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政府失灵的原因、对策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兴经济学派别,其核心观点是政治行为是有动机的,而政治活动与经济行为是可比的。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失灵现象是由于政治人物的私利追求而引起的。

在我国,政府失灵问题突出,尤其是在环境治理、社会福利等领域。

本文将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探讨我国政府失灵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政府治理改进提供参考。

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政治人物在制定政策时通常会考虑到其私利。

在我国,一些官员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导致政府效率低下,政策效果差强人意。

对于环境治理来说,官员可能会忽视环境保护政策,因为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政绩和收入。

在社会福利领域,政府的救济政策由于官员的个人利益而导致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这些都是政府失灵的体现,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

那么,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有何启示呢?我们应当重视政治人物的激励机制,在制定政策时应当平衡政治人物的私利和公共利益。

应当加强监督机制,规范政治人物的行为,防止其违规操作。

应当增加政策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政策的制定过程,提高政策的公信力。

在环境治理方面,公共选择理论启示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环保产权制度,建立公正、透明的环保监督体系,防止政府失灵导致环境恶化。

还应鼓励公民参与环保,促进公众对环保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增加环境治理的公共性和透明度。

在社会福利领域,应当建立健全的社会救济制度,确保救济资金专款专用,避免被滥用和浪费。

要细化权限和责任,建立严格的审批和监督制度,确保救济政策的公平和合理性。

还应当加强对社会救济政策的宣传,提高救济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社会对政府的信任感。

在政府治理方面,应当加强官员激励机制的改革,确保政治人物的私利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应当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建立完善的官员任命、考核和问责制度,规范政治人物的行为,防止他们利用行政权力谋取私利。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如何防治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如何防治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如何防治一、什么是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其主要类型有:(1)短缺或过剩。

如果政府的干预方式是把价格固定在非均衡水平上,将导致生产短缺或者生产过剩。

如果把价格固定在均衡水平之下,就会产生短缺。

反之,则产生过剩。

(2)信息不足。

政府不一定知道其政策的全部成本和收益,也不十分清楚其政策的后果,难以进行政策评价。

(3)官僚主义。

政府决策过程中也许高度僵化和官僚主义严重,可能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和繁文缛节。

(4)缺乏市场激励。

政府干预消除了市场的力量,或冲抵了他们的作用,干预就可能消除某些有益的激励。

(5)政府政策的频繁变化。

如果政府干预的政策措施变化得太频繁,行业的经济效率就会蒙受损失,因为企业难以规划生产经营活动。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政府政策的低效率,也即公共决策失误(2)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3)政府的寻租(4)政府的扩张二、政府失灵的原因正因为政府的干预存在着上述缺陷,所以让政府干预成为替代市场的主导力量,其结果只能导致“政府失灵”,用“失灵的政府”去干预“失灵的市场”必然是败上加败,使失灵的市场进一步失灵。

但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又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守夜人”似的“消极”政府同样无补于市场失灵,同样会造成政府失灵。

因此,政府不干预或干预乏力与政府于预过度均在摒弃之列。

现实而合理的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应是在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以政府的干预之长弥补市场调节之短,同时又以市场调节之长来克服政府干预之短,从而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二无机制最优组合,即经济学家所推崇的“凸性组合”。

为此,就需要政府从最大限度地消除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入手,针对政府失灵的两个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如确定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经济职能双向重塑的总体思路;从理顺政府利益关系入手保证政府干预的公正、超脱;规范政府于预职能及行为;加强对政府调控行为的监督;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把竞争机制弓队政府调控的某些领域等),在克服和矫正市场失灵的同时,更要防止和纠补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败说”及其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败说”及其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败说”及其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启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政府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和功能,其中包括公共服务的提供、资源的分配、社会秩序的维护等。

在实际的执政过程中,政府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例如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决策失误等,这些问题会导致政府无法有效地履行职责,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对政府的改革和提升效能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在政府效能和改革的研究中,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败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败说”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府的问题所在,并提供有效的改革启示,这对于中国政府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一、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败说”1.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主要是研究政府决策过程和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并不是一个理性的、超然于阶级之上的实体,而是由有私利的个人组成的机构,这些个人在政府决策过程中追求的是自己的私利。

公共选择理论关注的重点是政府内部的激励机制和行为模式,以及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分配。

从这个角度出发,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的局限性、不足性给予了深刻的分析。

2.政府的失败及原因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的失败主要是由于下面几个原因造成的:政府的官僚制度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和资源的浪费。

在政府机构中,官员和公务员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偏离公共利益,这就容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和资源的浪费。

政府的决策往往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导致了政策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性。

政府的行为受到利益集团和利益诉求的影响很大,导致了政策的片面性和不公平性。

政府在资源分配和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失误和滥用,给社会带来了不成比例的损失。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的失败是由于政府内部的激励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的。

而政府内部的激励机制和行为模式的改变需要进行深入的制度和机制改革。

二、公共选择理论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启示1.加强政府内部的监督和制衡在中国政府改革中,应该加强对政府内部的监督和制衡,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政府失灵原因及表现

政府失灵原因及表现

政府失灵的表现及解决对策内容提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实践证明,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会出现失灵,同样政府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政府的干预也会出现失灵。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失灵,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对策一、政府失灵的涵义所谓政府失灵,是指国家行动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当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不恰当的人,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或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有效”。

在布坎南看来:“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其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并使各经济人所做决定的社会效应比政府进行干预以前更高。

否则,政府的存在就无任何经济意义。

但是政府决策往往不能符合这一目标,有些政策的作用恰恰相反。

它们削弱了国家干预的社会‘正效应’,也就是说,政策效果削弱而不是改善了社会福利”。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一样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它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超过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

一般地说,政府失灵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其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其二,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虽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其三,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到预期目标且效率较高,但引发负效应。

二、政府失灵的表现(一)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政府政策的低效率,即公共决策失误,是指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或者政府干预虽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成本高昂。

首先,政府制定所谓的公共政策并不一定代表社会公共利益,政府的思维方式和具体行为也并非完全理性、完全符合公共利益。

如政府有关部门为维护本部门利益而出台的非公益性政策、地方保护主义等。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借社会公共利益之名行政府机构私利之实,从而导致政府失灵。

其次,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面很广、错综复杂的过程,而正确的决策必须以充分可靠的信息为依据。

公共选择理论的_政府失败说_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的_政府失败说_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4)实现分配公平。 政府实现公平的手 段主要是制定和执行收入分配政策, 致力 于实现收入分配结果的相对公平和保证个 人发展的机会平等。
(5)提供公共物品。 政府可以承担提供 公共物品的职责,并根据它们不同的“公共 性” 程度及其与市场的关系来确定其被管 理的程度。
(6)调控宏观经济。 “国家可以通过经 济政策—通过支出、 课税和改变货币供给 量—对经济运行的表现施加重大影响。 ”
减少腐败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 首先, 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节政府机 构和公务员的行为。 其次,要加强行政监督 机构的权威,切实实行政务公开。 此外,还 要激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 实现群众监督 制度化。 4.4 转变行政价值取向,树立公共行政理念
在我国转型时期, 需要不断加强公共 行政的理念。 首先,建立科学的民情民意反 馈体系, 以保证广大群众的政治参与。 其 次, 建立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 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 以尊重广大群 众对公共政策的知情权。 再次,完善专家咨 询制度,从专业的角度管理政府,对决策的 科学性和可行性作出有利论证和判断,以 使政府行为更加理性。 4.5 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
参考文献
1 布 坎 南. 平 新 乔 译.自 由 、市 场 和 国 家[M].上 海 :上 海 三 联 书 店 ,1989
2 萨缪尔森. 高鸿业译. 经济学 (下 册 )[M].北 京 :中 国 发 展 出 版 社 ,1993
3 布 坎 南 . 平 新 乔 译 . 自 由 、 市 场 和 国 家 [M]. 北 京 :北 京 经 济 学 院 出 版 社 ,1998
在这一背景下,要求回归市场、为政府
收 稿 日 期 :2009-05-16
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 NO.8 2009 95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传统的政治经济理论对市场失灵的认识和对完美政府的预期是失之片面的,政府机制本身同样存在低效率现象,即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

政府失灵指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对经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政府行为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产生的新的缺陷,进而无法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

如短缺或过剩,官僚主义,政府寻租活动等。

从其原因如下:第一,从财政决策形成过程看,社会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偏好需要通过投票机制表达为公共决策;或者通过投票选出代表,间接进行公共决策。

然而,民主程序不一定能产生最优的政府效率。

首先,公共决策不足以反映全体成员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

其次,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不可能与公共利益完全一致。

再其次,受制于政治家的动机。

第二,即便政治家能够忠实的履行公众利益代言人的职责,他们也受到现实的控制能力和领导力量的限制,从而使财政决策的效果难以让人满意。

而且在现实中,政府是由政治家和官员组成的,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也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因此,政治家追求其个人目标时,未必符合公共利益或社会目标,而使广大选民的利益受损。

第三,有某种共同的目标的利益集团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

在许多情况下,政府政策就是在许多强大的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下做出的,缺乏组织的社会大众则处于劣势地位,而市政府做出不利于公众的决策。

如何防范和纠正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着重从三方面说明:第一,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的非理性。

首先,在政府内部重新确定竞争机制。

其次,在高层行政管理者中恢复发挥个人积极性的制度,其效果与利润与私人部门作用相同。

再其次,更经常采用私人企业承担公共事业的办法,即更多依赖于市场机制来生产某些公共产品或服务。

第二,改革公共决策制度。

政府失灵的公共决策制度的缺陷造成的,因此要改革公共决策制度。

首先,进行立宪改革,加强政府法治、规则及监督制度建设,使政府行为法治化,为政策制定一系列规则和程序。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政府失灵的原因、对策及其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政府失灵的原因、对策及其启示

【摘要】公共选择理论是以政治市场上的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和政府行为的理论,政府失灵说是其核心内容。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政府政策和机构的低效率、政府扩张、寻租,其解决对策包括法制化建设、加强竞争和监督、约束税收和支出等内容。

尽管公共选择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政府失灵说仍对今天我国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法制化建设和对公务员的激励。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原因;对策;启示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论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公共选择学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之一。

邓肯?布莱克被尊称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詹姆斯?布坎南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领袖人物,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包括政府经济理论的缺乏,新福利经济学的影响,以及凯恩斯主义指导下国家干预的失败。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布坎南曾表示:“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所谓公共选择是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确定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学者的理论从一开始就假定个人在参与市场活动和政治活动时,是以同样的价值尺度行动的,在这一基础上,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国家的决策过程是与经济市场类似的,由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

人类社会有两个市场,一个是经济市场,一个是政治市场。

人们在经济市场上通过货币交换私人产品,在政治市场上通过选票交换公共产品。

经济市场上的活动主体是消费者和厂商,而政治市场上的活动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和官员。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寻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认为政治市场存在三级结构,在初级政治市场上,政治家出售政策给选民,选民为购买合意的政策支付选票;在政策供给市场上,官员向当选政治家提供政策选项和实施政策的手段,政治家向官员提供预算;在政策执行市场上,官员向选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选民向政府纳税。

【经济学基础解析】简述政府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经济学基础解析】简述政府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经济学基础解析】简述政府失灵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政府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1.有限作用政府是由人组成的,而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即便政府公务员比较优秀,社会责任感比较强,看问题比较全面,也存在时间、精力、能力、阅历、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所以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

政府对市场的调节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1)有限控制。

政府在对私人市场的限制主要是通过某些公共政策,对私人市场可能的反应和对策往往无能为力。

例如一些国家为了使收入均等化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累进税,却把一些人力资本和资产感到了税率低的国家。

又如,政府采取医疗保险或公费医疗政策,却对医疗费用的急速上涨束手无策。

(2)有限信息。

如前所述,政府本身是一种不完善的制度,现实生活是相当复杂和难以预计的,政府同市场一样,很难掌握充分的信息。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结果没有切实的利益关系,对于微观经济信息而言,政府的信息敏感度、信息传递速度、信息处理能力、对信息的关切度、信息的总量,往往不如企业。

因此,现实生活中,政府根据外部变化不断修改自己的决策。

(3)有限决策。

即使政府拥有充分的信息,通过政治过程还存在着限制,因为公共政策的受众是多数人,而决策者是少数,不管决策者产生的方式如何,都不可避免的会倾向于自己所代表的阶层的利益或偏好,影响公共决策的代表性。

(4)时滞限制。

公共政策从议题到决策再到颁布需要时间配合,社会关注度社会热点进入议题需要时间,针对政策议题的解决方案同样需要时间,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以前的政策惯性或执行者的素质等问题,可能产生执行时滞。

有可能针对某个问题的政策真正起作用时,该问题已经发生质变了。

2.公共决策(1)公共决策的复杂性。

一般通过投票进行的公共决策,其取舍都由选民或选民代表投票决定的。

首先,这种决策方式是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才能实施,其方式是公平的,但不一定有效率。

其次,政府工作人员存在经纪人行为,按照公共选择的理论,政治市场的代理人一一政治家也是追求个人私利的普通人,加上公共决策的委托代理所造成的政治家权力的实际扩大,可能使公共政策更多的体现的是在公共决策中具有优势一方的偏好。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一、政府失灵的界定所谓政府失灵就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已超过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即政府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甚至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引起了经济关系的扭曲,加剧了市场缺陷和市场混乱,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或者政府的干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二、政府失灵的根源(一)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差异政府经济功能的发挥、干预调节经济活动的有效性,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基础上的,即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其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是一致的。

从理论上讲,这一假设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在控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当市场协调在一定领域表现为“失灵”时。

政府自然要充当纠正、弥补或者恢复市场功能的角色,除此之外没有第三者能承担这一任务。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

政府不是一个超脱于现实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万能的神灵,它是由各个机构组成,而各个机构又是由各层官方组成的。

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政府机构都有自己的行为目标,而这些行为目标并不是自然而然地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划等号的。

(二)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问题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纠正和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然而,当政府试图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弥补市场功能缺陷时,常常会产生某种难以预见的副作用和消极后果,这就是作为非市场活动的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

在政府干预调节经济过程中,政府的行为有时会产生没有预料到的后果,而政府对于这种后果又缺乏控制力,这突出表现在政府推行的各种管制和福利性政策之中。

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寻租现象的普遍存在,它是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紧密相联的。

(三)制度缺失政府行为有时会导致某些违背公共利益的社会效应,主要是因为现行的政治制度缺乏合理的制约政府官员的限制结构和约束机制,从而使得公共范围和私人范围的界限一直在向不利于经济市场而有利于政治分配的方向移动。

布坎南指出:在公共决策或集体决策,实际上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如政府部门、立法部门和利益集团)的“缔约过程”。

简析政府失灵

简析政府失灵

简析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经济人”为假设研究政府行为的理论。

公共选择学者提出了许多理论,政府失灵就是公共选择理论其中的一点。

本文是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简析政府失灵。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政府间寻租和政府的失灵经济。

本文根据政府失灵的表现,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公共物品和服务市场化,促进管理部门的科学化,促进公民的参与和监督,出台政策法规,建设法治政府等。

标签:公共选择理论;政府;政府失灵一、绪论(一)国内外研究综述:1 公共选择理论的界定。

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以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1]丹尼斯·缪勒说:“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2]2 政府失灵的界定。

国内学者对政府失灵的界定:丁煌认为“所谓`政府的失败’,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有效’,或像理论上所说的能够做到的那样‘有效’”[3],胡宇则认为“政府失灵是产生于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是指政府的经济调节措施在许多方面不理想,政府发挥不了预定的经济调节作用”。

[4]3 公共选择理论与政府失灵的治理。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给政府失灵下的定义是,“当国家行动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当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不恰当的人时,政府失灵就产生了”[5]。

以布坎南、塔洛克为代表的弗吉尼亚学派认为,要解决政府失灵,必须进行宪法改革,对政府施加宪法约束,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规则。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简要分析(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公共选择(Public Chioce)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分析和理性决策。

也可以把公共选择看作一个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的学科。

(三)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政府失灵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经济学家大多忙于指责“市场失灵”,布坎南则另辟捷径,直击“政府失灵”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麦奇逊提出的一种新型概念,它与传统政治经济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也是受经济理性的驱动,政治参与者追求自己的利益,政治决策也像市场交易一样,是在各种利益博弈中达成的。

这一理论的出现,对政府治理和公共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启示。

在当今中国,政府失灵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公共选择理论提醒我国政府在治理中需要更加重视政治参与者的利益。

传统的政治决策往往是基于理想化的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政府将自己视为对社会整体利益负责的代表,而忽视了政治参与者的私人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指出,政治参与者的个体利益是决定政治决策的根本动力,政府治理必须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诉求。

我国政府在治理中需要更加重视各方利益的平衡,确保政策的公正和公平,避免出现政府因偏袒特定群体而导致的失灵现象。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政府决策的制度性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决策不仅受到个体行为的影响,也受到组织和制度的约束。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到政治机构和政治制度的作用,充分利用制度的约束和规范,避免政策失灵的可能性。

在我国,政府治理缺乏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导致政策容易受到个人行为和群体利益的左右,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公信力不足。

我国政府需要借鉴公共选择理论,建立健全的政策制定机制和规范,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政府决策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参与者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政府决策者很难获取到全部的信息,也很难向公众提供透明和真实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政府决策的盲目性和不完全性,从而产生政策失灵的现象。

在我国,政府决策常常缺乏透明和公开,政策执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我国政府需要通过加强信息公开和民主参与,改善政府决策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一、政府失灵的界定所谓政府失灵就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已超过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即政府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甚至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引起了经济关系的扭曲,加剧了市场缺陷和市场混乱,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或者政府的干预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二、政府失灵的根源(一)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差异政府经济功能的发挥、干预调节经济活动的有效性,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基础上的,即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其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是一致的。

从理论上讲,这一假设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市场协调和政府协调在控制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当市场协调在一定领域表现为“失灵”时。

政府自然要充当纠正、弥补或者恢复市场功能的角色,除此之外没有第三者能承担这一任务。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

政府不是一个超脱于现实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万能的神灵,它是由各个机构组成,而各个机构又是由各层官方组成的。

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政府机构都有自己的行为目标,而这些行为目标并不是自然而然地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划等号的。

(二)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问题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纠正和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然而,当政府试图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弥补市场功能缺陷时,常常会产生某种难以预见的副作用和消极后果,这就是作为非市场活动的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

在政府干预调节经济过程中,政府的行为有时会产生没有预料到的后果,而政府对于这种后果又缺乏控制力,这突出表现在政府推行的各种管制和福利性政策之中。

政府行为派生的外在性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寻租现象的普遍存在,它是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紧密相联的。

(三)制度缺失政府行为有时会导致某些违背公共利益的社会效应,主要是因为现行的政治制度缺乏合理的制约政府官员的限制结构和约束机制,从而使得公共范围和私人范围的界限一直在向不利于经济市场而有利于政治分配的方向移动。

布坎南指出:在公共决策或集体决策,实际上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如政府部门、立法部门和利益集团)的“缔约过程”。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对“政府失灵”的启示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对“政府失灵”的启示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对
胡 丹
¨ 政 府 失 灵 ” 的 启 示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摘 要 】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 的产生背景渊源及 内涵的阐述 ,以经济人假设、个人主义方法论 以及交换政治的观点为方法论基础,分析 了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 “ 政府失灵 的原 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 关键词 】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原因;启示
公 共 选择理 论 的渊 源 ( 一) 公共选 择 理论 兴起 的 背景 2 O 世 纪5 O 年代 , 以凯 恩斯 主义为 代表 的 国 家 干 预 主 义 思 潮 , 对 传 统 的 自 由放 任 主 义 经济 学说作 了否 定 ,而公共 选择 学派 ,又 以 “ 政府 失败 论 ”否定 了 国家干预 的合 理性 , 对 国 家 干 预 主 义 作 了 否 定 之 否 定 第 二 次世 界大 战后 , 公共 选 择 理 论 提 出 了 不 同 于作 为 凯 恩 斯 理 论 的 解 释 。 其认 为 , 不应 视 政 府 为 应 公 众 益 ” 。 这 导 致 官 僚 体 制 的过 分 膨 胀 。潘 贤 掌 认 为 ,政 府 官僚 们 是 理 性 的 经 济 人 , 追 求 最 大预 算 规 模 是 他 们 的 目标 函 数 。 而 官 僚机 构对 公共 物 品生 产 的垄 断 , 以及 议 员 、政 治家 们 对 官僚 们 缺 乏 控 制 使 得 官 僚 们 的 目标得 以实 现 。这 最 终 使 官僚机 构 效率 低 下 ,机构 臃肿 [ 5 ] 。 三 、公共 选择 理 论 的研 究方 法 ( 一)“ 经 济 人 ” 假 设 公 共 选 择 理 论 认 为 , 人 类 社 会 由两 个 市 场 组 成 : 一 个 是 经 济 市场 , 另一 个 是 政 治 市 场 。在 经 济 市场 上 活动 的主 体 是 需 求 者 和 供 给 者 , 在 政 治 市场 上活 动 的主 体 是 选 民、 利 益 集 团 和政 党 官 员 、政 治 家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公共选择理论是指政治经济学上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作出决策的过程中,政治家和官员们受到各种利益的影响,在没有公共压力或监督的情况下,往往会偏向于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是整体社会利益。

这种理论在我国政府治理中也有着明显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在政府失灵治理方面。

公共选择理论告诉我们政府官员和政治家在决策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利益的影响。

在我国政府失灵治理情景下,一些官员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偏向于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是为民众谋利益。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出于政绩考核的需要,可能会过度依赖GDP增长,推动土地财政、固定资产投资等方式来提高GDP,而忽略了环保、公共服务的建设和改善。

而一些政治家为了获得选民支持,可能会偏向于采取一些短期利益较大的决策,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安排。

这些行为都是受到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也是政府失灵治理的一种体现。

公共选择理论提醒我们政府官员在决策过程中的局限性。

因为政府官员的利益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包括选民的支持、政绩考核的压力、利益集团的诉求等,而这些都会对决策有所影响。

在政府失灵治理下,当一些公共事务需要政府来调控和干预时,政府官员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利益受损而发生决策偏差。

在环境保护方面,一些政府官员可能会为了留住或引入大企业,而违背环保法规,导致环境恶化。

这就是政府失灵治理的局限性所在。

公共选择理论提醒我们在政府治理中需要设置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

因为政府官员和政治家在决策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利益影响,要防止政府失灵治理的发生,就需要有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来规范政府的行为。

完善的选举制度和政绩考核制度可以促使政府官员和政治家更加重视公共利益,同样,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和相关法律法规也可以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制衡。

在我国政府治理中,加强社会监督、推进政府透明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都是对政府失灵治理的有效遏制。

试论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对策所谓“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决策失误,政府行为低效率,以及寻租现象的出现,从而使政府的目标难以实现的一种现象。

一、政府失灵的成因(一)、政府的内部性政府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而是有着不同利益和目的的许多人组成的集合。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行为主体具有与市场经济人一致的经济人特性,在政治市场中可能受到权利、职位及其相关物质利益的驱动,而谋求个性效用最大化。

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多数获利集团的个人边际利益大于社会边际利益或个人边际成本少于社会边际成本的结果。

公共选择的结果偏离了公共目标,公共机构不再代表公共的利益,不再发挥公共的职能。

(二)、基于“内部性”产生权钱交易的寻租活动“内部性”的存在使政府机构被特殊利益集团所左右,成为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权力则成为这一集团谋求自身利益的工具。

各个经济利益主体通过游说、行贿等各种手段,促使政府帮助其建立优势地位,获取超额利润,这一活动即所谓“寻租”。

官员们因这些活动享受了特殊利益,又会引发为争夺主管官员肥缺而发生的第二层次的寻租竞争,各个社会利益团体为争夺财政收入分配的第三层次的寻租之战。

(三)、政府行为的低效率政府行为存在低效率。

其表现主要有:政府机构缺乏足够的竞争机制。

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唯一非市场机构,不存在替代性,也就缺乏足够的竞争性;政府自身组织制度存在缺陷;政府机构缺乏降低成本的机制;监督政府机构的信息不完备。

二、应对政府失灵的策略(一)、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加快职能转变。

预防政府失灵情况的出现,必须对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所处的位置给予合理的定位。

1)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2)收入分配的调节者。

3)市场失灵的调节者。

对政府角色的定位,只是说明政府能够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改善和加强市场的作用,预防市场失灵所带来的负外部性。

(二)、完善法律制度,实施有效的社会监督和约束机制,规范政府行为要通过对法律制度的完善,来进一步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预防政府权力失衡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公共选择理论是指以经济学方法研究政治现象,探究政治参与者如何进行决策并洞察制度设计对他们行为的影响的一种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个人的理性选择和私利导向,在政治和公共治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国政府在治理中出现的失灵现象,正是可以通过公共选择理论来解释和分析的。

本文将从公共选择理论出发,探讨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参与者会出于私利进行决策,而政府作为最大的政治参与者,也会受到这种理性选择的影响。

在我国政府治理中,政府官员可能会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决策,而不一定是为了最大化社会福利。

这种情况常常导致政府失灵,具体表现为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治理结构腐败等问题。

具体来说,公共选择理论首先指出政府官员存在着追求自身私利的动机。

在我国,政府官员可能通过行政权力谋取私利,比如向企业索取贿赂、滥用职权为自己或家族亲属谋取利益等。

这种行为结果导致政府失去了原本为社会公共利益而存在的意义,政府治理也就难以发挥效能。

公共选择理论还指出政府官员会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政府官员可能会有意隐瞒或歪曲信息,以获得更大的私利。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和不公正,进而影响政府治理效果。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政府干预市场的局限性。

政府可能在干预市场时会考虑到自身的私利,而非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

这种政府干预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扭曲,进而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在于,政府需要重视理性选择和私利导向,优化决策机制,加强监督和制约,提高行政效能,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理效果。

政府需要加强对官员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减少官员追求私利的动机。

这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来实现。

在监督制度上,政府可以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在激励机制上,政府可以引入更多的市场化元素,提高政府官员的竞争性薪酬,增加政府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减少其谋取私利的动机。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失灵的原因分析

摘要: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同市场失灵一样,政府也会失灵,而且政府失灵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非生产性是寻租活动的一大特征,寻租活动能产生经济收益,但不能生产包括在正常效用函数中的产品或劳务,收益的取得直接产生于权力而不是借助于生产过程,不能扩大社会的生产规模,甚至还会因垄断而使生产规模萎缩,其争夺的只是既有的生产利润或社会财富。

研究政府失灵的原因有助于改变政府失灵现象。

当经营者正常寻利行为的概率为1-P,经营者在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时的非常寻租行为的概率为P时,要素投入主体选择投入人力物力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θ=1)和选择不投入人力物力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θ=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θ=1)=( I-A-B-C+E)×P+(I-A-B)×(1-P)= EP-CP+I-A-B ①E(θ=0)=(I-A-C)×P+(I-A)×(1-P)=I-A-CP②当E(θ=1)=E(θ=0)时,P=B/E③当要素投入主体选择投入要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的概率为θ,经营者在内部控制有效实施时选择正常寻利行为(P=1)和在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时选择非常寻租行为(P=0)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E(P=1)=(A+D-E)×θ+(A+D)×(1-θ)=A+D-Eθ④E(P=0)=A×θ+A(1-θ)=A⑤当E(P=1)=E(P=0)时,θ=D/E⑥由③可知,当经营者在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时的寻租概率等于B/E时,要素投入主体选择投入要素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有效实施所获得的期望经济利益等于选择不投入要素致使内部控制风险监管不能有效实施所能获得的期望经济利益。

运用公共选择学派的三个方法论和相关理论对政府失灵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引起政府失灵的三大原因:权力寻租、政府权力膨胀和官僚主义。

在分配中,防止平均主义,保持合理差距,反对两极分化,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1. 引言1.1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鲍威尔首次提出的理论。

该理论主要探讨个体在集体决策中的行为模式和动机,认为个体在做出选择时会考虑自身的利益,并通过评估成本和收益来做出最优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政府决策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个体理性行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的决策者同样会受到自身利益的影响,可能会追求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利益,而不一定是整个社会的利益。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出现失灵现象,即无法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或满足公众需求。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政府决策者必须面对自身的利益冲突,并通过透明、公正、民主的决策机制来有效治理问题,从而最大化社会福利。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中,我将探讨政府失灵的原因以及公共选择理论在政府失灵治理中的应用,以期能够深入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政府失灵治理的启示。

【字数:237】.2. 正文2.1 政府失灵的原因政府失灵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政府官员的利益相关性和行为动机可能会导致政府失灵。

一些官员可能追求个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出现腐败和权力寻租现象。

政府机构在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缺陷也是造成政府失灵的原因之一。

政府机构的体制设计不合理、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会导致政府行为失效。

政府干预市场过度或者缺乏干预也会导致政府失灵。

过度的政府干预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配置失调,而过少的干预则可能导致市场无序和监管缺失。

公众对政府的监督不力也是政府失灵的原因之一。

如果公众对政府失职行为缺乏监督和制约,政府便会失去对民意的敏感性,导致行为不端和失灵现象的发生。

政府失灵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改善和完善。

2.2 公共选择理论在政府失灵治理中的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政府失灵的根本原因。

试析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失败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试析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失败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假 说 这 三 种 要 素 。 公共 选 择 理 论 的 主题 与 政 治 学 是 一 样 的 ,涉
二、公共选择 理论 视角下的政府 失败 及其原因剖 析 公共选择理论 的核 心议题是 用经济学 的方法 来说明市场经 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 为的局 限性 以及 政府 失败问题 。所谓政府 失败 ,是 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 的本质 上的缺失,无法使 资源配 置效率达 到最佳 的情形 ,政府活 动并不像 理论上所说 的能够做 到 的那样 “ 有效 ” 。理想 的政府是不存在 的,只存在做得好 的政 府 比做得 不好 的政府 失灵少 的问题 ,因此 ,政府失败是值得我 们去探究 的。总的来说 ,政府 失败 的根源 是公共选择理论 的基

及 国家理 论、投 票规则 、投 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官僚机构等 等 。在政府与 市场 的关系上,公共选择理论家们主张市场作用 最大化
张 向 自由放任 回归,倡 导新 自由主义。有的公共选择理论家甚 至提 出,“ 市场经 济有 可能失败 ,但政府干预一定 失败 ” 。 ( 三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定 公共选择 理论 是经 济学 应用于新公共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
本假定 “ 经济人 ”假说 。下面将 从多个具体角度 ,剖析 当代 西 方代议制 民主政府下政府失败的各种 原因。 ( 一 )公共决策失效或失误 公共选择 主要 是政府决策,政府 通过制定和执行公共 政策 对经济进 行干 预, 以达 到纠正市场失灵的 目标 ,政府 的行为是 离不 开公共决策的 。公共决策 以集体作为决策主体 ,以公共物 品为对象 ,并通过有一定政治秩序的政治市场来实现 。但公共 决策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存在着种种障碍和制 约因素,如 “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所证 明的将个人偏好或利益加 总为集体 偏好 或利益的 困难 ,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 的缺 陷,信 息的不完 全、公共议程的偏差、投票人 的 “ 近视效应 ”等 ,这都致使政 府难 以制定并执行好的或正确 的公共政策 。对政府 官员 自身来 说,人天生是 自利的动物 ,政府官员也带有 “ 经济人 ”的特 征, 在决策过程中 ,他们为满足 自身利益甚至 可能诱 导错误决策 , 从而引发公共决策 失效或 失误 的现象 。因此,这 非但不能弥补 市场机制的缺 陷,反而加剧 了市场失灵,造成更大 的资源 浪费 , 甚至引发社会灾难。 ( 二 )政府机构的低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政府机 构的低 效率的主要原因在 于: 是缺乏竞争力 。对政府 官员而 言,在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 , 大多数 官员都 受到终身雇佣 条例 的保护,没有压力去提高 工作 效率 ;对 公共物 品的提供 而言,长期以来,公共部 门垄断 公共 物 品的供给 ,缺乏 公平 的竞争机 制,阻碍 了资源的有效配 置。 二是缺乏追求利润 的动机 ,趋 向于资源浪费 。政府官 员花 的是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失败论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失败论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失败论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丁煌(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72)内容提要本文首先简要地描述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接着对布坎南等公共选择理论家在政府失败及其根源和补救“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上的基本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最后就该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所具有的启示作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败政府管理启示公共选择理论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Buchanan,1919—)等人创立的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其宗旨是要把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所谓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经济人的假定为分析武器,探讨在政治领域中经济人行为是怎样决定和支配集体行为,特别是对政府行为的集体选择所起到的制约作用。

所谓经济人假定,即是指: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使个人的满足程度极大化为最基本的动机,亦即假定人都具有经济人特点。

基于这一假定,布坎南认为,通过类似的行为假设,我们也能够对集体选择的结构特征进行一些基本的预测。

他指出:国家不是神造物,它并不具有无所不在和正确无误的天赋。

因为国家仍是一种人类的组织,在这里做决定的人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差别,既不更好,也不更坏,这些人一样会犯错误。

因此,建立在道德神话基础之上的国家政治理论一遇上“经济人”这一现实的问题便陷入难以解决的困境,为此,“我们必须从一方面是利己主义和狭隘个人所驱使的经济人,另一方面是超凡入圣的国家这一逻辑虚构中摆脱出来,将调查市场经济的缺陷和过失的方法应用于国家和公共经济的一切部门。

这样便使所有的分析有了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经济人———当人们必须在若干取舍面前进行选择时,他们将更愿意选择那种能为自己带来较多好处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公共选择理论是以政治市场上的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和政府行为的理论,政府失灵说是其核心内容。

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政府政策和机构的低效率、政府扩张、寻租,其解决对策包括法制化建设、加强竞争和监督、约束税收和支出等内容。

尽管公共选择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政府失灵说仍对今天我国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强法制化建设和对公务员的激励。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原因;对策;启示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论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公共选择学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之一。

邓肯?布莱克被尊称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詹姆斯?布坎南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领袖人物,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包括政府经济理论的缺乏,新福利经济学的影响,以及凯恩斯主义指导下国家干预的失败。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布坎南曾表示:“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所谓公共选择是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确定公共物品的需求和供给,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学者的理论从一开始就假定个人在参与市场活动和政治活动时,是以同样的价值尺度行动的,在这一基础上,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国家的决策过程是与经济市场类似的,由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

人类社会有两个市场,一个是经济市场,一个是政治市场。

人们在经济市场上通过货币交换私人产品,在政治市场上通过选票交换公共产品。

经济市场上的活动主体是消费者和厂商,而政治市场上的活动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政治家和官员。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寻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认为政治市场存在三级结构,在初级政治市场上,政治家出售政策给选民,选民为购买合意的政策支付选票;在政策供给市场上,官员向当选政治家提供政策选项和实施政策的手段,政治家向官员提供预算;在政策执行市场上,官员向选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选民向政府纳税。

换言之,政党和政治家追求选票的最大化,政府部门和官僚追求预算的最大化,特殊利益集团与立法机构、官员形成一个“铁三角”,立法机构可以批准某一个预算方案;官员实施某一方案,特殊利益集团从中获益。

在“铁三角”的作用下,政府预算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政府失灵说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旨在用经济学方法来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或政府失败问题。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公共选择理论在研究方法上有三个前提基础,分别是方法论个人主义、经济学的交换范式和经济人假设。

所谓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把作为微观经济分析的出发点的个人同样作为集体行为的出发点,将个人的选择或决策当作公共选择或集体决策的基础。

经济人假说,是把人看作有理性的利己主义者,认为个人天生追求效用或利益的最大化,一直到这种追求受到抑制为止。

二、政府失灵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公共选择学者对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或“政府失败”的表现及原因进行了较为具体深入的研究。

丁煌认为“所谓‘政府的失败’,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有效’,或像理论上所说的能够做到的那样‘有效’”,唐兴霖认为“政府失败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致使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预算上出现偏差,政府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或像理论上所说能够做到的那样‘有效’”。

(一)政府失灵的表现及其原因由于外部性、垄断、公共产品缺乏有效供给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的出现。

市场不能解决资源配置的所有问题,需要政府的补充作用。

但政府也并非万能,在解决市场失灵的这个过程中,政府也会失灵,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失灵的表现可归纳为四点,分别是公共决策失误、内部性与政府扩张、官僚机构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与浪费、寻租及腐败现象,下面对这四种表现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公共政策失误,即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是指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虽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成本高昂。

导致公共政策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公共利益在界定时具有模糊性,阿罗不可能定理即说明了这一点,一项政策很难达到所有人的满意、代表所有人的真实利益,而且全体一致规则的成本高昂。

第二是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性。

信息收集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而且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和选民所掌握的信息都是有限的。

不同的决策方式也会影响决策结果。

第三是选民在投票过程中更注重短期效益,而政党和政治家在选举过程中,也会更倾向于采用迎合选民的政策。

如果说市场具有外部性,那么政府便具有内部性或内在效应。

分析政府机构的内在效应及其规模的扩张可以追溯到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

政府机构及其官员具有自身利益,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由此便带来了政府机构的不断扩张、政府人员的增加以及财政预算和支出的增长。

官僚机构提供公共物品的低效率与资源浪费,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是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机制。

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此在评估上存在困难。

政府竞争机制的缺乏不仅体现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而且体现在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上。

终身雇佣制使其缺乏竞争压力,由此导致人浮于事和效率低下。

第二是缺乏监督机制且监督形式软弱无力。

由于监督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监督者很难实现有效监督。

政府官员在某些事物上处于垄断地位,因此对信息的掌握也是垄断的。

在一些公共政策中,还存在监督者(选民)被政府官员操纵的局面。

第三是缺乏激励机制,政府官员缺乏追求利润的动机。

由于政府官员不能把利润占为己有,降低成本对其来说回报较小并有可能影响下一季度的预算,因此政府机构不断扩大规模,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公共资源浪费的现象。

寻租与腐败是政府失灵的又一表现。

根据布坎南的定义:“寻租是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努力,如游说和行贿等,促使政府帮助自己建立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5]寻租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并不增加任何新产品或新财富,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把一部分社会财富装入了私人腰包,也导致了不同政府部门之间争权夺利,浪费在寻租中的资源本来可以在其他的经济活动中得到更好的利用。

政府官员的自利性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寻租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政府失灵的对策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在分析了政府失灵的原因后,也给出了种种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四点,一是宪政改革,二是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竞争机制,三是对政府的税收和支出加以约束,四是引入利润动机和激励机制。

第一是实施宪政改革。

布坎南认为要改进政府――政治过程,首先必须改革规则。

因此,“公共选择的观点直接导致人们注意和重视规则、宪法、宪法选择和对规则的选择。

”政策内容本身并不是导致政府失灵的根源,其根源在于政策制定的原则与规则。

新宪政的要点在于真正的分权和程序约束。

第二,引入竞争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家认为,在政府机构内部进入竞争机制,能够缓解政府机构的低效率,打破垄断。

第三,约束政府的税收和支出。

政府具有天然扩大的倾向,人员增长、机构膨胀、支出增加,与之伴随的是政府的低效率。

因此要关注约束财政政策制定过程的规则,进行财政立宪,以财政宪法等约束财政政策。

第四,引入激励机制。

使官员们树立利润观念,并允许政府部门对节省了成本的财政剩余具有某种自主处置权。

三、公共选择理论简评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一)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简要评价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的如何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决定表达意愿。

如果说对市场失灵的分析旨在寻找矫正市场制度缺陷的方法,那么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失灵的分析也促使其寻找矫正政府失灵的对策。

公共选择理论在政府失灵、官僚政治等方面给出了不同于传统主流经济学的和政治学的解释,这为政治学和经济学都注入了新鲜的血脉。

但是,公共选择理论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受到了不同方面的批判。

首先是关于其经济人假说的批判。

人不仅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经济人假设不是关于人类动机的一种全面的看法。

其次,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是有差别的,不能机械的将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进行同等的逻辑推理。

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将经济学的假说、理论应用于政治过程,力求做出不同于传统政治学的解释,这既是它的力量源泉,又是它的弱点之所在,既有创新,又使它陷入困境。

”(二)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说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以政府失灵说为核心内容的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行政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它启示我们,第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干预要适度。

我国当前实行的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会失灵,政府同样也会失灵,“全能政府”不复存在,建设“有限政府”就要切实转变观念,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时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第二,要加强法制化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政府失灵说中的公共政策失误启示我们,政策制定的规则比政策内容本身更重要。

因此,无论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法治化规范,还是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都要纳入法治化轨道,防止权利的滥用和不作为。

第三,要在政府机构中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对于竞争机制,一方面要加强政府部门间的竞争,打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垄断局面,可以引入第三部门,激发社会活力,建立合适的偏好显示机制,提升服务的公众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在公务人员之间建立竞争机制,完善公务员考核指标体系,避免人浮于事和行政效率低下。

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要完善公务人员的薪酬管理制度,正视其经济人特征。

第四,要实施有效的社会监督和约束机制,遏制寻租和腐败现象。

进一步推进“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实施,强化公务人员的思想意识、加大惩罚力度、深入完善制度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