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肿块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步骤
颈部包块诊断与鉴别诊断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1 深入研究颈部包块的发病机制
尽管我们已经对颈部包块的分类和诊断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各 种类型包块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为治疗提供理论依 据。
2 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目前颈部包块的诊断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未 来需要继续探索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体格检查
观察包块大小、形状、质地、活 动度等,同时注意检查颈部其他 部位有无异常。
影像学检查
B超
可显示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内 部结构,有助于判断包块性质。
CT或MRI
可更清晰地显示包块及其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有助于确定包块来源和性质 。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血常规
了解患者有无感染、贫血 等。
01
02
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而恶性肿瘤 生长迅速。
03
04
压痛与疼痛
良性肿瘤多无压痛,恶性肿瘤可 有压痛或自发痛。
炎症性包块与非炎症性包块鉴别
症状表现
炎症性包块常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 ,非炎症性包块则无此类表现。
病程发展
炎症性包块病程较短,经抗炎治疗后可消退 ;非炎症性包块病程较长,抗炎治疗无效。
2
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我们强调了鉴别诊断在颈部包块诊断中 的关键作用,通过详细分析各种包块的 特征,有助于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包块 ,避免误诊和漏诊。
3
诊断技术的进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颈部包块的 诊断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我们总结了目 前常用的诊断技术,如超声、CT、MRI 等,并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
颈部肿块诊断步骤、疾病规律及颈前区-颈侧区、颈后区疾病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
颈部肿块诊断步骤、疾病规律及颈前区,颈侧区、颈后区疾病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诊断步骤视诊要着重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表面皮肤色泽、有无搏动等现象。
触诊是颈部肿块的重要检查方法,可初步探知肿块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探查肿块的硬度、光滑度、活动度、有无波动感及肿块的大小、形态、有无压痛、搏动、震颤等情况。
X线、造影、B超、穿刺、脱落细胞检查、活组织检查、同位素、超声波检查等辅助检查可成为颈部肿块最后确诊重要依据,必要时可选择CT、磁共振检查,以提供确诊的可靠依据。
颈部肿块规律肿块加压回缩及体位试验多用于鉴别海棉状血管瘤;穿刺检查用于鉴别囊性肿瘤。
神经鞘瘤可吸出陈旧性血水,不凝固为特点。
颈部各分区肿块及其诊断要点颈部上界为下颌骨下缘、乳突、上项线及枕外隆突的连线,下界为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肩峰和第七颈椎的连线。
整个颈部可分为三部分:即颈前区,颈侧区、颈后区。
(一)颌下三角区1、涎石病及慢性颌下腺炎(1)临床上二者多并存或互呈因果关系,以中年男性多见,表现为颌下腺肿大,质地变硬,并且多为单侧受累。
(2)症状:涎石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为阻塞症状,在进食时,尤其以进酸性食物时腺体肿大、胀痛,称之为涎绞痛。
慢性颌下腺炎早期颌下区不适或轻微疼痛,口腔内常感有咸味,待颌下腺导管阻塞时,亦可发生涎绞痛。
(3)检查:肿大之腺体可有压痛,颌下腺导管口常有红肿,挤压腺体有时可有脓性或粘稠性分泌物自导管口溢出,口底扪诊可触及呈条索状的导管或可扪及导管内的结石。
(4)X线检查或造影:阳性结石X线咬合片可显影,阴性结石在碘油造影时可见导管充盈缺损或造影剂不连续。
慢性颌下腺炎时碘油造影常表现为导管外形不整齐,扩张或狭窄,分支导管扩张,形成所谓雪花状或葡萄状的影像。
2、慢性淋巴结炎(1)临床上表现为颌下区无痛性肿块,有时大、时小、反复肿大的发作病史,无腺体导管阻塞症状。
(2)肿块位置表浅,数日可能有多个,呈串珠状,可活动,腺体导管口粘膜正常。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与处理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与处理通过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可对颈部肿块有初步的诊断印象,如:①肿块所处的分区;②单发或多发;③实质性或囊性;④先天性或后天性;⑤原发性或转移性;⑥良性或恶性。
同时,为判明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应注意是否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
标签:颈部肿块鉴别诊断处理一、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能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有3种类型:①肿块在甲状腺内;②肿块在甲状腺表面,与甲状腺有直接的组织联系;③肿块在甲状腺表面无直接联系,但在甲状腺被膜内。
对于甲状腺内和其表面的肿块,临床体检难以鉴别,但与甲状腺有直接组织联系的表面肿块,可通过是否随伸舌运动而活动以区别。
1.随伸舌运动者(1)甲状舌管囊肿:为颈部先天性囊性疾病中最常见者,位于颈前舌骨以下,甲状腺峡部以上颈前正中线附近,有时稍偏左。
治疗:甲状舌管囊肿手术切除时应包括全部胚胎残留组织,否则囊肿会复发。
残留组织为一边界清楚的纤维束带,由囊肿向上延伸,常见的部位是在舌骨中央的背侧,与舌骨关系密切,故手术时要注意切除舌骨中段。
2.不随伸舌运动者多见于甲状腺病变。
二、不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块在排除甲状腺肿块后,可按肿块所处的颈部分区,考虑其好发疾病。
1.颈前三角区肿块1)腮裂囊肿与腮裂瘘治疗:襄肿连同瘘管切除,因囊肿来源于腮裂残留,故在囊肿的深部常有一条纤维组织束在颈内、外动脉之间上行,直达扁桃体附近的咽管上。
应将这一纤维组织束完全切除,否则易复发。
2)咽食管憩室治疗:手术切除时先切断甲状腺下动脉和中静脉后游离甲状腺左叶,在甲状腺和气管后方追寻到憩室起点切除。
同时,必须切断环咽肌,该肌恰在咽和食管交界处,为咽下缩肌的最下缘,在吞咽时发生痉挛是憩室的发生原因之一。
3)颈淋巴结核及寒性脓肿治疗:手术前如诊断明确,可先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链霉素、异烟肼和利福平等。
如果形成寒性脓肿,手术切开排脓后应将脓肿壁上的肉芽做刮片检查并做药敏试验,以后的治疗可参考药敏试验结果而作调整。
颈部肿块影像诊断
(二)增强检查
颈部软组织在平扫中多呈中等密度,多 数情况下与肿块密度相仿,CT平扫显示 不清或难以鉴别,因而颈部CT检查时常 需要增强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 软组织间X线吸收差别增大,从而提高病 灶的显示率和病变的检出率,特别是显 示肿块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造物剂为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剂量为100—150ml儿童按体重计2ml/kg。 造影剂注射的方法有二种,一为快速静脉滴注法,一 般先静脉推注50ml,60%的碘造影剂,余下的50—100ml 经静脉滴注.同时作CT扫描,二是一次静脉注射法(或称 造影剂团注法),注射造影剂100ml,在进入2/3造影用量 后开始扫描,这种方法节省时间,用药量较小,但发生副 反应的机会多,常引起病人恶心而影响图像质量。
(二)颈部筋膜
l、颈部浅筋膜包裹颈阔肌,一般很薄 2、颈部深筋膜分四部分 ①颈深筋膜浅层,围绕整个颈部包绕胸锁乳突肌和斜 方肌,向后附着于颈椎棘突,向前在正中线与对侧汇合。 ②颈深筋膜中层,在浅层的深面,包裹舌骨下肌群, 向上附着干舌骨,向下附于胸骨的颈静脉切迹后缘.向 外与胸锁乳突肌深面的筋膜融合。 ③颈脏筋膜,包绕颈部器官(喉、气管、咽、血管、 甲状腺)分脏层和壁层,脏层贴于各脏器的表面,壁层 包括全部脏内的外面,由壁层延续向外又包裹颈内静脉, 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之结构而构成颈动脉鞘。 ④椎前筋膜,覆盖在颈椎及颈深肌群前面的一层筋在舌 骨上有咽粘膜间隙,咽旁间隙,腮腺间 隙,颈动脉间隙、嚼肌间隙、咽后间隙 和椎前间隙等,在舌骨下有内脏间隙, 颈动脉间隙,咽后间隙、椎前间隙和颈 后间隙,不同间隙内有着不同的结构, 所发生的病变也不相同.
肌群
浅层肌群 :颈阔肌 .胸锁乳突肌 中层肌群 :舌骨上肌群:二腹肌、茎突 舌 骨肌、 颏舌骨肌、下颌舌 骨肌。 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 肌、甲状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 颈深肌群: 正中/头长肌、颈长肌。 两侧/前、中、外斜角肌。
颈部肿块的诊断
颈部肿块的诊断颈部肿块的诊断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项常见工作。
颈部肿块可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炎症、感染等。
对于颈部肿块的诊断,医生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然后根据病史和体检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特殊检查和鉴别诊断。
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颈部肿块的发生时间、症状的出现情况、肿块的大小、是否伴有疼痛、是否有全身不适等。
医生还会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是否有类似的肿块的疾病史、是否有肿瘤病史、是否有慢性炎症病史等。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颈部的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肿块的外观、大小、形状、质地等特征。
肿块的质地可以给医生一些线索,例如柔软的肿块可能是脂肪瘤,而硬结的肿块可能是恶性肿瘤。
医生还会检查肿块是否可移动,有无压痛等。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颈部周围的淋巴结是否肿大,以便判断颈部肿块是否与淋巴结肿大有关。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一些特殊检查来确定颈部肿块的诊断。
常见的特殊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超声波检查、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MRI)等。
血液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炎症指标、肝肾功能等,并且可以通过检查肿瘤标记物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超声波检查可以提供肿块的形态学信息,如大小、质地、血流情况等,有助于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
CT扫描和MRI可以进一步提供肿块的三维结构图像,有助于确定肿块的部位、大小和侵犯范围。
在特殊检查的基础上,医生可能还需要进行活检或穿刺吸引等操作来明确诊断。
活检是通过取出部分肿块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颈部肿块的良恶性。
穿刺吸引则是通过穿刺肿块并抽取细胞或组织样本,可以进一步确定肿块的性质和原因。
最后,根据病史、体检、特殊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确定颈部肿块的诊断。
常见的颈部肿块的诊断包括甲状腺肿瘤、淋巴结炎、囊肿、脂肪瘤、神经纤维瘤、颈部肿瘤等。
在得出诊断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是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并进行必要的随访和复查。
颈部肿块的诊治
二、颈部疾病
先天性疾病 炎性疾病 肿块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
甲状舌管囊肿/瘘管 鳃裂囊肿/瘘管 囊状水瘤
甲舌囊肿
颈淋巴管瘤
鳃裂囊肿
颈部炎性疾病
急慢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核 蜂窝织炎
颈部肿块性疾病
1、良性肿瘤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血管瘤 脂肪瘤 颈动脉体瘤
2、病程:
三、诊断
病史
年龄、性别
儿童、 老年男性
病程
诊断
体格检查
视诊 触诊 听诊 透光试验
肿块的位置、大小、硬度、有无搏动、压痛及放射性痛、 活动度
诊断
辅助检查原则
先无创、再微创、最后有创
诊断
辅助检查
腔镜检查
鼻内镜 电子喉镜 支气管镜 电子胃镜
分类
根治性颈清扫 改良根治性颈清扫 择区性颈清扫 扩大性颈清扫
颈清扫-选择
cN0:疾病部位,是否放疗 N1:择区性颈清扫 N2-N3:根治性颈清扫+放疗 对侧的处理
颈部皮肤血供
颈清扫切口1
颈清扫切口2
颈清扫切口3
内镜甲状腺手术
颈动脉体瘤
颈根部纤维母细胞瘤
颈部肿块性疾病
2、恶性肿瘤
转移性恶性肿瘤 原发恶性肿瘤
淋巴瘤 神经源性恶性肿瘤
颈淋巴结转移癌
颈部特点和规律
1、去除甲状腺肿块后,成年人颈部肿块中
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方法
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方法1.超声检查因其简便、无创,且可重复进行,故而成为颈部肿块辅助检查的首选方法。
应用此项检查可以了解肿块的大小、部位、形态,其与周围组织,特别是邻近血管的关系;肿块为实质性还是液性;有无结节,结节边界是否规整等情况。
然而超声影像对肿瘤的诊断仍不够理想,尤其是良、恶性的鉴别尚有困难。
2.X线拍片颈、胸部的x线正侧位平片检查可以观察颈部软组织块影,及其内有无钙化影,如沙粒样钙化影较常见于甲状腺乳头状癌;还可了解气管有无受压移位、狭窄、肺部有无原发灶或转移灶等情况。
3.CT、MRI检查对颈部肿块的定位和鉴别,不仅具有诊断意义,更具有指导手术的意义。
可观察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密度改变,在周围组织与肿块密度对比尚小时,还可通过注射造影剂行增强扫描,提高对肿瘤的分辨率。
对于判断肿块的良、恶性,以及了解肿块与周围组织、颈部大血管的关系上,有独到的优越性。
4.核素扫描可用于甲状腺肿块的鉴别。
此外,对于颈前正中线肿块,有排除异位甲状腺的意义。
5.喉镜和鼻咽镜检查淋巴结转移性恶性肿瘤中,原发灶多来自鼻咽、口咽、喉咽、喉部等区域,应用喉镜和鼻咽镜含纤维或电子鼻咽镜、喉镜对上述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寻找原发灶有重要意义。
发现可疑原发灶者,应行病理学活检以明确诊断。
6.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目前用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
穿刺后,针道种植性转移的机会极少。
可判断颈部肿块的组织来源和良、恶性,因其简便、安全,以及阳性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高等优点,目前临床被广泛应用。
7.肿块切除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肿块尽可能整块切除活检,非做楔形切除不可时,应妥善缝合被膜,防止肿瘤对创面的种植。
颈部炎症肿块病程多为7天,颈部肿瘤性肿块病程多为7个月,颈部先天性畸形肿块病程多为7年。
从年龄上来看,婴幼儿患者多为先天性肿块,如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囊性水瘤等;青少年患者多为炎性淋巴结肿大;青壮年和中年患者应警惕恶性肿瘤;老年者多为转移性恶性肿瘤。
颈部包块临床诊断
3个“7规律”
根据病程
7年以上,可能是先天性疾病
7月左右,恶性肿瘤几率较大
7天左右,急性炎症、肿瘤伴炎症或出血的可能性 大
Diagnosis—加工分析
经验 --3个“7” --N个80%
位置 --解剖 --间隙
分类 --病因 --性质 --来源
颈部包块80%的规律(仿Skandalakis)
3、淋巴水瘤(囊性淋巴管瘤):
★发病率:占儿童良性肿瘤的5%,是最常见的淋巴管瘤。 ★年龄:80-90%在2岁前发病,成人少见。 ★病因:起源于胚胎淋巴管的残留组织。 ★部位:75~80%的淋巴水瘤累及颌面下部和颈部,儿童最 常见的位置是颈后间隙和口腔,成人常见于舌下腺、颌下 腺和腮腺间隙,其他部位有腋下、纵隔和腹腔。 ★生长方式:生长缓慢,呈葡行性,不超过筋膜间隙,病 变向下经颈后三角向腋下和纵隔或向前向口底生长,如果 肿块很大,可跨过中线。
★临床症状:无痛性、柔软或半实性颈部肿块,大小变化 大,巨大的肿块可压迫气管。并发出血、感染或外伤时可 突然肿大。 ★病理特征:由多发扩大的囊性间隙组成,囊内有薄的分 隔,囊肿直径从数毫米~10厘米,囊壁为上皮细胞和胶元 结缔组织组成。病变可以向邻近软组织生长,可侵入肌肉 内和血管周围。 ★ CT特征:缺乏边界、多灶性、低密度肿块,典型者是 水样密度,感染后密度可增高。肿块常位于颈后三角和颌 下区。
神经鞘瘤(迷走N)
血管瘤
由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属先天性良性肿瘤。 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肉芽
组织血管瘤、大血管血管瘤、肌肉内血管瘤。 毛 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又称混合性血管瘤。 海绵 状血管瘤较多见,出生时即可存在,由囊性扩 张的薄 壁血管构成 ,以身体上部多见,有时可有 血栓形成,机化或钙化,并可见静脉石。颈部血管瘤 可位于皮下或颈部深层软组织。 诊断要点: 1:病灶形态 2:病灶强化形式 3:静脉石
颈部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的外科治疗
手术和手术后注意事项:
1 麻醉:全麻 2 手术: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根据大小及甲亢程
度而定切除多少,一般为80~90%,每叶留成人拇指 末节大小) 处理上血管:紧贴上极 处理下血管:保留腺体背面 3 术后当日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甲亢危险发生。 病人采用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切口内积血。帮 助病人及时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继续服用复方 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每次10滴,共一周。
手术治疗是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之一
手术适应症 1 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
腺瘤 2 中度以上的原发性甲
亢 3 伴压迫症状 4 内科或131I治疗后复发 5 妊娠早中期病人有上
述指征者
手术禁忌症 1 青少年病人 2 症状轻 3 老年病人或严重
器质性疾病不能 耐受手术者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的外科治疗
合成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 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
病因:常继发于病毒性上呼 吸道感染,是颈前肿块 和甲状腺疼痛的常见原 因。
病理生理:在组织切片上可 见到多形核白细胞、淋 巴细胞、异物巨细胞浸 润,在病变滤泡周围出 现巨细胞性肉芽肿是其 特征。
继发性甲亢
高功能腺瘤
第一节 甲状腺疾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的外科治疗
病因分类: 高代谢症候群
脉率增快及脉压 增大常作为判断 病情程度和治疗 效果的重要标志
神经精神系统
心血管系统
面部颈部淋巴结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面部颈部淋巴结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 让患者放松并解释检查目的,获得配合
- 准备良好的照明条件
-检查前洗手消毒
2. 检查步骤:
- 观察: 观察面部及颈部是否有肿大、红肿或其他异常情况
- 触诊: 系统检查面部和颈部各组淋巴结的大小、形状、活动度和压痛情况
- 按压: 轻柔按压淋巴结,观察是否有脓液或其他分泌物流出
- 检查顺序: 一般先检查面部再检查颈部,从上至下依次检查各组淋巴结
3. 注意事项:
- 检查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带来不适
- 对于压痛或活动度受限的淋巴结,要特别关注并做记录
- 如发现异常情况,要继续检查其他部位淋巴结
- 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解释检查过程和发现
- 完整记录检查结果,以便后续诊断和治疗
4. 后续步骤:
- 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如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
- 如发现疑似肿瘤性病变,应及时安排相关检查并制定治疗方案
- 对于炎症性淋巴结病变,视情况给予对症治疗或进一步检查
面部颈部淋巴结检查对于发现淋巴系统疾病至关重要。
按照标准流程仔细检查,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诊疗方案。
颈部肿块的常见鉴别诊断
2.淋巴结结核:多低热,肿大淋巴结质较硬(纤维化或钙化)、表面不光滑,质地不均匀(干酪样变),或因干酪样坏死而呈囊性,或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 ,可破溃。常伴发肺结核。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确诊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结穿刺、涂片和活体组织检查,并找出结核原发病灶。
3.坏死性淋巴结炎:多为青壮年,骤起高烧持续不退,或持续低烧,常伴有上呼吸道症状,似流感样。肿大的淋巴结常有压痛,相互之间不融合。病理检查示淋巴结广泛凝固性坏死,周围有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本病可在1—2个月内自然缓解(自愈)。
4.恶性组织细胞病:常表现为高热、贫血、出血、淋巴结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全身衰竭。诊断主要靠反复骨髓涂片及淋巴结活检寻找形态各异的异常组织细胞和多核巨噬细胞。
5.淋巴瘤: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有B症状的常有发热。诊体检查和基因重排检查。外周血象、骨髓对某些类型的淋巴瘤例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6.白血病:发热、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根据根据血和骨髓中细胞类型及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的特征和细胞化学染色等可作出诊断。
颈部包块临床诊断
发病机制
01
02
03
炎症性包块
多由感染、免疫系统疾病 等引起,如淋巴结炎、甲 状腺炎等。
肿瘤性包块
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如甲状腺结节、颈部淋巴 瘤等。
先天性包块
如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 肿等,多与先天发育异常 有关。
常见症状与体征
症状
颈部包块、疼痛、发热、呼吸困难等 。
体征
包块质地、大小、活动度、压痛等, 以及伴随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 等。
X线检查对于骨骼系统的病变 较为敏感,但对于软组织病变 的显示效果有限。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 辐射的检查方法,适用于颈部包
块的诊断。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包块的大 小、形态、内部回声以及与周围 组织的关联,有助于判断包块的
性质。
超声检查对于淋巴结肿大、甲状 腺结节、血管瘤等病变的诊断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颈部包块的诊断方法
触诊
触诊是通过触摸颈部来评估包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联。
触诊可以初步判断包块的性质,例如是否为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或肿瘤等。
触诊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准确的诊断。
X线检查
X线检查是颈部包块诊断的常 用辅助检查方法之一。
X线检查可以观察颈椎、气管、 食管等结构是否有异常,有助 于判断包块的来源和性质。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颈部包块治疗中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一些 较大的、持续增长的或恶性可能的包块,手术治疗是首选 。手术方法包括包块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等。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可以彻底去除包块,对于恶性包块还 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 手术创伤、术后感染等,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 症。
颈部肿块
颈部肿块颈部是人体***部分,既是人体美的征象,又可作为健康的标志。
尽管颈部的长短、粗细个体之间有明显差异,但对每个个体来说其比例恰到好处,仍不失健康之美。
颈部是淋巴组织的汇集区域,主要收集头部和全身各处的淋巴。
这些区域的炎症、肿瘤等疾病,以及全身各部的疾病,均可引起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因此颈部常出现肿块,这是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颈部本身也有许多疾病造成局部出现肿块,如甲状腺肿、甲状腺癌等。
1.自我观察颈部是人体外露部分,只要细心观察,颈部肿块比较容易发现。
其具体作法是选择光线充足的地方,取站位或坐位,解开衣领,充分显露出颈部,用镜子对照,首先应熟悉自己平素颈部特征:颈部两侧对称,粗细如常,颈部正中有喉结突起,两侧各有一条胸锁乳头肌自外上方斜向内下方,两侧对称,同时还有颈部静脉血管等。
如果局部出现异常,有肿块突出,或显露有不平之处,则表示有肿块;有时取正面观察,看不到有何异常,可将头部转向左侧或右侧,观察右侧或左侧颈后部情况。
或者用手拿一小镜子,对照后头部,观看颈后部情况,至此颈部的正面、左右侧及后颈部均可以看清,一定能够及时发现颈部异常。
2.触摸检查上述方法是视诊检查,确切地说,能用肉眼看到的肿块是比较大的肿块,发现已经不是早期,因此提倡用手触摸进行检查。
其方法是用手指掌面(单手或双手),自上而下,自前至后,自左至右的顺序摸颈部的一个区域,注意发现异常。
一旦触到有肿块,先不要紧张,再细心体会一下自己发现肿块长在什么部位和深浅,进一步了解肿块来自甲状腺,还是颈部淋巴结。
还应注意肿块的硬度,大小和数量。
肿瘤类肿块硬韧,表面有时不平,活动性差,一般数目少,其大小随病程长短而定。
一般有继续增大的趋势;而炎症类肿块,一般伴有局部红肿,有时有触压痛,质地较软;如果是淋巴结肿块,其数目偏多。
了解这些情况对进一步就医非常方便。
颈部肿块种类很多,现介绍四种最常见的病症:①淋巴结炎症性肿块。
最为常见的一种炎症性肿块,其特点是:位于颌下、颏下和颈两侧部、一般呈圆形,单个或多个,表面光滑,有移动性,触摸时有疼痛感,肿块有时增大,有时又很快缩小,这种可变性,大部分是炎症肿块的特征,同时也能发现炎症病灶(病原),如扁桃体炎、咽喉炎、牙齿及牙周炎症等。
颈部各分区常见肿块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颈部肿块颈部肿块在临床上颇为常见,对其作出正确的诊断对一个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乃至耳鼻喉科、外科医生如何决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颈部解剖层次复杂,组织结构精细,以及胚胎发育、淋巴回流等特点,使该部位不但肿瘤类别多,就是同类肿瘤其表现亦有很大差别,再加上自胸腹腔及鼻咽部等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的肿瘤,使之诊断比较困难,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1,4,5]。
本文试就颈部各分区的好发肿瘤、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1 诊断步骤和全身其他部位的肿块的诊断步骤一样,问诊、视诊、触诊、听诊都是必须的。
在问诊中应特别注意病史的长短,Skandalakis提出的“7”的规律,对颈部肿块的初步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即发病时间在7天以内的多为炎症,发病在7周~7个月的多为肿瘤,发病在7年以上的多为先天性畸形[3]。
视诊要着重观察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表面皮肤色泽、有无搏动等现象。
触诊是颈部肿块的重要检查方法,它可初步探知肿块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且还可探查肿块的硬度、光滑度、活动度、有无波动感,以及肿块的大小、形态、有无压痛、搏动、震颤等情况。
听诊一般不属常规检查,但对一些特殊肿瘤如蔓状血管瘤、颈动脉体瘤和颈动脉瘤等有一定帮助。
全身检查在鉴别其他部位原发灶在颈部的转移性肿块是十分必须的。
如发现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应想到消化道或呼吸道肿瘤转移的可能。
某些辅助检查有时可成为颈部肿块最后确诊的重要依据,如X线、造影、B超、穿刺、脱落细胞检查、活组织检查、同位素、超声波检查等,必要时可选择CT、磁共振检查,以提供确诊的可靠依据[4]。
Skandalakis提出的“颈部肿块80%规律”可使临床医生在作出诊断之前就有一条正确的思路。
此规律如下:颈部肿块甲状腺肿块占±20%非甲状腺肿块占±80%炎性肿块、先天性畸形及其他占±20%肿瘤性肿块占±80%良性肿瘤占20% 恶性肿瘤占80%原发性占±20%转移性占80%来源于锁骨下占±20%来源于锁骨上占±80%国内所报道的百分率与上述结果有所差距,但大体相近,基本符合这一规律[3,8]。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处理
颈部肿块的诊断和处理颈部肿块是指颈部任何区域出现正常所不应有的有形肿物,包括淋巴结异常。
不论病史长短、肿块大小、形状和性质,凡具有临床意义者均属此范畴。
确诊颈部肿物首先要有应用解剖学的概念。
在诊断方面双侧胸锁乳突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胸锁乳突肌前内方为颈前三角,包括颏下、两颌下和甲状腺区。
其后外方为两个颈后三角,分为上下两个部分,锁骨上窝属于后者,淋巴结、先天性疾患和转移性病灶均好发于此处。
熟悉各三角区内正常的解剖结构对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了解各区好发何种病变,同时不要把正常结构误认为肿块,例如将颈椎横突、舌骨角、舌骨茎突误认为坚硬腺体或新生物,将颈前增厚脂肪误认为甲状腺肿等。
其次将肿物分为甲状腺和非甲状腺肿物是非常有用的。
非甲状腺肿物按病因分为先天性、肿瘤性和炎症性。
1 甲状腺舌管囊肿和瘘甲状腺舌骨囊肿和瘘是未完全退化的甲状腺舌管或上皮所引起。
甲状腺舌管再在胎儿发育至第三周时出现,其上端在原口腔底部,其下端发生在甲状腺,至胎儿第五周时退化,其上端残留为舌根部的盲孔。
甲状腺舌管囊肿通常位于颈中线,舌骨下,呈圆形,直径约2~3cm,表面光滑,无压痛,检查时囊肿固定,不能向上或左右推移,但吞咽或伸舌时肿块向上移动为其特征。
大而浅表的囊肿透光试验阳性,较小的囊肿可扪及一条索带连接舌骨。
在青春期,由于囊内分泌物潴留或并发感染,囊肿可破溃而形成瘘管,瘘管可向上延伸,紧贴舌骨前后或穿过舌骨,直达盲孔。
由瘘管经常排出半透明黏液,经过一段时间后,瘘管可暂时愈合而结痂,不久又因分泌物潴留而重新溃破,这样时发时愈,在瘘管上方可扪及一条向舌骨方向潜行的索带组织。
这是甲状舌管囊肿的特征性表现。
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将囊肿或瘘管全部切除,必须将囊肿或瘘管连同舌骨中段完整切除,并切除舌骨上方与其相邻的肌肉,直达舌根盲孔,才能保证不再复发。
手术前可在瘘管内注入造影剂后行X线片拍摄以确定瘘管的长度和走向,或在手术时注射美蓝以指引切除瘘管的方向和范围。
颈部淋巴硬块的治疗方案
一、引言颈部淋巴硬块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可能是由于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颈部淋巴硬块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部淋巴硬块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以及中医治疗等。
二、诊断与评估1. 诊断(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家族史等。
(2)体格检查:观察患者颈部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质地、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3)辅助检查:①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用于观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
②病理学检查:通过淋巴结活检或穿刺活检,了解淋巴结的性质。
2. 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理结果以及全身状况,评估颈部淋巴硬块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三、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抗感染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颈部淋巴硬块,可使用抗生素治疗。
(2)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颈部淋巴硬块,可使用抗病毒药物。
(3)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利巴韦林等,用于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4)激素治疗: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颈部淋巴硬块,可使用激素治疗。
2. 手术治疗(1)淋巴结切除术:针对良性肿瘤或恶性淋巴瘤,可进行淋巴结切除术。
(2)淋巴结清扫术:针对恶性肿瘤,可进行淋巴结清扫术,以防止肿瘤细胞扩散。
3. 放疗(1)外照射放疗:针对恶性肿瘤,可进行外照射放疗,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
(2)近距离放疗:针对肿瘤局部,可进行近距离放疗,提高治疗效果。
4. 化疗(1)全身化疗:针对恶性肿瘤,可进行全身化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2)靶向治疗:针对特定肿瘤基因的靶向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5. 中医治疗(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功效的中药。
(2)针灸治疗: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调节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拔罐治疗:通过拔罐,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颈部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护理课件
通过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颈部肿块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注意口腔卫生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预防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
保健方法
保持正确的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使颈部肌肉疲劳,应适 时调整姿势,减轻颈部负担。
适当的颈部运动
进行适当的颈部运动,如转动脖子、伸展颈部等 ,有助于缓解颈部疲劳和预防颈部肿块。
04
颈部肿块护理
一般护理
保持颈部清洁
定期清洁颈部,避免感染 。
观察肿块变化
留意肿块的大小、质地、 颜色等变化,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避免刺激
避免过度摩擦、挤压或触 摸颈部肿块,以免刺激病 变。
药物治疗护理
遵医嘱用药
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 物。
观察药物反应
留意药物副作用,如出现不适及时 告知医生。
甲状腺肿通常伴随着其他甲状腺疾病 的症状,如甲亢或甲减,而颈部肿块 可能没有其他症状。
颈部肿块与颈部囊性病变的鉴别
颈部肿块通常是实质性的,而颈部囊性病变则具有囊性感。
颈部肿块通常不会移动,而颈部囊性病变可能会移动。
超声检查是鉴别颈部肿块和颈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囊性病变在超声下呈现为液 性暗区,而肿块则呈现为实质性回声。
根据初步检查结况下,进行穿刺抽 取肿块组织进行细胞学分析。
初步检查
医生首先通过触诊和观察,初 步判断肿块的位置和大小。
实验室检查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决定是 否需要进行血液和其他体液检 查。
综合诊断
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医生做出 最终的诊断。
诊断注意事项
及时就诊
一旦发现颈部有肿块,应尽快 就医。
如实描述病情
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 ,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颈部肿块在临床上甚为多见,详细的了解病史,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多方位的思考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得到正确合理的诊断,对颈部肿块的早期有效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颈部肿块检查方法诊断步骤
1 概述
颈部的炎症、肿瘤、畸形等均可表现为颈部肿块,临床上甚为多见,其中不少是恶性肿瘤,因此,掌握颈部肿块的诊断与鉴别有其重要的意义。
1.1 颈部解剖分区
颈部以胸锁乳突肌前缘和斜方肌前缘为界,可分为颈前、颈侧和颈后三个区。
颈前区为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的部分:以舌骨为界又分为颌下颏下区和颈前正中区。
颈侧区为胸锁乳突肌前缘和斜方肌前缘的部分,其又分为胸锁乳突肌区和颈后三角区,颈后三角区又被肩胛舌骨肌分为肩胛舌骨肌斜方肌区和锁骨上窝。
颈后区为两侧斜方肌前缘后方部分。
1.2 颈部肿块分类
按病理性质,颈部肿块可分为:
1.2.1 肿瘤
如原发性肿瘤(包括淋巴细胞肉瘤、网状细胞肉瘤、何杰金氏病等)。
转移性恶性肿瘤,原发灶多在口腔、鼻咽部、甲状腺、肺、纵膈、乳房、胃肠道和胰腺等处。
颈后区的肿瘤亦有纤维瘤、脂肪瘤等良性肿块。
1.2.2 炎症
急性、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涎腺炎、软组织化脓感染等。
1.2.3 先天性畸形
甲状腺舌管囊肿或瘘、胸腺咽管囊肿或瘘、囊状淋巴管瘤、颈下皮样囊肿等。
2 病史和体检
询问病史可以了解肿块发生的诱因、肿块出现的时间和生长的快慢,从而可以大致推测肿块的性质。
局部检查对诊断更有帮助,如视诊可以观察肿块所在的部位,能否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是否随屏气而有增大。
触诊能确定肿块的数目和大小、硬度及活动度,是单个肿块或是几个结节的融合,以及肿块是否有囊性感或搏动感等。
听诊对颈部肿块的诊断有时也有帮助,如毒性甲状腺肿有时可听到肿块上有收缩期杂音或猫喘声,通常以左上极最为明显。
颈部的动脉瘤或动静脉瘘也有连续的或与心跳相应的杂音。
吞咽动作时如听到肿块有咕噜声,是咽膨出的特征。
观察肿块所在部位是诊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因为颈部各区有其特殊的组织结构,而各种特殊病变亦各有其好发部位。
例如,位于颈前中部或气管两侧的肿块,特别是能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者,大多为甲状腺舌管囊肿。
位于胸锁乳突肌前(颈前三角区)的颈侧部肿块,囊性者可能为鳃裂囊肿或咽膨出,实性者可能为腮腺肿大(炎症或肿瘤)、慢性淋巴结炎或某种癌转移。
而位于胸锁乳突肌后(颈后三角区)的肿块,上部枕三角中的可能为淋巴结核或淋巴肉瘤,下部锁骨上三角中的硬结可能为淋巴结的癌转移。
其次应决定肿块为囊性或实性,因一般囊性肿多为良性,如正中部的舌下腺囊肿或甲状腺舌导管囊肿,颈侧部的甲状腺囊腺瘤、食管憩室、血管瘤或淋巴水瘤等。
实性的肿块边缘清楚、硬度低者大多为良性瘤,边缘不整且硬度高者可能为恶性肿瘤。
移动度较大者多为良性瘤或炎性淋巴结,不能推动者可能是炎性的或癌性的浸润性病变。
肿块的增长速度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外伤包括手术后迅速出现的肿块多是血肿,饮食后明显增大的肿块往往提示食管憩室,肿块增大迅速且有局部压痛和全身反应者多为急性炎症或出血,历时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缓慢增大肿块,可能为慢性炎症或恶性病变。
3 各种辅助检查
某种特殊检查有助于颈部肿块的诊断。
常用的b型超声能集声像于一体,同时也可在动态下观察其形态大小、界限、位置、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x线检查可确定肿块是囊性或实性、有无钙化。
根据食管和气管的移位情况可以推测肿块的部位、大小、甚至性质。
有些来源于肺癌或胃癌的颈部转移结节,通过x线检查也可能发现其原发病灶,有助于诊断。
穿刺抽吸和活检对某些颈部肿块的诊断更有决定性价值,囊性者可抽取囊内容物检查其性质,或抽空后注入造影剂确定囊肿的部位和大小,实性肿块通过穿刺活检多可以明确其病变性质。
对于各种血管瘤,通过穿刺造影也能明确诊断,而对于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的肿瘤,则需通过各种生化测定和(或)核素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ct、磁共振对肿块性质的确定和原发灶的诊断亦有肯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