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布局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武汉临空经济区物流走廊布局研究

关于武汉临空经济区物流走廊布局研究

关于武汉临空经济区物流走廊布局研究发表时间:2020-07-30T16:52:14.18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期作者:周军[导读] 武汉临空经济区位于武汉市西北部,占地面积1100km2,其中,武汉950km2、孝感150km2。

摘要:通过对东西湖区、黄陂临空经济区、孝感临空区物流园区、物流通道现状的全面调研,摸清底数,进而统筹谋划武汉临空经济区物流走廊建设,提出项目建议,实现两市三区(武汉市、孝感市,东西湖区、黄陂区、孝感市临空区)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体化融合发展。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物流园区、物流走廊一、发展现状武汉临空经济区位于武汉市西北部,占地面积1100km2,其中,武汉950km2、孝感150km2。

涵盖武汉黄陂区、东西湖区和孝感市孝南区部分区域。

主要发展航空运输、物流、飞机维修保养等空港产业,既是武汉市重要的产业次区域,也是物流最集中、最发达的区域。

近几年来,两市三区坚持“四统四分”原则(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口径,分区管理、分区招商、分区建设、分组团发展),临空经济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逐步形成。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及大批企业的入驻园区,四大物流园区实现无缝衔接,促进融合发展迫在眉捷,统筹谋划物流走廊势在必行。

(一)物流园区目前,临空经济区内布局了东西湖综合物流园、天河空港综合物流园、汉口北综合物流园、孝感临空物流园四大物流园区,汇集了中部地区综合运力最强的国际航空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及大型铁路货场、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临空经济区紧邻长江武汉新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沪蓉高速公路,具有较强的交通设施优势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二)物流通道1.高速公路通道对外公路通道方面,临空经济区现已形成“6纵2横”高速公路网,6纵分别为京珠高速、硚孝高速、汉十高速、机场第二高速、机场高速、岱黄高速;2横分别为武汉绕城高速、四环线。

东西湖区暨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东西湖区暨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21.5%
2.7% 3.7%
2.9% 4.1%
8.3%
5.1%
10.2%
41.5%
食品饮料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塑料制品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医药制造业 其他产业
60%
40%
20%
0% 2001
2002
90
80
70
60
50
40
30
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都市发展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
城市空间结构,整合新城和与之联动发展的新城组团轴向延展、组团式布局,形成东部、东
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六大新城组精群选。ppt
5
分第
一 规划背景武、汉市战城略市总定体位规及划(发20展10策-20略20年)
一 部
精选ppt
10
分第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一 部
1.1、 东西湖战略定位和发展策略
一是自主创新、强化集聚,打造武汉市制造业发展的引擎。充分利用台商投资和临空经济两大优
势,突出产业的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强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形成“2+2+3”的产业发展模式,即, 继续做强食品、机电两个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通讯信息、航空航天产业等2个临空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 节能环保、生物等3个战略新兴产业,成为武汉市四大工业板块之一。2015年,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的 13%。
总体规划结构图
精选pp近t 期建设结构图
7
一 规划背景、战略定位及发展策略
3.1、 武汉市未来发展格局
优先形成“老三镇、新四极”的空间发展格局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

武汉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回顾与分析周睿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武汉430077)[摘要]近30年来,东西湖临空区从原有的农业区转变为拉动武汉经济发展的重要极点,通过对东西湖临空区的历史发展阶段分析,阐明了东西湖临空区跨越发展之路与区域开发区的不断升级和发展息息相关。

[关键词]武汉;东西湖临空区;发展;历史阶段[中图分类号]F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20)05-0033-02[作者简介]周睿全(1977-),湖北武汉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东西湖临空区,是武汉市十三个行政区之一,属于远城区范畴,由1958年通过围垦而来。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东西湖临空区迅速成为推动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之一,其跨越发展的区域实践与开发区不断升级和扩展的历程密不可分。

一、吴家山台商投资区———萌芽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东西湖临空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十分落后,由吴家山、慈惠墩、走马岭、新沟、柏泉、径河等11个农场组成,属于典型的农业区,农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

东西湖临空区落后的经济社会面貌,促使区域政府将经济发展作为东西湖实现变革的第一要务。

(一)加快招商引资步伐1992年,为了更好的落实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精神,加快湖北以及武汉对外开放步伐,以吸引其他国家和地区客商投资的对外经济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正式获批。

吴家山台商投资区以引进台资为主要方向,同时也大力吸引香港、日韩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跨国企业投资。

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初始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处于东西湖区的核心区域,距市中心12公里,距汉口火车站7公里,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8公里。

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周边交通十分便捷,拥有以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汉渝铁路、汉水码头、机场高速、金山大道为主的全方位立体交通网。

在核定的投资区内,根据企业的投资强度、生产规模以及税收总额,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给予土地以及税收方面的配套优惠。

基于SWOT分析的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

基于SWOT分析的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

功 能 的步 伐 。2 0 0 9年 国 家 发 改委 物 流业 调整 和 振 兴 规 划 明确 了武 汉 的 “ 国性 物 流 节 点 城 市 ” 地 位 , 武 汉 也在 中 部 全
率 先 获 批 保 税 物 流 中心 ,7 家世 界 5 0 强 企 业 选 择 在 武 汉 7 0
W u n. ha
[ e r s S O b n e o it scn e; e eo igs ae y K y wo d ] W o d dlgsi e tr d v lpn t tg c r
1 引 言
Hale Waihona Puke 汉 将 在 发 挥承 东 启 西 和 产 业 发 展 优 势 中率 先 崛 起 ,建 设 全 国 重 要 的 能源 原 材 料 基 地 、 现 代 装 备 制 造 及 高技 术 产 业 基 地 和
基 于 S OT 析 的 武 汉 东 西湖 保税 物 流 中 心 W 分
口 吕 昊 ,李 洁
( . 1 中南 民族 大学 外 院 学 院 ,湖 北 【 摘 武汉 4 0 7 ; 2敦 豪 全 球 货 运 (中 国 )有 限 公 司 ,湖 北 30 4 . 武汉 401 ) 3 0 5 要 】 文 中 以 S OT 理 论 为 基 础 ,结 合 武 汉 的特 殊 性 ,对 武 汉保 税 物 流 中心 进 行 了分 析 。 得 出结 论 :在 W
武 汉发 展 保 税 物 流 中 心应 加 强 物 流信 息 化 建设 ,加 强 科 学 管 理 ,强 化 和 创 新 物 流 增 值 服 务 。
【 关键 词 】S OT;保 税 物 流 中心 ;发 展 战略 W 【 图 分 类 号 】F 5 中 20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号 】 1 7 — 9 3 ( 0 )0 — 0 9 0 文 6449 2 1 1 901-3

基于SWOT分析的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

基于SWOT分析的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

基于SWOT分析的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
吕昊;李洁
【期刊名称】《物流工程与管理》
【年(卷),期】2011(033)009
【摘要】文中以SWOT理论为基础,结合武汉的特殊性,对武汉保税物流中心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在武汉发展保税物流中心应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强化和创新物流增值服务.
【总页数】3页(P19-21)
【作者】吕昊;李洁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院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敦豪全球货运(中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50
【相关文献】
1.基于SWOT分析的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 [J], 吕昊;李洁
2.“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优质教育之武汉东西湖改革示范全国领先三十载铸就职教品牌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J], ;
3.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发展建议 [J], 郭虹
4.东西湖腾飞中的吴家山新城——武汉市东西湖区建设局建设剪影 [J], 无
5.东西湖将崛起生态新城——访中共武汉市东西湖区委书记贾耀斌 [J], 张小杉;贾耀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建立六大物流园区

武汉建立六大物流园区

武汉建立六大物流园区《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依托铁、水、公、空综合交通体系,物流业发展方向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物流空间布局与“1+6”城市空间格局相融合,物流节点选址与四大工业板块、“6+3”新型工业示范园区、九大产业集群和商贸聚集区相配套。

在中心城区布局、8类专业物流中心、建设100个物流配送站,形成以武汉为区域物流组织中心的辐射系统布局:1小时辐射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辐射中部省会城市、4小时辐射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中心城市、12小时辐射区域国际城市、24小时辐射全球城市。

借助中心城区中央商务圈的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优势,依托江岸丹水池地区、江汉中央商务区、硚口古田地区、汉阳王家湾地区、武昌总部经济聚集区、青山工人村工业园、洪山商务总部聚集区等建设物流总部基地,引进国内外物流、货运代理、快递、金融服务等企业设立管理型和运营型总部,形成集办公、采购、物流、结算、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物流总部聚集区。

空港综合物流园建设集国际货运中心(航空大通关基地)、保税物流园区、现代航空物流园于一体的空港综合物流园。

东西湖综合物流园依托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以及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之间(走马岭区域)规划建设7平方公里的电子商务与快递企业(总部)聚集区,建设东西湖综合物流园。

阳逻港综合物流园依托阳逻港,建设辐射中西部乃至全国、连接国际国内主要水运枢纽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汉口北综合物流园依托汉口北市场,加快建设铁路货运物流园、汉口北高新物流示范园、公路仓储物流园、港口水运物流园等项目,建成中部规模最大、设施配套最完善的现代商贸综合物流园。

郑店综合物流园充分发挥郑店区域京珠、沪蓉、青郑高速公路,107国道以及京广铁路等纵横交错的独特交通优势,重点为汽车及相关零配件、光电子产品、机械装备、高新电器、建材家俱等提供物流服务,开展汽车航班运输,打造集专线物流、仓储、货物集散、加工包装、信息处理及商品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园区。

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发展建议

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发展建议
理 等 四 大产 业 板 块 。
区, 到 上 世 纪末 。 我 国在 沿 海 地 区 已 设 立 了 天 津 港 、 沙头角、 宁 波、 大连等 1 5 个保税 区。 在 发 展过 程 中 , 根 据保 税 区 的地 理 优
势 和 区域 经 济 特 征 。 保 税 区 的 主导 功能 分 别 向贸 易 主 导 、 加 工
中部 崛起战略 中。 国家 明确 了中部地区作为能源原材料、
2 0 1 3年 6月
湖 北经 济 学 院学 报 ( 人 文 社会 科 学 版 )
o u ma l o f H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c o n o mi c s (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M S c i e n c e s
J u n . 2 0 1 3
Vo 1 . 1 0 N o . 6
第 1 0卷 第 6期
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的 功能定位与发展建议
郭 虹
( 江汉 大 学 商学 院金 融 与 国 际 贸易 系 , 湖北 武汉 4 3 0 0 5 6 ) 摘 要 : 以 中部 崛起 战 略要 求 为 出发 点 , 对 武汉 保 税 区 的功 能 定位 与发 展 模 式 进 行 了 分析 , 提 出 一 些 可供 选择
的发 展 建 议 。
关键 词 : 武汉 保 税 区 : 功 能 定位 ; 区港联 动 ; 区 区联 动


中国 保 税 区的 发 展 情 况
保 税 物 流 中 心 分 为 A 型 和 B型两 种 模 式 。A型 是指 以一 个 物 流 公 司 为 主 ,满 足跨 国公 司集 团 内部 物 流需 要 开展 保 税

建立“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区域发展作用分析

建立“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区域发展作用分析

建立“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区域发展作用分析作者:韩民春冯春晓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第03期我国的保税物流中心、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是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是在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并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经济开放区域,它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也是腹地经济与外部接轨的有效途径。

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规划中,武汉城市圈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中部地区区域效应最强的城市群之一。

目前,建在武汉东西湖区的保税物流中心,已通过国家海关总署、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实地联合验收,被正式授予合格证书。

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内现拥有中外物流企业700多家,形成10公里物流长廊,其幅射范围可达周边距离200公里以上。

因此,在武汉市建立保税物流中心,将对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外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与研究现状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和地区所设置的经济自由区名称繁多,规模各异,组织形态和功能也日趋复杂。

通常的称谓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自由区、对外贸易区、出口加工区、自由工业区、自由过境区、过境区、保税仓库等等。

国外的自由贸易区的出现较早,对其的研究也已经比较成熟,对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和发展持悲观论和乐观论观点的两派意见在自由贸易区产生的初期就出现了,而且两派意见的争论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仍在持续。

中国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步于保税区研究,1990年代后期随着保税区的设立和在发展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对保税区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研究大幅增加,而且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得以延伸。

这一时期由于我国己经设立保税区,在一定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保税区的产业结构、土地开发、税收与关税、管理体制、建设资金的融措、功能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进行了分析研究。

加入WTO前对保税区的研究多是围绕其定性、管理、政策法规、功能分析、海关监管等具体操作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布局研究
姓名:刘想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机械设计及理论
指导教师:董明望
20061101
业区紧21公里车程,与规划中的铁路大型货运编组站相毗邻,与深水良港集装箱码头又64公里的车程,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开展水、陆、空多式联运也相当合适,符合选址原则的要求。

(见图6-1)
图6-1武汉保税物流园区交通图
6.4.3选址方案的经济条件
(1)用地条件
该地为村民菜地,地势平坦开阔,地质条件良好,基本无建筑物,纵深1826余米,临街长1464余米,用地面积4000亩,大部分是农用菜地。

无拆迁费用,地价经济实惠,征地投资以及方苣工费用均较低,是武汉保税物流园区最佳的选址地点.
(2)经济条件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按设计2.6平方公里保税物流园区规模,总投资约在18.6亿元人民币左右,筹资方式由武汉市东西湖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代表政府出资兴建。

东西湖区为武汉市财政贡献大区,入均财政收入连年居湖北省、武汉市各区、县之首。

2004年,预计可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3亿元,其中年可用财力近8亿元,投资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另外湖北省、武汉市等上级部门也将给予大力支持,在财力上是有足够保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