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比例线段》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上册《成比例线段》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成比例线段》教案、教学设计
(4)拓展提高:引导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知识解决复杂几何问题,如相似三角形中的成比例线段问题;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成比例线段的重要性。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四)课堂练习,500字
为了巩固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知识的掌握,我将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给出一些成比例线段的判定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知识解决;
3.拓展练习:给出一些复杂几何问题,如相似三角形中的成比例线段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4.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几何规律;
(3)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成比例线段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初中成比例线段教案

初中成比例线段教案

初中成比例线段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性质;2. 学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3. 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成比例线段的性质。

教学准备: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线段比例关系。

2. 学生观察并讨论,尝试解释这些比例关系。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介绍成比例线段的概念,解释线段比例关系的意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探究成比例线段的性质,通过示例和练习加深理解。

3. 教师强调成比例线段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注意比例线段的性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应用拓展(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的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3. 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解题方法,强调成比例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和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线段比例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新课讲解和课堂练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

在应用拓展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成比例线段的知识。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成比例线段 优秀教案

成比例线段 优秀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

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及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对知识就是力量的客观认识,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1.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以及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

2.用引入比值K的方法,探索比例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举例说明生活中大量存在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

如:照片、放电影中的底片中的图与银幕的象、不同大小的国旗、两把不同大小都含有30°角的三角尺等。

2.美丽的蝴蝶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之比约为0.618.一些长方形的画框,宽与长之比也设计成0.618,许多美丽的形状都与0.618这个比值有关。

你知道0.618这个比值的来历吗?说明学习本章节的重要意义。

二、探究新知1.做一做图24.2.1(1)在上面的格点图中,如果设水平(或竖直)的相邻两格点间的距离为1cm ,那么 AB=___,BC=___,A ′B ′=_____,B ′C ′=_____;(2)计算B A AB ''=______,C B BC ''=____; (3)显然AB 、BC 、A ′B ′、B ′C ′不相等,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从而你能发现B A AB ''与C B BC ''之间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

2.比例线段(成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此时也称这四条线断成比例。

注:①如果四条线段a ,b ,c ,d ,且)::d c b a dc b a ==(或,则a 、b 、c 、d 四条线段成比例;反之a 、b 、c 、d 四条线段成比例,则有)::d c b a dc b a ==(或 ②如果)::d c b a dc b a ==(或,则a 、b 、c 、d 叫做组成比例的项,b 、c 叫做比例内项,a 、d 叫做比例外项,d 叫做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成比例线段教案初中

成比例线段教案初中

成比例线段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2. 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2. 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2. 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线段的基本概念,如线段的定义、长度等。

2. 提问:线段之间有没有可能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如果四条线段a、b、c、d满足a/b = 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2. 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a) 如果四条线段a、b、c、d满足a/b = c/d,那么它们是成比例线段。

b) 如果两条线段a和b与另外两条线段c和d分别成比例,即a/b = c/d,那么这四条线段也是成比例线段。

3. 举例说明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展示和讲解。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实际问题题目,让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展示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2. 提问:你们认为成比例线段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题答案,评估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成比例线段的课堂测试,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一份关于成比例线段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调整。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成比例线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成比例线段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效果还不错。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时仍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个别辅导和反复练习,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但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依赖思想,个别成员不够积极参与。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打算在下次活动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鼓励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
-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包括比例的倒数性质(如果a:b=c:d,则b:a=d:c)、交叉相乘性质(如果a:b=c:d,则ad=bc)等。这些性质是解决比例问题的关键,需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并通过练习题巩固。
-应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比例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如计算线段长度、解决比例分配问题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成比例线段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成比例线段的基本概念。成比例线段指的是两条线段之间存在一个常数k,使得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一条线段长度的k倍。它在几何图形的相似性、比例尺的计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图中有两条线段AB和CD,已知AB的长度是CD的两倍,我们将通过这个案例来展示成比例线段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成比例线段
2. 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断方法
3. 能够计算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与判断
2. 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计算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数学教材
2. 工具:直尺、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
Step1 引入新知
1. 先展示两条直线段,长度不一样,然后问:这两条线段有什么关系?
2. 学生回答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比相等,这两条线段之间会有什么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后,从引导到定义,告诉学生这两个线段是成比例线段。

Step2 判断成比例线段
1. 给出一些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线段。

2. 提示学生注意线段的比例关系,即长度比相等。

3. 让学生通过计算判断线段的比例关系。

Step3 计算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
1. 给出一些已知的成比例线段,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比例关系。

2. 提示学生可以通过计算线段的长度来得到比例关系。

Step4 巩固与拓展
1.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判断、计算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

2. 鼓励学生多使用判断方法,巩固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
两条线段的长度比相等。

成比例线段的判断:
计算线段的长度比是否相等。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成比例线段(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成比例线段(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成比例线段的知识点,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2.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如: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成比例线段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成比例线段的知识点,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2.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如: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成比例线段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定义,理解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能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对成比例线段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3.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成比例线段的知识,对线段进行合理的比较和判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成比例线段(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成比例线段”,这是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的内容,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首次系统接触比例线段的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等基础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成比例线段的概念较为抽象,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符合他们思维水平的学习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成比例线段-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成比例线段-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成比例线段-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点概述成比例线段是指两个线段在同一直线上,且与第三个线段成比例关系。

在本节课中将涉及到以下几个知识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及判定;•比例线段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掌握判定成比例线段的方法。

2.了解比例线段的性质,掌握利用比例线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成比例线段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及判定,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复杂问题。

四、教学环节及课时安排1.引入例子(15min)–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及判定。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两个线段成比例关系。

2.讲解(30min)–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及判定方法。

–讲解比例线段的性质,例如:比例线段的比例相等,等比例线段中的角度相等等等。

3.练习(35min)–进行简单的例题练习,巩固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分组进行复杂问题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比例线段的性质及应用。

4.总结(10min)–通过课堂上的例题和练习,总结比例线段的定义及性质。

–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线段在现实中有怎样的应用。

五、教学策略本课程将会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成比例线段和比例线段的意义和应用。

2.通过简单和复杂的例子分别帮助学生理解成比例线段和比例线段的性质及应用。

3.分组讨论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引导学生按照用途分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吸收知识后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板书1.成比例线段的定义–两个线段在同一直线上且与第三个线段成比例2.成比例线段的判定–同一直线上两点的距离比相等–两个线段的比与第三个线段相等3.比例线段的性质–比例相等–等比例线段中的角度相等七、教学资源及参考资料教材: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参考资料:教学PPT, 练习题八、教学评估与调整教师将采用定期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和任务布置,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成比例线段—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成比例线段—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成比例线段—教学设计【教学参考】第四章图形的相似1.成比例线段(二)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这节课是“成比例线段”的第二课时,学生已经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观察了大量的图片,列举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认识了线段的比的知识,知道了选用同一单位长度量线段的长度,从而求出两条线段的比。

也学会了运用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图片创设的问题情境,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比例模型,初步掌握了解决有关比的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成比例线段的有关性质,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反而容易接受本节课的继续学习。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上一节课,学生已经收集了一些相似图形的图片,如大小不同的两张中国地图、国旗,同底相片等。

已经感受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各小组展示并讨论过线段比的事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的基础和能力。

难点处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推理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发扬小组合作的精神,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教师参与指点。

二、教学任务分析教科书在学生认识线段的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学好了本节课,既承接了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又为本章的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和相似多边形奠定了基础。

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学生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历运用线段的比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计算、讨论、想象等活动中获取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线比例线段的基本性质;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经历运用线段的比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观察、计算、讨论、想象等活动中获取知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成比例线段 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成比例线段 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成比例线段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

3. 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1. 成比例线段的判断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尺子、直尺、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线段的基本概念,如线段的定义、长度等。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线段的哪些性质和运算规则?二、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1. 引入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如果四个线段a、b、c、d满足a/b = c/d,称这四个线段为成比例线段。

2.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

3. 探讨成比例线段的一些性质,如成比例线段的长度比相等,任意两个成比例线段的乘积相等等。

三、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引入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a:b = c:d。

2. 探讨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成比例线段是比例的一种特殊形式。

3. 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比例中任意两个数的乘积相等,比例的两个内项之和等于两个外项之和等。

四、成比例线段的判断和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判断给定的线段是否成比例。

2. 讲解如何运用成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长度测量、图形划分等。

3.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运用成比例线段的知识解决问题。

2. 提问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性质以及与比例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运用成比例线段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教学评价环节,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成比例线段》优秀教案

《成比例线段》优秀教案

学习目标:1、了解线段的比概念。

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应用线段的比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线段的比的概念及其求解。

难点:求线段的比,要注意线段的长度单位一致。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 同学们,全等图形的概念是什么?在右面的图形中有全等图形吗?在右图中还有什么样的图形?图4-1-52. 请在右面图形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你发现这些形状相同的图形有什么不同?二、学习探究:1探究1:两条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ratio 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 ∶CD =m ∶n ,或写成错误!=错误!其中,线段AB ,CD 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错误!表示成比值,那么错误!=,或AB =·CD 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如图4-1-7,五边形ABCDE 与五边形A ′B ′C ′D ′E ′形状相同,AB =5 cm ,A ′B ′=3 cm ,AB ∶A ′B ′=5∶3,错误! 就是线段AB与线段A ′B ′的比,这个比值刻画了这两个五边形的大小关系.想一想: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你知道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线段比的事例?探究2:比例线段如图4-1-8,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EFGH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AB ,CD ,EF ,EH 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分别计算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归纳:成比例线段 简称 探究3:比例性质及应用如果a ,b ,c ,d 四个数成比例,即错误!=错误!,那么ad =bc 吗?反过来如果ad =bc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d 四个数成比例吗?满都户九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上)数学导学案 课 题:411成比例线段 课 时:35归纳:(1)如果dc b a =,那么 ; (2)如果bc ad =(d c b a ,,,都不等于0),那么 。

教学设计.1.2成比例线段 教案

教学设计.1.2成比例线段 教案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3.1.2 成比例线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两条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线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实例了解黄金分割,利用黄金分割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作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例性质的探索、推导,培养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对黄金分割的学习和理解,体会黄金分割比在科学实验、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比例线段的概念,黄金分割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列比例式,黄金分割的应用。

教学设计一.图片引入本章内容利用动漫舞台上主持人的不同位置得到不同的舞台效果导入本章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

出示课题:成比例线段二.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检测学生阅读课本第64页到65页的例3,回答下列问题:什么叫线段的比?什么叫成比例线段?再让学生自主完成下列检测题:如果那么===(1)3,20,:______.a mb cm a b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讨论:通过上面的检测题,让学生交流讨论,看看求线段的比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师生共同总结:(1)两条线段的比就是它们的长度的比;求两线段的比时,长度单位必须统一;比与所选线段的长度单位无关。

(2)两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

(3)两线段的比有顺序,除a=b 外,a:b ≠b:a,但a:b 与b:a 互为倒数。

出示例题:已知线段 a ,b ,c ,d 的长度分别为0.4c m ,2 c m ,1.6 c m ,8 c m ,问a ,b ,c ,d 是比例线段吗?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成比例线段是有严格顺序要求的。

练习:2、判断下列这组线段是否成比例线段?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练习讲解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比例线段”的概念,也是此概念很好的应用,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方法与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最后师生共同更正,评价。

)(2)2,3,:______;a b a b =-==若则2,3,:______.a cm b cm a b ===若则(3)4,6,:___;:___.c md m c d d c ====若则1,,,a b c d 、已知是比例线段.5,4,8,.a cmb cm d cmc ===若求20,10,20,40.a cmb cmc cmd cm ====由开头引入的动漫舞台上的主持人在舞台的四个不同位置,让学生来判断主持人在哪个位置会更自然得体一些?从而导入黄金分割。

4.1.1成比例线段(教案)

4.1.1成比例线段(教案)
-教师需要通过图示和具体的数字例子来解释这一性质,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4.1.1成比例线段”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判断物体大小比例的情况?”比如,在绘画时,如何按照一定比例缩小或放大物体。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成比例线段的奥秘。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觉得还可以拓展一些相关知识点,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让学生在学习成比例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知识体系。同时,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设计更多有趣、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我会在课后进行总结,以后主动提问,及时解决他们的疑惑。
举例解释: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例题,如“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cm、8cm、10cm,判断是否为成比例线段”,来强调成比例线段定义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难点1:成比例线段的判定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如何判断两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特别是在涉及多条线段时。
-教师应举例说明,如“线段a=4cm,线段b=6cm,线段c=8cm,线段d=12cm,判断哪些线段成比例”,并引导学生运用交叉相乘法进行判定。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成比例线段的性质,使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比例关系,提高几何直观素养。
2.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成比例线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逻辑思维素养。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成比例线段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素养。

《成比例线段优秀获奖教案

《成比例线段优秀获奖教案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核心理论,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所注重的重要环节之一。

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文件,对教育机构改革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解读。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和理论知识水平是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重要能力。

本课作为课本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贯彻,将课堂环节设计进行了细致剖析,力求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理想状态。

成比例线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性质.2.会求两条线段的比及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3.知道黄金分割的定义,会判断某一点是否为一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过程与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感知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对知识就是力量的客观认识,进一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能够灵活运用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掌握黄金分割的概念,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1.1、2、4、8这四个数成比例吗?如何确定四个数成比例?2.比例基本性质是什么?【教学说明】复习回顾,引入新课.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如下图,在方格纸上(设小方格边长为单位1)有△ABC与△A′B′C′,它们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试求出线段AB,BC,AC,A′B′,B′C′,A′C′的长度,并计算AB与A′B′,BC 与B′C′,AC与A′C′的长度的比值.【教学说明】注意:(1)两线段是几何图形,可用它的长度比来确定;(2)度量线段的长,单位有多种,但求比值必须在同一长度单位下,比值一定是正数,比值与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3)表示方式与数字的比表示类同,但它也可以表示为AB∶CD.2.什么是比例线段?【归纳结论】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作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3.能否将一条线段AB分成不相等的两部分,使较短线段CB与较长线段AC的比等于线段AC与线段AB的比呢?即,使得:CB AC AC AB.【教学说明】引导学生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计算、证明”等活动,得到并加深对黄金分割的理解.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已知四条线段a、b、c、d的长度,试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1)a=16cm,b=8cm,c=5cm,d=10cm;(2)a=8cm,b=5cm,c=6cm,d=10cm.(2)由已知得ab≠cd,ac≠bd,ad≠bc,所以a、b、c、d四条线段不成比例.2.若ac=bd,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答案】 B3.已知C是线段AB的一个黄金分割点,则AC∶AB为()【答案】 D6.已知a∶b∶c=4∶3∶2,且a+3b-3c=14.(1)求a,b,c;(2)求4a-3b+c的值.解:(1)设a=4k,b=3k,c=2k.∵a+3b-3c=14,∴4k+9k-6k=14,∴7k=14,∴k=2,∴a=8,b=6,c=4.(2)4a-3b+c=32-18+4=18.7.在△ABC中,D是BC上一点,若AB=15 cm,AC=10 cm,且BD∶DC=AB∶AC,BD-DC=2 cm,求BC.解:略.8.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图上测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5cm,则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多少米?解:设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x,则:15 2000x,x=5×2000=10000cm=100m9.在人体躯干(脚底到肚脐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例上,肚脐是理想的黄金分割点,即比例越接近0.618越给人以美感.张女士的身高为1.65米,身体躯干(脚底到肚脐的高度)为1.00米,那么她应选择约多高的高跟鞋看起来更美.(精确到十分位)10.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C,使AC>BC.解:作法:(1)延长线段AB至F,使AB=BF,分别以A、F为圆心,以大于等于线段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G,连接BG,则BG⊥AB,在BG上取点D,使BD=12 AB,(2)连接AD,在AD上截取DE=DB,(3)在AB上截取AC=AE.如图,点C就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教学说明】通过例题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线段的应用和黄金分割的意义.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课后作业布置作业∶教材“习题3.1”中第2、3、4 题.教学反思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理解比例线段的性质,初步掌握了比例线段在几何中的应用.本节课学习的黄金分割是一个新的概念,学生缺少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因此教学中在内容选择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选用大量图文作为背景,通过建筑、艺术、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体现数学丰富的文化价值.同时,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等相关内容,在实际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教学内容比较多,因为时间关系,有关黄金分割的相关计算和应用学生练习得比较少,部分学生对这种类型的题目掌握不好.另外学生对黄金分割点的证明理解还不到位.[教学反思]学生对展开图通过各种途径有了一些了解,但仍不能把平面与立体很好的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数学生不愿意自己探索,都要寻求帮助。

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教案标题:成比例线段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求解成比例线段的方法和技巧。

3. 能够应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 学生练习册或习题集。

3. 直尺、量角器等绘图工具。

4. 实际生活中的成比例线段示例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成比例线段的概念,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成比例线段示例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成比例线段,并请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向学生介绍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包括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比例线段的性质等。

2. 结合具体的示例,解释如何判断线段是否成比例,以及如何确定成比例线段的比例关系。

3. 介绍成比例线段的求解方法,包括使用比例关系、使用相似三角形等。

三、示范演示(15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给出一些成比例线段的问题,并演示解题过程。

2. 强调解题的步骤和技巧,如确定已知条件、列出比例关系、代入求解等。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分发学生练习册或习题集,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成比例线段的练习题。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解题思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的知识解决,并让他们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成比例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地图比例尺、建筑设计等。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性质和求解方法。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困惑,并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或图书馆,进一步了解成比例线段的应用领域和相关知识。

2. 提供更多的练习题和挑战题,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册或习题集,对其答案进行评分和反馈。

《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

《成比例线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如果四个线段a, b, c, d满足a/b = c/d,这四个线段称为成比例线段。

2. 成比例线段的性质:成比例线段的长度比例保持不变,即a:b = c:d。

3. 成比例线段的判定:判断四个线段是否成比例,可以通过比较两组对应线段的长度比例是否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教学难点: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得出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2. 第二课时: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3. 第三课时:练习成比例线段的判定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成比例线段定义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成比例线段判定方法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成绩,综合评价学生对成比例线段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课件和教学图片:用于展示成比例线段的例子和解释概念。

2. 练习题和答案:用于学生课后巩固知识和自我评估。

3. 教学视频或动画:可选,用于生动展示成比例线段的特点和应用。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 讲解与示范:清晰讲解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示例展示判定方法。

3. 互动与练习:学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并完成一些判断练习。

九、课后作业1. 完成一些关于成比例线段的判断题和应用题,以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道较复杂的成比例线段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解题过程。

《成比例线段 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成比例线段 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成比例线段成比例线段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掌握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直观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判定方法。

2. 成比例线段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1. 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

2. 成比例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2.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的习惯。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体验成比例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和性质。

2. 提供实物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成比例线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2. 探究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探究成比例线段的判定方法,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判定方法。

3. 学习成比例线段的性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总结成比例线段的性质,教师点评、总结。

4. 应用成比例线段解决问题: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的性质解决问题,教师点评、指导。

5.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补充。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生活中的成比例线段例子,下节课分享。

3. 思考如何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下节课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成比例线段最佳教案设计

成比例线段最佳教案设计

23.1.1 成比例线段教学目标1、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意义,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2、利用比例的性质,会求出未知线段的长.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成比例线段的意义,难点是利用比例的性质求未知线段的长. 教学过程 由下面的格点图可知,B A AB ''=_________,C B BC ''=________,这样B A AB ''与C B BC ''之间有关系_______________.图24.2.1概括像这样,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如dc b a =(或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此时也称这四条线段成比例.例1 判断下列线段a 、b 、c 、d 是否是成比例线段:(1)a =4,b =6,c =5,d =10;(2)a =2,b =5,c =152,d =35.解 (1) ∵3264==b a ,21105==d c , ∴ dc b a ≠, ∴ 线段a 、b 、c 、d 不是成比例线段.(2) ∵ 55252==b a ,55235152==d c , ∴ dc b a =, ∴ 线段a 、b 、c 、d 是成比例线段.对于成比例线段我们有下面的结论: 如果dc b a =,那么ad =bc .如果ad =bc (a 、b 、c 、d 都不等于0),那么dc b a =. 以上结论称为比例的基本性质.例2 证明:(1)如果d c b a =,那么dd c b b a +=+; (2) 如果d c b a =,那么dc c b a a -=-. 证明(1)∵d c b a =, 在等式两边同加上1,∴11+=+dc b a , ∴ dd c b b a +=+. (2) ∵ d c b a =, ∴ ad =bc ,在等式两边同加上ac ,∴ ad +ac =bc +ac ,∴ ac -ad =ac -bc ,∴ a (c -d )=(a -b )c ,两边同除以(a -b )(c -d ),∴ dc c b a a -=-. 例3 早上8点与中午12点两个时刻,某地一根高为30米的旗杆的影长分别为40米、10米,在相应时刻,旗杆的高与影长的比分别是多少?早上8点身高为1.5米的小王在地面上的影长是多少? 解:303404=,30310= 设小王在地面上的影长是x ,由题意得1.534x = 解得2.4x =答:略.例4 如图,已知AB=6,AC=4,BC=5,且BD CD AB AC=,试求CD 的长. 分析: “设比值为k ”的方法,是求比例问题的一种重要而又普遍使用的方法.本题也可通过列方程来求CD 的值.解:∵BD CD AB AC= ∴BD AB CD AC = ∵AB=6,AC=4,∴32BD AB CD AC == 设BD=3k ,则CD=2k , ∵BC=BD+CD∴5=3k +2k∴k =1 ∴CD=2练习1.判断下列线段是否是成比例线段:(1)a =2cm ,b =4cm ,c =3m ,d =6m ;(2)a =0.8,b =3,c =1,d =2.4.2.已知: 线段a 、b 、c 满足关系式c b b a =,且b =4,那么ac =______. 3.已知23=b a ,那么b b a +、ba a -各等于多少? 回顾与反思1、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意义,会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2、利用比例的性质,会求出未知线段的长.。

初中成比例线段教案

初中成比例线段教案

教案:成比例线段教学目标:1.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掌握成比例线段的性质;2. 能够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求出成比例线段的比值;3. 能够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和性质;2. 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3. 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成比例线段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2. 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的掌握;3. 运用成比例线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成比例线段的图片或实物;2. 尺子、笔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成比例线段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初步感知成比例线段的概念;2. 提问:你们观察到这些线段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给出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如果四条线段a、b、c、d满足a/b = 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2. 讲解成比例线段的性质:成比例线段的长度比相等,即a/b = c/d = e/f;3. 给出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判断四条线段a、b、c、d是否成比例,只需要判断a/b是否等于c/d即可;4. 讲解如何求成比例线段的比值:如果四条线段成比例,那么它们的比值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 = c/d = e/f。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对成比例线段的理解;2. 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实际问题解决(15分钟)1. 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成比例线段的知识解决,如:在地图上,AB两地的距离是5cm,实际距离是100km,求地图的比例尺;2.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性质和应用;2. 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想法吗?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课后练习题;2. 让学生找一些成比例线段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比例线段》教案
教案目标
1.了解两条线段的比和比例线段的概念;
2.能根据条件写出比例线段;
3.回运用比例线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案重点、难点
教案重点:比例线段的概念.
教案难点:例题中要求根据具体问题发现等量关系,找出比例式,有一定的隐蔽性,是本节教案的难点.
知识要点
1.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叫做两条线段的比.
2.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重要提示
1.用方程思想寻找几何图形中四条线段成比例是常用方法.
2.四条线段成比例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教案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举四个数成比例,并写出比例式,指出比例内项、外项、第四比例项.
2.说出比例的基本性质.由ad =bc 可推出哪些比例式?
3.练习:(1)若3x =4y ,求x y 、x x -y 、x -2y
x +y 的值.
(2)若a +b a =53 ,求a -2b b 的值.
(3)x :y :z =2:3:4,求x -y +z
2x +3y -z 的值.
(4)已知a :b :c =3:4:5,且2a +3b -4c =-1,求2a -3b +4c 的值.
(5)已知线段AB =15cm ,CD =20cm .求AB :CD 的值.
二、设置问题,探究新课
如何定义两线段的比呢?什么是比例线段?
在同一长度单位下,a ,b ,两线段长度的比叫做这两线段的比.记为a :b 或a b
注意:(1)两线段是几何图形,可用它的长度比来确定;
(2)度量线段的长,单位多种,但求比值必需在同一长度单位下比值一定是正数,比值与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3)表示方式与数字的比表示类同,但它也可以表示为AB :CD .
比例线段:一般地,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比,即a b =c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老教材定义:如果四条线段的长度成比例,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三、模仿与应用
例题:已知线段a =10mm ,b =6cm ,c =2cm ,d =3cm .问:这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为什么?
答:这四条线段成比例
∵a =10mm =1cm
∴a c =12 ,d b =36 =1
2
∴a c =d
b ,即线段a 、
c 、
d 、b 是成比例线段.
想一想:是否还可以写出其他几组成比例的线段.
反思: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有两种:
(1)把四条线段按大小排列好,判断前两条线段的比和后两条线段的比是否相等.
(2)查看是否有两条线段的积等于其余两条线段的积.
例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请找出一组比例线段,并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比例基本性质,要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只要采取什么方法(看其中两条线段的乘积是否等于另两条线段的乘积)
(2)已知条件中有三角形的高,我们通常可以把高与什么知识联系起来?
(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等式?根据所得
的等式可以写出怎样的比例式.
例如图,是我国台湾省的几个城市的位置图,问基隆市在高雄市的哪一个方向?到高雄市的实际距离是多少km ?
注意:要设实际距离为s ;求角度时要注意方位.
解:从图上量出高雄市到基隆市的距离约35mm ,设实际距离为s ,则
A B C
D
3519000000s = 359000000s =⨯∴=315000000(mm )
即s =315(km )
如果量得图中28α∠=︒,我们还能确定基隆市在高雄市的北偏东28︒的315km 处. 补充练习:
1.已知线段a =30mm ,b =2cm ,c =4
5 cm ,d =12mm ,试判断a 、b 、c 、d 是否成比例线段. 2.已知a 、b 、c 、d 是比例线段,其中a =6cm ,b =8cm ,c =24cm ,则线段d 的长度是多上?
3.已知三角形三条边之比为a :b :c =2:3:4,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 ,求各边的长.
4.已知A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60km ,画在图上的距离A 1B 1是6cm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5.现在有一棵很高的古树,欲测出它的高度,但又不能爬到树尖上去直接测量,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A
B C
E
D
类题: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一电视塔在地面上影长为180m ,同一时刻高为2m 的竹竿的影长为3m ,那么电视塔的高是多少?
6.如图,已知AD ,CE 是△ABC 中BC 、AB 上的高线,求证:AD :CE =AB :BC
7.如图,在Rt △ABC 中,CD ⊥AB ,DE ⊥AC ,请找出一组比例线段,并说明理由.
8.如图,已知32AD AE DB EC ==,求AB EC AB DB AE AD
,, 9.育美中学请张工程师设计学校的矩形花坛的平面图,这个花坛长为20m ,宽为12m .
(1)在比例尺为1:100的平面图上,这个矩形花坛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在平面图上,这个花坛的长和宽的比是多少?
(3)花坛长和宽实际比是多少?
(4)你发现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四、课堂小结
1.两条线段的比及比例线段的概念;
2.方程思想的体现;
3.比例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