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牧场放牧业》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大牧场放牧业》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Ⅱ)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1. 课标解析2.农业地域类型是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就是要求学生会对这些农业地域类型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交通、技术、社会、行为、政策等因素是影响一般农业生产的条件,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则有更深刻的原因,即,这种地域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需要外,还能提供区外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才形成的。
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各地区农业中的商品性生产乃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标志,帮助高中学生拓展视野,培养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材分析】大牧场放牧业以潘帕斯草原为例,重点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教学中应注意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的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
教学重点:1、仔细观看视频,结合课本文字叙述大牧场放牧业的概况。
2、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合作探究分析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辩论比较国内外的畜牧业发展条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两节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分析区位条件的方法,但是就某一区域,某一时间段而言,区位条件有其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本节课主要由教师提供资料,学生分析。
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表达能力,专门设立了辩论环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大牧场放牧业
使牧场不退化;
重
(2)饲养、培育良种牛;加强病害研究;
视
发展冷藏保鲜技术;完善交通条件等
科
以保证牛肉质量。
技
思 考:
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是不是大牧场放 牧业?可借鉴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哪些成 功经验?
400mm
大多位于 干旱、半干气旱候区 植被稀疏,草场广阔,
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大部分地区( 气候温和 ) ; 西藏、青海等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一、大牧场放牧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改进措施
产品:牛羊肉 + 皮毛
一、大牧场放牧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改进措施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美国
阿根廷
南非
澳大利亚
一、大牧场放牧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发展措施 》改进措施
材料:
牧场的面积一般在数千公顷以上,牛、羊的数量可 达上万头,牲畜经饲养、屠宰、加工、包装处理后被运 送至消费市场。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改进措施
--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例
条件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一、大牧场放牧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改进措施
为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
条件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
一、大牧场放牧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改进措施
件 草地退化严重。
科技投入低,生态环境恶化……
思 考:
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是不是大牧场放
牧业?可借鉴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哪些成
功经验?
加强科技应用;
改善交通条件;
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一等奖《大牧场放牧业》教学设计
3.3大牧场放牧业——教学设计【课题】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必修2的第三章第三节中的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国家、区位条件、主要的产品、以及生产的特点。
然后教材选择了阿根廷潘帕斯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它与我国内蒙古地区做了简单的对比。
本节是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具体化,并为学习下一节课(乳畜业)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课前学生已经对本节课进行了简单的预习,基本了解了本节课的概况。
之前在第二节中通过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分析的学习,大致掌握了方法,再学习起来就得心应手了,但对于潘帕斯大牧场下一步的发展措施以及与我国西北的对比分析的不是很全面,思路不是很清晰,地理思维还需要继续建立,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在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1.以日常生活中学生都感兴趣的美食为话题进行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巧妙地引入了新课。
2.观看PPT和教材,让学生直观、真实的了解潘帕斯的基本概况,然后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来完成相应的问题。
为之后与中国内蒙古地区对比埋下伏笔。
3.通过农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地理环境的意识。
【教学理念】1. 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融合,从美食入手,使学生特别感兴趣,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牧场放牧区发展的状况。
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感受到大牧场放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指明今后的发展方向,明确人地协调发展的道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
2.教学中要淡化知识的讲解,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题能力。
大牧场放牧业(公开课)
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
如果有,这个牧场应该建在哪里?你的依据是什么?怎 样做,才能与阿根廷等国竞争?
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草场广阔 地形平坦开阔 地广人稀
内陆地区,对外交通联系不便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建人工草场,划区轮牧;打机井, 开辟水源等
农业概况
劳动对象:牧牛、养羊
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主要分布区: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等国 生产特点
“潘帕斯”源于印第安丘 克亚语,意为“没有树木 的大草原”,是南平原地形,地势平 坦开阔,有利于发 展大规模的畜牧业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潘帕斯草原的商品牧牛业, 市场当时主要在欧洲西部。 要大量出口牛肉,首先把潘 帕斯草原各地的肉牛通过十 几条铁路运输到布宜诺斯艾 利斯、布兰卡等港口,利用 海上冷冻船,运销欧洲市场。
生产规模大 专业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
大牧场放牧业
案例分析 区位 条件
• 气候+植被: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 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 交通:近海港、铁路贯通、海上冷冻船 的发明(市场扩大到欧洲)
阿根廷潘帕 斯草原区
持续发展 • 科技: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 的措施 打机井;培育良种牛、防病害等
铁路 牧场 港口 冷冻船 欧洲
距海港近,交通运 输和冷藏保鲜技术 的发展;市场广阔
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还采取了哪些其他措施?
• • • •
水 草 牛 运
打机井,开辟水源
划区轮牧,种植饲料牧草 培育良种牛,研究牛群病害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
现场求助:
我想在中国建个牧场养 牛,养优质牛,做中国 最好的牛排。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高一地理大牧场放牧业优秀教案
大牧场放牧业教案胡敏一、课题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二、教材版本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开展》第三节三、课时30min四、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畜牧业这种地理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五、学情分析现阶段的学生通过高一的知识和前几节的学习已经根本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能够从材料找到区位因素。
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但资料分析能力还略有欠缺,在本节学习中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地分析材料和读图获取信息,从而锻炼学生能力。
突出学生主体,学生主动思考学习。
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准确说出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及分布地区和分布特点;能够分析潘帕斯草原的区位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材料能够分析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和开展措施通过案例的探究,能够推及大牧场放牧业开展的区位条件,归纳此类农业的一般特点,类比类似农业的特点并进行区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明白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通过对农业形成的自然因素的分析,明白自然条件对于农业的影响,培养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理解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区域认知:探究畜牧业的形成原因区位因素,培养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认识到事物的整体性,畜牧业的形成是综合因素影响而成的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七、教学重难点重点: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及特点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难点:新疆畜牧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拟八、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传统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九、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十、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内容我们学习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了种植业它要开展所需要的一些条件,我们知道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够开展种植业的。
在世界的某些地方,由于其自然条件和一些人文因素,不适宜开展种植业,而适宜另一种农业【课件展示图片】师:同学们来看几张图片猜一猜我们这节课将学习哪种农业?学生看后答复:畜牧业师:对畜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第1课时大牧场放牧业中江中学校何鉴芸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世界另一类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所讲述的。
其主要有“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按课标要求,要用2课时完成教学,故本节课主要讲述“大牧场放牧业”的相关知识。
本节主要描述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特点、区位和发展措施,又以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例,介绍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和方法;重点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中应注意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的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
在完成P52活动3时,要注意分析对比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畜牧业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找出共性与差异,进而得出结论。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3.通过案例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与生产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生产的观念和科学的人生观念。
借鉴世界状况,探究中国国情寻找发展对策,为我国农业服务。
教学重点1.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
2.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和发展条件。
教学难点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请看图片。
(放图片情景导入)活动一知识搜索1: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等国家,这些国家以牧牛为主;而等国家则以牧羊为主。
(出示世界地图)2:自然条件:气候主要为气候区,草场广布,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放牧业。
3:大牧场放牧业具有、、主要特点.(出示图片)活动二请看材料:潘帕斯草原“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
大牧场放牧业说课
《大牧场放牧业》说课稿各位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组织教学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课本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它是对第一节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与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并列关系。
又处于农业地域类型的总结归纳地位,为以后工业的学习提供分析思路和方法。
2. 教学目标:对于本节课,课标的要求有三条:(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概况;(2)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3)通过案例学会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4)借鉴世界状况,探究中国国情寻找发展对策,为我国农业服务。
(补充)3. 考点分析:本节的主要考点为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形成条件和特点。
命题往往以读图的方式结合区域地理、气候、自然带、植被等自然要素进行命题,考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 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重难点)教学难点:(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2)潘帕斯大牧场与我国北方牧场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二、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但对于大牧场放牧业的了解甚少,尤其是农业区位分析意识才刚刚学习,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梳理帮助。
三、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1)根据我们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这一节课要达到的各种目标和更好的辅助教学,教法上采取比较分析法、采用案例分析等方法。
并在讲课时会用到有关教材内容的视屏和图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为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高中地理_大牧场放牧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一课时大牧场放牧业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国家及畜种;(重点)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和主要特点;(重点、难点)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及发展特点;(重点、难点)比较阿根廷和我国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异同,辨证看待发展畜牧业和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讲授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直观图片---大牧场放牧业欣赏图片后,同学们不由想起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同学齐声诵读,找同学尝试读后感。
(师总结)这首北朝民歌生动地写出了阴山一带山川的壮丽,水草丰美和羊肥牛壮的景象。
(过渡)图文展示:然而,由于过度放牧,现在却出现了草场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提问)那么我国的畜牧业究竟该如何发展呢?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取得了显著成功,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一框题------大牧场放牧业。
【展示教学目标】找同学阅读。
让我们带着学习目标走入大牧场放牧业的学习。
一、大牧场放牧业(讲述)1、概况: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生产对象主要是牛和羊。
产品主要是肉、皮、毛等。
强调:“大”----生产规模大;“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第51页第一段:归纳2.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成因)、特点和分布?【自主学习】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区的一般区位条件(成因):这些国家和地区有、气候区。
图3.15 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2.大牧场放牧业的一般生产特点:大牧场放牧业具有 、 的特点。
3.在世界图中标志出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国家,及这些国家牧区的主要畜种。
(过渡语)以牧牛为主的阿根廷,其发展方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大牧场放牧业教案
2、区位条件
归纳总结(表格)
深入探究:由以上分析得出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率、专业化等方面具有什么特点?
3、主要特点
知识提升:我国有没有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呢?
以内蒙古、新疆牧区为例分析我国是否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提供资料
帮助分析
层层分析
逐步深入
适度多运用图片,降低难度,增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
板书设计
区位条件
↑
主要分布←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牧牛业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主要特点
教学反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自然条件是农业形成的主要条件,人类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条件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点
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和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内蒙古、新疆牧区与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比较
关键
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教学用具
多媒体、图片资料
资料:①我国草场资源分布②我国气候类型分布③我国交通运输网④我国人口的分布
归纳总结:
提出问题:我国要想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应采取哪些措施呢?能否借鉴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农业措施呢?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如果你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位领导人,针对牧区现存的问题,你将如何解决?
读图观察
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集体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大牧场放牧业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二、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课标分析】一、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二、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
四、结合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判断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把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的区位条件作比较,学会判断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借鉴国外大牧场放牧业的经验,促进我国西北地方畜牧业的发展2.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3.人文条件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区位的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学情分析】一、我们的学生在初中学习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但对大牧场放牧业的了解较少,他们的动手动脑意识仍然较差。
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时需要老师仔细引导。
二、高一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有所了解,储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一、理解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二、利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难点】一、分析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农业区位因素。
二、对比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我国西北牧区的区位条件。
【教学方法】一、师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
二、学以致用,通过案例分析法判断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三、自主探究与讲议结合。
【教学媒体】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案。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二、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教学反思】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
大牧场放牧业--学案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 第1课时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班级: 姓名:课程标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1.能在地图上指出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地区或国家;2.利用案例能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3.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学习过程】 一、大牧场放牧业 【自主学习】1、主要分布: 、 、 、 等国。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
、 牧牛占重要地位, 、 养羊占重要地位。
2、生产对象: ;主要的农产品: 、 、 。
3、大牧场放牧业的特征是: 、 、 。
4.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 【合作探究】: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以潘帕斯草原为例 补充材料: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源于印第安丘克亚语,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是南美洲比较独特的一种植被类型。
就地带性和气候条件而论,本区适宜树木生长,实际上除沿河两岸有“ 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一般称潘帕斯群落。
• 地势自西向东缓倾。
夏热冬温,年雨量1000~250毫米,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 潘帕斯现大部分已开垦成农田和牧场,盛产小麦、玉米、饲料、蔬菜、水果、肉类、皮革等,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农牧业区,并成为阿根廷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心脏地区。
集中了全国2/3的人口,4/5的工业生产和2/3以上的农业生产。
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铁路、公路呈辐射状伸向全国各地。
请根据补充材料、课本p51页案例4归纳:(1).分析阿根廷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进而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方面分析)。
(2).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知识迁移】补充材料:内蒙古牧区为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主要饲养马、牛、羊。
《大牧场放牧业 》教学设计
《大牧场放牧业》得教学设计【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得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就是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块第三章《农业地域得形成与发展》中第三节得教学内容,与第二节内容相似,就是对第一节理论内容得具体解释与运用,属于案例分析得内容。
本节共分为2部分内容“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使用2课时完成教学。
两部分内容都以案例得形式开展。
大牧场放牧业以潘帕斯草原为例,重点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得区位因素,再结合具体得文字阐述,明确促进其发展得社会经济状况。
教学中应注意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得相关分析得联系瞧待,自然因素就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就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优良畜种得培育、交通状况与草场条件得改善等)就是“催化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得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世界分布。
2、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得区位因素与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得特点。
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片景观,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得概况;并通过地图落实大牧场放牧业得世界分布,实现图文转换,建立空间意识。
2、结合图文,通过具体得案例分析,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得主要因素,分析与评价某一地区(潘帕斯草原)得农业区位选择。
3、运用所学得知识与分析方法,通过我国西北牧区能否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得探讨,实现知识得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得观念;并通过借鉴世界典型农业区得发展,探究中国该类农业得发展对策,学会关注生活,关注我国农业得发展。
【教学重难点】大牧场放牧业发展得区位条件与特点。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分析与图文归纳得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部分)【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义、产品、分布地区、主要特点与以案例得形式分析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得区位条件。
一、大牧场放牧业1.含义:面向市场得农业地域类型。
2、产品:牛羊肉与及其毛皮3.主要分布: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其中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4、以阿根廷得大牧场放牧业为例,分析大牧场放牧业得区位条件。
3.3 课时1——大牧场放牧业
--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为例
条件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
一、大牧场放牧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改进措施
为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
条件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
一、大牧场放牧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改进措施
条件3: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促进商品性经营
一、大牧场放牧业
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
不利条件
内陆高原地区,与外地联系不便, 交通条件相对较差;
游牧业
雪灾时,内蒙古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右旗草原上的 不 牧民在搬运政府送来的草料 。 利 很多牧场停留在“靠天养畜”的状态,经营粗放, 条 “小灾小减产,大灾大减产”,生产工具落后,效率低下, 草地退化严重。 科技投入低,生态环境恶化…… 件
3.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学习目标
1、知道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及特点; 2、掌握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及 发展措施; 3、用所学知识对比分析我国内蒙古、新疆等畜 牧业状况。
一、大牧场放牧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发展措施 》改进措施
面向市场的畜牧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改进措施
产品:牛羊肉 + 皮毛
一、大牧场放牧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改进措施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美国
阿根廷
南非
澳大利亚
一、大牧场放牧业
含义 》产品 》分布 》特点 》区位条件 》发展措施 》改进措施
材料:
牧场的面积一般在数千公顷以上,牛、羊的数量可 达上万头,牲畜经饲养、屠宰、加工、包装处理后被运 送至消费市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 大牧场放牧业 说课课件
1 说教材
依据: 1、各地农业 区位复杂。 2、对农业认 知少。
3
重点:理解大牧场 放牧业农业地域类 型的区位因素及发 展措施。 难点:大牧场放牧 业与其他农业地域 类型的区别。
突破: 1、观看视频, 加强视觉认知。 2、小组讨论、 概括观点,形成 联结记忆方法。
1 说教材
1
2
3
教
学 目 标
区位条件、 特点、分布
3、记忆更有持久、牢固
4 说教学过程
4
学
创业,在中国养优质牛,选址?
生
活
动
,
创
业
故
事
1、渗透放牧业在中国的区位选择 2、凸显学生主体作用 3、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与迁移
设计意图
4 说教学过程
5
知 识
中国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 生产模式?
迁
移
,
思
考
借
鉴
1、对所学知识的思考与迁移 2、引发思考
发展牧牛业 采取的措施
学会分析农 业区位因素, 训练读图分 析能力
2 说学情
高一学生具有怎样的特点?
基础知识 掌握分析农业区位 因素的一般方法
心理特点 关注生活,喜欢探究生活中 的地理事物,喜欢总结归纳
能力层次
具备较强的理 解与分析能力
高一学生
3 说教法学法
探究式教学模式
• 自主学习法 • 对比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 联结记忆法
一大二高
业
措施 水牛运牧草
知识迁移 我国放牧业的发展
The end
请各位批评指正!
Thank you!
突 破 重
1、人口图、材料——地广人稀 社会 2、提问、铁路图——交通便利 因素
大牧场放牧业(张晓丽)
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东部。 (1)东北地区包括哪些省
过 (2)地理位置:
区?
①纬度位置:40°N—53°N,纬度高(中纬度), (2)东北的海陆位置和纬
纬度跨度大
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
探究 2:东北地区的气候条
(1)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3、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
培
科
教
育 良
技 应
专业化程度高
种
用
规模大
地
冷 藏
广 人
技 术
产量高
稀
需求量少
学
商品率高
位 置
: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距 海Leabharlann 港总结:商品率高、规模大、专业化水平高
近
过 4、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教材 P51
程
2、用图 3.3、案列 2 和季
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思路,以案例 4:潘帕斯草
原和展示材料为例总结大
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条
5、我国西北地区的畜牧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对比 件有哪些?
(1)区位对比
潘帕斯草原
我国新疆、内蒙 古地区
气候
温带草原和亚热带季风 气候气候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 候,冬冷夏热,
较为干旱
位置和 交通
临海交通便利
内陆,对外联系 不便
生产
和经 大型牧场,密集的商品 粗放式的放牧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能够以某区域为例,解决农业布局的实际问题
大牧场放牧业教案0902王晔旻
[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地理2、年级:高一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5、学时数: 20 分钟[课标要求]分析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其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理解教材]1.本节是“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子课题。
教材含一段正文、一个案例、一个活动。
2.教材正文部分指出了大牧场放牧业的基本属性、地理分布、一般区位条件、各区主要畜种和生产特点。
3.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案例和活动,一是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特征,二是培养资料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优势,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特点。
2、了解潘帕斯草原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的分析和学习,可以归纳出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2、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应该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
3、学生应该进行知识能力迁移,比较以及探索我国的内蒙古等地的牧场放牧业是否可以采用潘帕斯式的生产模式。
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发散思维的思考方式。
2、通过交流和探讨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思维,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区、特点、区位条件2、读图分析潘帕斯草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探究式学习、比较法[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师: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同时我们知道了从事种植业需要满足一定的区位条件。
但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原因,人们并不从事种植业,那么他们到底从事哪一种农业劳动呢?生:畜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牧场放牧业》的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
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二模块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中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与第二节内容相似,是对第一节理论内容的具体解释和运用,属于案例分析的内容。
本节共分为2部分内容“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使用2课时完成教学。
两部分内容都以案例的形式开展。
大牧场放牧业以潘帕斯草原为例,重点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再结合具体的文字阐述,明确促进其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
教学中应注意对大
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的联系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优良畜种的培育、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等)是“催化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世界分布。
[来源:学|科|网]
2、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片景观,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概况;并通过地图落实大牧场放牧业的世界分布,实现图文转换,建立空间意识。
2、结合图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会运用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分析和评价某一地
区(潘帕斯草原)的农业区位选择。
3、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分析方法,通过我国西北牧区能否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探讨,实现知识的迁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的观念;并通过借鉴世界
典型农业区的发展,探究中国该类农业的发展对策,学会关注生活,关注我国农业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和特点。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分析和图文归纳的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部分)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
导入:播放一组畜牧业的图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导言: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种以种植
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在世
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们发展种植业比较困
难,所以他们选择了另外一种农业地域类型:畜牧业。
畜牧业的分类:①游牧业②大牧场放牧业③乳畜业。
游牧业现在只存在于部分落后的地区,在世界范围内不具有普遍
引出本章课题
借助课件让学
生清晰的了解
部分较为简单
的知识点
通过清晰的图
表,在学生头
脑里面建立更
性,故不在讲解的范围里面。
重点讲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在讲解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时,重点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含义、产品、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和以案例的形式分析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一、大牧场放牧业
1.含义: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产品:牛羊肉和及其毛皮
3.主要分布: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
(其中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
)
4.以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为例,分析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让学生思考:分析一个地区的区位条件应该从那几个方面入手?
地形
(1)自然条件:气候
土壤
水源
市场
交通
(2)社会条件技术
劳动力
展示南美地区地形图,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地形特征:位于拉普拉塔平原,地形平坦。
加的清晰的地理框架。
让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地区区位条件的方法通过不同的图表,让学生更加清楚的了解他们十分陌生的阿根廷以及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让前排的同学读图,既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避免老师满堂灌。
让学生通过学习得出结论,而不是老师干巴巴的灌输
展示南美气候类型图,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气候特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适合发展农业。
展示南美洲地形地势图,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潘帕斯草原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但草本发育茂盛,适宜发展畜牧业。
展示南美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人口分布情况,得出其特点: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便宜。
展示南美地区交通分布图,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交通分布情况,得出其特点:临近海港,交通便利。
展示几幅阿根廷牛肉冷冻包装和机械化宰牛、商品化制造奶酪的图片,让学生感知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技术含量。
通过让学生分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让学生总结出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
(1)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2)商品率高
(3)依赖交通和保鲜技术
(4)科技水平高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