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节 力的分解说课课件

第二节 力的分解说课课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手段 教学程序 练习作业 板书设计
在初中物理中,学生只学习了同一 直线上的力的合成,“代数和”的 运算在学生头脑中已成定势,造成 了学生的认知断层.
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力的分解 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在具体情况中确 定两个分力方向,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求出分力的大小。
d/2
L/2
教材分析
第二节 力的分解
(一)分力 力的分解 1.分力 (设计意图)通过小 2.力的分解 结使学生对本节课所 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 3.有唯一解的力的分解 明晰的认识,能抓住 4.实际情况中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二)力的正交分解 重点进行课后复习。
Fx F cos Fy F sin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手段 教学程序 练习作业 板书设计
以提高科学创新素养为指导思想,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与新 课程教学理念,提出三维教学目标:
②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过程,培养 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③德育目标:力的合成和分解符合对立 统一规律,在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渗透 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
合理过渡 解决重点 按作用效果分解力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手段 教学程序 练习作业 板书设计
这部分必须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为什么要 分解?实际效果怎样定?分力方向如何找? 分力大小如何求?
对教材中的实例通过课件,实验录像资料, 分析学习。 增加一个体验性实例,抽象出图示中的塔 式起重机的运载建筑材料理想模型,如图。
教材分析
创设情景 导入课题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手段 教学程序 练习作业 板书设计

《力的分解》PPT课件

《力的分解》PPT课件
地貌。
水流冲刷
河流中的水流通过冲刷和搬运作用 ,将力量分解到河岸两侧,导致河 岸的侵蚀和地形的改变。
地震波传播
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时,会将力量 分解到不同方向上,导致地面的震 动和建筑物的破坏。
05
力的分解实验设计与 操作
实验目的与器材准备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探究力的分解规律,理解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加深对力的分解原 理的认识。
器材准备
弹簧测力计、细绳、滑轮、重物、支架、坐标纸、铅笔等。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 组装实验装置
将滑轮固定在支架上,细绳一端绕过 滑轮并悬挂重物,另一端连接弹簧测 力计。
2. 调整实验装置
确保滑轮水平且细绳与滑轮切线方向 一致,调整弹簧测力计至零位。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 进行实验测量
逐渐改变重物质量,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及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三角形法则
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点到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点的矢量就 是这两个矢量的和。当两个矢量不共线时,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实质 是一样的。
03
力的分解实例分析
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
斜面倾角对物体受力的影响
01
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物体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增大,
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减小。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保持滑轮水平,避免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细绳与滑轮切线方向应一致,确保测量准确性。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01
3. 逐渐增加重物质量,避免一次 性增加过多导致实验失败。
02
4. 记录数据时,注意保持测量精 度和准确性。

力的分解 课件

力的分解   课件
球对墙面的压力为 F1=F′1=mg·tan60°=100 2 N,方向 垂直墙壁向右
球对 A 点的压力为 F2=F′2=mg/cos60°=200 N,方向由 O 指向 A.
[答案] 100 2 N,方向垂直墙壁向右 200 N,方向由 O 指向 A
要点三 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把力沿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叫做正交分解
实例
分析 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其重 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具有沿 斜面下滑趋势的分力 F1,二是使物体 压紧斜面的分力 F2.F1=mgsinα,F2 =mgcosα
实例
分析 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 而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产生两个 效果:一是使球压紧板的分力 F1,二 是 使 球 压 紧 斜 面 的 分 力 F2.F1 = mgtanα,F2=cmosgα
(1)建立坐标系之前,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各力的 示意图,一般各力的作用点都移到物体的重心上.
(2)建立坐标系的原则:使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尽量 减少分解力的个数.
(3)如果 F 合=0,则 Fx=0,Fy=0.
如图所示,力 F1、F2、F3、F4 在同一平面内构成共点力, 其中 F1=20 N、F2=20 N、F3=20 2 N、F4=20 3 N,各力 之间的夹角在图中已标出,求这四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规范解答】 本题采用图示法和三角形知识进行分析,以 F 的末端为圆心,用分力 F1 的大小为半径作圆.
(1)若 F1<Fsinα,圆与 F2 不相交,则无解,如图(a)所示. (2)若 F1=Fsinα,圆与 F2 相切,即只有一解,如图(b)所示. (3)若 F>F1>Fsinα,圆与 F2 有两个交点,可得两个三角形, 应有两个解,如图(c)所示.

力的分解ppt课件

力的分解ppt课件
A.若F1>Fsinα时,则F2一定有两解
B.若F1=Fsinα时,则F2有唯一解
C.若F1<Fsinα时,则F2有唯一解
D.若F1>F时,则F2一定无解

6.(多选)把一个已知力 F分解,要求其中一个分力 F1跟 F成30°角,而大小未知;
另一个分力F2=
F,但方向未知,则F1的大小可能是( AD )
q
F1
10 N
11.如图所示,重力为500N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200N的物体,当
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
持力和摩擦力。
1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kg,受到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20N的作
用,且F与水平方向θ=37°,如图所示. 当小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请问动摩擦
F2
F
F1
F
F1
(3)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
θ
1、一个竖直向下的180 N 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等
于240 N,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如图示
F1=240N
直角三角形
F2 F F
2
2
1
1802 2402 N
300 N
它与F的夹角为q
10
3 N
方向?
6.如图所示,重力为500N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200N的物体,
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
持力和摩擦力。
7.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kg,受到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20N的作用,
且F与水平方向θ=37°,如图所示. 当小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请问动摩擦因数

5.力的分解PPTPPT课件

5.力的分解PPTPPT课件

α
G
G1=G tanα G2 = G/ cos α
第6页/共23页
三角形定则
第7页/共23页
F1 F2
求三个力F1、 F2与F3合力?
O
F3
在很多问题中,当多个力求合力时,常把每 个力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然后求两个方 向上的力的合力,这样可把复杂问题简化,
第8页/共23页
正交分解
求三个力F1、 F2与F3合力?
把小球所受重力分解
把拉力F分解
第14页/共23页
【随堂训练3】
如图所示,F1=5N,F2=10N,F3=15N, θ =600,用正交分解法这三个力的合力。
F3
F2
F1
θ
第15页/共23页
当堂检测
4.如右图所示,重力为500 N的人通过跨 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力为200 N的物体, 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 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 力.
第17页/共23页
四、矢量三角形的应用:
当一个确定的合力加上相应条件限制,它的分力有 没有惟一解? 1、已知两分力的方向: 唯一解
F1
F
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唯一解
F2
F2
F
F1
第18页/共23页
(3)已知F1的方向和F2的大小,求:F1的大小和
F2的方向?
F F2
可能有一组解、两组解、无解
【提示】 拉着走好,因为斜向上的拉力可分解为水平拉力和竖直 向上的力,从而减少了皮箱和地面间的压力,减小了摩擦力,而推着皮 箱走,恰好增大了摩擦力.
第21页/共23页
练一练
1、如图所示,F1=5N,F2=10N,F3=15N,

物理必修1人教版3.5力的分解 (共2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物理必修1人教版3.5力的分解 (共25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F=G
练习2:作用在三角支架上的力, 产生怎样的作
用效果?如何分解? (动手体验一下)
A
G
F2 cos
F1Gtan
F1
C
B
F2
F=G
联系实际
【动手操作和讨论】
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随它们之间的夹 角变化而如何变化?(动手操作)
F1

F2
F=G
分力随夹角增大而增大
F=G
我们来思考一下课前的那个拔河游戏结果产生的原因吧!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
向。 3、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解。
练习1: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 动手操作一下(忽略一切摩擦)
· G1 O θθ
G
G2
G2

G
c os

练习2:作用在三角支架上的力, 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如何分解? (动手体验一下)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物理必修力的分解PPT课件

物理必修力的分解PPT课件
物理必修:力的分解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力的分解概述 • 力的分解方法 • 力的分解实例 • 力的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 力的分解的练习题与解析
01 力的分解概述
力的分解的定义
力的分解的定义
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按照一定的 方式分解成几个分力,以便于分 析和计算。
力的分解的依据
力的分解依据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即以一个力为起点,以其他分 力为邻边,作出的两个力和原力 矩等效的平行四边形。
车辆制动中的力分解
总结词
车辆制动时,摩擦力可以分解为向前和向后的力,使车 辆减速并停止。
详细描述
在车辆制动过程中,摩擦力是使车辆减速并最终停止的 关键因素。这个摩擦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一个 向前,一个向后。向前方向的力试图使车辆减速,向后 方向的力则试图使车辆停止。了解力的分解原理可以帮 助驾驶员更好地掌握制动的技巧,例如在紧急制动时如 何更有效地利用摩擦力来减速和停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三角形法则是力的分解中另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作出的两个分力和合力的关系的三角形,利用三角 形的边长关系和角度关系求解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在解决力的平衡和运动问题时也很有用。
03 力的分解实例
重力分解
总结词
重力的分解是力的分解中最常见的例子,通过将重力分解为沿斜面和垂直斜面的分力,可以解释物体在斜面上的 运动状态。
支持力与压力的分解
• 总结词:支持力和压力是常见的两种弹力,它们的分解可以用来分析物 体在支持面上的平衡状态和运动状态。
• 详细描述:支持力和压力是常见的两种弹力,它们的分解是指将一个支 持力或压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这种分解方法可以用来分析物体在 支持面上的平衡状态和运动状态。例如,可以将支持力分解为沿支持面 和垂直支持面的分力,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支持面上的平衡条件 和运动规律。同样地,压力的分解也可以用来分析物体在压力作用下的 运动状态和平衡状态。通过支持力和压力的分解,可以深入理解物体在 支持面上的作用方式和运动规律,进一步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

新版 《力的分解》(共21张PPT)学习PPT

新版 《力的分解》(共21张PPT)学习PPT

大小有关:
G1
θ
G2
θ
θ
G1 G2
4
能解决什么问题
解释为什么高大的桥 要造很长的引桥吗?
模型
G1
θ
转换
上桥时,重力沿斜面的分力阻碍车辆前进; 下桥时,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使车辆运动加快。
加长引桥,减小斜面倾角θ, 减小重力沿斜面的分力G1
4
能解决什么问题
探究2:如图,将力F按效果分解,并求出两个分力大小?
★通过力的分解,可以求出一个力的两个贡献
G2 = ______
若 F1 F2 ★是由研究的问题所决定的,选择的分解方法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一个已知力求它的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
将 例1:已知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
F/tan30=5 N 探究2:如图,将力F按效果分解,并求出两个分力大小? 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
创新 G2 = ______
★用几个分力来等效替代一个力
· 应用 加长引桥,减小斜面倾角θ,
由公式可以看出,G1和G2的大小只与斜面倾角θ的大小有关: 探究1: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 例1:已知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 探究1: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
模型 转换
F2
30
F 5N
F1 = _F_/_s_in_3_0°=10N
30
F1
F 5N
F2 = __F_/_ta_n_30=5 3 N

力的分解说课ppt课件

力的分解说课ppt课件
教材地位与作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是在前四 节学习了力的初步概念,几种常见力和力的合成的基 础上,研究力的分解问题。它是前几节知识内容的深 化,从整个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来看,分解法是处理矢 量运算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为位移、速度、加速 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进一部强化和巩固了矢量运算普遍遵循的规律“平行 四边形”定则。因此《力的分解》内容是整个力学知 识体系的核心之一, 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具有 基础性的作用。
温故知新复习引入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温故知新复习引入 对于同一物体产生相同效果
分力
力的合成 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
力的分解
是否遵循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来自工的合 法权益知识拓展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问题预设
问题一:力的分解是否遵循平行四边形 定则
问题二:已知合力,求分力,解是否唯一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3、情境引入实例分析
F

力的分解资料课件

力的分解资料课件

三力平衡条件
当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 态时,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 线上。
01
力的分解方法
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总结词
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将其分解为几个分力,是一种直观且实用的分解方法。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例如使物体产生形变、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等,将 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这种分解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力的作用效果,有助于 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描述
在分析斜面问题时,通过力的分解可以将重力沿 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相互抵消 ,从而更直观地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 有助于解决斜面问题。
速度和加速度问题中的力的分解
总结词
在速度和加速度问题中,通 过力的分解可以分析出物体 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
详细描述
在速度和加速度问题中,通 常涉及到物体的运动状态变 化,通过力的分解可以将力 分解为与速度方向相同的分 力和与速度垂直的分力,从 而更方便地分析物体的速度 和加速度变化情况。
详细描述
选取任意方向作为分解轴,将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这种分解方法适用于解决复 杂问题,特别是当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明确时,可以通过任意方向分解来找到力 的实际作用效果。
01
力的分解的应用
连接体问题中的力的分解
01 总结词
连接体问题中,通过力的分解 可以分析出各个物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关系。
02
详细描述
斜面问题中的力的分解
总结词
在斜面问题中,通过力的分解可以分析出物体在 斜面上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总结词
力的分解在斜面问题中能够清晰地展示出物体在 斜面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关系。

力分解说课

力分解说课

力分解说课1 教材分析高中物理第一章第六节“力的分解”是在前五节学习了力的初步概念,常见力和力的合成的基础上,研究力的分解问题。

它是前几节知识内容的深化,依据可逆性原理和等效思想强化矢量运算法则,同时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在初中物理中,学生只学习了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代数和”的运算在学生头脑中已成定势,造成了学生的认知断层,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在具体情况中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难点是:力的分解中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分力的方向。

2 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为指导思想,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三维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义,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

②能力目标:强化“等效代替”的物理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德育目标:力的合成和分解符合对立统一规律,联系实际培养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3 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实验体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

其指导思想是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观在教学中得以体现,从理论深入到实际。

其操作策略是:①问题学生提。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②认知准备。

注重学生认知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达成度,这堂课前的认知准备分两个层次,一是浅加工阶段的认知准备,如分力、力的分解概念等;二是深加工阶段的认知准备,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击中要害,抓住关键。

③学生体验、感受,形成直觉思维,能突破难点,同时留下深刻印象。

④巧用评价,激活学生内动力。

采用师生情感共鸣、配合默契、体验成功的内在激励方式,从深层、长久、公平的角度,让评价内化为学生内动力。

物理必修1人教版3.5力的分解 (共1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物理必修1人教版3.5力的分解 (共1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F1 F cos
F2
θ
F F2 F sin
F1
7
4
能解决什么问题
练一练: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 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忽略一切摩擦)
· F1 O
θθ
G
F2
tanθ = F1 G
cosθ = G F2
F1 = Ggtan
G
F2 = cos
8
4
能解决什么问题
问题:轻杆受到的压力和细绳受到的拉力分别为多大?
F1
·O· F2
F
9
三、有条件限制的力的分解:
1.已知两分力的方向来分解力(力的方向按力所 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来确定)有唯一解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有唯一解
3.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大小(F1+F2>F> F1-F2 )
4.已知合力F及一个分力的大小F2和另一个分力F1的 方向
因为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 所以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 行四边形定则。
4
3
力应该怎样分解


F
F2
F2
E· ·B

F2 F1
F1
F1
F
★是由研究的问题所决定的,选择的分解方法要有利于问题 的解决。一般情况下,要选择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5
4
能解决什么问题
1
力的分解
◆什么是力的分解 ◆力为什么要分解 ◆力应该怎样分解 ◆能解决什么问题
2
1
什么是力的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流程
1 2 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4 5
6
教学重难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7
8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已学内容
承 上
力的作用效果;合力与分 力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定 则; 根据力的实际作用 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本节内容
分 析
后续内容
启 下
位移、速度、加速度 等矢量,牛顿第二定 律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教 学
求解 合力
是否遵循?
二 、 问 题 预 设 实 验 探 究
问题预设
• 问题一:力的分解是否遵循平行四边形定 则?
• 问题二:已知合力,求分力,解是否唯一 确定?
二 、 问 题 预 设 实 验 探 究
实验设计
F1、F2对橡皮筋作用 与力F对橡皮筋作用的 效果相同,所以F1、F2 是F的分力。
预设问题,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实验 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中提醒学生思考、交流、总结。
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
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认识过程
教 学 过 程
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梳理 练习巩固
规律总结 知识拓展
物理
情境引入 实例应用 数理结合 理论探索
问题预设 实验探究
生活
温故知新 复习引入
一 、 温 故 知 新 复 习 引 入
对于同一物体产生相同的效果
力的合成
遵循
分力 求解 力的分解 平行四边形定则
A B C
G
拓展到多个力的合成,满足了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需 求。
五 、 学 生 分 析 总 结 规 律
F2
q
F1=F/sinө
F2=F/tanө
F1 F
F1、F2的大小一定,让学生分别作出θ=0°,60°,90°, 120°,180°时的合力,然后观察合力的变化趋势,进而总结
出合力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让学生自己探索寻求规律。
板 书
1. 什么是力的分解
2. 根据力的实际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3. 力的分解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根据力 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分力的大小。


4. 分力可以比合力大。
教 学


本节课执行导学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尽最大努力创 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经历中,体验 中学习,使教学观点和模式从传统的重结论 、重传授转变为重过程、重发展学生的观察 、实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 在课堂中只起到设置情境、激励、发现、欣 赏、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学生是学 习的主体和主人。
六 、 联 系 生 活 拓 展 应 用
Hale Waihona Puke 走进生活公园的滑梯倾角为什么比较大? 为什么高大的立交桥要建有很长的引桥?
六 、 联 系 生 活 拓 展 应 用
走进生活
★为什么刀刃的夹角 越小越锋利?

1.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 •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 根据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方向作平行四边形; • 根据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知识确定分力的大小 和方向.
四 、 情 境 引 入 实 例 应 用
注意
1.把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仅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 不能认为在这两个分力方向上有两个施力者。也不能错 误地认为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F2就是物体对斜面 的压力。
2.对物体进行某个力的分解以后,物体实际的受力个数 没有发生变化。
五 、 规 律 总 结 知 识 拓 展
已知两个 分力的方向
根据力的实际 作用效果确定
已知一个分力 的大小和方向
运用数学上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确定分力唯一解的 条件,让学生体会到数理结合的思想。
四 、 情 境 引 入 实 例 应 用
F2
F
实验模拟
F1
问题分析
F
结论总结
F1=Fcosө
F2=Fsinө
通过对比分析,引入共点力的概念。锻炼学生比较分 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 点 难 点
重点:如何根据实际效果,利用平行 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难点:力分解时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 果及确定两分力的方向。


情景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

探究学习法 学
融入 情景 引出 问题 猜想 假设 实验 验证 应用 拓展
情境引入 猜想假设

实验探究 平行四边 形定则
二 、 问 题 预 设 实 验 探 究
归纳总结
作图
F1
F
F2
一个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分力 探索 分力有唯一解的条件
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归纳总结,体会科学探究的严谨 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 、 数 理 结 合 理 论 探 索
三角形唯一确定的条件
已知三角形的 两条边及夹角
已知三角形的 两个角及夹边
• 1.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 2.力的分解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根据力的作用 效果确定两个 分力的方向;
根据已知合 力和两个分 力方向作平 行四边形;
根据平行四边 形或三角形知 识确定分力的 大小和方向.
五 、 规 律 总 结 知 识 拓 展
知识拓展
作用在三角支架上的力F的作用效果怎样?如何分解?
过程与方法
(1)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 形定则。 (2)掌握根据力的效果进行分解 的方法。 (3)能用力的分解分析生产生活 中的问题。 (1)在过程中观察合力与分力关 系,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力的分 解。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 物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 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谢谢各位评委!
四 、 情 境 引 入 实 例 应 用
生活情境
思考:
斜面上物体的重力产生了哪两个作用效果?如何分 解?
四 、 情 境 引 入 实 例 应 用
实验模拟
塑料直尺
橡皮筋
问题分析
F1

F2 G
F1=Gsin
F2=Gcos
结论总结
设计意图:用软的塑料直尺做斜面是使小车重力压斜面 的效果更加的明显;用橡皮筋是让学生更容易观察小车 重力产生沿着斜面向下滑的作用效果。
二 、 问 题 预 设 实 验 探 究
实验演示
改变F1、F2 的大小和方向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演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
二 、 问 题 预 设 实 验 探 究
归纳总结
教 师 指 导 学 生 作 图 观 察 讨 论 归 纳 汇 总
力的分解同样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