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
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 的应用
王 晓 霞
内蒙 古包 头 市 第 三 医 院 0 1 4 0 0 0
【 摘
要 】 目的 :分析 临头坏死患者的临床
资料 ,按照手术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 中对照组 3 2例采用常规 护理措施 ,观察组 4 3 例采用 临床护理路径 ,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 3 2 例患者 中,治愈 1 例 ,比例 为 3 . 1 3 %,好 转 2 2 例 ,比例为 6 8 . 7 5 %,余者 9 例无效,比
1 . 3 效果评价 标准
参 考文献
治 愈:髋 关节无 疼痛 感 ,无 跋 行、下肢 无 短缩 ,关节 功能基 [ 1 】叶丽娟 , 骆莉 , 刘华 芳 房 间隔缺损 介入封 堵术 的护理 U J . 护 士 本 恢复 或完 全恢 复 ,x线检 查 ,股骨 头死 骨 区域 塌陷 、骨坏 死 、 进修 杂志 , 2 0 1 3 , 1 8 ( 9 ) : 8 2 6 . 骨增 生 、硬化 等症状 基本 消失 。好转 :髋 关节 功能有 显著 改善 , [ 2 】 王福利 . 血 管病 血 管 内栓 塞 治疗 围手 术期 的护 理 叫. 护 士进修 下肢 短缩不超 过 l c m ,X 线检 查,骨坏死 、骨增 生、硬化 等情况有 杂 志 , 2 0 1 3 , 1 8 ( 9 ) : 8 3 1 . 所 改善 ,但仍 存在股 骨头 增大 或扁 平 的现 象 。无效 :达不 到上述 [ 3 】 俞玲 玲 , 董叶 丽 , 曹浩 强 , 等. 临床路径 在胆 囊切除 术患者 中的 标 准者则视 为无效 。总有效 率 = 治愈 率 + 好转 率 。
等 制定 科学 合理 的个体 化护 理计划 ,采用 临床 护理 路径 可有 效提 组 4 3 例 患者 中,治 愈 7 例 , 比例 为 1 6 . 2 8 % ,好 转 3 4 例 , 比例 为
髋痹(髋袖损伤)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3版
髋痹(髋袖损伤)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
2023版
病症概述
髋痹是一种髋袖损伤导致的疼痛和僵硬,又称为股骨头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等。
中医认为,髋痹主要是由于骨经、筋脉、气血不畅所致。
临床路径
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制定以下髋痹中医临床路径:
1. 初诊: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情,包括疼痛、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表现。
2. 辨证施治:根据病人的中医辨证,对症下药,常用中药有桂枝茯苓丸、温经汤等,常用穴位有髀关、环跳、委中等。
3. 中医康复:通过艾灸、拔罐、推拿等中医康复手段,促进气血畅通,预防复发。
4. 复诊: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入院标准
1. 年龄在18-60岁之间,初次发病或者病情加重的患者。
2. 疼痛难忍,长期地不能缓解和控制。
3. 运动能力明显受损,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4. 骨质疏松或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等易于引发髋痹的人群。
总之,中医髋痹临床路径和入院标准的制定,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医师篇)
临时医嘱
□拆线
出院医嘱
□合理饮食
□功能锻炼
□出院后半月至一月门诊复查
医师签名:
□适当补液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9天(术后第6天)年月 日
长期医嘱
□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留陪人一名
□注意术侧下肢血运
□下肢功能锻炼
□低分子肝素钠0.4ml(或其它抗凝药)皮下注射qd
□适当补液
临时医嘱
□大换药(根据病情)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10天(术后第7天) 年月 日
长期医嘱
□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适当补液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12天(术后第9天)年月 日
长期医嘱
□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留陪人一名
□注意术侧下肢血运
□下肢功能锻炼
□低分子肝素钠0.4ml(或其它抗凝药)皮下注射qd
□适当补液
临时医嘱
□大换药(根据病情)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13天(术后第10天) 年 月 日
长期医嘱
□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临时医嘱
□通知手术室手术方式: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或全麻)
□必要时手术前一天晚上镇静剂药物
□备悬浮红细胞2-4单位
□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皮试()
□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手术中用(过敏者使用克林霉素)
□手术前30分钟导尿或备导尿包
□手术侧手术部位标示
医师签名:
住院日第3天(手术日)年月 日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手术治疗)临床路径(医师篇)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CD-10︰M87.951)行髋关节置换手术(ICD-9-CM-3︰81.591)
股骨头壊死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股骨头壊死临床路径表单(2011年版)
该份文档旨在提供股骨头壊死的临床路径表单,以便医生和医
护人员能够系统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以下是该表单的基本内容:
患者信息
该部分要求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
系方式等。
主诉和病史
在该部分,记录患者的主诉和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发
作频率、与其他疾病的关联等。
体格检查
该部分详细记录了对患者进行的体格检查结果。
包括疼痛部位、肢体活动度、肌力、肌肉紧张度等观察项目。
辅助检查
在该部分,记录了对患者进行的各种辅助检查的结果。
例如,
X光、磁共振成像(MRI)、骨扫描等检查。
诊断
在该部分,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对股
骨头壊死进行诊断,并详细描述诊断依据。
治疗方案
该部分列举了常见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治
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随访计划
在该部分,制定了患者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的时间、随访内容、评估指标等。
注意事项
该部分列出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饮食、
运动、药物使用等。
其他
在该部分,可以补充其他信息,例如疾病的预后、康复建议等。
以上是股骨头壊死临床路径表单的基本内容。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股骨头坏死手术路径表单(2011年版)
股骨头坏死手术路径表单(2011年版)股骨头坏死手术路径表单(2011年版)简介本文档是股骨头坏死手术的路径表单,旨在提供一份简明的指南,帮助医生和医院在进行股骨头坏死手术时,遵循正确的程序和步骤。
术前准备- 患者应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X光、CT扫描等,以确诊股骨头坏死症状和程度。
- 必要时,安排其他相关检查(如骨髓穿刺、骨密度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适应性。
- 和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的风险、效果和可能的并发症。
确保患者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手术步骤1. 麻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全身麻醉、脊麻等)。
2. 手术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必要的消毒和铺盖。
确保手术区域无菌。
3. 切口:根据手术计划,在股骨头周围进行切口,暴露出坏死部位。
4. 坏死组织清除:小心地清除坏死组织,保持周围健康组织的完整性。
5. 骨质修复: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骨质修复手段(如骨折修复钉)。
6. 人工关节置换:根据患者的情况,考虑进行股骨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7. 切口关闭:确保手术区域无出血,并进行切口缝合。
8. 术后处理:将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护理。
术后管理- 术后及时进行疼痛控制,使用适当的镇痛药物。
- 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任何感染或并发症。
- 定期复查患者的X光或其他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
- 给予患者必要的康复训练和指导,以促进股骨头功能的恢复和症状的缓解。
注意事项-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感染风险。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手术步骤和术后管理计划,并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
- 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向相关医疗人员汇报任何异常情况。
以上是股骨头坏死手术路径表单的简要内容,供医生和医院参考和遵循。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并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要求。
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一、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骨蚀(TCD 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ICD-10 编码:M87.9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修订版(2002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
2.疾病分期参照1993年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RCO)提出的国际分期标准。
0期骨活检证实为骨坏死,其他检查正常。
I期ECT或MRI确诊,X线片、CT表现正常。
依MRI所见,股骨头受累区分:I-A 股骨头受累﹤15%。
I-B 股骨头受累15%~30%。
I-C 股骨头受累﹥30%。
Ⅱ期X线片表现异常(股骨头斑点状改变、骨硬化、囊性变、骨质稀少),在X线平片及CT上无股骨头塌陷表现,髋臼无改变,依据股骨头受累区分:Ⅱ-A 股骨头受累﹤15%。
Ⅱ-B 股骨头受累l5%~30%。
Ⅱ-C 股骨头受累﹥30%。
Ⅲ期 X线片上出现新月征,根据正、侧位X线片上新月征累及股骨头的范围。
Ⅲ-A 股骨头塌陷﹤2mm或新月征﹤15%。
Ⅲ-B 股骨头塌陷2mm~4mm或新月征l5%~30%。
Ⅲ-C 股骨头塌陷﹥4mm或新月征﹥30%。
Ⅳ期 X线片表现为股骨头扁平、关节间隙变窄,髋臼也显示有骨硬化、囊性变及边缘骨赘等变化。
3.分型参考2001年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协会(JIC)修订的股骨头坏死的分型标准。
A 型指坏死区占据小于或等于1/3内侧负重面;B 型指坏死区占据小于或等于2/3内侧负重面;C 型指坏死区占据超过2/3内侧负重面。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骨蚀(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
骨蚀(股骨头坏死)临床常见证候:血瘀气滞证肾虚血瘀证痰瘀蕴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骨蚀(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
中医临床路径6-骨伤科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91)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96)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10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06)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2)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17)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22)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 (127)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32)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的患者。
一、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病(TCD 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 编码: M47.221+G55.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9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缓解期(3)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见证型:风寒痹阻证血瘀气滞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
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TCD 编码: BGS000、ICD-10 编码: M47.221+G55.2*)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 (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椎管比值=椎管矢状径/椎体矢状径<0.75) (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颈椎手术治疗或颈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髋关节置换临床路径资料
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FicatIII-IV期,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87.-5)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M8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髋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史、酗酒既往史。
2.体格检查:患髋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步态。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股骨头坏死。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股骨头病变终末期,股骨头变形,关节面退变。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87.-5股骨头坏死疾病编码。
2.股骨头坏死终末期,已出现股骨头塌陷变形。
3.除外股骨近端肿瘤及骨折。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髋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Harris评分);(2)血常规、血型(ABO血型+Rh因子)、尿常规;(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5)手术部位X线检查:双髋正位+患髋侧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手术部位CT检查、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3.根据具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儿童颅骨凹陷性骨折和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路径
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一、颅骨凹陷性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骨凹陷性骨折(ICD-10:S02.902)行颅骨凹陷性骨折整复术(ICD-9-CM-3:02.02-02.0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1)病史:多有头部外伤病史;(2)头皮血肿:在受力点有头皮血肿或挫伤;(3)局部下陷:急性期可检查出局部骨质下陷;(4)局灶性症状:当骨折片下陷较深时,可刺破硬脑膜,损伤及压迫脑组织导致偏瘫、失语和/或局灶性癫痫等相应症状。
2.辅助检查:(1)头颅X线平片:包括正位、侧位和骨折部位切线位平片,后者可显示骨折片陷入颅内深度;(2)头颅CT扫描(含骨窗像或3D成像):凹陷骨折征象,平扫可除外有无继发颅内异常;(3) 血常规。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颅骨凹陷性骨折诊断明确,骨折凹陷深度>1.5cm需行凹陷骨折整复术:较固定的凹陷骨折,采用凹陷四周钻孔、铣(或锯)下骨瓣,将其整复成形再复位固定,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 颅骨凹陷性骨折诊断明确,骨折凹陷深度>0.5cm,同时存在局灶症状或引起颅内压增高者,需行凹陷骨折整复术:较固定的凹陷骨折,采用凹陷四周钻孔、铣(或锯)下骨瓣,将其整复成形再复位固定,需向家属交待病情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大静脉或静脉窦处的凹陷性骨折,如无明显临床症状,即使下陷较深仍可观察,待充分准备后择期手术;重要功能区的凹陷骨折,当骨折片压迫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癫痫等,应行骨片复位或清除术。
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
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概述成人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通常表现为股骨头骨质破坏、骨骺塌陷和关节功能损害。
该疾病主要由于股骨头供血不足导致的骨组织坏死引起。
本文档旨在提供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
诊断临床表现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可以包括:•髋关节疼痛,可放射到大腿前面和膝盖内侧•活动受限,行走困难•步态异常,瘸行•髋关节活动度减少•髋关节僵硬和炎症影像学检查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可显示股骨头骨质破坏、骨骺塌陷和骨质增生•磁共振成像(MRI):可更准确地显示股骨头的变化和坏死范围诊断标准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患有成人股骨头坏死。
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标准是Ficat-Arlet 分期标准,分为四个阶段:•Stage 0:未出现症状或临床表现•Stage I:骨质坏死,但无塌陷•Stage II:骨骺塌陷小于2mm•Stage III:骨骺塌陷大于2mm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应综合考虑病变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病史等多种因素。
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炎的发展。
保守治疗对于早期发现的病例,保守治疗可以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常见的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减轻股骨头受力,促进骨组织修复•支持疗法: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来减少髋关节的负荷•药物治疗:使用疼痛缓解药物和抗炎药物来减轻疼痛和炎症手术治疗对于股骨头坏死较重以及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延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需求。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针刺治疗:通过穿刺将药物注入骨骼,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钻孔治疗:通过钻孔减压,促进骨组织的再生•骨移植:将健康的骨组织移植到受损部位,促进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股骨头坏死较重以及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该手术通过置换病变严重的股骨头和髋臼,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
临床护理路径-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
6、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疼痛剧烈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配合麻醉师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痛泵及观察镇痛泵的管道留置是否固定通畅。
7、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及肺部感染。
8、落实并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会阴冲洗等。
2、主管护士做好各项准各工作如:配好氧气装置、心电、血压监护机。病人回房后做好接手术工作,与麻醉师做好交接班,了解病人术中情况,协助过床,吸氧,测病人生命体征,取合适体位。术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并垫一枕头。
3、术后按医嘱去枕平卧6小时,予吸氧及多功能心电监护(或血压监护),Q2h记录。
4、观察各管道是否固定通畅,上紧颈静脉管口与输液管的接口,放好术区引流管及尿管,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其余同前
出院前一天
药物
嘱按医嘱继续服药,不能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健康教育
l、坚持功能锻炼。
2、人工关节的养护。
出院随访
出院随访至少3次:第一次电话随访在出院后7个工作日内,第二次在出院两周内,第三次在出院后一个月内。
健康教育
疾病诱发的因素及基本知识。
第2天(术前一天)
药物
遵医嘱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晚10pm遵医嘱予舒乐安定口服。
检查
进行必要的抽血、心脏彩超(大于60岁)、MRI、CT等检查,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大小便进行检查。
饮食
宜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通知10pm后禁食禁饮。
护理
1、按医嘱做好术区常规备皮,做好各种药物试验,做好抽血交叉、备血工作,做好术前心理护理。
讲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目的及术前注意事项,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心情舒畅
骨一科临床路径
效果统计
2016年髋关节临床路径情况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住院 总人 数
8 3 5 10 8 5 10 6 6 9 9 9 88
入径 人数
5 2 5 8 6 5 7 5 1 5 8 6 63
入径率
62.50% 66.67% 100.00% 80.00% 75.00% 100.00% 70.00% 83.33% 16.67% 55.56% 88.89% 66.67% 71.59%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 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 以进入路径。
进入路径标准
(4)髋关节骨关节炎: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6髋关节骨关节炎( 原发性或继发性)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 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 以进入路径。
-
效果统计
入径率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234源自季度入径率• 入径率分析:2016年第1、2季度入径率在70%以上。 • 第3季度入径率较前下降。
效果统计
环境因素
季节变化,卧床 后肺炎发生率高
设备因素 检查设施增 加,原路径 难以执行
2.股骨头坏死终末期,已出现股骨头塌陷变形。
3.除外股骨近端肿瘤及骨折。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 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 以进入路径。
股骨头坏死病例路径表单(2011年版)
股骨头坏死病例路径表单(2011年版)股骨头坏死病例路径表单 (2011年版)
概述
该文档旨在提供股骨头坏死病例的路径管理指南,以协助医生和医疗团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决策。
股骨头坏死定义
股骨头坏死,又称为骨性坏死、骨头坏死或骨髓坏死,是指股骨头的大片骨髓组织受到损伤或缺血导致死亡的病理过程。
病例路径表单
病例路径表单是在股骨头坏死病例中使用的标准表单,用于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体征和治疗计划等关键信息。
病例路径表单内容
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 病史:记录患者相关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
3. 体征: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评分、步态评估等。
4. 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结果。
5. 诊断:记录医生对患者的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结果。
6. 治疗计划:包括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等的具体方案和时间安排。
7. 随访计划:记录患者的随访时间和内容安排。
使用指南
1. 医生和医疗团队在接诊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史填写病例路径表单。
2. 对于每个病例,应及时更新病例路径表单,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病例路径表单应妥善保存,并依法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
引用说明
本文档的内容是基于2011年版的股骨头坏死病例路径表单编写的,参考了相关医学文献和医疗实践经验。
如有需要,应参考最新的法律法规和临床指南进行操作。
注意:该文档旨在提供路径管理指南,仅供参考之用,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临床判断和患者个体情况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FicatIII-IV期,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87.-5)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M81.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髋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史、酗酒既往史。
2.体格检查:患髋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步态。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股骨头坏死。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股骨头坏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股骨头病变终末期,股骨头变形,关节面退变。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87.-5股骨头坏死疾病编码。
2.股骨头坏死终末期,已出现股骨头塌陷变形。
3.除外股骨近端肿瘤及骨折。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髋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Harris评分);
(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5)手术部位X线检查:双髋正位+患髋侧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手术部位CT检查、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等。
3.根据具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3.术后3天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6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全髋关节假体、骨水泥、异体骨、螺钉。
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
5.输血:视术中具体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6-12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手术部位X线检查。
2.必要时复查的项目:下肢静脉彩超。
3.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2008年1月.28卷.1期);
(3)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4)其他药物:消肿等。
4.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血常规无明显异常。
2.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3.术后X线片证实假体位置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术中或术后骨折、术后关节脱位、大量出血需输血、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肺部及泌尿系感染、伤口并发症或假体周围感染等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2.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需同时治疗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3.内植物选择:根据患者髋臼及股骨骨质条件选择生物型假体、骨水泥型假体或混合型假体。
如选择生物型假体,可根据患者年龄选择不同摩擦界面假体,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二、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股骨头坏死(ICD-10:M87.-5)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CM-3:M81.5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