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

吴雪飞学号:405010010175 摘要:数字鸿沟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大难题,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对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入手,先记述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具体现象和原因,最后再提出了弥合数字鸿沟的路径。

关键字:电子政务;数字鸿沟;信息弱势群体;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电子政务作为现代政府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是指公共管理部门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的一项项具体业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遵循普遍服务原则和泽被全民原则,其宗旨是为全体公民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在开展过程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现非行政系统与行政系统之间传递信息流程的电子化。这个过程一般都是以一种“非人”的,但是“拟人”的电子界面来完成,如网上咨询,电话呼叫中心等,它对于任何一个有条件使用的人来说似乎都是一视同仁的。可是由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充分的条件去使用或是可能会使用这种服务,也就是说,电子政府的各种服务的使用和取得的条件性,并不是因为你的身份、种族而产生,更多是因为你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及条件决定的,换言之,就是公众所处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环境和自身的信息素养,电子政务的这种条件性实际上就是“数字鸿沟”问题。

一、电子政务中的数字鸿沟概述

(一)数字鸿沟的概念

数字鸿沟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它是指由于信息化水平不同而导致不同国家、地域、机构或个体之间在信息的获取、利用、传播等方面的差异。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指由于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数字鸿沟实际上把社会分成信息时代的两个不同群体,一部分人是“信息强势群体”,他们拥有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和网络服务,具备与他们生活工作相关的大量的信息技能和意识,他们能够享受到整个社会信息化带来的种种益处;另一部分人是“信息弱势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和能力,会被排除在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主流社会之外。

本文讲的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而电子政务又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与公众进行交流,所以本文的数字鸿沟采用我国学者胡鞍钢的定义:“数字鸿沟”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不同地理区域、不同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同时也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综上,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数字鸿沟是指在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由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或政府自身因素造成的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差异以及社会公众之间在获取、利用电子政务服务和信息等方面的差异。

(二)数字鸿沟的具体表现

1.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从总体上看,依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程度的不同,我国可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这三个地区互联网普及水平极不平衡,存在着很大的数字鸿沟。东部地区是互联网普及的领先地区,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08年1月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用户分别占总量12.6%、34.9%和30.6%,而相对落后的东

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用户分别只占8.1%、5.8%和8.3%。

2.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是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整体上我国网民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但重点仍是集中在城镇网民数量的增长,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率还远远不够。据CNNIC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统计数据显示,目前74.9%的网民都居住在城镇,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农村仅为7.1%。

3.个体间的数字鸿沟。电子政务只有在与公民进行交流并满足公民需求的基础上,它才具备其价值,所以判断电子政务成功与否还得取决于公民个人的接受程度。受自身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等的影响,个人应用新兴技术的能力有所不同,导致其在享受电子政务服务中也会有所差异,这就是电子政务发展中个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据调查报告显示,从学历来看,在所有网民中,高中及其以上学历的网民占72.2%,初中以及初中以下学历的占27.8%;从收入上看,接近74%的网民收入都在2000元以下;从职业上看,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到28.8%。

二、数字鸿沟的原因及影响

(一)数字鸿沟的原因

造成电子政务建设中数字鸿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个人信息素养差异。

1.经济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是造成地区间、城乡间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数字鸿沟是经济鸿沟在信息社会中的反映,对国家和个人来说,发展和使用信息技术离不开一定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设备,这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电子政务是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的,参与电子政务必须拥有一定的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最基本的就是要拥有一台电脑,购买必要的软件,能支付日常的上网费用等等。倘若这些条件都无法满足,试问又如何开展电子政务呢?东部沿海地区凭借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经济发展迅速,这些地区的地方政府也有了足够的财力来发展电子政务,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如铺设网络基础设施、购买数字化设备、开发信息系统。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迟缓,地方财力不足,无力进行政府信息化建设。同时,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的收入较低,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也较低,难以真正融入到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中。

2.个人信息素养方面。信息素养差异是造成个体间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在信息时代,网络是是个人获得信息和与人沟通的重要渠道,人们一方面借助媒体获得大量信息,保持和外界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必须能对网络信息有自主判断的能力,而非被网络信息覆盖。所以,这种对信息判断、分析和利用的行为和能力就是信息素养。对于统一媒介所传来的信息,不同信息素养的人获得信息的广度、深度、层次可能不尽相同。电子政务以公民为中心,以满足公民的信息需求作为判断电子政务成功的标准。公民作为信息主体,其信息素养会影响到享受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这种质量的差异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二)数字鸿沟的影响

电子政务建设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已有的社会信息环境的基础上展开的,而普遍存在的数字鸿沟对开展电子政务的信息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导致电子政务的高门槛性,衍生出更多的不平等现象,损害社会公正,影响社会和谐。具体表现是:首先,在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的现代社会中,信息弱势群体就意味着更少的发展机会,他们无法接触到现代信息网络、信息技术终端产品,更不用说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失去了公平获取信息、发展自身的机会。其次,到电子政务阶段,这种不平等就会进一步加剧而可能上升到政治权利的不平等。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化的途径来提供公共服务,实施公共权利的分配,但是一些群体可能没有条件和能力进入到电子政务中,他们就会失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政治权利,取得一定政治利益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