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学方案
《短歌行》教学设计
《短歌行》教学设计《短歌行》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品味诗中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的思想2、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3、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讨论分析【教学设想】通过诵读、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具体教学步骤】一、作者介绍曹操(壹伍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
“挟天子以令诸侯”。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曹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
他的乐府诗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有很高的艺术性。
有《曹操集》。
二、写作背景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意下抒发了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斗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广为传唱。
三、文题理解《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
乐府又有《长歌行》。
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
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
这大概是用于宴会的歌辞。
四、同学有感情朗诵示例朗诵五、整体感知、赏析全篇(一)解构诗句分节鉴赏分解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里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那么愁的是什么呢?格调(风骨)如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情调悲凉,慨叹人生短促和年华消逝;更重要的是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蕴藏着及时努力的思想。
而与诗人求贤未得、功业未就有密切关系。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
“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
短歌行教案(精选6篇)
短歌行教案短歌行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短歌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短歌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2、品味语言,鉴赏写作手法,体味忧情。
3、以“忧”为线索,揣摩诗歌情绪变化,理解作者的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重点】1、以“忧”为线索,揣摩诗歌情绪变化,体味忧情2、鉴赏诗歌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运用典故及点化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设疑讨论法、合作探讨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
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曾是中国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在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
他堪称英雄,但历来得到的评价并不高。
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概括了人们对他的三个称谓:英雄、奸雄、奸贼。
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二、知人入诗,了解背景1、曹操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短歌行》教学设计(15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15篇)《短歌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曹操及其在诗歌发展的中的作用。
⑵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一些技巧。
⑵培养学生借助注解,疏通、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3、德育目标:⑴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珍惜学习时间,⑵使自己锻炼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教学重点】1、品味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的思想。
2、学习诗中用典的流畅自然。
3、分析本诗构思上的深入细巧。
【教学难点】诗歌在用典上如何跟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方法】1、点拨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拨)2、朗读法(让学生通过听、读,加深对__的理解)3、讨论法(教师对__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并由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4、综合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古诗中的酒文化”)【教具准备】录音机和课文朗读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师:中国古代有四部非常有名的小说,也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说到的四大名著。
那么,这四部小说分别是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
师:说得很好。
看来大家的文学常识还是挺扎实的。
那请问在座的同学有多少人看过《三国演义》。
(学生纷纷举手,反应强烈。
)师:好。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特别是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相当成功的,如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等。
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曹操这一个人。
下面由哪位同学来介绍这一人物?(学生小声议论,陆续有人举手。
)生1:曹操乳名阿瞒,字孟德。
他曾率军镇压黄巾起义,后起兵讨伐董卓,又相继灭掉了袁绍和袁术,“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统一了北方,与吴、蜀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生2:曹操,东汉沛国谯郡人,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刘备等人视之为“汉贼”,后人评价为“一代枭雄”。
《短歌行》教学设计(通用3篇)范文精选
《短歌行》教学设计(通用3篇)知识与技能:(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诵读诗歌;(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教学方法1、读法:反复诵读,教师指导,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提问讨论:师生互动,解决反馈问题。
3、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古人说“诗言志,歌咏怀”,诗歌是文人抒发感情的一种载体。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兼文学家曹操的《短歌行》,感受曹操在这首诗歌当中要言的是何志,抒发何种感情呢?二、读1、品读诗歌,先从朗诵开始。
四言诗节奏:二二节拍,诗歌诵读,要注意语速、语调,要有抑扬顿挫之美感。
学生自由读,请一名试诵读,评。
2、注意个别句子的处理:一般感叹句、陈述句读降调,问句读升调,老师范读。
请学生找出诗文中的问句,加以诵读体会。
3、再请学生读,点评。
三、分析1、同学们再集体诵读一遍,在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给你传递出一种怎样的感情?(苦闷,忧愁)从哪里看出来?生1:标题生2:意象词“酒”,还有诗中的“忧”字生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写实,结合背景分析明确诗眼“忧”,找一找。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2、诗人在“忧”什么呢?同学们讨论两分钟,有了结果后展示你的理解。
生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忧人生短暂生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功业未成生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忧功业未成小结:诗人心中有忧,何以解忧呢?杜康能解吗?要解忧,必须求得贤才。
《短歌行》最新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短歌行》最新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短歌行》最新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短歌行》最新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育目标1. 学生能够熟悉、理解《短歌行》的作者历史背景,学习其文学创作方法和风格,了解短歌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学生能够分析骆宾王诗歌的象征意义,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诗歌的意义。
3. 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骆宾王的诗歌创作风格和特点,为日后的创作积攒经验。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骆宾王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短歌行》的诗歌形式和创作背景。
3. 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蕴含。
难点:1. 如何解读骆宾王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蕴含。
2. 学生的神经科学、文化和语言水平不确定性,如何使得文学知识得到实际巩固。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设计第一课时:引导学生翻阅《短歌行》原文,梳理文学史背景(南北朝时期),揭示骆宾王的诗歌创作历程和文学成就,并简要介绍短歌行的讲解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分析诗歌的形式、韵律和音乐美感,并分析诗歌中的人物、情节和象征意义,使学生逐渐对骆宾王的诗歌创作风格和特点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第三课时:讲解骆宾王诗歌语言和文化蕴含,并在教学现场和网络环境下,组织学生参与骆宾王诗歌的解读讨论,形成学生的活跃研讨氛围。
第四课时:组织学生阅读《短歌行》的背景材料,对于骆宾王的文学创作思想和创作过程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短歌行的诗歌形式和韵律处理的独特之处,在实践中提高解读短歌行的能力和视野。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教学方法:1. 互动式学习。
在讲授和分析短歌行的过程中,采用问题探究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增强集体认识和合作意识。
2. 知识呈现和实践融合。
在知识传递中注重实践,通过学生个案、合作学习或文学作品分析等方式,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评价方式:1. 老师给学生写评语,主要针对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作出专业的评价。
《短歌行》教案(精选15篇)
《短歌行》教案《短歌行》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短歌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短歌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颠覆曹操作为奸臣逆贼的形象。
2、背诵诗歌的第一小节。
3、分析作者的忧思之情。
过程与方法:1、多朗读,从朗诵中感知诗歌的意思。
2、捉住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字如“忧”,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
2、培养高中的独立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美读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吗?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什么样的形象?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这样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现在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只这是京剧中曹操的形象,同学们曹操的脸有什么特点?白色的。
那位同学知道京剧中白色代表什么类型的人。
代表的是阴险奸诈的人。
展示《观沧海》的幻灯片。
二、学习文本。
带着对曹操诗歌的这种感受,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另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短歌行》。
1、朗读,先让学生朗读一遍,从朗读中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对诗歌的把握如何?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别人是如何朗读短歌行,注意感情的轻重舒缓。
预设:在让学生听完朗诵之后再读一遍。
小结朗读:同学们读得很流畅,但感情把握不到位,这是因为诗歌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所以对于它所表达的情感可能把握得不够到位,那我们就深入地了解一下诗歌,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出作者心情的是什么词?预设回答:忧2、范仲淹登岳阳楼的时候为国为民,发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代丞相的情怀,那同学们看一下曹操他忧的对象是什么?先不着急回答,我们说这首诗总共有两段,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两段分为四节,所以我们先来齐读第一节(从开头至唯有杜康)女生读一句,男生读后一句,我们先把这一小节读一下,从中看作者“忧”什么?预设:忧的是人生苦短。
《短歌行》教学设计(最新9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最新9篇)短歌行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教学重点: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2、熟背全诗教学难点:引句、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二、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此期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和理想。
其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建安诗歌的这种杰出成就和特色,形成后来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传统。
代表作家:“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中成就最高者是王粲。
女作家蔡琰(字文姬)。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生大声自读全诗读时要尽量以“曹操的身份”来朗读2、指明学生朗读(师生点评)3、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的内容4、解题: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四、品鉴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
短歌行的教案(精选5篇
短歌行的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诗海泛舟》中的《短歌行》。
内容包括诗的朗读、理解、鉴赏以及创作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短歌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诗歌朗读和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曹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增强对文学史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和鉴赏《短歌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短歌行》的朗诵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韵律美。
2. 课堂讲解:(1)介绍作者曹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逐句解析《短歌行》的诗意和主题。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短歌行》中的难点句子,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句,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短歌行》。
(2)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主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2. 答案:(1)背诵要求:流利、有感情。
(2)鉴赏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曹操的其他诗作,如《观沧海》、《龟虽寿》等。
(2)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读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短歌行》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为学生的诗歌学习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的把握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例题讲解的深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短歌行》的基本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曹操《短歌行》教学设计3篇
曹操《短歌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全文,梳理文意。
2、正确理解诗人的“忧”,感悟诗人的豪情,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3、学习本诗比兴、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解说:《滚滚长江东逝水》豪放、浑厚、悠远而略带苍凉的歌声,其内容和基调与这首诗的风格、诗人的心境相近,有利于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感受、理解。
)一、整体感知[预设互动1]美美地忆一提起曹操人们便会脱口说出对他的评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奸臣”,“欺君罔上的汉臣贼子”。
周瑜说:“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裴松之认为:“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唐太宗如是说:“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毛泽东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易中天说:“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鲁迅先生也曾于1927年指出:“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实方法。
”又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由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确实具有多重性,要还其真实面目就不仅仅是一个“是”还是“非”的问题,我们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和观点对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系统整体性的分析,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当年曹操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一下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二、以学激思请写出你的疑惑,由组长整合后交老师。
三、合作学习[预设互动2]美美地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情感真挚,境界开阔,慷慨深沉。
[预设互动3]美美地思1、通过朗读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诗人心中之“忧”,他到底在忧什么?是如何解忧的?第一步:自己诵读诗歌,寻找问题关键。
第二步:小组交流合作,商定问题观点。
第三步:小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探讨。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 (菁选优秀7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菁选优秀7篇《短歌行》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设计的说明《短歌行》是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二模块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
在这之前,学生按照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先后学习了《诗经》两首、《离骚》和《孔雀东南飞》,已经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基础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建安文学的代表作。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应达到以下目标: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是了解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相应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体现在过程和方法方面的是通过诵读、讨论、赏析、点拨,领悟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引发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体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是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和节奏美,教育学生要自觉珍惜时间,要拥有宽广的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基于上述“三维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主旨,揭示诗人的创作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针对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表现手法掌握不好的现状,我们把难点定在探究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上。
教学方法:①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②讨论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探究,得出答案③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三、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常山赵子龙于曹营几十万大军中救出吴蜀后主刘禅,曹操在景山顶上看到赵云无比威猛,于是感慨道:“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正是曹操的这句话我们看到了赵子龙单骑救主的义举。
这是小说中曹操爱惜人才的生动体现。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曹操的诗作,看看其内心深处是如何渴求贤士的,感受一下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2、曹操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横扫黄河两岸,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短歌行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短歌行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短歌行教案教学设计1短歌行教案教学设计短歌行是一种中国古代诗歌形式,具有独特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通过短歌行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诗歌欣赏能力,认识文化传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下面是一份短歌行的教案教学设计,带领同学们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诗歌形式短歌行。
选择范围为唐代及以下,也可参照明清时期的创作方式等。
本单元突出音乐性和韵律感,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形式特点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了解短歌行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2.掌握短歌行的构成和表达技巧。
3.感受短歌行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5.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有哪些学生想过发言?请提一提,提一提关于唐代的一些知识以及古诗词类知识。
随着同学的发言,导入短歌行中国古代的诗歌形式。
第二步:引入(15分钟)介绍短歌行的定义、历史背景和特点。
※ 传统意义上的短歌行,在中国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是一种唱词的形式,主要表现青春文、婚嫁、美景、离别等方面的感情。
其特点是传唱广泛,曲调流畅,音调起伏较大,韵律紧凑。
※ 现代意义上的短歌行,是指古韵律诗的一种,主要尝试推翻传统韵律并保留极简,通俗的韵词和韵律结构,以及弱化态度和形式上的复杂性。
这种诗体形式流行于1980年代末期和1990年代初期,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学流派。
第三步: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组数根据情况而定。
提供几篇优秀短歌行的诗歌,让同学们自主分析和讨论一下这篇诗詞的诗学特色和表达方式。
鼓励同学将表达方式用自己的语言再次表达,且每一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代表,将此次小组的研究成果向全班呈现,并在完成呈现之后分享对方发言的感想。
第四步:语句互通(35分钟)假设每个学生都写一句五言短歌行,随后教师将会挑选其中几句,让同学们以此为素材各自组合,再共同合成一首短歌行诗,以上一句五言续用四言的方式结束。
短歌行教案(优秀6篇)
短歌行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预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当怎么写教案呢?这次秀丽的我为您带来了短歌行教案(优秀6篇),假如对您有一些参考与挂念,请共享给最好的伴侣。
短歌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找到本诗的诗眼“忧”,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结合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诗人人物形象和诗歌情感(2)简洁了解建安风骨和歌行体的特点,学习并把握诗歌鉴赏中常用手法:比兴、用典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新旧学问联想、师生共读、反复吟诵等方式进行文本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带领同学感受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在乱世的豪情壮志和求贤若渴的心情,引导同学树立时不我待、应有担当的人生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曹操的“三忧”(人生苦短,求贤不得,功业难成),体会诗人对时间易逝的感慨,对贤才的渴求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使用的用典、比兴的手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了解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吗?我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学习过曹操的哪些诗句?《观沧海》《龟虽寿》结合你之前的阅读经受,曹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从名著、电视剧等分析)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指出:“我们讲到曹操,很简洁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看曹操的真实方法。
”又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由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确具有多重性,要还其真实面目我们必需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当年曹操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一下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解题:1诗歌体裁:歌行体“行”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常与“歌”并称,可配乐唱歌,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
“长歌”“短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依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通常长歌吵闹奔放,短歌低吟短唱,所以我们可以从音律节奏和风格来推断长短歌行。
短歌行教学设计3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3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曹操其人其文;2、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矛盾复杂情感。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与价值:树立有担当、时不我待、及时建功立业的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
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建立功业的矛盾复杂情感。
PPT课件、视频、黑板课前预习、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我所教授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不错,而且学生已经背诵了这首诗,所以这一节课我是从整体感知着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这节课主要通过诵读与讨论探究,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并树立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
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在体会诗人复杂情感的环节中,学生对诗人“忧”的概括可能不全面或理解不到位,这里教师应根据诗文及相关资料进行引导,并明确诗人的“忧”是积极的。
最后联系实际,畅所欲言,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但应作适时引导,可从待遇、环境、平台等方面作引导。
一、课前活动:1、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磅礴激昂的氛围,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情境)2、导入:(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初识曹操)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曹操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画成白脸,印象中他也是阴险、奸诈、残暴的。
而《三国志》中曹操又是一个“忠臣贤相”、“杰出英雄”。
那么,你心中的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英雄呢公正评价历史上的曹操:曹操生性狡诈多疑、残忍自私,然而功过持平,历史上的真实的曹操仍不失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
二、文题理解(设计意图:文学常识积累)“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短歌行》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精选6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短歌行》课文原文篇一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篇二一、说教材地位与内容《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8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
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是高一新生继必修1第一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的基础上又一关于诗歌学习的阶段。
而《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
学习它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及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阅读鉴赏”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主体。
新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是学生能在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并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以教学大纲和教材都强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单元的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为主,教学重点必须放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鉴赏这方面。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3)、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的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优秀9篇)短歌行篇一教学设想:1、贯彻两个思想:诵读是基础,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
2、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应该通过分析曹操的生平、为人及写作背景来评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补充阅读材料是必要的。
3、全课教学分为三块: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听音乐)。
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教学过程:(课前先发“补充阅读材料”,板书题目、作者)?一、熟悉诗歌1、导入:导语:(指黑板)这个人大家认识吗?我们在初中的课文《青梅煮洒论英雄》中曾和他见过,《三国演义》电视剧播出后,大家和他也就频频见面了。
《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同学们谁会唱这首歌吗?――我会,我给唱唱看好吗?自唱《短歌行》。
(过渡语:遇到古诗文,我们怎样进行学习呢?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背下来再说)2、要求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来背诵全诗,之后齐声背诵。
(过渡语:……接着再来解决古诗文中的疑难问题)3、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
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4、叫2个学生个读诗歌。
分别叫他们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诗。
再指出其优缺点。
二、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过渡语:……之后,我们再来领悟古诗文的思想感情)1、讨论分析“名句”。
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
(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结合板书,提问: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
短歌行教学设计8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讲话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短歌行教学设计8篇短歌行教学设计篇1短歌行曹操〔两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短歌行》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短歌行》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短歌行》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短歌行》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诗歌意象。
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1、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探讨法:把握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互动探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讨论中国古代帝王不同的“人才观”)商纣王自高自大,—意孤行,最终落得葬身火海;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进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唐太宗广纳贤才,开创“贞观盛世”。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重视人才!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也是非常重视人才的,他广纳贤才,建立魏国,三分天下。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短歌行》,看看他的“人才观”。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然而南方“孙刘联盟”虎视眈眈,统一天下的大业久久不能实现,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
《短歌行》教学设计【精选9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精选9篇】《短歌行》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诗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了解鉴赏诗歌的方法。
3、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学习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诗歌中诗人之“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课前预习(课前印发资料)(一)看课文注释,给生字注音(幻灯片)譬(pì)如朝露青青子衿(jīn) 呦呦(yōu)鹿鸣何时可掇(duō) 契(qì) 阔谈?(yàn) 绕树三匝(zā) 周公吐哺(bǔ)(二)了解曹操,知人论世(三)曹操“横槊赋诗”的背景(四)解释题目板块二:品析诗歌(怎一个忧字了得)(一)初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1、哪一个字可以作为全诗的诗眼?2、文章几次写“忧”?分别是什么?(二)品读师生合作,品析诗歌。
在品析诗歌过程中,把握本诗的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3、作者何以写忧呢?本诗中的艺术手法最为精彩的当属用典和比喻。
可分类归纳诗文中用典句及比喻句,可要求学生用如下的表达方式:例句——释义——效果。
解读:引用典故不着痕迹,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和成就一番伟业的雄心壮志。
(三)美读1、基本二二节拍。
2、注意节奏与轻重的变化。
3、注意停顿与延长的变化。
板块三:课外延伸结合学习过的《奇妙的对联》的相关知识以及本文,撰写一幅评价曹操的对联。
教学难点:篇二1、背诵全诗。
2、理解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短歌行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背诵本诗歌。
2、过程与方法: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2、教学难点:①《短歌行》中,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②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①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②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教学方案
一、学情分析
(一)课文地位:《短歌行》位于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单元,全书第17课,本单元第四课《汉魏晋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歌,其他两首分别是《迢迢牵牛星》、《归园田居》,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诗经》两首、《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并序)三课,为诗歌学习打下一定基础,因而整一课安排两个课时,《短歌行》占一个课时。
(二)学生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古典诗歌单元,本单元按照朝代时间顺序编排,《短歌行》是魏国诗歌,具有时代代表性,因为着重引领学生赏析诗歌艺术与情感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魏晋诗歌特征,了解短歌行文体特征;
2。
体会诗人曹操的思想感情,掌握相关艺术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要有宽广的胸襟,树立远大志向,一展抱负.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深入体会艺术手法的使用与表现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感的结合。
(二)难点:掌握用典、借代等修辞方法,学会鉴赏诗歌的技巧。
(授课展示)
四、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40分钟
五、教学方法
(一)视频展示法: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朗读吟诵法:反复朗读,逐步加深学生对诗歌韵律、情感的感知.
(三)点播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
(授课展示)
(四)小组探究法: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性,共同合作完成课文初步学习。
(授课)六、全课教学流程设计图
七、教学展示详细内容(25分钟)
◆教学过程
1。
回顾课文 2分钟
2。
听课文录音,学生体会作者的各种忧 2分钟
3。
赏析第一层(结合文本讲艺术手法) 7分钟
4。
学生分组讨论各个层次的修辞手法,教师总结 14分钟
◆教学详细内容
(一)回顾课文(题解、创作背景、文意梳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人生如朝露-—人生苦短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思慕贤才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尊重贤才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贤者不来—-功成未就
老师:刚刚老师已经对诗歌进行题解,也讲过它的创作背景,还有大致梳理了文意,大家看PPT( ppt展示文意分层),这是我们共同总结出来的层次内容,接下来我们带着诗人的这些忧,来听一段朗诵.
(二)听录音
老师:大家有没有体味到诗人那重重的忧啊,那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些忧的呢?这就不得不跟我们所说的诗
歌的艺术手法联系起来了,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第一层,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三)齐读第一层(展示第一层的内容的PPT)
(四)分层次探讨内容和艺术手法
老师:同学们,大家找到哪些修辞手法啊?
学生:设问、比喻
老师:很好,设问用在哪里?(学生:第一句),比喻呢?(学生:第二句)。
很正确,作者在开头用了一个问句,然后自问自答,说对着这酒,唱歌问人生有多长?就像那早晨的露珠,转瞬即逝吧。
这里同时把人生比作朝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老师再问一个问题,杜康是什么?(学生:一个人名),对,他是我国古代造酒第一人,但是这里诗人用它来代指酒吧?意思是用什么来解我的忧愁呢?只有这酒了。
诗人在此没有像平时的男性一样直接说借酒消愁,而是呢,更含蓄地运用了借代的手法。
借代: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 作用: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引人联想。
有没有觉得诗歌更不一般了啊?对了,以后大家在习作中也可以学习使用,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文句有非一般的感觉哦。
第一层次:
Ppt展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人生如朝露人生短暂
老师:第一节诗人成功地运用设问、比喻、借代的修辞手法,别具一格地表达了自己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如果要你来写,你会怎样写啊?
(五)小组讨论(PPT展示)
老师:好,第一部分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下面二、三、四部分,请同学们分小组探究,来找一下修辞手法。
老师:好,现在请第一个小组发言.
(ppt展示)
看来大家的领悟能力很不错啊,我们看这一层:
很好,第三小组: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贤者不来功业未就
第二层: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其后还有两句“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用诗经“女思贤郎”的诗句,
表思贤之心。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纵然我没有主动到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跟我保持联系,给我个音信呢?”表达的是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表达求贤若渴
2。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
意思是
“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吃艾蒿。
我有高贵宾客,吹笙鼓瑟使宾朋欢悦.”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鼓瑟吹笙迎接,即以礼相待。
-——-—这里体现了诗人“宴迎贤才”。
3.总结:以“子衿"“鹿鸣"比兴。
比兴手法深动形象地表达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
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可见用典会使诗歌更典雅,同学们在习作中如果也会运用那会使你的作品更高端大气上档次哦。
这些成句由于注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显得古朴深成、自然妥贴。
第三层:
1。
把“贤才”比喻成明月,我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明月呢?希望好似很渺茫,思及此,诗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结合我们分析的这几句诗句,我们不难得出,这一层诗人忧的是“人才难求”。
2.想象什么情景?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想象,与贤才相聚时的欢快场面。
求贤才不得时“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与想象贤才归已时欢饮畅谈的场面形成强烈的对比。
这一忧一喜、忽忧忽喜的矛盾心理,正完满地表现了诗人求贤的心情,以及诗人对贤才的礼待.
3.总结:诗人从得到贤才的想象中回到现实,“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由此可看出前面诗人写贤才到来是虚写,那只是诗人的美好想象。
但有句话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只有求贤的心达到极致,才会这般沉迷想象。
第四层:
1.乌鹊徘徊择树而栖暗喻贤才择明主吧,诗人暗指自己是明主,希望那徘徊的乌鹊快来.山、水都指代诗人胸襟宽广,用借代的手法,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希望招揽贤才。
2。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用典,再表爱贤之心,使贤才甚至天下之人得以一心归附!)(拓展):周公吐哺--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美名,他怕失掉士人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洗澡时要多次拧干长发,吃饭时要多次吐出口中所含的食物)。
这里曹操以周公自比,不仅极表优待贤士之意,而且表达了自己能像周公一般,使天下归心。
这样通过用典,也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2. 诗人为什么对贤才如此执着?这里我们不得不结合曹操的生平来解释,他一直渴望一统三国,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他挥军南下,准备打败孙权从而统一南方的前夕。
我们可以看出诗
人的雄心壮志,可诗人已经53岁了,这次的战争能胜利吗?诗人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待?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诗人最后一层也是最深的一层“忧”是:忧功业未就
(六)老师总结全文(PPT展示)
本文虽只三十二句,却用及七种修辞手法:设问,比喻,借代,想象,联想,比兴和用典,可见艺术手法对于诗歌生命力的重要性,大家以后在习作中也要注意学以致用.
老师:最后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讲的内容
Ppt展示:
人生如朝露
忧:功业未就
招揽贤才
(七)作业布置(PPT展示)
1。
背诵并默写本文。
2. 曹操对关羽极尽笼络:送坐骑、送美女、送官印……可是最终关羽还是没有加入曹操的阵营,
因为,他对刘备的感情更深于曹操.如果你就是曹操,并且穿越到了现代,还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总,你会摆出怎样的条件以吸引、留住人才,甚至是别的公司中的资深人才?(高薪,高职位、“待遇”好的工作环境、尊重、贤才与贤主、适合发展的环境,施展身手。
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
老师:第二题在下节课我会给大家一点时间来谈谈哦,老师很期待听到你们的看法.
八、评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