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1 9.2维新运动的兴起 (共30张PPT)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康有为的主要思想
经济思想 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 统治者必须“保商”,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
宪政思想 教育思想
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主张君主立宪,倡导权力制衡,肯定"三 权分立"的作用。康有为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权观,强调公民 自治。 主张实行地方自治。
B 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 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促A使.、维甲新午变中法日运战动争迅民速族掀危起机的空主前要严动重因是(A)
B、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C、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退让 D、康、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思想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近代企业发展情况简表
类别 商办 官督商办、官办 合计
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企业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53
4704
19
16208
72
20912
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 22.4% 77.6% 100%
类别 商办 官督商办、官办 合计
甲午战争后中国近代企业
厂矿数
资本额(千元)
63
12465
18
5345
谭嗣同 湖南 严复 天津 共同 主张
主要 著述
刊物
主要思想
1.变法图强 2.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 《变法通议》《时务报》 主立宪制 3.改革科举制度,培养人才 4.发展近代工业
《仁学》
“冲决君主之网罗” 反对君主专制、 反对封建思想观念
维新运动的兴起全面版ppt课件
归纳:维新思想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①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②上书: 公车上书 ③组织学会或学堂:强学会、保国会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④创办报刊:《中外纪闻》
《国闻报》 《时务报》
对号入 座
图说新思想
陈独秀
1 7
黄兴
2 8
梁启超
3 9
李鸿章
4 10
魏源
5 11
曾国藩
6 12
(1)人类社会三个发展阶段论: 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
(2)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3)思想特点及其利弊、成因 4.主要维新活动: (1)公车上书 (2)创办《中外纪闻》 (3)成立强学会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 统治者所尊崇的“古文”经 典,都是西汉末年刘歆等人 为了帮助王莽篡夺西汉的政 权而伪造的,是“伪经”。 因此是新莽一朝之学,只能 称之为“新学”。
(2)创办《中外纪闻》: 康有为在京津沪等地创办,宣传变法主张
(3)成立强学会: 概况:1895年 康有为在北京、上海成立 得到中央和地方要员支持 性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宗旨:签研订《习马西关学条,约交》流变法思想 结果:被查封,解散
梁启超
(1873-1929)
广东新会人,号任公。 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并 协助其进行变法理论的撰 述,1895年参加了公车上 书和强学会的活动。是与 康有为齐名的戊戌变法领 导人之一。
》 向西方学习,变——法薛图福强成。《筹洋务议·变法
乃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 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 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 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 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历史:9.2《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公车上书:政治运动 (1)时间:1895年 (2)内容: 提出“拒和、迁都、变法”三项主张; (3)影响: 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895年4月(光绪二十一年三月),清政府因甲午战 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群情 激奋。当时康有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立即联合各省应试 举人,讨论上书请愿。由康有为起草“万言书”(即《上 清帝第二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和变法图强三 项建议,并详论“富国”、“养民”、“教民”等变法图 强的具体措施。经康有为、梁启超等奔走联络,“万言书” 征集到一千三百余名举人的签名,并于5月2日呈递都察院。 虽然都察院拒绝代呈,但“万言书”已广为流传。因汉代 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世遂以“公车”为举人赴 京应试的代称,故史称此举为“公车上书”。它是资产阶 级改良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的起点,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 第一次以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的爱国行动。
内容:
意义:
内容:借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
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否 则将会走向灭亡。
意义:《天演论》传播的进化论解构了中国传
统的历史循环论,对“公羊三世”为核心的历 史进化论也是有力的冲击。《天演论》的发表 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也对行将到来的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起到影响。
戊戌变法的背景
社会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的传播及引导 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政治团体的成立 重要条件:光绪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个人努力 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发展是当时潮流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 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 的力量。 ——《大国崛起》解说词
戊戌维新思潮的原因、特点、内容、意义
一、戊戌维新思潮的成因甲午战争后,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以1895年4月“公车上书”为起点,资产阶级维新思潮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并转化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政治运动。
这一时期的维新思潮又称作“戊戌思潮”。
戊戌思潮的兴起和高涨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渊源:第一,甲午战败的刺激。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遭到惨败,北洋海军全师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曾说“唤起吾国四千余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①(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之1,中华书局,1935年版,1989年影印本,第113页)。
甲午战争中,作为涣涣大国的中国竟为“蓑尔岛夷”的日本所击败,割地赔款,创巨痛深,战时的虚骄自大被惨败带来的震惊和耻辱所代替。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各种显而易见的灾难更引起人们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担忧。
而日本之所以战胜中国,其原因就在于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
因此只有效法日本,从政治制度领域入手实行变法,才能图强。
可以说,甲午战争的失败促使了中国思想界的空前觉醒。
第二,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内矛盾的激化。
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争夺筑路开矿权利、划分势力范围、强制借款,使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维新派从挽救清王朝政治统治的角度出发,害怕再爆发一次农民起义,于是他们纷纷寻求挽救危局之法,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
第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是变法维新思潮发展、高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排挤和束缚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代表的维新派,自然要求清政府实行变革,在国内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第四,过去二三十年间,早期维新思潮的初步发展,西学东渐及中国先进人士有关西学知识的增长,为变法维新思潮的高涨准备了思想条件。
第五,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僚如翁同新、徐致靖等人的支持,也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人士政治倔起和戊戌思潮勃兴的一个重要原因。
维新运动的兴起ppt2 人教课标版
根据“学思之窗”
讨论:康有为借儒家学说宣传维新主张的
利弊得失?
利: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减 少改革阻力。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 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本课分四个部分
一、早期改良思潮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学习要求
1.了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 主张和特点。 3.知道“公车上书”。
一、早期改良思潮
(时间、条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作用、局限)
﹡维新变法的基本线索
第一阶段—宣传维新思潮19C末 第二阶段—维新派的政治运动及宣传活动 第三阶段—百日维新(高潮1898)
二、康有为 及其变法思想
(著作、特点、原因)
著作: 思纵问 想横题 主”: 张指结 的出合 特康“ 点有历 为史
特点: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或(托 古改制) 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孔子,以孔 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人物比较
代表人物 活动地点 主要著述 刊物 主要思想
梁启超
上海
谭嗣同
湖南
严复
天津
变法图强 变法通议 时务报 学习西方政治、文教制度 发展近代工业 仁学 湘报 主张变法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 体现民主革命思想 天演论 国闻报 主张变法 借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填写 代表 活动 主要著述 刊 物 人物 地点 梁启 超
【高中历史】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ppt1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 景:
金田起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内忧外患(侵略加剧、农民起义)
捻军起义
2、含义: 中学:中国传统文化(儒家) 西学:西方文化(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纲常名教为国家命运根本; “西学为用”:近代科技,挽救的清王朝 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目的
“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 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 洋务派和顽 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 固派的主要 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分歧是什么?
(3)主张: 改革制度 —— 君主立宪制 发展工商业 —— 商战救国 (4)评价:
积极:反映了资产阶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 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行动。
2、维新思想的发展(19世纪90年代初)
(1)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① 康有为 主张
中
三世说 据乱世 生平世
评价:
同文馆等洋务学堂在学习内容上与中国 古代学校有什么区别?
国 子 监
京 师 同 文 馆 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 外语、军事 近代自然科学 ……
晚 清 留 美 幼 童
中国铁路制造第一人 ——詹天佑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严复
4、洋务运动: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旗帜: 师夷长技以自强
成就: 办新式学堂(同文馆) 创办近代工业
4、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1)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 ②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断 传入(来源) ③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经济、 阶级基础) (2)代表人物——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的新型知 识分子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04
早期维新思想的实践
与成果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早期维新思想在政治领域的实践,旨在通过改革政治体制和引进西学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 进程。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官制、发展农工商业、改革教育制度等,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国家的综合国 力和现代化水平。
戊戌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它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民主革命 奠定了基础。
相互促进的关系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早期维新思想 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随着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 和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成为维新 思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指导。维新派主张 发展民族工商业、保护本国利益、提 高综合国力等,这些思想为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早期维新思想的局限
缺乏实践经验
早期维新思想家大多缺乏实 际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其 理论构建和实践指导能力有 限,难以有效应对民族资本
主义发展中的复杂问题。
传统观念束缚
早期维新思想受到传统观念 的束缚,难以摆脱封建思想 的束缚和影响,难以提出真 正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思想和
新理念。
阶级局限性
早期维新思想家未能摆脱阶 级局限性的影响,其主张和 改革措施往往局限于维护特 定阶级的利益,难以实现广 泛的社会变革。
借鉴早期维新思想的开放精神,未来应继续坚持 改革开放,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
创新发展模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 化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国家实力
通过发展民族经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 家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THANKS.
对后世的启示与影响
重视实践经验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重视实践经验,不 断积累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发展模式 。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ppt课件
1
早期改良思潮
一、产生时间:19世纪70年代
二、产生条件 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② 思想来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和
科学技术,来源于林则徐、魏源等的新 思想; ③ 洋务运动的弊端明显,需要寻找新的出 路
2
王韬 薛福成 郑观应3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 不尽在船坚炮利, 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校, 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 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 此其用也
6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自幼受过严格的 封建教育,后来接触西方资产 阶级文化。是我国近代史上著 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 人物。曾设立“万木草堂”, 领导“公车上书”,是戊戌变 法的主要发起者。
7
➢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 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 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 的思想体系。
➢ 1888年,康有为再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 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 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传 播维新思想
8
此书称儒家所奉的诗、 康有为认为历代封建统
书、礼、易、乐、春秋 治者所推崇的“古文”
等“六经”都是孔子假 经典,都是西汉末年刘
托古圣先王的言行所做,歆等人为了帮助王莽篡
③ 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
18
严复 福建侯官人,早年曾留学英 国,比较系统的接受了西方 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近代 中国向西方学习救国真理的 过程中,他是最重要的启蒙 思想家和翻译家。
19
严复
维新活动: ① 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② 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阐明维
【PPT】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在《新学伪经考》中,康有为以维护孔子的名义, 将历代封建统治者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古文经斥 为伪经。这象一声惊雷,震撼了中国社会,被称 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康有为思想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是因为 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宣称孔子是托古 改制的先师。六经都是孔子所作,是孔子假托 古代聖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 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
(2)清朝统治土崩瓦解、革命潜伏危机。 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国 成立 颁布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民主法令和措施 85 颁布《临时约法》,推进民主宪政。 (主要内容、性质、目的、作用)
(时间、定都、国旗、国号、改公历、以民国纪元;政权性质)
实现 三民主义 手段 民族主义 民族 驱除鞑虏 革命 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
发 展 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背景、内容、作用。 (联系: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 革命派发动武装起义:萍浏醴 浙皖、镇南关、黄花岗
背景: 新政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困境、预备立宪破产使其陷 入空前孤立; 革命形势发展 首成之因:物质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宣传组织 武昌 高 革命党人的主动精神 80页
潮
表现பைடு நூலகம்
起义 影响(1)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元、定国号、 十八星旗、成员)
预 备 立 宪
同上
立宪骗局暴 向近代化迈进、 露,清政府 与国际接轨。 陷于空前孤 立。 (自敲丧钟)
清朝中期的军队
清末新军
1、下列关于清末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维护清朝统治为主要目的 B.促进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是一场骗局,没有真正实行。 D.加重对人们剥削,激化清政府与人民的矛盾。 2、(2001年全国,9)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 运的根本原因是…………………………………( ) 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 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 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 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3、(1999年全国,11)清政府“预备立宪”之所以是一 场骗局,主要是因 为…………………………………( ) A.借“预备”之名拖延立宪 B.载沣任摄政王总揽大
维新运动的兴起ppt2
﹡维新变法的基本线索
第一阶段—宣传维新思潮19C末 第二阶段—维新派的政治运动及宣传活动 第三阶段—百日维新(高潮1898)
二、康有为 及其变法思想
(著作、特点、原因)
著作: 思纵问 想横题 主”: 张指结 的出合 特康“ 点有历 为史
特点: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或(托 古改制) 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孔子,以孔 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康有为从事了维新活动的哪些实践? ①办学堂讲学:在万木草堂讲学,宣传维新思想 ②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③上书:发动公车上书 ——标志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④创办报刊:《中外纪闻》 ⑤组织学会:北京、上海成立强学会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物比较
代表人物 活动地点 主要著述 刊物 主要思想
梁启超
上海
谭嗣同
湖南
严复
天津
变法图强 变法通议 时务报 学习西方政治、文教制度 发展近代工业 仁学 湘报 主张变法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 体现民主革命思想 天演论 国闻报 主张变法 借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
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填写 代表 活动 主要著述 刊 物 人物 地点 梁启 超
主要思想
1变法图强 《变法 2学习西方政治、文 《时务报》 上海 通议》 教制度 3发展近代工业
谭嗣 同
湖南 《仁学》
“冲决君主之网罗”
严复
天津《天演论》
《国闻报》
借进代论阐述 维新变法主张
康、梁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 1、启发明智
2、组织力量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PPT教学课件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或(托古改制)
4、利与弊
利:减少阻力,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 思想彻底决裂
5、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2000多年前的孔子,以孔子之 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
梁共①②变学启同法习主超维西张新方:,资富本《的国主时必强义务然兵政,治报 ,救 制只》亡 度有主图 ,顺笔存 设应,; 议院时《,代变开潮法国流通会,议,定才》宪是,法中变,国法的是出历路史。发展
实行君主立宪;
③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仁与学文》化,大胆批判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号召人们冲破“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戊戌变法产生的背景(历史根源)
1、必要性(社会基础) ①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经济、政治) ②甲午战争宣告洋运探索失败,救亡图存需进行新探索; ③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可能性: 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③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的奠基和西学的不断传入;
“下诏鼓天下之气, 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 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 下之治。”
——康有为
想一想:“公车上书”的意义是什么? 答: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 运动。
19世纪末的中国局势
维新思想
“
保国会
时务报
时务学堂
万木草堂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一览表
名称
变法前的中国局势
采 据当事人回忆——
甲午震撼主要有三点:
访
一是没有想到败给日本;
课件6: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1.三人的思想主张
代表 人物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活动 主要著述
地点
刊物 学堂
主要思想
上海 湖南 天津
《变法 通议》 《时务报》
变法图强;学习西方政治、 文教制度、发展近代工业
时务 变法;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仁学》 《湘报》 学堂 和伦理观念;批判“君为
臣纲”
《天演论》《国闻报》
变法;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 传统观念;借进化论阐明变
根据“学思之窗” 讨论:康有为借儒家学说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 利: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减少改革阻力。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与 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5.康维新活动 1)办学堂:在万木草堂讲学,宣传维新思想 2)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一、早期改良思潮 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2.条件: (1)经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2)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3)思想:西学东渐和向西方学习思潮
3.主张: 1)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商战” 2)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4.作用:为维新运动做理论准备,承上启下作用 5.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理论,没有实践
1
2
3
4
5
6
陈独秀 黄 兴 梁启超 李鸿章 魏 源 曾国藩
林则徐 李大钊
7
8
郑观应 孙中山 王 韬 康有为
9
10
11
12
地主阶级抵抗派(5 7 )地主阶级洋务派 (4 6) 早期维新派 (9 11)资产阶级维新派(3 12) 资产阶级革命派(2 10)资产阶级激进派( 1 8 )
第九单元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 课件
2.谭嗣同 著成《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3.严复 创办《国闻报》,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 4.影响 (1)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 用。
(2)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3)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要点 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目的、根源及其
——张锡勤《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稿》
材料二 康有为把十九世纪末中国新兴资产阶级需 要的变法维新的思想、愿望和要求,挂上孔圣人的招牌, 把孔子说成是“与时变化”、创立“选举”等制,想望 “民主”之“太平”,用自己的观点阐释儒家经典,使人 们相信,“变法维新”,就是遵循孔子的“立法”,孔子 也就成为变法维新的祖师。
作用 (1)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
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2)目的:减少改革变法的阻力。
(3)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 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4)作用: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 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
目的:想要托古改制,在孔子的旗号下传播西方资产 阶级理念。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第 2 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目标导航]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 治主张,分析其特点。
一、早期改良思潮 1.出现时间 19 世纪 70 年代。 2.代表人物 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
3.目的 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 4.主张 (1)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 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2)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 君主立宪。
[探究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孔子学说被误解、歪曲、篡改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始误于荀学至拘陋,中乱于刘歆 之伪谬,末割于朱子之偏安。”谭嗣同认为,儒家的变质 始于荀子,继荀子之后败坏孔学的先后有叔孙通、刘歆、
维新运动的兴起 PPT课件 2 人教课标版
本课分四个部分
一、早期改良思潮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学习要求
1.了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史实。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 主张和特点。 3.知道“公车上书”。
一、早期改良思潮
(时间、条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作用、局限)
1、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根深 蒂固 2、策略: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 性,减少改革阻力。 3、根本原因: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根据“学思之窗”
讨论:康有为借儒家学说宣传维新主张的
利弊得失?
利: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减 少改革阻力。 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 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时间:l9世纪60、70年代 条件: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2、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 3、洋务运动弊端明显,需要寻找新出路。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主张:1、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同外国人“商战” 2、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作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资产阶级维新 运动做了理论准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年 在 上 海 创 办
189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材料一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 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材料二 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 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材料三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 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 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 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ppt课件
治思想。
薛福成
(1838-1894)
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早 年入曾国藩幕府,后随李鸿章办理外 交。1878年作《筹洋刍议》,主张改 革政治,振兴工商业。中法战争期间, 任浙江宁绍台道,与提督欧阳利见在
镇海击退法舰。1889-1893年任清政
府住英、法、比、意四国公使。他的 著作编为《庸庵全集》。
不知通变”。所著有《易言》、《盛 世危言》等。
3、主要观点: (1)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
(2)政治:
(3)文化:
建立君主立宪
废八股倡西学 思想与舆论准备
(4)先导作用:为戊戌变法作了
4、早期维新思想的评价
上述维新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反侵略反 封建作用,并为以后的戊戌变法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早期维新派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本性认识不足, 抱有某些幻想,不敢对外国侵略者进行比较坚决的斗争。他 们对清朝封建统治者不满,却又不敢触及封建专制主义的根 本理论基础,反而提出什么“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 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等荒谬主张,采取了维护封建“道 统”的态度。他们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不敢触及严重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他们要求改 变封建专制制度但又不敢坚持要求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而主张同封建统治阶级妥协,希望自上而下地恩赐一点地方 “自治”的权利。“他们所谓的民权实质上只是地主资产阶 级的绅权”。
第5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一、近代民族资本的产生 1、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商和洋务派兴 办近代工业带来的刺激和影响 2、标志: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 1869年 上海发昌机器厂 1872年 广东南海继昌隆机器丝厂
3、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特点
两重性 革命性、妥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政治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
汰冗员;废旗人寄生特权。
京师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 经济 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 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邮政局。
裁撤绿营,精练陆军,实行征兵制;添设海 军事 军。 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 文化 西学科;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经济特科; 译书,准办报馆、学会;准出国留学、游历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
变法失败的原因:
1、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
有为等人急于求成,打击面过大等。
2. 领导改革的光绪皇帝没有实权,且缺乏政治
经验。
3.保守派势力强大,控制实权,伺机反扑。
思考并讨论:你如何理解戊 戌变法运动的性质?如何理 解这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 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 想解放的潮流?
在《新学伪经考》中,康有为以维护孔子的名义, 将历代封建统治者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古文经斥 为伪经。这象一声惊雷,震撼了中国社会,被称 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康有为思想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是因为 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宣称孔子是托古 改制的先师。六经都是孔子所作,是孔子假托 古代聖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 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
天津国闻报
北京《中外纪闻》 强学会、保国会 上海时务报
长沙时务学堂、南学会
广州万木草堂
戊戌变 法时期 学会、 学堂、 报馆分 布示意 图
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顽固势力 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维 新 派
能变则强,不便则亡
兴民权会“大乱四起”,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 会“导致外国干涉而亡国”
宪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实质:
资本主义思想
第一次 正面交锋
顽固势力思想 封建守旧思想
影响:
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束缚,推动 了维新运动的高涨.
百日维新
直接原因: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维新派 加紧筹备 。
《应诏统筹全局折》 提出施政纲领 。
建立机构 保国会等组织
。
光绪帝
支持变法
提拔 维新志士 ,参与变法
颁布 “定国是诏” ,开始变法。
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这些主 张反映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早期维新思想 与康梁思想有何关系?
时间:19世纪60年代以后 经历过洋务运动的郑观应在其《盛世危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 的传入 言》一书中讲到:“西人立国 ……育才与 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主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 的产生 发展民族工商业, 经济上: 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 与外国进行商战 除此之外 ,还 洋务运动的深入 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 有无其他因素?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 趋步(艰难勉强地跟走),常不相及;就 方自然科学知识 中国知识分子的忧 令 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请阅读下列材料 患意识 (这样做,果真足以使国家有依赖吗?)”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后回答。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的活动可 以归纳为:
招徒讲学,著书立说,宣传变法;
多次上书(六次), 请求变法;
设立学会 学堂 报馆, 倡导变法;
与顽固势力论战,
捍卫变法。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 海人。他出生于一个封建官 僚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 建教育。这对他后来的思想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世纪 70年代末,康有为开始接触 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开始认 识到西方强大的根本在于其 制度的先进。面对日益严重 的民族危机,康有为在思考 着中国的出路。他吸收了西 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和进 化论思想,初步形成了资产 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体系。
目的、实 质 新 政 克服危机 调解矛盾 巩固统治 实质:自 救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 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 通的。
戊戌变法又失败 了,苦难深重的 祖国啊!你将走 向何处?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保住了自己的位 子。庚子年的蒙难、八国联军占领国都的耻辱、 统治危机的加深、清廷内部和社会上要求变革的 呼声——这一切使这位中国的当权者认识到:已 经不能按老样子统治下去了,不变革就等于坐以 待毙。于是,唱起了变法的调子,开始推行新政
对康有为“跪着造反” 的行为做何理解?
1、主要目的是—————
2、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
特点。
3、是一种斗争策略
利于
与他本人的经历和文化 背景有关
。
4、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 官制。…“法者天下之 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变法通议》
坚持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锢民智”、 “坏心术”、“滋游 手”。“欲开民智,非 讲西学不可。”
概括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的主要内容,分析论战的实质; 这次论战有何积极作用? (1)要不要 维新变法(前提)
主要
内容
(2)要不要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核心)
(3)要不要 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途径) 维新派思想
有利于 资本主义发展
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 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废八股 准办报馆、学会;准出国留学
有利于 新思想的传播
去掉了核心主张(即:开 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等 维新派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变法内容与维新 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反 映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 派原来的主张相比,缺少了什么?反映出的 软弱性,其行动比宣言退 实质问题是什么? 步了
在《变法通议》等文中, 梁启超猛烈抨击封建顽 固派得以寻守旧,阐述 变法图存的道理,指出: 只有变法才是救亡图存 的唯一出路。
公车上书(1895年) ——表明维新思潮发展为爱 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第五次上书(1897年) ——光绪皇帝震动 第六次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 (1898年) ——实际是纲领
人 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 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 悉达天听。每日每署章皆数十,上鸡 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 能尽。——《戊戌变法记》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内
容
评
价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京师设铁路矿务局、农工商 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 奖励创造发明等
有利于 维新派参政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