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土地利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土地利用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于组合。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

1、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中均存在)
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卫生防护带不同于绿化带,还可以是空地、河流,以及消防车库和仓库等。

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原则与方法乔森51070803030 资环院城区系人文地理学一、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确定土地利用布局,一般多采用土地利用分区和用地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

我国幅员辽阔,规划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着区域差异性,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结构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也具有区域差异性,即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

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土地资源优势,密切结合区域特点,提供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开发土地,必须以区域为基本单元,进行土地利用分区。

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地利用分区就是根据地域分异规律,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根据土地利用条件、利用方式、利用方向和管理措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规划区内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土地利用区域,为土地利用的调控和管理提供依据。

土地利用分区揭示了土地利用结构客观发展的规律性,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1.土地利用分区最直接的目的在于合理、科学、导向性地开发利用土地,即在查清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的归纳共性,区别差异,科学地综合研究,揭示区域性差异的客观规律。

2.通过土地利用分区,阐明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优势,土地利用属性、结构、现状、特点、经验及问题,土地开发利用方向、潜力、途径和措施。

3.完成土地利用分区规划,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以指导全国及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宏观决策,同时为制定全国综合自然区划、土地资源区划、综合农业区划和大农业生产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4.土地利用分区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增进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分区原则是划区的基本准绳,也是在分区过程中处理矛盾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讲,在分区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禁止开 展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的空 间区域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三界四区”示意图
禁建边界
行政界线
禁止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扩展边界
禁止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现状+规划)
规模边界
县级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
限制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
图2 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形态变化示意

地域分区案例
(1)全国
西部地区——西北区、西南区、青藏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晋豫区、湘鄂皖赣区、 东部地区——京津冀鲁区、苏浙沪区、闽粤琼区
(2)江苏省
苏锡常、宁镇扬、通盐泰和徐连淮宿等四个土地利用区域
(3)常州市
常州市中心城镇土地利用区 东部和中部平原粮、渔为主的土地利用区 西部和西南部低山丘陵林茶果为特色的土地利用区
逐级行文上报
批准
市人民政府逐级 行文上报
报经省政府批 准后须报国土 资源部备案
土地利用分区
1、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土地用途分区 3、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1、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综合分区、功能分区
(1)目的:为科学组织区域分工、实行 分类指导、发挥地域优势提供宏观决策 的科学依据
(2)划分依据:地带性规律、地形地貌 、社会经济等条件差异
(3)性质:宏观,应用于大的地域范围 (4)适用规划级别:国家、省、市级规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独立工矿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林业发展区 牧业发展区

英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英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英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英山县人民政府二○○九年九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一、区域概况 (2)二、土地利用现状 (4)三、土地利用背景与形势 (6)第二章规划总则 (9)一、指导思想 (9)二、规划原则 (9)三、规划依据 (10)四、规划范围 (10)五、规划期限 (11)第三章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12)一、英山县的优势条件 (12)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14)三、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 (15)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 (16)五、土地利用战略的实施重点 (18)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9)一、土地利用总体结构调整 (19)二、农用地结构调整 (20)三、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1)第五章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23)一、土地利用布局调整方向 (23)二、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 (23)三、优化农用地布局 (24)四、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27)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 (28)一、农业用地区 (30)二、建设用地区 (33)三、生态建设用地区 (36)第七章土地利用重点任务 (38)一、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38)二、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40)三、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 (41)四、协调安排生态用地 (42)五、合理安排旅游用地 (43)第八章重大工程项目安排 (45)一、交通运输工程用地 (45)二、水利设施工程用地 (45)三、能源建设工程用地 (46)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重点工程用地 (46)五、旅游风景名胜用地 (47)六、基础设施用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重大土地整理复垦工程 (47)第九章中心城区及重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 (49)一、城镇建设 (49)二、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50)三、重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 (52)第十章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53)一、土地利用环境现状评价 (53)二、土地利用环境演变趋势分析 (53)三、土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 (53)四、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55)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6)一、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 (56)二、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调控 (56)三、加强规划实施的执法监察 (57)四、提高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 (57)五、加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 (57)前言《英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于1999年12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实施,规划自批准实施以来,对于加强全县土地宏观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土地利用分区 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分区 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分区名词解释《土地利用分区》的名词解释《土地利用分区》是指根据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规划需求,将一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具有特定的土地利用功能和规划目标。

这种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

土地利用分区将区域内的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居住区、农业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教育区等。

每个功能区根据其特点和需求,确定相应的规划目标和利用方式。

例如,居住区应具有适宜的居住环境、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农业区应注重农田的保护和农业发展,工业区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并配置相应的工业设施等。

土地利用分区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它可以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化,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通过分区,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划需求,科学安排土地的利用方式,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其次,土地利用分区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通过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展相关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再次,土地利用分区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

通过合理划分生态保护区、绿地和湿地等功能区,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然而,土地利用分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分区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土地资源状况、地理环境、市场需求等,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权衡。

其次,土地利用分区需要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相衔接,达到协调和统一。

最后,土地利用分区还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分区》是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而进行的一种区域规划手段。

通过合理划分功能区,科学安排土地的利用方式和规划目标,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并保护环境和生态。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对土地利用形式按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上 布局,因此,把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布局形式称做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模式,有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
一、土地利用分区模式
(一)概念
依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对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划分的过程.分区的依据是土 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可分为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区和用地分区。
第三节 各类用地配置
用地布局是指土地利用的再分布,是土地利用规 划的结果.用地布局与生产布局有着密切的相 关性。
一、农业用地配置
包括蔬菜地、大田作物用地、林业用地、人工饲料地、副业用地配置等,根据 各类用地对自然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等进行合理选址.
第三节 各类用地配置
二、建设用地配置
居民点用地配置 工业用地配置 交通用地配置 渠道配置
畜牧场和居民 点位置保持适 当距离

应选择产品到达消费地的完全计划费用最小的地点

费用最小的地点


符合生产和建筑的要求


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
公路用地选址
现 有 公


定 主 干 道
路 选 线


路 的
走 向
原 则


渠道配置
1.灌溉排水渠道在水源和容泄区水位即定 的条件下,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自流灌溉和排 水面积 2.渠道布置应保证工程费用少,渠道输水 损失小 3.渠道选线应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4.上级渠道的布置应为下级渠道的合理规 划和其他土地规划项目的合理规划创造良好 的条件.
土地利用布局的模式
• 【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的概念,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中的作用,熟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 布局的基本原理。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布局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布局
9.风景名胜区
10.生态环境保护区 11.其他用地区
欧名豪:土地用途分区体系探讨
在分析土地用途分区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在中国 应建立土地用途地域和土地用途分区两个层次的分区体系。
用途地域适用于县(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突出控 制城镇扩张,以保护农地和自然环境。
用途分区主要适用于城(市)镇土地利用规划和乡村土地利 用规划,它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分别提出了城镇 地域和乡村地域的土地用途分区方法,并对土地用途分区控 制规则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用途地域的划分
我国县(市)级行政区范围较大,一般面积都在数百甚至 数千平方公里。县市级规划比例尺为1∶2.5万~1∶10万, 一般为1∶5万。由于规划区域面积大,规划所用比例尺较小 ,所以分区不可能太细,一般宜划分用途地域。
用途地域是以土地利用的基本功能来划分的,是最高层 次的用途分区。用途地域的划分主要是突出控制城镇发展扩 张,保护农地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要求。
乡村建设用地区应集中归并,应达到一定的人口聚居规 模,有条件的地方应促进人口向集镇和中心村集中,乡村工 业用地应集中到集镇的工业小区上去。
独立工矿用地区
指为发展那些因受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制约 ,或因会产生污染、干扰等而不宜于在城镇、集镇等城乡居 民点上建设的工矿企业等而使用的土地区域,如矿产资源开 采、建筑材料开采与加工、晒盐场、重化学工业,依赖于水 路运输和水资源的能源工业、造船修船工业等。但那些对区 位条件没有特殊要求的一般加工工业用地,应结合在城镇与 乡村建设用地区中划定。
主导因素法——是在基层乡镇土地利用方式划分的基础
上,适当加以归并,逐步扩大土地类型区,再将次于相连的类 型区合并成为土地利用用地区域,以主导土地用途作为用地区 域名称。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4)政府机关用地 (5)休憩用地及绿化用地 (6)交通用地及其他公共事业用地 (7)农业用地和水面
1、商业用地、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市政用地的分 布各有什么特点?(分布 在城市的哪个方位) 商业用地:面积较小,一 2 、在各种城市用地中, 般位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 哪一种是分布最广泛的? 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居住用地:分布最广泛, 居住用地分布最广泛。 多分布商业用地的外围。 城市不分大小,都有 工业用地:多分布于城市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 边缘,而且沿交通干线分 业用地三种基本类型。 布。 有些大城市,还有其 市政用地:接近城市中心 它用地类型,如市政用地、 处。 文化用地、交通用地等, 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 占地小而散。
经济因素-
-交通通达度
通达度越好, 地租越高;通达度 越低,地租越低。
A
B
市中心通达度 最高,租金最贵。 从市中心延伸 出的主要公路两旁 和公路交会处通达 度相对较高,租金 较贵。
2、城市功能区
思考:城市形成主要功能区有哪些?
土地利用形式 (1)商业用地 (2)工业用地 (3)住宅用地 功能区 (1)商业区 (2)工业区 (3)住宅区
1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 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住宅区
分布:一般位于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 占地面积大(40%-60%),是城市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特征: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且 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哈尔滨最大的棚户区
天津市某高档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区别? 高级住宅区: (1)地势较高,(2)环境优美, (3)近文化区,(4)交通便利; 低级住宅区: 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 业区联系,环境较差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六章土地利用结果与布局 ppt课件

土地利用规划学第六章土地利用结果与布局 ppt课件
人均肉类产品消费水平分别为12.5kg/人·天(宽裕型)、21kg/人·天(小康型)和24kg人·天(富裕型)。 最后以人均粮食需求量分别为496kg(小康型),537kg(富裕型),粮食总需求量分别为3 712万t(小康型)和4 018 万t(富裕型),最终确定相应水平的土地利用结构,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三、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编制方法
30x1 20x2 10x3 15x4 8x5 200 800x1 50x2 80x3 40x4 70x5 5000 500x1 400x2 350x3 200x4 450x5 8500 70x1 60x2 50x3 45x4 55x5 2000 2x1 x2 3x3 x4 4x5 50
水土流失量、肥料投资量等。②在生产领域中,可能是原材料供应量、生产能力或产品的销售量等。 ③在运输领域里,可能是供销量等。
⊕目标函数是决策者在对问题明确之后所要达到的经济目的,如产量最多、利润最大、效率最高、成
本最低、费用最少、时间最短等。其数学表达式为求极值问题,并含有代表解决问题的决策变量及其
对目标的各种影响。
(2)计划规划依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上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区划、国土规划、农业区域开发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壤普查, 均为拟定总体规划方案的主要依据。
(3)土地供需依据。通过土地利用需求结构的研究以寻求部门用地的特点和规律,作为拟定规划方案的主要依据。
5
(二)供选方案的产生 依据规划战略目标和规划前的各项工作基础,选取不同的投入水平和不同的产出水平,选用不同的计算参数值,得到 不同的规划方案。 如: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1、依据本省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研究成果和全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2、参考国内的通用方法和发达国家及中国港台地区的消费水平结构。 3、设计了温饱型、宽裕型、小康型和富裕型四个等级的营养消费水平。 4、确定相应水平的土地利用结构,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例如:借用人均口粮分别---为223kg/人·天(宽裕型)、180kg/人·天(小康型)和165kg/人·天(富裕型);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 纲(送审稿)长沙市人民政府二OO九年五月目录引言 (1)第一章总则 (3)第一节规划背景 (3)第二节规划依据 (6)第二章指导原则与目标任务 (9)第一节指导原则 (9)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选择 (10)第三节规划目标和调控指标 (13)第四节土地利用规划主要任务 (15)第三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7)第一节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17)第二节保质保量补充耕地 (18)第三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19)第四节合理利用其他农用地 (20)第四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21)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21)第二节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工矿用地 (22)第三节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 (22)第五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24)第一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24)第二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4)第三节构建综合生态空间体系 (25)第六章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27)第一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27)第二节分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29)第三节推进“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 (31)第四节各用途用地统筹安排 (33)第七章城乡用地空间布局与结构优化 (36)第一节构建现代新长沙城镇格局 (36)第二节城乡用地空间布局 (37)第三节各用途用地结构调整 (40)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45)第一节中心城区定位与发展目标 (45)第二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45)第三节中心城区主要扩展方向 (46)第四节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47)第九章区县土地利用 (48)第一节区县土地利用特点与指导意见 (48)第二节加强区县土地利用调控 (50)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2)第一节落实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 (52)第二节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53)第三节多渠道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53)第四节健全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54)第五节出台规划实施的激励措施 (55)附表 (56)引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在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中处于先行和龙头地位。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贵阳实验三中
贵阳实验三中
城市各项活动需占 用土地 城市各项活动之间 必然发生竞争 城市土地面积相对 有限
租金支付能力
贵阳实验三中
某个城市主要的经济活动租金的调查情况统计表:
距市中 心距离 (千米) 0 1 2 3 4 5 6 7 8 各类土地利用的租 金(元/平方米) 商业 住宅 工业 600 420 320 400 350 280 200 280 240 0 210 200 0 140 160 0 70 120 0 0 80 0 0 40 0 0 0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 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 的功能区。那城市中一般有 哪些主要的功能区?
城市功能分区: (1)住宅区 (2)商业区
(3)工业区
(4)行政区
(5)文化和高科技区 …
文化和高科技区 商 业 区
住 宅 区
工 业 区
请 你 判 断 北 京 城 市 四 个 功 能 区 的 名 称 :
上海罗伊尔工业园
课程标准
1.运用实 例,分析城市 的内部空间结 构,解释其形 成原因。 2.举例说 明地域文化对 人口或城市的 影响。
贵阳实验三中
1.城市主要有哪些功能分区?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行政区、文化区等… 2.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各自的特点是? 住宅区:面积最大、最基本、最广泛的功能区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点状或带状 工业区:城市边缘,靠近交通干线
上页
下页
贵阳实验三中
上页
下页
贵阳实验三中
1.天安门广场交通 便捷,却没有高楼 大厦,为什么? 2.以天安门广场为 中心的北京市中心 是什么功能区?形 成原因是什么?
因为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城市原有的 土地利用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

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

四、土地利用分区(一)土地用途区的划分根据土地利用的主导用途、限制条件,按照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采用叠图法将长沙县土地划分为10个土地用途区。

名称划分条件面积(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连片、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良好、面积在0.25公顷以上的现有耕地,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的优质耕地及上述耕地范围内的其他零星土地,为基本农田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和其他农业设施用地56479.24一般耕地区面积在1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区、允许城镇建设用地区、允许独立建设用地区、有条件城镇建设用地区、有条件独立建设用地区、允许村镇建设用地区、有条件村镇建设用地区外的现有耕地,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的耕地及上述范围内的其他零星土地,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和其他农业设施用地4100.46一般农用区面积在1公顷以上,允许城镇建设用地区、允许独立建设用地区、有条件城镇建设用地区、有条件独立建设用地区、允许村镇建设用地区、有条件村镇建设用地区外,现有果园、茶园等种植园用地、宜园后备土地资源及上述范围内的其他零星土地9527.52林业用地区面积在4公顷以上,允许城镇建设用地区、允许独立建设用地区、有条件城镇建设用地区、有条件独立建设用地区、允许村镇建设用地区、有条件村镇建设用地区外,现有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宜林后备土地资源及77220.49上述范围内的其他零星土地允许城镇建设用地区积在0.5公顷以上,现有的城镇用地及规划期间新增的城镇发展用地12947.82允许独立建设用地区积在0.25公顷以上,独立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外规划期间不改变用途的采矿地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规划的独立于城镇、村镇建设用地区以外的采矿地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3250.81有条件城镇建设用地区面积在0.5公顷以上,为城镇建设发展预留用地3536.04有条件独立建设用地区将面积在0.25公顷以上,为独立工矿建设发展预留用地1297.71允许村镇建设用地区面积在0.3公顷以上,重点发展的村庄、集镇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17326.97有条件村镇建设用地区面积在0.3公顷以上,为重点发展的集镇、村庄预留的用地300.00 (二)土地用途区管制规则为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行为,保障规划确定的用途区目标实现,特制定各用途区管制规则。

土地利用分区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分区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分区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分区是指根据土地的不同功能和利用要求,将特定地域内的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解释土地利用分区的含义。

1. 功能性解释,土地利用分区是基于土地的不同功能需求进行划分的,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利用要求。

例如,农业区用于农作物种植和养殖,工业区用于工厂和生产设施建设,商业区用于商业和零售活动,住宅区用于居民居住等。

2. 规划管理解释,土地利用分区是为了进行合理的土地规划和管理而设立的。

通过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规划政策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 空间组织解释,土地利用分区是对土地空间进行组织和划分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可以使土地利用更加有序和高效,避免混乱和冲突的发生。

同时,合理的土地利用分区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 环境保护解释,土地利用分区也可以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例如,将自然保护区划为特定的土地利用分区,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5. 经济发展解释,土地利用分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合理划分不同的经济功能区,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例如,设立科技园区或工业园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之,土地利用分区是一种根据土地功能和利用要求划分土地的方式,从功能性、规划管理、空间组织、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来解释,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
3
土地利用分区的基本原则 1 切实保护耕地原则 耕地利用体现的主要是以公益性目标为主的社会效益,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持系统。土地利用分区应突出对耕地的保护与 建设,从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2 集约利用原则 土地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中国国情所提出的迫切要 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乡人民共同承担保护耕 地这一生命线的重要途径。因此,土地利用分区应当有利于生产 的空间组织,有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区域化和专业化生 产,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 3 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诸如区域气候、居 民生活水平、劳动供应量以及劳动费用、就业需要、区域市场、 社会所能接受的土地利用方式、资本供应能力等都有很大不同, 而它们直接影响土地利用的方向、方式、深度和广度,使土地利 用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 制宜地考虑土地的利用,才能寻求符合实际的分区方案。
4
4 可操作性原则 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土地利用控制。土地利用 控制主要包括土地数量控制、土地用途空间定位的控制和土地在 不同时段间的控制。就耕地利用控制而言,具体内容包括对城镇 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农民宅基地占用耕地的控制、独立工矿占 用耕地的控制、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水利建设与农业结构 调整占用耕地的控制等。要达到控制目的,分区的可操作性是十 分重要的。它包括对分区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对分区调整的可操作 性,要求定量合理、定位明确、定序清楚,土地利用用途管制条 款可操作性强。 5 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是指规划编制者同将来要实行规划或受规划影响的 公众广泛交换意见,共同参与规划决策的过程。在土地利用分区 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因为土地利用 分区涉及千千万万个土地使用者、集团的利益,更涉及国民经济 发展和地区繁荣,只有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才能使分区规划付 诸实施。同时,熟悉情况的部门与公众能纠正规划编制者收集资 料中的错误或遗漏,也可以在利益对立的部门或公众之间创造相 互了解的机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市中心通达度 最高,租金最贵。
从市中心延伸 出的主要公路两旁 和公路交会处通达 度相对较高,租金 较贵。
读“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要和前一张图进行比较, 分析交通状况对地租的影响。
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通达度越低,地租越低
4、社会因素
主要表现在住宅区的分化上
①收入的高低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 的常见原因。有能力支 付昂贵地租的人,其居 住地往往形成城市的高 级住宅区。
出现分化
且背向发 展
城市围绕不同核心 发展,形成多核心 模式
重 庆
未来 以人为本 “田 人与城市 园城 协调发展
以人为中心,兼有城市和乡 村的优点
未来田园城市:
以人为本
兼有城市和乡村 的优点
P33
(五)我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这几种模式,是西方进入工业社会后,主要由资本和市场 决定的,这一时期的城市地域结构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
旅 游 利用园艺种植基地、养殖场、农居,开展生态旅游、 民俗风情游等。
CBD的标志就是摩天大楼
(三)中心商务区
1.职能: 商业、服务、金融、 贸易、信息等
2.特点:
5个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32-33页后,比较三种西方城市结构学说的异 同点
注意课本32页图中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 注意课本32页图中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又如,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工业用地为 主,就决定该城市属于工业城市
(说明城市土地利用可反映出城市功能)
3、分类 我国土地分类 城市土地利用分类
城市用地较为规整,形成集中发展的城市形态——平原地区; 城市用地比较破碎,分散发展的城市形态——山区或丘陵地区。 (下图)
类 型

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汇总

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汇总
(一)聚类数学方法与基本步骤 (二)分区界线的差别分析法
六、星座聚类数学模型应用实例 (一)建立指标体系
指标 体系
资源环境与 条件
土地利用 结构
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人水海复耕园林水未交交复亩海
均地拔种地地地域利通通种产拔
耕比高指% % % % 用用用指

地例度数
地地地数

%%%
图6—1 榆次市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
第五节 土地利用分区论述
土地利用分区是依据土地的用途为主导因素划分的,它的目的是优化 土地利用结构,使土地利用向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所以从分区论 述的内容上看与总体规划内容在侧重上有所不同。它更侧重于对用地区 内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土地利用的原则与方向的分区论述。 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土地利用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简单分析与评价
二、各土地利用区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
(一)地形地貌条件的分析 (二)光热水条件的分析评价 (三)土地资源条件的分析 (四)土地生产技术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三、土地利用方向、方式、原则及其用途管制规则与方法
3.一级用地区和专项用地区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划分用地区: 这一结构形式划分用地区是在一级区内,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 将其中一部分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专项用地区,专项用地区的 面积总和不等于一级用地区面积,实际上就是在一级区内再划 分出一些重点用地区。
三、国外土地利用分区概述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一、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一)土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与土地质量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三)土地利用方向、途径和措施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四)综合效益最佳原则 (五)保持某级行政界线的完整性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用地分区
用地结构形式划分用地区是根据土地 的主要用途划分的用地区,并将各用地区平行排列。
2.二级结构形式划分用地区: 二级结构形式划分用地区是 根据土地的主要用途,首先把全区域土地划分为几个较大的一 级用地区,在一级用地区内再根据土地的专项用途、管理措施, 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划分出若干个二级用地区。二级用地 区面积总和等于一级用地区面积。
五、星座图聚类数学模型
星座图是图解多元分析中比较简便易行的一种聚类方法。星座图是图 解多元分析中比较简便易行的一种聚类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将每个 分类样点,依照指标间的一定数量关系,点在一个上半圆的图形中,每 一个样点用一颗“星点”来表示,同类的样点便可组成一个“星座”, 然后勾划出不同“星座”的分界线,依此便可进行分类或划区。
第五节 土地利用分区论述
土地利用分区是依据土地的用途为主导因素划分的,它的目的是优化 土地利用结构,使土地利用向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所以从分区论 述的内容上看与总体规划内容在侧重上有所不同。它更侧重于对用地区 内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土地利用的原则与方向的分区论述。 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一级用地区和专项用地区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划分用地区: 这一结构形式划分用地区是在一级区内,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 将其中一部分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专项用地区,专项用地区的 面积总和不等于一级用地区面积,实际上就是在一级区内再划 分出一些重点用地区。
三、国外土地利用分区概述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二)确定指标的极性及权值
(三)计算各点的直角坐标和指标综合值
(四)绘星座图
根据各样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i,Yi),在半径为1的半圆形上
绘制出星座图,见图6—2:
.2 .1 .6 .3
.7
.11 .4
.8 .9 .10
.13
.5
.12
.15
.14
图6—2 榆次市土地利用分区星座聚类图
(五)利用最优分割法进行分类
第四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方法
一、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也称之为经验法,它是一种定性分区方法,主要适用于土
地利用方式、土地质量等区域差异显著,分区界线明显易定的地区,并 且分区人员必须是非常熟悉本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情况。 二、主导因素法
土地利用分区实际上就是土地利用主导用途的划分。用反映土地利用 主导用途的区域差异性指标作为分区的重点,同时参考其它指标进行分 区,这种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就是主导因素法。具体做法如下: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程序
土地利用分区的程序是由所采用的方法所决定的,不同的 分区法,具有不同的分区程序。一般情况下,土地利用分区 常采用下列程序。
一、准备工作 二、分区划线 三、对用地分区与规划用地指标的初步结果相互对照和
修正 四、拟定各用地区的土地利用原则和管制规则 五、用地区的核实 六、各类用地区面积量算与汇总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体系 (一)地域分区
地域分区是依据区域内土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和差异 性,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共同性,土地利用特点和方式的相似性, 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措施的一致性,并保持某级行政界线的完 整性,将全区划分为若干个地域区,并分区确定各地域区的土地利用基 本方针,土地利用主导方向,以及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中的地域分区应与国土规划、农业区划等分区。
一、各土地利用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简单分析与评价
二、各土地利用区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
(一)地形地貌条件的分析 (二)光热水条件的分析评价 (三)土地资源条件的分析 (四)土地生产技术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三、土地利用方向、方式、原则及其用途管制规则与方法
1.选取分区指标,计算指标参数 2.确定参数权重 3.计算分类参数 4.把分类参数按大小进行排队 分别以1、2、3、4……表示,将各类用 地为“1”的行政单位划归在一起,作为一个土地利用类型区,依此类推,把 规划区划分成若干个土地利用类型区;最后依据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将规 划区的分区结果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土地利用分区结果。
(一)土地利用分区表的设计 (二)填表 (三)划分土地利用类型区 (四)并归成区
三、叠置法
叠置法又称套图法,就是在划分用地区时,尽量尊重和参照已有的各种规 划界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规划、区划图件比较齐全的地区。
四、指标法
指标法就是选用反映土地利用方式区域差异性的指标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的 方法。具体分区步骤如下:
(一)聚类数学方法与基本步骤 (二)分区界线的差别分析法
六、星座聚类数学模型应用实例 (一)建立指标体系
指标 体系
资源环境与 条件
土地利用 结构
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人水海复耕园林水未交交复亩海
均地拔种地地地域利通通种产拔
耕比高指% % % % 用用用指

地例度数
地地地数

%%%
图6—1 榆次市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
一、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一)土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与土地质量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三)土地利用方向、途径和措施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四)综合效益最佳原则 (五)保持某级行政界线的完整性原则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依据
(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性 (二)土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性 (三)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区域差异性 (四)土地生产效益的区域差异性 (五)区域内有关区划、规划是分区的参考依据 (六)各部门的发展战略及相应土地需求量是分区的主要依据
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
第一节 概 述
一、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目的与作用
(一)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与目的 土地利用分区就是根据土地的综合属性,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特点、 潜力、利用方向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原理,对区域内土地利用进行科学分 区,揭示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作用 1.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优化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2.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体现 3.土地利用分区为各业生产提供长期稳定发展的基地,便于搞好行业 用地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