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纸中的数学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 内容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中的一节数学活动课,折纸做60°,30°,15°的角.
2. 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一节关于“折纸”的数学活动课,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之前,课本上通过多个折纸活动研究过轴对称、全等等常见数学图形的性质.学生们也通过这些活动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折纸活动经验,本节课以动手操作,探究并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学生的自主活动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相结合,课堂上从正方形的45°到直角三角形的30°,再由60°到等边三角形,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空间观念,经过不断的尝试,最终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与推理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探究折60°,30°,15°的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 目标
(1)通过折叠,加深对轴对称、全等图形性质的认识.
(2)探索并能折出60°,30°,15°的角.
(3)初步体会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2. 目标解析
目标(1)的具体要求是:在折叠过程中,熟练使用轴对称、全等等性质.
目标(2)的具体要求是:经历折叠60°,30°,15°角的过程,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并解决相关问题.
目标(3)的具体要求是:通过折叠,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经历折叠、观察、猜想、推理、交流、反思等合情推理过程,发展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参与探索,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感受数学
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折纸经验,教材选取学生熟知的、生活化的折纸游戏作为研究和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倍感亲切,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轴对称变换,而且利用轴对称变换进行过折纸活动,还学习过角平分线、平行与垂直、三角形的全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等知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识图能力等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不均衡,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所以,本节课设计遵循从易到难,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将重难点在学生的快乐学习中解决突破.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折出60°,30°,15°角的方法的探究和证明.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你们玩过折纸吗?都会折什么?在折纸的过程中,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例如图形的全等、轴对称。这节课,我们一起折60°,30°,15°的角.
师生活动:学生欣赏折纸,教师引导.折纸是一门艺术形式,动物、花、船和人等都是折纸的创作题材,在折的过程中要用到很多的数学知识,比如:轴对称、全等、特殊的角度等等,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通过折纸,折出特殊的角度.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点出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深度思考
问题1在一张矩形纸片上,怎样折出一个45°的角?
师生活动: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折,教师指导,及时调整.
追问:正方形的对角线与每一边的夹角是多少度?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所折图形,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口述理论依据.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正方形为知识生长点,折出本节课第一个特殊角.
问题2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折出30°的角吗?怎么折?
师生活动:学生动手尝试,最终会把矩形纸片的90°角折叠的接近三等分.
A
B
F E
R
F
D C B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所学知识的整体性、联系性,是螺旋上升的关系.
追问:你能精确的折出30°的角吗?
师生活动:学生动手尝试.
设计意图:问题层层深入,学生在折叠过程中出现困难,为以下问题做铺垫.
3. 动手操作,实验探究
问题3 观察所得到的∠ABR ,∠OBR 和∠OBC ,这三个角有什么关系?度量一下? 师生活动:的步骤折纸,度量角度.
学生小组讨论、板演 设计意图:能力与探索意识.数学知识,体会知识间的联系.
4. 引发猜想,理论验证
问题4 你能证明前面的猜想吗?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为突破重难点,教师通过白板演示折叠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变换的性质,灵活应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感受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 问题5在图中,你能找出所有30°的角吗?60°
的角呢?
还有其他度数的角吗?
怎样折出15°的角呢?
师生活动:通过折叠,师生共同归纳对折可以平分一个角,可以把一个角平均分成2n 份,还可以利用角的和差得出相关度数的角.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体现数学学习的灵活性,经过学生的互相补充得出22.5°,67.5°,112.5°等度数的角,由此引导学生发现上面的结论.此过程也让学生感受折纸可以得到角的和差倍分关系.
设计意图:在折纸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方法的灵活性,感受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
5. 变式练习,学以致用
1、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E处,
BE与AD相交于点F,重叠部分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
题.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完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和严密的思维
习惯.
2.如图,矩形纸片ABCD的长BC为8cm,宽AB为6cm,将该纸片沿对角线BD折叠,点C的对应点为E,BE与AD相交于点F,则DF的长为______.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图形,发现图形中的△BFD是等
腰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学生口述依据.教师重
点关注学生在图中发现的等腰三角形,把已知条件和未
知条件构造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识别图形的能力与
探索意识.让学生再次体会折叠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体会
知识间的联系.
6.畅谈感悟,反思成长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利用折纸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