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成本分析(2)

合集下载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二)散布图法
1.含义:散布图法上指在坐标纸上, 分别标明一定期间内业务量(X)以及与 之相应的混合成本(Y)的坐标点,通过 目测画出一条尽可能反映所有坐标的最佳 拟合直线,据此推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 动成本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能够考虑所提供的全部资料, 比较形象直观,但由于靠目测决定直线, 容易造成误差,运用时可根据需要与其他 方法结合使用。
生产总成本
142500元
要求:采用高低点法将该企业的生产总成本进行
性态分析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六、成本性态分析应用的范围
成本性态分析是管理会计实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职能 的一个基础,在内容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对计划期总成本进行预测(如承前例1 ,若该企业1月 份的产量为65000件,预测其混合成本及生产总成本各是多 少?)
②对总成本中的混合成本进行分解,建立混合成 本性态模型:
Y1=a1+b1X
③将混合成本分解出来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汇 集于原固定成本部分和变动成本部分,建立总成本性 态模型:
Y=(a+a1)+(b+b1)X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 例1:某企业去年12个月中最高产量与最低产量的生 产总成本摘录如下:
一、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
成本性态分析是有条件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 个方面:
1.特定成本对象假设:针对某一成本对象而言, 如产品、劳务、客户、作业以及研发计划等。
2.特定时间水平(长度)假设:时间水平上的 长期和短期是研究成本变动与否的前提。
3.特定成本动因假设:是针对特定引致成本发 生变化的因素。
型。
第六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三)回归直线法或直线回归法

第六章功能成本分析法

第六章功能成本分析法

选择对象的方法
1、经验分析法 2、百分比法 3 ABC 3、ABC分析法 4、强制确定法
百分比法
产品 A B C D E 合计 能源动力消耗比重 % 35 25 20 12 8 100 产值比重 % 20 30 10 25 15 100 VE选择 VE VE
ABC分析法——重点分析法
根据80/20原理,即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 引起的,将事件按影响从显著到不显著区别为 ABC三类 类 A B C 影响 数量 描述 数量小但影响大 有一定的影响 数量大但影响小
选择对象的具体原则
设计 -选择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大、性能差、技术落后、原材 料和能源消耗高、或原材料是稀有、贵重或较难得到的产品 生产/制造 -选择产量大、工序繁琐、工艺复杂、工装落后、返修率高、 废品率高、质量难于保证的产品 销售 -选择顾客意见大、退货索赔多、竞争力差、销售量下降或 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 成本 -选择成本高、利润低、在成本结构中比重大的产品
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是在产品开发设计 阶段即进行的价值与成本革新活动,因为仍在工程 设计阶段,故称为价值工程; 一旦开始量产后,往往为了成本或利润压力,非进 行详尽的价值分析难以发掘可以降低成本或提高价 值的改善点。此阶段以后持续的分析是降低成本的 主要手法,就称为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
(三)功能评价
价值分析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以购买者为获得某项功能所愿 意支付的最低费用作为评价值,并以此作为功能量化的标准。 ①当Vi=1时,表明用户为实现某项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 用与该功能的现实成本相吻合,功能价值较为理想。 ②当Vi<1时,表明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超过了用户为实现该 功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功能价值偏低,应采取有效措 施降低产品成本。 ③当Vi>1时,表明某项功能的现实成本低于用户为实现该功 能所愿意支付的最低费用,功能价值偏高。只要目标成本不 是过于保守,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

短期成本分析习题

短期成本分析习题

第六章短期成本分析习题1、边际成本可定义为()A、相应于单位产出变化的总成本变化B、dTC/dQ(TC为总成本,Q为产出)C、dTVC/dQ(TVC为总可变成本)D、以上均成立2、在短期成本分析中,当MC=ATC(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时,ATC取最小值。

( )A、是B、否3、在下列情况下,公司可实现成本最低的投入组合()A、每一投入的最后单位的边际产出相等B、每一投入的边际产出等于其价格C、每一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其边际产出D、分配给公司的总成本使用于每一投入最后一元带来的增加产出相同4、企业使其利润最大化意味着()A、使其亏损最小化B、使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最大C、根据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来决定产出水平D、以上都是5、下列因素中,哪一项不是可变成本?()A、原材料B、可以无偿辞退的工人的工资C、短期贷款的利息D、高层管理者的薪金6、在竞争性市场和垄断市场当中,下列哪种情况下企业将扩大其产出水平?()A、价格低于边际成本B、价格高于边际成本C、边际收益低于边际成本D、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7、边际成本是指()A、总成本除以产量B、平均成本除以产量C、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D、增加生产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8、不变成本是指()A、购进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成本B、即使停止生产也必须支付的成本C、要增加产量所增加的成本D、以上解释都不对9、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A、固定不变B、先下降后上升C、不断下降D、决定一企业的关门点10、一个企业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应该关门()A、A V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时B、AC的最低点大于价格时C、发生亏损时D、MC>MR时11、当产量达到哪一点时,利润极大?()A、P=MCB、P=A VCC、A VC=MCD、A TC=MC12、假定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0和20,填下表。

固定可变产出可变投入可变投入总固定总可变际边投入量投入量量边际产出平均产出成本成本成本10000100103001002070010030100010040120013、已知企业生产和销售某产品的总成本函数为TC=100+80Q-4Q 2,该产品的现行市场价格P=20,求完全竞争市场下最大利润的产量。

中建成本管理手册

中建成本管理手册

中建成本管理手册第一章总则1.1 本手册是中建成本管理的规范文件,是为了规范和指导中建各单位成本管理工作,以确保项目成本的合理控制和管理。

1.2 本手册适用于中建各级组织机构及其项目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各个环节。

第二章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1 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1)合理性原则:成本管理应该坚持合理性原则,既要保障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又要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2)全面性原则:成本管理应该全面考虑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采购、施工、人工成本等,确保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得到合理控制。

(3)透明性原则:成本管理应该透明公开,做到信息共享和不懈追踪,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2.2 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1)成本核算:建立严格的成本核算制度,对项目的各项成本进行分类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真实可靠。

(2)成本控制:建立成本控制机制,包括预算管理、变更管理、采购控制等,有效控制项目的成本。

(3)成本分析:对项目成本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成本的构成和变动规律,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第三章成本管理的组织架构3.1 中建成本管理部门中建的成本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组织、指导和监督中建各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成本管理政策、规定和标准,开展成本管理培训和督导等。

3.2 项目成本管理小组每个项目单位应设立成本管理小组,负责项目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等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报告项目成本情况。

第四章成本核算4.1 成本核算的内容成本核算的内容应包括项目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管理费用等,对项目的各个成本环节进行分类核算。

4.2 成本核算的方法(1)直接成本核算: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核算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等,确保核算的准确性。

(2)间接成本核算:对项目的间接成本进行合理核算,包括设备折旧、水电费、房租等,确保项目的间接成本得到合理控制。

第五章成本控制5.1 成本预算管理每个项目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成本预算,确保项目的成本得到合理控制,避免因成本超支而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

【发酵工艺学总论】第六章-发酵经济学

【发酵工艺学总论】第六章-发酵经济学

(1)菌株选育对发酵成本的影响
▪ 一般来说,菌种选育约占生产成本的20%-60%,筛选 具有优良性能的菌株和对菌株进行改良是降低生产成 本的有效途径。
a 优良生产菌株的筛选
①提高筛选效率很重要 分离一支有价值的菌株并不容易,通常要花费 较长的时间和代价,甚至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仍一 无所获。
(1)菌株选育对发酵成本的影响
a 碳源(续)
▪ 在确定培养基配方时,不仅要比较它们的单耗成本,
而且还要考虑通风量与搅拌功率。 (黏度、溶氧)
▪ 工业废料的利用
▪ 优点:以此作为廉价C源,主要意义在其社会效益 显著,保护了环境 。
▪ 缺点:经济效益不如传统原料高。
(2)发酵培养基成本分析
b 矿物质(无机盐)
▪ 原材料中矿物质所占比重一般较小,其中较高的
本章内容
一、概述 二、影响发酵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的成本分析
(1)菌株选育 (2)发酵培养基 (3)无菌空气与通气搅拌 (4)动力费(加热、冷却) (5)培养方式 (6)发酵产品的分离纯化 (7)发酵规模 (8)市场经济信息分析及管理技术 三、发酵过程的经济学评价
一、概述
菌株 发酵工程原理 反应过程(代谢、工艺过程及控制)
搅拌转速亦会改变,应根据工艺要求设计,使整个运转费 最低。
(4)动力费(加热、冷却)成本分析
▪ 发酵生产中,需要加热与冷却的工序大体有: ▪ 培养基的加热灭菌(或者淀粉质原料的蒸煮糊化),
然后冷却到接种温度;
▪ 发酵罐及辅助设备的加热灭菌与冷却; ▪ 发酵热的冷却,发酵恒温; ▪ 产物提炼与纯化过程的蒸发、蒸馏、结晶、干燥等。 ▪ 节约冷却水用量的办法 ▪ 采用气升式发酵罐; ▪ 选育嗜热或耐热的生产菌株; ▪ 改变原料路线,少用烃类原料。

第6章 成本与收益

第6章 成本与收益

思考
当你某一天走进一家餐厅吃午饭,发现 里面只有寥寥几个客人在用餐,你会想, 为什么这种餐厅还要开门呢?因为看起来 这几个顾客的收入不可能弥补餐馆的经营 成本,请用有关成本的原理解释。
狡猾的农场主
一个生产小麦的农场主向他的工人发布了以 下的坏消息;今年的小麦价格很低,而且我从今 年的粮食中最多只能获得3.5万美元。如果我支付 给你们与去年相同的工资(3万元),我就会亏本 ,因为我不得不考虑3个月前已经为种子和化肥花 了2万美元,那么我一定是疯了。如果你们愿意只 拿去年一半的工资(1.5万美元)我的总成本将为 3.5万美元,至少可以收支相抵。如果你们不同意 降低工资,我也就不打算收割这些小麦了。 请问如果你是工人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的规律是: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减少; 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而增加。因 此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 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由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决定的。 当产量增加时,平均固定成本迅速下降,加之平均可变成本也在下降,因此 短期平均成本迅速下降。以后,随着平均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它在平均成本 中也越来越不重要,这时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产量增加到一定程 度之后,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 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第三节
一、长期总成本 1、定义:
长期成本分析
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2、长期总成本的变动规律:
无产量无成本;
产量少时,生产要素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成本增 加比率大于产量增加的比率; 当产量增加到一定时,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 规模收益递增 最后受规模收益递减的影响,成本的增加比率又 大于产量的增加比率。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六章成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六章成本理论

不同市场结构下价格与产量决策
• 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其产量决策基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由 于市场价格是给定的,厂商只能根据市场价格调整自己的产量。
• 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中,厂商具有市场势力,可以通过控制产量和价格来影响市场。垄断厂商的产量决策通 常基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但此时的价格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
要点二
长期均衡条件
在长期内,企业可以调整所有生产要 素的投入量,因此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LAC=SAC。此时,企业 实现了长期平均成本最低,获得了最 大的经济利润。
要点三
图形表示
在图形上,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都可 以通过绘制相应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曲 线来表示。在短期均衡图中,可以绘 制出STC、SAC、MC和MR等曲线; 在长期均衡图中,可以绘制出LTC、 LAC、LMC和MR等曲线。通过这些 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企业在不同产量 下的成本、收益和利润情况。
04 短期和长期成本分析
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短期总成本(STC)
01
企业在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
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FC)
02
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厂房、机器设备的折
旧费用等。
可变成本(VC)
03
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工资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 本,如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管理人员的工资 等。
可变成本
指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 燃料和动力消耗、生产工人的工资等。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曲线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成本与收益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成本与收益
3 短期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Short-run Total Cost,简称STC)是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产量的产品而对全部 生产要素支付的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的函数
STC(Q)=FC+VC(Q)
— 10 —
短期成本分析
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其变动规律
4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简称AF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消耗 的固定成本。
公式
AVC(Q)=VC(Q) Q
随着产量的增加,从VC曲线上向原点引出的射线的斜 率先递减后递增,即AVC呈下降趋势,当射线与VC曲线相 切时,射线斜率最小,AVC达到最低点,然后AVC呈上升 趋势。
— 12 —
短期成本分析
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其变动规律
6 短期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Short-run Average Cost,简称SAC)是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 的全部成本。
短期成本分析
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其变动规律
1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Fixed Cost,简称FC)是指在短期内,厂商为生产一定产量而使用的固定要素所带来的 成本。
横轴OQ表示产量, 纵轴OC表示成本, FC表示短期内的固定成本, 无论产量如何变化,它都固定不变。
— 8—
短期成本分析
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其变动规律
Q Q
dQ
— 24 —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产量(吨) 1 2 3 4
价格($) 200 200 200 200
总收益($) 200 400 600 800
平均收益($) 200 200 200 200
边际收益($) 200 200 200 2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成本分析
• (1)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
• (2)短期成本函数
• (3)典型的U型成本曲线
• (4)长期成本函数

——讨论信息经济的成本结构和规模经济特征
• (5)规模经济
• (6)学习曲线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区别(1)
• 机会成本与历史成本
• 经济学强调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而会计则重视历史 成本(Historical costs)或财务费用。投入品的机会成本指因为 使用这一资源而不得不放弃的其它利用场合可能带来的最高的价 值。投入品的历史成本则是购置这一投入品时支付的费用。
+1)单位时总成本减去产出单位为Q时的总成本::MC = TC改变量 / Q的改变量 = VC改 变量 / Q的改变量。 • (5)平均成本(AC: Average Cost)。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的总成本:AC = TC / Q • (6)平均可变成本(AVC: Average Variable Cost)。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的可变成本: AVC = VC /Q • (7)平均不变成本(AFC: Average Fixed Cost )。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的不变成本: AFC = FC /Q
48
50
8
160 210 1.04 3.33 4.38 5.00
51
50
9
180 230 0.98 3.53 4.51 6.67
53
50
10
200 250 0.94 3.77 4.72 10.00
54
50
11
220 270 0.93 4.07 5.00 20.00
短期成本函数(4)
小木凳厂的总成本,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曲线
成本
300
TC
250
200
VC
150
100
FC
50
0
0
10 20 30 40 50
短期成本函数(3)
小木凳厂短期生产成本表
产出量 固定成本 可变投入和成本 总成本 平均 平均 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工人数 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Q
FC
L
VC
TC
AFC AV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C
MC
0
50
0
0
50
5
50
1
20
70 10.00 4.00 14.00 4.00
11
50
2
40
90 4.55 3.64 8.18 3.33
• 例如。北京商家经营的西单“门脸店铺”的历史成本也许很低, 但是它的机会成本(例如让精明的浙江商人来经营所能带来的利 润就是机会成本)却可能很高,降低机会成本的努力导致很多店 面出租给浙江商人。
• 会计费用往往低于机会成本,从管理经济学角度看,真实成本往 往被低估了。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区别(2)
• (2)可变成本(VC: Variable Cost)。可变成本随生产量不同而可变。如服装厂用的布 匹原料,餐馆用的蔬菜鱼肉,印刷厂用的纸张等,购置这类投入的费用是可变成本。
• (3)总成本(TC: Total Cost)。总成本为不变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和(TC = FC + VC)。 • (4)边际成本(MC: Marginal Cost)。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成本,即产出为(Q
• 我们以一个假想的小木凳厂为例讨论短期成本函数涉及的概念和 关系。依据定义,小木凳厂的厂房设备条件不变,但是木工人数 可以改变。然而,在讨论具体事例之前,我们先给出几个基本成 本概念。
短期成本函数(2)
• 若干成本概念定义:
• (1)不变成本(FC: Fixed Cost)。如开始生产前购置厂房、机器和聘用骨干人员方面 支付费用。由于在一定产出数量范围内这些投入不一定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因而被称作 不变投入。与不变投入相联系的成本称作不变成本或分摊成本(Overhead Costs)。无 论厂商是不生产还是以最大能力生产,都要支付相同数量的不变资本。
短期成本函数(1)
• 成本函数反应产出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由于利润最大化目标与 成本最小化目标具有统一性,因而,企业成本函数显然在管理经 济学和管理决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我们知道,经济学中的短期是企业不能改变某些投入品数量的时 间范围,长期则是指所有投入品数量都可以改变的时间范围。成 本函数需要分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况讨论。短期内劳动力数量通常 是可以改变的投入(Variable inputs),而资本设备则是固定不 变的投入(Fixed inputs)。
• 经济学家对沉没成本基本态度是,企业进行面向未来决策时不应 考虑沉没成本。例如,当未来市场和赢利等条件预期表明企业应 当从某个市场退出时,不应该因为广告和其它沉没成本支出而改 变或推延退出的决策。
• 与对于机会成本“斤斤计较”态度相反,经济学家主张对沉没成 本采取“随它去”的超脱态度:沉没成本已经沉没(Sunk cost is sunk),“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Bygones should be bygones)”。
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区别(3)
• 沉没成本与可回收成本
• 已经发生的会计成本中,有的(如办公楼,汽车,计算机)等等 可以通过出售或出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回收,属于可回收成 本;有的则不可能回收,属于沉没成本(Sunk costs)。沉没成 本包括广告成本,在办公楼顶装设企业标志的成本,按企业特殊 要求设计的专用设备,新桥资本公司收购韩国第一银行过程中雇 佣财务,法律,猎头公司发生的成本等等。
• 隐性成本与显性成本: • 会计学重视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s),即反应在财
务报表中的企业工资,原料等支付,而经济学家则重 视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s)即由企业所有和使用的 所有资源的成本。会计费用表现为显性成本,而机会 成本则可能以与隐性成本形式存在。 • 几年前购置的办公楼,虽然在现期财务报表上不再发 生新的显性支付成本,但是它仍然发生相当于最高租 金的隐性机会成本。从这一角度看,真实成本也是往 往被低估了。
18
50
3
60
110 2.78 3.33 6.11 2.86
26
50
4
80
130 1.92 3.08 5.00 2.50
33
50
5
100 150 1.52 3.03 4.55 2.86
39
50
6
120 170 1.28 3.08 4.36 3.33
44
50
7
140 190 1.14 3.18 4.32 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