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罗斯福新政》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13课,主要介绍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这些政策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教材内容涵盖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如银行改革、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案、社会保障体系等,以及新政的评价和启示。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罗斯福新政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和影响产生兴趣,但也存在对复杂经济政策理解困难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对新政进行客观评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影响,掌握新政的评价和启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政府在应对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和启示。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及其影响。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新政的具体内容。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对罗斯福新政进行评价和启示。
4.案例分析法: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之处,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2.课件: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3.讨论素材: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和启示的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新政的原因和目的。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如银行改革、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案、社会保障体系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新政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材以罗斯福新政为主题,内容涵盖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缓解经济危机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美国历史和经济危机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方面,学生可能需要更深入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理解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
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美国经济危机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1929年至1933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主要措施和影响,让学生对罗斯福新政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PPT,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
例如:“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罗斯福新政》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13课,主要讲述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以及美国总统罗斯福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本课内容重点介绍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情况,认识其在缓解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罗斯福新政的认知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特点,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能力,认识其在缓解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启发学生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关注现实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背景及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
4.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与以往政策的差异。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细则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3课罗斯福新政
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程标准】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知道经济大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和影响;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和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认识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次富有创新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要改革,培养学生的改革创新、不断进取的意识。
同时通过对罗斯福崇高品德的学习,鼓励学生向伟大人物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重点:罗斯福新政。
难点: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Brother,Can You Spare A Dime》(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
配图: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中文歌词大意:“我曾修过一条铁路,使它运行,它与时间赛跑;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直逼太阳,用了砖瓦、铆钉和石灰;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是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非常流行的一首歌。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力挽狂澜实施新政,扭转了经济形势,对美国以至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新知1.新政的背景——从繁荣到危机教师: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快速增长。
展示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使用的汽车和卡车由900万辆到1928年骤增到2 600万辆;美国工厂动力设备的电气化程度,由1914年的30%,增加到1929年的70%。
教师:但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罗斯福新政教案(3篇)
罗斯福新政教案(3篇)篇一:《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经济危机的背景,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分析新政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并结合小组讨论,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时代周刊》封面图片,并提出问题:照片上这个人是谁?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一下封面上的人物?学生回答:罗斯福。
他是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四届的总统,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曾经帮助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领袖。
教师追问:作为美国最著名的总统之一,罗斯福在经济危机时期是如何拯救美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危机爆发教师讲述:20世界2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人们大量购买新兴产品,生活前景一片大好,但是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教师让学生结合教材思考:此时美国国内蕴含着哪些不稳定因素?学生回答:贫富差距逐渐加大,穷人购买力不足;资金大量流入股票市场,出现大量股票投机活动。
教师强调:归根结底,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社会隐藏着种种危机。
教师提问:这场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以哪件事为导火线?后来又蔓延到哪些方面?学生回答:经济危机的导火线为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场崩溃。
随后导致了大批企业破产,失业人数越来越多。
资本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大量销毁商品。
教师过渡:这场经济危机在各个方面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如何摆脱危机成为当时最重要的问题。
教师展示史料,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危机,美国总统胡佛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效果如何?学生回答:针对这次危机,胡佛采取了相应措施,效果不佳。
教师总结:虽然胡佛针对危机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他依然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优质教案
教学
反思
答案:1929年;经济大危机。
(2)根据材料二,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它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答案:措施:罗斯福新政。影响: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A.缓解了国内的经济危机B.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C.体现了自由放任的思想D.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教材图
片分析
1.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户区——“胡佛村”: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致使大量企业破产,美国有1 500万—1 700万人失业,穷人们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
2.罗斯福发表演讲:他是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是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
板书
设计
当堂
达标
1.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第一次就任总统演说中鼓励美国人民:“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你认为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是(A)
A.经济危机B.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C.日本偷袭珍珠港D.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
2.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发生于(D)
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只要国家仍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3课罗斯福新政》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罗斯福新政。
教材内容包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情况,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美国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对美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罗斯福新政这一知识点,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和影响。
2.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和实施过程。
2.案例分析法:以罗斯福新政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献等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
2.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教学用品:准备黑板、粉笔、教案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美国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如经济危机、政治腐败等。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是本学期的一篇重点课文。
本课主要介绍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以及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的一系列新政措施。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以及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内容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这样的复杂历史事件,仍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分析来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经济概念和政策理解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耐心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政策调整的认识,理解政府在面对危机时应采取的措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2.难点:经济大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效果。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历史教案。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经济大危机的成因、影响,然后重点讲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如金融改革、工业复兴、农业调整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措施、特点及其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面对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特点及其在美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2.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3.案例分析: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4.对比分析:将罗斯福新政与其他历史事件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精品教案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实质;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位美国记者对一位美国总统的评价:“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
他打碎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
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节课的主人公——富兰克林·罗斯福。
师:请同学说说你眼中的罗斯福。
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改革创新、自强的伟人;维护世界和平的总统等。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1.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与发生原因、实质。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并结合材料,说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实质。
材料一:1922—1929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汽车猛增、家用电器丰富、建筑市场活跃。
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在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瑟瑟发抖的女孩问妈妈:“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牛奶倒入河中,把一车车肥猪倒入河中……设问: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美国的什么情况?农场主为什么要将商品倒入河中?提示:材料一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原因: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
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2)总结经济危机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如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教案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朱镕基总理正确应对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课时计划1课时实际完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利用朱镕基总理正确应对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故事导入新课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学会运用历史辩证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有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重点
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中涉及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
先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知识更加的巩固。
四、合作学习
小组内先合作学习,后教师总结。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繁荣
(1)何时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20世纪20年代
(2)空前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环节一、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教师PPT展示学习目标,并强调下划线内容为课程标准内容。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1.了解“柯立芝繁荣”与繁荣背后的危机。
2.通过材料阅读,分析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危害。
3.通过合作学习,列表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4.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得出改革要适应本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
确立好本课的学习目标,让本课的学习有方向。
指导本课的学习重点。
二、柯立芝繁荣1.温故而知新,知道一战以后的世界格局及其影响。
2,出示材料,数据展现20世纪20年美国的繁荣景象。
3.介绍“柯立芝繁荣”。
1,自由抢答形式回顾所学知识。
2.从数据中真切感受到战后美国的繁荣。
战后的美国在1924年-1929年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财富增加,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回顾。
用数据说话,是论证经济发展的一项有效手段。
三、经济大危机1.展示数据: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与财富分配图。
2.出示一对母女的谈话内容。
3.出示美国危机爆发后的图片,感受当时情境。
4.对这场经济大1.材料阅读,并情景演绎当时父母谈话内容,分析当时美国出现生产与消费的严重脱节。
2.学生自主1.得出结论:为什么经济繁荣的背后孕育危机?得出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讲述”黑色星期四”。
以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开始标志、爆发领域、特点以及影响为知识主线,结合自主学危机进行病症分析。
阅读,讲述经济危机的爆发。
3.数据分析,得出经济危机的特点。
4.通过病症诊断,得出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影响。
3.分析得出经济大危机的三大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力大。
分析得出这场危机的病症重,传染病以及并发症背后的深刻意义。
习法,小组讨论法,数据分析法,情景演绎法等多种学习方法,增强对知识的认知和额理解。
四、罗斯福新政1,简单介绍罗斯福,讲述炉边谈话。
2.,对症下药:列表归纳新政内容。
3.小小辩论赛:你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4.时空纵横:横1.小组合作:创意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并以小组的形式展示。
人教版部编 九年级下册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课程教学设计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从而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学会运用历史辩证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出示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图片,华盛顿和林肯的伟大之处?有人说华盛顿使美国获得了新生,林肯拯救了美国,而罗斯福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是怎样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罗斯福对美国历史的贡献(二)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教师在学生读完后对重难点进行强化。
二、先学环节(课前完成)阅读课文P58-61,思考下列问题,在文中做好标注,写清提示词并记忆。
1.经济大危机的时间、原因、表现?2.罗斯福新政的时间、目的、内容、作用?(三)我的疑惑过渡语:请你将自学过程中的疑惑举手提出来,请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
三、后教环节活动一危机重重探究竟材料一 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
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运往市场的运费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
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
材料二课件展示图片(1)阅读材料一,你发现美国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经济危机生产相对过剩(直接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次危机的特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经济大危机发生的背景、特点、表现;知道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内容、作用;认识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了解经济大危机的时代背景,知道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明白新政在一定程度上让美国经济复苏,但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罗斯福的故事,引导学生感知挫折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难点:评价罗斯福新政。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应对。
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走出困局,罗斯福采取那些措施挽救危机?为什么这些措施被称为“新政”,本节课我们将讲述这些内容:(二)、讲授新课:一、从繁荣到危机1、背景:政治相对稳定: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经济繁荣: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繁荣”的表现: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卖得起的奢侈品。
但是,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却增长55%。
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的2%的人拥有。
材料二:1929年的美国,大约60%的家具和75%的收音机都是用分期贷款购买的。
90%的股票是投机性的,投资者只需支付10%至20%的现金购买股票,其余的均可借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斯福新政
【课程标准】
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政”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实干家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的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及自己已有的知识,找出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学会使用比较法(如胡佛与罗斯福,自由放任与新政等)、阅读法(教材、史料、图片等)、讨论法(你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想象法等方法学习探究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通过对“新政”的学习,明白它虽然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但“新政”革命对促进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对稳定美国资本主义秩序、避免美国直接走上法西斯化道路以及后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其他国家的推广和发展等诸多方面,对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突破】
重点:实干家罗斯福、“新政”革命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难点:对“新政”革命的评价。
【教学过程】
(点击第一张和第二张幻灯片展示本课课标)
导入新课:以视频《大国崛起》导入新课
在讲这节课之前,大家首先看一下本节课的课标。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共同感受一下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点击第二张幻灯片中“经济危机”四个字,播放经济危机时的一段视频导入)(板书)
一、背景
1、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正是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1932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总统选举。
参加竞选的是共和党候选人胡佛和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第三张幻灯片)关于胡佛我们知道的比较多,知道他是美国现任总统,他上台不久美国就爆发这次经济危机,面对危机他仍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的直接干预,使得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进一步恶化。
在1932年的总统竞选时,他仍坚持自由放任政策从而导致了竞选的失败,而他的对手罗斯福却以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克服危机的坚定决心,特别是他独到的政治见解,使得他最终赢得了这次竞选,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板书)
2、胡佛反危机(自由放任)的失败
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下面我们根据视频和刚才所讲的内容来共同总结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第四张幻灯片)
那么关于罗斯福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罗斯福(第五和第六张幻灯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呢?身残志坚、积极乐观,正是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他取得了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就。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看看罗斯福是如何信守诺言实行新政的,要求大家在看视频时,要特别注意罗斯福为了应对危机分别在那些领域采取了措施?(点击第六张幻灯片下方的“笑脸”图像可播放出罗斯福新政内容的视频)(学生回答的时候,我把板书写出来,)板书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金融方面、 2工业方面,
3农业方面, 4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方面
(点击第七张幻灯片,显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大家可以看课本85页,大家看完后是不是觉得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比较多比较难理解?我先引导大家从整体上把握一下,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生产过剩是引起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所以罗斯福要想克服这场危机,就要处理好生产过剩和消费量不足的问题,那么怎样克服生产过剩和消费量不足呢?第一要减少生产,第二最好把过剩的东西卖出去,要想把东西卖出去,主要由两种途径第一扩大出口,第二扩大内需,增加人民收入。
好,我就给大家提示到这。
下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我就这四个领域中比较难理解的部分设计了四道题,大家请看大屏幕,然后大家再进行分组讨论。
刚好四道题四十个人,十个人一组,
第一组假如你们是金融委员会成员;第二组假如你们是工业委员会成员;第三组假如你们是农业委员会成员;第四组假如你们是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点击第八张幻灯片的内容,展示出所提问题)
分别针对自己领域内的问题,讨论回答。
1、政府在金融业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实行美元贬值起了什么作用?(点击第九张幻灯片)
答:有利于增加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减少生产过剩的压力。
(大家看新闻会发现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不断地给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
2、工业方面,为什么要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和工人的最低工资、最高工时?(消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有钱,二有时间)(点击第十张幻灯片)
提示:可结合引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来考虑。
从解决“生产过剩”和“消费量不足”等问题入手。
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的各项措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调整了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对工人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的规定调整了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在工业国家,工人是最大的消费群体,提高工资,工人有收入了,购买力强了,也解决了消费不足的问题。
3、农业方面,为什么要毁掉农田、倒掉牛奶,杀死大猪小猪?
(点击第十一张幻灯片)
答:农业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农产品的过剩,这样可以使农产品价格回升,减少生产盲目扩大造成的农产品价格的降低,逐渐使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状况逐渐好转。
4、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方面罗斯福采取了几点措施?你认为社会救济方面的三点措施中哪一点措施最为积极,为什么?(点击第十二,十三、十四张幻灯片)
答:采取这些措施一方面增加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另一方面也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有长远而广泛的社会效益,改善美国的基础设施,为日后美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大家根据刚才我们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来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但他在采取这些措施的时候有没有触动到资本主义制度?所以罗斯福新政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这就是新政的实质(点击第十五张幻灯片)板书
三、新政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那么这种调整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吗?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是随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而存在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会像幽灵一样如影随从,所以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美国的经济危机。
尽管如此,它对美国和世界仍产生了重要影响(板书)
四、新政的影响
提问:1933年后,美国生产和失业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后,美国生产总体上是逐年恢复,失业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通过对两幅柱状图的分析,并结合我们的教材请大家总结出新政对美国经济方面的影响(点击第十六、十七张幻灯片)板书
(1)经济上: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
(点击第十八、十九张幻灯片)
两幅图说明面对1929——1933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却保留了民主制度。
(板书)(2)、政治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挽救了美国的民主制度,避免了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讨论:除了这些最直接、最明显的作用,罗斯福新政还有那些影响呢?(在罗斯福新政之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信奉的是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而罗斯福开创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开创了什么新模式呢?
(3)制度创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板书)
这一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4)深远影响: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点击第二十张幻灯片总结出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点击第二十一张幻灯片对本课进行小结)(点击第二十二至二十四张幻灯片练习题对本课进行检测)课堂小结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挽救了民主制度,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干预经济的一个成功案例。
这种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引起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一系列新的变化。
下一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