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练习题(有答案)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1篇《小石潭记》作业(含答案)
第11篇小石潭记一、[2021亳州市利辛县三模]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琅琊溪①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
琅琊溪位于滁州琅琊山。
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2)佁然..不动佁然:(3)悄怆幽邃.邃:(4)但.见流出山中花但: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小石潭记》(节选)写景动静结合,其中写动景的句子是“, ”;《琅琊溪》写景虚实结合,其中(虚/实)写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 (虚/实)写山中的春意。
(4分)4. 《小石潭记》(节选)和《琅琊溪》都是作者被贬期间所作,表达的主旨有什么不同?(4分)二、[原创新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5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
《小石谭记》阅读训练题(答案)一、阅读《小石谭记》后答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8分)(1)悄怆幽邃()(2)斗折蛇行( )(3)乃记之而去 ( ) (4)潭中鱼可百许头()(5)以其境过清() (6)不可名状()(7)伐竹取道()(8)佁然不动()2.用现代汉语写出两个句子的意思。
(14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 D.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小石潭记》课文练习题与答案
一、注音:
篁( huáng ) 佩( pèi ) 洌( liè )
坻( chí ) 屿( yǔ ) 佁( yǐ )
翕( xī ) 邃( suì ) 寥( liáo )
俶( chù ) 怆( chuàng ) 嵁( kān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下见小潭见:看见
(2)隔篁竹簧竹:成林的竹子
(3)如鸣佩环鸣:使……发出声音;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
(4)心乐之乐:以……为乐
(5)水尤清洌尤:格外
(6)近岸,卷石底以出近:靠近,动词
(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翠蔓:翠绿的茎蔓蒙:覆盖络:缠绕
(8)参差披拂参差:高低不平
(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下:向下照射;澈:穿过,透过;布:照映、分布。
(10)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11)俶尔远逝俶尔:忽然
(12)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三、填空:
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鱼),实为写(水),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是属于(散文)的范畴。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10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一、基础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áng zhú( ) qīng liè( ) pèi huán( )jìliáo( ) ( yǐ) ()然( chù)()尔( xi )()忽犬牙(cī)()互( qiǎo )()怆幽( suì)()2.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隔篁竹,,如鸣珮环。
(2)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总体写游鱼大体数量和潭水空明清澈的句子是“_ _,”。
(3)《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特点的句子是“_ ,”。
(4)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的句子是“_ _,”。
(5)山川之美,自然之盛,自古就是文人学士的讴歌对象。
古人对山川自然的赞美,总是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挚爱,也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陶渊明描绘的理想生活环境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落英缤纷_”。
(《桃花源记》)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水潭,在柳宗元笔下,也是亲切可爱:“为坻,为屿,为,为岩。
,,”。
(《小石潭记》)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山水游记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到柳宗元时才真正确立,而“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最杰出的代表。
《小石漕记》就是其中的经典名篇。
B.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韩昌黎他的散文中最有特色的是描写山水的游记,著有《柳河东集》。
他的诗文与韩愈齐名,人称“韩柳”。
C.《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
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D.古体诗种类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诗、乐府诗、歌行体等。
其特点是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泛,篇幅长知不限。
4.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水尤清冽尤:_(2)闻水声闻:(3)为坻,为屿,坻:_(4)青树翠蔓翠蔓:(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许:(6)怡然不动怡然:(7)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俶尔: 翕忽:(8)悄怆幽邃悄怆: 邃:_(9)以其境过清清:5.一词多义。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佁.然(yǐ)隶.而从者(lì)B.珮.环(pèi) 寂寥.无人(liáo)C.清冽.(liè) 往来翕.忽(xī)D.日光下澈.(chè) 参差.披拂(chā)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皆若.空游无所依若:是。
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文: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向潭西南望过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法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者高兴愉悦的心情。
5.仿照示例,赏析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示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完整版)《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⒅隶.而从.者三、填空:1、《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唐代________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________”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 。
本文是其中的第篇。
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________"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________"是动.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________,实为写________,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四、用原文回答: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五、理解课文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A、如鸣佩环,心乐之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卷石底以出2、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附答案「篇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2)潭中鱼可百许头(3)斗折蛇行(4)以其境过清【小题2】与“佁然不动”的“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B.屋舍俨然(《桃花源记》)C.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D.然胡不已乎(《公输》)【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题4】为什么柳宗元“闻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却“凄神寒骨”?答案:【小题1】(1)格外(2)大约(3)像北斗星那样(4)凄清【小题2】B【小题3】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小题4】柳宗元听到小石潭悦耳的水声,看到小石潭的美景,于是“心乐之”;但坐在小石潭上,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他又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于是感到“凄神寒骨”。
解析:【小题1】文言文中的词语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
“可”,应解释为“大约”;“斗”,名次作状语,应解释为“像北斗七星那样”;“清”,是“凄清”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佁然不动” 的“然”意思是“的样子”, “父利其然也”中的“然”就是“这样”的意思,相当于指示代词,指代上文提到的情况。
“屋舍俨然”中的“然”意思是“的样子”。
“吴广以为然”中的“然”是“对、正确”的意思.。
小石潭记精细阅读(附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篁()竹清洌()佁()然为坻()翕()忽怆()为屿()为堪()幽邃()俶()尔差 ( )互2、解释加点字。
①下.见()小潭②隔篁竹..()..()③如鸣佩环④心乐.之()⑤水尤.()清冽..()⑥近.岸()⑦青树翠蔓..(),蒙.()络.()摇.()缀.()⑧参差..()⑨潭中鱼可.()百许.()头。
..()披拂⑩无所依.()⑾日光下.()彻.(),影布.()石上⑿佁然..()..()远逝⒀往来翕忽..()不动;俶尔⒁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⒂犬牙..()⒃凄.()神寒.()骨..()差互⒄悄怆..()幽邃.()(18)其境过清.()(19)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0)隶()而从()者三、一词多义。
(1)环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 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2)清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____________(4)以卷石底以出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5)而潭西南而望记之而去隶而从者(6)其其岸势不可知其源以其境过清(7)为为坻全石以为底(8)之心乐之全石以为底(9)差参差犬牙差互(10)从从小丘隶而从者(11)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四、词类活用。
1.心乐之2.从小丘西行3.日光下彻4.斗折蛇行5.犬牙差互五.判断句式。
1.心乐之()2.斗折蛇行()3日光下彻(). 4.坐潭上()5.如鸣佩环()6.全石以为底()7.卷石底以出()六、翻译下列句子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度部编委语文八年级下册
10.《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后附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
(1)chù()尔(2)huáng()竹(3)xi()忽(4)清liè()(5)yi()然(6)犬牙cī()互(7)qiǎo()怆幽suì()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B.古人常用多种方式来作为代称,用字来称呼,如柳子厚;用做官地点来称呼,如柳河东;用籍贯来称呼,如柳柳州,等等。
C.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D.“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3.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怡然不动,,往来翕忽,。
(2)_,不可知其源。
(3)《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上景物的语句是:,,。
(4)《小石潭记》中借鱼儿自由游弋的悠闲情景,从侧面写出了水清澈见底的句子是:,。
(5)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写溪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的句子是:,。
(6)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寂寞的处境和凄怆、哀怨的心境的句子是:,。
4.解释下列句中重点字词。
(1)隔篁竹篁竹:(2)为坻坻:(3)为嵁嵁:的岩石(4)青树翠蔓翠蔓:的藤蔓(5)水尤清冽尤:(6)潭中鱼可百许头许:表示约数(7)怡然不动怡然:的样子(8)俶尔远逝俶尔:(9)往来翕忽翕忽:的样子(10)悄怆幽邃悄怆:(11)以其境过清清:5.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日光下澈.古义:今义:清澈(2)不可久居.古义:今义:居住(3)乃记之而去.古义:今义:前往,到某处6.指出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2)下.见小潭方位名词作状语,(3)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蛇:名词作状语,(5)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7.一词多义。
《小石潭记》练习与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二、古今异义。
1、不可久居.。
古义:今义:2、崔氏二小生..。
古义:今义:二、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下.见小潭。
3、俶尔远.逝。
4、潭西南..而望。
5、斗.折蛇.行。
6、其岸势犬牙..差互。
7、近.岸。
8、如鸣.佩环。
9、心乐.之。
三、一词多义。
以: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为:全石以为底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四、文言句式。
1、如鸣佩环。
2、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一、1、乐:以……为乐。
2、伐:砍伐。
取:开辟。
尤:格外。
3、以为:以之为。
卷:弯曲。
4、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
依:依靠。
5、下,向下照射。
布:照映,分布。
6、佁然:呆呆的样子。
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7、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8、犬牙:像狗牙一样。
9、悄怆:忧伤的样子。
邃:深远。
10、清:凄清。
居:停留。
11、隶:附属,随从。
二、1.小生:年轻人;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 居:停留;住。
三、1.名词作状语,向西。
2.名词作状语,向下。
3.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4.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5.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
6.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7. 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8.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9.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
10《小石潭记》练习(解析版)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①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②(我)向小石潭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0《小石潭记》练习(解析版)
第十课小石潭记
精选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篁竹(huáng)清冽(liè)佁然不动(yǐ)俶尔远逝(shū)
B.为坻(chí)为嵁(kān)心乐之(lè)往来翕忽(xī)
C.幽邃(suì)珮环(pèi)犬牙差互(cī)隶而从者(dì)
D.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答案】B
【解析】此处“乐”应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B.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C.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答案】C
【解析】A项应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B项应为: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项应为: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8.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本文通过对小石潭优美、幽深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忧伤抑郁的情感。
【解析】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小石潭的清幽不为人所知与作者的人生际遇有相似之处,过于清冷的环境极易引发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清幽与作者心境的凄清形成对应,有力地衬托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含蓄地表露出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愤懑。“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一段中,作者突出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对作者被贬后寂寞凄苦心情的曲折反映。
小石潭记习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4题。
(10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记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见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以其境过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3.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原创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原创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完成下列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中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的气氛。
二,积累运用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佩.()环.()佁.()然俶.()尔参.()差.()翕.()忽斗.()折悄.()怆.()差.()互.寂寥.()②、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凛 liè()翠 màn()连 zhuì()清 chè()三、结合语境,解释词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②、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___________④、伐竹取道。
伐:________ _ 取:________ _⑤、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__⑥、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 许:四、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1·“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呼应。
2·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写了自己与小石潭的关系是()。
A. 爱憎分明B. 深恶痛绝C. 见仁见智D. 无可辨别答案:C2.作者为何感到“心旷神怡”()。
A. 小石潭清幽B. 鸟鸣花香C. 游人稀少D. 四季如春答案:A3.“飞泉溅玉”中的“玉”意味着()。
A. 石潭B. 水花C. 美景D. 游人答案:B4.作者对小石潭的感情可以用下列哪一个词来概括()。
A. 感激B. 喜爱C. 反感D. 惊讶答案:B二、填空题1.小石潭位于()。
答案:苏州2.《小石潭记》是哪位明代文学家所写的()。
答案:宋濂3.作者在《小石潭记》中用了哪个成语来形容小石潭的飞泉()。
答案:飞泉溅玉4.小石潭被作者称为()。
答案:胜景三、简答题1.简述小石潭为作者带来的心理变化。
答:小石潭让作者感到心旷神怡,他曾经对石潭的平凡毫不关心。
在逐渐接触后,作者对小石潭的美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小石潭产生了深深的喜爱之情。
作者感慨于小石潭的飞泉溅玉,形容小石潭为“此石乃天下石”。
小石潭让作者感到山中妙趣横生,使他对生活和自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体味,深入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展现出丰富的情感色彩。
2.简述小石潭的特点。
答:小石潭位于苏州,是一处胜景。
作者用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特点。
小石潭的飞泉溅玉,形成了壮丽的水景,小石潭中心的小岛更增添了亮点。
作者赞美小石潭是天下石,说明其形态具备独特之美,称之为胜景不为过。
小石潭的环境十分清幽,没有人烟,使得景色更加幽雅。
作者在小石潭的游玩中,感到心旷神怡,以此来形容了小石潭的清幽特点。
小石潭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尽管作者觉得这会破坏小石潭的幽静,但也表明小石潭的美丽与吸引力。
四、问答题1.“花径”在《小石潭记》的第一段中出现了多少次?答:一次。
2.作者如何描述小石潭的飞泉?答:作者通过“飞泉溅玉”这个成语来形容小石潭的飞泉,突出了其壮丽景色。
《小石潭记》练习题集锦(50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集锦(50题附答案)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动()者()3、第一段作者从哪些反方面描绘了小石潭的美?(2分)4、“影布石上”的意思是鱼的影子投在石头上。
请结合第二段内容,说说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有哪些。
(2分)5、统观全文,小石潭合作者的遭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3分)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出()()7.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情景交融。
作者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
借小石潭的幽深冷寂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
B.第4段,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气氛。
C.作者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心情由乐到忧。
D.作者虽然贬官失意,但能苦中作乐,,寄情山水,佁然自得。
10.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优美幽静,令人向往。
如果要把小石潭开发为旅游景点,聘你为导游,你如何向游客介绍小石潭?既要保持小石潭原有的特点,又要融进现代化的风格。
请结合译文写一篇导游词,要求既生动形象,又简洁明快。
(只介绍一个景点)(3分)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12.请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0课《小石潭记》同步练习(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柳宗元(773—819),字,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代著名文学家,“”之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简练。
有《》《》等留存。
“小石潭”是作者所游览的一个地方,“记”是古代的一种。
题目表明这是一篇。
【答案】子厚柳河东唐唐宋八大家柳河东集文体游记【解析】学生应该识记重要的作家作品等常识,对其身世及写作特点的了解,有利于理解作品,也能感受其情怀,对提高文学素养大有帮助。
2.指出下列每组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A. 参差(cēn cī )寂寥(jì liáo )摇缀(yáo zhuì)B. 篁竹(huánɡ zhú)幽邃(yōu suì)为坻(wéi dǐ)C. 为嵁(wéi kān)佁然(yǐ rán )俶尔(shūěr )D. 翕忽(xī hū)差互(cīhù)悄怆(qiāo chuànɡ)【答案】C【解析】俶尔(chùěr )3.解释词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②、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___________④、伐竹取道。
伐:_________ 取:_________⑤、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__【答案】⑴向西走;往西走。
⑵以……为乐。
⑶在空中游动。
⑷伐:砍伐。
取:开避。
⑸格外。
【解析】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
因此要格外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做到准确翻译。
4. 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含答案)
10 小石潭记一、单选题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篁竹(huáng)清冽(liè)B.为坻(chí)为嵁(kān)C.参差(cēn cī)佁然(yǐ)D.俶尔(shū)翕忽(xī)2.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如鸣珮环青树翠曼往来翕忽B.犬牙差互水尤清冽竹树环合C.明灭可见凄神寒骨悄怆幽邃D.其境过清隶而从者纷至沓来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潭中/鱼可百许头C.其岸势/犬牙差互D.四面竹树/环合4.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皆若空游无所依C.其岸势犬牙差互D.四面竹树环合6.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裨形胜(增益)B.彰示来者(过来的人)C.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D.五色交辉(交相辉映)7.选择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词语。
(1)如鸣珮环()A.鸟鸣百啭B.不平则鸣C.百家争鸣D.一鸣惊人(2)潭中鱼可百许头()A.问渠哪得清如许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C.封官许愿D.高可二黍许(3)水尤清冽()A.怨天尤人B.无耻之尤C.以儆效尤D.效果尤佳(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A.清锅冷灶B.为官清廉C.清风明月D.水至清则无鱼8.下列对本文《小石潭记》的分析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开头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
B.采用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语言简练优美。
C.抓住小石潭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在写景中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二、默写9.名句默写。
①坐潭上,,,,。
②文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语句是:,。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1.给加点的字注音篁( )竹卷( )石底以出为坻( ) ( ) 然不动寂寥( )无人翕( )忽幽邃( ) 犬牙差( )互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3.文学常识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是属于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本文是他的第四篇。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环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 (2)清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 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 不可久居____________6.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为坻为屿 B 之乃记之而去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C乃乃记之而去 D 尔俶尔远逝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阅读文章,完成相关练习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2.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 斗折蛇行(像蛇一样)C 不可久居(居住)D 影布石上( 映)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新课标第一网(1) 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 (2)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3)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 (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5)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 (6) 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4.翻译下列句子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6.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8.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小石潭记》练习题(有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有答案)小石潭记》练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什么?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什么?直接写XXX的语句:水尤清洌。
借XXX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日光下澈,XXX上。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指方向。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形容地形险峻。
⑶凄神寒骨(凄神:)形容凄凉、萧索的气氛。
⑷悄怆幽邃:形容寂静、幽深的气氛。
⑸隶而从者(隶而从:)指追随、跟随。
4.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XXX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作者XXX时的心情:喜悦、欣赏。
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凄凉、孤独。
6.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却又无处不在写水。
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表现水的清澈、明亮和静谧。
整段文字没有直接写到水,但是通过其他元素的描写来无处不在地写到了水。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多选)A、闻水声,如鸣佩环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XXX远逝,往来翕忽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8.解释下列多义词:⑴环:如鸣佩环(指环状);四面竹树环合(指环绕、包围)。
⑵清:水尤清洌(指清澈);以其境过清(指清幽)。
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指数量大约);不可知其源(指无法知晓)。
9.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写鱼静态的句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⑵写鱼动态的句子:XXX远逝,往来翕忽。
⑶写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
10.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潭水的清冷、四周的寂静和自己内心的忧伤。
二、阅读理解、分析1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从XXX向西行走120步。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四面的竹树环绕,寂静无人,凄凉萧索,悄然幽深。
因为环境过于清幽,不适合久居,只能记录下来后离开。
12.回答下边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
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2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
3凄神寒骨()
4悄怆幽邃:()
⑸隶而从者(隶而从:)
4、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6、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却又无处不在写水。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多选)
A、闻水声,如鸣佩环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8、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环:如鸣佩环()四面竹树环合()
⑵清: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
⑶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
9、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
⑴写鱼静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鱼动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鱼情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
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二.阅读理解、分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回答下边的问题。
①“明灭可见”指的是一条小溪,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②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13、“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打比喻。
试分析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似与游者相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三段的段意。
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2、⑴向西
⑵像狗的牙齿那样
⑶使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
⑷凄凉幽深
⑸跟随着同去
4、愉悦;抑郁忧伤
6、游鱼、阳光、影子、水、水
7、CFG
8、玉制的装饰品;环绕;清澈;凄清;大约;可以,能
9、日光……不动;俶尔……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0、D
二、
11、①潭中大约有鱼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②(游鱼)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12、①上文“斗折蛇行”是指溪说的;下文“其岸势犬牙差互”是指溪岸说的,这就是“明灭可见”指的是一条小溪的根据。
②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水声时,当看到鱼儿“往来翕忽”的游态时,他感到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成为作者当时的心情的反衬,跟全文的忧伤凄苦的基调形成了对立的统一,从而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
(意近即可)
13、①“鸣佩环”比喻“水声”的嘹亮。
②“空”,意为空中,比喻水的透明度。
③不是比喻,“似”表示作者的猜想。
14、一段:写潭中游鱼的情趣。
二段:写潭的水源。
三段:写潭四周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
15、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阅读专题(一):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答: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答: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答: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或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
答: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
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8、久坐潭边游人会有怎样的感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9、文章的点睛之笔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小石潭的气氛用两个字概括为:凄清
11、小石潭的主要特征:全石为底、潭水清澈、竹树环合:幽静
1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凄清寂静寂寞忧伤
13、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阅读专题(二):
1、文章第一段“全石以为底”句有什么作用?
答:交代小石潭“全石以为底”的特点,说明小石潭命名的缘由。
2、文章开篇落笔不凡,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把水声写得清脆悦耳,不同凡响,文中哪一句清楚地表明了产生了这种效果的原因?
答:“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作者由“闻水声”到“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其中的“闻”“伐”“见”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既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表现了作者探幽、访奇的情趣。
4、“伐竹取道”说明什么?
答:一方面说明作者的游兴之盛,另一方面说明小石潭环境寂静,人迹罕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