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体验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习作,体验乐趣

树勋中心小学夏燕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作文教学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过程应打破几十年不变的老师讲,学生写,老师改的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的作文教学评价应突破原有的单一性,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格局,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关键词】;

自主体验多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十分担忧。学生缺乏体验,无从下笔,被动习作,苦于表达。就作文教学过程来说,就如袁微子先生所说:小学作文教学还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统治着,还是用几十年不变的老办法指导学生作文,仍旧停留在课堂上讲,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中。就作文评价来说,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不顾学生的客观实际,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并人为的拔高要求。在这样的教学影响下,学生作文的主体意识薄弱,不能把作文视为一种积极地能动地创造活动,缺乏自主意识,缺乏情感体验,一写作文就有一种为难情绪。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促进学生自主习作,从而体验作文的乐趣已成了当务之急。

一、挖掘素材,丰富体验,变无从下笔为易于动笔。

(一)在生活中自主创造作文素材,体验生活,反映生活。

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也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它体现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强调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我们既可以巧于设计系列综合活动,如将改编课本剧、表演课本剧、写请柬、设计张贴海报,收集制作编小报,写观后感等融为一体,形成系列,还

可以把习作融化在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丰富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关注他人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提高习作兴趣,情动而辞发。国庆节即将来临,我组织学生“办小报,迎国庆”的实践活动。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在编制小报的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一张张小报精彩纷呈、难分高下,真实令人赏心悦目。于是利用一节实践课,我便组织学生开展了说小报——展小报——赏小报——比小报的活动。这些既是对这一实践活动的自然延伸,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交际、体验的情境。在学生自主体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的一个侧面写下来,真是水到渠成,毫不费力。看学生陈奇赏小报这一环,写得多真切:大家都到后面去欣赏小报了,唯独我迟迟不去,因为我怕同学们说我的小报编得不好……在同学们你拉我扯的情形下,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到后面欣赏。一股说不出的羞,从心中一直传遍身体各个角落,使我情不自禁地绕了个大圈,回到座位上。平时粗枝大叶的张逸琛在同学们上台介绍小报时,观察细致,体验独特:陈琳的老毛病又犯了,脸红得像一只红苹果,只见她不停地扯着裤腿,目光一直不敢投向同学们,讲起话来吞吞吐吐的。发言完了走下台时,还不停地吐舌头……在这次习作过程中,学生始终兴趣盎然,个性张扬。

实践与研究表明,学生喜欢各种活动,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思维活动闪耀出亮丽的火花,生发出独特的、丰富的心灵体验,文字表达便成了自然流露,真正做到了“易于动笔”。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素材,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现行的苏教版小语教材对习作的要求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不管是记实类作文还是想象类作文,命题都更为开放,给了学生更广阔的选材空间。如,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一安排的习作是漫谈寒假生活,写这篇习作学生的选材空间很大,可以写千姿百态的事物,各种各样的人,写自己的爱与恨,快乐与烦恼,写自己的幻想、梦想、理想都可以。而且,我在实践与探索中发现,现行的教材中许多课文后都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练笔,这样读写紧密结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所谓充分利用就是教师要认真领会这些作文的要求,领悟编者的意图,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新因素,体验空间,帮助学生拓展选材面,放松学生的身心,引导学生体验文学情境,体验生活乐趣,诱导学生倾吐情感,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所谓灵活运用,就是根据已有素材,设计新颖多样的习作形式,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自由选择作文的权利,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如,我在教完《给予是快乐的》一课后,我

就安排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练笔。我尝试指导学生写《我给xx送礼物》。我请学生带来各式各样的自己喜爱的礼物,布置在教室四个角落,或贴、或挂、或摆放,教室成了礼物专卖店,让学生邀上自己的一、二个好友尽情为亲人、朋友选择礼物,可以是生日礼物、节日礼物或临别赠品,请学生注意到亲人、朋友的年龄特点和个人爱好,可从物品的外观、作用、特色、蕴涵的意义等多方面来考虑。创设这样一种情境,让学生置身在这个新鲜的时空中,兴趣便随之而来。伴随着浓厚的兴趣,学生生发了强烈的观察、体验、表达欲望,学生情不能已,文字从笔端流泻而出,还愁学生不能完成思维到文字的转化吗?看学生笔端的文字多灵动,多富有生活情趣呀:过两天就是蔡艳的生日了,我想把这个小提琴音乐盒送给她,因为他最喜欢听小提琴曲。我仿佛看到蔡艳在她的生日宴会上拉《天鹅湖》的情景。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视野狭窄,所以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假如我们能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素材,通过设计各种习作形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真切、具体的事物刺激下,启动他封尘的记忆材料,激活原有的经验,思维得到启迪,就能唤起他的写作热情,从而轻松愉快自由表达,甚至有创意地表达。

(三)自主挖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感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写作教学理想的境界是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自主挖掘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感悟生活,反映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认为,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自主观察,产生体验,从而发掘写作素材。

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向我们阐明了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头。同时,我们还应逐步引导,使习作成为学生自主表达生活体验的需要。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学校、家庭、社区等各种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习作素材。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观察是习作的基础,只有用心体验,留心观察,唤起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的情感,产生积极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发现写作素材,才能写出真实具体,形象生动的文章。

在具体的教学中,类似《第一次炒鸡蛋》这种习作,学生写过多次,但生活中,又有几个人真正做过?学生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星期天,我布置学生向妈妈去学一学,动手去做一做,再写下来。学生劳动之后从内心发出体验:“金灿灿的炒鸡蛋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