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文明与家园.pptx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和家园复习课件共46张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和家园复习课件共46张
●坚持创新、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的 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 永续 发展。
●追求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是人类面对生
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 生产力 ,改善生态
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
C.世界遗产大会有利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D.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发挥主导作用
3. 2019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宜部部 长黄坤明出席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表彰座谈会并讲话。他指出,文艺要以深厚家国情怀、 高尚道德取向点燃精神火炬、点亮人生理想,以真挚 的情感、鲜活的形象、平实优美的语言诠释伟大时代。 这样的文艺作品能够( A )
第文化遗产(1)
1. 2019年10月17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 化遗产节在成都开幕。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多彩文化 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开展国际展览、论坛、竞技、 展演和互动体验等各类活动540余场。第七届中国成 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举办 ( B )
①表明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
②有利于促进 文化交流互鉴 A.①② ③有利于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C.①④
①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风,构建和谐社 会
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③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民文明素养偏低的现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融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 中国人内心。今天,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 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倡导我们践行的是 ( C )
5、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 爱党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文明与家园+课件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文明与家园+课件

易错易混纠偏
29
1.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全部内容。(2024·广东中考) ( × ) 改正: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2.独具特色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2024·天津中考)( × ) 改正: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3.参观博物馆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2024·广西中考)( × ) 改正:参观博物馆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表明我国将解决老龄化问题 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2024·广东中考) ( × ) 改正: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
4
1.结合央视春晚传统文化元素、央视传统文化类节目及山东卫视文创节 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山东 2.结合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理解此类活动开展的意义, 考向预 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测 3.结合建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雷锋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理解中华民 族精神的特点,感受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在民族复兴中的作用 4.结合习近平主席关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讲话及我国环保 政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13
6.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原因: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__精_神__支__柱___,是维系我 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__精__神_纽__带___,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 奋斗的不竭_精__神__动__力___。
27
6.(易错点)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7.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8.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9.(易错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 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0.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11.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 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12.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复习ppt(共26张PPT)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复习ppt(共26张PPT)

2
知识梳理
8.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P69) ①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前赴后继。 ②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 困、无私奉献。 ③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2
知识梳理
9.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0-P72)
2
知识梳理
13.我国环境问题(P79) 现状: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 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 原因: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工业化 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 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环境)
(B )
①会阻碍江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体现江西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④表明江西省的环境形势相当严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
实战演练
4.2019年6月25日是第 29 个土地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将主题确定为“严 格保护耕地 节约集约用地”,并在官方公众号上再次号召大家,要像保护
2
知识梳理
14.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 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 偿和修复。 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 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2
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备课优质课件(部编版)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备课优质课件(部编版)
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4)薪火相传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 的原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核心知识归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1)源自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 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2)内容: 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核心知识归纳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美德?
①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 格和远大理想,是世代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 一种文化基因。
核心知识归纳
8、我们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的基础知识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 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②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 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课时知识框架

高扬民族精神





构筑中国价值
•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 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 如何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核 心 知 识1归.我纳国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PPT课件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PPT课件
C
2.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
时代的文艺创造。我们是文艺工作者,也是老百姓,要不断从
生活、从人民中获得源头活水”。这句话启发我们
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②要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③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3.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是来自贵州省的一名村党支部书
记,他带领村民们用30多年的时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了一条
10千米的“天渠”,使曾经缺水干旱的贫困村面貌一新。从中
华传统美德角度分析,黄大发感动我们的是
A.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B.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5.1 延幕式节目(视频)
目录
中华文化根 美德万年长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目录
1 中华文化根
中华文化的特点
独 具 特 色 的 语 言 文 字
中华文化的特点
浩 如 烟 海 的 文 学 典 籍
中华文化的特点
名 扬 世 界 的 科 技 工 艺
我们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①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②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 中丰富发展。
目录
2 美德万年长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地位:
内 容: 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文明与家园活动建议PPT部编版课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件

文明与家园活动建议PPT部编版课件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件
②平时用水时,我们应该: _节__约__用__水__,__在__家__可__循__环__使__用__水__,__使__用__节__水__型__器__具__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因师调城 带查市领建同对设学导们象致走:城进市了市内大湖别政泊山部、红绿色门地旅减游、少区气,…雨…象水假吸如部收你量是门低他、等们。当市中的民一等员,。请你调帮查他们方完成式任:务。实地考察、查阅资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
(3)请料你、说说走S村访走以调红查色旅等游和。特色种植业为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的合理性。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 在装备、训练水平、军人素质方面日军明显高于当时的中国部队,在诸多劣势下进行战斗,难度可想而知。
【实地调查】 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了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假如你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请你帮他们完成任务。
平型关战役体现了中国军人的智慧和勇气,可歌可泣。
(在3)韶通山过游,调瞻查学仰,伟我旅人们故行发居现中的,人除他们了扶们短老时了携降幼雨解,量络过到绎大太不的绝因行;素外山,区造成出内涝了的名主要的原因贫还有困哪S些村?(至,少近写出年两条,) 该村结合国家
这一现象引发某中学同学们的思考,他们决定利用假期对此开展一次社会实践调查。
②有珍利乡惜 于村水促资进发源当,地展请经战从济节发略约展每,政一建策滴设水美,做丽起乡利!村用; 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特色种植业为特色 在民装族的备 精乡、神训在村练抗水日发平战展、争军中之人,素具路质体。方表面现革日是军什命明么纪显?高念于当馆时的得中到国部修队,缮在,诸多革劣势命下传进行统战斗教,育难度得可想以而普知。及,红色旅游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单元复习课件)-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课堂优质课件(统编版)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单元复习课件)-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高效课堂优质课件(统编版)

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倡导什么生活方式?(九上P85) 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5、全民参与保护环境,让什么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绿色发展理念(九上P85) 6、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什么红线、底线、上线?(九上P86) 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保护环境 基本国策
必然选择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 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 共筑生 命家园
1.为什么
2.怎么做
(1)坚持三“为”(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 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2)坚持两大“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怎么做
①坚持马主义指导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
向未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为什么
①文化精髓,强国力量 ②美德融入民族,成为文化基因 ③美德进生活、未来,人生更美好、幸福
怎么做
3.民族 精神
思维导图
第 三 单 元
文 明 与 家 园
1.中华 文化
2.中华 传统美

(1)内容: (2)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3)薪火相传原因:
是什么
①国家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民族三“精神”(精神追求、精神标识、
(4)文化自信 为什么
精神动力)③传承和发展三“主体”。(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 族精神)
(文明)
建设
美丽 中国
维护
民族团结和 祖国统一
(美丽) (和谐)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③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

发展
我国人口问题形势、重要性

中的
我国人口问题基本特点、新特点
课 第 一
正 视 发
人口 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框展 内挑
我国资源环境的形势、重要性
容 解
战 资源
环境
我国资源特点及过度开发造成的影响

危机
我国环境特点问题表现及造成的影响
怎么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 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①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怎样的传承与弘扬?
二价
框值
内 容
追 求
构筑

中国
价值观的内涵、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内涵、作用

价值
怎样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