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之路:女性文学三十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之路:女性文学三十年
新时期发轫期,女作家们在对人、人性、人道主义的探究中,渐次进入性别领域,女性意识得以苏醒,女性感觉得以发育,女性特征得以复位。她们在对爱的权力、信念的追逐中,证实了“爱”对于女性生命的基础性意义;她们在对真、善、美和温柔的宣扬里,纠正了以往不谈性别差异的平等论以及无性化情状。人的自觉和女性自觉终于获取了实质性的结合。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女作家女性意识不断地增涨,女性文学颇成气候,一道亮丽的女性文学风景线终于横空出世,照亮于文坛。张洁、舒婷、张抗抗、王安忆、铁凝等作家的作品不胫而走,其所呈露的女性尊严、怀疑精神乃至性意识,震撼着文坛与读者。从《方舟》到《玫瑰门》,无不让人或感动、或惊诧、或不安、或责难,它们为人们所带来的动静至今尚未止息,所带来的气息至今依然缭绕。
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女性文学的标志性岁月。女作家们不仅度过了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举行的狂欢节,她们的创作也进入到空前的高潮期、丰收期。假如说,“五四”女性文学是由古代、传统向现代、现代性转型的话,那么,由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的世纪之交的女性文学,则为又一轮转型——向多元化的转型。今天,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相交织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女性主义全球化的文化语境,都在催使中国女性文学作出转型性反应;本轮转型现正处于进行态,既深刻
又全面。这轮转型不仅超越了“五四”女性文学,还回答了之前某些男士所忧虑的“女性主义文学能走多远”的疑虑。我以为,中国女性文学正依据自己所开创的性别和超性别相融会、相整合的思路和视界,继续勇敢地向前迈进。路上,肯定依然会遭遇到他设和自造的麻烦、曲折,甚至陷阱;但,路,一定会越走越阔广,越走越深远。
由改革开放初始作好准备,世纪之交以来正式启动的女性文学转型,就女作家的性别立场和视界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以张洁为始,翟永明、陈染、林白为续,徐坤等探索和实践为继的女性主义立场与视野。其二,以王安忆、张抗抗、铁凝、方方、范小青、王小妮等为代表,虽具深厚女性意识,对男性中心文化的解构性也时有表现,但却坚持追逐、探索超性别的立场与视野。其三,迟子建最先提出了文学的性别和谐论,主张消解男女之间内在紧张,致使世界不至于倾斜而丧失平衡。诚然,这三种类型的划分并无严格界限,何况各类型内部常有自我消解和矛盾情况,各类型之间的观念也常有交叉和变化,此等划分,仅为研究方便而为,绝非科学论断。
其实,最值得关注的,却在于她们的趋同方面。随着女作家各自成长轨迹的清晰呈露,我们发现:一,新时期初始,女作家们强化女性意识的要求与实践,是具有很强历史针对性和历史合理性的;女性文学对女性意识的强调,正是对女性主体人性的强调,其为女性话语的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上世纪90年代,反对男权中心话语的女性主义抬头,以女性个体经验为核心的身体写作、个人化写作,一时试图取
代宏大叙事和集体经验的话语;但较快地,尤其在新世纪以来,广大女作家,包括以往较沉溺于自恋的女作家,也都不再将性别元素孤立、封闭起来,她们竭力地将性别意识、视角,同国族的、社会的、历史的,乃至宗教情怀的意识、视角整合一体,置性别元素于各相关文化结构之中。她们似乎不再专注于女性主义称谓(原先专注于这个称谓的,也绝非多数),而要将个性主义、人性主义作为自己最真切的追求目标了。三,面对繁复的性别歧视(以市场经济主宰的性别歧视为最突出)现象,女作家们依然不放弃对男权中心话语的解构,然而,基于对人性结构深入的透视和理解,她们对待两性关系问题,一方面感到不宜搞绝对化的性别主义,一方面则追求和谐关系的建构。既然性别关系的基本内核属人性关系,那么,就应在彼此尊重各自主体人性的基础上,协调好“主体间性”关系。即,双方应互为主体、彼此对话、互助互动,以求男女共生、和谐共存。对共生共存男女关系的追求,反映在创作视界上,正是性别与超性别的交汇和融合之境。
从张洁到徐坤,持女性主义立场的女作家们,她们观念的变化以及在创作上的表现,是30年来女性文学演变的重要征兆与象征。
张洁在《爱是不能忘记的》那刻,还是个痛苦的理想主义者,甚至有点寻找男人的意味;但从《方舟》到《只有一个太阳》,再到《无字》时,她却已是个相当彻底的女性主义者了。当她撕开男人人性面具、逼近男人人格真实的时候,那种捅破自己制造的乌托邦神话的反思、忏悔劲头,令人震撼;那种失望于男人、尤其男人“精英”,无情地撕破其
自私、虚伪、轻浮、庸俗、不负责任等真相时的决绝态度、愤懑神情,更令人敬畏。然而,张洁至今仍然不愿被人归纳到“女权主义”中去,她认为,这样做只能是“画地为牢”(参见钟红对张洁的采访,《文汇报》2006年2月27日),会限制文学自身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张洁创作尽管有自己的年轮和转型,但其同社会的、历史的,乃至政治的、制度的关联,却始终如一。《无字》同中国百年变革历史的纠缠,呈现得何等生动和深刻!张洁正是因她的既性别又超性别的立场和视野,才成就了她杰出的文学业绩。
翟永明抒写《女人》组诗时,那种顽强抵抗和拆解“野蛮空气”和“残酷的雄性意识”的执傲劲,热切期待女性伟大原生力、原创力焕发的激情流,至今还在激动着我们;而她那“穿黑裙的女人”和“黑夜意识”,也终于成为了女性诗歌的经典性符号。然而,翟永明很快地向自己提出了一个“完成之后又怎样”(翟永明《完成之后又怎样》,《标准》创刊号)的问题。她一方面继续着女性题材创作(如大型组诗《十四首素歌——致母亲》),倾心于女性家族史的谱写;一方面却沉溺于有关自由、美和艺术等命题的开拓了。她开起了“白夜酒吧”,周游世界,一方面继续着“出自女性之喉”的表达,一方面却探索起“双性沟通对话乃至双性同体式的吟述”(陈超语)了。翟永明犀利的性别洞察力和不断成熟的女性意识,使她原先“自白式”诗句所呈露的狂热激情有所降温,但那个体生存体验与时代生存本质的联系却更其紧密;诗作的人类性和生命意味剧增,诗歌的技艺也更其精湛。为之,帕米尔文化
艺术研究院于2007年10月授予她“首届中坤国际诗歌奖”。据说,授奖词赞扬她的诗作“能量充沛,情境深邃,肌理细腻,意味幽怨”。
刘索拉、陈染也都不隐讳自己的女性主义立场。而今,她俩一个提出女人应自觉地认识到“自己身体中的双性成分”(刘索拉、西云《刘索拉:我的女性主义和女性味》,《艺术评论》2007年3期),一个则明确表示“愿意说自己是一个‘人性主义者’”(林宋瑜《陈染:破开?抑或和解?》,《艺术评论》2007年3期)。刘索拉以为,“人没有必要保持绝对女性和绝对男性的状态,那种状态其实很愚蠢”,因为“人类自我意识觉醒的一大因素就是认识到自己身体中的双性成分”,人应在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引导下,“感知自然的双性,并顺其自然的双性”。她觉得自己正是个能感悟双性的幸运儿,这样,既写出了兼具女性特色和历史大场面的小说《女贞汤》,又谱成了揭示女性心理阴暗面的新歌剧《惊梦》,作品的视野都是双性的,对女性自我所持有的阴暗与弱点也都不予避讳。陈染一贯以女性性别引以为“美好和荣耀”。但她长于哲思的思维方式,让她认可伍尔芙关于“伟大的脑子是半雌半雄的”观点。以往,人们在短论《超性别写作与我的创作》、小说《破开》《私人生活》中,一方面发现了她对姊妹情谊、女同性恋的倾心,另一方面却注意到,她希冀男女精神结合以求人格完整的心愿。陈染认为,认识和欣赏一个人,假如拘泥于性别的话,那就“未免肤浅。”应该说,她是较早具超性别意识的。晚近,在反思自己青春期锋芒的时候,她一方面提醒自己要“内敛起来”,深埋“反骨”;一方面却坚持女作家应“把男性和女性的优秀品质融合起来”,以求作品“感情和思想传达得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