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的解剖及分段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的解剖及分段ppt课件
• 前内侧部分为前方段 Ⅴ和后方的段Ⅷ。
• 后外侧部分为前方段 Ⅵ和后方的段Ⅶ。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32
肝的分段在影像中的应用
• 由于以肝内血管结构作为分段的解剖基 础和界线,在CT图像上能够通过辨认肝 静脉、门静脉及其他结构,进行肝段的正 确定位。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5
• 肝左叶小而薄,肝右叶大而厚。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6
• 膈面后部没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称裸区,裸区 的左侧部分有一较宽的沟,称为腔静脉沟,
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7
• 肝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又称 脏面。
• 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3条沟。
肝的解剖及分段
肝的解剖
•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 腺体,也是体内最大 的消化腺。
• 肝的功能极为复杂, 它是机体新陈代谢最 活跃的器官。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2
• 肝脏不仅参与蛋白质、脂类、 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合成、 转化与分解,而且还参与激 素、药物等物质的转化和解 毒。
2020/6/27
食管静脉丛→奇静脉 及其属支→上腔静脉。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16
• (2)脐周静脉网:
• 门静脉→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丛→胸腹壁 静脉、胸廓内静脉→ 上腔静脉(→腹壁浅 静脉、腹壁下静脉→ 下腔静脉)。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17
• (3)直肠静脉丛: • 门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 后外侧部分为前方段 Ⅵ和后方的段Ⅶ。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32
肝的分段在影像中的应用
• 由于以肝内血管结构作为分段的解剖基 础和界线,在CT图像上能够通过辨认肝 静脉、门静脉及其他结构,进行肝段的正 确定位。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5
• 肝左叶小而薄,肝右叶大而厚。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6
• 膈面后部没有腹膜被覆的部分称裸区,裸区 的左侧部分有一较宽的沟,称为腔静脉沟,
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7
• 肝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又称 脏面。
• 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3条沟。
肝的解剖及分段
肝的解剖
• 肝是人体内最大的 腺体,也是体内最大 的消化腺。
• 肝的功能极为复杂, 它是机体新陈代谢最 活跃的器官。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2
• 肝脏不仅参与蛋白质、脂类、 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合成、 转化与分解,而且还参与激 素、药物等物质的转化和解 毒。
2020/6/27
食管静脉丛→奇静脉 及其属支→上腔静脉。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16
• (2)脐周静脉网:
• 门静脉→附脐静脉→ 脐周静脉丛→胸腹壁 静脉、胸廓内静脉→ 上腔静脉(→腹壁浅 静脉、腹壁下静脉→ 下腔静脉)。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17
• (3)直肠静脉丛: • 门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
2020/6/27
肝脏解剖及分段
正常肝脏解剖和组织结构(共44张PPT)
窦内皮细胞:为有孔内皮,细胞扁而薄,腔面可见少量微 绒毛,局部细胞因有窗孔而成筛状
肝内巨噬细胞〔枯否细胞,kupffer 细胞〕:是定居肝内的 巨噬细胞,位于血窦内或血窦璧上,来源于
血液单核细胞 肝内的大颗粒淋巴细胞:曾被认为是肝内散在的内分泌细
胞,称为“pit〞细胞,证实具有NK细胞活性和
外表标记的大颗粒淋巴细胞
黄疸
中央静脉
• 位于肝小叶长轴的中央,周围成放射状排列的肝血窦汇入其中,
• 直径45μm,由内皮细胞围成,内皮外少量结缔组织,无平滑肌
• 肝血窦开口于中央静脉,开口处的内皮细胞具有收缩功能 • 假设干个小叶中央静脉集合成小叶下静脉
门管区
• 相邻肝小叶的三角形或不规那么性的结缔组织小区,
• 有三种管道分支: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
•
不易鉴别。电镜下胞质内含许多大脂滴。
•
功能:贮存维生素A、合成胶原
胆小管
相邻肝细胞间局部质膜凹陷形成槽并相互对接、封闭而成的微 细的小管,在肝板内连接成网状管道。胆管直径0.5~1μm。
胆小管(ATP酶染色)
胆小管〔EM〕
胆小管壁之肝细胞膜形成微绒毛突入管腔, 形成胆小管的相邻肝细胞之间紧密连接、桥粒, 以防止胆汁通过肝细胞间溢入窦周间隙。当胆小 管正常结构破坏——胆汁溢入窦周间隙——入血——
•特点:最大的消化腺〔最大腺体〕
肝脏位置
• 肝大局部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小局部达左季肋区 • 肝大局部被肋所掩盖,仅在腹上区 的左、右肋弓之间有小局部露于剑突 下
• 在呼吸时肝可随膈肌上下移动, 平静呼吸时肝的上下移动范围为 2~3cm
肝脏形态
•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固活体肝 呈现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弱
肝脏的解剖及分段PPT课件
•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在临床上对于描述病变位置, 确定治疗方案、特别是肝的切除范围,以及肝 肿瘤的选择介入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 肝的功能解剖则 是按照肝内
Glisson系统和
肝静脉的分布规 律,并结合某些外 形标志来分段分
叶的。
• Glisson系统即肝门静脉、肝动脉、胆管在肝 内的分、属支被结缔组织纤维鞘包绕而形成的 三联管道系统,似树枝状分布于肝内。
• 一般规律,从CT上看,最先看到的是S8然后是 S2、3,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左内叶为肝裂和 肝中静脉之间的区域,胆囊往下的层次是S5, 最后的层面一般是S6,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 的是尾状叶,即S1。
谢谢大家! 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尾状叶同时接受来自 左右肝门静脉和肝动 脉的分支供血,其静 脉血经肝小静脉直接 回流入下腔静脉。
• 肝脏被正中裂分左、 右半肝,左、右半肝又 分为四部。
• 左半肝分内、外两叶, 右半肝分前、后两叶
• 门静脉左、右支充当 横裂,将四部又分为八 段。
前面观
下面观
• 记忆:第一肝门以上顺时针:7 8 4 2 第一肝门以下顺时针:6 5 4 3
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 肝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又称 脏面。
• 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3条沟。
• 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
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 左侧的纵沟较窄而深, 沟的前部内有肝圆韧带 通过,称肝圆韧带裂。
➢ 2、左叶间裂:又 称脐裂,镰状韧带 左侧1cm处至下腔 静脉左侧的连线, 于人体正中线前方 偏右约15°;把 左半肝为左内叶与 左外叶;裂中有肝 左静脉走行。
• 肝的功能解剖则 是按照肝内
Glisson系统和
肝静脉的分布规 律,并结合某些外 形标志来分段分
叶的。
• Glisson系统即肝门静脉、肝动脉、胆管在肝 内的分、属支被结缔组织纤维鞘包绕而形成的 三联管道系统,似树枝状分布于肝内。
• 一般规律,从CT上看,最先看到的是S8然后是 S2、3,肝左外叶以肝裂为界,左内叶为肝裂和 肝中静脉之间的区域,胆囊往下的层次是S5, 最后的层面一般是S6,下腔静脉和门静脉夹着 的是尾状叶,即S1。
谢谢大家! 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 尾状叶同时接受来自 左右肝门静脉和肝动 脉的分支供血,其静 脉血经肝小静脉直接 回流入下腔静脉。
• 肝脏被正中裂分左、 右半肝,左、右半肝又 分为四部。
• 左半肝分内、外两叶, 右半肝分前、后两叶
• 门静脉左、右支充当 横裂,将四部又分为八 段。
前面观
下面观
• 记忆:第一肝门以上顺时针:7 8 4 2 第一肝门以下顺时针:6 5 4 3
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 肝下面凹凸不平,邻接一些腹腔器官,又称 脏面。
• 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3条沟。
• 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脏面正中,有肝左、右管, 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
肝的神经、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故称肝门。
• 左侧的纵沟较窄而深, 沟的前部内有肝圆韧带 通过,称肝圆韧带裂。
➢ 2、左叶间裂:又 称脐裂,镰状韧带 左侧1cm处至下腔 静脉左侧的连线, 于人体正中线前方 偏右约15°;把 左半肝为左内叶与 左外叶;裂中有肝 左静脉走行。
肝的解剖及分段课件
肝的解剖及分段课件
目录
•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 肝的分段及功能 • 肝的血管与胆道系统 • 肝的淋巴与神经系统 • 肝的解剖变异与临床意义 • 肝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01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位置与形态
位置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形态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 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左内叶
位于肝左叶的内侧部,主要负责胆汁的生成和 排泄。
左外叶上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上部,具有代谢和解毒功能。
左外叶下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下部,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储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右前叶上段
右后叶上段
位于肝右叶的前上部,具有合成血浆 蛋白的功能。
位于肝右叶的后上部,负责药物的代 谢和排泄。
淋巴系统作用
引流肝脏产生的淋巴液,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维护 肝脏内环境的稳定。
神经系统作用
调节肝内血管和胆管的舒缩功能,参与肝脏的代谢、分泌 和排泄等功能调节,维持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淋巴与神经相互作用
淋巴系统通过传递免疫信息和炎症因子,影响神经系统的 功能;神经系统则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 等过程,影响淋巴系统的免疫功能。
肝动脉与门静脉的关系
肝动脉和门静脉在肝内形成广泛的吻合支,共同为肝脏提供充足的 血液供应。
肝静脉系统
肝静脉
01
肝静脉是肝脏的主要回流静脉,负责将经过肝脏代谢后的血液
回流至下腔静脉。
肝静脉的分支与走行
02
肝静脉在肝内分为左、中、右三支主要分支,分别收集对应肝
段的血液,最终汇合成肝总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密度与回声
目录
•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 肝的分段及功能 • 肝的血管与胆道系统 • 肝的淋巴与神经系统 • 肝的解剖变异与临床意义 • 肝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
01
肝的基本解剖结构
位置与形态
位置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形态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四 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左内叶
位于肝左叶的内侧部,主要负责胆汁的生成和 排泄。
左外叶上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上部,具有代谢和解毒功能。
左外叶下段
位于肝左叶的外侧下部,参与糖原的合成和储存。
各段肝的功能特点
右前叶上段
右后叶上段
位于肝右叶的前上部,具有合成血浆 蛋白的功能。
位于肝右叶的后上部,负责药物的代 谢和排泄。
淋巴系统作用
引流肝脏产生的淋巴液,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维护 肝脏内环境的稳定。
神经系统作用
调节肝内血管和胆管的舒缩功能,参与肝脏的代谢、分泌 和排泄等功能调节,维持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淋巴与神经相互作用
淋巴系统通过传递免疫信息和炎症因子,影响神经系统的 功能;神经系统则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 等过程,影响淋巴系统的免疫功能。
肝动脉与门静脉的关系
肝动脉和门静脉在肝内形成广泛的吻合支,共同为肝脏提供充足的 血液供应。
肝静脉系统
肝静脉
01
肝静脉是肝脏的主要回流静脉,负责将经过肝脏代谢后的血液
回流至下腔静脉。
肝静脉的分支与走行
02
肝静脉在肝内分为左、中、右三支主要分支,分别收集对应肝
段的血液,最终汇合成肝总静脉注入下腔静脉。
密度与回声
《肝的基本解剖》课件
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 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 休息时间。
合理饮食与营养
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 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 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 肥肉等。
多摄入蔬果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 素。
适量运动与休息
适量运动
肝的解毒功能
总结词
肝具有解毒和排毒的功能,能够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物质。
详细描述
肝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将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如药物、酒精、重金属等, 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物质,并随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此外,肝还参与维生素和 激素的灭活与排泄。
肝的免疫功能
总结词
肝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能够产 生和分泌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支持治疗
对于肝功能衰竭等严重肝病,支持 治疗非常重要。支持治疗包括人工 肝、血浆置换等,可以帮助患者度 过危险期。
05
肝的保健与养生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01
02
03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 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避 免熬夜。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对肝脏造 成损害,应尽量戒烟限酒 或戒酒。
避免过度劳累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
循环和新陈代谢。
避免过度运动
过度运动会增加肝脏负担,应避 免过度运动或突然剧烈运动。
劳逸结合
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习,适
时休息和放松。
THANK YOU
02
肝的形态结构
肝的外观
01
肝呈不规则的扁长形或椭圆形的 暗红色结构,质地柔软,表面光 滑且具有光泽。
合理饮食与营养
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 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 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 肥肉等。
多摄入蔬果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 素。
适量运动与休息
适量运动
肝的解毒功能
总结词
肝具有解毒和排毒的功能,能够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物质。
详细描述
肝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将进入体内的有毒物质,如药物、酒精、重金属等, 转化为无害或低毒物质,并随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此外,肝还参与维生素和 激素的灭活与排泄。
肝的免疫功能
总结词
肝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器官,能够产 生和分泌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支持治疗
对于肝功能衰竭等严重肝病,支持 治疗非常重要。支持治疗包括人工 肝、血浆置换等,可以帮助患者度 过危险期。
05
肝的保健与养生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01
02
03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尽 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避 免熬夜。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对肝脏造 成损害,应尽量戒烟限酒 或戒酒。
避免过度劳累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
循环和新陈代谢。
避免过度运动
过度运动会增加肝脏负担,应避 免过度运动或突然剧烈运动。
劳逸结合
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学习,适
时休息和放松。
THANK YOU
02
肝的形态结构
肝的外观
01
肝呈不规则的扁长形或椭圆形的 暗红色结构,质地柔软,表面光 滑且具有光泽。
肝脏疾病课件ppt课件
巨大的再生能力
正常肝脏可行肝三叶切除。在临床实践 中,肝切除时阻断肝血流一般不超过20-30 分钟,最好限制在10分钟之内。肝脏对缺氧 非常敏感。缺氧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
第三节 肝脓肿
Liver abscess
常见的肝脓肿有:
大肠肝菌
➢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多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
➢ 阿米巴性肝脓肿
方法: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套管针穿刺置 管闭式引流术
2、切开引流
适应症: (1)经抗阿米巴治疗及穿刺吸脓,脓肿未见缩小,高 热不退者 (2)脓肿伴细菌感染,经综合治疗不能控制者 (3)脓肿已破入胸腹腔或邻近器官 (4)脓肿位于左外叶,有破入心包危险者
第四节 肝良性肿瘤
肝血管瘤 肝腺瘤
肝血管瘤治疗
2、手术治疗
(1)脓肿切开引流术
适应症:
① 较大脓肿,有穿破危险,或已穿破胸腔 或腹腔 ② 胆源性肝脓肿 ③ 位于左外叶肝脓肿穿刺易污染腹腔 ④ 慢性脓肿
手术途径:
• 经腹腔切开引流:注意妥善隔离保护腹 腔和周围脏器,避免脓液污染,安置多 孔橡胶管引流
• 经腹膜外切开引流:适用于肝右叶后侧 脓肿。腹膜外用手指钝性分离至脓腔, 行切开引流
体检:
1. 肝肿大 中晚期最常见体征 2. 黄疸 多见于弥漫型或胆管 细胞癌 3. 腹水 呈草黄色或血性
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癌出现典型症状诊断不困难,但多 失去治疗机会,或疗效不佳。
文献报道肝癌术后1、3、5年生存率
≤5cm分别为89.9%,85%,79.8% >5cm则为62.5%,42.6%,27.5%。
➢ Ⅰ或Ⅷ段的大肝癌或巨大肝癌 ➢ 肝门部有淋巴结转移者,连同淋巴结清扫;难以清扫
者,术后行放疗 ➢ 周围脏器受侵犯,连同受侵脏器一并切除。远处脏器
肝脏分段解剖
➢ 每段有自己的流入和流出血管以及胆管系统。 ➢ 每段的中心有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分支,每一段
的外围有通过肝静脉的流出血管。
Thank You ! 不尽之处,恳请指正!
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心。
肝脏隔面分段示意图
上:2,4,8,7 下:3,4,5,6
肝脏脏面分段示意图
经第二肝门的示意图
经门脉右支的示意图
经门脉左支的CT图像
经脾静脉的CT图像
经第二肝门下方层面的CT图像经一肝门层面的CT图像经胆囊窝层面的CT图像
连续CT横断面图像
肝脏分段的意义
➢ 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何一段而不会影响 其他。
肝脏分段解剖
肝脏分段方法
1、传统的解剖分段法 经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肝右叶、肝左叶
肝脏分段方法
2、功能分段法:Couinaud分段法(5叶8段)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和右后段。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或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 门静脉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右门静脉发出上、下分
的外围有通过肝静脉的流出血管。
Thank You ! 不尽之处,恳请指正!
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心。
肝脏隔面分段示意图
上:2,4,8,7 下:3,4,5,6
肝脏脏面分段示意图
经第二肝门的示意图
经门脉右支的示意图
经门脉左支的CT图像
经脾静脉的CT图像
经第二肝门下方层面的CT图像经一肝门层面的CT图像经胆囊窝层面的CT图像
连续CT横断面图像
肝脏分段的意义
➢ 每段都是一个独立单位,切除任何一段而不会影响 其他。
肝脏分段解剖
肝脏分段方法
1、传统的解剖分段法 经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肝右叶、肝左叶
肝脏分段方法
2、功能分段法:Couinaud分段法(5叶8段)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和右后段。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或者说右半肝和左半肝),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和外侧段。 门静脉将肝脏分为上、下段,左、右门静脉发出上、下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1 尾叶
S2左外上段
S3 左外下段
S4 左内叶
S5 右前下段
S6 右后下段
S7 右后上段
S8 右前上段
.
22
肝脏的分段
.
23
.
24
肝叶、肝段划分法 肝裂
在肝的管道腐蚀标本上,可见叶与叶、段与段之间有明 显的裂隙存在,这些裂隙称肝裂,是肝叶、肝段间的分 界线。
膈面
.
脏面
25
THANK YOU!
入肝
肝动脉
与门静脉并行分支成小叶间动脉
终末微动脉
终末微动脉并入肝血窦
肝血窦的血液从小叶周围流向小叶中央
很快汇入下腔静脉
小叶中央静脉 小叶下静脉(单独走行于小叶间)
汇集成肝静脉从肝后面出肝
.
18
肝脏的血液循环
.
19
胆道的组成---肝内微观胆道系统
.
20
肝脏的管道系统
.
21
肝脏的分段
Couinaud 肝段划分法 :Couinaud根据肝门静脉梢系的分布和 肝门静脉的走行,分肝两半,4叶和8段,并将此8段自尾叶始用 S1-S8 顺时针命名。
.
8
肝脏周围的韧带
肝脏的膈面
.
9
肝脏周围韧带的组成
肝脏的脏面 肝胃韧带及肝十二指肠韧带
.
10
肝脏表面形态的分叶
肝脏膈面:镰状韧带将肝脏分为: 肝右叶、肝左叶
.
11
肝脏表面形态的分叶
肝脏脏面:可见 右叶、左叶、方叶、尾状叶
.
12
肝脏表面形态的分叶
肝脏后面:可见 右叶、左叶、方叶、尾状叶
.
13
•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膈面、 脏面),前后左右4缘
• 膈面上有矢状位的镰状韧带
.
6
肝小叶——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7
肝的生理功能
1 分泌胆汁: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帮助消化吸收脂肪促进脂 溶性维生素吸收。 2 参与物质代谢:肝内糖、脂类、蛋白质等合成与分解、转 化与运输、储存与释放。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代谢。 3 排泄解毒和吞噬功能:通过生物转化对非营养物质进行排 泄;肝血窦内枯否细胞能吞噬体内细菌、异物。 4 造血和再生:肝在胚胎时期是造血器官。出生后造血功能 停止,仍有这方面潜质。
•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 区,小部分达左季肋区 • 肝大部分被肋所掩盖,仅在腹上 区的左、右肋弓之间有小部分露 于剑突下 • 在呼吸时肝可随膈肌上下移动, 平静呼吸时肝的• 肝脏由于血液丰富,故而活体 肝呈现棕红色,质地柔软而脆 弱
• 肝略呈现楔形,右端园钝而 厚,左端逐渐变窄而薄
肝脏内部的管道系统及相应分叶和分段
• 根据肝外形的沟裂将肝分为左、右、方、尾4叶的形态 学解剖方法,因不符合肝内管道系统的分布规律,不能适 应肝切除和影像学描述的要求。
•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在临床上对于描述病变位置,确定治 疗方案、特别是肝的切除范围,以及肝肿瘤的选择介入 治疗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
14
肝脏的液体流向(血液/胆汁)
.
15
肝内管道的结构
n Glisson系统 - 肝内胆管 - 肝门静脉 - 肝固有动脉
n 肝静脉系统 - 肝右静脉 - 肝中静脉 - 肝左静脉
.
16
.
17
肝脏的血液循环
入肝
门静脉
逐渐分支形成小叶间静脉 入口微静脉(穿过肝板与肝血窦相连)
终末门微静脉(行于小叶间)
肝脏的解剖及分段
潘玉萍
.
1
肝脏的概述 肝脏的位置及毗邻 肝脏的功能 肝脏的韧带及表面分叶 肝内的管道结构 肝脏的分段
.
2
肝脏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
.
3
肝脏概述
•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
也是最大消化腺,分泌胆汁, 储存于胆囊,排入小肠,不 含消化酶,但是可以促进脂 肪的消化。
.
4
肝脏的位置与毗邻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