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说课稿

合集下载

初一下册数学《实数》说课稿

初一下册数学《实数》说课稿

初一下册数学《实数》说课稿一、教程剖析1、教程的地位和用途本节课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定义,并将数从有理数范围扩充到实数范围。

在中学阶段,大部分问题是在实数的范围内研究的,它也是进一步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与函数等常识的基础。

因此,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实数是尤为重要的。

无理数的引入,数系的扩展充满着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关系及分类思想,所以这节课不只是健全学生的常识结构,而且还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感受数美的有效载体,也是进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紧内容。

2、教学重难题依据教学大纲对这部分内容的需要及本课的特征,结合学生实质状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题确定为:重点:知道无理数和实数的定义;知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

难题:对无理数的认识。

3、教学目的常识与技术:知道无理数和实数的定义;知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

过程与办法:通过无理数的引入,经历数系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的过程,培养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及分类的思想。

情感与态度:知道无理数的产生过程,使学生感受丰富的数学文化,体验数学出处于生活及应用于生活的意识,更好的激起学习兴趣。

二、学情剖析新的《课程准则》对学生学会实数需要不高,但实数的常识却贯穿中学习数学一直,所以大家只能逐步加深学生对实数的认识。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学会平方根、立方根同时也初步接触过等具体的无理数。

无理数的定义比较抽象,尤其是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实数与数轴上的一一对应关系都需要一个渐进的理解过程。

要让学生充分讨论与考虑,总结与概括,历经常识进步与运用。

三、教法学法剖析1.教法剖析为了更好的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性、连续性,本节课使用问题导入法引入新课,让学生回顾认识数的过程;通过类比总结法和探究剖析法经历实数的认识过程,从而较好地完成实数定义的构建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的认识,达到教学目的。

2.学法剖析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题,本节课我使用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把无理数和实数的定义及知晓实数与数轴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为教学重点;无理数的认识确定为教学难题。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实数》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实数》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实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实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实数概念的理解。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实数的定义、实数的性质以及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实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实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的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实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化对实数的理解,建立实数与数轴的直观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数的定义,实数的基本性质,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实数的定义,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数轴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实数的定义,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知识讲解:讲解实数的定义,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

讲解实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掌握实数的运算规律。

3.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实数与数轴的直观联系。

4.巩固练习:布置一些实数的运算题和应用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对实数的理解。

5.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实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实数的定义性质与数轴的关系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巩固练习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实数》说课稿1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实数》说课稿1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实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实数》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实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大类。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实数的概念、性质以及实数的分类。

教材通过举例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实数的含义,掌握实数的性质,并能够对实数进行分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对数学中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实数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较为抽象的,需要通过实例和讲解来理解和掌握。

另外,实数的分类也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思考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性质,能够对实数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实数的含义,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掌握实数的性质,并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对实数进行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性质,能够对实数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实数的分类,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思考来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和实例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问题驱动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引出实数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实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实例来讲解实数的性质。

3.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实数的分类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使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内容。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实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三节实数说课稿(第一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三节实数说课稿(第一课时)
4.接下来,我会介绍实数的性质,如连续性、有序性、稠密性和完备性,通过数学推理和实际例子来解释这些性质。
5.最后,我会让学生参与讨论,探讨实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建筑等,以此加深学生对实数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设计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他们对实数定义、分类和性质的理解。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实数在数轴上的移动和运算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这些互动方式旨在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通过实践和讨论,加深对实数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开始本节课的教学。首先,我会展示一张包含不同长度线段的图片,并提问学生:“你们能比较这些线段的长度吗?如果用数字来表示它们,会遇到什么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实数概念的好奇心。接着,我会讲述一个关于古代数学家在研究几何图形时遇到的问题,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无法用整数比例表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与两直角边的关系,从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新课内容的兴趣。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数和分数的基础知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规则。然而,对于实数的概念,特别是无理数的理解,可能是一个学习障碍。学生可能对无理数的抽象概念感到难以理解,对于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建立也可能感到困惑。此外,学生可能缺乏将抽象数学概念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能力,这也会成为学习本节课的障碍。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评估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实数3.2实数说课稿(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实数3.2实数说课稿(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实数3.2实数说课稿(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实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性质,以及学会实数的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有理数,对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已经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学生可能对于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还不够了解,因此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举例。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性质。

2.让学生学会实数的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2.实数的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黑板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引出实数的概念。

2.讲解实数的概念:讲解实数的定义,举例说明实数的性质。

3.讲解实数的运算:讲解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举例进行运算。

4.练习:让学生进行实数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实数的概念与性质1.实数的定义2.实数的性质3.实数的加法4.实数的减法5.实数的乘法6.实数的除法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数的运算。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讲解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知识点儿整理:实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在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中,我们将学习实数的概念、性质以及实数的运算。

以下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1.实数的概念:实数是数轴上的点,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第一课时说课教案及反思

实数第一课时说课教案及反思

实数第一课时说课教案及反思实数第一课时说课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实数的概念和特性。

2. 掌握实数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3. 理解实数的比较和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1. 实数的概念和特性。

2. 实数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实数的比较和运算规则。

【教学准备】1. 教材:教科书、课件。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实数的概念:请学生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数的分类,回答数的分类有哪些。

2. 提问:请学生举例说明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

二、新课讲解(25分钟)1. 讲解实数的概念和特性:通过课件和黑板,向学生介绍实数的定义和特性。

2. 讲解实数的分类和表示方法:分别介绍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分类和表示方法,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三、实践练习(15分钟)1. 练习1:给出一些数,请学生判断它们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并说明理由。

2. 练习2:请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一些无理数的近似值,并将结果写在黑板上。

四、归纳总结(5分钟)1. 请学生回答:实数的分类有哪些?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表示方法分别是什么?2. 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实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实数的概念和特性,掌握实数的分类和表示方法,理解实数的比较和运算规则。

通过导入部分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实数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新课讲解环节,通过课件和黑板的结合使用,能够更直观地向学生介绍实数的概念和特性,以及分类和表示方法。

在实践练习环节,通过练习题的设计,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最后,在归纳总结环节,通过提问和总结,能够巩固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记忆。

整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实践练习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实数》的说课稿

《实数》的说课稿

《实数》的说课稿《实数》的说课稿 1各位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实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以后,接触了如“ ”与“π”等具体的一些无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揭示出中像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从而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使学生把数的概念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是同学们进一步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同时,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且领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

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初步学会实数的大小比较,能对实数的分类进行初步的辩认。

能力目标:了解实数的分类,培养学生初步分类意识;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让学生进一步领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探索,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及分类的数学思想,感受人类在数的发展研究中的伟大成就和做出的贡献,从中得到启示和教育。

根据教材知识的分布结构,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这样安排本堂课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意义,能够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难点: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本质区别和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本堂课实施的具体过程。

首先借助学生前几堂课后已有的认知经验“ ”,请学生们考虑如果要从一条长绳中剪下一段长为米的绳子,可米究竟是多少长呢?然后引导学生适当借助计算器进行合作学习:由于,所以,先确定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可见,即,同理再确定小数点后第二位、第三位,所以只要剪下大约 1.414 米的长度就可以了。

同时问题出来了,不管是 1.4,1.41 还是 1.414 这都只是的近似数,不能用等号连接,那末的精确数是多少呢?当教师给学生一段时间的思量后,请同学们看书本第 65 页,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将化作小数后是一个无限小数,而且没有循环节,由此无理数的概念呼之欲出。

《实数》说课稿

《实数》说课稿

阅读下列材料: . 设x=0.3 =0.333……① 则10x=3.33……② 1 则②-①得9x=3,即x= 3 . 1 ∴0.3 =0.333……= 3
(二)讲授及运用新知
问题:通过前面的探究和学习,我们知道很多数的平方根和 立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 2, 3 ,那么无限不循环小数 叫做什么呢?
6)有理数都是有限数。… ………………… ( 有理数都是有限数。
例2:将例1⑵中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整数集合 { } 负分数集合{ } 正数集合 { } 负数集合 { } 有理数集合{ } 无理数集合{ }
思考与讨论: 1、我们知道每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 来表示,无理数是否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 示呢? 2、当数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后,有理数关于 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同样适合于实数吗? 总结: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 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本身,一个负 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归纳: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 小数的形式,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 都是有理数。 追问:任何一个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能化成分数吗?
1 3
. .. 问题:根据上面提供的方法,你能把0.7、014.化成
分数吗?想一想是不是任何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 化成分数? 归纳:任何一个有限小数和一个无限循环小数都可 以化成分数,所以任何一个有限小数和一个无限 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按定义分) 按定义分)
分数 无理数 正实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无限不循环小数
正有理数 正无理数
实数
(按性质分) 按性质分)
0
负实数
负有理数 负无理数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北师大版八上数学:第2章-实数示范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上数学:第2章-实数示范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上数学:第2章-实数示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上数学第2章《实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实数的性质和运算。

本章内容包括实数的定义、实数的性质、实数的运算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会进行实数的运算,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实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实数的运算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实数的概念,并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会进行实数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数的概念和性质,实数的运算。

2.教学难点:实数的运算规则,实数的大小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数的性质;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题使学生理解实数的运算规则。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过程;利用数学软件,进行实数的运算和验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引出实数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实数与有理数的关系。

2.新课导入:介绍实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探究实数的运算规则。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实数的运算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实数运算规则的理解。

4.巩固练习:布置一些实数的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实数运算的掌握情况。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实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实数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实数的定义与性质1.实数的定义:……2.实数的性质:……3.实数的加法:……4.实数的减法:……5.实数的乘法:……6.实数的除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发言、作业完成情况等;二是课后作业和练习,通过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实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的掌握情况。

实数说课稿(通用3篇)

实数说课稿(通用3篇)

Three people save effort, four people more relaxed, everyone is united, Pepsi can succeed.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实数说课稿(通用3篇)实数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六节内容。

在本节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认识了无理数,了解了无理数是客观存在的,从而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认识进一步深入。

中学阶段有关数的问题多是在实数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同时实数内容也是今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1.了解实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了解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2.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过程与方法1.在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在认识“实数”这一新知识时,学生应用已有的“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规律类比解决“实数”的相关概念及运算规律,从而获取解决实数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发现,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1.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2.在实数范围求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明确实数的运算规律;3.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教学难点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二、说学生本人任教班级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学习积极性高,求知欲、表现欲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三、说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的是引导发现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1)引导发现法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通过设置疑问,创设出思维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动脑、动手,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实数说课稿

实数说课稿

13.3《实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实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3章的3节的概念课。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以后,接触了如“ ”与“π”等具体的无理数的基础上,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使学生把数的概念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也是进一步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另外,无理数的引入,数集的扩充的教学中充满着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蕴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让学生领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使学生养成用多角度思维的思考习惯。

2、教学目标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初步学会实数的大小比较,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并会求一个实数的相反数的绝对值;能对实数的分类进行初步的辩认。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无理数、实数概念的生成以及实数的分类过程,培养学生归纳和初步分类意识;经历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实数过程,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态度与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及分类的数学思想,感受人类(特别是我国古代)在数的发展研究中的伟大成就,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无理数、实数的有关概念以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难点: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如:“ ”与“π” 需要比较复杂的几何作图,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从一个探究活动开始,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的知识22联结通过合作探索,经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以逐步探究的思路实现对问题的深层次理解,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三、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

2024《实数》说课稿范文

2024《实数》说课稿范文

2024《实数》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实数》,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实数》是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实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实数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实数的分类方法。

②能力目标:能够在实数的范围内进行运算和比较。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实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实数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实数的分类方法。

难点是:能够在实数的范围内进行运算和比较。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法是:探究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来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教具进行辅助教学,以便更好地展示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引入新知通过展示一幅数轴图,让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然后,我会通过一个趣味的小游戏让学生猜测一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接着,我将引入新知——实数,并解释实数的概念和特点。

2、分类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给定的数进行分类讨论,比如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有理数的分类等。

我将在讨论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实数的分类方法。

3、实践运用我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实数进行计算和比较。

同时,我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通过比赛来巩固和检验他们对实数的掌握程度。

4、总结归纳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将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帮助他们梳理和巩固所学内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实数》说课稿

谢谢
03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
1. 理解实数的定义 和基本概念;
3. 能够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实数的分类 方法和比较大小的
方法;
04
说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实数的定义和基本概 念,难点是实数的分类方法和比较大小的 方法。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实数 的概念和性质,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实数 的分类方法和比较大小的技巧。
新课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实数 的概念和意义,例如:
小明在超市购买了一些商品,总共花 费了100元,但是他只有80元现金, 需要使用信用卡支付剩余的20元,请 问这个问题涉及到哪些数?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有理数和无理数 的概念,并让学生了解实数的重要性 和应用价值。
实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先介绍实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例如: 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 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05
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讲授、讨论、 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也要注重启发 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来理解 和掌握所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 该注重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同时也要注重归纳总结,加深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和记忆。
06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07
说板书设计
说板书设计
实数 实数的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实数的分类 方法和比较大小的技巧等内容。同时,板书应该清 晰明了,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08说教Βιβλιοθήκη 反思说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 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实践来理解和 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巩固和 拓展,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深化对 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数的概念说课稿人教版

实数的概念说课稿人教版

实数的概念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以及实数与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实数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实数的运算,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实数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实数的定义和性质- 实数的分类: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2. 教学难点:- 无理数的理解和介绍- 实数与有理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实数集的完备性及其在解方程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概念,提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例如:是否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引导学生思考数集的扩展。

- 介绍实数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实数在数学中的基础地位。

2. 讲解实数的定义- 定义实数为能够用小数表示的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 通过实例说明实数与有理数的关系,如1/2=0.5,√2≈1.414等。

3. 实数的分类- 介绍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进行区分,如1/3=0.333...(无限循环小数,为有理数),π(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

- 讨论实数集的封闭性,即任何两个实数的和、差、积、商仍然是实数。

4. 实数的性质- 讲解实数的有序性,即每个实数都有一个确定的大小顺序。

- 介绍实数的完备性,即任何实数序列都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也是实数。

5. 实数的运算- 详细讲解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以及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 通过例题演示实数运算的过程,强调运算的准确性和简便性。

6. 实际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运动距离、速度等,让学生体会实数的应用价值。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识别和应用无理数。

7. 课堂练习-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包括实数的分类、运算和应用,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解答,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课堂小结- 总结实数的定义、性质、分类和运算规则,强调实数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实数说课稿

实数说课稿

依据实数的分类 (一)示意图,在右 图的卡片上填上下 列数的名称.你发现 实数的分类示意图 与这棵树枝干的形 状有哪些联系吗?

正有理数 零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有理数 无理数 实数
正有理数




⑧ ② ③

探究实数的分类二(三分法)
负实数 实数 正实数 0 正无理数 正有理数 负无理数 负有理数
第四环节:师生互动,继续探究。
探究实数的分类一(两分法)
由上可知: 1.实数可分为哪两类数? 2.有理数可分为哪几类? 3.无理数可分为哪几类?
实数 实数 无理数 有理数
有理数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零 正有理数 零 负有理数
负无理数 无理数 正无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实数 有理数 无理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

2、你最初接触到的
是什么?
3、到目前为止,你认识了哪些 呢 ?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情感, 唤起某种动机,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若能利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在刚开始就激发学 生的兴趣,同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这正是老 师追求的一个目标。]
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现代信息工具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等活动去发现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数学事实体验无理数的存在与数系扩展的必要
《实数》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
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最后一个小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 习了平方根、立方根以后,接触过“ ”、“π”等具体的无 2 理数的基础上,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从而将数从有理数扩 展到实数。在中学阶段,大多数问题都是在实数的范围内研 究的,因此,它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 且是进一步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 无理数的引入,数系的扩展充满着对立和统一的辩证关 系及分类思想,所以这节课不仅仅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而且还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渗透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美的 有效载体,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实数》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实数》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实数》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在实数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了实数的概念、分类和运算。

这一章节是学生继初中一年级学习有理数之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实数知识的重要内容。

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认识实数的分类,以及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实数的概念和分类相对于有理数来说更为抽象,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具体实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三. 说教学目标1.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

2.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实数的混合运算。

3.能够运用实数的概念和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2.实数的运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引出实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实数的概念:通过实例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讲解实数的概念,让学生感知实数的存在和意义。

3.讲解实数的分类:讲解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分类,让学生理解实数的分类。

4.实数的运算:讲解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和讲解。

5.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熟练进行实数的运算。

6.应用拓展: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进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实数的概念和分类,以及实数的运算方法。

例如:实数的概念:•有理数:分数、整数•无理数:π、√2实数的分类:•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小数:正小数、负小数实数的运算:•加法:a + b•减法:a - b•乘法:a × b•除法:a ÷ b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6《实数》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6《实数》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6《实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6《实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数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实数的定义、实数的分类、实数的性质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相关知识,对数的运算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实数作为一个新的概念,需要学生能够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

此外,实数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需要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实数的定义,掌握实数的分类和性质,能够运用实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数的定义,实数的分类和性质。

2.教学难点:实数的性质的证明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实数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讲解实数的定义:通过实例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讲解实数的定义。

3.实数的分类:引导学生根据实数的定义,对实数进行分类。

4.实数的性质:通过实例和证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性质。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实数概念的理解。

7.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主要包括实数的定义、实数的分类和性质等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师的教学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说课稿1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说课稿1

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3《实数》是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前启后,为后续的代数、几何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实数的定义、分类和运算,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和运算方法,建立实数与数轴的联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对数的运算、大小比较等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实数的概念相对抽象,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数轴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和运算方法,建立实数与数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实数的定义、分类和运算,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实数的概念的理解,实数与数轴的联系的建立。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数轴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数的相关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引出实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实数的定义、分类和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加深对实数概念的理解。

4.讲授法:老师对实数与数轴的关系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建立实数与数轴的联系。

5.情境教学法:老师通过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实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老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实数》说课稿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实数》说课稿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实数》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及教学目标1.1 教材背景《实数》是浙江教育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章主要介绍实数的基本概念、数轴的划分、实数的加法和乘法运算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为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教学目标•理解实数的概念,并能够将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个学科中的范畴;•掌握数线的表示方法和使用方法,能够准确地在数轴上标出实数的位置;•熟练掌握实数的加法和乘法运算法则,能够通过数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实数的概念及分类;•数轴的划分和实数的位置标记;•实数的加法和乘法运算法则。

2.2 教学难点•无理数的概念及性质;•实数的加法和乘法混合运算问题。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与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为了导入本课的内容,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例如:小明买了一件衣服,价格是2.5元,他给了3元,要求找零给他。

请问,小明应该收到多少零钱?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的数值问题,培养学生对实数的兴趣和求知欲。

3.2 概念讲解与例题引入(10分钟)3.2.1 实数的概念与分类首先,给出实数的定义:“实数是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总称。

”进一步解释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整数之比的数,而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整数之比的数。

接下来,通过几个例子来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特征,例如:$\\sqrt{2}$、$\\pi$等,引导学生理解实数的分类。

3.2.2 数轴的划分与实数的位置标记介绍数轴的基本概念,包括数轴的正方向、原点、刻度等。

然后,通过例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在数轴上标记实数的方法。

3.3. 实数的加法和乘法运算(25分钟)3.3.1 实数的加法运算首先,回顾整数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然后引入实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熟悉实数的加法运算法则。

3.3.2 实数的乘法运算同样地,回顾整数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然后引入实数的乘法运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数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实数》是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一节概念课。

本节课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以后,接触了如“ ”与“π”等具体的无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揭示出中像 ,π等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从而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使学生把数的概念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是同学们进一步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另外,无理数的引入,数集的扩充的教学中充满着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蕴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让学生领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分类意识,使学生养成用多角度思维的思考习惯。

2、教学目标
依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初步学会实数的大小比较,能对实数的分类进行初步的辩认。

能力目标——了解实数的分类,培养学生初步分类意识;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将数和图形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并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及分类的数学思想,感受人类(特别是我国古代)在数的发展研究中的伟大成就,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3、教学重点和难点
22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无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等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需要比较复杂的
2
几何作图,是本节教学中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回顾认识数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索,经历无理数的产生过程,精心设问,适时、适度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较好地完成实数概念的建构,达到教学目标。

并结合计算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现代教学手段实施教学,体现直观性。

三、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

恰如其分的问题设计,真正的让学生进行探究,突出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

四、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瓯海梧田一中王光秋
2004年7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