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
克莱茵精神分析思想
• 内疚感替代破坏性的冲动
– 积极的一面——发展共情的能力 – 建立了更高层次的客体关系 – 安全感日益取代被迫害的感觉
从分裂-偏执位到抑郁位要发生的变化:
• (1)自体和客体的整合;
– 意识到好母亲和坏母亲实际上一体。感觉到自己的责 任,并且内疚。
• (2)知觉系统的成熟,并且能够把幻想和现实进 行比对;从“PS‖到“D‖为更加成熟的相互关系 辅平了道路。 • (3)内化好体验和好客体,投射的需要减少;修 补的能力成为核心,关系更多建立在关心和保护 的基础之上,破坏和毁灭的根基越来越弱。
• 离开PS位,会有新的恐惧。——对攻击性的处理和容纳。
―抑郁位态”
• 这大约在五个月大时开始,当婴儿的能力增加到 可以和完全客体或整个客体相关联时(到第二年 开始) 。 • 婴儿在整合上有了进展而且对世界抱着更符合现 实的姿态。婴儿愈来愈体认到爱的客体(love object)是在自体之外的。它的职责是在自我核 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安全的整个内在客体。 • 当婴儿正害怕其于偏执-分裂位态期间本身的破 坏性时,他或她现在所担心的是好客体要面临危 险。
• 躁狂防御:完整客体具有不可取代性,这使得幼 儿感到自己不得不卑微地依附于它。 • 对于焦虑性抑郁的痛苦,另外一种解决方案是躁 狂性防御,在其中,爱的客体的独特性以及个体 因而产生的依赖被不可思议地否认掉了。管他呢, 谁需要这么一个他人呢?母亲、父亲、爱人人都 得来不费功夫;他们全都一样的,没谁与众不同。 • 通过模糊他人的区别,将他们归于一类,个体重 新获得了慰藉和凌驾于客体之上的感觉,但相比 于个体强烈而无助的依赖性,这种安慰和权力必 然是短暂而虚幻的。
Klein的技术贡献
• 1)使用游戏治疗(玩偶、泥巴、图画或其 他非语言的方式),被认为和弗洛伊德发 现了“自由联想”一样重要 • 2)分析游戏的象征意义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
使患者在退行中重建早年的客体关系,使 内化的坏客体得以外化、修正。
几个防御机制
• 投射: 婴儿把自己的某种感受“强加”或“转嫁”
•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6)
•克莱因强调生命早期的4到6个月的重
要性。她认为,婴儿生命的开始并不 是空白的,而是带有减轻焦虑的遗传 倾向,而婴儿的这些焦虑则来自经验 到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两股力量的冲 突。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7)
• 克莱因的基本假设是:婴儿即使是刚出生时,就
有一种丰富的幻想生活。这些幻想是潜意识本我 本能的精神象征,它不同于意识层面的幻想。 •克莱因认为初生婴儿潜意识层面具有“好”的 “和”坏的形象。 •例如:一个饱满的胃就是好的,空腹就是坏的。 婴儿吸吮着指头睡着了,这意味着,她幻想 着她正拥有着母亲的好的乳房的形象。 饥饿的婴儿哭泣、踢腿,她幻想着在抗议、 在破坏坏的乳房。
关于超我的新理论
•克莱因所说的超我与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有三大
不同: 1、超我在很早时便出现; 2、超我不是恋母情结的衍生物; 3、年幼儿童的超我比年长儿童的超我更严重。
•克莱因认为,恋母情结发生的年龄比弗洛伊德所
说的要早。她认为,恋母情结开始于出生后的几 个月,到三、四岁至最高峰。
客体关系理论的治疗
• 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减少内化客体所造成的沮丧、
焦虑,鼓励病人重新经验早期的情感与幻想,并 在治疗过程中指出幻想和现实、意识和潜意识的 不同。也让病人表达他们的正性的和负性的移情。 让病人明白潜意识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现实生活的。 一旦这种领悟产生了,就会减少内在客体对病人 的干扰、减少焦虑,或者把内心世界的客体干扰 投射到外在世界去。 内化新的客体(足够好的母亲,“容纳性环境”)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阶段一 母性分裂 (未分化的自体)
好母亲
坏母亲
阶段二
想象分裂 好母亲映像 坏母亲映像 (前分化的自体)
阶段三
自体分裂 (分化的自体)
好我
坏我
阶段四 认同分裂 (社会分化的自体)
性 事 业 婚 姻 父 母 其 他
融合一体
好的客体 好的自体
坏的客体 坏的自体
客体关系病理学
个案疾病的本质可以追溯至自体发展的停滞以及分裂中的 异常。研究的重点在于这些停滞在什么时候发生、分裂的 准确特性是什么,以及这两者渗透至个案的不同认同的程 度。 既然自体是构建于人际关系中的,因此所谓的“心理困扰” 就等同于人际关系困扰。
随着时间的流逝,内在世界的口头表达越来越不明显,直 至完全消失。这种对话也从内在世界消失。
自体分裂
由于不得不应对我们人际关系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儿童的内在表象 经历了最后一次转变,即转变为称之为“自体”的东西。 自体出现的标志是儿童词汇中出现了“我”这个词。 “我们是我们的他人” 自体,从它最基本的形式来说,是丰富的且正在进行的社会合并过程的语言 顶峰。它不受冲突支配,它是构成人类关于他们是谁的内在感觉的多重客体 关系的复杂构造。 自体是起始于儿童内化了的关系的语言衍生物。
基本观点
在马勒看来,成熟的整个顺序,就是儿童从对母亲的共生 依恋状态转向实践稳定的自主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 如下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自闭阶段 共生阶段 分离个体化: 分化亚阶段、实践亚阶段、和解、原欲客体恒 定亚阶段
基本观点
• 温尼科特:具有独特视角的儿科医生
• 温尼科特,一位英籍小儿科医师,从1950年到1971年,进行了大量的写作, 很难将其理论安排到适宜的客体关系理论的分类中。他的许多著作及理论都 是开始于无线电广播讲话或专业性演讲,因此具有非正式的调调。虽然他有 时从梅兰尼.克莱茵那边借来一些用词,但他也会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创造一些 词,诸如足够好的母爱、容纳性环境。 温尼科特于1971年去世,享年 74岁。他既是位小儿科医生,也是位精神分析 师。在伦敦的儿童医院从医四十年。他是在1930年代间从事精神分析并且受 了梅兰尼.克莱茵的影响。在他繁忙的小儿科兼精神分析师生涯中,温尼科特 关注了成千上万的母亲和她们的孩子,他自己曾说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 几乎从没注意到敌军的突袭,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精神病患者的分析上。 温尼科特并未建造一正式体系,而是把其关怀投注到儿童发展的某些特定领 域上。温尼科特的创新理念之一是强调环境与演化中自体之间微妙的平衡性 上。他对自体发展的创新观点为科胡特后来的理论设立了起点 。
克莱因精神分析
克莱因在维也纳从来没有见过弗洛伊德。
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女,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
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物之一。
克莱因的个性很强,别人对她有两种方式,要么很爱她,要么很不喜欢她。
诠释是以语言的方式理解非语言的内在的冲突。
克莱因基于弗洛伊德的三个发现:第一个发现是力比多阶段无法清晰分割;第二个发现是人出生的第一年就有了超我;第三个发现孩子也是有移情的。
安娜认为孩子与父母在一起,不可能有移情。
克莱因的三位治疗师推动了克莱因理论的形成,这是因为设置不清导致的。
督导的基本思路,一是讨论病人的基本信息与分析工作的**致情况;二是讨论整个分析工作的过程;三是讨论一次具体的分析过程。
每个问题用50分钟,一个督导用150分钟。
在潜意识里有一个不愿看到的痛苦的东西,梦的功能是让大脑回避痛苦的部分。
梦不是每一次都成功的,做梦的人不是每一次都实现愿望,这时做梦的人就惊醒了。
潜意识的部分,常是让人更舒服的状态,但,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的。
梦转化成快乐的就继续睡下去。
潜意识幻想:每个人心理都在回避带来痛苦的部分,无法满足的体验都压抑到了潜意识之中。
克莱因的临床思路:用本能理论来理解病人,用幻想听病人说。
克莱因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对理论的思考不是太擅长,更多的研究的是体验。
投射**与身体的过程有关。
我喜欢他,所以我把他摄入----口腔的功能;我不喜欢他,我要把他除掉-----肛门的功能。
喜欢的就摄入,不喜欢的就排除。
如伤感的状态就避免摄入任何食物。
梦到妻子的尸体,然后吃了妻子的肉食。
这是希望妻子可以重生,这是一个男人的愿望。
“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这是一个潜意识幻想的内在运作机制。
好东西摄入,坏东西就排出。
好的是我的,坏的是别人的。
这是自恋的描述。
客体关系-
恰当地克服女性特质,成为异性恋的障碍
早期的俄狄浦斯冲突
• 始于女性特质-由认同母亲,转向欲望一个 好阳具->异性恋基础
• 早期:施虐; • 晚期:爱;修复 • 在男性心态中,认同父亲,欲望母亲,结
性欲发展
• 经典-俄期3-5岁;6岁时达到顶点 • 克莱因观察:2岁半儿童,俄期的幻想和焦虑 • 前阳具期,俄期出现在5-6个月 • 最大施虐欲期,施虐和仇恨的情绪中 • 前口欲期 • 后口欲期-乳房施虐关系开始 • 尿道,肛门施虐加入,将排泄物放入母亲体内 • 断奶前后达到高峰,断乳创伤激起 • 和抑郁性位态相联系,爱恨中形成 • 始于婴儿转向第二客体(父亲) • 母亲是是俄期愿望的重要诱因 • 知觉到完整父母,爱与攻击, • 修复的愿望,性愿望成为媒介 • 男孩保存母亲,给予她婴儿,认同父亲;女孩寻求对内部母亲的修复
全建立的程度->个体的成熟度和稳定性
自我和超我
• 婴儿诞生之初,就存在一个基本的自我,也存在一个原始的本能生命; 本我和自我是是同一心理结构的不同方面。
• 原发性的自我:本能驱动自我指向客体;在幻想和现实中,形成原始 的客体关系。
• 与部分客体-乳房的关系,对自我和超我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 用。
• 发现抑郁状态(depressive position)发展的至关重要的 地位.
• 发现焦虑和抑郁状态之前在偏执——分裂样状态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中的运作机制,
• 发现精神分裂症这一组疾病的固着点
• 最后发现早期口腔嫉妒(oral envy)及其对早期心理发育 过程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理论是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它是精神分析在现代最重要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理论分支,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强指导性和适用性。
用于探讨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的成长。
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1 基本理论观点客体(object)最早是弗洛伊德开始使用的,用于讨论本能驱力和早期母婴关系,认为客体(人或物)是本能得以满足的对象。
客体理论家认为客体指的不是物,而是某个个体的意愿、情感和行为所指向的人。
客体理论家认为的客体承载了某一种情感(爱或恨),Object 作为本身意义而言是对象,由主观意识所染指后为客体。
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关系中的互动在其内心世界留下的痕迹。
客体关系理论则是重视关系,并以客体和客体关系为基础的精神分析观点。
客体关系理论家不像古典精神分析强调先天生物学因素,转而关注早期母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客体理论家认为婴幼儿期对外在关系体验的内化形成了内部客体,婴幼儿早期形成的内部客体就像内在的“模板”,影响个体对以后生活中其他人的感知和反应。
主要的客体关系理论家有克莱因(Melanie.Klein)、温尼科特(D.W.Winnicott)等。
他们提出了不太统一、各自独立的理论。
2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2.1 克莱因(Melanie.Klein)克莱因是德裔英国著名的儿童精神分析学家,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被誉为“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并被认为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克莱因保留了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强调,但认为本能与客体有内在的联系,认为驱力是表示关系的,天生就是朝向客体的,她的工作为弗洛伊德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克莱因对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贡献,分为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
梅兰妮克莱因的七堂精神分析课
值得一提的是,克莱因在书中还特别提到了“客体关系之母”这一称号,这无 疑是对她在儿童精神分析领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的肯定。作为一位先驱者,克 莱因在这本书中不仅总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也预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明了,结构紧凑,使得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书中的内 容。克莱因在书中对许多复杂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使得即使 是普通读者也能够对儿童心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阅读感受
《梅兰妮克莱因的七堂精神分析课》:深入浅出剖析儿童心理
《梅兰妮克莱因的七堂精神分析课》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心理学读物,作者梅兰 妮•克莱因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揭示了儿童心理的 奥秘。这本书不仅对于心理学学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对于普通读者来说, 也是深入理解儿童心理的一把钥匙。
克莱因是一位英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也是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她对 精神分析理论的贡献被公认为继弗洛伊德之后的重要发展。在这本书中,克莱 因通过七堂精神分析讲座,将她多年的研究经验分享给读者,让我们得以深入 浅出地理解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
书中的内容涵盖了儿童心理的多个层面,包括嫉妒、羡慕、感恩等情感,以及 爱、罪疚与修复的关系。克莱因对这些复杂心理过程的解析,不仅具有深厚的 理论依据,同时也结合了大量的实践案例,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 些知识。
在第三堂课程中,克莱因讲解了儿童游戏的作用。她认为,游戏是儿童表达内 心情感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感, 同时也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第四堂课程中,克莱因探讨了儿童绘画的心理意义。她认为,儿童的绘画是 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儿童的情感和需求。通过绘画, 儿童可以表达他们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和想法。
克莱因精神分析诊断量表(KPDS)
克莱因精神分析诊断量表(The Kleinian Psychoanalytic Diagnostic Scale, KPDS)以克莱因和其他客体关系学者的理论为基础。
其目的是将患者内在的心智和关系维度引入到精神病诊断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之中。
KPDS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对心理内部结构的心理动力学特征的评估,可以补充或丰富其他的诊断方法。
该量表由15个子量表组成,这些子量表是克莱因理论中最核心的要素,分为以下四个维度:1、自我能力;2、投射性认同;3、偏执分裂;4、抑郁。
1、自我能力(Ego abilities)维度自我能力的评估依据包括:1.1 检查来访者内在的心理能力和关系沟通能力。
包括两个子量表:子量表1 用于交流的言语技能(语言技能Verbal skill);子量表2 来访者对自身的情感、情绪和情绪状态的觉知和沟通程度(情感表达Expression of feelings)。
1.2 面对问题和焦虑时的自我力量,通过以下维度进行评估:子量表3 面对问题时占主导地位的态度,以及寻求的解决办法质量(对问题的态度Attitude toward problems );子量表 4 面对挫折时,占主导地位的反应(对挫折的反应Reaction to frustration)。
2、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维度投射性认同是一种非常全能的无意识幻想,它迫使主体自身的精神内容进入另一个人之中,从而诱使另一个人用被投射的东西来确认他/她自己。
投射性认同是沟通的重要因素,允许被投射者对投射者的感受产生同理心。
另一方面,投射性认同可能成为一个人怀有敌意的排泄自己内心不适的投射行为。
投射性认同程度的评估基于以下三个分量表:子量表5 对归因于他人的情感、动机和情绪状的入侵和敌意的程度进行分析,即,猜测型心理结构(mental structure of conjecturing type)——主体将自己内心的心理内容和动机归因于其他人的倾向,就好像他或她在其他人的头脑中一样;子量表6来访者确定的自己问题的根源(问题根源的确定Identification of origin of problems);子量表7分析师体验到的反移情总体的质量(反移情质量Quality of counter-transference);3、偏执分裂(Paranoid-schizoid dimension)维度对迫害性焦虑的评估是指与主体自身自我受到威胁的情绪感受有关的原始的焦虑。
心理辅导理论——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一、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一)梅兰妮·克莱因1、生活简介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女,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
她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创解,开拓了理解最早期的心理历程的途径,被誉为继弗洛伊德后,对精神分析理论发展最具贡献的领导人物之一。
她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因癌症逝于英国伦敦。
梅兰妮的父亲原来是一名犹太法典的学者,37岁时,他脱离了自己的正统背景并接受教育,最终获得了内科医生的资质。
梅兰妮十分钦佩她父亲的独立精神和科学态度,但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亲密,这可能部分是因为当梅兰妮出生时,她父亲已经50多岁了。
梅兰妮觉得与母亲更亲近,她对母亲怀有很深的感情,梅兰妮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二姐西多涅9岁去世,当时梅兰妮5岁。
西多涅去世前有一年的时间卧病在床,这期间,她花了大量的时间努力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克莱因,姊妹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
长大以后,梅兰妮与一个叫伊曼纽尔的男孩建立了类似的令她感到鼓舞的关系。
伊曼纽尔比她大5岁,很有天赋,在伊曼纽尔的影响下,梅兰妮对文学和音乐倾注了自己的热情。
克莱因14岁时决定学医,在她哥哥的辅导下,她通过了入学考试,进了维也纳预备高中, 17岁那年,克莱因考上了大学,几乎与此同时,她订婚了。
她的婚姻改变了她的计划,她放弃了从医的打算,在维也纳大学改修艺术和历史。
但她始终保持着对医学的兴趣,并对自己没有学医感到遗憾。
她在治疗方面的极大兴趣和天赋在她的精神分析工作中得到了展示,对她来讲,治疗永远是最重要的。
梅兰妮·克莱因是与弗洛伊德同一时代的儿童心理治疗师,她在刚刚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便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兴趣。
为了对这一新学科有更多的认识,她接受了弗洛伊德最出色的弟子之一桑多尔·费伦兹对自己进行心理分析。
在分析进行到某一阶段时,费伦兹建议她考虑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到对儿童的心理治疗工作中去。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
客体关系理论概述——克莱因的观点客体关系理论是德国心理分析学家克莱因(Melanie Klein)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在心理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治疗中。
客体关系理论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克莱因认为人类内心世界包含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冲突和欲望。
她认为个体在与客体(外部世界中的对象)的互动中建立了早期的内心客体关系。
这些内心客体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克莱因的观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克莱因认为个体在早期的心理发展中会通过投射(projection)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投射到外部的客体上。
这种投射形成了个体对外部客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例如,儿童对母亲的爱或恐惧可能是对自身内心体验的投射。
第二,克莱因认为个体对客体的情感反应是通过内心的分裂(splitting)来实现的。
分裂是指个体将客体分为“好”和“坏”两个部分,并对这些部分有不同的情感反应。
例如,儿童对母亲可能既有爱又有恨的情感,分别投射到母亲的“好”和“坏”部分上。
第三,克莱因关注个体对客体的内部化过程。
她认为个体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会内化外部的客体,并在内心中建立起这些客体的形象。
这些内部化的客体形象对个体的心理结构和内心世界的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儿童可能会内化父母的形象,形成内部的“父母”对象,并在与这些内部对象的互动中塑造自己的个性。
第四,克莱因认为个体经历了内心的“恩赐与惩罚”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会通过自身的内部化客体对自己进行评判、惩罚和安慰。
这个阶段对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发展非常重要。
客体关系理论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个体心理发展和关系形成的框架。
它强调个体与外部客体的互动和内化过程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客体关系理论不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对成人的心理治疗和个体心理的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
精神分析之客体关系理论
未来发展的方向
深化实证研究
未来研究应加强客体关系理论的实证研究, 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其理论观点的有效性。
概念清晰化
对客体关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和区分 ,增强理论内部的逻辑性和一致性。
拓展临床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客体关系理论 的应用经验,提高其对于复杂心理问题的干 预效果。
对未来的展望
对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启示
客体关系理论也对于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它提醒教育者和家长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与他 人的关系,培养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02 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自我与客体的关系
自我与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我是在个体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形成的,特别是与重要他人的互动。这 种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03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历程早期理论的形成1 2 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起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特别是他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观点。
自我心理学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也受到了自我心理学的影响, 强调了自我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人格发展中的重 要性。
早期精神分析学派
早期精神分析学派如阿德勒和荣格等人的理论也 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自我与客体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个体成长和发展,这种关系会发生变化。
客体关系理论强调了早期母婴关系的重要性,认为这种关系对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心理结构的形成
01
心理结构的形成是客体关系理 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 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包括自 我、他人和世界的意象。
02
这些心理结构是在个体与外部 世界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特 别是与重要他人的互动。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
(二)费尔贝恩(William Ronald Dodds Fairbairn, 1889~1964)
出生在苏格兰 1907年,进入爱丁堡大学哲学系学习。 1919年1月,他开始为做一名精神分析 师而接受为期四年的医学训练,并阅读 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著作。 1925年秋,他在自己的私人诊室里开始 了精神分析的治疗。 主要著作:《人格的精神分析研究》( 1952)。
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贡献
促使精神分析运动由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发展。 促进了精神分析运动由传统精神分析向儿童精神 分析的发展。 推进了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
二、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局限
概念不够确切,容易使人误解。
理论建构的推测成分较大,缺少系统的观察证据。
亚伯拉罕(Abraham K,1877~1925)
琼斯(Jones E,1879~1958)
克莱因 费尔贝恩
二、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代表人物
(一)克莱因(Melanie Klein,1882~1960 )
出生于维也纳,1900年前后在维也纳大学 学习艺术与历史。 1914年,第一次接触弗洛伊德的著作,便 对精神分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17年,开始接受费伦茨的分析治疗。 1922年,加入柏林精神分析学会。 1925年,赴伦敦讲学,并移居伦敦,在英 国精神分析学会一直工作到1960年去世。 主要著作《儿童精神分析》于1932年出版 ,其他著作还有:《精神分析的进展》( 1952)、《精神分析的新方向》(1955)、 《感恩与嫉妒》(1957)、《儿童分析记 事》(1961)等。
2.抑郁样心态 含义:对所丧失的幻想和事实感到悲哀,或是 因为对所爱的人有攻击性而感到负疚或悔恨。从 第5或第6个月开始,直到1岁左右。 特点:开始把母亲知觉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客体, 此时的客体关系是与整体客体的关系,占优势的 机制是整合、矛盾、抑郁性焦虑和负疚感。
客体关系理论
问小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幼儿园的孩子回答:做 老师。为什么?做老师想让谁做班长,谁就做班长。 孩子的权力欲望一般是来自家庭的。父母表达“没有我, 就没有你,你就活不下去”,孩子就会配合父母表达自己 的无能。15、16岁的孩子,妈妈给孩子夹菜。孩子的权力 被剥夺了。父母剥夺了孩子很多权利。 孩子把其它的人看的比父母更重要,这是孩子摆脱父母的 表现。 父母内心嫉妒咨询师、老师,“咨询师比父母更重要”、 “老师说一句比家长说一百句都重要”表达了父母不愿意 孩子离开,想控制在自己权力之中。
10
11
12
玛栺丼特·马勒
(MargaretMahler,1897—1985 )是匈牙利 裔的精神分析学家,于 1938年移民美国。 1975年,她与安妮•伯栺(Anni·Bergman)、 弗雷德•派因(Fred Pine )合作出版了《人类 婴儿的心理诞生》。书中观点的提出是基 于对儿童的直接观察的结果,这本书因此 在精神分析领域影响很 大。马勒将科学方 法应用于临床理论中从前没有精神分析学 家愿意做。
依 赖 性 投 射 认 同
24
权利性投射认同
争论停止后,咨询师说:谁对 谁错无所谓,我们争论中,谁 更想赢?这样的停止,容易迚 入人栺的深层。这时候,来访 者会突然停止后,流泪(不要 急于递纸巾,安慰,停留一会 儿),然后说话:“我从小就 被要求优秀,否则父母就不要 我了”。这个个案是辩论赛的 优秀选手,无理搅三分,必须 表现优秀。 说什么,就是争论,想赢,就 是在争夺的权力。
15
16
17
18
19
认同分裂
自体发展的第四阶段开始于儿 童期,延伸至整个成人期,或 许还可以被认为是伴随成人一 生的发展阶段。
米德:象征性互动,主栺 “我”、宾栺“我”想象分裂、 自体分裂影响一生;认同分裂 伴随一生。
梅兰妮克莱恩的理论概述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梅兰妮19岁时定婚,因而打断了学医的计划。只用了两年
时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人文科学。21岁结婚,育有两子一 女。但她对于自己的婚姻和生活并不满意。1910年梅兰妮
全家定居布达佩斯,她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重大改变。在
那里她不仅找到了向往已久的学术友谊,而且更为重要的 是,在那里她第一次读到弗洛伊德的著作《释 梦》,并 由此激发了她对于精神分析长达一生的兴趣和追求。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论某些分裂机制》(1946) 她把分裂机制与偏 执状态联系了起来,提出偏执一分裂样状态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概念。同时在认同、投 射和内投等观点的基础上,克莱恩形成了 “投 射性认同”概念。
克莱恩生平和学术历程
从1947一1960年这13年的时间,是克莱恩对其理论的思考、 深化和整合时期。在这一时期,克莱恩试图从心理玄学的 高度来阐明挫折和满足的内部决定论,这些观点集中在 《嫉妒与感恩》一书中(1957)。
第一口欲期是吮吸阶段,它是前矛盾性的:婴儿的目标是 吮吸,既没有爱也没有恨。 第二口欲期,儿童与乳房的关系处于一种矛盾的方式,儿 童希望咬住它并吞没它
亚伯拉罕对克莱恩的影响
第一肛欲期是逐出性的和施虐欲的:第二口欲期的施虐欲 紧随其后,而被吞没的客体变成粪便被排出。
第二肛欲期是保持性和控制性的。在这一阶段开始关注客 体的出现,尽管客体—大便仍被施虐性地控制着,但还有 保存它的愿望。
克莱恩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
克莱因还区分了“好客体”(god object)与“坏客体”(b ad object),部分客体(part object)和整体客体(whole object)。 以部分客体“母亲的乳房”为例,如果它能满足婴儿的需 要,自我投射给它的是力比多冲动,它就是好客体,如果 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自我向它投射破坏性冲动,它就是 坏客体。
克莱因费尔贝恩马勒的客体关系理论
包头医学院 贾利波
什么是客体?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指的是人类客 体,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Freud的理论 中,客体是原欲驱动(libido drive)的目标。可 可以是人,物和概念。 克莱因发现与儿童用来控制情欲冲动的能量相比, 儿童使用了更多的能量来建构他们的人际关系世界。 因此她声称:儿童的行为较少受其情欲冲动所驱使, 而是更多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重要情感所左右。 对克莱因来说,这些人物的内在表象,也就是她所 称的儿童的“内在客体世界”是构成心理的素材, 儿童的内在世界是一个人际关系的世界。
在婴儿期依赖阶段,儿童从心理上与主要抚养者融为 一体。 在成熟阶段,关系的显著特点是成熟和交换,在这样 的关系中,儿童和母亲不仅可以觉察到彼此的差异, 并且可以觉察到成为他们互动基础的健康的依赖。费 尔贝恩认为,正是对相互依赖的认知,以及忍受差异 的能力,显示了成熟的特征。 过渡阶段,个体从早期关系的单向依赖中脱离出来, 转向以相互依赖为特征的关系,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 围绕着这些转变。那些无法成功完成这些转变的个体 容易患精神疾病,在费尔贝恩看来,神经症的产生是 因为个体无法或不愿意放弃婴儿般的依赖情结所引起 的。 费尔贝恩的分裂概念。
“抑郁状态”(depressive position)开始于婴儿 出生后第一年的第二季度,并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 开始。在这一时期,婴儿的心理快速发展,分裂过 程也是逆转的,母亲作为一个完整的客体被婴儿接 受。在与母亲的互动中,婴儿开始觉察到来自同一 个人的好的和坏的情感流动。 婴儿主观上体验到自己带给母亲的痛苦,并同时为 此感到难过,意味着婴儿已经开始发展共情 (empathy)的能力。 较之“偏执-分裂状态”,“抑郁状态”是婴儿朝 着成熟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整合2.取代3. 补偿
心理学知名学说:克莱因客体关系学说投射概念论认同与接纳情结生死本能
心理学知名学说:克莱因客体关系学说投射概念论认同与接纳情结生死本能通过投射,对这些内在迫害者进行再次外化(re-externalize)。
这个过程让孩子的自我既要防备外来的迫害者,又要防备内在的迫害者。
克莱因把这个过程和成年人精神病过程相比较,提出孩子此时的状态是一种婴儿的精神病性焦虑状态,本质上是偏执狂的,她称为偏执-妄想态(the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
内在的防御被调动起来对抗不能被外化的死本能的残余。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以婴儿自我过多的紧张为结果,被感知为焦虑,尤其是和死本能有关的。
而且造成了本能层面的分化,自我的一部份反抗另外一部份。
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早期的婴儿的超我。
心理学知名学说:克莱因客体关系学说核心提示:在克莱因提出投射性认同前,有一个比较长的学术准备期,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的克莱因在精神分析界还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
在克莱因提出投射性认同前,有一个比较长的学术准备期,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当时的克莱因在精神分析界还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
一开始她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投射这个概念上。
1929年的时候,她追随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的观念,提出在生命的早年死本能就开始起作用,死本能和利比多相反,又受到生本能的束缚。
为了逃避被自己的内在的摧毁欲望摧毁,机体的自恋或者自我指向的利比多强迫毁灭冲动向外或并且指向外在客体。
与此同时,内在的防御被调动起来对抗不能被外化的死本能的残余。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以婴儿自我过多的紧张为结果,被感知为焦虑,尤其是和死本能有关的。
而且造成了本能层面的分化,自我的一部份反抗另外一部份。
这些早期的防御形成了早期的婴儿的超我。
当孩子对他们毁灭性冲动指向的客体做出他最早期的口欲期内投,超我的形式便发生进化。
那些投射出去的施虐冲动被再次内化,以便于孩子能够控制来自真实客体或来自内在超我的难以想象的残酷的攻击。
这个内投和内化的结果的时产生焦虑,而焦虑又提高了孩子的施虐性和摧毁充满敌意的客体的愿望,并且能够通过这个过程躲开来自客体的攻击。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二)儿童发展观
克莱因对于客体关系的具体论述,主要体现在她的儿童发展观之中。 克莱因在儿童精神分析中治疗的小病人,最小的是2岁半,大的约10 岁左右。通过对儿童的幻想内容的分析,克莱因推断出了2岁之前的 婴儿心理的结构和动力特征。所以如果说得准确一点儿的话,应该是 克莱因从儿童分析中建立了她的婴儿观。她这种回溯的推断方式恰似 弗洛伊德用来自成人的分析材料去判断儿童和婴儿的心理经验。尽管 无法直接加以验证,但它无疑丰富了我们对于婴儿心理的了解。
一、客体关系心理学 二、自体关系心理学
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学派是以弗洛伊德对“本能的对象” 的论述为基础,把客体关系即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置 于理论和临床的视野中心,形成独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克 莱因被认为“或许是提出彻底的对象——关系理论的第一人”
(一)客体及客体关系 克莱因是这样理解客体的:它是婴儿在与外界环境之中重要的外部客 体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经验。婴儿与客体之间存在一种幻想的、 不现实的关系。如果幻想是破坏性的,婴儿就会有内疚感,倘若不能 忍受就会向外投射———尤其是父母等照看者。婴儿与客体的联系是经 由投射和内射等过程的。
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四大学派之一(其它三个 是内驱力、客体关系和自我心理学)。
历史学家评论说,在新的时代精神背景下,如果没有科胡 特对精神分析的贡献,精神分析就将被其他学派淹没(他最初受的是传统的精神分析训 练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在传统精神分析的框架下进行工作和研究, 但他随后的努力代表了一个扩展的、全新的方向。是从对自恋的研究 进入自体心理学的。
客体关系即客体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或者说每一个“我”与 外在于他的“非我”之间的联系。这个客体既可能是外部的真实客体, 也可能是外部客体的内在心理表征,还可能是儿童自身分离出去并被 客体化的一部分。对于婴儿来说,他最早面对的对象即他的母亲,因 而与母亲的关系是一切客体关系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国际精神分析运动驱力模式自我模式对象关系模式自身心理学模式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通常被视为传统驱力模式和对象关系模式的中介。
第6讲克莱因客体关系精神分析第一节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第二节客体关系的核心概念第三节克莱因的客体关系--儿童精神分析第四节儿童游戏治疗技术客体关系理论之母Klein 克莱因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 )1882.3.30-1960.9.22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游戏心理治疗的创始人精神分析之路1910年在布达佩斯第一次偶然读到《论梦》1910年与桑多尔¡¤费伦齐联系并接受其分析桑多尔¡¤费伦齐1920年卡尔·亚伯拉罕邀请她到柏林工作1924年初,她开始接受亚伯拉罕的分析卡尔·亚伯拉罕1925年12月后,每天进行有规律自我分析1925年夏,接到欧内斯特·琼斯的邀请到伦敦欧内斯特·琼斯克莱因伦敦学派与安娜维也纳学派出现冲突1960年9月22日,克莱茵在伦敦去世安娜·弗洛伊德客体关系理论之母——克莱因客体关系的核心概念1、客体与内部客体2、潜意识幻想3、驱力4、投射性认同5、分裂6、修复用成人的语言对前语言期的幼儿体验做出假设;试图穿越我们从未能完全穿越过的界限。
好乳房与坏乳房“好乳房”使幼儿感到沐浴在爱中,充满奇妙的食物并转化成爱,他沉浸在维系生命的乳汁中,于是他便爱上了这个好乳房,对它身怀感激。
“坏乳房”使幼儿感到受到虐待,饥饿从内部侵袭着他。
曾经喂给他坏的乳汁,现在正在从内部毒害他,然后又抛弃他。
对它充满强烈的破坏性报复幻想。
好乳房的爱——具有保护和恢复的效力坏乳房的恨——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力客体与内部客体客体(object)和客体关系(objectre lations)对象(object)和对象关系(objectre lations)关于客体和客体关系的概念是一切客体关系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
“内部客体”是克莱因理论的核心概念。
部分对象(partobject)整体对象(wholeobject)潜意识幻想(unconsciousphantasy)在婴儿早期的潜意识幻想中,母亲的意象被分割成“好的”与“坏的”两类,随着整合能力的发展,他才把“好”妈妈与“坏”妈妈综合成完整的、现实的整体母亲形象。
驱力(drive)驱力是先天地而且是不可分离地指向对象,驱力与对象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躯体不是驱力的源泉而是驱力表达的工具。
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identification)弗洛伊德的重要心理机制:(复习)投射是将自我不能接受的欲望、冲动、意念投射给外界的某个对象。
内投则是将原来指向外界的仇恨和攻击性冲动与感情转而投向自身。
认同是指在潜意识中将自我与对象等同起来,以减缓自我所受到的压力和焦虑。
克莱因认为内投和投射自婴儿诞生起就存在而且贯穿一生。
投射也并不限于破坏性的情绪和冲动,婴儿自己的好情绪的投射也创造了理想的好对象。
克莱因新的防御机制——投射性认同婴儿将自我和内部对象的分裂部分投射给外部对象,并在潜意识幻想中使外部对象认同为这些投射的部分,从而达到控制对象的目的。
投射性认同是的目的是排除内在的焦虑和危险。
分裂(splitting)原始分裂是受内部死亡本能引起的消亡感的威胁,婴儿为了保护自己,把包容着死亡本能的那一部分自我分裂掉,并攻击性地将它投射给原始的部分对象——母亲的乳房。
分裂的目的是试图通过理想化并借助对于坏乳房的全能性否认来保护好乳房。
修复(reparaiton)修复是由婴儿全能性地摧毁好对象而引起的罪疚感和失望感唤起的,试图通过修补和再造重新获得内部和外部的好对象。
对象关系的核心概念1、客体与内部客体2、潜意识幻想3、驱力4、投射性认同5、分裂6、修复克莱因对象关系理论的理论内核,概括为四个方面:1、儿童心理性欲发展观2、儿童心理结构观3、儿童人格结构观4、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观哲学出发点人性基本上是社会性的,“关系”应置于人性发展的最核心位置。
自我是由意识或潜意识层面上的内在关系构成的。
儿童心理性欲发展观Freud:俄底浦斯情结约出现于3-4岁,大约在6岁时达到顶点。
克莱因:第一口唇欲阶段,部分对象乳房都是好的。
第二口唇欲阶段,大约半岁左右产生了矛盾,俄底浦斯情结就在施虐欲冲动和仇恨的领域里发生了。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的俄底浦斯情结,都是开始于与乳房的部分对象关系。
男孩和女孩一样都经历了一个对母亲的身体既欲望又憎恨再到欲望父亲的阳具的阶段,称为男孩的女性心态。
男孩很早就开始了女性心态和男性心态之间的斗争。
在女性心态中,他由认同母亲转向欲望一个好的阳具,在男性心态中,他认同父亲并欲望母亲。
所以,男孩的阉割焦虑既来源于他对仇父恋母的敌意所引起的焦虑,又源于他对母亲身体和她体内的危险的阳具的幻想性攻击所产生的被报复的恐惧感。
儿童心理结构观1、偏执-分裂样心态2、抑郁性心态3、两种心态的连续性和交替性克莱因———心态概念弗洛伊德——阶段概念偏执-分裂样心态——出生到3-4个月左右抑郁性心态—————第5、6个月直到1岁偏执-分裂样心态分裂——母亲的乳房就被分裂为“好”乳房和“坏”坏乳房。
偏执——婴儿为了保持愿望满足的幻觉,他必须将好对象理想化,并全能性地消灭坏对象。
抑郁性心态儿童爱他的母亲,但由于母亲不能总是满足他的愿望,有时他便对母亲萌生了强烈的恨。
这种仇恨和破坏性冲动使得婴儿害怕自己会毁灭母亲从而失去她,于是陷入抑郁性的焦虑。
3、两种心态的连续性和交替性仇恨强烈——迫害性焦虑——偏执-分裂样心态爱比恨强烈时——抑郁性焦虑——抑郁性心态当仇恨强烈时,体验到的是迫害性焦虑,属于偏执-分裂样心态。
当爱比恨更为强烈时,就体验到抑郁性焦虑,属于抑郁性心态。
在正常的发展中,偏执-分裂样心态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被抑郁性心态超越。
自我与超我——儿童人格结构观如果乳房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婴儿会以抓、咬等方式攻击母亲的乳房,由此婴儿在幻想中认为乳房会对他的攻击进行野蛮地报复。
这是超我的迫害性和施虐特征的最早根源。
当婴儿处于爱和满足的状况时,它会内投理想的能够爱与被爱的乳房,这是超我的自我理想方面的根源。
——自我理想自婴儿诞生之初,就既存在一个基本的自我,也存在一个原始的本能生命,自我和伊底是同一心理结构的不同方面。
嫉妒与感恩——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观假设:嫉妒诞生于最早的婴儿期,直接指向早期的部分对象。
儿童常有两种对立的反应:一种是发展为爱的满足反应,它是感恩的原始形式;一种是敌意和嫉妒,它基于婴儿认识到食物、爱和舒适的源泉外在于自身。
感思——爱情感的表达——生本能的表现嫉妒——恨情感的表达——死本能的表现感恩与嫉妒是克莱因一贯重视的爱与恨情感的表达,也是生本能和死本能的表现。
因而嫉妒与感恩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儿童游戏治疗技术一、儿童精神分析的目标与任务二、游戏治疗技术的基本原则三、游戏治疗技术的环境设置大多分析师认为:1、儿童不存在疾病感,也没有寻求帮助的需要,因而不可能希望他们合作;2、人们也不可能让一个儿童静静地躺在沙发上进行自由联想;3、人们普遍认为,儿童仍然依恋他们的父母,不可能发展出移情。
克莱因的结论:假若给予适当的条件,儿童自由的游戏将和成人的自由联想一样起到同样的作用。
儿童精神分析的目标与任务目标:治疗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即分析自我及其对象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因为它们受到潜意识幻想的影响。
任务:密切关注儿童游戏的内容,理解、把握和认识由病人表达出的复杂情绪和焦虑,并通过移情分析,将潜意识的焦虑提升到意识之中,从而得到修正。
游戏抬疗技术的基本原则1、分析情境的稳定性2、重视移情关系3、重视解释4、保持分析的中立性与儿童尽可能严格地建立一种分析的情境:规定儿童分析会谈的时间也是每周5次,每次55分钟。
一个人如果不能建立正确的分析情境,他就不可能观察到移情,而如果他不分析移情,他也就不能建立正确的分析情境。
重视移情关系安娜:儿童不能产生适当的移情,因为儿童在现实中还依恋和依赖他们真实的父母,即“老版本仍未过时”。
克莱因:移情分析是精神分析技术的关键。
克莱因:内部父母通常被分裂为理想的和迫害性的人物。
在分析中,父母的理想的和迫害性的特征都可以被投射到分析者身上。
被转移到分析者身上的并不是与真实父母的关系,而是儿童与内部的幻想人物的关系——即父母的意像。
不管是积极移情还是消极移情,都有利于解除儿童爱与恨之间的冲突,有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他自己的冲动和情感的全部现实。
重视解释建立信任和减少焦虑最有效的方式是解释病人的材料。
对于病人提供的所有材料进行“即时”的或“此时此地”的解释。
她不仅解释儿童的行为和语言,而且解释儿童的幻想和真实的生活事件,不仅解释积极移情,也解释消极移情。
移情解释是揭示病人早期的对象关系,是一种关系解释或关系分析。
对解释语言的要求是,尽量避免技术性的术语,用简单的语言、提供正确的且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解释。
对嫉妒的分析可以驱动病人的欣赏和感恩能力。
嫉妒分析能够产生相当戏剧化的结果:过去曾被否认的好感觉现在可以忍受了,发现给予和索取的快乐。
儿童的游戏完全是自发的,分析者尽量不去干涉。
分析者参与儿童游戏的基本原则:分析者应尽可能少地参与活动,只有当他的合作对于儿童充分地表达他自己是必需的时,分析者才参与合作。
游戏抬疗技术的基本原则1、分析情境的稳定性2、重视移情关系3、重视解释4、保持分析的中立性游戏治疗技术的环境设置房间的布置应特别适于儿童。
每个儿童应有他自己的抽屉或箱子,里面装有供他自己使用的各类玩具,这些玩具只用于治疗,不准带走。
小玩具似乎特别适于表征儿童的内部世界,应避免带有特殊含义的玩具。
玩具小人不能穿制服或特殊的服装,不带有暗示某一类特殊游戏的职业或角色特征。
时间或空间上的任何改变或分析者的变化都会被病人注意到并纳入他们的潜意识幻想情境中。
时间上的变化,常被理解为病人与分析者之间权力关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