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2020春)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2)
(2020春)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终结性考试论述题: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
在这貌似公平的背后,本质上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请谈一谈对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和生产剩余价值方法的认识。
(100分)答案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百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即这一生产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在这一生产问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雇佣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一个因素;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获取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所需要的。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状况是受剩余价值规律制约答的。
剩余价值规律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专运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一切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运动,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发展过程,最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灭亡的必然趋势。
总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属度的本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实质。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一切方面,都服从于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需要,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
剩余价值生产,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灭亡。
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正是在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世界市场代替地区市场,大工业代替小作坊,从而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基础,确立了资本对劳动的全面统治。
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
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其实际取得的工资之间的差额。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是无产阶级被剥削的体现。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获取剩余价值。
在这种生产方法中,资本家可以通过强制工人延长工作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工人们为资本家工作,不仅要生产出自己维持生活所需的物质,还要生产出超过这个数量的商品,以供资本家占有和消费。
这样,资本家就可以通过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
资本家迫使工人延长工作时间的手段包括加班、减少休息时间、无偿加班等。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以压榨工人为基础,使工人陷入长时间的劳累与剥削中。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获取剩余价值。
在这种生产方法中,资本家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劳动效率来缩短所需工作时间,从而减少工人在生产中所花费的时间成本,实现剩余价值的增加。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人力成本为基础,使得资本家可以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这种生产方法通常需要资本家对生产过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以增加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方法可以并存,相互影响。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赖于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获取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依赖于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剩余价值的增加。
两者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剩余价值生产。
例如,在工业革命初期,资本家主要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式,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获取利润。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家逐渐转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式,通过提高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都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的剥削方式,是资本家对工人阶级进行剥削的手段。
剩余价值生产基本方法
剩余价值生产基本方法一、前言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所得到的利润。
而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压缩工人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资水平等手段来实现。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二、压缩工人劳动时间1. 强制加班强制加班是一种常见的压缩工人劳动时间的方法。
资本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强制工人加班,比如要求工人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加班,不给加班费或者只给极少数加班费等。
2. 减少休息时间减少休息时间也是一种常见的压缩工人劳动时间的方法。
资本家可以通过缩短午休或者取消其他休息时间来让工人多干活。
3. 增加夜间和周末工作增加夜间和周末工作也是一种常见的压缩工人劳动时间的方法。
这样能让企业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任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三、提高劳动生产率1. 技术改进技术改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资本家可以通过引进新的生产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
2. 分工合理化分工合理化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资本家可以将生产过程分成多个环节,让每个工人只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 增加工作强度增加工作强度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方法。
资本家可以通过增加每个工人的任务量、缩短完成任务的时间等方式来增加工作强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四、降低工资水平1. 廉价劳动力廉价劳动力是降低工资水平最常见的手段之一。
资本家可以通过招聘外来务工人员、使用童工等方式来降低人力成本,从而实现削减开支和提高利润的目标。
2. 延长薪酬发放周期延长薪酬发放周期也是降低工资水平的一种方法。
这样能让企业在同样的时间内支付更少的薪酬,从而减轻财务压力。
3. 削减福利待遇削减福利待遇也是降低工资水平的一种方法。
资本家可以通过减少员工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来降低人力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五、总结以上就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包括压缩工人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工资水平等手段。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课件
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等途径实现。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01来自020304
创新技术和管理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管理方法,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剩余价值。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 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
剩余价值。
提高劳动者素质
案例二
某电商企业通过优化物流配送和 仓储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降 低了运营成本,从而增加了相对
剩余价值。
案例三
某科技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 创新力度,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 力的新产品,从而增加了相对剩
余价值。
04
剩余价值生产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剩余价值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的定义
剩余价值是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 的价值。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获 取利润的主要方式。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是通过增加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 价值的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对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意义
促进经济增长
剩余价值生产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为资本家提 供了扩大再生产和投资所需的资金,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繁荣。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
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他们提出了劳动价值 论和剩余价值的概念,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空想社会主义时期
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他们批判了资本主义制 度下的剥削和压迫,提出了以公平和正义为基础的未来社 会构想。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
0
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社会 活动时间
24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整个劳动日长度一定的条件 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 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间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间而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工 作 日(8小时) (
0
4
8
m' =
4小时 4小时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的 暂时 追求剩余价值
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
激烈的竞争 个别资本家 超额剩余价值消失
整个社会资本家
相对剩余价值产生
二者区别表现在: 二者区别表现在:
超额剩余价值
二 者 区 别
相对剩余价值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劳动力价值降低的结果 商品个别价值降低的结果 只有个别资本家能够获得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 为全体资本家所共享 各个资本家追逐超 额剩余价值的最终结果
= 100%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工作日( 小时) 工作日(8小时)
39; =
6小时 2小时
=300%
必要劳 动时间2
剩余劳动时间6 6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2)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生产相对 剩余价值
前 提
缩短必要 劳动时间
0
2
8
4
10 m' =
6小时 4小时
=150%
必要劳动时间4 剩余劳动时间6 4 6 工作日(10小时 小时) 工作日(10小时)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社会价值 个别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可编辑版
11
4、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的前提
当个别企业采取的新技术在社会上应 用普及后,社会上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 数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个别价值都趋同了。 那么,原采取新技术的企业的商品的个别 价值就成为新的社会价值,因而超额剩余 价值消失。
但由于生产产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 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从而 产生了相对剩余价值。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传统的机器体系发 展到了一个以自动控制为中心的新阶段。社会 生产力迅速发展,工人的实际收入也有所提高, 但工人实际收入的增加幅度只要小于剩余价值 量增加的幅度,资本家仍会得到相对剩余价值。
可编辑版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出现新 特点的原因主要是:
1、新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复杂劳动在全社会的劳动中所占比重不断增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提高剩余价值率是增加剩余价值 的主要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历史 上有两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可编辑版
1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在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
间一定情况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以增 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 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用这种方法 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可编辑版
2
必要劳动时间
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
6小时
3小时
12小时 工作日
15小时
m′=100%
m′=150%
可编辑版32Fra bibliotek工作日长度的决定
工作日的下限:不能等于必要劳动时间; 工作日的上限: 生理界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下)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者的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
用公式表示:m'=m/v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三)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剩余价值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中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其自身生存和再生产所需要的价值,被资本家以剥削的方式占有。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创造剩余价值。
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在工作日中所进行的超过生活必需劳动时间的工作。
例如,在清晨起床后,一个农民早餐前去田地干活,直到傍晚返回家中。
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能够从上午5点到晚上7点,整整工作14个小时,而按照其生活所需进行劳动的时间可能只有4个小时。
剩余的10个小时就是劳动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则是通过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创造剩余价值。
这种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为常见。
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资本家对工人劳动过程的控制,使得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大大超过其自身的工资水平。
举个例子,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使得工人的劳动效率大大提高,提高了商品生产的速度和数量,从而使得资本家能够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分工合作和机械化。
分工合作是指将一个劳动过程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劳动环节,然后由不同的工人进行,以提高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资本家为了提高劳动效率,还会对工人进行科学管理,将其约束在一定的工作速度和标准中,以确保每个工人所生产的商品具有更高的价值。
机械化则是指通过引入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技术来替代人工劳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机械化的发展对劳动者造成了失业的威胁,因为机器可以替代许多简单重复的工作,从而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为了降低工人的工资要求和提高剩余价值的生产率,资本家会大规模引进机械化生产设备。
综上所述,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有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基本形式。
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创造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创造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主要分为分工合作和机械化两种形式。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
绝对剩余价值的 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必要 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 长工作日长度来增加剩余价值的 方法。工作日是指工人每天从早 到晚工作的时间,包括工人的休 息时间和生理需要时间。通过延 长工作日,企业家可以增加工人 在一天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从 而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优点在于它不违反工人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工人的生活成本和医疗费用,并获得工人的支持和合作。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促进技术进步 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
剩余价值理论的 发展和批判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和批判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 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规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 法
-
1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和批判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中,剩余价值的 生产是经济活动的
基本目的
01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企业家们采用了两种 基本方法:绝对剩余 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
余价值的生产
02
这两种方法在资本主 义经济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并影响了全球 范围内的经济发展
律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和变化,剩余 价值理论也面临着一系 列的批判和发展
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和批判
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是指企业家和工人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分配问题。在 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中,企业家获得了大部分的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获得了很少的一部分 。这种不公平的分配引起了工人的不满和反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分享经济(或合作经济)的理念,即工人和企业家 共同分享剩余价值。这种理念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实践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和矛盾,这种理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劳动和资本的分离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一种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另一种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以这种方法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作日是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就会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
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以这种方法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拓展资料: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1、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这两种方法即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这两种方法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1)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
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剥削程度。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3)两者的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初期,生产技术水平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日益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剩余价值两种方法..
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内容:通过扩大和增加绝对和相 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手段 ,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 目的。 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资 本家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工资的一般现象与本质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不是劳动
→
→
劳动力 必要劳 价值降 → 动时间 低 缩短
→
资本家普遍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 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所依赖的技术 基础不同的。
3、两种基本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论是绝对延长工
工资形式及其变动
主要形式:
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时间支付工资的形式。 计件工资:是按照标准质量的劳动成果的数量支付工资
其他形式:
名义工资:是劳动者实际得到的一定数量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是劳动者用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消费资料的数量。
变动趋势:
名义工资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呈曲折上升趋势。
本章要点回顾
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个别企业提 高劳动生产 率可获超额 剩余价值
→
其它企业与其 竞争提高劳动 生产率也可获 超额剩余价值 整个社会 商品价值 量降低
→
该行业普遍提 高劳动生产率 使该商品价值 量降低
→
竞争和资本转 移引起整个社 会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主讲人:邵 霖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
(完整版)第3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习题及答案)
第3章资本和剩余价值一、单选题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在流通中进行不等价交换B.劳动力成为商品C.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D.劳动起家勤俭节约2.个别资本家之所以要不断改进技术,因为:A.追求超额剩余价值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D.生产绝对剩余价值3.剩余价值率用公式来表示为:A.m′=v/mB.m′=m/vC.m′=m/cD.m′=m/(c+v)4.剩余价值的产生条件是:A.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B.在流通中产生C.不在流通中产生D.在商品交换中产生二、多选题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劳动力所有者是小生产者B.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C.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D.劳动力所有者是一无所有的奴隶2.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B.超额剩余价值生产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D.一般剩余价值生产3.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A.计件工资B.名义工资C.计时工资D.实际工资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是: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B.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D.商品生产过程5.马克思根据资本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A.不变资本B.商业资本C.可变资本D.生产资本6.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办法是: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B.提高两大部类的劳动生产率C.降低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D.把工人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B.维持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C.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需的费用D.劳动者掌握生产技术所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8.作为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是: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C.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D.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9.资本主义工资:A.掩盖了劳动力商品买卖的实质B.掩盖了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C.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10.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A.劳动过程的起点B.价值形成过程的起点C.必要劳动的终点D.劳动者所必需生活资料价值的时间终点11.机器人不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原因是:A.机器人是先进的机器B.机器人本身的价值渐次转移到新产品中去C.机器人属于不变资本D.机器人要依靠技术人员来操纵三、名词解释1.劳动力商品价值2.绝对剩余价值3.相对剩余价值4. 超额剩余价值5. 不变资本6. 可变资本7.资本主义工资四、分析判断1.工人给资本家做工,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因此工资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总结(四)
第⼀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盾⼀、资本主义⽣产关系的产⽣和资本主义⽣产⽅式的形成1、资本主义⽣产关系的产⽣⼀是从⼩商品经济分化出来;⼆是从商⼈和⾼利贷者转化⽽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①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产者与⽣产资料相分离,劳动⼒成为商品;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中的历史过程。
②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是:⼀是⽤暴⼒⼿段剥夺农民的⼟地;⼆是⽤暴⼒⼿段掠夺货币财富。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盾1、商品经济产⽣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的⽽进⾏⽣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的历史条件有两个:⼀是社会分⼯的出现;⼆是⽣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
2、商品的⼆因素和⽣产商品的劳动⼆重性①商品是⽤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两因素是使⽤价值和价值的统⼀,体现⼀定的社会⽣产关系,也就是⼈与⼈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②使⽤价值是指商品的有⽤性。
使⽤价值是商品的价值或者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交换价值和价值第⼀,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差别的⼈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第⼆,交换价值表现为⼀种使⽤价值同另⼀种使⽤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例。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是本质,是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④劳动⼆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产商品的使⽤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者同⼀劳动过程中表现在两个不同的⽅⾯,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①商品的价值和价值量的决定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商品的价值量是部门内部⽣产同类商品的⽣产者在竞争中实现的。
②商品价值量和劳动⽣产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
劳动的⽣产率和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成反⽐,和使⽤价值量的变化成正⽐。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四章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背景资料】日本独资企业上海景条针织有 限公司— —延长劳动时间报道
“你一天能烫多少衣服?”她警惕地打量记者一番,然后小声说 “二三百件吧”。接着她又说,每烫一件衣服是三分钱。“今天是 休息日还要加班?”记者故作好奇地问。这名女工再次看了一下四 周说,“任务紧张,我们已经连续加了半个月的班了,每天晚上要 做到11点左右,这不,又有5000多件衣服来了。”一名来自江西的 老工人对记者说,他最长一次加班一直连续工作了近40个小时,从 前一天早上一直到第二天半夜。“因为加班而病倒的人太多了,其 中我亲眼看到一个小姑娘在工作时突然间就喷出一口鲜血,那都是 给累的。” 这么辛苦地加班却从来没有一分钱的加班工资,累倒 了、病倒了也全靠自己,但如果生意清淡停工停料则要克扣工人工 资。据这位老工人介绍,厂里工人的工资有计时的也有计件的,还 有固定的,从200-900元不等,平均为400多元。然而每个工人每 个月只能领到工资的一半,其余的要到年底才能拿到,到时还要被 扣除这样或者那样的杂费,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而且还要等 到大年前的二十八或者二十九才发到手,连回家过年都来不及。
(2)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概念不同。
第二,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生产技术条件的变革为基础。
第三,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所起
的作用不同。
3、超额剩余价值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在每个个别资本 直接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1)超额剩余价值: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 值的差额。其获得是靠个别生产率高于社会一般生 产率实现的。
简述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简述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剩余价值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减去工人所得的工资后,剩余下来的部分。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是剥削工人,即用工人的劳动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部分由资本家所占有。
以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1. 延长劳动时间:资本家可以通过加班、夜班等手段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工人创造的价值,使得剩余价值部分增加。
2. 提高劳动强度:资本家可以通过加速工人操作的速度、提高工人劳动的强度等方式,使工人创造的价值增加,使得剩余价值部分增加。
3. 压缩工资水平:资本家可以通过减少工人的工资、降低工资待遇等方式降低工人的消费,从而增加剩余价值部分。
4. 拓宽市场:资本家可以通过扩大市场规模、推广自己的产品等方式,增加销售量,从而实现更高的利润和更大的剩余价值。
这些基本方法多数是在无形中发生的,通过不同的机制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剩余价值是指劳动力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创造的价值中,超出了其雇佣成本的部分。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一种本质特征,是实现资本增长的重要源泉。
下面列举了几种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这种方法是指雇主利用强制性劳动时间延长来增加工人的劳动量,从而达到多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商品而不增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效果。
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归纳来讲,相对剩余价值就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缩短雇员劳动时间,从而让雇主在“相对劳动时间”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得到同等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3. 非生产性行的剩余价值生产:如金融投机和房地产行业的资本积累,这种积累不是靠直接的剩余价值生产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无论是真实剩余价值还是虚拟剩余价值都需要被重视并管理。
这些方法都是资本家和雇主通过掌握生产手段和劳动力,以获得利润的一种手段。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这些方法成为了资本积累、社会分配、阶级斗争等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第十一页,共十四页。
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 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 普遍采用会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是资本家阶级获得(huòdé)比过去更多的剩 余价值。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生产剩余价值的 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 下,由于(yóuyú)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3)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是指企业由于(yóuyú)提高劳动生 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由于(yóuyú)个别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仍按社会价值出售而取得的 更多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也是有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第七页,共十四页。
两者的联系(liánxì)
➢首先,绝对剩 余价值生产 是资本主 (shēngchǎn) 义体系的一般 基础,并且是 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 的起 (shēngchǎn) 点。
第八页,共十四页。
➢其次,相对剩余 价值生产的方法 ,同时 还是 (tóngshí) 促进绝对剩余价 值生产的方法
第五页,共十四页。
• 相对(xiāngduì)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 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 要劳动时间而相对(xiāngduì)延长剩余 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平等的权力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 在平等的权力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 万人大罢工, 1886.5.1 芝加哥 20 万人大罢工, 小时工作制。 争取 8 小时工作制。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在工人阶级强大的压力下, 大战后,在工人阶级强大的压力下,西方 国家才被迫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二战后, 国家才被迫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二战后, 由于工人的政治力量进一步增强和新的科 技革命,使工作日进一步缩短。 技革命,使工作日进一步缩短。
(2)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概念不同。 第一,概念不同。 第二,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 第二,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生产技术条件的变革为基础。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生产技术条件的变革为基础。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必要劳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必要劳 动时间的缩短, 动时间的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 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 增加剩余价值量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 值生产。 值生产。
2、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提高剩余价值率是增加剩余价值 的主要方法。 的主要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历 史上有两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 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概念 • 在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绝 在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绝 对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 对延长工作日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 剩余价值量的方法, 剩余价值量的方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 产。 • 2、工作日长度的决定
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 系
• (1)两者的联系表现在: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 • 第一,两者本质上都是靠增加雇佣工人 第一, 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 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 • 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 第二, 削的一般基础, 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 起点。 起点。
第三,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第三,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感谢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