家欣赏小品《打架》。
(学生小品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