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

黄国赋,余朝阳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摘要: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自建校以来,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全国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实习基地、校企共建、项目驱动、双证培养、企业引入、技术注入、特色定制、实训外包、定向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促进了学院教育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学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得到提升。在学院内涵发展的要求下,校企合作工作应不断完善和提高,创建校企合作新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合作中的重点难题、创建战略联盟和开拓新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创造有利于校企合作发展的环境,实现校、企、生及社会的共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04年办学以来,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也为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闯出了一条新路,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我院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

1.1由表及里的合作

从事物发展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特征,以推动事物的发展。我院从建院伊始,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工作,由于当时学院刚举办,学生就业不是主要矛盾,校企合作在指导思想上主要立足于“三多”,就是多联系、多洽谈、多签约。实际工作中,学生到企业进行一些认知和生产实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生产情况、体验社会实情。这个时期的校企合作基本上处于一种单一式、松散型的起步阶段。

1.2由里及深的合作

从事物发展的表面不断深入,加快事物的发展进步。随着办学时间的推进,专业实习进入实质性阶段,校企合作加快发展步伐。从数量上看,校企合作由原有的几十家就业实习基地,到2008年底发展到104家;从形式上看,从松散型逐步发展到紧密型,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的深度合作关系;从内容上看,不仅包括实习、实训、培训等合作,还包括毕业生就业。学院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和社会资源优势,如投资方人福药业的企业优势,全面展开合作。制药专业围绕医药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依托人福药业,率先采取了“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用3年的时间,在校学习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用1年的时间在工厂实习、实训和做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有的学生在实习单位顺利就业。通过实习就业基地的建立,实现了“双向”了解,即学生了解企业;企业了解学生。就业实现了双向选择,即学生选择企业;

企业选择学生。据统计,在2009年应届毕业生中,我院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是通过就业实习基地,实现了就业。

1.3由深及广的合作发展

校企合作在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同时,横向层面也在逐步扩展。到目前为止,我院所有28个本科专业都建立了本专业的就业实习基地,重点专业和紧俏专业有多个就业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在向纵横发展的同时,有些专业其合作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由单个企业向企业群拓展转变。如车辆专业,不仅有零部件生产企业、整车生产企业,还有售后服务企业;二是由培训实习向顶岗实习、安置就业转变;三是由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转变;四是由学校“单相思”合作向企业自愿、主动、共赢发展转变;五是从单纯实习、实训、就业向产学研全面战略合作转变。

1.4由广及线的合作发展

就是在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中,无论是不同层面、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合作,始终围绕“教学──实训──就业──科研”这条“四位一体”的主线进行。学院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有关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为教学提供实例,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校企的方式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仿真企业生产现场环境,开展实践训练与技术培训,技术能力得以提高,就业能力得以增强,有些学生毕业即就业,缩短了学生从“学校人”到“企业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满足企业的需要。

2我院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探索

我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建校以来,与全国一些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教育,走出了一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2.1实习基地合作模式

实习基地合作模式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并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直接关系到学生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和后备人才储备也有着重要意义。实习基地的建设,其实质是两个基地的建设。即企业是学校学生的实习就业基地;学校是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我院已与104家省内外企业共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其中与70余家企业联合建立较紧密的就业实习基地。目前,我院所有专业都已经建立了这样的校外实习基地。

2.2校企共建实体合作模式

校企共建实体合作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就实训、实习场所和设备、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设进行全面合作。具体做法是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资金和设备共建实验(训)室。实训基地以平台教学为特色,项目开发训练为发展方向,引入先进理念,研究行业最新技术。企业的部分生产工序建在校园内,学生在企业生产实际环境中进行理论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学习,实现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2011年6月,我院与上海智翔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嵌入式实训基地。我院提供1000余平方米的建设场地,智翔公司投入900多万元资

金,负责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设备和软硬件平台建设。实训基地建成后,不但能满足学生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还能接受企业的订单,引入真实项目,让学生参与开发。同时还可以进行对外培训服务。这是我院依托社会优质资源,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开创特色办学之路的又一次有益的尝试。我院还与武汉百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共建了荧光定量PCR实验室,与海川公司共建了自动识别实验室、与XILINX公司共建FPGA实训室。

2.3项目驱动合作模式

项目驱动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来展开,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层层推进项目进展。其特点是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以拓宽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直至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前沿技术,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项目驱动模式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际知识运用相结合、实践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目的,为学生毕业后较快地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院项目驱动模式采取两种途径,一是引入企业项目,作为学生实验或实训;二是学生到企业参与项目开发。如我院计算机、软件专业的Java、J2ee、数据库和Web等方面的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引入的就是企业的真实项目。企业在学生实验、实习过程中,不断考察学生,对比较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课余时间参与公司的实训项目开发。计算机专业2006级宁义双等同学就是在武汉思睿天诚科技有限公司学习实践后,被该公司请去做“知识库管理系统”项目的开发。

2.4双证培养合作模式

双证培养合作模式是以就业为目的、以职业教育为导向、以大学教育为支撑、以培养市场紧缺型人才为核心、以培养企业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教育工程。所谓“双证”,是两类证,一类是学历证书,一类是职业资格证书。融合企业技能需求与学历综合素质为一体的“双证”教育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就业教育的完美结合。专业能力更强+职业素养更高+综合素质更好,这样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用人标准。我院为了加强双证教育,一是成立了继续教育部,与相关劳动、人事部门、行业协会合作,引导各专业学生参加职业资格技能等级培训及考证;二是将学生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考试内容与相关课程结合、融入到教学环节;三是学生到企业参加资格认证,如2008级软件专业,与IBM教育学院合作,取得国际软件行业认可的软件测试工程师证书或其它技能证书,50余人获得认证。四是以课外学分的形式鼓励和要求学生参加职业资格技能认证。近几年来,每届毕业生至少人手1本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5企业引入及技术注入合作模式

企业引入合作模式是由学校提供必要条件,企业出设备、技术以及技术人员,将企业的生产线搬入学校,全部生产过程由学生实习来完成。这个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学生能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自己亲自动手生产产品,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直接联系在一起,学生的知识更接近于实际,积累了实战经验,增强了实践能力。我院引入武汉元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将车、钳、焊、铣、铆等生产工艺流水线搬进学校,解决了全院工科学生基本实习的问题。学生不仅能观摩到产品生产工艺的过程,更能亲自动手,在师傅的指导下生产产品,比仿真、模拟更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