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英汉语言的特点比较及翻译
lecture 2 汉英语言类型对比与翻译(形合与意合)
III. 汉英语的组织法特点
可见,英语重形合,注重语句形式上的接应或衔接 (cohesion); 汉语重意合,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coherence)。 英语形合主要依赖词汇手段与形态手段,汉语形合主要依赖 词汇手段。 英汉语法相比,前者是显性的,刚性的,后者是隐性的,柔 性的。因为英语是形态型语言,是形足型语言;汉语是语义 型语言,是音足型语言。(潘国文,1997) 汉语意合具体表现在:省略虚词,利用词语和句子表达事件 的先后顺序和因果逻辑关系,如汗流浃背(先“汗流”后 “浃背”),玩物丧志(“玩物”是因,“丧志”是果), 不进则退(“不进”是条件,“则退”是结果)。 英语形合具体主要表现在:组词成句都离不开标记词(如连 接词、关系词、介词、冠词、分词等),明示词语和语句各 成分间的语法-语义-逻辑关系。例如:Don’t come in until I call you. (不叫你不要进来。)
II. Main Concepts
• • • • • •
意合(parataxis)和形合(hypotaxis)是语言组织法,在任 何语言中,形合手段与意合手段都是并行的,相辅相成的。 所谓形合,是指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等) 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 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语句的连接主要凭借语义或语句间 的逻辑关系而实现,无需使用显性形式手段。 Consider the following: 1. The sun was shining brightly. We went for a walk. 2. The sun was shining brightly; (and) we went for a walk. 3. The sun was shining brightly, and we went for a walk. 4. The sun was shining brightly, so we went for a walk. In the first example, the two sentences are independent expressions, while in the last example they are dependent. However the connection of thought in the first examples is just as real as in the last ones, where it is explicitly expressed via the syntax of subordination.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作业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作业1. It is flattering to believe that they are too profound to be expressed so clearly that all who run may read, and very naturally it does not occur to such writers that the fault is with their own minds which have not the faculty of precise reflection.翻译:认为自己的思想深奥,不可能表达得很清楚,让任何人都能理解,这是一种虚荣的念头。
这样的作家当然不会想到,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脑子缺乏精确思考的能力。
2. He had a disconcerting habit of expressing contradictory ideas in rapid succession.翻译:他有一种令人不安的习惯:一会儿一个看法,自相矛盾,变化无常。
3.While the present century was in its teens, and on one sunshiny morning in June, there drove up to the great iron gate of Miss Pinkerton’s academy for young ladies, on Chiswick Mall, a large family coach, with two fat horses in blazing harness, driven by a fat coachman in athree-cornered hat and wig, at the rate of four miles an hour. (Thackeray)翻译:(当时)这个世纪刚过了十几年。
英汉语言系统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系统对⽐与翻译英汉语⾔系统对⽐与翻译⼀、被动与主动(⼀)英语多⽤被动式原因1、施事的原因。
2、句法的要求。
(1)为了使句⼦承上启下、前后连贯、便于衔接。
(2)为了使句⼦平衡。
(3)修辞的考虑。
(4)⽂体的需要。
(⼆)汉英多主动式原因1、汉语被动式的使⽤受到限制。
2、使⽤受事主语(Receptor subject)导致⼤量的“当然被动句”。
3、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的时候,汉语可以采⽤⽆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的主动形式。
4、当施事者难以指明时,汉语还可以采⽤通称(generic person)或泛称作主语。
5、当不便使⽤被动式时,汉语可采⽤某些转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
(1)处置式(即“把字式”或“将字式”)(2)“为……所”式。
(3)“是……的”式。
(4)“……的是”(5)“……加以/予以”式。
⼆、物称与⼈称(Impersonal vs Personal )(⼀)、英语常⽤⾮⼈称,主语汉语常⽤⼈称主语1、⽤抽象名词或⽆⽣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
2⽤⾮⼈称代词“it”作主语。
代词“it”除了⽤来代替除⼈以外的⽣物或事物之外还⼴泛⽤作填补词expletive。
(⼆)英语常⽤被动式,采⽤物称表达法:汉语常⽤主动式,采⽤⼈称、泛称或隐称表达法。
三、静态与动态(Static vs. Dynamic)1、名词化倾向是英语的特征之⼀2、名词作为施事者对动词的替代3、名词构成标题式短语对形容词的替代4、名词优势引起的介词优势5、动词的弱化6、形容词副词对动词的替代7、动词连⽤是汉语的常态8、动词可以充当汉语的任何句⼦成份9、汉语句⼦中的动词可重复重叠⼀、被动与主动(Passive vs.Active) 被动语态在英语⾥是⼀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在某些⽂体中,使⽤被动句⼏乎成了⼀种表达习惯。
Baker 指出:“被动句促成了物称倾向,物称倾向也滋长了被动句”。
(⼀)英语多⽤被动式原因1、施事的原因。
⼈们表达思想的时候,通常使⽤主动句。
04.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_讲义
04.英汉语⾔对⽐与翻译_讲义第四章英汉语⾔对⽐与翻译Fiona Ma April, 201221. 英汉语⾔特点2. 英汉语⾔特点对翻译的启⽰3. 课堂互动及课后练习英汉语⾔对⽐与翻译1.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2.英语偏静态,汉语偏动态3.英语重抽象,汉语重具体4.英语重物称,汉语重⼈称5.英语重被动,汉语重主动6.英语多替换,汉语多重复7.英语重后饰,汉语重前饰8.英语重聚焦,汉语重流散9.英语重时体,汉语轻时体1. 英汉语⾔特点返回章重点 4例1: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译⽂】⼉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作伙伴⼉不是⼯具,⼈们将在⽓味电视前休闲,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例2: 早知今⽇,何必当初?【译⽂】If I had known it would have come to this, I would have acted differently.1.1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1. 英汉语⾔特点返回章重点 5例3: As we lived near the road, we oftenhad the traveler or stranger visit us to taste our gooseberry wine, for which we had great reputation, and I confess, with the veracity of an historian that I never knew one of them to find fault with it.【译⽂】我们就住在路边。
英汉对比翻译知识点总结
英汉对比翻译知识点总结翻译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尤其是英汉翻译,因为中英两种语言有着根本的差异。
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了解和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语言的语法、词汇、文化以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下面将对英汉翻译中的一些常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比较。
1.语法结构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有很大的差异。
中文语法灵活,句子结构简洁,通常不需要使用冠词、时态、语气等。
而英语语法则更为严谨,句子结构复杂,使用了丰富的时态、语气和冠词等。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将英文句子中的时态和语气等信息准确地转化为中文,同时也要保持句子结构的自然流畅。
2.词汇中英两种语言的词汇差异也是翻译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英语词汇丰富多样,有着丰富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而中文的词汇相对简洁,往往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保持译文的意思准确清晰。
3.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影响翻译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英汉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习俗、传统等,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
有些词语、习惯用语或者成语在中英两种文化中可能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使用方式,因此需要特别留意,以免产生误解或者歧义。
4.表达方式英语和中文的表达方式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中文语言善于表达抽象意义,通过修饰词和成语来表达情感和意象。
而英语语言更注重直接的表达和逻辑推理。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原文的表达方式来选择合适的中文表达方式,以保持译文的准确和自然。
5.口语和书面语中英两种语言的口语和书面语也有着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英语口语更为活泼自然,词汇量较大,而中文口语则更为简洁直接,词汇量较小。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文体和语境来选择合适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方式,以保持译文的自然流畅。
总之,英汉翻译是一项需要耐心、细心和专业知识的工作。
翻译工作者需要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表达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才能够做出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英汉主要句法特点对比与翻译
2542019年48期总第488期ENGLISH ON CAMPUS英汉主要句法特点对比与翻译文/张 慧 刘远星见,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动作发出者是未知的;动作发出者未被曾提及或不愿被提及;动作发出者不如动作承受者重要。
与英语不同,汉语更习惯用主动的方式进行表达,因此用主动方式表达被动含义是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
如:(1)Socialist core values should be remembered by heart.我们应用心铭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铭记该理念的人相比更为重要,因此在英语当中作为主语出现,整个句子以被动形式表达。
而其译文则体现了汉语主动的特点,将原文中没有出现的动作发出者译为“人们”是汉语常用的表达形式。
(2)《蝇王》是威廉戈尔丁的著作。
Lord of the Flies was written by William Golding.汉语原文用主动形式表达了被动含义,而译文则还原了被动形式。
简言之,英语的被动主要体现在形式上,而汉语的被动主要体现在语义上,由此体现了汉语主动的语法特点。
4.“物称”与“人称”。
“物称”是指无生命的词通常用作主语或出现在句中显著位置,而“人称”是指频繁采用能实施动作的有生命的词作为主语。
英语经常采用“物称”这种表达方式,此方式可使表达更为公正客观,结构更加严密简洁,语气更加柔和并易于接受。
与英语不同,汉语更为主观,“人称”在汉语中应用得更为广泛。
如:(1)This chocolate will make you feel better.吃了这块巧克力,你会感觉好一些。
此处用chocolate做主语会使整个句子更为客观,语气也更容易接受,听话者不会感受到说话者的主观意志,也不会感到强制性的建议,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而译文中 “你”成为句子主语则体现了汉语“人称”的特点。
(2)我因这个坏消息失去了胃口。
The bad news made melose my appetite.汉语中的“我”是“失去胃口”的实施者,作为主语出现无可厚非。
英汉语言对比及翻译
思果说:“千万不能跟英文走。” 2
1.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78.)
2.思
果. 翻译研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23)
汉语的线性序列 与英语的空间结构
关于英汉语言的比喻
英语句子的结构: “葡萄藤型”结构 (grapevine structure),意为在短短的主 干上派生出长长的枝蔓和丰硕的果实;
1. 怒安. 傅雷谈翻译[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30
翻译中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意义
就保留原文句法与译文体现原作精神 的问题,傅雷也有精辟的论述:“假如破 坏本国文字的结构与特性,就能传达 异国文字的特性而获得原作的精神, 那么翻译真是太容易了。不幸那种理 论非但是刻船求剑,而且结果是削足 就履,两败俱伤。” 1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一)
翻译中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意义
Jean Delisle, representative of French Interpretative Theory of Translation, says in his Translation: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 “In other words, each community has developed habits of expression that, over time,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language and lent it certain characteristics.”1
1. 怒安. 傅雷谈翻译[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2
翻译中英汉语言对比的重要意义
刘宓庆:“西方各语种在SLT与TLT之间的 实现形式转换的可行性比汉外翻译大得 多。……即既实现意义对应,又实现形式对 应。这在汉语与西方语言之间的转换中是根
英汉语言特点
2)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 面,有时也有后置的。但在汉语里,一般都前置。例如: 1 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一所以搞科研为重点 的医院 2 the banker’s garden 银行老板的花园 3 something important 重要的事情 3)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汉语里 则通常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例如: 1 a building project of high-rise apartment houses 一个多层公寓大楼的建筑项目 2 a candidate with little chance of success 一个当选 希望极微的候选人 3 particles moving round their atomic nucleus 环绕原 子核运动的候选人
2)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时态,有的语言很少或甚至没有时态。 汉语除了用“着”、“了”和“过”来表示进行时、完成时和过去 时外,就没有能够表达英语中其他时态的词汇了。而英语的时态繁 多,共有12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现在完 成进行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过去完成进行 时、一般将来时、将来进行时、将来完成时、将来完成进行时)。 英语就是通过这些时态差异来表达动作发生的不同时间、情景,甚 至是感情色彩。 (2)英汉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特点 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 所谓英语重形合,就是英语句子的构成是建立在严格的语法关系上 的,句子各成分的位置及彼此的关系都受语法的制约,各成分间主 要靠形式上的连接,往往要求用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关系限定词 等将成分间的关系清楚地表现出来。例如: 1 A tractor is a powerful motor vehicle that pulls farm machinery. 拖拉机是一种牵引农业机械 的高性能动力车。
英汉语言对比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英汉语言对比
1
第三章
英汉语言对比
Comparative Studi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2
Lecture Three
Under no circumstances will we be the 1st to
use nuclear weapons. 我们在任何情况下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Spring has so much more than speech in its
unfolding flowers and leaves, and the coursing of its streams, and in its restless seeking. 春花含苞待放,绿叶缓缓舒展,溪水潺潺流淌, 欢乐的春天涌动着无限的追求和希望,这一切难
21
课堂互动1: 翻译句子,注意语序、语态特点(参考译文)
1.I suppose that if a man has a confused mind he will write in a confused way, if his temper is capricious[kə'priʃəs] his prose will be fantastical, and if he has a quick, darting intelligence that is reminded by the matter in hand of a hundred things, he will, unless he has great self-control, load his pages with metaphor and simile.
翻译-英汉语言对比
小组成员:周洁 邱文姿 周雯 徐倩倩 戴文君 丁家华
1. 主语与主题
英语的特点是主语突出 subject-prominent
“主语突出”是指在该语言里主语和谓语这两 个语法成分是句子的基本结构,句子中通常都 有“主语—谓语”结构(即SV结构)。
It is the time for class.
句子之间依靠各种关系词(介词、关系代 词、关系副词、连接词)来过渡和连接, 往往形成长句。
例1:
The boy, 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said, when I spoke to him, that he was very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英语——形合
重词形与句法,语言中有明显的逻辑 关系,强调形式上紧密结合,结构完 整。主要采用句法手段和词汇手段。 句间常用连接词语。
汉语——意合
重直觉,强调意念流,强调意识上结 合紧密。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藏 在字里行间。主要使用语义手段,多 依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少用 连接词语。
例:
上梁不正下梁歪 If the upper beam in not straight, the lower ones will go aslant.
例2:
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参考译文: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2. 形合与意合
形合 (hypotaxis):
借助语言形式手段来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包括 句法手段和词汇手段)
意合(parபைடு நூலகம்taxis):
英汉语言之间的主要差异
英汉语⾔之间的主要差异英汉语⾔之间的主要差异 导语:如果能够对英汉两种语⾔之间结构⽅⾯的差异有所了解,掌握两者之间的⼀些转化规律,再假以时⽇反复练习,做好⼝笔译也不是⼀件很难的事情。
⼩编在此总结出英汉语⾔在结构⽅⾯的⼀些主要差异,相信对各位必有所裨益。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就整体结构和表达⽅式⽽⾔,英语是⼀种形合性的语⾔,⽽汉语则是⼀种意合性的语⾔。
英语的句⼦⼀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得⼀清⼆楚;⽽汉语句⼦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本⾝的语意来表现。
【例1】 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 【译⽂】再试⼀次,你就会成功。
或:只要再试⼀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个由and连接的简单并列句,⼀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就⽐较灵活,句⼦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2】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com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computer. 【译⽂】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缩⼩,从⽽产⽣了新⼀代的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是由⼀个主句、⼀个定语从句和⼀个分词状语组成的主从复合句。
主句⽤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般现在时,再加⼀个由thus连接的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和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的关系表达得⾮常清楚。
⽽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和运⽤“使”、“从⽽”的词意把各句之间的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翻译-英汉语言对比
例2:
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参考译文: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2. 形合与意合
形合 (hypotaxis):
借助语言形式手段来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包括 句法手段和词汇手段)
意合(parataxis):
不借助语言)
汉语的特点是主题明显 topic-prominent
"主题明显"是指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信息 单位话题和评说 活到老,学到老。
例1:
A dialect is known by every linguist in this room. 参考译文一:一种方言被这间屋子里的每一个 语言学家所懂得。 参考译文二:有一种方言这间屋子里的每一个 语言学家都懂得。
英汉语言对比
小组成员:周洁 邱文姿 周雯 徐倩倩 戴文君 丁家华
1. 主语与主题
英语的特点是主语突出 subject-prominent
“主语突出”是指在该语言里主语和谓语这两 个语法成分是句子的基本结构,句子中通常都 有“主语—谓语”结构(即SV结构)。 It is the time for class.
上梁不正下梁歪
If the upper beam in not straight, the lower ones will go aslant. 他不来,我不去。
If he won’t come here, I’ll bot go there.
3. 树状与竹状
英语——树状
英语主谓突出,其他成分借用各种形式连 接在主轴上,使主轴不断延伸:句子成分 随时可加以修饰,而修饰语中的某成分又 可被别的成分修饰,呈树状。
句子间结构关系、逻辑关系清楚。
句子之间依靠各种关系词(介词、关系代 词、关系副词、连接词)来过渡和连接, 往往形成长句。
.英汉语言对比
翻译是两种语际间的转换、是两种文化 信息间的转换。语言不是静止不变的,是随 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词的意义、 语言表达也是如此。翻译也是这样。
5 返回章重点 退出
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交际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差异,探索语言、文化的差异 性并分析其原因,有利于避免产生失误, 提高翻译质量。
▪ 与之相反,中国人重直觉,强调意念流,只要能够达 意,词的形式是无关紧要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 不言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藏在字里行间。 正所谓“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The master said, in official speeches, all that
matters is to get one’s meaning through.)
17 返回章重点 退出
Contrast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hinese
Meaning-focused with emphasis on
implicit coherence (隐性连贯) Paratactic
语义型语言
(以意统形)
English
Form-focused with emphasis on
3. 英语句子主次分明,汉语句子表现的信息从语法外形 上主次不分,善用流水句。 (subject-prominent vs. topic-prominent)
返回章重点 退出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滕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返回章重点 退出
形合与意合
6 返回章重点 退出
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仅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 系,而且与思维及逻辑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思维及逻辑方式的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 的表现既存在于语篇的思路和结构上,也存在 于句子水平上。
(作业)英汉语言的特点比较及翻译
(作业)英汉语言的特点比较及翻译英汉语言的特点比较及翻译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载体,但在此同时,它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的两大语言,各代表着东西方的两种文化。
由于两者之间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使得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大相同。
在平时的英语学习当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在做英汉互译的练习时,尤其是在做长句的翻译时,由于缺乏对英汉句子结构差异足够的了解,经常会死译、硬译,不符合英汉本身的逻辑特点。
因此无论是在英语学习当中还是在英汉翻译、跨文化交际当中,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往往成为所有这些过程的“绊脚石” 。
假如不了解和熟悉这两者的差异,翻译的时候就会违背目的与的表达习惯,从而留下浓重的源语痕迹。
本文将通过对英汉这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选择对比分析以及不同的句法结构,来探索翻译的技巧。
一)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1)从构成形态上看,汉语每个词只由一语素构成,是由几个代表不同意思的字构成的词,而英语则是由单纯的字母构成一个词,每个词还可以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示意义或语法功能的变化。
比如:通过对动词形态的改变,动词就会产生人称、时态、语态、情态以及非谓语(不定式、分词)的词性变化;也会产生词类的变化。
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
和英语比较起来,汉字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改变自身的形态,更不像英语可以通过形态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
但是,汉语词汇的表意能力和互相组合能力要比英语强,所以汉语主要靠词汇、词序以及各个部分之间暗含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2)从词义上看,英语的词义比汉语更具灵活性,并对文章具有依赖性。
比如uncle 一词就可以指伯伯、叔叔、舅舅、表叔、姑父、姨夫。
这种一词多义的属性使得英语在翻译中就必须根据文章上下来进行选择。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词本无义,义随人生。
英汉语言的特点比较及翻译
英汉语言的特点比较及翻译英汉语言的特点对比与翻译摘要:对比分析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本文通过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语篇衔接及思维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揭示英汉语言之间的特点比较以及翻译。
关键词:对比;翻译;词汇;句子结构;语篇衔接;思维文化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文本的同一个内容时的各种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有的是相似的,有的是有差别的。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拼音文字、从综合性向分析型语言发展的语言,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表意文字、分析型为主的语言,所分属的语系不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
翻译实践证明,英汉语言相同之处比较容易掌握,不同之处往往才是困难所在。
下面本文将从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曾说:“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
许多学习者在翻译时逐字逐句地把汉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从而导致“中国式英语”现象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汉语的干扰。
英汉词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对比:(一)词义比较1.词的多义性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广,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凝滞,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词的意义比起英语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少。
英语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较强的语言。
Eric Partridge: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词本无义,义随人意。
)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
例如:“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是“故事”,但在英语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却有不同的词义。
如:To make a long story short. 长话短说。
英汉语言的特点比较及翻译
英汉语言的特点对比与翻译摘要:对比分析就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正确揭示语言之间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本文通过实例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语篇衔接及思维文化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揭示英汉语言之间的特点比较以及翻译。
关键词:对比;翻译;词汇;句子结构;语篇衔接;思维文化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文本的同一个内容时的各种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有的就是相似的,有的就是有差别的。
英语与汉语分属于不同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就是拼音文字、从综合性向分析型语言发展的语言,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就是表意文字、分析型为主的语言,所分属的语系不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
翻译实践证明,英汉语言相同之处比较容易掌握,不同之处往往才就是困难所在。
下面本文将从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曾说:“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就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
许多学习者在翻译时逐字逐句地把汉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从而导致“中国式英语”现象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受到了汉语的干扰。
英汉词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对比:(一)词义比较1、词的多义性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广,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凝滞,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词的意义比起英语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少。
英语一向被认为就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较强的语言。
EricPartridge:Wordsdo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词本无义,义随人意。
)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
例如:“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就是“故事”,但在英语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却有不同的词义。
如:To make along story short、长话短说。
英汉语言对比及互译对策
–could have done 表示过去有可能发生的 动作没有发生,用“差点”正好符合英 文要表达的意思
[例3]I could have laughed to hear him talk like that.
[译文]听到他这样讲话,我差点笑出来了。
2.语势差异:把英语的静态语势译为 汉语的动态语势
老年人的辉煌已经留在他们身后,或许这 就是问题之所在。
[例2]汉语词组有名次词组和动词词组。以名 词为中心的词组,一般是名词及其定语, 在剧中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的,叫名词词 组。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一般是动词及 其状语,在剧中作用相当于一个动词的, 叫动词词组。此外,在用法注释中有时提 到词或词组,其中词组则和前面说到的词 往往起同一作用。
熟悉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表达相同的意思 时往往变换表达方式。第一次说"我认为"可以用 "I think",第二次再用"I think"显然就很乏味,应 该换成"I believe"或"I imagine"之类的表达。相 比之下,汉语对变换表达方式的要求没有英语那 么高,很多英语中的变化表达译成重复表达就行 了。
② Reading exercises one’s eyes; Speaking, one’ s tongue; while writing, one’s mind.
阅读训练人的眼睛,说话训练人的口齿,写 作训练人的思维。
④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英汉语言对比
一. 英、汉语言的共相 1.词类划分 1)都分为实词、虚词两大类 2)实词中的名、数、动、形、副、代词 的语法功能基本相似 3)虚词中的介词、连词、语气词的语法 功能也有不少相同点
英汉语言特点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言特点对比与翻译世界因差异而丰富多彩,长期以来,英汉民族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给各自的文化载体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言与文化,同时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
本文主要在逻辑和语法两方面对英语和汉语的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探寻英汉语言互译的策略与方法。
一、逻辑对比1. 主观与客观汉语在表达上注重主体意识,而英语强调倾向于客体。
因此,汉语常用人或物作主语,多用主动语态,有时还会省略主语。
英语则较多用非人称主语结构,被动句与主动句并重,主语一般不省略。
Eg: The news of any old pal’s death will invariably make me sad in my heart for a long, long time. 我每当听到一个旧友死去是消息,总要惆怅多时。
2. 动态与静态汉语中喜用动词,经常会有多个动词并列出现,英语则常常通过动词的派生、转化、弱化和虚化等手段,采用非动词的形式(如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等)表达动词的意义,因而表达呈静态。
Eg : 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 他能吃能睡。
3. 具体与抽象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使用得相当普遍, 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英语中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也大大方便了抽象表达法的使用。
与英语相比,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往往采用如下的手段:用动词取代抽象名词;用范畴词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用具体的词语阐释抽象的词义;用形象性词语使抽象意义具体化(如比喻、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Eg: I talk to him with brutal frankness. 我对他说的话,虽然逆耳,却是忠言。
4. 肯定与否定汉英逻辑思维差异的另一方面体现在表达时肯定与否定的运用。
英汉语言的异同及其翻译策略论文
英汉语言的异同及其翻译策略论文在英汉翻译中,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词的意义,词的顺序和词的搭配能力三个方面;从句法方面来说,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句子顺序和其他一些表达方式上则有各自的特点。
下面笔者就从词汇现象和句法现象两方面来探讨英汉的对应程度如何,以及根据这些对比,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该运用哪些翻译技巧。
1 英汉语言的对比1.1 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首先,从词的意义方面来看。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相比于语音和语法,它的变化最快。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语言中一方面增加了新词,一方面旧词增添了新的意义。
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意为“帆”,短语“set sail”,就有张帆起航之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帆船逐渐被用煤,柴油,甚至是用核动力的轮船所代替。
自从潜艇出现后,“sail”这个词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新含义。
这就是词义的发展变化,我们在对比英汉语言时,应该明确它们的对应情况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着的。
英语词汇在汉语里的对应程度,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情况。
第一,完全对应。
英语中的词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
如“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The U.S. State Department”(美国国务院)。
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生活中常见事物名称等。
第二,部分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的词汇在词义上只能部分对应,体现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如“morning”(上午,早晨),“gun”(枪,炮),一个英语单词相对应有较多的汉语意义 . 第三 ,无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或汉语里有些词在对方语言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来表达。
这主要是指一些新词以及反映社会特殊风俗和事物的词。
如英语单词“beddo”(指的是一种多用途的床),“plumber”(美国调查政府雇员泄密的特工),“brunch”(为了休闲和放松 ,通常周日才吃的早午餐);汉语里如“八仙桌”,“太师椅”等在英语中都无法找到对应的词。
中英文语言比较
中英文语言比较英汉语言比较一.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1).作业写完了,这下可以看电视了。
译文1: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so I can watch TV now.译文2:Since 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 I can watch TV now. 译文3:With my homework finished, I can watch TV now.2).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them. 3).那太阳,整天躲在云层里,现在又光芒四射了。
The sun, which had hidden all day, now came out in full splendor.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5).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While the prospects are bright, the road ahead has twists and turns.6). 墙倒众人推When a man is going down-hill, everyone will give him a push. 二.主语1.英语重物称impersonal,汉语重人称personal1). A wave of cigar smoke accompanied him in.译文: 他进门时带进一缕雪茄烟雾。
2). The thought of seeing her filled him with fear.译文: 他一想到要见她,就感到万分恐慌。
3). Not a sound reached our ears.译文:我们没听到任何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语言的特点比较及翻译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载体,但在此同时,它也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的两大语言,各代表着东西方的两种文化。
由于两者之间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的不同,使得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大相同。
在平时的英语学习当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在做英汉互译的练习时,尤其是在做长句的翻译时,由于缺乏对英汉句子结构差异足够的了解,经常会死译、硬译,不符合英汉本身的逻辑特点。
因此无论是在英语学习当中还是在英汉翻译、跨文化交际当中,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往往成为所有这些过程的“绊脚石”。
假如不了解和熟悉这两者的差异,翻译的时候就会违背目的与的表达习惯,从而留下浓重的源语痕迹。
本文将通过对英汉这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选择对比分析以及不同的句法结构,来探索翻译的技巧。
(一)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1)从构成形态上看,汉语每个词只由一语素构成,是由几个代表不同意思的字构成的词,而英语则是由单纯的字母构成一个词,每个词还可以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示意义或语法功能的变化。
比如:通过对动词形态的改变,动词就会产生人称、时态、语态、情态以及非谓语(不定式、分词)的词性变化;也会产生词类的变化。
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
和英语比较起来,汉字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改变自身的形态,更不像英语可以通过形态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
但是,汉语词汇的表意能力和互相组合能力要比英语强,所以汉语主要靠词汇、词序以及各个部分之间暗含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2)从词义上看,英语的词义比汉语更具灵活性,并对文章具有依赖性。
比如uncle一词就可以指伯伯、叔叔、舅舅、表叔、姑父、姨夫。
这种一词多义的属性使得英语在翻译中就必须根据文章上下来进行选择。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词本无义,义随人生。
)(《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杨丰宁)这正说明了英语词汇的特征。
另外,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不仅有多个意思,还表现在词类上。
有时候,一个词通常既能做动词又能做名词。
而汉语往往不行。
就像play做动词时是玩、扮演,做名词时是比赛,游戏;fire动词是射击、点燃,名词则是火、热情。
英语用词上多引申,汉语用词上多推理。
如require一词在我们的英译汉句子中经常出现。
我们的感觉是,这个词明明认识,却不知道它的确切含义,或者是明确知道它不是我们已经了解的那个词义。
(二)英汉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从英汉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的差异进行分析。
在中国,由于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人们在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时,虽然他们的语法和词汇都用对了,但常出现一些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这就是我们俗称的“中国式英语”,它主要是因为英语和汉语在句法结构表达上的不同而导致的语用失误。
而英汉句法的结构差异的具体表现最主要的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英汉的语系差异。
从语系的差异上看。
根据世界语言谱系划分,汉语属于汉藏语系(Sina-Tibetanfamily),是表意语言。
与汉语不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family)中的日耳曼语族(Germanicgroup)中的西部语支,是拼音语言,主要分布于英、美、加、澳、新西兰和南非等国。
所属两种不同的语系,汉语和英语在句法表达上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
(2)汉语的“主语”与英语的“主语”的差异。
英汉这两种语言在句子的成分构成上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基本上都是有主、谓、宾、定、状、补。
这六大成分组成,但是英汉这两种语言在每个成分的表达上又有着明显地区别。
首先是英汉的主语的差异。
汉语是以意念逻辑排列为主的语言,是注重主题的语言。
句子的基本结构以话题或主题为主轴,通过一种把句首成分看作话题加以评论的句型即主题句进行描述。
但是,话题或主题在语法上不一定充当主语。
如:1) 会议室里正在开会。
2) 在北京这些年,这辆车我风里雨里骑,买得最值。
以上两例中画黑线的部分是主题语,其余的是进行说明或评论。
汉语中这类主题句使用的频率非常高,据统计,约50%的句子是以话题为开始的句子。
英语是一种重形式逻辑的语言,是注重主语的语言。
句子的基本结构以主谓(S+V)为主轴,它的基本句型有S+V,S+V+C,S+V+O,S+V+O+O,S+V+O+C五种,每一种都离不开主语和谓语,一旦离开了主语和谓语,英语的句子则无法成句。
如:1) This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 2) He asked me to go to see a film yesterday. 因为英语常用的主谓句型结构与汉语的主题句结构不大相同,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时时考虑英汉语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Her room is cleaned every day. 她的房间每天打扫。
这样的翻译是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
虽然这句英语用的是被动语态,但汉语习惯上不说“她的房间被每天打扫”。
另外,汉语的主题句在译成英语时要相应地转化成英语的主谓句。
如:1) 看起来老张还没有回家。
Lao Zhang seems to have not come back home yet. 2) 这本书,我读了一半。
As for this book, I have read half of it.(3)英汉的定语的位置差异。
我们从平常的翻译中可以发现,对于定语这个成分,英汉这两种语言均有,但是它们的具体位置在英汉这两种语言中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
对于英语来讲,定语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如果定语是一个简单的词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英汉的定语的位置是一样的,都是位于所要修饰的中心词的前面,但是,如果定语过长的时候,在英语里面,为了避免头重脚轻的这种情况出现,英语通常把较长的定语转化为定语从句的形式,放在所修饰的词的后面。
但是,在中文里,无论定语是多长,它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放在所修饰的词的前面。
(4)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在英语的表达中,英语不仅有we、you、he、they等人称代词,而且还有that、which之类的关系代词,在长而复杂的句子,为了使句子结构正确、语义清楚,同时避免表达上的重复,英语往往使用很多代词。
汉语虽然也有代词,但由于结构相对松散、句子相对较短,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词,使用名词往往使语义更加清楚。
(5)在句式上,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稍微细心一点的人都会发现,英语里面经常使用被动结构,而汉语里却很少使用被动结构,即使是在表达没懂得的意思时,汉语也是习惯用主动表示被动。
面对这一矛盾,我们当然不能将每一个被动结构都机械地照翻,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
汉语的“被字句”和英语的“被动语态”学者们普遍认为英语中的被动结构比汉语中的被动结构语法化程度要高。
倪魏、邵志法(2004)指出英语被动结构语法化过程涉及变换语序、名词格变动、动词形态变化及使用半独立虚词等,而汉语的动词缺乏形态变化,汉语被动结构语法化主要是语序的变化。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是相对于主动语态而言的,其基本句型结构为:主语+be+过去分词+(by短语),句子中的主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by后面通常是名词或代词,表示发出动作的人或是事物,称之为施动者,可以省略。
不仅如此,在英语中的某些感官动词和系动词可以用主动的形式表示被动的含义,例如:1)Peter was fired by his boss.皮特被老板解雇了。
2)The flower smells sweet. 花闻起来香。
汉语中的被动结构最突出的表达就是运用“被”字句。
绝大部分的“被”字句都体现了施事与受事之间的关系。
而从结构意义上来讲,被字句的基本意义是突出表达的被动关系,主语通常是受事,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由“被”字引出的施事者具体执行。
通常我们可以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由“被”引进施事,格式是:受事+被+施事+VP。
例如:小张被老板开除了。
(2)“被”后施事者没有出现,格式是:受事+被+VP。
(此处“被”是助词)例如:会议被取消了。
(3)“被……所”固定结构:受事+被+施事+所+VP。
这种结构一般只用于书面语,是从“为……所”演变而来。
例如:观众被演员的表演所感动。
(6)是汉语的“意合”与英语的“形合”。
我们都知道汉语是象形的表意文字,属于分析性语言。
所以汉语重“意合”是指在汉语中句子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多依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和词序的排列,所以在汉语的表达中往往不会过多用连接词语,它的逻辑关系主要靠语序体现。
英语是拼音文字,属综合性语言,是一种重形式逻辑的语言,英语的句法结构重“形合”。
所谓的“形合”是指在词语和分句之间或是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语言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或是逻辑关系,因为西方人注重和讲究逻辑思维的培养,分析问题比较缜密、严谨。
所以在语言上表现为“形合”;所谓的“意合”则指的是词语和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来连接,其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则是通过词语和分句的具体含义或者是具体的语境来表达。
而这又是因为中国人偏向综合思维,注重整体和谐,所以他们在句子的表达上偏向“意合”。
如:1) If I had known it, I would not have joined in it. 早知如此,我就不参加了。
汉语中省略了if。
2) The monks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them.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汉语中省略了but。
这些例子无不表明了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在表达上“意合”和“形合”的差异,汉语的“意合”可以让人在表达其意思的时候不需多加连接词也能让读者理解它的真实意思,但是英语在表达其意思的时候一旦脱离了连接词就不知所云甚至是会让人产生误解。
(7)句子的重心的差异。
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
在表达多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即重心在前;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
英语和汉语的重心在句中的位置有时是不一样的,翻译的时候如果不进行调整,势必给表达造成很大的困难。
(4)英汉句式长短的差异。
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
由于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英语句子往往比较长,汉语句子则常常比较短。
分清这一区别之后,翻译时会理所当然地摆脱原文的束缚,争取一定的主动,要想顺利完成这种形式上的转变,关键是要做好对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把长句按意群切分成若干个小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英汉这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子的结构上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