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物理基础(第5-6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18
3
氙振荡
空间氙振荡是由于135Xe浓度空间变化而引起空间中子通 量密度和功率的振荡问题。
机理分析:当某个原因使堆芯中子通量出现了不对称, 在高中子通量区,135Xe烧掉快,从局部看此处氙毒下 降,从而引起通量进一步增加,而在低中子通量区, 135Xe烧掉慢,引起通量进一步下降。
通量增加处会造成I浓度上升。当I上升足够多时,I衰变成 Xe,从而使原来上升的通量开始下降,使建立起来的通 量形状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反应堆内通量形状就会出现 反复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空间氙振荡。
Σ
F a
− ΣaF
Δρ
Xe
(∞)=k
′-k k

f ′-f =Σa f
+
Σ
Xe a
Σ
F a
Σa
Σa
=

Σ
Xe a
Σa
= γΣ f Σa
φ
λXe σ Xe
a

平衡氙毒性与中子通量密度水平有关。在中子通量密度
大于1014cm-2s-1时,便可以忽略衰变的影响。氙中毒造
成的反应性量为0.04~0.05。 Δρ Xe(∞)=γΣΣaf
20
堆芯寿期
一个新的堆芯(或换料后的堆芯),燃料装载量 总比冷态(400C)临界所需要的装载量多得 多,即有效增殖因子k>>1。这些过剩反应性主 要用来补偿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负反应性效 应,包括毒物、燃料消耗等因素造成的反应性下 降,也包括温度升高造成的反应性下降。
一个新装料从开始运行到有效增殖因子降到1 时,反应堆满功率运行时间称为堆芯寿命。

Xe a
= 2.76×1011
cm-2s-1
导数就小于零,就不会出现最大氙中毒现象。动力堆 的中子通量密度在1014cm-2s-1左右。 所以,停堆后, 135Xe浓度从平衡值上升,达到一最大值(可能是稳定 功率下的两倍多),然后下降。这称为碘坑现象。
在 φ0远大于1013cm-2s-1时,氙浓度达到最大值的时间 基本上于中子通量密度无关,大约在停堆后11小时。
本章主要讨论堆内核燃料管理,直接与堆运行的经济性和 安全性有关。
25
核燃料循环示意图
铀 矿 开 采
选 矿
铀 矿 加 工
铀 精 制
铀矿石
精铀
铀化学
UO2
矿石
浓缩物
UO3




四氟
六氟
素铀 分同 离位
化铀
化铀
后处理铀-ReU

质 勘 探
乏燃料
Pu
后处理
转 化
动力堆 实验堆 增殖堆
反应堆 元件制造
废物 处置

aXeφ)N Xe
(t)
初始条件是浓度都为零。
其解是:
N(I t)=
γ
IΣfφ λI
⎡⎣1-exp (-λIt)⎤⎦
{ ( ) } ( ) NX(e t)=
γI +γXe Σf φ λ Xe +σaXeφ
1-exp ⎡⎣-
λ Xe +σaXeφ
t ⎤⎦
{ ( ) } ( ) + γIΣfφ σaXeφ+λ Xe -γI
为了确定堆芯寿命,必须进行燃耗计算。
21
燃耗深度
燃耗深度通常用装进反应堆单位重量的重金属(例如 235U和238U)在卸出堆芯时所释放出的能量来衡量。单 位:MWd/tU。
∫T
BU = 0 P(t)dt /WU
燃耗深度的第二种表示形式是:燃耗掉的易裂变核素 质量和装载的易裂变核素质量的比值。
23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
第6章 堆内核燃料管理 Email: XSR-INE@mail.tsinghua.edu.cn
2008年12月
4
核燃料循环管理的基本内容
核燃料循环是包括核燃料的获得、使用、处理、回收利用 的全过程。
核燃料循环中燃料的管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进堆前的核燃料管理,前端(前段)管理,包括包括 铀矿开采、矿石加工(选矿、浸出、沉淀等多种工 序)、铀的提取、精制、富集、元件制造等; 在堆内核燃料管理,确定初始堆芯核燃料的装载方式、 换料周期和换料方式,使燃料循环成本最小。 出堆后的燃料管理,后端(后段)管理,反应堆辐照 以后的乏燃料元件进行铀钚分离的后处理以及对放射 性废物处理、贮存和处置。
exp(−λXet ) − exp(−λI t)
其中φ0是停堆前的中子通量密度。
16
停堆后氙浓度出现最大值
对时间求导,令t=0,得出:
dN Xe (t ) dt
t =0
=
⎡ ⎢ ⎣
σ
γ Xe
a
Iφ0
σ
φ Xe
a0
− γ Xeλ + λXe
Xe
⎤ ⎥
Σ
f
φ0


只要
φ0
< γ λ Xe Xe
γ
235U、238U和239Pu 的燃耗方程为:
d dt
N
25 (t )
=

N
25
( t )σ
φ 25
a
(t)
d dt
N
28 (t )
=

N
28
( t )σ
φ 28
a
(t)
d dt
N
49 (t)
=
σ
28 γ
N
28 ( t )φ ( t )

σ
49 a
N
49 ( t )φ ( t )
7
第5章 燃耗与中毒
在热中子通量密度为1014中子/cm2s下,运行约40 小时之后, 碘-135和氙-135 的浓度基本上达到平衡浓度。
13
运行时氙(135Xe)的浓度
其平衡值是:
NI
(t=∞)=
γ
I Σf λI
φ
N
Xe
(t=∞)=
(γ I λ
+γXe )Σf φ Xe +σaXeφ
平衡氙浓度引起的反应性变化,即氙中毒。
BU
=
C5
× 10 B
3
α
F
,
BU
=
1 B
αU
αF
= WB WF
× 100% = WB WF
× WU WU
= WB WU
× WU WF
=
αU
1 103
1 C5
B为发出1MWd的能量所消耗易裂变核素的质量(kg), c5为核燃料中易裂变核素的初始富集度。对热中子反应 堆,B大约为1.23×10-3/MWd。
第二节 裂变产物的中毒
裂变产物
氙(135Xe)中毒
裂变反应直接产生的裂变碎片和随后放射性衰变产生的 各种同位素统称为裂变产物
这些裂变产生的强吸收裂变产物,一般分为两类:寿命 长的称为“结渣”,寿命短的称为“中毒”。
在所有的裂变产物中,氙(135Xe)和钐(149Sm)显得特别 重要。热中子吸收截面大,对反应性影响大。
14
停堆后的氙中毒
氙的消失有两条途径,由中子吸收或和衰变,在中子 通量密度为0.756× 1013cm-2s-1时,这两条途经基本 相等,动力堆中子通量密度一般大于此值,氙主要靠 中子吸收而消失。
因此,停堆后会出现浓度上升,如氙浓度在停堆后10
小时左右达到最大值,可能是稳定功率下的两倍多, 即停堆时的“碘坑”现象。
22min
27 d
28
转换比与增殖比
转换比CR的定义是反应堆每消耗一个易裂变材料原
子所产生新的易裂变材料原子数。
堆内可转换物质的辐射俘获率 CR = 堆内所有易裂变物质的吸收率
CR(t ) =
∫ ∑ ∑ ⎡
V
⎢ ⎣
σ
8 γ,

g
N
8
(r
,
t
)
+
g
σ
0 γ,

g
N
0
(
r
,
t
)
⎤ ⎥
dV
g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 ∑ ∑ ⎡
exp ⎡⎣- λXe +σaXeφ t⎤⎦ -exp -λIt
12
2
堆启动后碘-135 和氙-135 浓度随时间变化
一个新堆芯,碘-135 和氙135 的初始浓度都等于零。 堆开始启动,并近似地认为 中子通量密度瞬时地达到了 额定值,并保持不变。
碘-135 和氙-135 的浓度随运 行时间增加而增加。当t 足 够大后,碘-135和氙-135 都 达到了平衡(或饱和)浓度, 即碘-135 或氙-135 核的产生 率正好等于其消失率,浓度 将保持不变。
26
第6章 堆内核燃料管理
第一节 核燃料的转换与增殖
核燃料的转换
将可转换同位素转换成易裂变同位素的过程叫 “转换”。
反应堆中核燃料转换过程有两类:
铀钚循环
238U ⎯(⎯n,γ ⎯)→ 239U ⎯⎯β −⎯→ 239 Np ⎯⎯β −⎯→ 239 Pu
23min
2.3d
钍铀循环
232Th ⎯(⎯n,γ ⎯)→ 233Th ⎯⎯β −⎯→ 233Pa ⎯⎯β − → 233U
3
第5章 燃耗与中毒
第一节 核燃料重同位素随时间的变化
核燃料中重同位素随时间的变化
主要是分析235U、236U、238U、239Pu、240Pu、 241Pu等重核素随时间的变化。
5
求解的方程
核素A 的产生和消失都有两种途径,核素A 的原子密度 随时间变化: dN A = 产生率-消失率 dt
核反应堆物理分析
第5章 燃耗与中毒 Email: XSR-INE@mail.tsinghua.edu.cn 2008年12月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从本章开始,研究在核电站运行中出现的物理问 题和分析一些参数的变化。
核电站运行中的物理问题,按时间分成两类: 核燃料同位素和裂变产物随时间变化,对反应 性和中子通量密度分布的影响,变化速率是缓 慢的。 堆启动、停堆和功率变化过程中,中子通量密 度和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变化是迅速的,称为 中子动力学问题。
V
⎢ ⎣
g
σ
5 a,

g
N
5
(
r
,
t
)
+
σ
9 a,

g
N
9
(
r
,
t
)
+
g
g
σ
1 a
,

g
N1
(r
,
t
⎤ )⎥
dV

转换过程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在CR=0.6下,被利 用的裂变核素提高了,是原来的1/(1-0.6)=2.5倍。
转换比CR>1时,称为增殖比,以BR表示,反应堆称 为增殖反应堆。
2
反应性的定义
反应性表示系统偏离临界的程度,用ρ标记。
定义为
ρ = k −1 k
反应性实际上表示了相邻两代中子的相对变化。
ρ=0,即增殖因子=1,反应堆为临界状态, ρ <0,即增殖因子<1,反应堆为次临界状
态,
ρ >0,即增殖因子>1,反应堆为超临界状态。
反应性常以pcm为单位,1pcm=10-5。
= NCσ γ ,Cφ + λB N B − N Aσ a, Aφ − λAN A
式中,右边第一项为核素C
吸收
吸收中子而形成核素A的产
B 衰变
生率,第二项为核素B衰变
而形成核素A的产生率,第
A
三、四项分别为核素A由于 吸收中子和衰变而造成的消
C
俘获
衰变
失率。
6
1
235U、238U和239Pu的燃耗方程
在运行中会出现: 启动和功率变化时,出现氙(135Xe)中毒,影 响反应性, 停堆时出现碘坑现象 大堆时可能出现氙振荡
11
氙(135Xe)浓度满足的方程

满足方程
dN I (t) dt
=γ IΣfφ
− λI NI (t)
dN Xe (t) dt
=
λI
NI
(t)

Xe Σ

−(λXe
29
实现增殖的条件
根据中子的平衡和CR的定义有: CR = (η −1) − A − L + F
[ ] N Xe
(t)
=
N Xe
(∞)exp(−λXet )
+
λI NI (∞) λI − λXe
exp(−λXet) − exp(−λI t )
代入初始的平衡值:
[ ] N Xe (t )
=
(γ I + γ Xe )Σ f φ0
σ
φ Xe
a0
+
λXe
exp(−λXet )
+
γ IΣ λI −
f φ0 λXe
在大尺寸通量高的反应堆中有可能出现。空间氙振荡的 周期比较长,是可以控制的。
19
149Sm中毒
149Sm 吸收截面也很大,约40800靶。有类似 135Xe中毒的问题, 只是149Sm在启动和停堆时带 来的影响没有135Xe严重。
具体说: 149Sm达到平衡钐的时间在数百小时以上, 平衡钐中毒在0.007左右,比135Xe中毒小许多 倍, 若停堆前,中子通量密度为1014cm-2s-1时,停 堆后149Sm的最大浓度可达到停堆前平衡浓度 的两倍。
αF
=
WB WF
×100%
燃耗深度的第三种表示形式是:燃耗掉的易裂变核素
质量和装载的燃料核素质量的比值。
αU
= WB WU
kg / t
22
燃耗深度
动力反应堆一般都采用第1种表示方式。现今压水堆燃料 中235U的富集度在3~5%左右。燃耗为3~5万MWd/tU左 右。
三种表示方式有下列关系:
根据反应性的定义,可以导出裂变产物所引起的反应性
变化近似为:
Δρ = −
Σ
P a
=

Σ
P a
Σ
F a
+
Σ
M a
Σa

Σ
F a
,
Σ
M a
和Σ
P a
分别为燃料、慢化剂和裂变产物的热中子宏
观吸收截面。
9
10
氙(135Xe)带来的问题
氙(135Xe) 吸收截面很大,半衰期短。在启动和 停堆时会很快饱和和很快衰变,带来堆运行上的 问题。
在停堆后,135I和135Xe的浓度满足下方程:
dN I dt
= −λI N I
dN Xe dt
= λI N I
− λXe N Xe
初始条件是: N I (0) = N I (∞); N Xe (0) = N Xe (∞)
15
停堆后氙浓度随时间变化
解出:
N I (t ) = N I (∞)exp(−λI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