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
史上最全的初二物理复习笔记!(必收藏)
史上最全的初二物理复习笔记!(必收藏)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八年级物理全册思维导图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章声现象第三章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温度熔化规律:晶体凝固时,放热晶体熔化但温度不变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出热量非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断下降吸放热:熔化吸热摄氏温度:单位:℃用途温度计制作原理:热胀冷缩使用方法种类规律:晶体凝固时,晶体凝固放热但温度不变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出热量非晶体凝固:放热,温度不断下降吸放热:凝固放热凝固液化升华和凝华汽化蒸发发声条件:任何温度影响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沸腾:发生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吸放热:液化放热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第四章光现象光现象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按产生原因分为天然光源人造光源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常见的现象光速反射规律基本概念分类:镜面反射漫反射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用反射现象基本概念折射规律折射光线折射角规律:光路是可逆的色散现象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光学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偏基本规律主光轴:两个球面所在球心的连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会聚于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成像规律物距:u>2f像距:f<u<2f成缩小的倒立的实像物距:f<u<2f 像距:u>2f 成放大的倒立的实像物距:u<f像距:u>2f成放大的正立的虚像定义: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光学性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凹透镜应用照相机: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日常生活投影仪: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原理放大镜: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原理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眼睛组合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矫正远视眼的矫正科技望远镜显微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符号:m单位:千克(kg)吨(t)克(g)毫克(mg)工具天平:结构调节与使用方法测量其他工具:台秤,杆秤等对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密度多彩的物质世界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符号:ρ单位:千克每立方米(3m kg)克每立方厘米(3cm g)公式:Vm =ρ规则固体:天平,刻度尺(或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液体特殊测量:只用天平求m应用求V 求ρ密度与社会生活:密度与温度质量第七章力力力力的含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弹力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完整版)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声现象知识归纳。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三、光现象知识归纳。
四、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五、物体的运动知识对那。
六、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七、力的知识归纳。
八、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九、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十、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十一、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十二、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十三、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十四、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十五、电转换磁知识归纳。
十六、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十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
一、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
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块。
4.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二上册知识点总结在初二上册的物理学习中,我们踏入了一个充满奇妙现象和科学原理的世界。
以下是对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比如,我们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相对于车我们是静止的,但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我们就是运动的。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计算公式为 v = s/t,其中 v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二、声现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音色则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
噪音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减弱噪音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
三、物态变化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这三种状态之间发生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熔化是指固态物质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则是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化和凝固温度。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则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并且持续吸热。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升华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四、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所成的像是虚像。
声现象、光现象、透镜、物态变化综合测试题
装订线学 校:富太镇中心学校 班级: 姓 名: 考号:声现象、光现象、透镜、物态变化综合测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B .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范围的声音C .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2、在装满水的长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够听到的响声次数是 (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3、在房间里谈话比在旷野中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A .房间里的空气不流动,不利于声音的传播B .旷野里的空气比较稀薄C .房间里空气密度大D .在房间里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4、用笔在梳子齿上滑动,当笔滑动加快时,梳子发出的声音( )A .响度越来越响B .音调越来越高C .响度和音调都越来越高D .没有什么区别 5、表中列出一些音节的频率,由此可以看出 ( )音符1234567 音名 do re mi fasol la si 频率(Hz )256288320 341.3384 426.7480A .音节越高频率越高B .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频率越高越悦耳动听D .相邻音节的频率之差是相同的6、为了减少高速行使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机关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 .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 .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7、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在水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 D .光在任何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等8、油漆的黑板会反光,有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面的字,这是因为( )A.黑板和字都发生镜面反射B.黑板和字都发生漫反射 C.黑板发生漫反射,字发生镜面反射 D.黑板发生镜面反射,字发生漫反射9、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很大的物体不能在比它小的平面镜内成完整的像 B.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都能呈现在屏上C.只有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 D.物体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10、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会把鱼叉对准( )A .看到的鱼B .鱼的下部C .鱼的上部D .鱼的左部11、一支粉笔跟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夹角为180°,则粉笔与镜面的夹角为( ) A .60° B .90° C .45° D .30°12、小明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当他向左移动笔时,则小明感觉到镜中的像正在 ( )A .用左手写字,往左移动B .用左手写字,往右移动C .用右手写字,往左移动D .用右手写字,往右移动11.小华在湖边看到了“鱼在云中游动”,小华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鱼是折射形成的实像,云是反射形成的实像B .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C .鱼是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折射形成的虚像D .鱼是反射形成的实像,云是折射形成的实像 12、关于照相机的成像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照相机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 .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照相机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13、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B .实像可以用肉眼看到,虚像不能C .实像可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D .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14、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若要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放大、清晰的像,则物距可能是 ( ) A .8cm B .10cm C .12cm D .20cm15、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距等于4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那么当物距等于20cm 时,它的像一定是 ( )A .放大的虚像B 、放大的实像C .缩小的虚像D .缩小的实像 16、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 )A .倒立放置在2倍焦距处B .正立放置在大于2倍焦距处C .正立放置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D .倒立放置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 17、两条直线的夹角是45°,用放大镜观察,则会有下列现象 ( )A .角度小于45°B .角度等于45°C .角度大于45°D .不能确定18、把一个物体放在焦距为15cm 的凸透镜前,调节物体,光屏、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在光屏上出现一个与物体等大的清晰的像,则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是 ( )A .10cmB .25cmC .45cmD .60cm19、凸透镜的焦距为5cm ,小明将一物体从离透镜15cm 处向焦点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变化是 ( )A.一直是倒立的像,像不断变小B.都是实像,但先是越来越小,后是越来越大C.先是逐渐变小的实像,然后是逐渐变大的虚像D.是不断变大的实像,像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光屏上已得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此时如用一块黑纸糊在凸透镜正中央部分,那么光屏上所成的像( ) A.像没有任何变化B.像消失了C.像的中间部分消失D.像比原来暗21、在下列事例中所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A、晴天在树林中草地上所看到的光亮的圆斑B、电影银幕上的画面;C、灯光下人的影子;D、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22、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A.冰熔化成水B.冰冻的衣服晾干了C.清晨,在草上出现露水D.春天,河面上的冰解冻了。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前三章知识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前三章知识点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条件是物体振动,但振动不一定有声音,还必须有介质。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2.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3.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4.噪声的控制:可以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的方法控制噪声。
第二章光现象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每秒3X10的8次方米。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决许多光学问题,如可解决测量长度的问题,测角的问题等。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
2.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总结为可解决许多光学问题:可解决测量长度的问题,测角的问题等。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
3.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总结为:可解决许多光学问题:可解决测量长度的问题,测角的问题等。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
第三章物态变化1.物态变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其中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3.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声现象和 第二章 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第一章声现象➢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考点二乐音的特性1/ 7➢考点三噪声及其控制2/ 7➢考点三超声波和次声波第二章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质所处的状态与温度有关2、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3/ 73、摄氏度(℃)的规定(课本30页信息快递)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所使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该温标是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以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作为100 ℃,在0 ℃至100 ℃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
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常用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4、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看量程、分度值、0刻度线(2)使用时:①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与杯底、杯壁接触;②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④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5、温度计使用步骤:①估、②选、③看、④放、⑤读(先稳定再读数应平视)、⑥取6、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ºC——42ºC 分度值是:0.1ºC7、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细弯管(缩口)➢考点一温度及其测量4/ 7➢考点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5/ 72.蒸发与沸腾的比较【说明】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同种液体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温:即温度,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2)加压:在一定的温度下, 气体体积,如将石油气压缩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内。
【点拨】(1)汽化的方式有蒸发、沸腾;液化的方式有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2)对“白气”“白雾”的正确认识:水蒸气是气态物质,是6/ 7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凡是看得见的“白气”“白雾”都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珠。
7/ 7。
初二物理 上册知识梳理(苏科版)
初二物理上册(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判断标准:物体是否振动。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一般情况下传播速度,V固体>V液体>V气体(V软木比较特殊);声音通过介质传播,传播介质有几种,就能听到几个声音。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4.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
5.回声的产生: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二、乐音的特性乐音通常是指那些悦耳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它是声源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
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1.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例如:轻声细语,扩音器等都说的是响度。
2.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音调由声源振动的频率(振动的快慢)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例如:这首曲子的音太高,其中音就指的是音调。
3.根据音色,人们能够分辨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由于它们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
例如: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三、噪声噪声通常是指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它是声源做无规律振动产生的。
用声强级来客观的描述声音的强弱(指声音的响度),它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声强级为0dB的声音,人耳刚刚能听到它;90dB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噪声的控制或减弱噪声的办法:1.在声源处采取措施。
例如:安装消声器,禁止鸣笛等。
2.在声音传播途中采取措施。
例如:道路旁种植的行道树、高架桥旁的隔音屏。
3.在人耳(接收)处采取措施。
例如:戴耳塞、耳罩、头盔。
四、超声波与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作可听声波,它的频率范围通常为20~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下面是【篇一】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骨传导来听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高低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赫,物体在1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到20000,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
高于20000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的声音叫次声波。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初二物理七大知识点
初二物理七大部分知识点梳理第一部分声现象及物态变化(一)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 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二)物态变化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5.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①离开人体读数②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无—20—100℃ 1℃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无—30 —50℃ 1℃同上6.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7.熔点和凝固点(1)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2)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3)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9.蒸发现象(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10. 沸腾现象(1)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11. 升华和凝华现象(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12.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第二部分光现象及透镜应用(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初中物理错别字
初中物理错别字1、物态变化:液化 、熔化、凝华、升华、热胀冷缩、水蒸气、汽化、吸收、降低、蒸发、压缩体积2、声现象:振动、声呐3、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会聚、发散、白纸、照相机、摄像机、海市蜃楼、靛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红外线的热效应、荧光物质、反射4、质量与密度、长度时间测量:纳米(nm )、微米(µm )、比热容、延展性、硬度5、力与运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弹性形变、相反摩擦力、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机械运动、弹簧测力计、惯性6、压强与浮力:帕斯卡(Pa )、漂浮、悬浮、托里拆利、海绵的凹陷(形变)程度、大气压、接触面积7、简单机械与功:杠杆、做功、斜面越陡8、机械能与内能:热传递、弹性势能、重力势能、机械能、燃料的热值9、电与磁: 开关断开、电熨斗、铁钴镍、元器件、铁芯、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绝缘体、导体沈括---地磁场法拉第(磁生电----电磁感应---发电机) 奥斯特实验(电生磁----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右手螺旋定则)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电动机速度公式:t s v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密度公式:V m =ρ浮力公式:F 浮=G – F物理量 单位v ——速度 m/s km/hs ——路程 m km t ——时间 s h物理量 单位G ——重力 N m ——质量 kg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物理量 单位ρ——密度 kg/m 3 g/cm 3m ——质量 kg g V ——体积 m 3 cm 3单位换算:1kg=103 g 1g/cm 3=1×103kg/m 3 1m 3=106cm 3 1L=1dm 3 1mL=1cm 3物理量 单位F 浮——浮力 NG ——物体的重力 N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单位换算: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 1min=60sF 浮=G 排=m 排gF 浮=ρ水gV 排F 浮=G压强公式:p =S Fp =ρgh帕斯卡原理:p 1=p 2 2211S F SF =或2121S S F F =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 = 滑轮组:F =n 1(G 物 +G 动 )s =nhW =F sP =t W物理量 单位F —— 动力 NG物——物重 N G 动为动滑轮重力(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机械效率: 总有用W W =η×100%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保证 △t >0)燃料燃烧时放热Q 放= mq★电流定义式:t Q I =欧姆定律: R UI =电功公式: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初二物理全册概念整理
第一章声现象1、科学探究的要素:⑴发现并提出问题⑵做出假设和猜想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⑷通过观察等途径来收集证据⑸评价⑹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⑺交流与合作2、声音产生的原因、声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速、声波、声能声音在空气中转播的速度为340米/秒(15℃),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5、声音的特征(三要素)⑴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同振幅有关。
(振动的幅度)⑵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音调同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快,音调高。
频率是指声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⑶音色(音品):声音的品质;不同的音色有不同的波形。
6、乐音和噪声⑴乐音:通常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有规律的。
⑵噪声:通常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属于噪声。
7、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产生处,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使噪声减弱。
8、人耳听不见的声音⑴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⑵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⑶可听见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9、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10、超声波的应用:⑴制成声纳⑵B超⑶超声波速度测定器⑷超声波清洗器⑸超声波焊接器11、次声波的特点和监控⑴特点:传得远,容易绕过障碍物、无空不入⑵监控得目的:避免它的危害,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作为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第二章物态变化1、温度计的制造原理:测温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性质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②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③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量的物体接触;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摄示度(℃)的规定方法:以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腾是的温度作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摄示度(瑞典的摄而修斯首先规定)4、“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大量的热,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教强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本领;城市中水面小,地面的含水量小,致使水的蒸发少,加之空气流通不畅,城市中的热不能及时的传播出去等。
八年级物理期末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有哪些
八年级物理期末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有哪些八年级物理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在期末考试中,学生们常常会因为一些易错知识点而丢分。
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八年级物理期末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
一、机械运动1、对参照物的理解学生容易在选择参照物时出现错误。
例如,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没有明确选定的参照物。
要记住,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2、速度的计算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v = s/t ,但在计算时,容易忽略单位的统一。
例如,路程的单位是千米,时间的单位是小时,而速度的单位应该是千米/小时;如果路程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
3、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有些同学会错误地认为,几段路程上的速度求平均值就是平均速度。
二、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有些同学会误以为只要物体运动就会产生声音。
同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这一点也容易被忽略。
2、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音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音色则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学生常常会混淆这三个概念,导致在相关题目中出错。
3、超声和次声超声和次声的频率范围容易记错,而且对于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容易混淆。
三、物态变化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其图像有水平段;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持续上升或下降,图像没有水平段。
学生在分析图像时容易出错。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它们的发生条件、影响因素等都不同。
例如,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需要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
学生容易将两者的特点弄混。
3、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这个知识点需要牢记,在判断物态变化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时容易出错。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2024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梳理 2024》物理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初二物理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奇妙物理世界的大门。
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学习声、光、热等现象的基本规律,为后续更深入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一、机械运动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 时间的单位有秒(s)、分(min)、小时(h)等。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停表等。
-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
2.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 参照物是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 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
公式为 v = s/t,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 速度的单位有米/秒(m/s)、千米/小时(km/h)等。
1m/s = 3.6km/h。
-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二、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2. 声音的特性-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此外,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物理必修三目录
物理必修三目录一、声现象1.1 声波的产生与传播1.2 声波的特性:音调、响度与音色1.3 声波的应用:超声波与次声波1.4 声音的反射与折射1.5 声波的干涉与衍射二、物态变化2.1 物态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2.2 物态变化的热学原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2.3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守恒2.4 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光现象3.1 光的直线传播3.2 光的反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3.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及其应用3.4 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波动性质3.5 光的色散:光谱与颜色3.6 光的偏振:偏振现象与偏振片四、力和运动4.1 力的基本概念:力的性质、力的分类、力的单位4.2 牛顿运动定律:惯性、加速度、作用与反作用4.3 运动的基本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4.4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五、动量和冲量5.1 动量的概念与计算5.2 冲量的概念与计算5.3 动量定理:力与时间的乘积5.4 动量守恒定律:无外力作用下的系统动量不变5.5 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问题中的应用六、能量和功6.1 能量的基本概念:动能、势能、内能、电能、磁能等6.2 功的概念与计算:功等于作用力与位移的乘积6.3 动能定理: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6.4 势能定理:保守力做功与势能变化的关系6.5 机械能守恒定律:系统机械能保持不变七、电路和电流7.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源、负载、导线、开关7.2 电流的概念与计算:电流的强弱与方向7.3 欧姆定律:电压、电阻与电流的关系7.4 串并联电路的特性与计算7.5 电路的功率与能量转换八、磁场和电磁感应8.1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的方向、磁感应强度8.2 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安培力8.3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8.4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8.5 变压器与电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以上是物理必修三的目录大纲,涵盖了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力和运动、动量和冲量、能量和功、电路和电流、磁场和电磁感应等方面的内容。
八年级物理考点跟踪同步训练
八年级物理考点跟踪同步训练一、声现象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
3. 声速: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一般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4. 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声音的品质。
二、光现象1.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2.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去,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因为速度不同而发生折射,折射角一般不等于入射角。
三、透镜及其应用1.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 透镜成像规律:物体位于焦点以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实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位于焦点以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四、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
3. 汽化和液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4. 升华和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五、电流和电路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 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组成完整的电路。
3.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4.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六、电压和电阻1. 电压的作用: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
2. 电源的作用:电源为电路提供电压。
3. 电阻的作用:电阻阻碍电流的流动。
4.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总电流等于各分电流之和。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分析一、声现象及其特征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声现象部分主要介绍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征。
内容涵盖声波的形成、声速的计算、回声现象、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等。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以及人耳如何感知声音的。
教材通常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光现象与传播本部分涉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以及光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等基础知识,并了解光学仪器如凸透镜、凹透镜等的成像原理。
此外,学生还将通过探究光的色散、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深化对光的本质和传播规律的理解。
三、物态变化与探究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将介绍物质的三态变化及其吸放热过程,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探究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并理解物态变化与热传递的关系。
四、质量与密度概念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质量和密度的概念,以及它们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
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学生将学会计算物体的密度,并了解密度与物质组成的关系。
五、力与运动规律力和运动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教材将介绍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学生将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如何通过力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此外,学生还将探究摩擦力、重力等常见力的特点和作用方式。
六、压强与浮力探究压强和浮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教材将介绍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单位,以及浮力的产生条件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学生将了解液体和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分布规律,以及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七、简单机械与应用在这一部分,学生将学习杠杆、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探究,学生将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力学特性,并学会计算机械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现象【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B.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2. (2016•山西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蝉声、鸟声”靠音调区分B.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音C.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大钟振动产生的D.诗句“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中“笛声”是靠笛子传播进入人耳的3.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4. 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使音叉尽快停下来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5. 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的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这一现象说明( )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6. 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7. 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在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很短,所以人听不到 C.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就是超声波 D.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8. (2016•番禺区校级模拟)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
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一定影响,下列有关广场舞的说法正确的是()A.广场舞对周边休息居民造成影响,主要是因为广场舞的音调太高B.广场舞对周边休息居民造成影响,主要是因为广场舞的响度太大C.为使双方的利益得到尊重,和谐相处,有效并合理的方法是禁止广场舞活动D.为使双方的利益得到尊重,和谐相处,有效并合理的方法是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上一个防噪声的耳罩9.“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色音调B.音色响度C.音调响度D.音色音调响度二、填空题10. (2016•柳州二模)“中国好歌曲”比赛现场,歌手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现场观众会将手机调成静音状态,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_减弱噪声。
11.回声是声波的反射在人耳引起的感觉,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s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
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如果一个人在山谷中距峭壁11.5m的位置对着峭壁大声喊话,则他能否听到回声(填“能”或“不能”);他感觉声音(填“加强”或“没有加强”)。
已知声速约为340m/s。
12.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
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
13. 小张在火车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所坐的火车与一列鸣笛的火车会车时,火车笛声的音调有明显的先高后低的现象。
请你针对火车笛声音调的变化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14.如图所示装置中,敲响右边的小鼓,会看到的现象是:在左侧相同的鼓边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1)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以形式传播,空气可以传播声音;(2)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仍就”“不”)会看到泡沫小球,这说明。
光现象【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长春)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水中倒影 B.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坐井观天2.下列物理现象中,有一个形成的原因与其他不同的是()A.早上人们能看到位于地平线之下的太阳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比实际位置要高些C.人在湖边看到的自己在水中的倒影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断了3.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天空,会看到繁星闪烁,像是顽皮的孩子在不时眨着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B.被其它星体瞬间遮挡的结果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D.以上都不对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画出的潜望镜的示意图,使用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的物体AB的像是()A.放大的倒立的实像B.缩小的倒立的实像C.等大的倒立的实像D.等大的倒立的虚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6.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7.以平面镜MO和NO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侧面EN上开有一个小孔P,如图所示。
一位观察者在盒外沿与EN平行的方向走过时,通过P孔能几次被S所发出的光照射到()A.1次B.2次C.3次D.4次8.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光的折射和反射路径的是()9.(多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二、填空题10.小孔成像是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传播的原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
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大约要用8 min 20 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_______m。
11.(2015•绵阳)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光的现象;午后,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现象。
1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_______°。
13.如图所示是一台验钞机,它工作时,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在一种看不见的光的照射下会发光,这种看不见的光是。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三、实验探究题14. (2015•南京)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 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15. 如图所示,夏天的一个傍晚,有一个小孩站在池塘边看到了水中有一轮弯弯的月亮。
请你运用光学知识作图说明这个小孩为什么能看到水中的明月。
(保留作图的痕迹)16.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是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的: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所示;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请你针对孙悦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孙悦同学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2)孙悦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说明正确做法。
物态变化【巩固练习】一、选择1.(2015•济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 ()A.景区喷雾B.人造雪景C.撒盐融雪D.人工降雨)A.南极的冬季气温一般都在-40℃以下,测量南极气温应选择酒精温度计B.通过表中材料可知常温下水银是液态的C.钢块掉入铜水中会熔化D.酒精在-121℃是固态3.如图所示,在一个大烧杯中放入一些碎冰,在一支试管中也放入一些碎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则试管中的冰()A.与烧杯中的冰一起熔化B.在烧杯中的冰未熔化完之前不会熔化C.温度总比烧杯中的冰温度高D.只有少量的冰熔化4. 用手的指端去触摸0℃的水和0℃的冰,结果()A.感觉一样冷,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B.感到水更冷,因为“湿冷”比“干冷”更冷C.感到冰更冷,因为冰在熔化时要吸热D.可能感到水更冷,也可能感到冰更冷,因为每个人的体温不同,感觉不一样5. 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A.凝固点高B.凝固点低C.比热容大D.比热容小6.“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
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卤则没有。
小红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发现两边的加热情况相同,但红汤卤一侧首先沸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红汤卤与清汤卤的比热容近似相同B.红汤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C.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热量散失少D.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沸点比清汤卤的低7.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8.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9. 厨房小知识:(1)取热鸡蛋时,手上蘸点水,手就不会烫伤,这是由于水时吸收热量;(2)蒸馒头时,锅盖的周围会流汗,这是现象;(3)炒菜时向锅里加碘盐,很快菜就“咸”了,这是现象。
10.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__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