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理姓氏文化感知美好祝愿

——《古代文化常识之姓名字号》教学设计

授课:张焱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有关姓名的文化常识,更好地鉴赏高考卷中古代文学人物传记作品,提高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梳理整编课文中已出现的姓氏文化常识,教师联系高考考点加以纵深拓展。

3.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学生积累识记古代姓氏文化常识,探求古代姓氏根源文化的现实意义,体会长辈寄寓姓名中的美好祝愿。

4.了解古代姓氏文化所体现的和谐美与人情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姓氏文化基本常识,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立足现代社会,探求古代姓氏根源文化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创意

教学中先指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古诗文来搜集整理有关姓氏字号的文化

常识。根据课件中设计的有关思考和练习题,布置学生去寻找跟自己姓氏有关的知识,追本溯源,同时,向长辈了解自己名字的涵义。课堂上,全班进行交流探究,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姓氏文化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并立足现代社会,引导学生关注我们民族姓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用课件导入篆体姓氏图腾,学生猜测,激活课堂

2.提问:我们班上总共有几种姓?全国又有多少姓氏?

我是谁?姓?名字?

举例:马三立

每个名字都是有来历的,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姓名的涵义。

(二)梳理探究

引言:平时我们碰到一个陌生人,要想与之沟通,总要问“您贵姓?”“您尊姓大名?”我们国家举行重大会议,公布人事安排,凡有多人担任同样职务,或其他场合如书的编者、作者为多人时,排顺序往往是“以姓氏笔划为序”。那么什么是姓氏?姓、氏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名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在看古书,小说、古典戏剧时往往会碰到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号的情况,有

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

1、姓氏的起源

姓的起源:

《说文》:“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感天而生”是始祖所感生的图腾物,西周以后被附会为“天”。“因生以赐姓”实指因图腾称号作为姓。可见“姓”本义指所感生之物。

汉代王充《论衡·诘术篇》:“古者,因生而赐姓,因其所生赐之姓也,若夏吞薏苡而生,则赐苡氏。商吞燕子而生,则姓为子氏,周履大人迹,则姬氏其立名也”。禹的母亲因吞食了薏苡,于是受孕而生下了大禹,故夏人以薏苡为其图腾,并以“姒”为姓;商的祖先契因为其始祖母简狄吞食玄鸟(燕子)的“子”(即卵)而生下了契,故商人便以玄鸟为图腾,并姓“子”。

氏的起源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后来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例如旧说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这样,姓就成了旧有的族号,氏就成了后起的族号了。《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本义指氏族,氏族即支族,指分化的各族。从语音看,“氏”与“支”古音同。

氏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

(1)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例如:郑捷(郑文公)、蔡甲午(蔡庄公)、齐环(齐灵公)、宋王臣(宋成公)

(2)以邑名为氏:例如:屈完、羊舌赤、解狐

(3)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例如:东门襄仲、北郭佐、南宫敬叔、百里孟明视,(4)或以官职名为氏:例如:祝鮀、司马牛、乐正克,张,司空

(5)或以图腾为氏:牛,李,黄

(6)或以少数民族改姓部落名称为氏:金,卢,尉迟,呼延

(7)或以神话传说为氏:龙,痛

(8)或以避讳避祸改氏:同,冯,闻,光,邱

(9)或以职业为氏:如巫、陶、甄,卜,屠,

(10)古人还有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的:例如: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仲孙阅(鲁公子庆父之后,庆父字仲)、叔孙得臣(鲁公子牙之后,牙字叔)季孙肥(鲁公子友之后,友字季)、庄辛(楚庄王之后)

讨论探究:我们班上同学的姓氏起源归纳(见课件)

姓氏的联系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

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

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

例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芈。

出嫁以后如果要加以区别,就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在姓上冠以所自出的国名或氏。例如:齐姜晋姬秦嬴陈妫国姜(国,氏。)

2.嫁给别国的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的国名。例如:秦姬芮姜息妫江芈

3.嫁给别国的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的氏或邑名。例如:赵姬(赵衰妻)孔姬(孔圉妻)秦姬(秦遄妻)棠姜(棠公妻;棠,邑名。)

4.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的谥号,例如:武姜(郑武公妻)昭姬(齐昭公妻)共姬(宋共公妻)敬嬴(鲁文公妃)文姜(鲁桓公妻)齐归(鲁昭公母)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都能有姓了。

2.名字的来由

名的来历

名,一般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或长者或有威望的人命名,姓与名结合起来就是对一个人身份的确定。但古人特别是读书人或有威望有影响力的人,一般不直呼其名,因为直呼某人的姓名是不礼貌的行为。

字的来历

字是人成年举行冠礼后所取的,用以表示其社会权利和义务的标志。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

成人后,称字是对平辈或尊辈的礼貌和尊敬。

名与字的关系

字是名的解释或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对名有表述和阐明的作用,所以又叫“表字”。《白虎通义》:“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和“字”有意义相同的

屈原名“平”字“原”

东汉创制地动仪的张衡字平子

“名”和“字”有意义相辅的

宋代作家晁补之,字无咎,因能“补过”,才能“无咎”

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

“名”和“字”有意义相反的

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

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

清代文学家李渔字笠翁

当堂作业:常见古代名人的对应的字的常识考查(见课件)

3.号的产生

别号

“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封建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