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合集下载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概括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概括
而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做“瓶颈 “〔Bottleneck〕。流程中存在的瓶颈不仅限制了一个流程的产出速 度,而且影响了其它环节生产能力的发挥。更广义地讲,所谓瓶颈是 指整个流程中制约产出的各种因素。例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利用 的人力缺乏、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某环节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流阻 滞等,都有可能成为瓶颈。正如“瓶颈〞的字面含义,一个瓶子瓶口 大小决定着液体从中流出的速度,生产运作流程中的瓶颈那么制约着 整个流程的产出速度。瓶颈还有可能“漂移〞,取决于在特定时间段 内生产的产品或使用的人力和设备。因此在流程设计中和日后的日常 生产运作中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章
标准工时制定的根本条件: ①在正常作业环境状态下; ②确定而且最好是迄今最正确的作业方法; ③适任合格的作业员; ④以一定的正常的速度进展作业。
标准工时的应用: 1〕生产排程上的应用; 2〕产能负荷管理的应用; 3〕作业绩效管理的运用; 4〕标准本钱管理的应用; 5〕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6〕工作改善案的评估。
二、平衡生产线的意义
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到达以下几个目的: 1、提高作业员及设备工装的工作效率;
2、减少单件产品的工时消耗,降低本钱〔等同于提高人均产量〕; 3、减少工序的在制品,真正实现“一个流〞; 4、在平衡的生产线根底上实现单元生产,提高生产应变能力,对应 市场变化,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5、通过平衡生产线可以综合应用到程序分析、动作分析、规划 〔Layout〕分析、搬运分析、时间分析等全部IE手法,提高全员综合 素质。
与节拍和瓶颈相关联的另一个概念是流程中的“空闲时间〞 〔idle time〕。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内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 那段时间,可以指设备或人的时间。当一个流程中各个工序的节拍不 一致时,瓶颈工序以外的其它工序就会产生空闲时间。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工作的改善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工作的改善

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工作的改善首先,设定标准工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员工过度劳累。

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员工身体和精神疲劳,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通过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可以使员工在工作期间有充足的休息和放松时间,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其次,标准工时可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员工需要更加专注和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而不会出现拖延和效率低下的情况。

此外,通过规范工作时间,员工也将更容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情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要想进一步改善工作效率,企业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做出努力:1. 提供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员工具备更多的工作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生产力和工作效率。

2. 定期进行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的检查和调整,确保员工可以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避免因为外界原因而影响工作效率。

3. 鼓励员工提出工作改进建议,积极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改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标准工时的设定是为了保障员工的权益和健康,同时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进而改善工作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需要认真考虑员工的工作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定最低的标准工时,以保护员工的权益。

通过设定标准工时,能够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家庭时间,从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工作疲劳程度,降低工伤率,并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同时,标准工时的设定也有利于员工的工作生产率,因为合理的休息和休息区间,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然而,要保证落实标准工时的政策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企业需要进一步重视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保障员工权益和提高企业生产力的双重目的。

虽然标准工时可以带来一定的休息和保护,但并不意味着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生产力都能得到保证。

因此,企业需要继续采取更多措施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更好地完成任务。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随着工作场所和环境的变化,如何合理设定标准工时,并逐步改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许多组织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标准工时设定既关系到员工的工作负荷和健康,也关系到企业的高效运营和发展。

因此,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和改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许多组织和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标准工时设定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的标准工时设定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强度、工作量、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要求等因素。

例如,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标准工时。

此外,还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身体状况,合理设置工作时长和强度。

通过科学的标准工时设定,可以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其次,改善工作方式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传统的工作方式往往注重数量和速度,往往忽视了员工的工作体验和创造力。

改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注重员工的参与和沟通。

可以通过员工参与决策和规划、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以及建立健康的沟通渠道等方式,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注重员工的发展和培训。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提供学习机会,能够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激情。

同时,为员工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激励员工积极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再次,注重工作环境的改善。

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体验和工作效率。

可以通过提供舒适的工作场所和设备、改善工作氛围和员工关系、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员工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标准工时设定和工作改善还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关注企业的盈利和发展,还需要关注员工的福利和社会责任。

在标准工时设定和工作改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员工的福利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员工的全面发展。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挑战。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许多企业采用了标准工时制度来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管理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标准工时的定义和意义标准工时是指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理论上的工作时间。

通过制定标准工时,企业能够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来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同时,标准工时也可以作为一个评判员工绩效和支付工资的依据,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标准工时的制定原则1.依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制定标准工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避免对所有岗位和任务一刀切的制定标准工时,以保证制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参与制定的多元化:在制定标准工时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员工、管理层和专业人士等,以确保制定出的标准工时能够反映出真实的工作情况和实际的操作需求。

3.适度的弹性和调整:由于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变化,标准工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调性,以适应不同工作情况下的变化和调整,同时也能够有效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

三、标准工时的制定步骤1.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前,企业需要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包括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质量以及完成时间等,以便能够准确评估工作时间的需求。

2.收集和分析工作数据:企业可以通过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情况来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制定标准工时:根据工作目标、要求和分析结果,企业可以制定标准工时,明确员工在完成一项工作时所需的时间量。

4.实施和调整标准工时:制定标准工时之后,企业需要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标准工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5.监测和评估工作情况:企业应该对标准工时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以促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标准工时制定及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及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及工作改善1. 什么是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一种用来衡量和确定员工工作时间的方法。

通过制定标准工时,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 标准工时制定的目的标准工时制定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合理的工作时间标准,确保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浪费和低效活动;•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减少错误和失误的发生;•为评估工作绩效和薪资计算提供依据。

通过制定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生产和服务。

3. 标准工时的制定步骤3.1 确定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

通过分析工作任务和流程,确定每个环节所需的时间和资源,为标准工时的制定做准备。

3.2 收集工作数据和观察为了确定各个环节的标准工时,需要收集工作数据和进行观察。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观察:•进行时间记录:记录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花费的时间;•进行工作观察:观察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时的动作和步骤,了解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浪费和低效活动。

3.3 分析和评估工作数据收集完工作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员工的工作时间数据,找出工作效率高和低的员工;•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浪费和低效活动,找出改进的空间;•结合工作质量评估,确定适当的标准工时。

3.4 制定标准工时并实施根据分析和评估的结果,制定出适用于不同工作环节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应该考虑工作的性质、难度和所需技能等因素,并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在制定标准工时后,需要进行实施和跟踪。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标准工时:•向员工进行培训和说明,让他们了解标准工时的意义和要求;•设置工作目标和绩效考核,关注工作效率和质量指标的达成情况;•定期评估和调整标准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改进。

4. 标准工时对工作改善的影响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工时,可以对工作进行改善和优化,带来如下影响:4.1 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工时的制定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消除工作中的浪费和低效活动。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培训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培训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培训1. 简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提高工作效率和优化工作流程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企业采用标准工时制度,并进行相关的工作改善培训。

本文将深入探讨标准工时制定和工作改善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2. 标准工时制定2.1 什么是标准工时制度标准工时制度是一种基于时间的管理方法,用于确定每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

通过制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明确工作任务的时间要求,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衡量和评估。

2.2 标准工时制度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标准工时制度可以帮助员工明确目标,并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资源分配:通过标准工时制度,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分配人力资源,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任务,达到最佳的资源利用效果。

•提高工作质量:标准工时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测量工作质量,并确保每个工作环节都符合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2.3 标准工时制定的步骤1.确定目标:明确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和预期效果。

2.收集数据:收集工作任务的历史数据,包括完成时间、员工数量和工作量等方面的信息。

3.分析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测量和评估工作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

4.制定标准: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确保其准确性和可行性。

5.实施和监测:将标准工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持续监测和估算工作任务的时间。

3. 工作改善培训3.1 什么是工作改善培训工作改善培训是一种旨在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优化工作流程的培训方式。

通过工作改善培训,企业可以帮助员工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3.2 工作改善培训的重要性•增强员工能力:通过工作改善培训,员工可以学习和掌握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技能和能力。

•优化工作流程:工作改善培训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错误和浪费:通过工作改善培训,员工可以学会更规范和高效的工作习惯,减少错误和浪费的发生。

每个月标准工时

每个月标准工时

每个月标准工时在现代社会,时间被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尤其是在工作领域。

每个月标准工时是指在一个月内,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时间总量。

这个标准工时的设定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每个月标准工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和管理标准工时。

首先,每个月标准工时的设定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设定标准工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生产和管理人力资源。

通过合理设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避免员工过度劳累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此外,标准工时的设定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从而进行薪酬和晋升方面的决策。

其次,对于员工来说,每个月标准工时的合理安排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标准工时安排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加班而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

此外,合理的标准工时安排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提升个人职业发展和薪酬水平。

那么,如何合理安排和管理每个月的标准工时呢?首先,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员工的实际工作需求,合理设定每个月的标准工时。

其次,企业可以采用灵活的工时管理制度,允许员工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自由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加强工时监管和考勤管理,确保员工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避免因过度加班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员工健康。

对于员工个人来说,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此外,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时间管理和工作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时间,从而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总之,每个月标准工时的设定和管理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非常重要。

合理的标准工时安排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员工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因此,企业和员工都应该重视每个月标准工时的设定和管理,共同努力,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提升整体工作效能。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第一章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一、标准工时在工厂管理的工 具性角色
1、多项“计划”作业的核算工具
生管排程 工作负荷量 人工成本基准
2、多项“查核”工作的基准
员工效率 人力编成/设备配置编成 生产线/设备绩效 损失分析
3、其他
方法比较与工作改善
二、标准工时之应用范围
1、生产管理方面 A、生产排程
二、使用工具
1、马表(Stop Watch) 机械式/电子式 60进分/100进分/万进时 运动式马表 2、没时纪录表格 有系统的事先规划设计 方法标准之叙述 单元工时之纪录 工时整理 3、观测板 4、其他辅助器材
三、马表没时的总程序
1、观测前的准备与确认 作业方法与标准化条件 2、割分作业单元(Element) 3、现场实地观测及纪录单元 归零法/连续法/累积法 4、基本时值整理 异常值之排除 观测过程之复查 5、评比调整 求取“正常工时” 6、赋予宽放 成为“标准工时”
标准)

7% 4%

5% 4%
2、变动宽放(疲劳)
区分
立姿操作 稍不舒适 不自然姿势 挂向上 极舒适 5磅以上 重量/阻力 10磅以上

1 2 5 7 0 1

2 3 5 7 1 2
其他:照明不良 •大气条件 •最密的注意力 •噪音 •精神疲劳(加工复难度) •单调感 •无聊感
五、定率宽放公式(疲劳宽放)
4、基本格式实例
过程 单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取工件放 锁上
2、工件装入 治具内锁紧 3、调整锁刀 迫近孔位 4、自动锁孔 5、移开锁刀 6、松螺丝卸 下治具 7、移完工件 于堆置架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初步确定的员工应当完成的正常工作时间。

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对于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福利。

以下是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的一些步骤和方法。

首先,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的分析。

通过对工作内容的详细了解和分解,以及对工作量的评估和测算,可以确定员工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该完成的工作量和时间。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员工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其次,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不同的工作类型和岗位可能需要不同的时间完成,因此需要根据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来制定相应的工时标准。

一般来说,复杂度较高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而简单的工作则需要较少的时间。

此外,制定标准工时还需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因素。

有时候,工作进度可能会受到设备故障、材料短缺、人员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这可能导致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产生偏差。

因此,制定标准工时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变动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一旦标准工时制定完成,就需要进行实施和监控。

企业需要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同时监控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此外,如果发现标准工时与实际工时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为了改善标准工时,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工作时间;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设置,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管理和组织方式,提高工作协调性和团队合作性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总之,标准工时的制定与改善对于企业和员工都非常重要。

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考虑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复杂性等因素,并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变动因素;而改善标准工时可以通过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设备设置、改进管理和组织方式等措施来实现。

通过制定和改善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员工福利和产品质量。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设定与工作改善简介标准工时设定是指为工作中的任务或项目预设的合理工作时间。

通过合理的工时设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负担,并帮助实现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本文将介绍标准工时设定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进工作效率和提高工作质量。

重要性1. 提高工作效率合理设定标准工时可以避免过长的工作时间,从而减少员工的疲劳与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的时间分配有助于员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工作,合理安排任务的优先级,提高工作质量。

2. 促进工作生活平衡工作生活平衡对于员工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适当设定标准工时可以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家庭、个人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等其他方面的生活,从而提高幸福感与生活质量。

3. 保障员工权益合理设定标准工时可以避免员工被迫加班、长时间工作,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员工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能够更好地保持工作热情与动力,并有效减少工作上的疲劳感。

工作改善1. 设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合理的标准工时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基础。

在设定标准工时时,需要考虑到任务的复杂程度、员工技能水平和工作特点等因素。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设定合理的标准工时:•梳理工作流程:详细了解和记录工作流程,包括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和资源。

•评估任务复杂度:根据任务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评估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工作量。

•考虑员工情况:考虑员工的技能水平、经验以及日常工作情况,合理预估他们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2. 提供培训和资源支持提供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技能水平,有助于更好地完成任务。

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资源支持,使其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和知识。

此外,还可以鼓励员工参与自主学习和知识分享,促进团队的学习与成长。

3. 鼓励团队合作与沟通团队合作和有效的沟通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鼓励员工之间相互支持、分享经验和知识。

定期组织团队会议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三. 测量标准工时的方法 标准工时的运用是一种科学管理,所 以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來测量它。但是有 些企业贪图方便而采用简陋的方式﹐如﹕经 验测量法﹑实际记录法。 经验测量法﹕是指车间有经验的人员, 包括技术工或车间主管﹐依他們的经验直接 提出某工件﹑ 某作业工时基准﹐而不作实 际测量。 实际记录法﹕是指以工时记录单为依 据﹐由现场作业员在实际作业时﹐依实际填 入某工作件﹑ 某制程的产量及作业工时﹐ 经过对大量的同样数据加以统计比较(其实 只是简单平均)而得出所谓的标准工时。
注:宽放得出标准工时
1. 宽放的种类 1). 生理宽放 2). 疲劳宽放(肉体疲劳﹑精神疲劳) 3). 管理宽放 4). 特殊宽放 2. 国际劳工局(ILO) 疲劳之宽放率 区分 站立操作 稍不舒适 不自然 悬挂向上 姿势 很不舒适 重量 2.27kg以上 阻力 4.54kg以上 男 1% 2% 5% 7% 0% 1% 女 2% 3% 5% 7% 1% 2%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标准工时概论/应用 运用秒表测工时/制定标准工时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的应用 运用综合数据/制定标准工时 运用工作抽查/制定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在管理上应用的关键 工作改善的方法/科学化理念 运用程序分析/搬运分析进行有效改善 作业域内的改善技巧 运用工作抽查法进行工作改善
一. 管理的必要性
2. 科学管理/ 思考结构
设定标准
修订标准
依标准 展开计划
统计分析 差异与原因
依计划目标管制 各项作业实况与差异
一. 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3. 工厂管理有哪些计划管理 《生产制造循环》 1). 2). 3). 4). 5). 生产排程 作业标准 进料质量管理 用料成本管理 绩效管理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1. 什么是标准工时制定标准工时制定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确定某项工作任务所需的合理时间,以及在特定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量,为员工分配适当的工作时间。

标准工时制定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可以提供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

标准工时制定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任务分析:确定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和所需技能,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量。

2.时间测量:通过观察员工实际执行某项工作任务的时间,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确定任务的标准时间。

3.工时分配:根据任务的标准时间和员工的实际能力,将工作任务分配给员工,并确定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

4.工时管理:监控和管理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员工按照标准工时制定的要求进行工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2. 标准工时制定的必要性标准工时制定对于组织和员工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标准工时制定的必要性:2.1 提高效率通过制定标准工时,员工可以清楚地了解任务的时间限制和要求,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制定可以帮助员工合理规划时间和资源,并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2.2 保证质量标准工时制定可以设置合理的工作时间,避免员工过度劳累和疲劳引起的工作质量下降。

合适的工作时间安排有助于员工保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2.3 公平分配工作负荷标准工时制定可以确保所有员工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承担相似的工作负荷。

这有助于避免某些员工因工作过多而疲劳过度,同时也可以避免某些员工因工作过少而感到无聊或失去动力。

2.4 提升员工满意度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员工能够在合理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有效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从而提高他们对组织的忠诚度和投入程度。

3. 工作改善方法与工时制定的关系工作改善方法与工时制定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作改善方法:3.1 流程优化流程优化是指通过分析和改进工作流程,以减少无效的环节和时间浪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标准工时制定及工作改善课件

标准工时制定及工作改善课件

02 工作改善
工作改善的定 义
01
工作改善是指通过改进工作流程、 操作方法、设备设施等,提高工 作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资源 消耗的过程。
02
工作改善旨在不断优化工作条件,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工作改善的目 标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冗余 环节、优化作业顺序等手段, 降低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改善对标准工时的要求
灵活性
工作改善需要标准工时具 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 不同任务和工作量的变化。
可调整性
标准工时应能根据工作改 善的结果进行调整,以保 持其持续的有效性。
公平性
工作改善要求标准工时制 度公平合理,能够得到员 工的认同和支持。
如何平衡标准工时与工作改善的关系
定期评估与调整
强化沟通和培训
03 标准工时与工作改善的关系
标准工时对工作改善的影响
01
02
03
提高工作效率
标准工时有助于员工合理 安排工作时间,减少无效 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工作流程优化
通过标准工时,企业可以 更好地分析工作流程,发 现瓶颈和浪费,进而进行 优化。
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标准工时为员工提供了更 多时间用于技能提升和培 训,提高个人和团队能力。
准工时旨在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衡量标准,用于评估工作效率和制定工作计划。
标准工时制定的目的
要点一
总结词
标准工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促进工作改善和平衡工作负荷。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明确的工作时间标准, 帮助企业和员工更好地管理工作时间和安排工作计划。通 过制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 和工作负荷,发现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的 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同时,标准工时也有助于保证工作 质量,促进员工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工作改善。

标准化作业流程如何改善?详解:标准化作业改善的四种方式!

标准化作业流程如何改善?详解:标准化作业改善的四种方式!

标准化作业流程如何改善?详解:标准化作业改善的四种方式!在实现打提质增效时,往往会存在着一些标准化作业流程要改善。

这些标准化作业流程是生产改造的要素之一。

然而要改善标准化作业流程,并非是盲目的删减或者合并,而是需要管理者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现状分析,并反复的推敲和修订。

那标准化作业流程改善究竟要从哪里着手呢?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关于标准化作业流程改善的要求以及标准化作业流程改善的4种方式。

希望对生产管理者有所帮助。

一、标准化作业流程要掌握标准化作业流程改善的要求,就必须要了解标准化作业的三要素,即周期时间、作业程序、标准手头存活量。

周期时间是指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必要的全部时间,即人们常说的节拍。

作业程序就是将要做的事情按预先设定的好的步骤进行工作,也就是常说的工作顺序。

标准手头存活量是指维持正常工作进行的必要的库存量。

标准化作业流程改善就得从这三要素开始,标准手头存活量主要是由客观原因决定的,因此在此不在探讨。

但是周期时间、作业程序就是决定标准化作业流程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二、标准化作业流程改善的四种方式那如何测量周期时间和检测作业程序是否都有效呢?这就需要科学的工具和使用方法。

测量周期时间和检测作业程序,大多数企业是采用的VIOOVI 的ECRS软件进行标准化作业流程改善。

通常ECRS软件是通过ECRS中的E、C、R、S四种方式来进行标准化作业流程改善。

E 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调整顺序(Rearrange)、简化(Simplify)。

也就是说,通过取消、合并、调整顺序、简化的方式来进行标准化作业流程改善。

如下图某电气公司进出线机构装配线改善案例,就是对工序和工时进行分析,并找出了各工序操作时间及浪费时间表。

然而,对于很多基层管理者来说,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测量工时和核查各个工序操作系统和科学与否。

这时候就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去识别生产中的时间浪费和工序浪费。

上文提到的VIOOVI的ECRS软件是比较通用的,有迷你版,企业版,好上手,内容分析非常细致详尽。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四.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4. 标准成本管理之应用 标准(制造)成本的结构
直接用料 (产品结构)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物流费用
(厂內/厂外)
设备 厂房 能源 折旧 折旧 消耗
生产 耗材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四.
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
5. 装配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1). 各工作中心之间工作量的平衡 2). 生产线的平衡 各工序净时间总计 生产线平衡率= × 100% 最长的工程的净时间× 本线人数 6. 工作改善的评估 1). 工艺或生产工程师 2). 现场人员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五.
运用标准工时的限制 1. 2. 3. 4. 必须在正确科学的方法方式下测定 必须善用调整方法 不适用办公室管理事务作业 未能确定的工作方法
六.
建立维护(修订)标准工时的机制
1. 工作方法变化时 2. 生产设备变化时 3. 产品种类变化时
标准工时制定与管理
一.
秒表测时法的精神 1. 了解基本背景 1). 产品的制程与作业 2). 作业的方法与标准 3). 进行该项作业的人或机器 2. 必须坚持的精神 1). 必须测时于正确的工作方法 2). 必须观测于现场实际作业 3). 必须具有明确的原始记录
宽 放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宽放率 由上公式看出,最好将评比与宽放分开赋于
宽放---将外来单元的延迟,私事干扰等不可避免的单元或因素加以调 整,酌情增加操作内外必要宽放时间,使标准时间订定合理化.
事实上,宽放是为了整体作业人员实际上的需要。
宽放的型态
私事宽放:喝水,洗手,上厕所等, 不影响其正常的操作时间,而是 维持工人工作之舒适所需时间 延迟宽放:操作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延迟所需的宽放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献给每一位站着睡觉的人)一、标准工时概论与应用1、计量化管理的必要性所有的企业管理都必须有精准的计划和执行及管制。

而这些工作绝大多数都要要用数据来做精准的描述、纯粹口语和文字性的指示都很容易造成模糊和误解,因为大部分的口语和文字只是空泛的名词和形容词。

若缺少数字的比较的则无法精确的说明问题。

*工厂管理需要计量化方法工厂的经营主要是分为五个大的模块,都需要用计量的手法来处理。

1) 营销管理如果说本公司要求明年达成营业额5亿元,营业毛利要达到8000万元即毛利率在16%以上,营业净利4000万元即利率为8%。

营业部因此订出不同的人员以不同的目标。

并在每个月的月未时订定各营业员下一个月的营业额目标,并依据出货额和收款额作管控,使每一位的营业人员的奖金确实依达成率作合理的计算。

如:小王3月份的营业额是500万元,实际只完成了425万元。

所以只完成了85%,所以小王的奖金也只能拿到85%。

2) 生产技术如果2007年要开发15款新型体正式上市,其中A1和A2两款型体必需在5月前上市销售。

每一款型体正式上上市前的设计变更(ECN)平均损失在52万以下,每款型体平均用料成本应在标准售价的55%以内。

3) 制造与生产管理公司里订定了严格的目标,平均每月每位车间员工生产数量应在500双以上。

每月各部门的工时效率应在86%以上,制程品质不良损失额应在1%以下。

要求各部门的主管也要设定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

以计算每个月每个员工的毛效率、净效率、作为当月的生产奖金计算发放基准。

4) 资材管理一、为了适应2007年度的产品售价可能因为市场的竞争而降低了5%,因此公司总经理要求采购及委外加工部门,2007年度采购物料的平均单价必须降低6-7%,而且设立稽查管制程序。

凡是降价未达到6-7%的物料订购单一律向总经理报告。

二、为了适应所来产品订单迅速多变的趋势,公司要求必须提高材料的库存周转率,从以往平均3周的库存量缩短到2周。

因此制定仓储于每月的1日和16日调查库存量并通报的制度,做及时性的管控和检讨。

5)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完全的数字化管理,是“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等。

财务的报表都是必然的以数字来呈现,任何成本分析与估算,以及经营决策的资讯信息,也均是具体的数字。

*工厂计量化科学管理之思考工厂的计量化生产管理都是以以下的图表来做为逻辑中心思路1) 设定标准或基准任何的展算工作都必须先有假设的基准,任何的稽核工作一样需要先设定基准,才可能进行管制,绝大部分的作业也必须依赖明确的作业标准的指示,这是科学管理的精神所在。

大陆企业经营高层之中,即使不少以跳跃式思考的“家长式”领导者,表面上是以绝佳的睿智直接反应作出指示,似乎并没有任何文件标准固定流程,但事实上他是以丰富的经验凝聚出某几套模式,连带经验数据,隐藏在脑深处,随进取用,才有迅速正确的决策。

2) 依标准展开计划一、“良好的计划就是成功的一半”可见计划的重要性。

但是计划绝对不是凭空想象的。

所有工厂的的各项例行的管理工作都是行之有年的,即使有些弹性,但应该已经具备某种固定的模式。

也有他的确定流程,当然这些流程和模式也放只放在某一个人的脑海中并没有用文件表达出来。

二、绝大部分例行的工作计划都是有一定的模式。

经过一定的流程,再引入标准的数据。

把现状需求的异动(TRANSANCTION)予以展开变成计划。

例如:订单、包括产品、数量、交期及生产安排计划。

等等。

只要选对模式,建立好周全有效的作业流程,而且精准的数据,绝对可以展开周详合宜的计划。

3) 依预定计划展开作业只要是计划是合宜可行的,负责执行者就必须贯彻执行,根据原订单的进程,进行预定的工作,在预订的质量标准要求条件内完成一定的数量。

同时要将实际情况予以反馈。

如:生管人员已经设定好生产路线的细排程计划,各条生产线基层主管就要以它为根据,每日进行生产作业,完成预定的数量,同时把实际产量与作业时记录下来,转给生管人员处理。

4) 依计划目标管制各项作业实况、差异及修订计划执行的现场,由于时、空、人、物的某些变化,难免与原订的计划有出入,使计划不能完全依据进行。

有些微小的变化,就由执行者积极主动的方式直接克服;有些变化就是无法直接现场克服,以致实际成果:如数量、时间、质量等,与原订的计划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差异。

这些局部的差异,可以影响到整个生产计划工作,如:某工件的工序进度延误,会影响到整个产品不能如期交货。

这个时候就必须由计划者或持公正立场的检核者提出差异状况。

及早提示解决对策包括弥补措施。

当然有些计划在考虑时并不周详,展开的方法也不尽正确,导致了可行度有疑虑,偏偏执行者也未必有能力挑出问题点,到了实际执行时才发现。

这种情况下,也要有追查差异问题的机制,同时及早修订计划,以日后应执行的计划更为完整可行。

5) 统计分析差异原因,并修订标准很少有工厂能够在一开始就建立周详而正确的标准,大部分的人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

逐次修订建立更好的标准。

如果标准不正确,立即影响到计划品质。

为了及早的修正标准,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回馈与差异分析机制,以统计手段包括分层原则找出实际与计划差异的状态,分析其原因,进而修正标准。

比如说已经依照各自的工件途程表的标准工时去展开作业站的生产细排程,但是实际操作时却发现工作进程无法按时完成,经过深入的分析,原来是夹导具,作业标准已经改变,但是标准工时却没有修改,所以这时标准工时必须重测。

*工厂管理有哪些计量化标准在工厂的管理工作中,计划的标准是无所不在的。

制造业经营管理有八大循环。

仅仅以制造循环来说就到少必须具备以下计量标准化。

1) 生产排程一、各自制工件的途程、工序与标准,标准工时又区分为准备工时与单位工时。

如二、各制件在该生产线、作业站的产量系数。

三、各生产线、作业组或工作中心的产能工时,包括可动用的人、机器、与可作业的工时及操作动率。

2) 作业标准一、各自制件的工序;二、各工序操作单元的作业条件,例如温度、压力、RPM、进刀速度等。

3) 进料质量管理一、各料件的检验项目及各项目的规格值、充许公差范围,允收品质标准。

二、抽样检验的抽验判定表。

三、不良数、不良率基准4) 用料成本管理一、产品结构BOM包括标准单件用量损耗率。

如下表二、料品进料单价基准。

三、料品加权平均单价。

四、领发料损耗基准。

5)绩效管理方面一、自制工件或工序的标准工时。

二、作业站效率基准。

三、损失工时率基准。

2、认识标准工时的结构与基本条件如前所述,标准工时是工厂管理中最公正客观的计量化基准,如果能善用对管理工作将有相当精确有效的助益。

相反地,如果标准工时不准确,将使得计划管制与分析工作陷入困扰争执。

即使标准工时不准确,我们也不能持逃避心态故意不去用它,而是要深刻认识它,并加以修正使它达到准确至少是可用的水平。

1) 标准工时的结构工时是以各个作业为对象所测定的结果。

它不是一个工作所在工序的总和,而是单一的工序的时间。

如果一个齿轮要经历6个加工工序,那我们的标准工时是针对每一个工序进行测定的。

然后做成一个图表,加入单个工序的标准工时,如下表:其次,标准工时应该包括准备工时与单件工时,而且要个别测定。

准备工时就是在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时间,而这段时间是没有产量产出的。

所以计算批量的总工时为:准备工时+完成件数*单件工时=生产批量工时再次,标准工时是该项作业所含的各单元或动作的整合。

请注意是整合而非集合。

如下表:我们运用秒表测时法测定,必须先区分单元,依各单元进行测定,然后个别平均及评比(调整为正常速度状态)再合计为该作业的之正常工时,作为标准工时的基准。

在运用综合数据法预定标准时,也是以单元作基准。

在运用预定时间标准法时,则以动作作为基础,而所谓的动作,是指作业员以身体部分去进行作业,包括搬运与检验最细腻的部分。

就象上表中所说那样分解为:1、伸手到容器箱内2、抓取一个工作件3、搬移工作件到钻台上夹具边4、把工作件对准夹具孔位5、用手调整工作件到孔位内对齐位置6、放手2) 标准工时的内涵所谓的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方法、条件下、任何正常的人、以正常的速度有完成的某项作业的时间。

当然我们在测量时,所测量的对象如作业员未必就是正好是在正常状态、正常速度。

这时我们就要评比系数作调整。

使之接近正常的速度水平。

这就是我们称之为正常工时。

同时在运用秒表测时法的时候,为符合统计原则,我们必须测定想当次数的周程来求取平均值。

而且如果某单元的测定时值相差太远时。

还必须舍弃一些太异常的时值再做平均。

所以下面的公式结构是我们还须认识到,人在工作时间内,不太可能是长期维持在正常的状态下,会造成一些可以谅解的中断,这种中断是没有实质产量或工作进度的。

如上厕所、喝茶等等。

这些都是需要宽放时间来弥补的。

3) 标准工时必须依据的基本条件要使标准工时建立在客观而且可以信赖的基准上,就必须先设立一定的标准,这就是标准工时制定的基本条件:一、在正常的作业环境状态下:比如最合适人体作业的环境温度是20度,不会潮湿粘腻、没有烦人的噪音与刺眼的炫光,而且是以站立或其它的不会太疲劳的姿势作业,如果不是那就得放宽。

二、确定而合理的最佳工作方法:就是最快最好的工作方法,有些作业还规定了标准作业的条件,如果不依据作业标准作基准,那么标准工时差异也会相差很大。

三、适任合格的作业员:首先,被测定的作业员要有健全和可紧适任的身体。

其次这项工作必须由经过基础训练的人,才可能做测时的对象。

四、正常的速度:凡是正常的人都会有正常的速度,彼此间的差异不会太大。

3、测定标准工时的方法首先我们要肯定一件事:标准工时的运用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所以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测试他,而不是用“经验臆测法“和历史记录法”来做。

所以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做,如下:1)秒表测时法以秒表为工具,作为深入观测现场与记录,同时也了解作业员当时的实际速度,予以评估调整。

侃之达到接近标准速度的状态。

2)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分析,每个人的动作速率基本上差距很少,而且每项作业经过工艺、生产技术工程师的改善、设计、都已经变成了简捷易做的动作、困难的部分已由夹具、导具、工具去执行,因此工业工程专家以科学手法,先测定各种动作的标准时值。

作为统一的标准。

测时人员只要确定的工作方式与动作内容,就可以把预定的动作时值组合起来,变成了标准工时。

3) 综合数据法事实上大部分的工作都有很类似的制度与作业,当然作业单元与动作更大部分都是相同的。

聪明的IE工程师们就可以以作业单元为中心,以统计方法把相同的或类似的单元综合起来建立了标准工时值表。

一旦工作件设计出来,工艺师确立了它的制程工序与作业方法,就可以拿出这种以单元为基准的时值表加以组合,就变成了标准工时。

4、标准工时的应用方向标准工时是工厂管理当中计量化管理的重要基准之一,而且是最公平,公正,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