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学设计【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青岛出版社·五年级上册)【本课教学目标】1.在经历给水加热的观察实验中,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学会记录并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2.在经历给水加热的实验及分析实验信息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尊重探究实验中的事实证据。
3.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了解不同情况下水的沸点可能会不一样。
【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酒精灯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表的使用。
课前谈话:同学们,平时你们在家里除了学习看书之外,还喜欢做些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有没有也为家里尽点义务,做些家务事?(学生谈自己所做的一些家务事。
)小结:看来,同学们在家里也是一名合格的小成员。
同学们,可不要小看这些家务事,家务事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科学道理,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研究,就会发现许多问题,揭开许多秘密。
【如果有课前谈话的时间,教师应将谈话内容与课上探究活动的主题相吻合。
如果没有时间或不必进行课前谈话,此部分则可省略。
谈话中,如果学生在前一问题中就谈及了做家务,后一问题即可省略。
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中所做的一些家务事,可以以此为引子,便于在课堂中引出“烧开水”的探究主题,使学生意识到探究的源泉来自于生活。
】一、以生活小事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可结合同学们做的家务事并进行简单评价后引入)生活中你们亲自烧过开水吗?(学生自由汇报)(出示一杯水)如果我们要把这杯水烧开,你们认为,在把水烧开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哪些现象?没烧过开水的同学可以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一猜。
【因为学生中有部分是有烧开水经验的,也有没烧过开水的。
因此烧过开水的同学可以凭自己的经验说说现象,没烧过开水的同学可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
】看来,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现象。
那,水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简单汇报)你们认为,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学生简单汇报)水开了之后,如果我们不停下来而是继续给水加热,你认为水的温度会怎样?(学生简单汇报)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PPT 课件教学设计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PPT 课件教学设计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全册 PPT 课件下载页面: http:/// 21 沸腾教学目标:1.会用表格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能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在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
3.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靳教具准备:带有两个铁圈的贼铁架台、石棉网、烧杯、凉功水、酒精灯、温度计、计语时的钟表一块。
教学过程:疤、演示导课:用酒精灯小给试管里的水加热引出探究忙学习的主题。
从开始加依热到水烧开,看到什么现象创 ?(温度逐渐升高,有大量御气泡在水中产生,并且很快仍冲出水面,水烧开了,过一埔会儿,水明显的减少)。
1 / 3水酶烧开了,也称为水沸腾了,柑这节课我们就研究沸腾板书轧:《沸腾》提出问题你们想贼研究沸腾的什么问题呢?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洁值,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剧问题。
、猜想假设探究沸腾奄的秘密、实验预测老师蓝给每人准备了一张表,我发腿给你们,每人把自己的想法达记录下来。
给水加热过程中严我预测的现象问题我裕的预测水的温度的变化黑趋势先快后慢均匀上升先慢趟后快水的沸点 100o 俺c高于 100oc低于 10 游 0oc水沸腾后,继续裳加热,水温度的变化继续升真高下降保持不变学生填好后,老师收齐] 、制订方案莫实验设计与探究我已把星实验用的材料准备好,每小矛组都有两两个铁圈的铁架台观、石棉网、烧杯、凉水、酒穴精灯、温度计、计时的钟表孕一块,小组在组装时注意:梢温度计的野泡正好进入水中谨,不要触及烧杯壁及杯底。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沸腾的概念,了解沸腾现象的发生原因和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增强其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沸腾的概念和条件,了解沸腾现象的应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沸腾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技能。
三、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三课《沸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物质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的图片或视频,并询问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进而引出本节课将学习的沸腾现象。
2. 讲授1.引导学生猜想什么情况下水会沸腾,并引导学生形成对沸腾现象的初步认识。
2.讲解沸腾的概念:指液体在加热的过程中,由于液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增加,热能储存达到一定程度时,液体内部的汽涌现象。
讲解完毕后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沸腾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沸腾现象。
3.探究沸腾的条件:导电性、热传导、物质的特性等。
4.进一步讲解沸腾的应用。
3. 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探究沸腾现象的原因,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技能。
实验步骤:1.先让学生把热水倒在一个大容器中。
2.把酒精灯放在底部,加热或降低酒精灯的高度,让火焰直接加热干净的试管底部。
3.用一根小木棍轻轻地搅拌一下试管底部,热水就会沸腾。
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问一些探究性问题,如:1.试管底部为什么会沸腾?2.加热试管底部的酒精火焰对热水产生了什么影响?3.沸腾的现象和热传导、导电性有什么关系?4. 总结1.询问学生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总结沸腾现象的概念和条件。
2.引导学生思考沸腾现象的应用。
5. 作业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巩固沸腾现象的认识:1.沸腾现象是什么?2.实验中你发现了哪些规律?3.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和沸腾有关?五、板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2. 能力目标3. 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1. 单元2. 课程## 教学过程1. 导入2. 讲授3. 实验4. 总结5. 作业## 板书- 沸腾的概念和条件- 沸腾现象的应用六、教学方法1.情境式教学法: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
【教学实录】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
“水的沸腾”课堂实录一、创设情景,发现并提出问题师:汽化现象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现在同学都知道了。
那么在你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的时候,有没有亲眼看过并且印象深刻的汽化现象?生:烧开水。
水开了,烧的时间长水会越来越少,因为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师:很好。
物理学科中,水开了称为沸腾,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所感知到的沸腾现象的特点?众生:会冒许多的白气;有许多气泡,水上下翻滚;温度很高,很烫手。
点评: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是进一步增进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探索的兴趣的基础。
师:沸腾是平常生活中大家司空见惯和最熟悉不过的一种现象,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可见大家对水沸腾时的特点还是很了解的。
那么关于烧开水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猜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
)(学生讨论、思考、猜想,老师将学生有代表性的问题列在黑板一侧进行归类。
)(1)怎样水才算真的沸腾了?怎样比较准确地描述这一现象?(2)水沸腾时的温度到底是多少?(3)为什么水沸腾时会冒出很多气泡?他们是哪里来的?……师:大家发言很热烈,问题提得不少,很好。
归纳起来,主要是要认识沸腾前、沸腾后水中的气泡情况和温度情况。
要了解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做呢?生:实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师:对。
那么具体该如何做,需要哪些仪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设计实验(1)学生讨论,说出仪器的选择要求:酒精灯(加热)、加盖烧杯(盛水)、铁架台(支撑烧杯)、温度计(测水温)。
(2)讨论和总结实验中要观察什么、注意事项及实验步骤。
①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观察水温的变化情况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包括上升的气泡数目的变化及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的变化)。
②观察水的动态变化,沸腾前水面是什么形状,沸腾之后水面又出现什么情况。
③观察可分三个阶段:一是沸腾前,二是沸腾中,三是移去酒精灯之后。
观察的方法可以从侧面透过水面观察,也可以从斜上方透过水面观察。
青岛版小学科学《沸腾》课件
思考:火车是怎样发明的?
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 特征?沸腾后如果继续加 热, 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猜想假设:各组根据自己的生 活经验做出猜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 铁架台 烧杯 温度计 酒精灯 硬纸板 水 石棉网 秒表
2、实验中要观察记录的数据有那些:
(1) 记录时间 (2) 水的响度变化 (3) 气泡的大小变化 (4) 水的温度
水的质量偏多(或水太多);水的初温偏低
减少水的质量(倒掉部分水); 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
观察水的沸腾
观察阶段 观察要求
水在沸腾前
水在沸腾时
气泡 由大变小
温度
吸热 逐渐升高
由小变大
吸热时间/min 温度/0C
0 1 2 3 4 5 6 7 8…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水沸腾图象
温度 ℃
100
时间
0
5
分
温度/℃
B
C
A
拓展认识沸腾曲线: AB段物质处 于液态,表 示液体吸热 升温过程。
时间/min
1.思考:油锅取物是真的吗?
危险!切勿模仿!
2、想一想:小试管中的水能 沸腾吗
5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 进行了正确操作,他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___9_9__OC. (2)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 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沸腾
实验装置 观察沸腾实验
时间/min 温度/0C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
《沸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沸腾过程中液体温度不变,需要不断吸热。
2.通过探究水的沸腾过程,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用录像的形式了解水的沸腾现象。
3.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培养探究能力;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沸腾教学难点:明白沸腾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沸腾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看一幅图片!(课件出示蒸气图)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图片的内容师描述:这幅图是不是云雾缭绕的如同仙境一般?这到底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生讨论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与想法师总结:这实际上是吃火锅时给水加热后出现的蒸气,因为水加热会加速水的蒸发随之形成蒸汽,如果我们继续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出示课件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看烧水的视频课件出示视《植物的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2.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植物叶和不同种植物叶。
3.发展学生研究植物的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植物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植物的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马上要开始科学探究了,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好。
首先请你们欣赏几张图片。
(出示课件)师:美吗?生:美。
这些图片的美是谁点缀它们,才使它们那么美呢?(主要是植物的叶)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植物的叶。
板书课题:《植物的叶》[设计意图:课伊始就让学生欣赏老师精心搜索到的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的感情。
明白本节课的科学活动的主题是:植物的叶。
“叶子的秘密”更是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认识植物的叶相同和不同(一)给叶子分类师:接下来我们把树叶宝宝请出来,(课件出示)谁来说一说,这些叶子宝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学说课稿-14《沸腾》青岛版
《沸腾》实验教学说课稿一、实验教材我进行实验说课的《沸腾》一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循环》的第 14 课。
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50ml烧杯、厚质铝箔、温度计、火柴、秒表。
三、实验改进与创新点(一)原实验器材的不足在教学中,发现原实验器材有以下几点不足:⒈烧杯杯口较大,热量散失多,实验耗时长,消耗燃料多。
⒉大烧杯如果减少水量,水浅无法清晰地观察到水沸腾前、沸腾时气泡动态的变化过程,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⒊温度计悬挂不稳固,在沸腾过程中容易碰到烧杯壁。
⒋使用自来水加热耗时长。
(二)实验创新点针对上面的不足之处,经过多次反复实验,我对实验器材进行了以下创新性改进:⒈选用50毫升的小烧杯,40毫升的水量。
⒉小烧杯口用厚质铝箔封住,中央留孔插入温度计,减少热量散失的同时又可以固定温度计。
水沸腾时,水面能翻出大的剧烈水花,更有利于学生对沸腾现象的理解。
⒊通过多次加热比较,纯净水要比自来水加热时间短。
总之,通过以上改进,有效地缩短了给水加热的时间,并且实验现象清晰明显,课堂效果非常好。
四、实验原理及设计思路(一)实验原理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
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如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 100℃。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即使同一液体,它的沸点也会随外界大气压强的改变而改变。
)(二)实验设计思路为丰富和深化学生的感知,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我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上升的变化,鼓励学生动脑大胆猜测,通过亲自设计、动手做实验的方式来验证猜测。
实验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整理成折线图。
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很容易使学生发现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水的沸点以及水沸腾后温度不会再继续上升。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沸腾》教案设计
21 沸腾教学目标:1.在经历给水加热的观察实验中,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学会记录和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2.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了解不同情况下水的沸点可能会不一样。
3.在经历给水加热的实验及分析实验信息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尊重探究实验中的事实证据。
教学准备:酒精灯、方座支架、石棉网、小烧杯、温度计、火柴、秒表、实验记录表、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描述:一、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家烧过开水吗?那你仔细观察过烧水的过程吗?生1:水烧开了会冒热气。
师: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
生2:如果烧得太久,就会把水烧干。
师:对,水就快速的蒸发掉了。
师:没有仔细观察过烧水过程的同学也不要失望,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请你们亲自在课堂上烧一杯水,同学们可要用心观察呀,看看你会在烧水的过程中发现什么奇妙的现象?今天就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水的“沸腾”。
(板书)二、进行“给水加热”的探究实验活动1.师:同学们做好实验记录便于我们观察实验过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两份记录表,一份是这样的。
时间(分钟)温度发生的现象12345……表中共有三部分内容:发生的现象时间(分钟)、温度℃、发生的现象。
其中0 1 2 3 中的0分钟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0分钟就是在没加热之前,先把水的温度测量记录下来。
然后再开始加热。
加热到1分钟时记录下水的温度,2分钟又记录下水的温度。
一直记录下去。
(出示媒体课件)2.出示第二张表(曲线图)这张表是专门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假如0分钟也就是没加热之前水的温度是16摄氏度,就在0往上16位置上点点记录,依次类推。
然后,把所获得的点用折线或曲线连结起来就可以了。
通过这个曲线就可以知道水的温度变化了。
【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记录学会观察实验,知道该从哪方面观察,记录哪些东西,养成会观察懂记录的好习惯】2.实验注意的事项如果我们现在利用这套实验装置来给水加热,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交流)。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沸腾》教学设计
《沸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科书包括三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
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烧杯、水、火柴,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准备材料的过程。
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查阅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过程及其利用,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
只有活动过程属于课堂集体探究学习的内容。
本课只有一个活动,由一个问题引出,即“我们给水加热,会有什么发现?”以此让学生进入给水加热的探究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其过程中发现给水加热后发生的现象,探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水的沸点。
同时,教材中还呈现了两种记录表:一种是“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体现全面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另一种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主要记录水的温度的变化情况。
教科书力图通过观察实验记录表使学生学会搜集记录观察实验中的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解读数据,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发现新问题,使学生能以新问题为切入点和导火索,将探究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蒸发现象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液体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五年级学生都熟悉它,但是对于水的沸腾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水沸腾时的温度等问题却没有做深入的思考。
学习目标1.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的验证的,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在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3.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记录和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评价任务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学准备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的现象,并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疑问。
五年级科学上册 沸腾教案 青岛版
沸腾一、教学背景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科:小学科学 5年级上册课时:1课时课题:《沸腾》版本:青岛版执教老师:翟然然二、教学目标:1、在经历给水加热的观察实验中,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学会记录和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2、在经历给水加热的实验及分析实验信息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尊重探究实验中的事实证据。
3、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了解不同情况下水的沸点可能会不一样。
三、教材分析:本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开始探究,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现象的引领下展开探究活动。
本课以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为载体,让学生采用记录数据的方式收集信息,使学生经历一个把数据整理为直观可视形式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演示法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火柴、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秒表六、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回答吗?师:老师想大家肯定都喝过开水吧,但是老师觉得咱们同学们有烧开水经历的并不多,哪些同学完全是自己动手烧开水?生:……师:那么有过这种经历的同学,不知道你们在烧水的过程中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水被烧开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现象?生:……师:看来烧开水这一生活中的小事里也包含着许多科学的奥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水被烧开的秘密。
2.猜想:刚才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观察,说出了水被烧开时的部分现象,例如: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老师看的出来,有许多同学还没有烧开水的经验,请同学们想一想:(出示表)(1)我们将盛有水的壶放在火上烧,随着时间的变化水温变化的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是先快后慢呢?还是均匀上升?还是先慢后块?(2)你认为水被烧开时的温度会是多少?是100摄氏度?还是高于100摄氏度?还是低于3.设计实验:(1)(教师演示讲桌上准备的实验材料材料(与学生面前的一样):用手拿起来)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这样的实验器材,我们来认识一下,(这是什么(演示)…..)(你们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吗?学生回答后强调)(你们会是用酒精灯吗?学生回答后强调)(2)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利用这些材料我们怎样来模拟生活中的烧水现象呢?用什么做烧水的热源呢?用什么替代水壶呢?用什么来记录水温的变化呢?……(3)学生讨论(4)哪个小组给大家讲讲你们的实验设计?学生汇报(教师评价)还有不同的实验设计吗?(5)你觉得我们实验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学生交流(6)教师小结:对于这个实验,老师也有几点提示,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五年级科学上册《21 沸腾》教案 青岛版
《21 沸腾》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沸腾,并能结合日常生活,对沸腾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能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水沸腾时会有哪些现象和变化。
3、知道水能通过沸腾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去。
4、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的观察总结知识。
2、查阅相关方面的资料了解课本内容。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按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动手的乐趣。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二、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沸腾现象。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养成独立实验观察的习惯。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烧杯、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图片。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是不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有人有这么一种特长,把手放在滚烫的油锅里一点都没事。
其实这是骗人的,翻滚的是醋,因为醋很容易沸腾起来,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沸腾的知识。
新课讲解:一、分组实验,合作探究1、师: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水沸腾后,我们给它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会继续上升吗?水量会变少吗?让我们从实验中去寻找答案吧。
2、实验步骤:(多媒体出示)(1)在烧杯内装30毫升水,用温度计测量出水的温度。
(2)将烧杯放置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将点燃的酒精灯放置在三脚架下给水加热;约3分钟后,量一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3)加热到水沸腾时,量出水的温度;继续加热2分钟后,量出水的温度;继续加热3分钟后,再量一量水的温度,并观察水量的变化。
(4)整理实验数据,对比、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师:为确保实验顺利,大家千万要注意:实验操作要规范,并注意安全。
那现在,我们就来分组开展我们的实验探究吧!请各组的材料员来领取实验器材。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操作,引导各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5、分析整理,汇报交流(1)师:实验时间到了,请大家各就各位,各组的材料员收拾、整理好实验器材并交上来。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物理变化。
2.了解沸腾的温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理解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
3.通过实验观察、探究沸腾的时间与容器形状之间的联系,提升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沸腾的概念、温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沸腾时间与容器形状之间的联系,提升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掌握沸腾的概念,例如:你们平时使用水壶时,滚烫的水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思考问题的答案。
2. 观察实验(20分钟)将不同形状的容器(如锅、瓶子、碗等)中的水加热至沸腾,让学生观察时间,记录实验结果。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沸腾时间与容器形状之间的联系。
4. 示范实验(15分钟)教师可以选用一种容器,在不同温度下观测水的沸腾情况,引导学生探究温度与容器形状对沸腾时间有何影响。
5. 总结概念(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沸腾的概念,以及温度和压力与沸腾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到温度不变是沸腾的物理原因。
6. 实验报告(10分钟)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论等内容。
四、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在平时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回答和参与情况,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估。
2.可以通过组织测试、作业、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观察不同压力下水的沸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2.学生可以了解水的沸点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探究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六、课外作业1.阅读相关课外书籍,进一步了解沸腾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2.分析并描述生活中沸腾现象的发生原因,撰写到实验报告中。
七、教学体会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沸腾的现象,探究物理原理,并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沸腾》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沸腾》一课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水循环的第二课。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蒸发现象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液体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五年级的学生都应该熟悉它,但是,对于水的沸腾过程中伴随的热量的变化、水沸腾时的温度等问题却没有做深入的思考。
本课以探究水的沸腾现象为载体,引领学生经历猜想预测、实验观察、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全过程,既能帮助学生获得许多关于沸腾的直接认识,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熟视无睹”的沸腾现象,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未必“熟知”的东西,逐步培养他们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
教学目标:1、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在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体验合作探究的愉悦感。
3、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铁架台、烧杯、水、酒精灯、火柴、酒精、温度计学生:铁架台、烧杯、水、酒精灯、火柴、温度计、手表、实验记录单、水温变化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也是有名的礼仪之乡,当有客人到来的时候,我们一般会为客人沏上一杯热茶表示欢迎,只要沏茶就免不了烧水,生活中你们烧过水吗?2、学生随意回答。
3、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点出:今天这节课一起在课堂上烧杯水。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预测现象、实验记录。
1、出示一杯水,如果我们要把这杯水烧开,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先猜一猜,在把水烧开的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发生?2、学生猜测:(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会冒气泡、水会变少、冒热气等)3、谈话:如果要检验我们的猜测对不对,你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对,做实验,只有自己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为了给大家足够的时间,老师把实验器材组装好了,等会同学们点燃酒精灯就可以实验了。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沸腾》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沸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教科书包括三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
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烧杯、水、火柴,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准备材料的过程。
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建议性活动内容:查阅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过程及其利用,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
只有活动过程属于课堂集体探究学习的内容。
本课只有一个活动,由一个问题引出,即“我们给水加热,会有什么发现?”以此让学生进入给水加热的探究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其过程中发现给水加热后发生的现象,探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水的沸点。
同时,教材中还呈现了两种记录表:一种是“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体现全面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另一种是“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主要记录水的温度的变化情况。
教科书力图通过观察实验记录表使学生学会搜集记录观察实验中的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解读数据,从而获得科学知识,发现新问题,使学生能以新问题为切入点和导火索,将探究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蒸发现象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液体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五年级学生都熟悉它,但是对于水的沸腾过程中伴随的热量变化、水沸腾时的温度等问题却没有做深入的思考。
学习目标1.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的验证的,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在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3.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记录和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评价任务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学准备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的现象,并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疑问。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沸腾》教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沸腾》教课设计教课目标1.会用表格等方法记录、整理、解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能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建性的科技作品。
2.在研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觉合作研究的重要性。
3.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课要点认识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教课难点能用表格等方法记录、整理、解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
教课方法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研究课前准备一块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1.发言导入:生活中你们亲身烧过开水吗?你以为在开水烧开的过程中,会有哪些现象发生?2.学生回答后,师板书:沸腾,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使用‘学乐师生’摄影、录像,采集学生典型成就,在‘讲课’系统中展现(一)提出问题你们想研究沸腾的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下边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猜想假设研究沸腾的奥密、实验展望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张表,我发给你们,每人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给水加热过程中我展望的现象(用√表示)问题我的展望水的温度的变化趋向先快后慢平均上涨先慢后快水的沸点 100 oc高于 100oc低于 100oc水沸腾后,连续加热,水温度的变化连续高升降落保持不变[ 学生填好后,老师收齐](三)制定方案实验设计与研究我已把实验用的资料准备好,每小组都有两两个铁圈的铁架台、石棉网、烧杯、凉水、酒精灯、温度计、计时的钟表一块,小组在组装时注意:温度计的野泡正好进入水中,不要涉及烧杯壁及杯底。
每组都把实验资料组装好了,那么,我们在做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酒精灯的使用,温度计的读数,同学的分工等)。
在做实验时,我特别重申两点:一是表不可以停下来,不过每过一分钟记录一次,要记下水沸腾使用了多长时间;二是水沸腾了此后,再连续加热2— 3 分钟,认真观察、记录。
(四)实行研究学生做实验并把观察记录记下来(发观察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学生做实验,老师汇总同学们的展望表,学生展现实验成就。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沸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沸腾和水蒸气的形成过程。
2.掌握水沸腾时的特征。
3.了解沸腾与水的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水沸腾时的特征。
2.沸腾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沸腾现象的科学原理。
2.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1.水的三态及相变规律回顾。
2.水沸腾的特征及沸腾的科学解释。
3.沸腾现象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回顾水的三态及相变规律。
2.提问:水沸腾后会变成什么?2. 操作环节1.展示水沸腾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水沸腾的特征。
2.在实验室里准备一个较大的玻璃杯,倒入适量的水,加热它,并观察水的特征变化。
3.让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格,记录每次加热后水的温度与沸腾状态,并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沸腾的特征和变化。
4.提问:什么因素影响水的沸点?请学生进行讨论。
3. 归纳总结环节1.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归纳出沸腾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表,帮助学生总结沸腾现象与温度的关系和沸腾现象与压强的关系。
3.教师讲解沸点的概念及其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4. 拓展延伸环节1.提示学生讨论汽车等机动车辆行驶时,为什么要加装散热器?2.告知学生可尝试在不同环境压强下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变化,计算出水的沸点变化大小。
六、教学评价1.询问学生对沸腾现象的理解和水的沸点变化的原因的理解。
2.对学生实验记录表格的填写和实验记录的描述加以评价。
七、教学资源1.视频:《沸腾的奇妙》。
2.实验设备:玻璃杯、酒精灯或热水浴。
八、教学亮点通过实验和视频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沸腾的特征和现象,加深学生对沸腾现象的认识。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让学生掌握沸腾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提高学生科学分析和实验探究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沸腾
一、教学目标:
1.利用表格、曲线图等方法记录、整理、分析给水加热过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认识到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在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的活动中,感受合作探究的重要性,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3.认识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二、教学准备:
酒精灯、方座支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火柴、秒表、实验记录表、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烧过开水吗?
师:(出示一杯水)回想一下在把水烧开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现象?(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测。
)
师:看来,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很多现象。
你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师:你知道水烧开时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吗?水开之后,如果我们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哪位同学来分享你的想法?
师:看来,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
请同学位拿出表一,用对号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师:同学们的想法是否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两人
一组动手烧一杯开水,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二)进行“给水加热”的探究实验活动
1.师:两人一组:一位同学操作观察,另一位同学负责填好实验记录单。
合作完成曲线统计表。
在实验前,老师有几点提示,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2.实验注意的事项(多媒体出示温馨小提示)
(1)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2)小心使用酒精灯和石棉网。
(3)注意水烧开后要继续加热2--3分钟,观察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3.分组进行观察实验活动
师:好,现在开始实验。
实验开始,教师要巡回指导,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4.汇报与交流
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发现,现在哪个小组来分享你们的实验成果。
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听,记住他们的发言要点,以便与自己的实验结果相对照。
5.学生讨论分析实验数据
水的温度在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
(生:冒气泡)(师板书:冒气冒泡翻滚沸腾)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 ℃),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沸腾”。
水沸腾后,温度计读数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这杯水的沸点。
(板书:温度不变沸点)
师总结:先出小泡——气泡增多——冒气——出现大量气泡——翻滚——出现大量水蒸汽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组水的沸点是多少?(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师:各组水的沸点怎么不一样呢?(生答)
小结:水的沸点与温度计的制作是否精密、同学们读数时是否标准、还有杯子里水蒸气的压力等因素都对水的沸点有影响,科学家研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在沸点处板书:100℃)。
提问:是不是在任何环境下水的沸点都不变呢?
关于这个问题课前老师也查阅了资料。
(请看大屏幕,出示资料)
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升高而上升,随着气压的下降而下降。
当气压低于一个大气压时,水不到100℃就沸腾了,即使炉火再旺,水温也不会升高。
根据计算,地势每升高1000米,水的沸点就降低3℃。
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在这里,水的沸点常年都达不到100℃,大部分地区水的沸点为84~87℃。
而在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上,烧开的水只有73.5℃。
(三)、生活中的应用
师:我们家中用的压力锅:因为是密封的随着锅内温度的上升,气压不断增大,水的沸点升高,使食物很快成熟。
师:水沸腾后,产生大量蒸汽,蒸汽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瓦特根据这个原理改良了蒸汽机。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我们本节课学习了水的沸腾,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像瓦特一样做一个有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
沸腾
加热
冒泡冒气翻滚温度不变沸点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