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左传》选读
国学经典《左传》
【注释】 (23)宋:诸侯国名,子姓,在今河南商丘。 (24)叔詹:郑国大夫。 (25)姬出:姬姓父母所生,因重耳父母都 姓姬。 (26)离:同“罹”(li),遭受。 (27)靖:安定。 (28)三士:指狐偃、赵衰、贾佗。 (29)齐(chai):类,等。
【原文】 及楚,楚子飨之(30),曰:“公子若反晋国, 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31), 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 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 兵(32),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33)。若不 获命,其左执鞭弭(34),右属藁踺(35),以 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36)。楚子曰:“晋 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 力。晋侯无亲(37),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 之后,其后衰者也(38),其将晋公子乎!天将 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第四节 先秦叙事散文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为史传文学直接祖述 1、史料 2、体例 3、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 4、直书无隐的精神 二、散文创作的楷模 三、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
【注释】
(1)及于难:遇到危难。 (2)保:依仗,依赖。 (3)校(jiào):同 “较”,较量。 (4)狐偃:重耳的舅父,又称子犯, 舅犯。赵衰:晋国大夫,字子余,重耳的 主要谋士。颠颉:晋国大夫。魏武子:魏 诌(zhōu),晋国大夫 。司空季子:名 胥臣,晋国大夫。
【原文】 狄人伐唐咎如(5),获其二女叔隗、季 隗,纳诸公子,公于取季隗,生伯俦、叔 刘(6)以叔隗妻赵衰(7),生盾。将适 齐(8),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 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 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9)。请待子。” 处狄十二年而行(10)。
国学宝典《左传》:哀公十四年
【导语】⼗四年春季,在西部的⼤野打猎,叔孙⽒的驾车⼈⼦鉏商猎获⼀只麒麟,认为不吉利,赏赐给管⼭林的⼈。
下⾯是分享的国学宝典《左传》:哀公⼗四年。
欢迎阅读参考!《哀公⼗四年》 【原⽂】 【经】⼗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邾射以句绎来奔。
夏四⽉,齐陈⼼互执其君,置于舒州。
庚戌,叔还卒。
五⽉庚申朔,⽇有⾷之。
陈宗竖出奔楚。
宋向魋⼊于曹以叛。
莒⼦狂卒。
六⽉,宋向魋⾃曹出奔卫。
宋向巢来奔。
齐⼈弑其君壬于舒州。
秋,晋赵鞅帅师伐卫。
⼋⽉⾟丑,仲孙何忌卒。
冬,陈宗竖⾃楚复⼊于陈,陈⼈杀之。
陈辕买出奔楚。
有星孛。
饥。
【传】⼗四年春,西狩于⼤野,叔孙⽒之车⼦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
仲尼观之,⽈:「麟也。
」然后取之。
⼩邾射以句绎来奔,⽈:「使季路要我,吾⽆盟矣。
」使⼦路,⼦路辞。
季康⼦使冉有谓之⽈:「千乘之国,不信其盟,⽽信⼦之⾔,⼦何辱焉?」对⽈:「鲁有事于⼩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
彼不⾂⽽济其⾔,是义之也。
由弗能。
」 齐简公之在鲁也,阚⽌有宠焉。
及即位,使为政。
陈成⼦惮之,骤顾诸朝。
诸御鞅⾔于公⽈:「陈、阚不可并也,君其择焉。
」弗听。
⼦我⼣,陈逆杀⼈,逢之,遂执以⼊。
陈⽒⽅睦,使疾,⽽遗之潘沐,备酒⾁焉,飨守囚者,醉⽽杀之,⽽逃。
⼦我盟诸陈于陈宗。
初,陈豹欲为⼦我⾂,使公孙⾔⼰,已有丧⽽⽌。
既,⽽⾔之,⽈:「有陈豹者,长⽽上偻,望视,事君⼦必得志,欲为⼦⾂。
吾惮其为⼈也,故缓以告。
」⼦我⽈:「何害?是其在我也。
」使为⾂。
他⽇,与之⾔政,说,遂有宠,谓之⽈:「我尽逐陈⽒,⽽⽴⼥,若何?」对⽈:「我远于陈⽒矣。
且其违者,不过数⼈,何尽逐焉?」遂告陈⽒。
⼦⾏⽈:「彼得君,弗先,必祸⼦。
」⼦⾏舍于公宫。
夏五⽉壬申,成⼦兄弟四乘如公。
⼦我在幄,出,逆之。
遂⼊,闭门。
侍⼈御之,⼦⾏杀侍⼈。
公与妇⼈饮酒于檀台,成⼦迁诸寝。
公执⼽,将击之。
⼤史⼦余⽈:「⾮不利也,将除害也。
」成⼦出舍于库,闻公犹怒,将出,⽈:「何所⽆君?」⼦⾏抽剑,⽈:「需,事之贼也。
初二语文课教案一等奖-国学经典:《中庸》《礼记》《左传》
【国学经典】《中庸》选读一、文学常识《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颍、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L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
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
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
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二、例句赏析(-)天命(1)之谓性;率性(2)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3)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
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一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谊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L "中' 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左传》名篇选读
《左传》名篇选读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八年级传统文化第三课《左传》
18.一之谓甚(一之为甚):《左传· 僖公五年》:“晋不可启, 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犯一次错误,已经过分了。表 示不可一错再错。 19.假途灭虢: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消灭对方的计策为假途 灭虢 20.经天纬地:形容有治理天下的经世之才。 2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 姑待之。”不义的事情做多了,会自取灭亡。 22.一鼓作气:《左传· 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23.居安思危:《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 备无患,敢以此规。 24.一问三不知:《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 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其它还有: 骄奢淫逸;众叛亲离;大义灭亲;惟命是听;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等
【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 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 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 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坏。他们 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 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 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用摆威 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 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 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 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 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 恐怕郑国真的 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 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
11.风马牛(风马牛不相及):《左传· 僖公四年》:“君处北海, 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言齐楚两地相离甚远, 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12.剑及屦及:后用以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13.鞭长莫及(鞭不及腹):《左传· 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 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意是鞭子诚然很长,但不能 打马肚子。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14.城下之盟:《左传· 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绞…大败之,为 城下之盟而还。”在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订立的盟约,现指事 发因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15.尔诈我虞:《左传· 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 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指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16.贪天之功:原意把天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后谓抹杀 别人的力量,把功劳算到自己身上。 17.居不重席(居不重茵):《左传· 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 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席:铺垫用具。坐卧处不铺设 两重垫子,意谓节俭。
《左传》经典篇目
《左传》经典篇目
《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以下是《左传》中的一些经典篇目:
1. 郑伯克段于鄢:这是《左传》中非常著名的一篇,讲述了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之间的斗争。
共叔段野心勃勃,欲夺取王位,最终在鄢陵之战中被郑庄公所败。
这篇文章通过生动的人物刻画和情节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权力斗争的残酷。
2. 曹刿论战:这篇文章描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表现。
曹刿是鲁国的一位智者,他通过观察敌我双方的布阵和士兵的精神状态,准确地预测了战争的结果,并提出了有效的战略建议。
这篇文章体现了曹刿的智慧和远见卓识。
3. 肴之战:这篇文章讲述了晋国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与楚国军队的一场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重耳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成功地击败了楚军。
这篇文章不仅展示了重耳的英勇和智慧,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4.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这篇文章讲述了郑国大夫子产向晋国大夫范宣子提出批评的故事。
子产认为范宣子使用
轻币(劣质货币)是不道德的行为,会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信任。
这篇文章体现了子产的正义感和道德观。
5.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讲述了烛之武如何巧妙地说服秦穆公撤回其军队的故事。
烛之武是郑国的一位智者,他利用秦穆公的心理弱点和政治利益,成功地说服了秦穆公放弃进攻郑国的计划。
这篇文章展示了烛之武的机智和口才。
以上只是《左传》中的部分经典篇目,实际上《左传》中还有很多其他精彩的故事和篇章等待读者去探索和发现。
国开(山东)51761《国学经典选读》终结性考试【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终结性考试复习资料
注: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有
a. 《春秋》《国语》
b. 《左传》《国语》
c. 《春秋》《左传》
d. 《国语》《战国策》
[提示:仔细阅读试题,并作答]
正确的答案是:《国语》《战国策》
【题目】
善于用构思奇特的比喻和寓言来说理的先秦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庄子
[提示:仔细阅读试题,并作答]
正确的答案是:庄子
【题目】
项羽破釜沉舟的事迹发生在
a. 乌江自杀前
b. 垓下突围时
c. 钜鹿之战中
d. 鸿门宴
[提示:仔细阅读试题,并作答]
正确的答案是:钜鹿之战中
【题目】
()是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写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佳句。
a. 宋之问
b. 王勃
c. 陈子昂
d. 王绩
[提示:仔细阅读试题,并作答]
正确的答案是:陈子昂
【题目】
()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a. 欧阳修
b. 苏轼。
国学经典:《左传》
国学经典:《左传》春秋左⽒传(国学经典)《春秋左⽒传》,原名《左⽒春秋》,汉代时⼜名《春秋左⽒》、《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为《左传》。
该书共三⼗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且为⼗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公元前468(鲁哀公⼆⼗七年)。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部史书,与《公⽺传》、《⾕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它是中国第⼀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巨著。
⽬录《左传》的记叙范围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七年(前468年)。
作品中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百五⼗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化⽅⾯的重要事件和重要⼈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献,也是优秀的散⽂著作。
按照鲁国⼗⼆公的顺序,共18万字。
1.隐公11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2.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3.庄公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4.闵公2年(公元前661年——前660年)5.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6.⽂公18年(公元前626年——前609年)7.宣公18年(公元前608年——前591年)8.成公18年(公元前590年——前573年)9.襄公31年(公元前572年——前542年)10.昭公32年(公元前541年——前510年)11.定公15年(公元前509年——前495年)12.哀公27年(公元前494年——前468年)13.书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灭亡《左传》传⽂⽐《春秋》经⽂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晋)。
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实补充《春秋》经⽂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
全书绝⼤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战国时期。
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
春秋与左传的关系《左传》以《春秋》为本,并采⽤《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列国资料,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
国学宝典《左传》:昭公十六年
【导语】⼗六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鲁昭公在晋国,晋国⼈扣留了昭公。
《春秋》不记载这件事,这是由于隐讳。
下⾯是⽆忧考分享的国学宝典《左传》:昭公⼗六年。
欢迎阅读参考! 《昭公⼗六年》 【原⽂】 【经】⼗有六年春,齐侯伐徐。
楚⼦诱戎蛮⼦杀之。
夏,公⾄⾃晋。
秋⼋⽉⼰亥,晋侯夷卒。
九⽉,⼤雩。
季孙意如如晋。
冬⼗⽉,葬晋昭公。
【传】⼗六年春,王正⽉,公在晋,晋⼈⽌公。
不书,讳之也。
齐侯伐徐。
楚⼦闻蛮⽒之乱也,与蛮⼦之⽆质也,使然丹诱戎蛮⼦嘉杀之,遂取蛮⽒。
既⽽复⽴其⼦焉,礼也。
⼆⽉丙申,齐师⾄于蒲隧。
徐⼈⾏成。
徐⼦及郯⼈、莒⼈会齐侯,盟于蒲隧,赂以甲⽗之⿍。
叔孙昭⼦⽈:「诸侯之⽆伯,害哉!齐君之⽆道也,兴师⽽伐远⽅,会之,有成⽽还,莫之亢也,⽆伯也夫!《诗》⽈:『宗周既灭,靡所⽌戾。
正⼤夫离居,莫知我肄。
』其是之谓乎!」 ⼆⽉,晋韩起聘于郑,郑伯享之。
⼦产戒⽈:「苟有位于朝,⽆有不共恪。
」孔张后⾄,⽴于客间。
执政御之,适客后。
⼜御之,适县间。
客从⽽笑之。
事毕,富⼦谏⽈:「夫⼤国之⼈,不可不慎也,⼏为之笑⽽不陵我?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国⽽⽆礼,何以求荣?孔张失位,吾⼦之耻也。
」⼦产怒⽈:「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刑之颇类,狱之放纷,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取陵于⼤国,罢民⽽⽆功,罪及⽽弗知,侨之耻也。
孔张,君之昆孙⼦孔之后也,执政之嗣也,为嗣⼤夫,承命以使,周于诸侯,国⼈所尊,诸侯所知。
⽴于朝⽽祀于家,有禄于国,有赋于军,丧祭有职,受脤、归脤,其祭在庙,已有着位,在位数世,世守其业,⽽忘其所,侨焉得耻之?辟邪之⼈⽽皆及执政,是先王⽆刑罚也。
⼦宁以他规我。
」 宣⼦有环,有⼀在郑商。
宣⼦谒诸郑伯,⼦产弗与,⽈:「⾮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
」⼦⼤叔、⼦⽻谓⼦产⽈:「韩⼦亦⽆⼏求,晋国亦未可以贰。
晋国、韩⼦,不可偷也。
若属有谗⼈交⽃其间,⿁神⽽助之,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吾⼦何爱于⼀环,其以取憎于⼤国也,盍求⽽与之?」⼦产⽈:「吾⾮偷晋⽽有⼆⼼,将终事之,是以弗与,忠信故也。
左传选读18--士丐辞帅
18 士匄辞帅(襄十三·三)荀罃、士鲂⑴卒。
晋侯蒐于绵上以治兵⑵,使士匄将中军⑶,辞曰:“伯游⑷长。
昔臣习于知伯,是以佐之,非能贤⑸也。
请从伯游。
”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
使韩起将上军,辞以赵武。
又使栾黡,辞曰:“臣不如韩起。
韩起愿上赵武,君其听之!”使赵武将上军⑹,韩起佐之。
栾黡将下军,魏绛佐之。
新军无帅,晋侯难其人,使其什吏⑺,率其卒乘官属,以从于下军,礼也。
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遂睦⑻。
⑴荀罃、士鲂:荀罃,即知武子,晋国中军帅;士鲂,即彘恭子,晋国下军佐。
晋国本有中上下新四军,各军将佐各一人,共八人。
本年因荀罃士鲂去世,调整为六军,晋国六卿格局至此形成。
⑵晋侯搜于绵上以治兵:晋侯,指晋悼公。
蒐(sōu),田猎并训练军队。
绵上,地名,在今山西省翼城县境内。
治兵,检阅。
⑶使士匄将中军,中军将荀罃去世,按序应由中军佐士匄晋升为中军将,上军将荀偃晋升为中军佐,随后依次递升。
⑷伯游,荀偃的字。
⑸能贤,即贤能。
⑹赵武将上军,赵武本为新军将,于八卿之中,位第七,今则位第三。
⑺什吏,晋国每军都有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五吏,五吏又各有佐,共计有十个官吏。
荀罃、士鲂死了。
晋悼公在绵上打猎并训练军队。
派遣士匄率领中军,他辞谢说:“荀偃比我强。
过去下臣熟悉知武子,因此辅佐他,而不是由于我的贤能啊。
请派遣荀偃。
”荀偃率领中军,士匄作为辅佐。
派遣韩起率领上军,他辞让给赵武。
又派遣栾黡,他辞谢说:“下臣不如韩起。
韩起愿意让赵武在上位,君王还是听从他的意见。
”就派遣赵武率领上军,韩起作为辅佐。
栾黡率领下军,魏绛作为辅佐。
新军没有统帅,晋悼公对这个人选感到困难,让新军的十个官吏率领步兵、骑兵和所属官员,附在下军里,这是合于礼的。
晋国的百姓因此大大和顺,诸侯也就和睦。
君子曰:“让,礼之主也。
范宣子让,其下皆让。
栾黡为汰⑴,弗敢违也。
晋国以平⑵,数世赖之。
刑善⑶也夫!一人刑善,百姓休和,可不务⑷乎?《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⑸。
左传原文及翻译
左传原文及翻译《春秋左氏传》(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左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左传》隐公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1],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2],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3]。
佗邑惟命'。
请京[4],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5],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6],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7],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8]:'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9]。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暱[10]。
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11],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12]'。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13],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14]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15]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食舍肉。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国学宝典《左传》:宣公十二年
【导语】《左传》的瞩⽬成就,⾸先在于它是我国第⼀部规模宏⼤⽽内容详实的史学钜编,在古代史学发展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下⾯是分享的国学宝典《左传》:宣公⼗⼆年。
欢迎阅读参考! 《宣公⼗⼆年》 【原⽂】 【经】⼗有⼆年春,葬陈灵公。
楚⼦围郑。
夏六⽉⼄卯,晋荀林⽗帅师及楚⼦战于邲,晋师败绩。
秋七⽉。
冬⼗有⼆⽉戊寅,楚⼦灭萧。
晋⼈、宋⼈、卫⼈、曹⼈同盟于清丘。
宋师伐陈。
卫⼈救陈。
【传】⼗⼆年春,楚⼦围郑。
旬有七⽇,郑⼈⼘⾏成,不吉。
⼘临于⼤宫,且巷出车,吉。
国⼈⼤临,守陴者皆哭。
楚⼦退师,郑⼈修城,进复围之,三⽉克之。
⼊⾃皇门,⾄于逵路。
郑伯⾁袒牵⽺以逆,⽈:「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孤之罪也。
敢不唯命是听。
其俘诸江南以实海滨,亦唯命。
其翦以赐诸侯,使⾂妾之,亦唯命。
若惠顾前好,徼福于厉、宣、桓、武,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夷于九县,君之惠也,孤之愿之,⾮所敢望也。
敢布腹⼼,君实图之。
」左右⽈:「不可许也,得国⽆赦。
」王⽈:「其君能下⼈,必能信⽤其民矣,庸可⼏乎?」退三⼗⾥⽽许之平。
潘□⼊盟,⼦良出质。
夏六⽉,晋师救郑。
荀林⽗将中军,先縠佐之。
⼠会将上军,郤克佐之。
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
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夫。
巩朔、韩穿为上军⼤夫。
荀⾸、赵同为下军⼤夫。
韩厥为司马。
及河,闻郑既及楚平,桓⼦欲还,⽈:「⽆及于郑⽽剿民,焉⽤之?楚归⽽动,不后。
」随武⼦⽈:「善。
会闻⽤师,观衅⽽动。
德刑政事典礼不易,不可敌也,不为是征。
楚军讨郑,怒其贰⽽哀其卑,叛⽽伐之,服⽽舍之,德刑成矣。
伐叛,刑也;柔服,德也。
⼆者⽴矣。
昔岁⼊陈,今兹⼊郑,民不罢劳,君⽆怨讟,政有经矣。
荆⼫⽽举,商农⼯贾不败其业,⽽卒乘辑睦,事不*矣。
蒍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右辕,左追蓐,前茅虑⽆,中权,后劲,百官象物⽽动,军政不戒⽽备,能⽤典矣。
其君之举也,内娃选于亲,外姓选于旧;举不失德,赏不失劳;⽼有加惠,旅有施舍;君⼦⼩⼈,物有服章,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礼不逆矣。
2024春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国学经典选读》无纸化考试
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5月,适用于2024春季学期国开河南电大本科学员一平台网上无纸化考试。
作业练习3试题及答案
1.庄子认为,陪着君子说话,不需要察言观色,直说即可。
A.正确
2.韩非子认为,子女赡养父母是最高境界的孝。
A.正确
3.“本末”是讲做事首先要明白万物的本末始终,也就是了解事物的外部规律。
A.正确
4.祖国医学崇尚“治未病”的思想原则。
B.错误
5.孙子,名武。
后世尊称他为“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
B.错误
1。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2018更新)最新河南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教学考一体化网考形考作业试题及答案100% 通过2016年秋期河南电大把《国学经典选读》纳入到“教学考一体化”平台进行网考,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内容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1.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孔子说的“五者”为()(4.00分)A. 历史上五位奉行仁义的人B. 金、木、水、火、土C. 仁、义、礼、智、信D. 恭、宽、信、敏、慧2. 孔子认为君子有三畏,分别是畏天命,畏大人,畏()。
(4.00分)A. 信仰B. 天子C. 圣人之言D. 父母之命3.关于“国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00分)A. 张之洞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B. 国学的概念和内容从古至今始终如一,一成不变。
C. 季羡林认为,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D. 追溯“国学”一词,最早出自《论语》4.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焉。
(4.00分)A. 一家B. 天下C. 一国D. 一人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
(4.00分)A. 德B. 教C. 礼D. 仁6.按照孔子的理念,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们普通人实施“仁”的途径(4.00分)A.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B.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以下对这句话解释不正确的是()。
(4.00分)A. 恭而无礼:恭敬但没有节制B. 葸:过分小心而显现出畏惧的样子C. 这句话主要是说不应该拘泥于礼D. 这句话说了“礼”的重要性8.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①)。
《左传》原文及翻译
《左传》原文及翻译《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左传》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左传》原文: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岁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译文如下: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
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敌人人多,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攻击他们。
"宋襄公说:"不行。
"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
宋襄公还是说:"不行。
"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
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
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去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左传》选读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
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晋),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
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
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
二、《鞌之战》选读
1.原文
鞌之战(1)(节选)
癸酉,师陈于鞌(2)。
邴夏御齐侯(3),逢丑父为右(4)。
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5)。
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6)。
”不介马而驰之(7)。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8),曰:“余病(9)矣!”张侯(10)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11),余折以御,左轮朱殷(12),岂敢言病。
吾子(13)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14),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15)?——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16)。
此车一人殿之(17),可以集事(18),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19)?擐甲执兵,固即死也(20)。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21)!”左并辔(pèi)(22),右援枹(fú)而鼓(23),马逸不能止(24),师从之。
齐师败绩(25)。
逐之,三周华不注(26)。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28):“且(旦)辟左右(29)。
”故中御而从齐侯(30)。
邴夏曰:“射其御者(31),君子也。
”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32)。
”射其左,越于车下(33)。
射其右,毙(34)于车中,綦(qí)毋张丧车(35),从韩厥,曰:“请寓乘(36)。
”从左右,皆肘之(37),使立于后。
韩厥俛定其右(38)。
逢丑父与公易位(39)。
将及华泉,骖(cān)絓于木而止(40)。
丑父寝于轏(zhàn)中(41),蛇出于其下,以肱(gōng)击之(42),伤而匿之(43),故不能推车而及(44)。
韩厥执絷(zhí)马前(45),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46),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47),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48)。
’下臣不幸(49),属当戎行(50),无所逃隐(51)。
且惧奔辟而忝(tiǎn)两君(52),臣辱戎士(53),敢告不敏(54),摄官承乏(55)。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56)。
郑周父(57)御佐车,宛伐为右,载齐侯以免。
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
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58)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59),我戮之不祥(60)。
赦之,以劝事君者(61)。
”乃免之(62)。
(选自《左传·成公二年》)
●注释:
(1)鞌之战: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之一。
战争的实质是齐、晋争霸。
由于齐侯骄傲轻敌,而
晋军同仇敌忾、士气旺盛,战役以齐败晋胜而告终。
鞌:通“鞍”,齐国地名,在今山东济南西北。
(2)癸酉:成公二年的六月十七日。
师,指齐晋两国军队。
陈,列阵,摆开阵势。
(3)邴夏:齐国大夫。
御,动词,驾车。
御齐侯,给齐侯驾车。
齐侯,齐国国君,指齐顷公。
(4)逢丑父:齐国大夫。
右:车右。
(5)解张、郑丘缓:都是晋臣,“郑丘”是复姓。
郤(xì)克,晋国大夫,是这次战争中晋军的主
帅。
又称郤献子、郤子等。
(6)姑:副词,姑且。
翦灭:消灭,灭掉。
朝食:早饭。
这里是“吃早饭”的意思。
这句话是
成语“灭此朝食”的出处。
(7)不介马:不给马披甲。
介:甲。
这里用作动词,披甲。
驰之:驱马追击敌人。
之:代词,
指晋军。
(8)未绝鼓音:鼓声不断。
古代车战,主帅居中,亲掌旗鼓,指挥军队。
“兵以鼓进”,击鼓
是进军的号令。
(9)病:负伤。
(10)张侯,即解张。
“张”是字,“侯”是名,人名、字连用,先字后名。
(11)合:交战。
贯:穿。
肘:胳膊。
(12)朱:大红色。
殷:深红色、黑红色。
(13)吾子:您,尊敬。
比说“子”更亲切。
(14)苟:连词,表示假设。
险:险阻,指难走的路。
(15)识:知道。
之,代词,代“苟有险,余必下推车”这件事,可不译。
(16)师之耳目:军队的耳、目(指注意力)。
在吾旗鼓:在我们的旗子和鼓声上。
进退从之:
前进、后退都听从它们。
《鞌之战》阅读答案(附翻译)
(17)殿之:镇守它。
殿:镇守。
(18)可以集事:可以(之)集事,可以靠它(主帅的车)成事。
集事:成事,指战事成功。
(19)若之何:固定格式,一般相当于“对……怎么办”“怎么办”。
这里是和语助词“其”配合,
放在谓语动词前加强反问,相当于“怎么”“怎么能”。
以,介词,因为。
败,坏,毁坏。
君,国君。
大事,感情。
古代国家大事有两件:祭祀与战争。
这里指战争。
(20)擐:穿上。
执兵,拿起武器。
(21)勉,努力。
(22)并,动词,合并。
辔(pèi):马缰绳。
古代一般是四匹马拉一车,共八条马缰绳,两边的
两条系在车上,六条在御者手中,御者双手执之。
“左并辔”是说解张把马缰绳全合并到左手里握着。
(23)援:拿过来。
枹(fú):击鼓槌。
鼓:动词,敲鼓。
(24)逸:奔跑,狂奔。
(25) 败绩:大败。
(26) 周:环绕。
华不注:山名,在今山东济南东北。
(28)韩厥,晋大夫,在这次战役中任司马(掌祭祀、赏罚等)。
子舆,韩厥的父亲。
(29)且(旦)辟左右:旦:即明日早晨。
辟,同“避”,避开。
其父在梦中告知,明晨交战,避
开车之左右而居中。
(30)中御:在战车中间为御者。
当时战车,只有天子、诸侯、主帅之车将在中间,其他战车
皆御者在中间,左为将,右为车右,韩厥为司马,是军中之将,本应在左,因有“旦辟左右”之梦,故居中为御者。
(31) 御者:指韩厥,其仪态如君子,邴夏请齐侯射之。
(32) 非礼也:戎事(打仗)以杀敌为礼,齐侯的话说明他不懂戎礼。
(33)越:坠,掉下。
(34)毙,仆倒,倒下去。
(35)綦(qí)毋张:晋大夫。
姓綦毋,名张。
丧车,丢失了车。
(36)从韩厥:跟着韩厥。
寓,寄。
寓乘:寄(于)乘,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