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在创作、流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中的 四大基本特征是什么?
• 一、创作、流传中的集体性 • 民间创作是一种群体性的审美活动 • 民间创作是一种集体审美意识的实现。民间文学作品 具有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加工、集体保存、为 集体服务的特点。 • 既是最初是由某人单独创造的作品,一经流传,便自 然地归属集体所有。 • 创作主体、对象客体与接收主体之间的位置常常是可 以调换的。因此,劳动大众人人是创造者但不是某篇 具体作品的专利者。 • 由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艺人演述的曲唱、评书作品也 具有集体性特点。因为听众的意见,甚至是某些细微 的情绪变化,都会促使民间艺人不读地修改、加工、 丰富自己演唱的作品。
如何理解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 一、创作、流传中的口头性
• 民间文学的载体是民间的口头语言。 • 民间文学用口头语言进行创作,同时又通过 口头语言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作品都保存 在民众口头上。“口耳相传”、“口传心授” • 口头性特点是民间文学的本质特征。
• 二、口头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 • 民间口头语言生动明快,简洁传神,极富形象性、 立体感,具有一种流畅活泼的动态美。 • 口头语言极强的粘附功能能牢牢地吸住听众,使 民间作品的继续流传加工成为可能。 • 认识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对民间文学的采风、欣赏 及作家文学创作的意义: • 1.在采集民间文学作品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保持口 头创作的原貌、保留原作的叙述方式、叙述风格, 留意叙述或演唱的具体环境、参与对象,乃至语 气声调、手势表情,并尽量准确地记录,传达出 来。 • 2.民众口头语言的常新能给作家们取之不尽的语 言艺术宝库。
第二章 民间文学创作、流传的 基本特征
第一节 创作中主、客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 一、民间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 • 民间文学是对劳动大众的创造力量、人格精神和审美意识的 一种现实肯定,它是民众精神生产的结晶。 • 民间创作是一种自然状态,常常伴随着物质生产或生活一道 进行。主体是劳动大众,客体是劳动者所处的自然及社会、 历史生活环境。 • 民间文学的创作是主体的情感冲动、直觉感受,所以民间文 学不仅一种客观写照,而且还是一种情感的主体抒发。其创 作的冲动,并不是反映的愿望,而在于发抒的欲求。因此, 民间文学作品常表现出一种真纯不羁、率性而发的独特风格。 • 二、自在自由的性灵抒发 • 民间创作是天马行空式、自在自由的一种心灵抒发。创作主 体既不受某种利欲的引诱和驱使也不受任何外力的束缚制约;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 民间文学没有书面文学的深刻与完美,但它以情感的真纯无 伪为基石,保持着独立地位的价值。
• • • •
二、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 民间文学集体性特点的意义: 1.使我们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民间文学的价值。 民间文学作品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审美心理依据。 因为创作个体的主观情感,总是沿着社会内趋力的特 定指向,在群众共同关注、共同感兴趣的交点上聚焦 的。因此民间文学作品是一种群体意识的结晶。它既 包含有社会心理的深刻内容,更体现着劳动大众的审 美习惯、审美兴趣的传统特点。 • 通过民间文学不仅能看到民众的理想追求、领悟到民 众的心理习惯、审美趣味,而且还能辨析一个民族数 世纪以来的心理历程。 • 2.认识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便于我们在搜集整理 时进行必要的鉴别。 • 民间文学必须具备在群众中广泛流传、为群众所承认, 而且已成为群众的共同财富的条件。
2.民间文学是民众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 体现群体性审美意识的民间文学创作方式的广泛使用, 世代相传。 民间文学的创作方式主要体现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 上,包括讲述方式、结构艺术、修辞手段、音域各式、 习惯用语等。它们构成了民间文学的总体艺术特征, 使得民间文学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 例如民歌创作的歌谣体式。散文叙事类民间创作在讲 述方法、情节定式、形象类型、语体结构、套语运用 等方面,也有相当稳定的规律可循。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特征,使得口头文学带有浓厚传统 性的文学现象 类型性、程式性、模式性是集体口传艺术自身质的规 定性所决定的。
如何理解民间文学的 变异性与传承性?
第四节 寓不变于万变、万变中有不变
• 一、创作、流传中的变异性 • 由于民间文学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特性,造成其本身总是 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这就体现出民间文学的另一个特 征:变异性 • 口头文学总是动态的,这既表现在民间文学的讲述、传播过 程中,又体现在民间文学每一次传述都是在创作的过程中; 既是已经整理出版的民间文学作品也仍然在民间不断变化。 • 造成民间文学变异性的原因: • 1.流传地域的不同,自然环境、季节气候、风俗习惯、方言 土语的差异,不同表演者各自口才、风格的不同,使得同一 母题的作品,在不同地区流传会有不同的异文。 • 2.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众生活际遇、情感愿望的不断变化, 使得一些传统作品的内容、情节逐渐丰富,从而导致了作品 主题的重大变化。 •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不仅是一种自然属性,而且也是以严肃的 社会背景和迫切的群众心理为基础的。 • 因此,我们在进行民间文学搜集时,尽可能地搜集各种异文。
• 二、创作、流传中的传承性 • 民间文学虽因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特性使得其自身一 直处于不断变化中,但也使其本身保存了一系列相对稳 定的因素。这些因素使民间文学世代相传、形成传统。 这就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民间文学传承性特征形成的原因: 1.民间创作是群体意识的历史积淀。民众意识的形成 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深厚而复杂。某种意识或文化 因素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独立性、稳定性和隐秘性, 不会因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民间文学中这种集 体文化心理的遗传基因既贯穿于民间文学作品中,又存 活于现代民众的现实意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