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汉乐府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写法技巧上颇受称赞,有浪漫想象的情愫, 但其审慎的态度仍是儒家的。
• 另一种则是及时行乐。
• 《怨诗行》《西门行》
• 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 夫为乐,为乐当及时。
• 何能坐愁怫郁,当复来兹。饮醇酒,炙肥 牛。请呼心所欢,可用解愁忧。
•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 何不秉烛游。
肃晨风扬,东方须臾高知之。
• 石留凉阳凉石水流为沙锡以微河为香向始 豀冷将风北逝肯无敢与于扬心邪怀兰志金 安薄北方开留离兰
4、叙事成分增强的特点
• 《诗经》、楚辞以抒情诗为主。 • 即使是叙事诗,抒情性也很强。 • 还是通过主人公的倾诉来表达的,缺乏完整的人
物和情节,缺乏对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绘。 • 汉乐府出现了较多的叙事诗。 • 由第三者叙述的故事; • 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 • 较完整的情节。 • 即使是抒情诗也表现出一定的叙事性,往往是截
是上述句子去掉尾字后的情况。
• 汉乐府还出现了五言句式和相当一部分完整的五言 诗。
3、入乐的特点
诗题 • 安世房中歌 • 短歌行 • 蒿里曲 • 箜篌引 • 白头吟 • 城中谣
篇章
• 两汉乐府一般根据乐 调的反复而分为若干 “解”,相当于《诗 经》短章复沓的 “章”,唐宋词中的 “阕”。
表声词 • 羊夷吾 伊那阿 • 有所思 •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
• 苏轼《东坡乐府》杨万里《诚斋乐府》
• 张可久《小山北曲联乐府》张养浩《云庄 休居自适小乐府》
曲
二、乐府的分类
• 分类最早的是南宋明帝时的汉乐四品 • 大予乐(《宋书·乐志》作“郊庙神灵”) • 周颂雅乐(“大射辟雍”,列第三) • 黄门鼓吹(“天子享乐”,列第二) • 短箫铙歌
• 唐·吴竞《乐府古题要解》分8类 • 相和歌 • 拂舞歌 • 白紵歌 • 铙歌 • 横吹曲 • 清商曲 • 杂题 • 琴曲 • 宋·郑樵《通志·乐略》分为53类
取一个生活的横断面。
5、创作精神上的特点
• 班固看重的是贵族乐府。 • 生命力特别强的是民间乐府。 •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 生、老、病、死 • 政治、军事、爱情、家事 • 《孤儿行》 • 《十五从军征》 • 《妇病行》 • 《战城南》
• 梁甫吟
• 上邪
• 有所思
•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 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 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合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 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 11.杂歌谣辞
• 12.新乐府
• 元·左克明《古乐府》 • 明·吴讷《文章辨体》 • 清·朱乾《乐府正义》 • 大抵在《乐府诗集》前皆为音乐的分类,
明以后有不按音乐分类的。
• 明·刘濂《九代乐章》按写作之人分类。 • 明·冯定远《钝吟新隶》按写作方法分类。
三、汉乐府的特点
1、作者的特点
• 文人创作 • 时间上:东西汉都有。 • 汉初三大乐章 • 《安世房中歌》 • 作者为汉高祖的妃子唐山夫人。 • 《郊祀歌》 • 有武帝的创作,也有司马相如、李延年的作品。 • 《铙歌》
• 首云大孝备矣,以下反反覆覆,屡称孝德, 汉朝数百年家法,自此开出。累代庙号, 首冠以“孝”,有以也。
• 萧涤非
• 厥后武帝之尊崇儒术,自夫人开其端也。
郊祀歌(19章)
• 四言8章,三言7章,杂言1章,合三四五六七诸 言为骈体者3章。
• 郊祀歌也是祭歌,它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用于祭 祖考,为庙乐;而后者用于祭天地神祗,为郊乐。
• 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 《诗经》七言绝少,且为单句。 • 七言之祖 • 楚辞某些篇章去掉句末的语气词而成。 • 景差、宋玉《大招》 •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 宋玉、屈原《招魂》 •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 汉魏七言诗句式为上四下三,每句押韵,可以看作
中亦有。 • 总数大约在30多篇。 • 西汉约为7篇。
• 《薤露》《蒿里》
• 原是丧歌,东汉已用于宴饮。
• 《鸡鸣》《平陵东》
• 都是“缘事而发”的。
•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两走马,亦 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 我家卖黄犊。
• 相传为汉翟义门客所作。王莽立孺子婴为 帝,自称假皇帝,后故丞相翟方进子东郡 太守义起兵,事败为莽所杀,义门客为作 哀歌。
• 由于乐府的这一特点,后来就把民歌体的诗叫做 乐府诗,简称乐府,汉代的民歌叫汉乐府。
2、诗体名称
• 汉代人把当时由乐府机关所编录和演奏的诗称为 “歌诗”,魏晋六朝时始称“乐府”,或“乐府 诗”。
• 刘勰《文心雕龙》有“明诗”“辨骚”“乐府”。
• 《昭明文选》分类有“赋”“诗”“骚”“乐 府”。
• 乐府指入乐的歌诗,并且主要是指两汉和南北朝 的乐府作品。
是仿作中最多最常见的形式。
(3)仿效乐府的创作方法和某些形式上的特 点
• 中唐以后,文学史上称作“新乐府”的即 属此类。
• 杜甫开始尝试,打破乐府旧题的限制, “即事名篇,无所依傍”,对中唐的新乐 府运动有直接的影响。
• 元稹和白居易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3、广义的乐府
• 依据合乐与否来衡量
词
• 《文心雕龙》把古代的乐歌也包括在乐府 之内
• 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
• 人寿非金石,年命安可期;贪财爱惜费, 但为后世嗤。
• (3)抒情之作 • 悲歌 • 古歌 • 东门行 • 艳歌行 • 公无渡河
出东门,不愿归;来入门, 怅欲悲。盎中无斗储,还视 桁上无县衣。一解拔剑出门 去,兒女牵衣啼。它家但愿 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 共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 为黄口小兒。今时清廉,难 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 行!吾去为迟,平慎行,望 吾归。
悲歌
•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公无渡河
• 某日,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有一狂夫, 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 死。乃号天嘘唏,鼓箜篌而歌曰:
•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 其声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归语妻子丽玉, 丽玉拔箜篌为歌,又名《箜篌引》。
• (2)处世之作
• 前提是生命短促、人生无常,遂有两种处 世态度:
• 一种是纯儒家意味的。 • 《君子行》《长歌行》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枯鱼过河泣
• 枯鱼过河泣, 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 相 教慎出入。
四、汉乐府的内容和发展情况
• 就创作时间和句式而言 • 可分为三个时期: • 汉初—汉武帝 无全篇五言; • 武帝—东汉中叶 五言和杂言参半; • 东汉中叶—建安 几乎全是五言。 • 就作者而言 • 除汉初的三大乐章外,基本上就是民间乐府
就文人乐府两大类。
1、汉初三大乐章
• 安世房中歌17章(四言13章,三言3章,三杂七1 章)
• 魏晋时代亦有乐府机关的设置,但未见记载有搜 集民间歌诗的事。
• 东晋后的南北朝时期,乐府又开始收集民歌俗曲。 • 乐府采集歌谣的情况各个朝代不同。 • 采集歌谣的目的也各有其说。 • 政治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
厚薄云) • 音乐 • 客观上来说乐府起到了收集、保存民歌的作用
• 唐山夫人作 • 汉乐章之鼻祖 • 房中:闺房、宫中、祖庙。 • 房中乐,秦时叫“寿人”。 • 作用:祭祀,为娱神之事;飨食宾客,为娱人之
事。 • 即兼燕祠之二义,故沿用“房中祠乐”。 • 至孝惠帝时专用于祭祀,更名曰“安世乐”。 • 班固合前后而题曰《安世房中歌》。
• 作为祭歌《安世房中歌》侧重于孝道。 • 沈德潜
• 作为音乐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歌谣, 类似唐之教坊,宋之大晟府。
• 乐府自设立后历昭、宣、元、成直到西汉末年, 一仍旧贯,将近百年。
• 东汉掌管音乐的专署因史书散佚而缺载。 • 《后汉书·明帝纪》 • 永平二年秋,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 •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 乐府在东汉初年殆已恢复,规模似颇宏大。 • 姚大业《汉乐府小论》 • 音乐等级
• (4)叙事之作
• 上留田行
• 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
• 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 • 妇病行
•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 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 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 念之!
• 东汉中叶到建安时期,文人创作乐府蔚然成 风,有班婕妤、马援、东平王苍、傅毅、张 衡、辛延年、宋子侯、蔡邕、繁钦、诸葛亮 等。
• 南朝梁武帝和诸王贵族也有乐府作品。
• 地位上:文人创作包括贵族统治者,也包括 文人、乐工。
• 民间创作
• 数量上比较多,质量上一向被认为是汉乐府 的精华。
•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交叉。
• 被认为作品完备、分类大体得当的是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 唐五代前的乐府诗一百卷
大予乐 周颂雅乐
• 1.郊庙歌辞
• 2.燕射歌辞
• 3.鼓吹曲辞
周颂雅乐 黄门鼓吹
• 4.横吹曲辞 • 5.相和歌辞
铙歌
• 6.清商曲辞
• 7.舞曲歌辞
• 8.琴曲歌辞 • 9.杂曲歌辞
拂舞歌 白紵歌
• 10.近代曲辞
• 内容多陈乐舞声歌之盛,文字古奥难懂。 • 作者有武帝、司马相如、李延年等数十人。 • 时间始于汉武帝元狩元年(B.C122)至太始三年
(B.C94),间距28年之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特点是七言大行,有连用12句之多。
• 鼓吹铙歌(20章,存18章) • 内容庞杂:
• 纪巡幸,表祥瑞,记武功,叙战阵,写爱 情。
• 从文体分类上说,则包括历代作品仿制乐府的作 品。
乐府仿作的几种情况
• (1)按照乐府的旧谱填写新辞 • (2)沿用乐府旧题 • 这种情况诗于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
为代表,中又以曹操开风气之先。 • 《文心雕龙》 • 子建、士衡咸有佳篇并无诏伶人,故事谢
丝管。 • 隋唐以及唐以后用乐府诗体写诗很盛行,
• 其始的《鼓吹曲》乃夷乐输入汉朝,风格 和体裁与《郊祀歌》(雅乐)《安世房中 歌》(楚声)不同,杂言体,风格豪放。
• 《铙歌》声辞杂写,比较难读。 • 《战城难》《上邪》等名篇即在此中。
2、民间乐府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 《宋书·乐志》 • 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伴奏) • 一人唱,三人和。(伴唱) • 其中的“古辞”即为民间乐府;“杂曲”
源远流长的汉乐府
一、什么叫乐府?
1、官署名称
• 殷 瞽宗 • 周 大司乐 • 秦 太乐令、太乐丞 • 乐府之名始见于汉 • 《后汉书·南蛮传》 • 高祖“乃命乐人习之” • 惠帝二年乃以命官(乐府令)
• 乐府作为专署始于汉武帝时。
• 《汉书·艺文志》
• 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 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2、句式的特点
• 汉乐府是对《诗经》的突破,楚辞的发展。 • 作为整个中原地区新兴的文学样式,汉乐府不再
保持四言格局,仍是对《诗经》的突破。 • 而这种突破又与楚辞有一定的联系。 • 《安世房中歌》有学者认为即为楚声。 • 它的基本句式有三种: • 四言13章,属沿用《诗经》旧体; • 三言3章,《诗经》有三言句而无全篇。 • 有学者认为是楚辞去掉“兮”字的结果。
• 《董桃行》是游仙诗。
• 《乌生八九子》表现祸福无形,接近后世 的处世之作。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民歌特征极其明显。 意胜于词。 全诗五言7句所言实物只有两样; 重出而不重复,生趣盎然。 谐音
• 东汉乐府大致可分为四类 • (1)游仙之作 • 典型的是《王子乔》。 • 王子乔即王乔,刘向《列仙传》载有三人: • 一为周灵王太子王子晋; • 一为叶令王乔; • 一为柏人令王乔。
• 《史记·乐书》武帝《天马歌》 • 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 • 《汉书·礼乐志》 • 太一况,天马下,霑赤汗,沫流赭。 • 《楚辞·九歌·山鬼》 •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 《宋书·乐志·相和歌辞》也有相同的情况。 • 可见汉人原有省去“兮”字创为三言的做
法。
• 七言在《安世房中歌》中无全篇,与三言杂为一章, 只两句:
• 另一种则是及时行乐。
• 《怨诗行》《西门行》
• 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 夫为乐,为乐当及时。
• 何能坐愁怫郁,当复来兹。饮醇酒,炙肥 牛。请呼心所欢,可用解愁忧。
•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 何不秉烛游。
肃晨风扬,东方须臾高知之。
• 石留凉阳凉石水流为沙锡以微河为香向始 豀冷将风北逝肯无敢与于扬心邪怀兰志金 安薄北方开留离兰
4、叙事成分增强的特点
• 《诗经》、楚辞以抒情诗为主。 • 即使是叙事诗,抒情性也很强。 • 还是通过主人公的倾诉来表达的,缺乏完整的人
物和情节,缺乏对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绘。 • 汉乐府出现了较多的叙事诗。 • 由第三者叙述的故事; • 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 • 较完整的情节。 • 即使是抒情诗也表现出一定的叙事性,往往是截
是上述句子去掉尾字后的情况。
• 汉乐府还出现了五言句式和相当一部分完整的五言 诗。
3、入乐的特点
诗题 • 安世房中歌 • 短歌行 • 蒿里曲 • 箜篌引 • 白头吟 • 城中谣
篇章
• 两汉乐府一般根据乐 调的反复而分为若干 “解”,相当于《诗 经》短章复沓的 “章”,唐宋词中的 “阕”。
表声词 • 羊夷吾 伊那阿 • 有所思 •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
• 苏轼《东坡乐府》杨万里《诚斋乐府》
• 张可久《小山北曲联乐府》张养浩《云庄 休居自适小乐府》
曲
二、乐府的分类
• 分类最早的是南宋明帝时的汉乐四品 • 大予乐(《宋书·乐志》作“郊庙神灵”) • 周颂雅乐(“大射辟雍”,列第三) • 黄门鼓吹(“天子享乐”,列第二) • 短箫铙歌
• 唐·吴竞《乐府古题要解》分8类 • 相和歌 • 拂舞歌 • 白紵歌 • 铙歌 • 横吹曲 • 清商曲 • 杂题 • 琴曲 • 宋·郑樵《通志·乐略》分为53类
取一个生活的横断面。
5、创作精神上的特点
• 班固看重的是贵族乐府。 • 生命力特别强的是民间乐府。 •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 生、老、病、死 • 政治、军事、爱情、家事 • 《孤儿行》 • 《十五从军征》 • 《妇病行》 • 《战城南》
• 梁甫吟
• 上邪
• 有所思
•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 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 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合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 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 11.杂歌谣辞
• 12.新乐府
• 元·左克明《古乐府》 • 明·吴讷《文章辨体》 • 清·朱乾《乐府正义》 • 大抵在《乐府诗集》前皆为音乐的分类,
明以后有不按音乐分类的。
• 明·刘濂《九代乐章》按写作之人分类。 • 明·冯定远《钝吟新隶》按写作方法分类。
三、汉乐府的特点
1、作者的特点
• 文人创作 • 时间上:东西汉都有。 • 汉初三大乐章 • 《安世房中歌》 • 作者为汉高祖的妃子唐山夫人。 • 《郊祀歌》 • 有武帝的创作,也有司马相如、李延年的作品。 • 《铙歌》
• 首云大孝备矣,以下反反覆覆,屡称孝德, 汉朝数百年家法,自此开出。累代庙号, 首冠以“孝”,有以也。
• 萧涤非
• 厥后武帝之尊崇儒术,自夫人开其端也。
郊祀歌(19章)
• 四言8章,三言7章,杂言1章,合三四五六七诸 言为骈体者3章。
• 郊祀歌也是祭歌,它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用于祭 祖考,为庙乐;而后者用于祭天地神祗,为郊乐。
• 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 • 《诗经》七言绝少,且为单句。 • 七言之祖 • 楚辞某些篇章去掉句末的语气词而成。 • 景差、宋玉《大招》 •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 宋玉、屈原《招魂》 •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 汉魏七言诗句式为上四下三,每句押韵,可以看作
中亦有。 • 总数大约在30多篇。 • 西汉约为7篇。
• 《薤露》《蒿里》
• 原是丧歌,东汉已用于宴饮。
• 《鸡鸣》《平陵东》
• 都是“缘事而发”的。
•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两走马,亦 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 我家卖黄犊。
• 相传为汉翟义门客所作。王莽立孺子婴为 帝,自称假皇帝,后故丞相翟方进子东郡 太守义起兵,事败为莽所杀,义门客为作 哀歌。
• 由于乐府的这一特点,后来就把民歌体的诗叫做 乐府诗,简称乐府,汉代的民歌叫汉乐府。
2、诗体名称
• 汉代人把当时由乐府机关所编录和演奏的诗称为 “歌诗”,魏晋六朝时始称“乐府”,或“乐府 诗”。
• 刘勰《文心雕龙》有“明诗”“辨骚”“乐府”。
• 《昭明文选》分类有“赋”“诗”“骚”“乐 府”。
• 乐府指入乐的歌诗,并且主要是指两汉和南北朝 的乐府作品。
是仿作中最多最常见的形式。
(3)仿效乐府的创作方法和某些形式上的特 点
• 中唐以后,文学史上称作“新乐府”的即 属此类。
• 杜甫开始尝试,打破乐府旧题的限制, “即事名篇,无所依傍”,对中唐的新乐 府运动有直接的影响。
• 元稹和白居易倡导了新乐府运动。
3、广义的乐府
• 依据合乐与否来衡量
词
• 《文心雕龙》把古代的乐歌也包括在乐府 之内
• 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
• 人寿非金石,年命安可期;贪财爱惜费, 但为后世嗤。
• (3)抒情之作 • 悲歌 • 古歌 • 东门行 • 艳歌行 • 公无渡河
出东门,不愿归;来入门, 怅欲悲。盎中无斗储,还视 桁上无县衣。一解拔剑出门 去,兒女牵衣啼。它家但愿 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 共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 为黄口小兒。今时清廉,难 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 行!吾去为迟,平慎行,望 吾归。
悲歌
•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公无渡河
• 某日,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有一狂夫, 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 死。乃号天嘘唏,鼓箜篌而歌曰:
•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 其声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归语妻子丽玉, 丽玉拔箜篌为歌,又名《箜篌引》。
• (2)处世之作
• 前提是生命短促、人生无常,遂有两种处 世态度:
• 一种是纯儒家意味的。 • 《君子行》《长歌行》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枯鱼过河泣
• 枯鱼过河泣, 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 相 教慎出入。
四、汉乐府的内容和发展情况
• 就创作时间和句式而言 • 可分为三个时期: • 汉初—汉武帝 无全篇五言; • 武帝—东汉中叶 五言和杂言参半; • 东汉中叶—建安 几乎全是五言。 • 就作者而言 • 除汉初的三大乐章外,基本上就是民间乐府
就文人乐府两大类。
1、汉初三大乐章
• 安世房中歌17章(四言13章,三言3章,三杂七1 章)
• 魏晋时代亦有乐府机关的设置,但未见记载有搜 集民间歌诗的事。
• 东晋后的南北朝时期,乐府又开始收集民歌俗曲。 • 乐府采集歌谣的情况各个朝代不同。 • 采集歌谣的目的也各有其说。 • 政治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
厚薄云) • 音乐 • 客观上来说乐府起到了收集、保存民歌的作用
• 唐山夫人作 • 汉乐章之鼻祖 • 房中:闺房、宫中、祖庙。 • 房中乐,秦时叫“寿人”。 • 作用:祭祀,为娱神之事;飨食宾客,为娱人之
事。 • 即兼燕祠之二义,故沿用“房中祠乐”。 • 至孝惠帝时专用于祭祀,更名曰“安世乐”。 • 班固合前后而题曰《安世房中歌》。
• 作为祭歌《安世房中歌》侧重于孝道。 • 沈德潜
• 作为音乐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歌谣, 类似唐之教坊,宋之大晟府。
• 乐府自设立后历昭、宣、元、成直到西汉末年, 一仍旧贯,将近百年。
• 东汉掌管音乐的专署因史书散佚而缺载。 • 《后汉书·明帝纪》 • 永平二年秋,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 •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 乐府在东汉初年殆已恢复,规模似颇宏大。 • 姚大业《汉乐府小论》 • 音乐等级
• (4)叙事之作
• 上留田行
• 里中有啼儿,似类亲父子。
• 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 • 妇病行
•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 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 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 念之!
• 东汉中叶到建安时期,文人创作乐府蔚然成 风,有班婕妤、马援、东平王苍、傅毅、张 衡、辛延年、宋子侯、蔡邕、繁钦、诸葛亮 等。
• 南朝梁武帝和诸王贵族也有乐府作品。
• 地位上:文人创作包括贵族统治者,也包括 文人、乐工。
• 民间创作
• 数量上比较多,质量上一向被认为是汉乐府 的精华。
• 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交叉。
• 被认为作品完备、分类大体得当的是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 唐五代前的乐府诗一百卷
大予乐 周颂雅乐
• 1.郊庙歌辞
• 2.燕射歌辞
• 3.鼓吹曲辞
周颂雅乐 黄门鼓吹
• 4.横吹曲辞 • 5.相和歌辞
铙歌
• 6.清商曲辞
• 7.舞曲歌辞
• 8.琴曲歌辞 • 9.杂曲歌辞
拂舞歌 白紵歌
• 10.近代曲辞
• 内容多陈乐舞声歌之盛,文字古奥难懂。 • 作者有武帝、司马相如、李延年等数十人。 • 时间始于汉武帝元狩元年(B.C122)至太始三年
(B.C94),间距28年之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特点是七言大行,有连用12句之多。
• 鼓吹铙歌(20章,存18章) • 内容庞杂:
• 纪巡幸,表祥瑞,记武功,叙战阵,写爱 情。
• 从文体分类上说,则包括历代作品仿制乐府的作 品。
乐府仿作的几种情况
• (1)按照乐府的旧谱填写新辞 • (2)沿用乐府旧题 • 这种情况诗于汉末建安时期,以“三曹”
为代表,中又以曹操开风气之先。 • 《文心雕龙》 • 子建、士衡咸有佳篇并无诏伶人,故事谢
丝管。 • 隋唐以及唐以后用乐府诗体写诗很盛行,
• 其始的《鼓吹曲》乃夷乐输入汉朝,风格 和体裁与《郊祀歌》(雅乐)《安世房中 歌》(楚声)不同,杂言体,风格豪放。
• 《铙歌》声辞杂写,比较难读。 • 《战城难》《上邪》等名篇即在此中。
2、民间乐府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 《宋书·乐志》 • 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伴奏) • 一人唱,三人和。(伴唱) • 其中的“古辞”即为民间乐府;“杂曲”
源远流长的汉乐府
一、什么叫乐府?
1、官署名称
• 殷 瞽宗 • 周 大司乐 • 秦 太乐令、太乐丞 • 乐府之名始见于汉 • 《后汉书·南蛮传》 • 高祖“乃命乐人习之” • 惠帝二年乃以命官(乐府令)
• 乐府作为专署始于汉武帝时。
• 《汉书·艺文志》
• 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 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2、句式的特点
• 汉乐府是对《诗经》的突破,楚辞的发展。 • 作为整个中原地区新兴的文学样式,汉乐府不再
保持四言格局,仍是对《诗经》的突破。 • 而这种突破又与楚辞有一定的联系。 • 《安世房中歌》有学者认为即为楚声。 • 它的基本句式有三种: • 四言13章,属沿用《诗经》旧体; • 三言3章,《诗经》有三言句而无全篇。 • 有学者认为是楚辞去掉“兮”字的结果。
• 《董桃行》是游仙诗。
• 《乌生八九子》表现祸福无形,接近后世 的处世之作。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民歌特征极其明显。 意胜于词。 全诗五言7句所言实物只有两样; 重出而不重复,生趣盎然。 谐音
• 东汉乐府大致可分为四类 • (1)游仙之作 • 典型的是《王子乔》。 • 王子乔即王乔,刘向《列仙传》载有三人: • 一为周灵王太子王子晋; • 一为叶令王乔; • 一为柏人令王乔。
• 《史记·乐书》武帝《天马歌》 • 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 • 《汉书·礼乐志》 • 太一况,天马下,霑赤汗,沫流赭。 • 《楚辞·九歌·山鬼》 •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 • 《宋书·乐志·相和歌辞》也有相同的情况。 • 可见汉人原有省去“兮”字创为三言的做
法。
• 七言在《安世房中歌》中无全篇,与三言杂为一章, 只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