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开裂渗水质量问题分析与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漏 振 、过振造成地下 室混凝土 构件形成蜂 窝麻面 。 11.地 下室混凝土构件预 留孔洞封 闭不严实 。
(加 荷 )。
12.顶 板上表面钢筋 因施 工 过程 中踩踏后未及 时复位 ,垫 块 (支 撑 )不 符合
要求致使保护层太厚形成收缩裂纹 。
1.2.4 使用
1.景 观及 外加荷载或施 工 荷载超过顶板设计使用荷载 。 2.地 下室顶板用作施工道路 、材料堆场、加工房 以及 在顶板上设置施 工 电梯、
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进行专项设 计 。
4.框 架梁 、荷载较大 的次梁直接支承在地下室 侧墙 上 的部位 ,应 设 置 扶壁
柱或暗柱或墙 内增设水平筋 。
5.在 受温度应力较大 的位置或部 位 ,宜 结合结构钢筋配置 控制温度 和 收缩
的构造钢筋 。
6.地 下工 程 中用于伸缩 的变形缝 宜少设 ,当 必须设 置 时 ,宜 设 置在结 构截
C20,钢 筋不小于双 向 粥。 5@250,厚 度不小于 50mm。 同时在做保护层前 ,应 对
防水层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
9.地 下室底板 、侧墙 、顶板 的防水混凝土中 ,宜 掺加抗裂纤维和防水剂 。
10.宜 在顶板转角处增设呈放 射状 的附加钢筋 。
1.3.2 材料
1.在 地下室混凝土浇 筑前 ,混 凝 土 供应单位应委托有 资质 的实验室 出具 混
面 的突变处 、地面荷载 的悬殊段和地质 明显不 同的地方 ,并 应根据地下水压 、水 质 、防水等级 、地基和结构变形情况 ,选 择合适 的构造形式和材料 。
7.景 观设计荷载不 能超过原地下室设计单 位提供 的顶板设计使用荷载 。 8.地 下室顶板 防水层上宜设 置钢 筋混凝 土 保护层 ,混 凝 土强 度 等级 不 小 于
1
1。
地 下室底 板 、外墙 、顶板 开裂渗 水
1
现象
(图 ⒈1、 图 ⒈2),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受各种因 渗水现象 素影响易产生开裂、
其裂缝常见 的类型及特点如下
:
图 ⒈1 底板 出现渗水
1.1.1 荷载裂缝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 的裂缝 。其形状 为平行梁边 的 (非 )贯 穿裂缝 (图 ⒈3)。
止降水 的相关条 件及要求 。


13
3.当 地质勘察场地无地下水 时 ,地 下室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定
室底板设计应考虑抗浮措施 。
防 治措 施
:
1)当 持力层地基土和地下室 周边土层 的透水性较小或为不透 水层 时 ,地 下
2)当 地下室采用排 水卸压抗 浮设计 时 ,对 卸压集水井位置 、数量 、潜 水泵
1∶
1.2 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凝结之前 ,表 面 因失水较快 而 产生 的收缩 。收缩 裂缝 主要 呈龟裂
状 、中间宽 、两端细且长短不一 ,互 不连贯状态 (图 ⒈4)。 它 占混凝 土非结构性
1
地下室底板 、外 墙 、顶板开裂 渗水
卜 墙 出现渗水 图 ⒈2 夕
图 ⒈3 荷 载裂缝
裂缝 中的主要部 分 。
1.1.3 沉 陷裂缝
建筑物建成后各部分发生不均匀沉 降而引起 的 ,多 为贯穿性裂缝 ,其 产生位 置与沉 陷方 向一致 。
1.1.4 温度裂缝
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 变化较大地 区的混 凝土结构 中。混凝 土温 2
12
产生 原 因
图 1△
收缩裂缝
度裂缝 (含 水化热裂缝 )一 旦 发生往往是贯穿性 的 ,且 规律性较强 。梁板类 长 度 尺寸较大 的结构 ,裂 缝多平行于短边 ,深 人和贯穿性 的温度裂缝 一般与短边 方 向 平行或接 近平行 ,裂 缝沿着长边分 段 出现 ,中 间较密 。裂缝宽度大小 不一 。受温 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 ,冬 季较宽 ,夏 季较窄 。
预拌砂浆储存罐基础时 ,未 对地下室顶板采取相应加 固措施 。
1.3 防治措 施
1.3.1 设计
1.地 质勘察报告应 提供 场地 的抗 浮设计 水 位 ,并 对 持力层 和地下 室 周 边 土
层 的透水性进 行分析 ,提 出相应设计建 议 和抗浮设计水位 。
2.地 质勘察场地 有地下水 ,且 需 对地 下室进 行抗 浮设 计 时 ,应 明确 施 工
3.在 浇筑地下室混凝土时 ,养 护 (温 控 )措 施不到位或养护时间不够 。 4.地 下室后 浇带处理不 当 。
5.底 板混凝土未采用 二 次振捣加表面二次抹面工 艺 。
6.在 混凝土未达到规 定强度 时 ,过 早拆模或过早 堆载 7.地 下室混凝土 (含 后浇带 )不 密实或振捣不 到位 。 8.施 工缝处埋人 式止水带未铺设 (固 定 )到 位 。 9.新 旧混凝土接合处不密实 ,后 浇混凝土养护不好 。
凝 土配合 比报告 ,并 提供砂 、石 、水泥 、外加剂 、外掺合料等原材料 的检测 合格 报告 。
2.除 预应力结构外 ,地 下室不采用冷轧钢筋和冷处理钢筋 。 3.地 下室所用 的止水带 、外加剂及掺合料 的质量须经检测合格后方 可使用 。
1
地 下室底板 、外墙 、顶板开 裂渗水
1.2.2 材料
1.混 凝土 的配合 比、水胶 比、和 易性 、坍落度或外 加剂 、外 掺料 掺 量
数不符合相关要求 。 等参
2.混 凝土各原材 料 的质量不符合相关要 求 。
1.2.3 施 工
l.混 凝土施工工 艺 、施工顺序不 当。 2.因 混凝土供应及浇筑不及 时等原 因造成混凝土 出现冷缝 。
1。
2
产 生原 因
1.2.1 设计
1.设 计不合 理 ,如 :构 造钢筋间距过大等 。 2.底 板抗浮设计不满足相关要求 ,导 致底板开裂渗水 。
3.由 于结构地基 土质不匀 、松软或 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 不均匀沉降 。
4.对 基础 区域 内膨胀 土层 的处理不 当 。 5.框 架梁 、荷载较大 的次梁直接支承在 地下室侧墙 上 。 6.在 温度变化较大的位 置未设置相应 的构造钢筋 。 7.在 进行现浇板 的配筋计算过程 中 ,通 常 只是根据其 承载 能力来 确定 配 筋
量 的 ,而 往往忽略了对板在 正 常使用 阶段 由其承受 的荷载而引起 的挠度及裂缝宽 度 的验算 。
8.顶 板铺设 的暗装水管 、电线套 管铺设 不 当 (如 :水 电管线套管铺设 不 够
牢靠 、集 中铺设 、上下交叠铺设 )致 使水 电管线套管 区域 的混凝 土保护层厚度不 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线 长度方 向产生裂缝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