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临症用药加减表(精)

合集下载

甘草附子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验案

甘草附子汤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痛风性关节炎临床验案

随着我国人民 生 活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生 活 方 式 的
改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影响,痛风在我
以增强降低尿酸之力,继服1周后,右下肢踝关节及跖趾
关节红肿疼痛消失.患者定期复查,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国的发病率不 断 升 高,且 呈 年 轻 化 趋 势.中 医 药 治 疗
按语:患者平素 嗜 食 辛 辣 肥 甘 之 品,损 伤 脾 胃,脾
眼支、眼 上 静 脉、脑 膜 中 动 脉 的 眶 支 及 眶 下 神 经、眶 下
动脉、眼下静脉分支亦分布在其周围 [2],针刺球后穴可
治疗 眼 部 相 关 疾 病,如 脑 梗 死 后 暴 盲、动 眼 神 经 麻 痹、
单纯疱疹病毒 性 角 膜 炎、干 眼 症 等 [2G6]. 研 究 表 明,通
过刺激球后穴,可 对 其 周 围 组 织 和 神 经 纤 维 的 相 关 功
地龙活血通络止痛,秦艽、秦皮祛风除湿.二诊见红肿
代医家根据病情的不同特点,将该病分为湿热蕴结证、
方去金银花、连翘、黄柏,加土茯苓、土贝母健脾渗湿化
瘀热阻滞证、痰 浊 阻 滞 证、肝 肾 阴 虚 证 4 个 证 型 [5],急
痰,虎杖通络止痛,山慈菇清热散结、消痰解毒,预防再
性期 治 疗 注 重 清 热 解 毒、活 血 化 瘀、利 湿 化 痰 法,间 歇
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肢节肿痛,脉
药、生地黄补益 肝 肾,金 银 花、连 翘 清 热 解 毒,威 灵 仙、
因此,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历节”等范畴,历
疼痛明显减轻,痰湿尚未除尽,苔薄黄、稍腻、脉滑.原
涩数者,此是癖 血.”“寒 湿 邪 痹 阴 分,久 则 化 热 攻 痛.”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46例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46例

的主要原因。

然痰、热、瘀为其主要病理因素,但素体肺阴不足却是本病产生的根本原因,肺之阴津亏损,久必及肾,终致肾阴不足,故临床上多数本病患者都是气火偏旺,形体偏瘦。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其中尤以肝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

盖《景岳全书.血证》认为是由于“火盛则刑金,金病则肺燥,肺燥则络伤,络伤则嗽血”,故在治疗上注意清热泻火疏肝。

止血药中有相当部分的制炭之品,现代研究认为大多数止血药制炭后确有增强止血的功能,如蒲黄、茜草、山栀等。

所以用炭类药止血也为大多医家所推崇。

但因咯血原因不同,还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相应止血作用的炭药,使之发挥较佳的止血效果。

此外,对于反复咯血不愈的患者,在止血药中宜加入几味祛瘀之品,如桃仁、丹皮、赤芍等,有止血不留瘀的作用。

基于上述,只有坚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在固定使用上述专药的同时,审因论治,辨证用药,方显疗效。

参考文献[1] 陈贵廷,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68.[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24.(收稿2007210228;修回2007212230)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46例何培芸 重庆师范大学校医院中医科(重庆400047) 摘 要 目的:观察解表止咳类中药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46例。

结果:总有效率100%。

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解表散寒,祛痰止咳的功效。

 主题词 咳嗽�中医药疗法 解表剂�治疗应用 止咳祛痰剂�治疗应用 @麻杏石甘汤 感冒后咳嗽是指感冒好转后,遗留咳嗽久而不愈者,是临床常见病。

西医认为属于病毒感染后一过性气道高反应性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所致。

笔者采用麻杏甘汤加减治疗本病4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6例全部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17~80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2d,最长35d,平均13.5d;全部病例均经西医抗生素治疗。

中医病例精选61例!

中医病例精选61例!

中医病例精选61例!思考部落版偏⽅、秘⽅、验⽅公众号病例⼀风寒表证江 ×× ,男, 53 岁。

患者咳嗽 3 天,伴有恶寒,⽆汗。

3 天前⾃觉咽痒,微恶风寒,夜间少许咳嗽,⽆汗,继则咳嗽加剧,咽痛,全⾝酸痛,微有发热,经⼈介绍服⼩青龙汤(⽣姜、桂枝、⿇黄、⽩芍、炙⽢草、细⾟、法半夏、五味⼦) 1 剂,当晚咳嗽更加厉害,彻夜不眠,伴有⼼烦,胸闷,⼝⼲等,⽽且上述症状加重⽽来求诊。

症见⾆质红,苔薄⽩微黄⼲,脉浮紧⽽略数。

西医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诊为咳嗽,属风寒束表,⼊⾥化热的表寒⾥热证,治宜外解风寒,内清⾥热,选容⿇黄汤加味:⿇黄 10 克,桂枝 10 克,⽢草 6 克,杏仁 12 克,⽯膏 30 克(先煎),⽣姜 3 ⽚,黄芩 19 克,清⽔ 3 碗煎⾄ 8 分,温服,两剂⽽愈。

(李俊彪. 谈谈中医的“特效处⽅” . 家庭医⽣, 1985 ⑺:25 )病例⼆:表虚证朱 ××,⼥, 25 岁。

患者 3 年前有“风疹块”发作史,于 1982 年 4 ⽉ 21 ⽇来诊。

症见⽪肤瘙痒,夜间为甚,每晚均有风疹出现,⼩如黄⾖,⼤似硬币,痒甚不能⼊睡,⽩天消失,但以⼿抓⽪肤即起⽪疹,久不消退,已有⼀个多⽉,西医诊断为慢性寻⿇疹。

平时体倦,恶风易汗,⾯⾊(造字 1 )⽩,⾆质淡红,苔薄⽩,脉浮缓。

辨证为肺⽓不⾜,卫外不固,营卫不和,治宜益⽓固表,调和营卫,选桂枝 9g 、⽩芍 20g 、⽣姜 3 ⽚、⼤枣 5 枚、炙⽢草 6g 、黄芪 24g 、防风 12g 、⽩术 9g 、⼭楂 15g 、云苓 20 g ,连服 6 剂。

服药后晚间已⽆⽪疹,瘙痒消失,继服上⽅ 3 剂,⽇间抓后均不起⽪疹,但觉⼼慌⼼跳,⾆质淡红,脉细数,改⽤益⽓养阴,调和营卫法。

处⽅:党参 12 g 、麦冬 12 g 、五味⼦6 g 、黄芪 20 g 、当归 12 g 、⽩芍 12 g 、云苓 12 g 、⼤枣 4 枚、⽣姜 3 ⽚、桂枝 9g 、防风12 g , 6 剂⽽愈。

中医中药物临症用药物加减表

中医中药物临症用药物加减表

中医中药临症用药加减表中药1.要药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治胸痹之要药:薤白止呃之要药:柿蒂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安胎之要药:苎麻根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药:白芥子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疥疮之要药:硫磺2.良药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白头翁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砂仁治湿热淋痛之良药:滑石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良药:木通理气良药:沉香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三七补肝肾、益精血为滋补良药:何首乌治崩漏带下之良药:乌贼骨3.佳品疏肝解郁之佳品:香附外用治头虱、体虱之佳品:百部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之佳品:羚羊角活血通经、止通之佳品:麝香平补气阴之佳品:山药黄精阴阳并补之佳品:山茱萸菟丝子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杜仲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蛤蚧内科补血之佳品:当归4.圣药“呕家圣药”: 生姜“疮家圣药”: 连翘5.通用药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治风通用药:防风治痹证通用药:秦艽6.经典用语“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夏月麻黄”:香薷“斩关夺门之功”:巴豆“将军”:大黄“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血中之气药”:川芎“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祛瘀生新”:桃仁“引血、引火下行”:牛膝“风药中之润剂”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7.病证选药安胎: 紫苏(气滞胎动) 黄芩(胎热胎动) 砂仁(气滞胎动) 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胎动)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杜仲(肝肾虚亏)桑寄生(肝肾虚亏)续断(肝肾虚亏)菟丝子(肾虚)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破伤风:防风蝉蜕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蜈蚣胃寒呕吐:丁香生姜吴茱萸高良姜沉香胃热呕吐:芦根竹茹枇杷叶胃火牙痛:石膏阴署证:香薷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项背强痛:葛根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太阳头痛:羌活阳明头痛:白芷厥阴头痛: 藁本(巅顶头痛)鼻渊头痛: 辛夷苍耳子细辛引产: 天花粉无汗骨蒸:牡丹皮有汗骨蒸:地骨皮梅毒:土茯苓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鸡眼赘疣:鸦胆子回乳:芒硝(外用)麦芽诸骨鲠喉:威灵仙吐泻转筋:木瓜蚕沙膏淋:萆薢血淋:蒲黄虚寒呃逆:丁香寒疝腹痛:乌药荔枝核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虎杖肺胃出血:白及手足皲裂:白及脱发: 侧柏叶(外用)阴疽流注: 白芥子痨嗽及百日咳:百部噤口痢:石菖蒲休息痢:鸦胆子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口中甜腻:佩兰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核桃仁喉痹:络石藤灯心草口疮:吴茱萸龋齿疼痛:筚拨手足皲裂:白芨失音:诃子桔梗胖大海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蜈蚣毒蛇咬伤: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穿心莲金钱草半夏退虚热:知母黄柏牡丹皮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龟甲鳖甲利咽:薄荷牛蒡子板蓝根射干山豆根马勃玄参巴豆牛黄胖大海桔梗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芦根紫草升阳举陷:升麻柴胡葛根黄芪亡阳证:附子干姜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泻痢里急后重:木香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绦虫证:鹤草芽槟榔南瓜子雷丸榧子芜荑风痰证:天南星滑脱诸证:龙骨牡蛎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乌须黑发:何首乌女贞子黑芝麻肾不纳气之喘:蛤蚧补骨脂沉香磁石紫河车润肠通便: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核桃仁桃仁决明子榧子苏子冬葵子栝楼当归何首乌黑芝麻桑葚肉苁蓉胖大海知母生地黄锁阳杏仁烫烧伤:四季青紫珠地榆虎杖侧柏叶脱发:侧柏叶疟疾:柴胡青蒿草果鸦胆子槟榔何首乌常山胸痹:薤白通经下乳:路路通关木通通草漏芦王不留行穿山甲冬葵子梅毒:土茯苓脾胃虚寒吐泻:砂仁血淋涩痛:石韦蒲黄乳痈:蒲公英漏芦丝瓜络远志肺痈:鱼腥草薏苡仁栝楼肠痈: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络石藤薏苡仁栝楼大黄梅核气证:绿萼梅紫草半夏紫苏暑湿吐泻:白扁豆高血脂症:山楂蒲黄姜黄没药降血压:杜仲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车前子罗布麻地龙青木香大蓟小蓟马兜铃桑白皮荠菜臭梧桐淫羊藿山茱萸稀莶草山楂明目退翳:秦皮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蝉蜕熊胆赤芍石决明珍珠母紫贝齿枸杞子木贼扩瞳:青葙子清心利尿:连翘关木通瞿麦竹叶淡竹叶虚火咽痛:玄参阴虚外感:玉竹安蛔止痛:乌梅8.配伍用药麻黄配桂枝:风寒表实无汗证.麻黄配杏仁:风寒束肺喘咳气逆.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桂枝配白芍:风寒表虚有汗证.柴胡配黄芩:少阳寒热往来生葛配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石膏配知母: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知母配黄柏:阴虚火旺知母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栀子配茵陈:湿热黄疸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黄连配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黄柏配苍术: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白薇配玉竹:阴虚外感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苍术配厚朴、陈皮:湿阻中焦或夹食积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丁香配柿蒂:虚寒呕逆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客肺止咳喘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气滞诸痛薤白配瓜蒌: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蒲黄配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郁金配石菖蒲: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痫、癫狂旋复花配代赭石:气逆呕恶、喘息朱砂配磁石:烦躁不安、心悸失眠人参配附子:亡阳气脱人参配蛤蚧:肺肾两虚、动辄气喘人参配麦冬、五味子: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及消渴黄芪配柴胡、升麻:中气下陷诸证甘草配白芍: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当归配黄芪:血虚或气血双亏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随症加减用药一,发热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元参,赤芍,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枝子,6、少阳证-----柴胡,黄芩,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8、阳明腑实证-----大黄,芒硝,元明粉,二,一切头痛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枝子,黄芩,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决明,钩藤,菊花,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苓,半夏,枳实,甘草,8、少阳头痛-----(偏头痛)柴胡,黄芩,玉竹,9、太阳头痛-----(后头痛)川芎,麻黄,羌活,独活,10、少阴头痛-----(前额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11、太阴头痛-----苍术,半夏,南星,12、少阴头痛-----麻黄,附片,细辛,13、厥阴头痛-----(头顶痛)人参,吴萸,藁本,生姜,大枣,14、气虚头痛-----黄芪,人参,炒白术,升麻,15、血虚头痛-----当归,熟地,炒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16、阴虚头痛-----元参,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贞子,生地,17、阳虚头痛-----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苁蓉,巴戟,仙灵脾,18、顽固头痛-----全蝎,白姜蚕,白附子,蜈蚣,三,眩晕1、外感眩晕-----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红,茯苓,甘草。

颈椎病中药方

颈椎病中药方

【颈脉通】葛根2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黄芪35克,蜈蚣3条,天麻9克,地龙15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五灵脂15克,泽兰15克,丹参20克。

功能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

加减: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龙12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术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克,炒杜仲15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克,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

临床运用该方临床可配合颈椎牵引、理疗、针灸及中药离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

【老中医赵淑炳验方】威灵仙15克,羌活1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伸筋草20克,黄芪30克,姜黄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

煎取第3次药汁,用纱布或毛巾浸泡后热敷颈部,每天2~3次。

笔者屡用效果明显,一般服药1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

这个我吃过有缓解但容易复发【颈眼综合征31例】均有视觉障碍或闪光暗点,视野缺损,甚至幻视,伴头痛、头晕,颈部酸困僵硬或肢体麻木,汗出等颈椎病表现。

眼部检查排除眼睛的原发性病变,X光检查颈椎有病理性改变。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川芎嗪240mg~32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同时服中药颈椎方):太子参20g、杭芍30g、葛根10g、枸杞10g、菊花10g、决明子10g、补骨脂10g、怀牛膝20g、当归20g、川芎20g、生龙牡各30g、灵仙15~20g、白芥子10g、胆南星10g、桑枝30g、泽泻20g、连翘15g,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痊愈19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

有效9例中6例于短期内复发,但再用上述方法仍有效。

白虎汤加减可以治疗的十种病

白虎汤加减可以治疗的十种病

白虎汤加减可以治疗的十种病白虎汤,最早见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

历代中医奉之为解热退烧的经典名方。

中医认为“白虎”为西方金神,对应着秋天凉爽干燥之气。

以白虎命名,比喻本方的解热作用迅速,就像秋季凉爽干燥的气息降临大地一样,一扫炎暑湿热之气。

后世医家在白虎汤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使其临床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近年来,在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五官科等科室均有广泛应用,现分述如下,以供通道参考。

1 临床研究1.1 病毒性感冒方文献选用白虎汤加味治疗病毒性感冒20 例,观察退热效果。

根据病情可随症加减,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1〜2剂观察其疗效。

结果在20 例中,热退、身凉、脉静,诸症消失者18 例,无效2 例,治愈率为90% 。

表明白虎汤加味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显著。

苏思杰运用自拟银翘白虎汤与青霉素分别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20 例。

结果青霉素与银翘白虎汤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用加减银翘合白虎汤治疗可以取得与青霉素类似的疗效。

此外尚可用于支原体肺炎等。

1.2 糖尿病石青将10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 例采用西药常治疗;治疗组55 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白虎汤(处方:知母、石膏、西洋参、鬼箭羽、葛根、丹参、山楂、生黄芪、山药、全蝎、甘草)。

2 周为1 个疗程,治疗3 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血糖、血脂下降及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明白虎汤具有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能有效治疗2 型糖尿病。

苏占国等用白虎汤加味,重用生石膏,加入清热生津之药玄参、乌梅、生地黄、石斛、五味子等配合耳针治疗5 例尿崩症。

14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3 个疗程。

每1 个疗程后行生化检查并测定电解质。

发现每个疗程后患者的血钾浓度均有所增高,患者尿蛋白(+〜+++)降为(---- ++) ,5例中有1例一切恢复正常,其余4 例患者症状亦改善明显。

中药药方大全

中药药方大全

中药药方大全化脂腹肝汤组成:丹参15克,茵陈20克,泽泻20克,黄芩12克,山楂12克。

功效:舒肝、消瘀、祛湿、化积。

应用:脂肪肝。

用法:每日一剂,早晚饭前温服。

方解:脂肪肝见于肥胖、酗酒、糖尿病及急性肝炎恢复期和慢性肝炎活动期,由于不适当地增加营养和减少活动使得脂肪堆积,加之肝脏代谢机能受损,过量脂肪在肝内积聚而成。

若不及时治疗可使急性肝炎病情迁延,慢性肝炎病情加重,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祖国医学没有脂肪肝的记载,属于中医“胁痛”、“积聚”的范畴,患者常有胁痛、肥胖、肝大的表现,病因病机为湿、痰、食阻滞,化生浊邪,肝胆疏泄失调,血脉瘀阻。

方中茵陈疏肝利湿为主药,丹参活血化瘀为臣药,黄芩、泽泻清热利湿,山楂化食消积共为佐药。

全方舒肝、消瘀、祛湿、化积,对脂肪肝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加减变化:胁痛甚者酌加青皮10克,郁金12克;不思饮食者加炒麦芽15克,生山楂15克,鸡内金12克;口苦、口干加龙胆草10克;噁心欲呕加清半夏30克,乾薑10克;腹胀纳少者加厚朴10克,生山楂15克;大便稀溏加泽泻15克,白扁豆30克;肝大明显加鳖甲、穿山甲各10克;妇女月经不调加泽兰15克,三七粉3克(冲服)。

注意事项:适当控制饮食,以高蛋白低脂肪少食糖为原则。

慢性肝炎患者长期静脉点滴,用药不宜採用高渗性葡萄糖,以减少糖向脂肪的转化,注意减肥控制体重,绝对禁酒,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

肝炎恢复期参加锻炼,运动量以病人体力能耐受为标准,促进脂肪的代谢。

臌胀方组成:茵陈、黄芪各60g,生(妙)白术、益母草、丹参、白花蛇舌草、仙鹤草、泽泻、白茅根各30g,云苓、猪苓各20g,莪术、土鼈、枳壳各10g。

功效:健脾益气、化瘀行水,清热利湿。

主治:肝硬化腹水。

主症:腹大胀满,脘腹痞胀,面色暗黑,面颊、颈胸部红点赤缕,腹部青筋怒胀,小便短少,大便稀溏,舌苔腻,脉弦等。

用法:水煎内服(茵陈后下),每日1剂,日分3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恶性淋巴瘤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恶性淋巴瘤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恶性淋巴瘤一、小柴胡汤的组成与作用小柴胡汤,是由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所记载的经典方剂,其组成主要包括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生姜和大枣等六味中药。

小柴胡汤以柴胡为主药,具有疏肝解郁、和胃宽中的功效,同时辅以黄芩、半夏等药物,能够清热利湿、祛风解毒、缓和胃肠不适,有平肝疏肝、清热解毒的功效。

在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过程中,小柴胡汤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体内阳气,调节肝胆功能,减轻肿瘤的相关症状。

小柴胡汤还具有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改善全身状况的作用,对于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小柴胡汤单方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二是将小柴胡汤作为辅助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1.小柴胡汤单方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观察一些医院和医生通过自行临床观察或者进行小规模临床试验,对小柴胡汤单独治疗恶性淋巴瘤进行了探讨。

结果显示,小柴胡汤能够显著改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盗汗、乏力等,同时能够显著降低肿瘤体积和淋巴结的肿大。

小柴胡汤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对3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了小柴胡汤治疗,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80%以上,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这些结果表明,小柴胡汤在治疗恶性淋巴瘤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除了小柴胡汤单独治疗恶性淋巴瘤外,还有一些临床医生将小柴胡汤作为辅助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将小柴胡汤与传统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结合,发现小柴胡汤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小柴胡汤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学者们主要认为,小柴胡汤可能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治疗作用:1.调节免疫功能:小柴胡汤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肿瘤的排斥作用。

2.改善肿瘤微环境:小柴胡汤能够调节肿瘤的微环境,减轻肿瘤对健康组织的侵袭,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几种常见疾病中西医配方指南

几种常见疾病中西医配方指南
西药:盐酸普鲁卡因250g。
用药指南:本品取中西药之长,作用全面。甘草酸是治疗溃疡病的有效成份,具有解痉、抗胃酸分泌作用,同时有类去氧皮质酮作用,可消炎及改善胃肠血液循环。海螵蛸含碳酸钙,可除湿制酸,止血收敛。贝母碱解痉作用类似罂粟碱,具有开郁下气,收敛止血,消食除胀等作用。延胡索总碱有镇痛、镇惊、镇吐、安定作用。普鲁卡因可阻断皮层内脏恶性循环,从而改善患部的神经营养状态,促进溃疡愈合。
2.中医辨证分型(分三型):①胃阴不足型:脘腹痛,口干,腹胀,恶热喜冷,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②脾胃虚寒型;脘腹隐痛,喜按喜暖,返酸腹胀,口吐清水,舌淡苔白,脉虚缓。③寒热夹杂型:脘腹胀满,喜按喜暖,口渴多饮,大便干,苔白腻,脉弦。
①②③型分别服用溃疡Ⅰ、Ⅱ、Ⅲ号片,每次五片,每日四次,42天为一疗程。
方案四
中药:1.溃汤片组成:①溃疡Ⅰ号片:丹参、沙参、麦冬各120g,川棟90g,苦参100g,甘草30g,白芨120g、②溃疡Ⅱ号片:黄芪、丹参、白芨各120g,桂枝、白芍各90g,苦参60g,甘草50g,氧化镁90g,氢氧化铝60g。③溃疡Ⅲ号片:半夏45g,干姜60g,丹参、白芨各120g,黄连45g,党参120g,川棟、苦参各100g,甘草90g。
西药:脾虚型用复方苯乙哌啶,每次2片,一日三次口服。
用药指南:肠易激症候群是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是以肠道功能失调为主的功能性疾病,治疗困难。易激Ⅰ号为治本之剂,复方苯乙哌啶有收敛和减少肠蠕动的作用,是一种非特异性控制腹泻的药物,与Ⅰ号同用则标本同治,效果好。易激Ⅱ号疏肝健脾,扶土抑木,乃标本兼顾。消炎痛有消炎止痛作用,与Ⅱ号同用使作用更强,效果好。
方案二
中药:菊花、地榆,十大功劳各15g,苦参、黄芩、大飞蓟各9g,水煎成100ml。

中医中药治疗急慢性胰腺炎汇总方

中医中药治疗急慢性胰腺炎汇总方

中医中药治疗急慢性胰腺炎汇总方胰腺疾病1、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表现为: 1)腹痛是主要临床症状,腹痛剧烈.起始于中上腹,也可偏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放射至背部;累及全胰则呈腰带状向腰背部放射痛。

饮酒诱发的胰腺炎常在醉酒后12-48小时期间发病,出现腹痛。

胆源性胰腺炎常在饱餐之后出现腹痛。

2)恶心、呕吐常与腹痛伴发:呕吐剧烈而频繁。

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偶可伴咖啡样内容。

3)腹胀:早期为反射性肠麻痹,严重时可由腹膜后蜂窝织炎刺激所致。

邻近胰腺的上段小肠和横结肠麻痹扩张。

腹胀以上腹为主。

腹腔积液时腹胀更明显:病人排便、排气停止。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腹膜炎体征:水肿性胰腺炎时,压痛只限于上腹部,常无明显肌紧张。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压痛明显,并有肌紧张和反跳痛.范围较广或延及全腹。

5)其他症状:初期常呈中度发热,约38℃左右。

合并胆管炎者可伴寒战、高热。

胰腺坏死伴感染时,高热为主要症状之一。

黄疸可见于胆源性胰腺炎。

或者由于胆总管被水肿的胰头压迫所致。

2、慢性胰腺炎:主要是上腹正中或偏左有持续性隐痛或钝痛,发作时疼痛剧烈,夜间疼痛加重,疼痛可向腰背部或左肩放射等。

慢性胰腺炎可形成胰腺肿块,酷似胰腺癌,而胰腺深部肿瘤压迫胰管可引起周围胰腺组织的慢性炎症,当取胰腺表面组织活检时往往误诊为慢性胰腺炎。

在手术探查中穿刺取深部组织活检或在术前采用ERCP,可以做出诊断。

3、胰腺癌的症状为:早期胰腺癌因病灶较小且局限于胰腺内,可无任何症状。

随病情进展,肿瘤逐渐增大,累及胆囊、胰管及胰周组织时,方可出现上腹部不适及隐痛、黄疸、消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热等症状。

其中以黄疸最为突出,阻塞性黄疸是胰头癌的最突出表现,发生率在90%以上。

而早期胰体、胰尾可无黄疸。

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

完全梗阻时,大便可呈陶土色,皮肤黄染可呈棕色或古铜色,伴瘙痒。

有胆道疾病及长期饮酒史,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体重减轻等应疑有胰腺疾病的可能。

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后才能确定。

桂枝汤临床应用(五)桂枝汤加减治疗湿疹

桂枝汤临床应用(五)桂枝汤加减治疗湿疹

文/ 李灵辉(福建中医药大学)【指导老师】张喜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博士导师)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以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倾向湿化、病程迁延及容易反复发作为特点,属于中医“湿疮”“湿疡”“浸淫疮”“血风疮”“粟疮”等病范畴。

发病原因不一,但总由风湿相搏、客于太阳,致营卫不利,肌肤受病。

临证应紧抓湿阻、风遏、营卫不畅之主机,调营卫以复人体之常态、振奋正气,除湿祛风以消外邪、散结滞,相辅相成。

桂枝汤功善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其祛风之功,一则祛风、再则风可胜湿,兼有化湿之妙;再佐入除湿祛风通络之品,可增强祛邪能力,并据病家轻重缓急及正气强弱之异,随证加减,使方与病应,自有良效,现略举数例如下。

案例1 浸淫疮(泛发性湿疹)唐某,男,25岁,职员。

2015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反复皮肤瘙痒、流水近1年。

患者平素过敏体质,皮肤湿疹近1年,自行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外用炉甘石洗剂后,症状稍有缓解,停药复作,遂来求诊。

刻诊:皮肤湿疹界不清,糜烂流水,遇热加重,纳欠,寐尚可,大便黏腻,小便正常。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稍数。

处方:桂枝汤加减,药取桂枝12g,赤芍12g,甘草5g,土茯苓20g,防风9g,20g,白鲜皮20g,丹皮9g,连翘15g,徐422019.08 No.24地肤子20g,白蒺藜20g,徐长卿20g,防风6g,乌梢蛇9g,地龙9g,蝉衣9g,鳖甲、牡蛎各30g(先煎),黄连6g,砂仁6g(后入),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7月4日二诊:皮肤痒症状减轻,口稍苦,入睡困难,舌尖红,苔薄白,脉沉。

予前方加炒枣仁15g、合欢皮20g,续服77月11日三诊:皮肤湿疹未见新发,皮疹部分消退,睡眠改善,口不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

前方去防风、黄连、砂仁,加谷麦芽各12g,再进7剂,煎服法疗效:守方随症加减调治月余,诸症。

临证运用_升阳散火汤_验案3则_魏爱勤

临证运用_升阳散火汤_验案3则_魏爱勤

·研究生园地·升阳散火汤出自金·李东垣《脾胃论卷下·调理脾胃治验》其曰:“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

”用于治疗血虚或脾胃虚弱,贪食冷物过多,使阳气抑遏于中焦所致男子妇人四肢发热,或肌表发热,或筋脉拘挛,关节疼痛的筋痹证,或热久疲困,身如火烧,扪之烙手等症。

全方由生甘草6g ,防风7.5g ,炙甘草6g ,升麻、葛根、独活、白芍药、羌活、人参以上各15g ,柴胡24g 组成。

其中柴胡发散少阳之火为君;升麻、葛根入阳明发散中焦之火;防风、羌活发散太阳之火;独活发散少阴之火为臣,以上均属味薄气轻上行之药,以升取郁遏之阳,使上中下三焦畅通,火邪皆散。

人参、炙甘草甘温以补中气之虚,使散中有守;白芍泻脾火且合生甘草酸甘化阴以收郁火耗散之津液,使散中有收,不致损阴气,共为佐使。

全方共奏散风寒、疏郁火、升清阳之效,治疗阳气郁遏于中焦而致火郁诸证。

后世医家对“升阳散火汤”应用发挥甚广,除了用于原文中所说四肢肌肉发热外,许多疑难杂症,辨证为“郁火”者,以“升阳散火汤”治之,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举吾师袁红霞教授验案三则。

验案1:患者,男,58岁,于2004年7月28日初诊。

症见:干咳,牙龈肿痛3个月,咳时牵及右胸部疼痛。

时常唇干裂,口黏,咽干,头晕,呃逆频,心悸,下午三点左右背部发热。

两胁及胃脘隐隐胀痛,食欲欠佳,乏力,寐可,大便不调,时溏时干,1~2次/d 。

舌暗胖尖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

证属火郁咳嗽。

以升阳散火汤为主治疗,辅以逍遥散调和肝脾。

服药两周,火郁之症基本消失,肝脾不调亦有缓解。

干咳,胸痛,牙龈肿痛痊愈。

唇咽干燥,背部发热,头晕均明显缓解。

胃脘两胁胀痛好转,大便调,1次/d 。

按语:食欲欠佳、乏力、口黏、大便时溏,舌胖边齿痕主脾虚有湿;脾虚日久导致脾阳不升,阳郁于中焦,郁而化火,故干咳、牙龈肿痛、唇干、咽干、背部发热、头晕,舌红。

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的疗效分析

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的疗效分析

经验交流117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的疗效分析常丽萍 (仁怀市中医院,贵州仁怀 564500)摘要:目的 分析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 2021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常规治疗+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炎症介质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0.05)。

治疗后,研究组咳嗽、咳痰、发热及喘息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治疗前,两组炎症介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炎症介质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相关指标,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清金化痰汤;炎症介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因气流受限引起的一种可预防的常见慢性气道疾病,在一定的临床干预下可以得到预防和治疗。

该病病程较长,随着发展会呈现进行性加重趋势,且极易反复、迁延和不愈,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1]。

当前,COPD 已成为与糖尿病、高血压一样会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威胁的全球性疾病。

COPD 稳定期多采用支气管扩张剂、家庭氧疗等治疗方法,急性加重期一般会加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

尽管药物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发作,但反复、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还可能诱发双重感染[2]。

相关研究指出[3],中医药治疗COPD 有显著优势,当前中医多使用清金化痰加减疗法治疗COPD ,可有效控制病情,促进预后[4~5]。

黄连温胆汤临证新用

黄连温胆汤临证新用

超示全心扩大、左室壁运动减低、二尖瓣反流Ⅲ。诊为心力衰竭、 心功能NYHA分级IV级、扩张型心肌病、房颤。采用中西医结合 方法治疗,予以地高辛0.25mg口服,每日1次;参附注射液 40rag静滴,每日1次,必要时予西地兰、速尿静推。中医治以温 阳利水、活血化瘀。黄芪309,党参309,五味子159,槲寄生159, 黄精159,菟丝子159,炮附子69,肉桂lOg,淫羊藿lOg,仙茅 129,巴戟天159,白芍159,茯苓209,丹参209,川芎lOg,红花 lOg,泽兰159,益母草159,陈皮159,枳壳159,川楝子159,甘草 lO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2次服,住院36d,病情平稳,于2007 年9月29日出院。嘱继续规律服用地高辛、速尿、螺内酯,并坚 持服用上方。 2008年2月于门诊复查诉胸闷、喘憋症状未加重,腰膝酸 冷明显减轻,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双下肢不肿,13干,腹部 胀满,舌淡暗苔薄白,脉弦。前方去川楝子、泽兰,加玉竹159,花 粉309,佛手129,厚朴lOg。2009年6月门诊复查病情平稳。

身无寒热,睡眠欠佳,小便色黄,大便未行,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而数。既往无肝炎病史。2个月前因胃痛作胃镜检查,诊断为慢 性充血性胃炎,用药后病情好转。平素性格暴躁,喜食油腻,嗜 酒。此为痰热内蕴,肝旺横逆,胃气失降,脉络受伤,血随气涌之 呕血。治以清热化痰,平肝泻热,降逆止血,行气消痞。方用黄连 温胆汤加味:制半夏159,黄芩209,黄连159,代赭石359,生大黄 69,竹茹159,枳实129,陈皮129,甘草59,生姜69。每日1剂,水 煎服。1d后即感胃痛缓解,腹胀减轻,未再呕吐,口干心烦缓解; 2d后精神好转,进流质饮食后呕吐未作,腹部稍胀、不痛,大便1 次,量较多、气臭质粘、发黑,小便色黄,舌红苔腻,脉弦滑。守上 方加减又服2剂,药后胃无不适,未再呕吐,腹胀消除,二便调 和,舌红苔薄,脉有力。病愈出院。 按:《济生方・失血论治》云:“所致之由,因大虚损,或饮酒 过度,或强食过饱,或饮啖辛热,或忧思恚怒”。呕血一症,虚实皆 可见,虚者以气虚失摄所致,实者因肝火、痰热伤络而起。此例素 嗜油腻及饮酒,致痰热内蕴,加之性情暴躁,使肝火横逆,上犯胃 土,复食肥腻,致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胃络受伤,血溢脉外而见 呕血。方中制半夏、黄芩、黄连清热化痰,降逆泻热;代赭石平肝 降逆,凉血止血;竹茹开胃降气,止呕止血;生大黄清胃肠实热, 引胃火下行;枳实、陈皮行气和胃,除胀宽中,消痰除痞,且枳实 配大黄又能泻热消积导滞;甘草解毒益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 使肝旺平,痰热除,积滞消,胃气降,出血止,二便调,其病乃愈。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很多现在医院不敢用的方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 ——很多现在医院不敢用的方

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很多现在医院不敢用的方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很多现在医院不敢用的方- 道客巴巴老中医李可经验神效处方三十六条——很多现在医院不敢用的方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少腹鼓凸症1eiMe——一则腹部特殊症状的辨治要领LOa|! 一、胃下垂重症+>1.灵石财委主任王守义,56岁。

1983年8月患病,少腹憋胀经旬,不敢进食,食入胀急更甚。

其症,少腹鼓凸,挺着一个大肚子,如怀孕5~6月之孕妇状,按之空软。

神色憔悴,动则轰热喘汗。

腰困如折,行路弯腰如虾,挺腰则困不可忍。

脉细弱,舌淡无华。

患者年近6旬,劳倦内伤,损及脾胃之阳,中气下陷于至阴之地而不能升达(我院内科确诊为胃下垂已10年)。

且肾中真气不固,有上越下脱之险。

拟补中益气汤去陈皮,加山萸肉、补骨脂、沉香固护下焦元气:c%生芪30克,知母18克,红参(另打小块先吞)10克,当归15克,柴胡、升麻、炙草、沉香各10克,山萸肉、盐补骨脂各30克,白术20克,鲜生姜5片,枣10枚,胡桃4枚(打)。

P上方服1剂之头煎约半小时,汗敛喘定。

觉气从丹田缓缓上达,少腹之鼓凸、胀急,立时消散,3剂服完食纳如常。

患者大喜过望,忘乎所以,食闺女送来大桃1枚,喝凉茶2杯,1刻钟后又复气陷坠胀如故。

当晚咕咕有声,中午不敢进食。

气机为病,瞬息万变。

此由生冷寒凉,戕伤脾胃生阳之气,亟温之:j]2z干姜30克,红参(另打小块吞服)、炙草各10克,木香、柴胡各3克,1剂后平复如初。

UcI按:中气下陷症临床多见,多由内伤积久而来。

此症之重者,即张锡纯氏论述之“大气下陷症”。

脉多细弱,右寸尤弱。

上则见气短难续似喘,下则少腹明显鼓凸如孕妇,按之必空软无物,胃下垂多有此见症。

凡遇此症,万不可见胀消胀,稍涉散气消胀、寒凉败中或消导开破,立见危殆,错则难救!气弱之人,即陈皮之散,亦经受不起,宜慎!红参不入煎剂者,汤剂效速,虚馁之人下咽反觉胀闷。

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

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

驱散水湿,为佐药。佐以芍药,一则显酸 敛之功,加于制水;一则利小便,水湿从 小便而出;一则柔肝止痛,敛阳舒筋。诸 药配伍,温心阳,利水湿,健脾肾,共凑 温阳利水之功效,可说组合天衣无缝。
随症加减:老年人患各种慢性心脏病 的较多,并多属心肾阳衰,可加黄芪、党 参补气;对出现咳喘者,可加干姜、细 辛、五味子、陈皮、葶苈子、苏子等温肺 化饮;腹泻者去芍药,可加益智仁;出现 呕吐,胃寒者,加吴茱萸、半夏,温胃止 呕;水湿重者加泽泻、猪苓行水;若小便 很利者去茯苓等。
传统医学·用药之道
名老中医坐诊
●本期坐诊老中医 吴金莲
吴金莲,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40年。擅 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高血压病、冠心病、 脑动脉硬化、头痛、中风后遗症、失眠、更年期综合征(已改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 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甲亢、月经失调、妇科炎症、皮肤病等,尤其是相关 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丰富。曾作为国家医疗队专家组成员派驻俄罗斯从事医疗工作,深 受俄方赞誉。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一书,亦名固 阳汤、玄武汤。此方在《医宗金鉴》、 《汉方精义》都多有论述。因其利水,取 北方司水之神为汤名。
功效:温阳利水,益阳气,散寒湿。 组方:茯苓、白芍、白术、熟附子 (去皮壳)、生姜各10克。 方解:君药为大辛大热的附子,以温 壮肾中阳气,使肾阳虚衰得复,气化得 行,水为阴邪,阴得阳助则化,兼暖脾 土,温运水湿。白术甘苦而温,燥湿健 脾,脾健湿利,使水气从小便而出,这正 是“脾喜燥恶湿”的临床应用;茯苓味甘 平补阳气,淡以利窍,甘以助阳,益脾逐 水,生津导气,两者为臣药。生姜辛而微 温,走而不守,宣肺温肺,既助附子温阳 祛寒,散溢于肌表之湿,又伍茯苓、白术

中药_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_临床上中药的要药切记!上课讲义

中药_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_临床上中药的要药切记!上课讲义

中药_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_临床上中药的要药切记!中药+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临床上中药的要药切记!1.要药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治胸痹之要药:薤白止呃之要药:柿蒂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安胎之要药:苎麻根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药:白芥子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疥疮之要药:硫磺2.良药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白头翁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砂仁治湿热淋痛之良药:滑石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良药:木通理气良药:沉香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三七补肝肾、益精血为滋补良药:何首乌治崩漏带下之良药:乌贼骨3.佳品疏肝解郁之佳品:香附外用治头虱、体虱之佳品:百部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之佳品:羚羊角活血通经、止通之佳品:麝香平补气阴之佳品:山药黄精阴阳并补之佳品:山茱萸菟丝子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杜仲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蛤蚧内科补血之佳品:当归4.圣药“呕家圣药”: 生姜“疮家圣药”: 连翘5.通用药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治风通用药:防风治痹证通用药:秦艽6.经典用语“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夏月麻黄”:香薷“斩关夺门之功”:巴豆“将军”:大黄“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血中之气药”:川芎“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祛瘀生新”:桃仁“引血、引火下行”:牛膝“风药中之润剂”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7.病证选药安胎: 紫苏(气滞胎动) 黄芩(胎热胎动) 砂仁(气滞胎动) 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胎动)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杜仲(肝肾虚亏)桑寄生(肝肾虚亏)续断(肝肾虚亏)菟丝子(肾虚)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破伤风:防风蝉蜕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蜈蚣胃寒呕吐:丁香生姜吴茱萸高良姜沉香胃热呕吐:芦根竹茹枇杷叶胃火牙痛:石膏阴署证:香薷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项背强痛:葛根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太阳头痛:羌活阳明头痛:白芷厥阴头痛: 藁本(巅顶头痛)鼻渊头痛: 辛夷苍耳子细辛引产: 天花粉无汗骨蒸:牡丹皮有汗骨蒸:地骨皮梅毒:土茯苓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鸡眼赘疣:鸦胆子回乳:芒硝(外用)麦芽诸骨鲠喉:威灵仙吐泻转筋:木瓜蚕沙膏淋:萆薢血淋:蒲黄虚寒呃逆:丁香寒疝腹痛:乌药荔枝核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虎杖肺胃出血:白及手足皲裂:白及脱发: 侧柏叶(外用)阴疽流注: 白芥子痨嗽及百日咳:百部噤口痢:石菖蒲休息痢:鸦胆子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口中甜腻:佩兰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核桃仁喉痹:络石藤灯心草口疮:吴茱萸龋齿疼痛:筚拨手足皲裂:白芨失音:诃子桔梗胖大海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蜈蚣毒蛇咬伤: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穿心莲金钱草半夏退虚热:知母黄柏牡丹皮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龟甲鳖甲利咽:薄荷牛蒡子板蓝根射干山豆根马勃玄参巴豆牛黄胖大海桔梗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芦根紫草升阳举陷:升麻柴胡葛根黄芪亡阳证:附子干姜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泻痢里急后重:木香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绦虫证:鹤草芽槟榔南瓜子雷丸榧子芜荑风痰证:天南星滑脱诸证:龙骨牡蛎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乌须黑发:何首乌女贞子黑芝麻肾不纳气之喘:蛤蚧补骨脂沉香磁石紫河车润肠通便: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核桃仁桃仁决明子榧子苏子冬葵子栝楼当归何首乌黑芝麻桑葚肉苁蓉胖大海知母生地黄锁阳杏仁烫烧伤:四季青紫珠地榆虎杖侧柏叶脱发:侧柏叶疟疾:柴胡青蒿草果鸦胆子槟榔何首乌常山胸痹:薤白通经下乳:路路通关木通通草漏芦王不留行穿山甲冬葵子梅毒:土茯苓脾胃虚寒吐泻:砂仁血淋涩痛:石韦蒲黄乳痈:蒲公英漏芦丝瓜络远志肺痈:鱼腥草薏苡仁栝楼肠痈: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络石藤薏苡仁栝楼大黄梅核气证:绿萼梅紫草半夏紫苏暑湿吐泻:白扁豆高血脂症:山楂蒲黄姜黄没药降血压:杜仲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车前子罗布麻地龙青木香大蓟小蓟马兜铃桑白皮荠菜臭梧桐淫羊藿山茱萸稀莶草山楂明目退翳:秦皮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蝉蜕熊胆赤芍石决明珍珠母紫贝齿枸杞子木贼扩瞳:青葙子清心利尿:连翘关木通瞿麦竹叶淡竹叶虚火咽痛:玄参阴虚外感:玉竹安蛔止痛:乌梅8.配伍用药麻黄配桂枝:风寒表实无汗证.麻黄配杏仁:风寒束肺喘咳气逆.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桂枝配白芍:风寒表虚有汗证.柴胡配黄芩:少阳寒热往来生葛配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石膏配知母: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知母配黄柏:阴虚火旺知母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栀子配茵陈:湿热黄疸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黄连配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黄柏配苍术: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白薇配玉竹:阴虚外感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苍术配厚朴、陈皮:湿阻中焦或夹食积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丁香配柿蒂:虚寒呕逆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客肺止咳喘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气滞诸痛薤白配瓜蒌: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蒲黄配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郁金配石菖蒲: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痫、癫狂旋复花配代赭石:气逆呕恶、喘息朱砂配磁石:烦躁不安、心悸失眠人参配附子:亡阳气脱人参配蛤蚧:肺肾两虚、动辄气喘人参配麦冬、五味子: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及消渴黄芪配柴胡、升麻:中气下陷诸证甘草配白芍: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当归配黄芪:血虚或气血双亏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随症加减用药一,发热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元参,赤芍,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枝子,6、少阳证-----柴胡,黄芩,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8、阳明腑实证-----大黄,芒硝,元明粉,二,一切头痛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枝子,黄芩,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决明,钩藤,菊花,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苓,半夏,枳实,甘草,8、少阳头痛-----(偏头痛)柴胡,黄芩,玉竹,9、太阳头痛-----(后头痛)川芎,麻黄,羌活,独活,10、少阴头痛-----(前额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11、太阴头痛-----苍术,半夏,南星,12、少阴头痛-----麻黄,附片,细辛,13、厥阴头痛-----(头顶痛)人参,吴萸,藁本,生姜,大枣,14、气虚头痛-----黄芪,人参,炒白术,升麻,15、血虚头痛-----当归,熟地,炒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16、阴虚头痛-----元参,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贞子,生地,17、阳虚头痛-----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苁蓉,巴戟,仙灵脾,18、顽固头痛-----全蝎,白姜蚕,白附子,蜈蚣,三,眩晕1、外感眩晕-----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红,茯苓,甘草。

名医名方加减五磨汤(胃脘痛)

名医名方加减五磨汤(胃脘痛)

名医名方--- 加减五磨汤( 胃脘痛 )梁开发,男,1952年生,四川绵竹人,主任中医师,四川省名中医,成都医学院兼职教授,德阳市首批中医药学术传承指导老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擅治中医内科、妇科、男科等疾病,对脾胃疾病尤有心得,先后发表医学论文8 9篇。

组成:党参10~18克,乌药10~18克,蒲公英15~30克,白术10克,枳实(体虚非气滞重症者改用枳壳或香橼)10~15克,木香6~10克,槟榔6~10克。

功能:益气健脾,和胃通络,行气止痛。

主治: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出血、胃穿孔者除外)、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证属脾胃气机郁滞,胃络失于通和而引起的胃脘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煎两次共400~600毫升,分2~3次服。

方解:本方是梁开发教授在四磨汤、五磨饮子、四君子汤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加减化裁用于治疗胃脘痛的经验方。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中医学对其病因认识虽有寒客、热郁、气滞、食积、瘀阻、湿困等诸多之因,但总不离气机郁滞,胃络失于通和之基本病机。

“通则不痛”,其治疗当以和胃通络,行气止痛为基本方法。

方中乌药、枳实、木香、槟榔行气降逆,散结开闭,快胸膈而畅胃脘,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党参甘温,益气健中养胃,白术苦温,健脾化湿,二药同伍,既增强益气健中养胃之功效,又防乌药、枳实、槟榔、木香四药之耗气伤正;蒲公英味苦性寒,既抑制前诸药辛香刚烈之性,又具有良好的健胃止痛功能。

同时在辨证的基础上,又酌情加入了散寒、消食、疏肝、泄热、化瘀、补虚、温养、濡润等以“通”之品,进一步加强了方药治疗的针对性,使之更加紧扣病机,故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加减运用:寒邪客胃者酌加高良姜、苏梗、陈皮;伤于饮食者酌加神曲、山楂、莱菔子;肝气郁结者酌加柴胡、白芍、香附;肝胃郁热、泛酸嘈杂、胃脘灼痛者原方各药用轻量,酌加黄连、吴茱萸、浙贝母;脾胃虚寒者去槟榔酌加桂枝、砂仁、荜澄茄、九香虫、炙甘草;瘀血阻络者酌加丹参、延胡索、瓦楞子、降香;痰浊阻滞者酌加陈皮、半夏、苍术、厚朴;阴虚津伤、胃络失养者去槟榔,枳实易香橼,余药用轻量,酌加生地、麦冬、石斛、玉竹。

中药学的记忆技巧口诀

中药学的记忆技巧口诀

中药学的记忆技巧口诀1、解表药解表之药重发散,味辛对症寒热痛;表邪风寒与风热,不宜久煎莫久用;虚症要慎免伤元,温初毒解热也清;能利水肿止咳喘,个别止痛又透疹。

1.1 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散风寒,性味辛温能发散;外感恶寒兼疼痛,浮紧薄白及诸汗。

麻黄细辛和桂枝,荆芥防风与白芷;紫苏生姜和藁本,葱白羌活苍耳子;胡荽香薷西河柳,通鼻开窍须辛荑。

1.2 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去风热,热重寒轻口咽渴;头痛目赤苔黄薄,脉相浮数和干咳。

葛根柴胡和升麻,蝉蜕菊花与桑叶;牛旁子与蔓荆子,浮萍豆豉与薄荷;后有木贼闹自在,古用豆卷清湿热。

2、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多样,泻燥解毒凉血退;食少便溏要慎用,寒凉易损脾和胃。

2.1 清热泻火药泻火用于气分热,各类脏腑是实证;高热烦汗脉大洪,身体虚损要扶正;石膏知母夏枯草,天花芦根与栀子;谷精草上密蒙花,熊胆能对青葙子;明目便茶夜明砂,竹叶不胜决明子。

2.2 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苦寒,痢痰痔瘘和泄泻;黄胆尿赤耳流脓,淋涩带黄下焦热。

黄莲黄芩与黄柏,龙胆功劳和苦参;白鲜皮内唐松草,胡黄秦皮也能成。

2.3 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寒凉,毒虫咬伤与癌症;温病发热咽肿痛,毒痢疮止莫过用。

2.3.1 温热病用药温热金银和连翘,大青叶下板蓝根;青黛绿豆穿心莲,熊胆律草四季青;清热解毒山慈菇,后面不少在其中。

2.3.2 主治咽肿痛药治咽山豆根射干,马勃酸浆金果榄;橄榄木律大青叶,能否配准任你选。

2.3.3 清热痢药热毒泻痢白头翁,秦皮鸭胆马齿苋。

2.3.4 热毒疮疡药热毒疮疡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重楼白花蛇舌草,白蔹败酱草红藤;慈菇漏芦千里光,半枝金荞用方中。

2.4 清热凉血药血分有热凉血药,神昏妄行夜难眠;吐衄便血热入营,滋阴甘苦和咸寒。

凉血生地与玄参,赤芍紫草与牡丹;牛角牛黄地骨皮,丝瓜络也是古传。

2.5 清退虚热药虚热骨蒸主伤阴,五心烦热脉数细;肝肾阴虚内火旺,热病后期与盗遗。

舌红苔少用此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与胡黄莲,小儿积疳要配齐。

五积散临证举隅_辛小红_姚蓝

五积散临证举隅_辛小红_姚蓝

展的阶段。

此期的特点是,有着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火证辨证论治规范出现,从火论生、从火论病、从火治病的模式臻于成熟。

对于生理之火的功能、内火虚衰的症候、内火亢盛的原因、火邪所致病症及机理、火证的治疗方法,在各家医著中已有不同程度的广泛论述。

对于生理之火的功能,通过对命门功能及君火、相火的阐述,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论述;对于内火亢盛的原因,强调七情损伤、体质因素,并使其分类更加细致;对于火邪所致病症已涉及到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并尽可能阐述致病机理;对于火证的治疗,临症时所采用的治法丰富多彩,对前代流传下来的治则、治法及各种治疗理论,进行了各种不同立场的反思,提出许多见仁见智的观点。

这些均进一步丰富了中医“火”的理论。

参考文献[1]李海玉,潘桂娟.论宋金元时期中医学“火”理论的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9,(7):1116-1118.收稿日期:2014-04-15基金项目:2011年新疆医科大学校科研创新基金(xjc201138)作者简介:辛小红(1980-),男,甘肃天水人,讲师、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经典理论。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804.[3]明·孙一奎.医旨绪余[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4]明·赵献可.医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5.[5]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见:李志庸主编.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915,878,895,1060,.[6]明·张景岳.类经附翼.见:类经图翼(附类经附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439,443,442.[7]清·陈士铎.外经微言[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4:178.[8]清·罗美.内经博议.见:裘庆元辑.珍本医书集成(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5.[9]清·张璐.张氏医通[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475.[10]明·龚居中.痰火点雪[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6,102,106.[11]明·吴有性.温疫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9,78,79.[12]明·万密斋.保命歌括.见:傅沛藩,姚昌绶,王晓萍主编.万密斋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92.[13]清·吴鞠通.温病条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3.[14]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3.[15]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52[16]日·丹波元简.素问识.见聿修堂医书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1.DOIʒ10.13192/j.issn.1000-1719.2014.10.029五积散临证举隅辛小红,姚蓝(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五积散乃一首千古名方,其组方用药相对较多,不少医家嫌其杂而不精,故可查之案并不多见,然五积散组方精妙,诸药合用,能消寒、食、气、血、痰五积,共奏散寒除湿,气血同治,痰食并消之功,临证可用之证甚广,今就应用五积散治疗夹食伤寒案、闭经肥胖案、双肩痹痛案作一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中药临症用药加减表中药1.要药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治胸痹之要药:薤白止呃之要药:柿蒂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安胎之要药:苎麻根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药:白芥子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疥疮之要药:硫磺2.良药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白头翁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砂仁治湿热淋痛之良药:滑石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良药:木通理气良药:沉香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三七补肝肾、益精血为滋补良药:何首乌治崩漏带下之良药:乌贼骨3.佳品疏肝解郁之佳品:香附外用治头虱、体虱之佳品:百部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之佳品:羚羊角活血通经、止通之佳品:麝香平补气阴之佳品:山药黄精阴阳并补之佳品:山茱萸菟丝子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杜仲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蛤蚧内科补血之佳品:当归4.圣药“呕家圣药”: 生姜“疮家圣药”: 连翘5.通用药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治风通用药:防风治痹证通用药:秦艽6.经典用语“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夏月麻黄”:香薷“斩关夺门之功”:巴豆“将军”:大黄“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血中之气药”:川芎“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祛瘀生新”:桃仁“引血、引火下行”:牛膝“风药中之润剂”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7.病证选药安胎: 紫苏(气滞胎动) 黄芩(胎热胎动) 砂仁(气滞胎动) 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胎动)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杜仲(肝肾虚亏)桑寄生(肝肾虚亏)续断(肝肾虚亏)菟丝子(肾虚)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破伤风:防风蝉蜕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蜈蚣胃寒呕吐:丁香生姜吴茱萸高良姜沉香胃热呕吐:芦根竹茹枇杷叶胃火牙痛:石膏阴署证:香薷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项背强痛:葛根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太阳头痛:羌活阳明头痛:白芷厥阴头痛: 藁本(巅顶头痛)鼻渊头痛: 辛夷苍耳子细辛引产: 天花粉无汗骨蒸:牡丹皮有汗骨蒸:地骨皮梅毒:土茯苓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鸡眼赘疣:鸦胆子回乳:芒硝(外用)麦芽诸骨鲠喉:威灵仙吐泻转筋:木瓜蚕沙膏淋:萆薢血淋:蒲黄虚寒呃逆:丁香寒疝腹痛:乌药荔枝核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虎杖肺胃出血:白及手足皲裂:白及脱发: 侧柏叶(外用)阴疽流注: 白芥子痨嗽及百日咳:百部噤口痢:石菖蒲休息痢:鸦胆子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口中甜腻:佩兰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核桃仁喉痹:络石藤灯心草口疮:吴茱萸龋齿疼痛:筚拨手足皲裂:白芨失音:诃子桔梗胖大海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蜈蚣毒蛇咬伤: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穿心莲金钱草半夏退虚热:知母黄柏牡丹皮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龟甲鳖甲利咽:薄荷牛蒡子板蓝根射干山豆根马勃玄参巴豆牛黄胖大海桔梗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芦根紫草升阳举陷:升麻柴胡葛根黄芪亡阳证:附子干姜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泻痢里急后重:木香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绦虫证:鹤草芽槟榔南瓜子雷丸榧子芜荑风痰证:天南星滑脱诸证:龙骨牡蛎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乌须黑发:何首乌女贞子黑芝麻肾不纳气之喘:蛤蚧补骨脂沉香磁石紫河车润肠通便: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核桃仁桃仁决明子榧子苏子冬葵子栝楼当归何首乌黑芝麻桑葚肉苁蓉胖大海知母生地黄锁阳杏仁烫烧伤:四季青紫珠地榆虎杖侧柏叶脱发:侧柏叶疟疾:柴胡青蒿草果鸦胆子槟榔何首乌常山胸痹:薤白通经下乳:路路通关木通通草漏芦王不留行穿山甲冬葵子梅毒:土茯苓脾胃虚寒吐泻:砂仁血淋涩痛:石韦蒲黄乳痈:蒲公英漏芦丝瓜络远志肺痈:鱼腥草薏苡仁栝楼肠痈: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络石藤薏苡仁栝楼大黄梅核气证:绿萼梅紫草半夏紫苏暑湿吐泻:白扁豆高血脂症:山楂蒲黄姜黄没药降血压:杜仲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车前子罗布麻地龙青木香大蓟小蓟马兜铃桑白皮荠菜臭梧桐淫羊藿山茱萸稀莶草山楂明目退翳:秦皮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蝉蜕熊胆赤芍石决明珍珠母紫贝齿枸杞子木贼扩瞳:青葙子清心利尿:连翘关木通瞿麦竹叶淡竹叶虚火咽痛:玄参阴虚外感:玉竹安蛔止痛:乌梅8.配伍用药麻黄配桂枝:风寒表实无汗证.麻黄配杏仁:风寒束肺喘咳气逆.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桂枝配白芍:风寒表虚有汗证.柴胡配黄芩:少阳寒热往来生葛配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石膏配知母: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知母配黄柏:阴虚火旺知母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栀子配茵陈:湿热黄疸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黄连配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黄柏配苍术: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白薇配玉竹:阴虚外感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苍术配厚朴、陈皮:湿阻中焦或夹食积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丁香配柿蒂:虚寒呕逆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客肺止咳喘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气滞诸痛薤白配瓜蒌: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蒲黄配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郁金配石菖蒲: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痫、癫狂旋复花配代赭石:气逆呕恶、喘息朱砂配磁石:烦躁不安、心悸失眠人参配附子:亡阳气脱人参配蛤蚧:肺肾两虚、动辄气喘人参配麦冬、五味子: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及消渴黄芪配柴胡、升麻:中气下陷诸证甘草配白芍: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当归配黄芪:血虚或气血双亏中医随症加减用药表随症加减用药一,发热1、外感风寒-----麻黄,桂枝,荆芥,防风,苏叶,羌活,白芷,2、外感风热-----桑叶,菊花,薄荷,蝉蜕,蔓荆子,3、温病-----(卫分)或热毒,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兰根,4、热入营血-----(营分)生地,丹皮,元参,赤芍,5、火毒-----川连,黄柏,黄芩,枝子,6、少阳证-----柴胡,黄芩,7、阳明气分证-----石膏,知母,花粉,8、阳明腑实证-----大黄,芒硝,元明粉,二,一切头痛1、外感风热-----菊花,蔓荆子,薄荷,蝉蜕,2、外感风寒-----羌活,荆芥,白芷,藁本,细辛,3、鼻渊头痛-----苍耳子,辛荑,薄荷,白芷,4、湿邪头痛-----藿香,苍术,防风,羌活,5、肝热头痛-----龙胆草,夏枯草,枝子,黄芩,6、肝阳上亢-----石决明,草决明,钩藤,菊花,7、痰厥头痛-----川芎,细辛,南星,陈皮,云苓,半夏,枳实,甘草,8、少阳头痛-----(偏头痛)柴胡,黄芩,玉竹,9、太阳头痛-----(后头痛)川芎,麻黄,羌活,独活,10、少阴头痛-----(前额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11、太阴头痛-----苍术,半夏,南星,12、少阴头痛-----麻黄,附片,细辛,13、厥阴头痛-----(头顶痛)人参,吴萸,藁本,生姜,大枣,14、气虚头痛-----黄芪,人参,炒白术,升麻,15、血虚头痛-----当归,熟地,炒白芍,川芎,首乌,鸡血藤,16、阴虚头痛-----元参,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贞子,生地,17、阳虚头痛-----鹿茸,鹿角胶,附子,肉桂,苁蓉,巴戟,仙灵脾,18、顽固头痛-----全蝎,白姜蚕,白附子,蜈蚣,三,眩晕1、外感眩晕-----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红,茯苓,甘草。

生姜,2、内伤眩晕-----人参,当归,茯苓,枣仁,菊花,天麻,桔红,3、肝风内动-----菊花,钩藤,天麻,地龙,薄荷,4、肝阳上亢-----珍珠母,代赭石,石决明,龙骨,牡励,5、肝热眩晕-----夏枯草,菊花,龙胆草,草决明,6、气虚眩晕-----黄芪,党参,升麻,人参,7、血虚眩晕-----当归,熟地,首乌,白芍,8、肾阳虚晕-----鹿茸,紫河车,锁阳,仙灵脾,仙茅,9、气滞头晕-----木香,丁香,砂仁,桔皮,花苓,炒白术,10、痰湿头晕-----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四,咽喉痛1、外感风热-----牛旁子,蝉蜕,薄荷,元参,竹叶,2、肺气不利-----射干,桔梗,麦冬,3、肺胃热盛-----山豆根,牛黄,马勃,通大海,花粉,4、热毒-----银花,连翘,板兰根,枝子,5、失音-----通大海,川贝,冬花,五,口舌痛1、心胃火盛-----川连,枝子,石膏,黄芩,木通,竹叶,灯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