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设计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
《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如账务处理、报表生成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会计信息化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会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包括系统初始化、凭证录入、账簿查询、报表生成等。
2、教学难点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各项参数的设置和财务数据的安全性管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4、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会计电算化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企业由于手工记账效率低下、错误率高,而引入会计电算化系统后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引出会计电算化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块,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报表管理等。
3、软件演示(约 30 分钟)(1)打开会计电算化软件,向学生演示系统初始化的操作过程,包括建立账套、设置会计科目、录入初始数据等。
(2)演示凭证录入的方法,包括如何填写凭证的各项内容、如何进行凭证的审核和记账。
(3)展示账簿查询的功能,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查询和打印。
(4)演示报表生成的操作,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和输出。
4、学生实践(约 60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练习,教师在旁边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
会计电算化教案三篇【篇1】会计电算化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
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
三、重点难点1、理解会计的目标2、掌握会计的概念四、课时安排一次课(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本节分别阐述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概念(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
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
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总结扩展。
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
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七、板书设计剩余产品的出现会计产生文字的产生【篇2】会计电算化教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在非会计专业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对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为后续专业课程及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基础会计》学习的需求非常明确:为专业服务,学习《基础会计》的目的是“懂会计”,而不是“做会计”。
对他们而言,不是要成为会计岗位上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专门会计人员,而是要了解会计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抉择,立足于通过“懂会计”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
教案标:会计电算化入门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
3. 了解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
2. 难点:理解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 引入会计电算化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新课呈现(30 分钟)
- 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 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如登录、创建账套、录入凭证等。
- 引导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如财务报表生成、账目管理等。
3. 课堂讨论(10 分钟)
- 组织学生讨论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和优势。
4. 总结归纳(5 分钟)
- 总结会计电算化的要点和重要性。
5. 课后作业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中进行简单的账目处理操作。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后续的课程中加强练习。
同时,应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2024年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
决策支持系统在企业中应用前景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介绍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在企业中的应 用价值。
成功案例分析
分享一些成功应用决策支持系统的企业案例,分 析其应用效果及带来的收益。
ABCD
2024/2/29
智能化决策支持流程
演示系统如何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包括数据采 集、模型构建、方案生成等流程。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26
07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2/29
27
关键知识点回顾
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与原理
包括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基 本功能和特点等。
财务管理知识
2024/2/29
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如财务分析、成本控制、预算管理
等。
会计软件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主流会计软件(如用友、金 蝶等)的基本操作,包括建账、制单 、记账、结账等流程。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
2024/2/29
1
目录
2024/2/29
• 会计电算化概述 • 会计电算化系统基础 • 常用会计软件介绍及应用实践 • 账务处理与报表生成自动化实现方法 • 税务申报与财务分析智能化应用探讨 • 实训项目:模拟企业运营环境下会计电算
化操作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会计电算化概述
工资数据自动传递
02
工资模块与账务处理模块集成,工资发放数据自动生成记账凭
证。
其他模块数据交互
03
实现其他相关模块与账务处理模块的数据自动传递和处理。
17
报表模板设置和自定义报表生成
报表模板丰富多样
系统提供多种报表模板,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自定义报表灵活便捷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会计电算化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3. 学时安排:共计75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5 学时,实践教学30 学时。
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2. 会计软件的分类及其功能3. 会计软件的实施与运行4. 会计科目设置与账户体系5. 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操作流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会计软件的应用和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流程。
3. 上机操作法: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会计软件上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授课时间:共计45 学时,每课时45 分钟。
2. 实践教学:安排30 学时,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
3.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50%)、实践报告(30%)和课堂表现(2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会计电算化教程》2. 教学辅助材料:PPT、案例资料、实践指导书等。
3. 会计软件:财务软件、ERP 软件等。
4. 计算机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环境。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授: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电算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会计软件的应用和日常会计业务处理流程。
3. 上机操作:安排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教学评价1.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50%。
2.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占总评的30%。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度,占总评的20%。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能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4.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和优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2.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会计软件的安装和启动录入和修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3. 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运用初始化设置和参数设置录入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报表进行期末结算和结账4.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云计算和大数据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移动会计和远程会计的应用智能会计和自动化会计核算的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让学生能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工作。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交流和探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积极程度。
2. 操作技能: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熟练程度。
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正确率和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材,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一款适合教学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供学生实践操作。
3. 课件和教案:准备详细的课件和教案,方便学生理解和教师授课。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第5-8课时:学习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第9-12课时:练习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运用。
第13-16课时:探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七、教学实践1. 实践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实践。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能力和素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种类和功能。
3.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 会计电算化实践案例分析。
5. 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和优缺点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种类和功能。
2. 演示法: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电算化的优缺点和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
2. 课件:制作会计电算化课程的PPT课件。
3. 会计电算化软件:准备会计电算化软件供学生实践操作。
4.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言: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引起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
2. 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种类和功能,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作用。
3. 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
4. 分发案例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电算化的优缺点。
5. 总结讲解会计电算化与传统会计的比较和优缺点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和局限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评估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程度。
2. 软件操作演示:观察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情况。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3.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4.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学习;2.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实践;2.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电算化处理。
四、教学内容: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1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和特点1.2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1.3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职业发展的影响2.会计电算化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2.1会计电算化的硬件设备介绍2.2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工具介绍2.3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选择和应用原则3.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1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介绍3.2电子表格软件的常用函数和公式3.3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排序和筛选3.4电子表格软件的图表功能4.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电算化处理4.1会计科目的电算化处理4.2会计凭证的电算化处理4.3财务报表的电算化处理4.4财务分析指标的电算化处理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解释概念和原理,介绍发展历程等;2.实例演示: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3.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熟悉和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应用;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问题;5.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实践操作的情况;2.作业和实验报告:学生的作业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和质量;3.考试成绩: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教学用电脑和投影仪;2. 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3.讲义和教材:相关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和资料。
《会计电算化》电子教案
《会计电算化》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2、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功能。
3、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如账务处理、报表生成等。
(2)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规范与要求。
2、难点(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初始化设置和参数配置。
(2)如何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定制会计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对会计电算化有系统的认识。
2、演示法现场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通过讲述传统手工会计的繁琐和局限性,引出会计电算化的必要性和优势。
(2)举例说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解释会计电算化是指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处理中,实现会计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管理。
回顾会计电算化从简单的数值计算到集成化的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介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硬件、软件、人员和数据等要素。
详细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账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报表生成等主要功能模块。
(3)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以常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为例,演示从系统初始化、凭证录入、审核记账、期末结账到报表生成的全过程。
强调每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4)会计数据的安全与风险防范分析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可能面临的数据丢失、泄露、篡改等风险。
介绍数据备份、加密、权限管理等安全措施和风险防范方法。
3、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在计算机上安装会计电算化软件,并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 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账务处理、报表生成、数据备份等。
3. 学会分析会计数据,运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经营决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账务处理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财务报表编制、分析的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
3. 培养学生解决会计电算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软件操作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
2. 增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性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会计人才。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内容:1. 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发展阶段及作用-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 会计软件操作流程- 会计软件的安装与配置- 账务处理系统、报表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模块的操作方法3. 会计数据分析和运用-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 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4. 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 日常账务处理操作实例- 财务报表生成与数据分析实例5. 会计电算化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软件操作技巧及优化建议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二周:会计软件操作流程第三周:会计数据分析和运用第四周:会计电算化实务操作第五周:会计电算化问题及对策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同时,能够熟练运用会计软件进行实务操作。
会计电算化教案1
会计电算化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和功能模块。
3、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流程,包括账套建立、基础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等。
2、难点(1)会计电算化软件中各项参数的设置和理解。
(2)如何根据企业实际业务情况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生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讲述传统手工会计处理方式的繁琐和局限性,引出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讲解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系统构成和功能模块,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
3、软件操作演示(约 40 分钟)(1)打开会计电算化软件,演示账套建立的过程,包括账套信息的设置、会计科目体系的建立等。
(2)进行基础设置的演示,如部门档案、人员档案、往来单位档案等的录入。
(3)详细演示凭证录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凭证的填制、修改、审核等操作。
(4)展示账簿查询和打印的功能,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查询和打印设置。
4、学生实践操作(约 60 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实际操作练习。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视和答疑,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5、总结与评价(约 20 分钟)(1)邀请学生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遇到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室,配备电脑和会计电算化软件。
2024精选会计电算化教案中职
04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介绍了如何利用会计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会计基础知识,熟悉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的日常账务处理。
学习方法
我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听讲、阅读教材、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这些 方法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数据处理
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等操作, 生成有用的信息。
数据存储
将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方 便用户随时查询和分析。
系统安全与风险控制
访问控制
通过设置用户权限和角色,限制用户对系统的访 问和操作,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备份与恢复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并在必要时进行数据恢 复,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程。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02
从手工会计到电算化会计的演变过程。
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03
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加强财务管理等。
课程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相关法规和制度。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日常账务处理,生成财务报表和分 析数据。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 质。
编制方法
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 资料,按照规定的报表格式和内容, 采用一定的编制方法进行编制。编制 过程中应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 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PART 03
电算化系统基本原理
REPORTING
电算化系统组成及功能
系统硬件
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 设备,用于数据的输入、输出和
《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项目教学思路设计
《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项目教学思路设计会计电算化狭义上来讲就是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
它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人工对会计信息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发展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更好的发挥会计的智能作用,为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会计电算化》课程也成为培养会计专业技术人才至关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应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要实现这一教育宗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就是尤为关键的教学环节,而对于实践项目的教学思路的设计则是实践教学的第一步。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分析(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特点。
《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会计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前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基本会计理论能力。
会计电算化以电子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将以往的手工会计处理的内容来应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而且在处理流程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必须用计算机来进行会计软件操作教学,理论讲解和原理分析穿插其间。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操作,以便更好的跟进课程内容。
会计软件的操作也是《会计电算化》课程中进行实践的项目内容。
会计电算化系统又区别于一般的应用软件,它是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
所以会计电算化教学以会计软件操作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为主,按会计业务发生的顺序学习会计软件中的各个功能模块。
由于会计工作本身的特点是连续的记录和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衔接性很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掌握会计业务的全局性。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大多院校采用一种商品化会计软件作为教学操作的软件,比如用友软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理论授课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也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工作任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大多按照老师的操作演示进行模仿操作,可能这一次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了,而下一次独立完成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不能深入地思考问题知其所以然,而且这样大部分学生懒于思考,不能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识,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使用会计软件进行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3. 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4. 会计软件在日常会计业务中的应用。
5. 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软件在日常会计业务中的应用。
3.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会计软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配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网络环境:校园网或互联网,保证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传输。
3. 软件环境:配备必要的会计软件,如金蝶、用友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操作考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计软件的操作任务,考察其操作熟练程度。
4. 期末考试:设置会计电算化相关的试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会计电算化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案例素材:收集和整理实际会计电算化应用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操作指导:提供详细的会计软件操作指导文档和视频教程。
5. 练习题库:编制丰富的练习题,涵盖各个知识点。
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第3-4周:介绍会计软件的种类和选择。
3. 第5-6周:学习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4. 第7-8周:练习日常会计业务处理。
5. 第9-10周:讨论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6. 第11-12周:课程总结和复习。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
会计电算化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了解会计软件的运作原理;2. 学会运用会计软件进行基本的账务处理,包括凭证的录入、审核、查询;3. 理解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备份、恢复及安全性控制。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会计软件,完成日常账务处理;2. 掌握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账务查询、分析,提高数据处理能力;3. 学会运用会计电算化技术优化会计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会计专业选修课程,结合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技能。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对计算机操作有初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会计软件实际操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与作用- 会计软件的分类与功能2. 会计软件操作基础- 系统初始化- 凭证管理(录入、审核、查询)- 账务处理(日记账、总账、明细账)3. 账务查询与分析- 财务报表查询- 账务数据分析- 管理报表生成4. 会计电算化安全控制- 数据备份与恢复- 用户权限设置- 安全性控制措施5. 实践操作- 会计软件操作演练- 案例分析- 综合实训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二周:会计软件操作基础第三周:账务处理第四周:账务查询与分析第五周:会计电算化安全控制第六周:实践操作(含案例分析、综合实训)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1. 讲授法:用于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流程的讲解。
会计电算化教案
会计电算化教案教案:会计电算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常用软件应用。
3.能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核算。
二、教学内容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a.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发展背景b.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应用a.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介绍b.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和功能c.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3.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处理a.电算化会计科目的设置和管理b.电算化会计凭证的录入和管理c.电算化会计报表的自动生成和分析三、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达到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熟悉软件的界面和功能。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会计核算案例,理解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引入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意义。
b.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背景和相关的技术进步。
2.理论讲解(30分钟)a.讲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b.介绍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和其功能。
c.分析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会计中的应用案例。
3.软件操作(60分钟)a.展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界面和操作方法。
b.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和管理。
c.演示会计凭证的录入和管理。
4.案例分析(30分钟)a.选取实际的会计核算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b.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报表的自动生成和分析。
5.总结与小结(10分钟)a.总结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和应用优势。
b.对课程内容进行小结和回顾。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用具1.黑板和粉笔2.多媒体投影仪3.会计电算化软件(根据具体软件情况选择,如金蝶、用友等)六、教学评价1.平时考勤:按时到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作业成绩:完成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的作业。
3.考试测试:对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原理、软件操作和应用进行考察。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
(完整版)会计电算化教案
(完整版)会计电算化教案固定资产一、教学目标1、掌握固定资产的账套的创立2、掌握固定资产系统初始设置3、掌握固定资产的业务处理4、掌握固定资产和总账系统的核对二、重点难点重难点:1、固定资产的业务处理2、固定资产和总账系统的核对三、教学方法演示、讲授教学、提问、指导练习四、教学时数理论教学4学时,五、教学过程(一)、固定资产系统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1、固定资产核算系统的特点(1)初始化数据量大,数据保留时间长。
(2)日常数据输入量少,数据处理方式单纯。
(3)统计功能要求较高,内容输出较多。
2、固定资产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联系(数据传递联系)(1)账务系统(通过转账凭证)(2)成本系统(折旧费用)3、固定资产的功能(1)管理固定资产卡片(2)处理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功能(3)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净值的功能(二)、固定资产的初始化1、启用固定资产以账套主管身份登录系统管理,在账套选项下进行固定资产的账套启用设置。
2、以账套主管身份进入用友通,进行固定资产账套的创建。
注意事项:(1)、固定资产账套启用日期要在账套启用日期之后(2)、与总账系统的对应科目的设置,设置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这两个科目。
(3)折旧方法的设置。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3、部门设置:根据企业实际部门机构情况,进行设置4、对应折旧科目设置(1)选择“设置”/部门对应折旧科目设置,进入部门编码表(2)选择“**部门”,然后单击修改,选择对应的折旧科目,例如管理部门,对应科目为管理费用,单击保存。
5、资产类别设置(1)选择“设置”/“资产类别”,进入资产类别编码表(2)单击增加按钮,输入类别名称、净残值率、选择计提属性“正常计提”,折旧方法“***”,依次设置其他资产注意事项:资产类别编码不能重复,同一级类别名称不能相同,已近使用过的类别不能设置新的下级6、增减方式设置(1)选择“设置”/增减方式,进入增减方式对话框(2)单击“直接购入”,然后点击“修改。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教案【本课程性质与教学对象】《会计电算化》课程是我院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为了培养和检验学生运用会计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进行各种财务软件操作与维护的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课程之一。
我院学生在修完《基础会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以后即可开设此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系统全面把握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发展,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构成、初步培养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维护方法与技巧,比较熟练地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特别是财务软件各个模块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
【本课程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主,其他手段为辅。
第一章会计信息系统概述【本章的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信息的基本概念、内容及之间关系,了解系统的定义及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类型,进而认识会计数据、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会计电算化发展概况;电子计算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掌握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异同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会计电算化工作内容。
重点掌握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异同点。
【本章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会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特别是掌握了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2、本章知识包括: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要求、流程与内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构成,会计电算化产生与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结构、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异同、会计电算化的意义等,由此决定本次教学的顺序。
【本章教材分析】1、本章重点:(1)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之间关系(2)会计信息处理的方式和要求(3)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异同(4)电算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5)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与实施2、本章难点:会计数据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手工会计与电算会计的异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职能结构【本章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多媒体形式【课时分配】6~8学时【参考书目】1、《电算化会计》(武汉大学,欧阳电平编)该参考书对于会计信息内容的表述、会计信息处理的方式、要求等内容阐述比较透彻、易懂,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会计人才,某高校会计专业开设了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课程。
本案例以该课程的一次实践教学活动为例,详细描述了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
二、案例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审计等工作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增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会计行业的热爱。
三、案例实施1. 实践教学准备(1)选择合适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本案例选择某知名会计电算化软件作为实践教学的平台,该软件具有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易于上手等特点。
(2)编写实践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结合软件功能,编写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会计科目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报表编制、期末结账等。
(3)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包括实践时间、实践步骤、实践要求等。
2. 实践教学过程(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工作。
(2)讲解:由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讲解,包括软件界面、功能模块、操作步骤等。
(3)实践操作:学生按照实践教学内容,在软件中进行实际操作,包括会计科目设置、凭证录入、账簿查询、报表编制、期末结账等。
(4)问题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由教师或组长进行解答。
(5)小组讨论:各小组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6)成果展示:各小组完成实践任务后,进行成果展示,包括软件操作演示、实践报告等。
3. 实践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操作熟练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2)成果评价:评价各小组的实践成果,包括软件操作演示、实践报告等。
(3)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会计电算化项目教学设计
经贸与社会服务系王慧珍
模块一:系统初始化
(一)项目任务
能够利用会计软件的系统管理与初始设置功能建立电算化应用
环境。
具体能力要求为:
(1)能利用系统管理功能设置账套、建立操作员并为操作员授权。
(2)能在管理门户或系统维护界面录入、设置系统环境参数与运行要素。
(3)能在账务处理或总账模块中建立会计科目表,录入初始数据。
(二)学习目标:
了解系统初始化的内容与程序,理解新建账套、操作员管理与授权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系统环境参数设置与系统运行要素设置的方法,会录入期初数据与理解试算平衡的原理、程序与技巧。
模块二:账务处理系统
(一)项目任务
能利用软件相应模块功能完成对基本会计业务的日常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
(1)能在账务处理模块完成对记账凭证的录入与修改操作。
(2)能对已录入的记账凭证进行查询、修改、出纳签字、审核、过账等操作。
(3)能根据会计规范查询凭证错误,并利用错账更正方法更正凭证错误。
(4)能正确设置与输出各类会计账簿。
(二)学习目标:
了解通用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程序与方法,熟悉会计业务的软件处理与手工处理在思路、程序、方法上的区别,了解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一般原理,掌握凭证处理与账簿输出中各项参数的意义与设置方法。
模块三:辅助核算功能与管理
(一)项目任务
能够利用软件辅助核算功能正确处理设置辅助属性参数,完成对辅助项目管理业务的操作。
具体能力要求为:
(1)能够在录入记账凭证时正确设置或输入辅助核算参数。
(2)能够以出纳员的身份进行银行对账并输出对账结果。
(3)能够对部门核算、个人核算进行设置并能输出相应的辅助账簿。
(4)能够正确设置自动转账凭证,并在期末生成和输出记账凭证。
(二)学习目标:
了解辅助核算的原理,了解辅助核算业务的软件处理与手工处理的差异,掌握对部门、个人、往来业务、银行业务等进行辅助核算的方法与技巧,掌握辅助业务账簿查询与分析的方法。
模块四:工资管理
(一)项目任务
能够利用相应软件模块对工资系统及工资数据进行设置、编辑与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
(1)能够正确设置工资项目,并正确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
(2)能够对本月工资进行录入、编辑、汇总等操作。
(3)能够进行工资的扣零、扣税设置,并处理扣零、扣税业务。
(4)能正确设置、生成与传递工资结转凭证。
(二)学习目标:
了解软件对工资数据及工资费用管理的原理与程序,掌握工资项目设置与运算公式设置的规则与方法,掌握工资费用结转的原理,学会设置与生成工资费用结转的记账凭证。
模块五:固定资产管理
(一)项目任务
能够利用相应软件模块对固定资产及其折旧进行设置、编辑与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
(1)能够正确设置固定资产类别与卡片项目。
(2)能按核算要求设置与录入固定资产初始卡片。
(3)能够依照折旧规范设置并处理固定资产折旧,生成与传递折旧凭证。
(4)能够对固定资产变动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
(二)学习目标:
明确固定资产卡片及其管理的主要原理,了解在电算化环境里管理和使用固定资产卡片的优势,掌握固定资产卡片的建立、变动资料录入、折旧方法的设置和折旧计提以及固定资产自动凭证的生成等过程的处理规则。
模块六:期末处理
(一)项目任务
能利用软件功能对模拟账套涉及的相应模块作期末业务处理。
具体能力要求为:(1)能利用已设置的自动转账凭证生成并传递记账凭证。
(2)能对核算资料进行期末对账处理
(3)能按顺序完成多个软件模块的期末结账操作。
(二)学习目标:
了解期末业务的特点与处理顺序,了解期末对账与结账的原理,掌握利用自动转账凭证生成传递记账凭证的方法,掌握期末结账的操作技术。
模块七:会计报表的设置和管理
(一)项目任务
能够在会计报表管理模块完成对常用会计报表的设置、编制与输出。
具体能力要求为:
(1)能够利用报表管理功能建立资产负债表,设置取数公式与审核公式,输出当月报表数据。
(2)能够利用相应功能建立利润表,设置利润指标取数公式,生成输出利润表。
(二)学习目标:
了解会计报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用自定义报表功能定义报表结构的方法,掌握取数规则和指标取数公式的编写方法,掌握会计报表编制输出的步骤与方法。
模块八:电算化与会计软件
(一)项目任务
能够对电算化会计软件的总体结构、软件模块、模块间关系作一般性分析。
具体能力要求为:
(1)能讲述电算化会计的大致的发展历程。
(2)能识别会计软件的总体结构。
(3)能辨别软件模块,表述软件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关系。
(4)能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分析电算化会计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目标:
了解电算化会计以及会计软件的含义、特点及发展历程,熟悉从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会计信息化角度对电算化会计的描述方式,明确电算化会计的内容、运作方式与发展趋势。
理解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及其基本功能,掌握会计软件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软件功能模块的运用顺序。
模块九:电算化的组织与实施
(一)项目任务
能够根据企业背景资料设计、策划电算化会计应用模式。
具体能力要求为:
(1)能够对指定企业的会计软件选择、模块选择等提出初步方案。
(2)能够设计指定企业的会计岗位,提出操作员及其权限分配方案。
(3)能够大致策划指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施内容与步骤。
(二)学习目标:
了解电算化会计工作的规划、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建立、电算化会计的日常管理的方法与安全管理的措施,学习规划与设计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模块十:分组分岗综合应用
(一)项目任务
掌握主要会计业务的岗位配置以及对软件各模块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具体能力要求为:
(1)能够根据模拟单位实际情况设置岗位并配置操作员。
(2)能够根据所拥有的权限完成记账凭证、账簿、期末处理、报表等环节或业务的处理。
(3)能够查询或检验其他岗位成员所处理的业务。
(二)学习目标:
通过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对模拟单位进行电算化会计工作的策划,在策划基础上确定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各自业务处理的过程。
掌握对企业单位的会计业务进行电算化处理的技术,重点训练团队合作相互配合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