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金标检验法

合集下载

毒品检测胶体金法标准

毒品检测胶体金法标准

毒品检测胶体金法标准
毒品检测胶体金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毒品中的成分。

其标准通常由相关行业组织或政府机构制定,以确保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毒品检测胶体金法的标准:
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 29701-2:2017《毒品和药物
滥用检测 - 多巴胺 - 第2部分:用于尿样的胶体金法》。

2. 美国药典(USP):USP 861(胶体金法)。

3. 欧洲药典(EP):EP 2.7.10(毒品和药物滥用检测)。

这些标准规定了胶体金法的操作步骤、样品处理方法、胶体金试剂的配制和使用等,以确保毒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使用这些标准进行毒品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减少误差和偏差。

胶体金检测常用方法

胶体金检测常用方法

胶体金检测常用方法
胶体金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常用的胶体金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色谱层析法:将待检样品加入胶体金溶液中,经过色谱层析
柱进行分离,最终观察胶体金试纸的颜色变化,可判断样品是否含有目标分子。

2. 电化学法:将胶体金修饰在电极表面上,通过电化学反应检
测待检样品中的目标分子。

电化学法检测的胶体金电极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3. 原位杂交法:利用胶体金标记的探针与待测样品中的DNA或RNA进行杂交反应,通过颜色变化来判断目标分子的存在情况。

4. 免疫层析法:将待测样品加入含有特定抗体的胶体金试纸中,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特定抗原。

5. 荧光探针法:将荧光染料标记在胶体金表面上,通过荧光信
号来检测待测样品中的目标分子。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

这些方法在生物检测中广泛应用,为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1 -。

胶体金法各种方法法原理

胶体金法各种方法法原理

双抗体夹心法原理以FABP 为例(检测抗原)阳性反应Y1=F14A (标记了胶体金)Y2=F104B(固定在NC 膜上即T 线)Y3=羊抗鼠IgG (固定在NC 膜上即C 线)此方法较常用,主要用于较大分子量的蛋白(抗原)的检测。

要求两株抗体针对一个抗原的不同位点才可以.也有个别的检测项目是双抗原夹心检测抗体的,原理类似。

样品(血清)含FABP 蛋白金标记F14A 抗体金-F14A-FABP金-F14A-FABP-F14A金-F14A-羊抗鼠IgG金-F14A-FABP羊抗鼠IgG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金标记F14A 抗体不显色 显示红色金-F14A-羊抗鼠IgG阴性反应阳性反应竞争法原理以吗啡为例(检测抗原)阳性反应Y1=胶体金标记的吗啡单抗 Y2=吗啡-BSA 偶联物 Y3=羊抗鼠此方法主要用于小分子抗原(毒品、农药、肽链等)的检测.由于抗原分子量小不能直接固定于NC 膜上,常常用化学方法把小分子偶联到BSA 等大分子物质上再固定于NC 膜上。

此结果与双抗原夹心法相反,阴性CT 两条都是红线,阳性只有C 线一条红线。

金-吗啡抗体-吗啡吗啡-BSA金标记吗啡抗体显示红色不显色金-吗啡抗体-吗啡羊抗鼠样品(尿液)含吗啡显示红色显示红色 金标记吗啡抗体金-吗啡抗体-羊抗鼠阴性尿液抗体-吗阴性反应阳性反应间接法原理以HIV 为例(检测抗体)此方法主要用于血清中抗体检测,纯化或者重组的抗原固定于NC 膜上,标记多为蛋白A (ProteinA 或叫SPA ,抗体Fc 端结合而与其它蛋白质不结合)。

此方法要求胶体金过量,一般来说样品再加入前需要稀释或者加极少量后再加缓冲液。

斑点免疫渗滤法使用就是间接法。

显示红色 显示红色显示红色不显色。

检验科传染病四项胶体金法标准操作程序

检验科传染病四项胶体金法标准操作程序

传染病四项通常指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Syphilis)的检测。

胶体金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常用于临床实验室进行这些传染病的初筛检测。

以下是检验科进行传染病四项胶体金法标准操作程序的大致步骤:1. 准备阶段:确认胶体金试剂盒的有效期、批号,并按照说明书储存条件保存。

准备必要的器材,如移液器、测试板、计时器、记录表格等。

确保操作环境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2. 样本采集:遵循相关的生物安全规程,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通常为指尖血或静脉血。

确保采血器具的清洁和无菌。

3. 样本处理:根据胶体金试剂盒的说明书,将血液样本加入特定的试剂中,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混合。

等待试剂反应规定的时长,通常为1520分钟。

4. 结果判读:在胶体金测试板上,根据对照线和测试线的出现情况判断结果。

通常,如果对照线和测试线同时出现,判定为阳性;只有对照线出现,判定为阴性;对照线不出,测试线出现,判定为无效,需要重新检测。

5. 结果记录和报告:记录检测结果,并填写检测报告。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要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复检,并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

6. 废弃物处理:按照规定处理使用后的试剂、样本和废弃物,确保符合环保和生物安全要求。

7. 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包括使用已知阴性和阳性的质控样本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系统的准确性。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的操作程序应遵循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胶体金试剂盒的说明书。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抗原检测胶体金法使用方法

抗原检测胶体金法使用方法

抗原检测胶体金法使用方法
抗原检测胶体金法是一种基于免疫反应原理的快速检测方法,常用于检测感染病原体等微生物的抗原。

以下是其使用方法:
1.将胶体金试剂置于室温下,静置等待约10分钟左右,保证溶液中胶体金颗粒均匀分散。

2.取一支测量管,分别加入待检样品、标准品和负对照。

3.加入相同体积的胶体金试剂,混匀。

4.渐待反应发生,通常需要等待5-15分钟。

5.检查测试区域是否出现淡红色或者深红色带状线条,出现带状线条可判定为阳性结果;不出现带状线条,则为阴性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抗原检测胶体金法是一种较为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遵守试剂盒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和条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5胶体金法检测HIV12抗体实验标准操作规程文档

35胶体金法检测HIV12抗体实验标准操作规程文档

1、目的为了规范胶体金法检测HIV1/2抗体实验方法,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HIV抗体胶体金法检测HIV1/2抗体实验的检测工作程序。

3、职责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定,质量监督员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胶体金法检测HIV1/2抗体实验原理、检验方法及程序要求4、1、原理胶体金法检测HIV抗体是一种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的血清/血浆检测法,它利用免疫层析分析原理来快速检测血清/血浆中是否含有HIV抗体,从而用于判断人体是否受到HIV1型/HIV2型病毒感染。

试剂盒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来定性检测血清/血浆中是否含有HIV抗体,试剂盒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重组HIV抗原和质控区(C)的抗-protein A抗体。

4、2、方法及程序要求4、2、1、测试时,加50ul血清/血浆标本滴入试剂盒加样孔(S)内,静置至少15分钟(1小时内),读取结果。

血标本中的HIV抗体与预包被在膜上的protein A胶体金结合物反应。

然后,混合物随之在毛细管向上层析,在测试区(T)与固定在膜上的重组HIV抗原反应。

如果血清中含有抗HIV-1或HIV-2抗体,在测试区内(T)会出现一条红色条带,表明是阳性结果。

如果在测试区内(T)没有出现红色条带,则血清中不含有抗HIV抗体,表明是阴性结果。

无论抗-HIV抗体是否存在于血清中,混合物都会继续向上层析至质控区(C),质控区的抗Protein A与Protein A胶体金结合物反应出现一条红色条带。

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血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4、2、2、结果判定阳性(+):两条红色带出现。

一条位于测试区内(T),另一条位于质控区内(C)。

阴性(-):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红色条带,在测试区内(T)无红色条带出现。

无效:质控区(C)未出现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盒已变质损坏。

尿微量白蛋白(胶体金法)技术要求

尿微量白蛋白(胶体金法)技术要求

尿微量白蛋白(胶体金法)技术要求哎呀,说起尿微量白蛋白(胶体金法)技术要求,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得慢慢道来。

首先,咱们得聊聊这个尿微量白蛋白是个啥。

简单来说,它就是尿液里的一种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尿液里是不应该有这种蛋白质的。

但是,如果肾脏出了点小问题,比如糖尿病肾病啊,高血压肾病啊,这种蛋白质就会偷偷溜进尿液里。

所以,检测这个尿微量白蛋白,对于早期发现肾脏问题还是挺重要的。

接下来,咱们得说说这个胶体金法。

这是一种检测方法,用一种叫做胶体金的东西来标记抗体,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来检测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也快。

那么,这个技术要求具体是啥呢?首先,你得有个干净的尿样。

这个尿样得是新鲜的,最好是早上第一次尿,因为这时候尿液浓度最高,检测结果最准确。

然后,你得有个靠谱的检测试剂盒,这个试剂盒里包含了胶体金标记的抗体和一些其他必要的化学试剂。

操作的时候,你得按照说明书来,一步步来。

首先,把尿样滴到试剂盒的测试区,然后等个几分钟,让尿液和试剂充分反应。

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看到一些颜色变化,这就是胶体金抗体和尿微量白蛋白结合的结果。

最后,你得对照试剂盒上的对照线,看看测试区的颜色变化,以此来判断尿微量白蛋白的浓度。

这个过程中,你得注意几个细节。

首先,操作的时候手要干净,别让脏东西污染了尿样或者试剂。

其次,等待时间要准确,太短了反应不充分,太长了结果可能会受影响。

最后,读结果的时候要仔细,别因为颜色变化不明显就忽略了。

总的来说,尿微量白蛋白(胶体金法)技术要求就是:干净的尿样,靠谱的试剂盒,准确的操作,仔细的结果解读。

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按照步骤来,还是挺简单的。

这个技术对于早期发现和监测肾脏问题还是挺有帮助的,希望我说的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胶体金法检测步骤

胶体金法检测步骤

胶体金法检测步骤胶体金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生物分子的方法,它搭载着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为疾病的早期诊断、药物筛选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下面将介绍胶体金法的具体步骤。

1. 准备实验样品首先,需要准备好进行检测的生物分子样品,例如蛋白质、DNA、RNA 等,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样品。

实验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去除样品中可能干扰检测的物质,使其纯化程度增加。

2. 制备胶体金试剂胶体金试剂是胶体金法的核心部分,其通常包括硝酸金处理的金纳米粒子、还原剂、稳定剂等。

制备方法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 胶体金试剂与样品混合将制备好的胶体金试剂与准备好的生物分子样品混合,根据实验需求加入适量的稳定剂等,使胶体金试剂与样品分子充分混合,形成复合物。

4. 涂覆检测板将混合好的胶体金试剂和样品复合物涂覆在检测板上,比如ELISA板等。

在涂覆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试剂和样品的质量不动态变化。

5. 检测信号的显示待检测板涂覆完毕,将进行下一步检测。

当生物分子与胶体金试剂结合后,会产生特定的信号,这个信号可以通过显色、荧光等方式来显示。

当然,不同的标记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要根据具体实验去权衡。

6. 检测定量化分析数据通过检测机器或人工的方式,对样品的信号进行定量化分析,确定样品中某种生物分子的浓度、变化程度等信息。

而在过程中就能观察到所期望的结果,调整实验参数等方式去优化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胶体金法作为一种可靠的生化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农业病害检测等领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对生物分子进行快速、敏感的检测,从而为科学研究和疾病治疗等提供快速、准确的数据支撑。

免疫胶体金标技术

免疫胶体金标技术

免疫胶体金标技术胶体金是由金盐被还原成原子金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这种金颗粒呈红色,并能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结合,因此,可用胶体金作为标记物来检测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典型的测定方法为斑点免疫渗滤试验和斑点免疫层析试验等。

胶体金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诊断。

一、斑点免疫渗滤试验(dot 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DIFA)以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尿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例。

预先在硝酸纤维素膜的中央滴加已知的纯化抗体,为膜所吸附。

当滴加在膜上的标本液体渗滤过膜时,标本中所含抗原被膜上抗体捕获,其余无关蛋白等则滤出膜片。

其后加入的胶体金标记的抗体也在渗滤中与已结合在膜上的抗原结合。

因胶体金本身呈红色,阳性反应即在膜中央呈现红色斑点。

【材料】HCG金标反应板(已预先吸附已知抗HCG抗体)、抗HCG金标抗体、洗涤液、待测尿液等。

【方法】1.将反应板平放于实验台上,在小孔内滴加待测尿液1~2滴,待其完全渗入。

2.于小孔内滴加抗HCG金标抗体1~2滴,待其完全渗入。

3.在小孔内滴加2~3滴洗涤液,待其完全渗入。

4.判断结果。

【结果】在膜中央有清晰的淡红色或红色斑点显示为阳性反应,反之为阴性反应。

斑点成色的深浅相应地提示阳性强度。

二、斑点免疫层析试验(dot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DICA)斑点免疫层析试验简称免疫层析试验(ICA),它也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将多个试剂组合在一个约6mm×70mm的塑料板条上,成为单一试剂条(如图4-3),试剂条上端(A)和下端(B)分别为粘贴吸水材料,金标抗体干片粘贴在近下端(C)处,紧贴其上为硝酸纤维膜条。

硝酸纤维素膜条上有两个反应区域,测试区(T)包被有特异性抗体,参照区(R)包被有抗小鼠IgG。

测定时将试纸下端浸入液体标本中,下端吸水材料即吸取液体向上端移动,流经C处时使干片上的免疫金复合物复溶,并带动其向膜条移动。

胶体金金标检验法

胶体金金标检验法

胶体金(金标)检验法胶体金是一种常用的标记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

近年已在各种生物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

由于静电作用而成为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胶体金。

胶体金标记,实质上是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胶体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

免疫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ique) 主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紫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

为什么霍乱可以用胶体金(金标)检验法进行快速筛查?霍乱弧菌快速检测卡是利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技术和膜层析技术研制而成,用于定性检测样本中可能存在的霍乱弧菌的特异性抗原A及O139血清型。

首先按常规方法制备并筛选出效价高的抗O1群A 抗原和抗O139抗原的单抗细胞株。

然后采用枸缘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选择玻璃纤维吸附最适浓度的金标抗体。

按常规方法免疫家兔,制备霍乱弧菌的多克隆抗体。

根据检测对象(疑似病人粪便)的特殊性,研制了特异的稀释液。

一方面可裂解细菌,释放抗原,提高检测敏感性,另一方面可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

经二年多的反复试制,我公司完成的霍乱弧菌O1群(O139)快速检测试纸,其对霍乱弧菌最低敏感性10分钟内106菌/ml阳性,达到临床最低检出量的要求,符合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要求,且对高浓度的菌液109 菌/ml无前置反应;用萃取液、正常人粪便标本及其它大肠中寄生菌进行的特异性鉴定表明,该试纸条特异性为100%金特敏? 霍乱快速检测卡的特点是什么?最低检出量:不低于105cfu/ml适合临床需要。

快速出结果:稀释直接裂解细菌,10分钟观察结果满足疾病控制要求。

便利使用:独立包装,“插”式设计,操作简捷,避免二次污染。

胶体金检测方法概述

胶体金检测方法概述

胶体金检测方法概述
胶体金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析技术,可用于检测和测量各种生物分子和细胞。

胶体金是金纳米颗粒的一种形式,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生物可探测性。

下面将为您概述胶体金检测的一般方法。

首先,胶体金检测的原理是通过标记胶体金颗粒(通常为纳米粒子)上的生物分子或化合物来实现。

这些标记物可以是抗体、核酸、酶等生物分子,或者是化学标记物。

通过与待测物相互作用,胶体金颗粒的性质会发生变化,从而可以通过各种测量手段进行检测。

其次,胶体金检测方法通常包括样品准备、标记与反应、测量和数据分析。

首先,需要从待测样品中提取出目标分子或细胞,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然后,使用适当的方法将胶体金标记物与待测样品中的目标物发生特异性反应,并使其结合。

接下来,通过光学、电化学或其他相关技术对标记物进行测量。

最后,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胶体金检测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目标物质。

其次,胶体金颗粒的表面可以被修饰,使其可与各种生物分子或化合物特异性结合,从而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此外,胶体金颗粒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在各种生物样品中应用。

总结来说,胶体金检测方法是一种高度灵敏且可定量测量各种生物分子和细胞的技术。

其原理简单,操作方便,并具有较好的生物兼容性。

这使得胶体金检测在生物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HIV测定(胶体金法)操作规程

HIV测定(胶体金法)操作规程

HIV测定操作规程(胶体金法)1、检验目的用于快速定性检测人全血、血清或血浆样品中的HIV 1/2型抗体。

2、原理采用胶体金免疫技术和层析原理,定性测定全血、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的HIV 1/2型抗体。

检测陽性样本时,样本中的HIV抗体与胶体金标记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时与预包被的重组抗原结合形成夹心物而凝聚显色,游离的胶体金标记重组抗原则在对照线处与抗HIV单克隆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

阴性标本则仅在对照线处显色,30分钟内观察结果即可。

3、性能参数●用国家参考品测定,阳性参考品符合率、阴性参考品符合率、精密性、最低检出量、稳定性能均符合要求,测定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清、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梅毒及非肝炎传染病患者等各种类型的血清不得引起干扰。

●本测试条/卡仅用于体外诊断试验,仅用于人全血、血清或血浆,其他体液和样本可能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对于下列物质在所给出的浓度下对测试结果不造成影响:4、标本要求●标本类型:血清或血浆,血浆样本对临床常用抗凝剂(EDTA、肝素、枸橼酸钠)无要求。

●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标本储存和运输:如果血清或血浆样品收集后7天内检测,样品须放在2~8℃保存,如果大于7天则须冷冻保存;全血标本建议在3天内检测,样品放在2~8℃保存,不得冻存。

●标本拒收状态:细菌污染,严重溶血或严重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5、容器和添加剂类型使用一般干燥管(不添加任何东西),或EDTA、柠檬酸钠、肝素抗凝管盛放血液。

6、贮存条件及有效期储存条件:4--30℃密封干燥处保存,有效期为16个月。

7、操作步骤【血浆或血清】(1)将待测标本从储存条件下取出,平衡至室温并编号。

(2)将所需数量的测试试剂从包装盒中取出并平衡至室温,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

(3)用微量加样器取60ul血清或血浆样本,加到试剂卡的加样处。

(4)加样后阳性标本可在1—30分钟内检出。

经过试验确证,反应时间超过30分钟将对实验结果的观察造成影响,因此,建议30分钟内最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胶体金检测方法概述

胶体金检测方法概述

胶体金检测方法概述
胶体金检测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生化分析方法,用于检测目标物质的含量或活性。

下面是胶体金检测方法的概述:
1.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这是最常见的胶体金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使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与目标物质结合,然后将胶体金颗粒标记在抗体上。

通过在试剂纸上形成深浅不同的色带或线条来定性或定量检测目标物质。

2. 胶体金免疫层析比色法:该方法类似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但是在结果的读取上使用了比色法。

通过观察样品在胶体金颗粒标记下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目标物质是否存在或含量的多少。

3.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该方法利用胶体金颗粒的表面增强效应来增强分子的拉曼信号。

通过检测样品的拉曼光谱图谱来获取目标物质的特征峰,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4. 胶体金荧光检测法:该方法利用胶体金颗粒的荧光性质来检测目标物质。

通过注射激发光源,观察样品的荧光发射,可以判断目标物质的存在或含量。

5. 电化学检测法:该方法利用胶体金颗粒在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子传递特性来检测目标物质。

通过测量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可以定性或定量分析目标物质的含量或活性。

这些方法不仅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而且简便易行,因此胶体金检测方法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胶体金法检测步骤

胶体金法检测步骤

胶体金法检测步骤
胶体金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析技术,它利用胶体金颗粒的特殊性质,将其作为生物分析的探针,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下面将介绍胶体金法的检测步骤。

第一步:制备胶体金溶液
制备胶体金溶液是胶体金法的第一步。

通常采用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溶液,将金盐还原成金纳米颗粒。

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还原剂浓度等,以获得稳定的胶体金溶液。

第二步:修饰胶体金颗粒
修饰胶体金颗粒是为了增强其生物亲和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修饰方法包括吸附、共价键合和电化学修饰等。

修饰后的胶体金颗粒表面具有生物分子识别基团,可以与目标生物分子特异性结合。

第三步:检测生物分子
将修饰后的胶体金颗粒与待检测的生物分子反应,通过观察胶体金颗粒的颜色变化或光学信号变化来判断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胶体金颗粒的颜色变化是由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引起的,当胶体金颗粒与生物分子结合时,颗粒间距离变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会发生红移,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紫色、蓝色等。

光学信号变化可以通过光谱仪或显微镜等设备进行测量。

第四步: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胶体金法的最后一步,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生物分子的存在和浓度。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荧光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等。

胶体金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生物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掌握胶体金法的检测步骤和技术要点,对于开展生物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抗原使用方法 胶体金法

抗原使用方法 胶体金法

抗原使用方法胶体金法
胶体金法是一种常用的抗原使用方法,通常用于免疫组化和免
疫沉淀实验中。

该方法利用胶体金颗粒作为标记物,通过与抗原或
抗体结合来实现对目标分子的检测和定位。

首先,对于抗原的使用,胶体金法需要准备样本组织切片或细
胞制片。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样本进行脱水和脱脂处理,然
后进行抗原修复以恢复抗原的免疫原性。

接下来,将样本与特异性
的一抗(一抗是对抗原特异性的抗体)孵育,使得抗体与抗原结合。

随后,加入胶体金标记的二抗(对一抗特异性的抗体),使其与一
抗结合形成复合物。

最后,经过洗涤去除未结合的二抗,通过显微
镜观察胶体金在样本中的沉积情况,从而定位抗原的位置。

胶体金法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
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胶体
金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步骤的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不同样本和抗原的特性,可能需要
针对性地调整实验条件,以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

胶体金检测方法

胶体金检测方法

胶体金检测方法
胶体金检测方法是一种蛋白质定量检测方法,利用胶体金可以有效地检测蛋白质和特异性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

此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配制试剂:将胶体金粒子悬浮溶液、特异性抗原溶液和样本溶液(包含待测蛋白)通过多环形微量管分别加入准备好的实验板中,并在4℃存放24小时;
2、检测:将实验板放置在特定的光源下,使用特定的检测仪器对胶体金粒子悬浮溶液进行照射,当特异性抗原与待测蛋白结合时,胶体金粒子会被吸附在抗原上,改变其发射光谱;
3、计算:将检测的胶体金粒子的发射光谱记录下来,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胶体金的质量鉴定方法

胶体金的质量鉴定方法

胶体金的质量鉴定方法
胶体金制备完毕后须经电镜下质量鉴定才能应用。

一、胶体金颗粒直径测定
用预先处理好的覆有Formvar膜的镍网浸入胶体金溶液内,取现放在空
气中干燥或37℃烤箱烤干。

然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主要观察金颗粒
的大小,符合不符合所需要的颗粒直径,金颗粒是否均匀一致,有无
椭圆形及多角形金颗粒存在。

理想的金颗粒是大小基本相等,均匀一致,无椭圆形及多角形的金颗粒存在,还可以拍片放大后测量金颗粒
直径的大小。

二、胶体金金颗粒均匀度测定
一般需测量100个以上的胶体金颗粒,然后用统计学处理,计算胶体金
颗粒的平均直径及标准差,前者反映颗粒的大小,后者说明颗粒是否
均匀一致。

三、影响胶体金颗粒大小的因素
如果有较多的大小不等的金颗粒及有椭圆形,三角形金颗粒存在应重
新制备。

一般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加还原剂的时候不是迅速
一次加入,而是多次加入。

再者搅拌不均匀,速度太慢没有搅拌起来,造成了颗粒大小不等。

制备量的多少,容器的大小,加热的时间等也
影响胶体金颗粒的大小。

制备了合格的胶体金以后,放在室温或4℃保
存。

避免低温冻存,因为冻存可导致胶体金凝集,破坏了胶体状态。

胶体金在室温避光无灰尘的环境中可放置3个月左右。

冰箱内半年左右。

根据胶体金的性质,有不稳定和聚沉的可能性,因此,制备完毕后最
好在20天以内进行标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体金(金标)检验法
胶体金是一种常用的标记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

近年已在各种生物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氯金酸(HAuCl4)在还原剂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形成带负电的疏水胶溶液。

由于静电作用而成为稳定的胶体状态,故称胶体金。

胶体金标记,实质上是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胶体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

免疫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ique) 主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紫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

为什么霍乱可以用胶体金(金标)检验法进行快速筛查?
霍乱弧菌快速检测卡是利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技术和膜层析技术研制而成,用于定性检测样本中可能存在的霍乱弧菌的特异性抗原A及O139血清型。

首先按常规方法制备并筛选出效价高的抗O1群A 抗原和抗O139抗原的单抗细胞株。

然后采用枸缘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选择玻璃纤维吸附最适浓度的金标抗体。

按常规方法免疫家兔,制备霍乱弧菌的多克隆抗体。

根据检测对象(疑似病人粪便)的特殊性,研制了特异的稀释液。

一方面可裂解细菌,释放抗原,提高检测敏感性,另一方面可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

经二年多的反复试制,我公司完成的霍乱弧菌O1群(O139)快速检测试纸,其对霍乱弧菌最低敏感性10分钟内106菌/ml阳性,达到临床最低检出量的要求,符合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要求,且对高浓度的菌液109 菌/ml无前置反应;用萃取液、正常人粪便标本及其它大肠中寄生菌进行的特异性鉴定表明,该试纸条特异性为100%
金特敏? 霍乱快速检测卡的特点是什么?
最低检出量:不低于105cfu/ml适合临床需要。

快速出结果:稀释直接裂解细菌,10分钟观察结果满足疾病控制要求。

便利使用:独立包装,“插”式设计,操作简捷,避免二次污染。

稳定性好:无须冷藏,常温保存18个月。

质控线C线的意义是什么?
将羊抗鼠抗体包被于NC膜,形成对照线C,同时在NC膜的一端固定胶体金标记的霍乱弧菌A抗原单隆抗体。

检测时,样品依靠层析作用,沿着NC膜向前爬行。

不论样品中是否含霍乱弧菌,也就是说无论金标抗体是否结合霍乱弧菌抗原,都有一部分能与羊抗鼠抗体结合,形成紫色线的对照线C,即出现质控线C线,说明实验是有效的。

为什么T线可作为检测线?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在NC膜包被羊抗鼠抗体同时,在另一侧包被霍乱弧菌O1(O139)多抗,形成T 检测线。

疑似霍乱病人的粪便样品中若含有一定数量的霍乱弧菌,则与检测端的金标抗体结合,向前爬行
经过检测线时,金标抗体-抗原复合物再与多抗结合,在局部沉积,出现紫色线,形成T检测线,反之则不出现紫色T检测线。

为什么C、T两条线都显色才可判为阳性?
因为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同时在NC膜上包被了羊抗鼠抗体和霍乱弧菌O1多抗,被检样品中若含霍乱弧菌,在与标记在检测卡检测端的胶体金霍乱抗原结合后,沿NC膜爬行,与在T线形成胶体金—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霍乱弧菌A(O139)抗原—霍乱弧菌O1多抗混合物,与C线形成胶体金—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羊抗鼠抗体混合物,即出现两条线才为阳性。

只有C线,无T线说明了什么?
此结果判定为阴性,在检测线T线处,无胶体金免疫复合物形成,故不显色;在质控C线处形成胶体金—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羊抗鼠抗体混合物,说明胶体金标记正常,实验结果有效。

C、T两线都不显色怎么办?
若经重复检验后,C、T两线仍不显色,说明胶体金标记失败,检测卡因受潮等原因失效。

为什么会出现假阳性?
目前按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要求,霍乱弧菌培养阳性才可认定为确诊病例,假阳性是针对霍乱弧菌培养阳性结果(金标准)而言,根据临床验证应用以来的结果显示,我们认为可能与以下三种情况有关:* 根据本检测卡的检测原理,是检测疑似病人粪便中的霍乱弧菌O1 A抗原或O139抗原,与是否含有活菌无关,只要感染过霍乱弧菌,且达到一定的抗原量即可显示检测阳性,病人即使服药后亦可检出阳性。

* 在某省的临床验证中,曾出现104/ml即可检出的情况,高于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中106 -108/ml的检出线。

曾有一检测卡阳性标本,经4次碱胨水增菌后,才培养出活菌。

* 在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企业标准中,本检测卡与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麦氏弧菌、河弧菌、创伤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气单胞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14种常见肠道细菌无交叉反应,除此外是否还有其他的交叉反应阳性细菌,我们正在探讨。

假阴性会出现吗?
任何诊断试剂都有一定的漏诊率和误诊率,由于霍乱的特殊性,我们尽量提高检出率,提高灵敏度、特异度,减少漏诊(假阴性)。

三个省级疾控中心1680例临床检测的灵敏度是98.61%,特异度是100%。

出现假阴性可能与样品中的细菌含量低、或检测卡失效等因素(受潮、胶体金标记失败等)有关。

为什么一定要用稀释液?
为使检测端的金标单抗与霍乱弧菌O1菌体抗原A(O139)更充分地结合,要使霍乱弧菌抗原充分暴露,有必要使用稀释液裂解细菌,这一方面可提高检测敏感性,另一方面可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

我们查阅了有关文献,并多次实验验证,选择了特异性的稀释液裂解细菌,所以在检测时,一定要将标本与稀释液充分混合,裂解细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检出率,达到尽早筛查疑似病人,控制疫情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