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族组织和村落空间形态

合集下载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引言少数民族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对其聚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传统的聚落形态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对于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特点1.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受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在高原地区的藏族聚落中,人们倾向于选址在山脚下或山谷中,避风挡雪,利用地形地势构建房屋,形成独特的居住布局。

而在草原地区的蒙古族聚落中,则以游牧生活方式为主,聚落常常是以帐篷为单位,随着牧草的生长周期而转移。

2.宗教信仰和习俗传统的影响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还受宗教信仰和习俗传统的影响。

在藏族聚落中,经常会建有寺庙、经堂等宗教建筑,形成寺庙、僧舍、居民房等相互交错的布局。

在水乡地区的水族聚落中,人们建有水上长廊、水上房屋等特有的建筑,形成了独特的水乡聚落形态。

3.社会结构和传统风俗的影响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还受到其社会结构和传统风俗的影响。

在满族聚落中,常常会出现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式,以“小四合大天地”的空间结构为主要特征,反映了其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父权制度。

而在哈尼族聚落中,村落建有螺旋状梯田、民居依山而建等特征,反映了其农耕文化和家族制度。

二、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传统建筑风格的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藏族聚落中,倾向于沿山脊布置房屋,形成较为坚固的石木混合结构的建筑风格,以适应高原地区的气候条件。

在壮族聚落中,常见的便是具有特色的木结构建筑,以水泥石灰等材料勾缝,同时四周有明显的飞檐。

这些传统建筑风格不仅展现了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也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2.传统民居结构的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聚落的民居结构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消亡或严重破坏的危险。

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既包括建筑物的布局、形状和结构,也包括村落的整体布局和相关的地理环境。

这些空间形态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生存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念,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还可以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

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点和特色,探索其形成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和规划,为今后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我们也希望通过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本研究,我们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独特之处,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和理解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历史演变过程,拓展文化视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逐渐被现代化的城市规划所取代,传统空间形态面临消失和破坏的威胁。

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保护和传承的依据和参考,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继承。

简述村落结构

简述村落结构

简述村落结构一、概述村落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单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村落结构是指村庄内各种建筑、设施和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形式。

它反映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点,是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空间结构1.村庄总体布局:大多数村庄都采用“四合院”或“八字形”布局,即以中心广场或街道为轴心,四周围绕着住宅、祠堂、公共设施等建筑。

2.住宅区:住宅区通常位于村庄的边缘或中心位置,由多个“四合院”组成。

每个“四合院”包括正房、厢房和后院等部分,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家庭生活空间。

3.公共设施:公共设施包括祠堂、学堂、会馆等建筑。

祠堂作为家族信仰和文化传承的场所,学堂则是教育青年人才的地方。

4.田地与道路:村庄周围是广阔的田地,道路则贯穿其中,连接村庄与外界。

三、社会结构1.家族组织:中国传统村落的家族组织是由同姓氏族群组成的。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祠堂和祖先崇拜活动,维系着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

2.社区组织:村落内部还有社区组织,如“保正”、“保甲”等。

他们负责管理村庄内的事务和处理纠纷。

3.劳动分工:村落内存在着明显的劳动分工,男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制作,女人则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纺织制作。

四、文化结构1.宗教信仰:中国传统村落有着深厚的宗教信仰。

祖先崇拜、道教、佛教等信仰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

2.节日文化:村落中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在当地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民间艺术:中国传统村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木雕、剪纸、绣花等。

五、自然环境1.地理条件:村落的地理条件对其结构有很大影响。

山区村落多以阶梯状布局,平原村落多以“四合院”布局为主。

2.气候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村落结构也有所不同。

南方村落通常采用“水陆并用”的结构,北方村落则更注重保暖。

3.资源利用:中国传统村落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如水利工程、土地整理等,使得其结构更加合理和高效。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

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的总和,它是少数民族群体生活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在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一、建筑风格的影响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聚落的建筑风格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

不同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建筑传统和风格,在其聚落中可以看到典型的民族建筑风格,如哈尼族的土楼、藏族的藏式建筑、蒙古族的蒙古包等。

这些传统建筑以其特有的结构形式、建筑材料和装饰图案,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少数民族聚落的标志性建筑。

二、集体意识的体现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中,展现了强烈的集体意识。

在少数民族中,集体活动和共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聚落中的房屋布局和规模往往以集体生活为出发点进行设计。

藏族聚落中的房屋一般呈现集中式布局,多为多级院落式结构,以适应多个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

三、家族血缘关系的体现在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中,可以看到强烈的家族血缘关系的体现。

许多少数民族有着较为复杂的家族制度和血缘关系,因此聚落中的房屋布局常常以家族为单位进行组织。

比如壮族的“六坊四巷”布局,便是由六个家族住宅组成一个坊,四个坊组成一个巷。

这种布局既体现了少数民族的家族血缘关系,也方便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宗教信仰的影响宗教信仰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对聚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聚落中的宗教建筑和宗教活动场所往往占据重要位置。

维吾尔族的聚落中,清真寺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成为维吾尔族宗教信仰与文化的重要象征。

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受到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民族文化通过建筑风格、集体意识、家族血缘关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赋予了少数民族聚落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这种特殊的空间形态既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

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

人类学视野中的宗族社会研究一、概述宗族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宗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共同的信仰、仪式、习俗等文化纽带,将族群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

在人类学的视野中,宗族社会研究不仅关注其内部的结构和运行机制,还深入探索其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

通过对宗族社会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本研究旨在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对宗族社会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我们将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探讨宗族社会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我们也将关注宗族社会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化和适应,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挑战。

1. 宗族社会的定义与特征在人类学视野中,宗族社会是一种基于血缘和姻亲关系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在中国及许多东亚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宗族社会以家族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亲属制度和仪式活动,维系着成员间的紧密联系和社会秩序。

宗族社会具有鲜明的特征。

它强调血缘关系的至高无上,认为血缘是连接每个成员的纽带,是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基础。

在宗族社会中,家族成员间的亲疏关系往往决定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

宗族社会注重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等级制度。

家族中的长辈享有极高的权威,他们不仅是家族事务的决策者,也是道德规范的守护者。

家族成员需要遵循严格的辈分和排行规则,以维护家族的和谐稳定。

宗族社会还表现出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

在面对外部挑战和困难时,宗族成员往往会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或应对危机。

这种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不仅增强了宗族的凝聚力,也为成员提供了强大的社会支持。

宗族社会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仪式活动。

这些仪式活动不仅有助于加强家族成员间的联系和认同,也传承着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宗族成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和家族使命。

宗族文化的现状

宗族文化的现状

宗族文化对古村落发展的影响宗族文化的现状1.物质载体南重北轻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祠堂和族谱在我国的现状是南方多北方少,这和宋明清时期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息息相关的。

唐代安史之乱后,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使得南方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而族谱的修撰和祠堂的建造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

由于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南方祠堂和族谱的建设修撰也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和迅速发展。

而北方由于经济发展一度停滞后又增长缓慢,缺少了发展宗族文化物质载体的经济基础。

使得先前修建的东西得不到有效的修缮,后期的建设和修撰又无力展开。

这就造成了北方宗族文化物质载体的一个断代。

随着年代的推移,北方与南方的差距逐渐拉大,甚至基本绝迹。

而在南方地区华中较华南和华东又显得薄弱。

2.宗族文化的复兴新中国成立前后进行土改,许多村庄的族产、族田并没有被分掉,宗族组织也仍然存在。

但1956年土地集体化后,特别是1958年又建立人民公社和公共食堂,个人生存资源包括房屋、树木甚至饭锅都被充公,于是宗族完全丧失了物质基础,未经“专项打击”而“消亡”了。

1962年土地下放后宗族组织又有恢复和发展,但却在1966年的“破四旧”运动中被“红卫兵”彻底破坏:祠堂牌位被砸,族谱档案被焚烧,墓碑被推倒作建房材料。

1979年再次实行土地家庭经营后,大多数宗族组织又建立或恢复起来,进行了大规模修宗祠、续族谱等活动,延续到现在,干部群众参加宗族活动的情况非常普遍,不少人还利用互联网,异地进行信息交流或同宗联谊,宗族文化正在发展壮大。

[3]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对宗族文化的认识出现了严重断代的现象。

根据笔者在江西各地的走访,四十岁以前的人对宗族文化的认识变得相当模糊,甚至出现了变卖族谱古籍和祠堂匾额的现象。

3.研究上的时空不平衡对于宗族文化的研究,存在着时空上的不平衡。

就时间而言,唐至元时期的宗族研究需要更深入;即使是取得丰硕成果的明清宗族研究,其实也主要集中于清代,还需要对宗族发展史的重要时期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而对于近代宗族的研究,则刚刚开始。

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研究

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研究

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研究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急需进行保护和传承。

本研究选取空间生产理论作为视角,探讨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问题。

空间生产理论认为,城市空间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村落的形成也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时,不仅要关注村落内的宗族文化、宗教信仰、建筑风格等,还要考虑到外部环境对村落的影响。

只有通过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属性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有效地保护传统村落文化。

需要对传统村落的空间组织进行研究。

传统村落的空间组织一般呈现出“四合院”式的建筑布局,以及彼此相连的小巷和街道。

这种布局有利于村落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是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护传统村落时,应该保护和修复这种传统的空间组织形式,使其不仅能够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还能够保留传统村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需要考虑传统村落的空间边界。

空间边界是传统村落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通过建筑形式、道路布局等方式来体现。

传统村落的空间边界不仅有利于村落内部的管理和秩序,还能够保护传统村落内的文化遗产。

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时,应该重视传统村落的空间边界,通过限制城市扩张、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管控等方式来保护传统村落。

需要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可持续性。

传统村落的空间可持续性是指在保护传统村落的能够满足现代居民的需求并保持生态平衡。

传统村落的建筑形式和村落布局通常具有自然、环保的特点,这对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时,应该注重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传统村落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

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问题,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属性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变迁与活化研究》范文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变迁与活化研究》范文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变迁与活化研究》篇一一、引言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农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村民的日常生活、文化传承和社会交往等多重功能。

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迁。

本文旨在研究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变迁过程及其活化策略,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变迁1. 空间形态的变迁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现代建筑和设施的引入使得传统空间形态受到冲击;另一方面,传统建筑和文化元素的保护与传承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2. 功能演进与多样性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最初主要承担村民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和文化娱乐等功能。

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逐渐发生了演进。

一方面,新的功能如商业、旅游等逐渐融入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另一方面,传统功能如农业生产和文化传承等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这些功能的多样性使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加丰富和多元。

三、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活化策略1. 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元素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元素,需要加强对传统建筑、文化符号和民俗活动的保护。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村民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和认同感。

同时,可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技艺水平。

2. 创新空间利用方式创新空间利用方式是活化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产业,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或创意产业园区。

同时,可以结合当地特色和需求,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和市民的关注和参与。

3. 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是提高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措施。

《宗族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村落形态分析及保护研究》范文

《宗族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村落形态分析及保护研究》范文

《宗族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村落形态分析及保护研究》篇一一、引言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宗族文化与历史记忆。

这些村落的形态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组织结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严重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宗族文化对传统村落形态的影响,并探讨有效的保护措施,以期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二、宗族文化对传统村落形态的影响1. 宗族组织结构的影响传统村落的形态往往受到宗族组织结构的影响。

在宗族社会中,家族长辈的权威地位使得村落呈现出明显的等级结构。

这种等级结构在村落空间布局、房屋建筑风格、道路交通等方面均有体现。

例如,宗族长辈的住宅往往位于村落的中心位置,具有较高的地位象征。

2. 宗族价值观的影响宗族价值观对传统村落形态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宗族文化强调家族团结、尊老爱幼、重义轻利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村落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

例如,在村落规划中,往往注重公共空间的设置,以满足宗族成员的社交需求;在建筑风格上,追求和谐统一,体现宗族和谐共处的理念。

三、传统村落形态的特点1. 空间布局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往往呈现出紧凑、有序的特点。

房屋建筑围绕中心广场或祠堂布置,形成明显的空间分区。

这种布局有利于增强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同时方便宗族成员进行日常交流。

2. 建筑风格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在材料选择、建筑结构、装饰风格等方面,均体现了地域文化和宗族文化的特点。

例如,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屋顶坡度较大;而北方地区的建筑则多采用石材和土坯,具有厚重的质感。

四、传统村落的保护措施1. 政策支持与法规保障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例如,制定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用于支持传统村落的维修与改造;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法,明确传统村落的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违法责任等。

2. 文化传承与教育普及加强宗族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普及工作,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

文化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宗祠建筑发展的文献综述——以湖北黄石为例

文化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宗祠建筑发展的文献综述——以湖北黄石为例

文化振兴背景下的传统村落宗祠建筑发展的文献综述——以湖北黄石为例1引言黄石,位于湖北东南地区,是古代华夏民族青铜玉器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经秦、汉、两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遗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在国家实施民族乡村建筑文化振兴发展战略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民族宗祠建筑企业开始高度重视宗祠文化与居民生活空间的谐调发展,黄石市共有13个被国家列入中国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名录的传统古村落,这些在古村落中至今遗留下来的有古民居祠堂、古民居等民族建筑文化古迹,蕴藏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印记和历史文化内涵,是黄石和古民间文化的“博物馆”、历史历史乡村文化的“活化石”。

因而在文化振兴背景下对黄石传统村落宗祠建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与研究综述,对黄石传统村落宗祠建筑发展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宗祠建筑文化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文化产业振兴也被作为推进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环节的组成一部分。

为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柱与丰富文化内涵滋养。

因此黄石传统文化村落中有宗祠背景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需要与传统文化振兴紧密结合,在充分传承优秀传统宗祠建筑文化的基础上促进村落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然而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村民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的不断改变,传统宗祠式建筑很难完全满足我们现代人在生活中的需求,宗祠建筑面临着将被淘汰甚至完全消失的严重困境。

同时由于部分村民缺乏对宗祠文化的了解,为改善生活条件对宗祠建筑随意大拆大改,严重破坏了原生宗祠的文化价值。

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如何维护宗祠建筑发展的可持续性将成为未来传统村落宗祠建筑发展的走势。

3传统村落宗祠格局黄石传统村落建筑中的祠堂建筑作为村落形态格局的主要控制因素。

同时也作为村落组团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高级别的建筑,祠堂往往位于村落最佳风水吉地。

同时作为村落中的核心建筑,宗祠的格局和细部构造也是最高的规格。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它们不仅是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独特的村落空间形态的重要代表。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特点及意义,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包括村庄的布局、建筑的形态和风格、村落环境的特点等几个方面。

1.村庄的布局中国传统村落的布局多以“人”字型或“品”字型为主,即村中心是村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周围分布着村民的居住建筑和田地。

集体活动场所可以是村庄的中心广场,也可以是村落周边的自然景观,布局紧凑而有序,体现了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集中性和亲密性。

2.建筑的形态和风格中国传统村落的建筑形态和风格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它们受到当地资源、气候和风土人情的影响,呈现出多样的特点。

建筑的材料多为当地的土、木、石等自然材料,结构多采用木质或石质,风格上有广式、闽式、徽派等多种特色。

3.村落环境的特点中国传统村落的环境特点主要表现在村落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包括山水、田园和村庄的位置、规模、层次等特点,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丰富多彩。

二、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意义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1.文化保存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

研究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空间规划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是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对于当代乡村空间规划和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可以为当代乡村空间规划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3.旅游开发中国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

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组织形式

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组织形式

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组织形式中国古代农村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其组织形式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有所差异。

尽管如此,总体而言,古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组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宗族和家族组织:宗族和家族是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

宗族是以共同祖先为纽带的大家庭群体,家族则是宗族的一个分支。

宗族和家族组织通常由一位族长或家长管理,维护着成员间的亲属关系、财产和名誉。

重要的决策和事务由族长或家长负责决定,其他成员服从其领导。

2. 农村社区:在农村社会中,社区是基于地域划分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

社区的范围通常是一个乡村或一个较小的行政区域,由有地主权的村落和农户组成。

社区的头领通常是村落里的地主或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物,负责管理和维护社区的利益。

社区成员的关系密切,相互之间有着互助和合作的需求。

3. 农田互助组织:在古代农村社会,农田互助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农田互助组织是农民自愿组成的工作单位,旨在互相帮助完成耕种、种植和收获等农事活动。

这些组织通常由一位负责人或头领管理,协调工作任务,解决农田争议和纠纷。

4. 同业组织:中国古代农村社会中的同业组织是由同一行业的人组成的。

这些组织通常由一位精通该行业的人物担任头领,负责管理学徒制度、保护行业利益和传授技艺。

同业组织在维护行业秩序、规范工作行为和促进技术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 宗教组织:宗教在中国古代农村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宗教组织也是农村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

这些组织由信仰某种宗教的人们组成,主要负责宗教仪式、祭祀和精神指导。

在当时的社会中,宗教组织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精神慰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古代中国农村社会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以上几个方面是其中的关键要素。

这些组织形式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为农村社会提供了基本的组织结构和秩序。

这些形式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个人、家庭和社会,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农村社会历史。

尽管现代化的农村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古代农村社会的一些组织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的关系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的关系

宗族组织与乡村建设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重新强化了家庭的生产性功能,农民为了对抗小生产者所面临的脆弱性与风险性的缺陷,使得家庭之间的联合成为可能。

人民公社从农村退出,国家对乡村底层的控制力减弱,新建立的村民委员会的职能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宗族的某些功能一定范围和程度上适应、满足、迎合了乡村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某些要求,于是长期被压制的宗族在乡村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复兴,农村宗族也就成了学界乃至政界关注的热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并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农村作为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最重要领域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社会和谐离不开农村社会的和谐。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总体是和谐的、稳定的,但也存在着不和谐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基层民主的顺利推进,其中宗族的存在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宗族势力干扰了基层民主选举,破坏了村民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影响了村民的民主监督,阻碍了国家的政策贯彻实施和法治化进程,滋生和传播落后意识,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正确认识和应对宗族对乡村治理的负面影响,可以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提高村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1、宗族复兴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文革的结束,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体制解体,村委会的职能还不完庭、宗族的生产经营职能,从而使这些世袭传统已处于表面的断裂状态。

然而,宗族制度在中国毕竟存在了几千年,宗族观念、宗族意识代代相承,已经根深蒂固地积淀在人们的头脑中,它不可能像有形的宗族外化物,如宗族礼仪、族谱、祖坟等那样容易被取缔、焚烧、铲平,在广大农村地区,宗族存在的环境依然存在,宗族势力存在条件并未完全消除。

宗族组织和村落空间形态

宗族组织和村落空间形态

宗族组织和村落空间形态王浩锋叶珉关键词:宗族组织,村落形态,空间构成1.引言宗法制度下的社会组织结构一直被认为是影响我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和“规划”的重要因素。

这主要表现在在村落的发展过程中,宗族经常出面调动集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修建村落的公共基础设施如水系、道路、桥梁等,同时大举兴建祠堂等公共建筑并通过其体现宗法制度的意识形态。

这种情况在徽州地区的传统村落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商业的兴盛为那里大量祠堂的出现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随着宗族房份的形成,大小房支都拥有各自的礼制和生活中心-祠堂。

村落中祠堂前面多有供宗族成员聚会的小型广场,周围的建筑布局和街道组织也比较工整,形成了比较有特点的空间节点(图1)。

住宅以祠堂为中心布局的特点使得许多研究者认为,村落的发展受宗族裂解的推动和传统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宗族的社会等级结构转化为村落的空间结构。

村落以房支祠堂为中心组织各自的空间领域,最后形成以宗祠为中心、以支祠为次核心的多层次空间等级结构,如图2所示(董卫, 1986;余英, 2002;张十庆, 1986)。

然而在我们对徽州村落的研究中发现,上述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对此提出了质疑。

房份的形成和共有财产以及祠堂的建设并非同步,更多的情况是一个房支祠堂的修建通常较晚(高寿仙, 1995)。

荷兰汉学家Zurndorfer(宋汉理)的研究表明,由于非常明显的贫富两极分化,十六世纪时徽州宗族的内部很可能已经产生了基于经济占有权而非长幼辈分的等级秩序(1989)。

况且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宗族成员的多次迁入迁出以及地产兼并,即使依据房份划分的空间领域相信也早就变得面目全非。

这种质疑在我们进一步对徽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空间分析中得到了印证。

2.研究方法-空间句法介绍(Space Syntax)空间句法是伦敦大学建筑学院希列尔教授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Hillier, 1989 & 1996; Hillier & Hanson, 1984)。

基于“人-地”关系的传统村落空间特征解析--以闽南盆地型宗族聚落为例

基于“人-地”关系的传统村落空间特征解析--以闽南盆地型宗族聚落为例

—以闽南盆地型宗族聚落为例I陈小辉邹雪妹邓奕基于"人一地"关系的传统村落空间特征解析—文章编号:1009-6000(2020)12-0029-07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9-6000.2020.12.00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闽江流域传统村落空间设计智慧图解与当代应用研究(51778145)□作者简介:陈小挥(1976-),男,工学博士,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学院院长,教授;邹雪妹(1993-),¼硕士研究生,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邓奕(1968-),男,工学博士,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

基于“人一地”关系的传统村落空间特征解析----以闽南盆地型宗族聚落为例Analysis o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the Relati o n s hip betwee n Human and Land:A Case Study of the Clan Settlement of Minnan Basin Type陈小辉邹雪妹邓奕CHEN Xiaohui ZOU Xuemei DENG Yi摘要: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建设热潮不断加剧的同时也暴露出村镇本底资源不清、乡村建设盲目照搬城市做法等问题。

人和地是乡村聚落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地关系影响下乡村聚落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

文章以“人一地”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落脚点,探讨土地权属变更下闽南盆地型聚落鸽社会与空间演变规律。

通过研究发现,土地制度变迁后的聚落社会结构呈现多元化:生活空间由线性拓展向多点放射性拓展再到填充式拓展演变;居住单元由大型集合住宅向小型集合住宅再到独户住宅演变;生产空间由扩张到收缩再到转移演变。

文章认为政策是闽南盆地型聚落衍变的外驱,村民的社会需求是内核,在衍变的过程中聚落始终保持着"山一水一田一宅”的传统格局。

村落类型和空间结构特征

村落类型和空间结构特征

村落类型和空间结构特征一、村落类型1.自然村落:是指未经规划,依靠自然演进形成的村落。

这类村落通常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居民住宅以传统建筑为主,人口规模较小。

2.行政村落:是指按照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的村落。

这类村落通常是地方政府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划分的,一般都有明确的地理边界,村落在空间上相对集中。

3.聚居村落:是指因商业、交通等因素聚集形成的村落。

这类村落通常位于交通要道、商业中心附近,居民以从事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人口规模较大。

4.移民村落:是指因移民、难民等形成的村落。

这类村落的居民通常是因为战争、灾害等原因被迫离开家园,重新寻找居住地,形成新的村落。

二、空间结构特征1.平面结构:是指村落的空间布局形式。

不同的村落类型有着不同的平面结构特征。

例如,自然村落通常是沿着自然地形自由发展,形成不规则的平面结构;行政村落则通常是呈矩形网格状分布。

2.立体结构:是指村落的空间层次特征。

在立体结构上,村落通常由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组成,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和高度也不同。

3.空间密度:是指村落的空间紧凑程度。

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村落空间密度不同,一般来说,聚居村落的空间密度较高,而自然村落的空间密度较低。

4.空间形态:是指村落的空间表现形式。

不同的村落类型有着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例如,自然村落的空间形态通常比较自然、随意;而聚居村落的空间形态则比较规整、有序。

三、空间发展模式1.自发发展模式:是指村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然演进和居民自主建设的方式。

这种模式下,居民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经济能力进行住房建设和改造,形成具有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空间形态。

2.规划发展模式:是指通过政府或规划机构的规划和控制来引导和规范村落的发展。

这种模式下,政府或规划机构会根据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和控制指标,引导居民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发展。

3.混合发展模式:是指自发发展模式和规划发展模式的结合。

这种模式下,政府或规划机构会制定一定的规划和政策引导和规范居民的建设行为,同时也会尊重居民的自主权力和意愿,允许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建设和发展。

单姓宗族结构对聚落空间的影响——以山西省晋中市北贾村为例

单姓宗族结构对聚落空间的影响——以山西省晋中市北贾村为例

1宗族结构与家堡聚落1.1宗族结构宗族,又称家族,是指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子孙,虽然已经分居、异财、各爨,变成许多个体家庭,但是还世代相聚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1]。

基于血缘关系的分衍与分化形成关系主体的宗族结构,其制度层面表现为“金字塔”形的自上而下的结构体系,带有明显伦理本位、尊卑有序的等级性,是家族内人际关系的直观体现。

不同地区乡村聚落的宗族结构略有差异,名称亦有所不同,一般分为族、房、户、家庭。

其中,族是所有结构的宏观集合,房是家族大结构下的亚结构,户是家族中最小的组织单位,家庭是组成家族最基本的单元[2](见图1)。

1.2家堡聚落明清时期晋中地区商贸繁盛,带动了土木营建的繁荣,在汾河流域催生出大批家堡聚落——家族性堡寨,按照社会学中对宗族聚落的定义[3]及分类[4],这类堡寨属于典型的单姓宗族聚落,形态特征表现为在堡墙限定下的多重院落的空间组织:家庭形成一个基本堡院,数个家庭的堡院组合成一个家堡,数个家堡相互联系组合为一个堡寨村落[5]。

根据林志森先生对福建地区单姓宗族聚落形态的分类 [6],晋中家堡聚落兼具集合防卫型和整饬规划型的主要特点,即受“自上而下”的宗族权利的控制,同宗同族聚居于由一处或多处堡寨组成的聚落内,形成血缘共同体,堡寨内部以宗祠为中心,布局规整,呈里坊形态。

2北贾村堡的宗族烙印2.1北贾聚落北贾村,又称“侯家村”,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市的介休市,明清时期是票号世家侯氏家族的居住地,是侯氏家族一姓主大的单姓村。

北贾村主要由旧堡、旧新堡、新摘要 单姓村作为宗族聚落的原型模式,是探究宗族聚落演化规律的基础。

文章以山西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北贾村为例,总结侯氏家族的宗族文化特征,分析宗族发展与聚落空间演变的历时性关联,探讨宗族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横向对应关系,归纳家堡聚落内聚族而居、支派杂居、同房分序的多层级空间结构,从宗族角度提出聚落空间的保护方法。

浅议村镇的空间组织布局形式

浅议村镇的空间组织布局形式
况 烨
摘 要: 从组 织类型、 区域划分 、 道路、 广场 、 居住 区等几个方面浅要分析 了中国传统村镇布局 的基 本形式, 并对各要素之
间的相互关系进行 了探讨 , 以体 现独特的建筑风格。
关键词 : 镇 , 局 , 村 布 区域 , 道 , 场 , 住 区 街 广 居
中图分类号 : J 8 .9 9 2 2
的大空间 。老建筑 的室 内空 间完全被 重新 塑造 了。在拆 除 了所 5 3 传 统 经营特 色的继承 . 有室 内分割后 , 一种带有一定 传统空 间氛 围 , 完整 、 开敞 的大空 间 “ 老字 号” 是传统商业街上 的宝 贵财 富 , 其在人们 的心 中得到 被创造 出来 。但这种空 间重构 又是 在尊 重原空 间布 局 的基 础上 了广泛的认同 , 品牌有 着很好 的 口碑 和知名度 , 们对它 们的 其 人 进行 的 , 而且极 富创新性 。 感情 比洋快餐还深厚得多 。 3 在老肌体 中穿插 了大量 极富创 意 的新 肌体 。一些新 肌体 ) “ 老字 号” 的存在是 由传 统商 业街 经营 活动 的多样性 和其休 采用 了实体形式 , 至模 仿 了传 统形 式 ; 甚 但素 混凝 土与水 泥砂浆 闲娱乐功能决定 的, 保护和维持“ 字号 ” 老 是改造更新 传统商业街 的表面使之 明显与 旧肌体 区分 开来 。它们 与通透 的玻璃橱 窗 和 的题 中应有之意 , 也是传统商业街保持生机 和活力 的源泉之一 。
5 2 传统 商业街 空 间尺度 及 环境 的保 护 .
传统商业街 不是 用来陈列单个 历史建筑 的, 其更重要 的作用
[] 2 周 俭 . 在城 市上建造城 市—— 法 国城 市历 史遗产保 护 实践
[ . M]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 社 ,0 3 1—8 2 0 .71 .

中国农村宗族组织

中国农村宗族组织
宗族组织特点
宗族组织具有强烈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以祖先崇拜为核心,强调家族荣誉和传统价值观念,对成员有较强的约 束力和影响力。
宗族组织的历史演变
起源与发展
宗族组织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随着社会变迁和政治制度的改变,宗 族组织的形态和功能也不断变化。
现代宗族组织的演变
在现代中国农村,宗族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留和发展,但同时也面临 着现代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和影响。
通过各种仪式和活动,强化家族成员 之间的联系和认同。
促进社会稳定
宗族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社会 稳定的作用,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秩
序和和谐。
传承家族文化
通过族谱、族规等载体,传承家族 文化和家族精神。
互助互济
宗族组织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家族 成员支持和帮助,增强了家族成员 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宗族组织的运作机制
03
宗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宗族组织的结构
01
宗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祖先崇拜为纽带,以姓氏为 标识,以族长为核心的宗族群体。
02
宗族组织通常包括族长、族众、祠堂、族产、族谱、族规等要
素。
宗族组织的结构呈现出树状或网状,族长位于宗族组织的顶端
03
,负责统领全族事务。
宗族组织的功能
维系家族血缘关系
中国农村宗族组织
2023-11-05
目录
• 宗族组织概述 • 宗族组织的形成与演变 • 宗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 宗族组织的社会影响 • 宗族组织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宗族组织概述
宗族组织的定义与特点
宗族组织定义
宗族组织是中国农村的一种传统社区组织,通常以姓氏为基础,由同姓家族成员组成,拥有一定的族规、族产 和族谱。

岳楼村岳氏宗族聚落空间探析

岳楼村岳氏宗族聚落空间探析

2020·04一、岳楼村概况岳楼村现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孟姑集镇,是一个典型的单姓血缘型传统村落,村中村民皆为岳姓。

村中族谱记载,这个村落是岳飞三子岳霖后人的聚居地,目前村落中宗族文化保留完整,拥有由一个主祠四个支祠组成的宗祠建筑群。

岳楼村岳氏族人在每年过年期间与清明节期间会组织祭祀活动,即使不在族居地域生活的族内成员也会前来祭拜,还有另外一项重大的祭祀仪式———岳飞祭典,这项祭祀活动祭祀的对象为宗族圣祖———岳飞,由宗族组织在岳氏家祠主祠进行,又称祭岳大典,或称岳忠武王祭典、岳武穆王祭祀大典,三年一小祭,五年一大祭。

据族内相关组织者描述,这是目前族内非常重要的一项宗族活动,全国岳氏后人都会前来参加。

二、岳氏宗族聚落环境与选址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环境因素对传统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分别为地形地貌、交通、气候、水文。

岳楼村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西北部,隶属孟姑集镇,地处黄泛平原区,周围皆为平原,北邻赵王河,有少许海拔较低的零星孤山、残丘。

岳楼村建村600余年,全村以岳氏为主,共800余户,3000余人,是孟姑集镇岳氏后人聚居的发源地。

岳楼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5°48′,东经116°23′,距离嘉祥县城区13公里。

村落交通便利,南临046县道与日兰高速,东临顺河路,孟姑集镇的东西交通主动脉申闫路从村中穿过,沿路向西3公里便能到达孟姑集镇政府。

岳楼村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8℃~13.9℃。

在东亚季风影响和控制下,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在季节分配上很不均匀。

春季温度回暖快,气候多变,降雨稀少,多西南风。

3~5月平均降水量99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5%,而蒸发量大,常形成春旱。

夏季炎热多雨,高温高湿,降水集中,常有暴雨。

从现有形态上来看,如今岳楼村村落由水系环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村落形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
如图5所示的轴线图,从中可以看出所有村落的轴线组织有以下一些几何特征。系统中一般只有少数长轴线,大部分轴线都很短,并且很少有轴线直接贯通交叉。长轴线一般都位于联系村落内外交通的主要道路上,这些道路主要由一系列呈大钝角相交的轴线组成,并大致保持线性延伸。
村落中祠堂周围的轴线组织也有某些特点。我们发现,如果从祠堂面前的轴线向外扩展2个深度(能形成道路网络的最低条件)所形成的轴线群涵盖了该局部区域内的大部分轴线,而其它的轴线却没有这样的特征。这种特点和空间句法分析所显示的结果相当吻合,即村落中有一定数量的祠堂位于局部结合度最高的轴线上。
然而在我们对徽州村落的研究中发现,上述的看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社会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对此提出了质疑。房份的形成和共有财产以及祠堂的建设并非同步,更多的情况是一个房支祠堂的修建通常较晚(高寿仙, 1995)。荷兰汉学家Zurndorfer(宋汉理)的研究表明,由于非常明显的贫富两极分化,十六世纪时徽州宗族的内部很可能已经产生了基于经济占有权而非长幼辈分的等级秩序(1989)。况且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宗族成员的多次迁入迁出以及地产兼并,即使依据房份划分的空间领域相信也早就变得面目全非。这种质疑在我们进一步对徽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空间分析中得到了印证。
13
7.3
104
58.4
0.3477
0.5567
Correl
-0.0844
0.5779
0.5440
-0.5188
图4显示的是空间句法分析之后的轴线图,其中粗线部分是村落的整体结合度核心,虚线是整体结合度低于平均值的轴线(占总值50%的下半部分)。整体结合度的分布有个有趣的现象,即数值最高的线段基本分布在村落的中心而数值较低的多分布在村落的周边。并且这两部分线段都和系统的轴线数量存在着固定的比例关系,分别大致在7.3%和58.4%(见表1)。这8个案例所形成的整体结合度核心由一系列连续相交的轴线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屏山、南屏、呈坎、宏村和西递为代表,它们的空间核心大致类似不完整的网格状。另一类以唐模、瞻淇和渔梁为代表,它们的空间核心呈现比较明显的线性。虽然所有村落的空间核心的形状都相对比较紧凑,但它们在村落中的相对位置有所不同。宏村和渔梁的结合度核心最浅,由一根结合度最高并且较长的轴线直接连向村口(渔梁是到河边的码头)。唐模和瞻淇的相对较浅(距离村口3个轴线深度),而其它五个都比较深(距离村口超过6个轴线转折)。虽然这些村落的“可理解度”之间有较大落差,但是当选取空间核心以及直接与它相连的轴线来分析时,我们发现R3和Rn之间的相关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很明显,村落空间核心部分的可读性明显高于村落的整体和其它部分。这种局部和整体的构成关系成为本组所有村落的一个重要空间特点之一。
空间句法对空间的描述有两个基本概念:一维的线性(Linearity)和两维的凸起程度(Convexity)。一维的线性描述一个空间和其相邻空间可能形成的轴线延伸程度;两维的凸起程度指的是空间的宽度大小和尺度。一个连续空间系统可以解析成许多个由实体环境边界所限定的“凸状”空间(图3-a)。这些“凸状”空间相互所形成的线性连接构成轴线,它指的是一组“凸状”空间不受视线和步行遮挡所能形成的最长延伸线。涵盖一个村落或城市所有“凸状”空间的最长并且数量最少的轴线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空间系统的轴线图(图3-b)。
另外,村落的主要道路和整体结合度的核心有相当程度的重合。从一些学者对徽州村落历史的研究来看,主要道路的确是当地村落发展的重要方向(单德启,1998;吴小勤编著;2002)。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借鉴了希列尔在欧洲城市生活中心发展研究中所使用的横切(Transect)分析法(Hillier, 1999),来考察村落整体形态发展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图6是屏山、呈坎、宏村和西递的横切图,以村落的主要道路为轴心向外纪录2个深度范围内轴线情况的变化。
表2列举了横切法分析所形成的三个部分(村口-中心-村口)轴线组织的空间属性参数。数据统计的结果完全证实了我们的图面观察,几乎毫无例外,中间部分无论是平均局部结合度、整体结合度还是可理解度都高于其它两部分。换句话说,当你从村落边缘接近中心时,道路轴线的密度增加、划分的更规整,整体结合度也越强,所看到的祠堂等公共建筑也越多,同时空间的局部和整体关系也定义的越好。而当你离开中心时,所有的这些空间特征则减弱。
0.8110
1.8092
3.113
14
7.2
113
58.2
0.4333
0.5589
瞻淇
210
0.8202
1.8636
3.1905
15
7.1
124
59.0
0.1794
0.6791
渔梁
88
0.8373
1.6914
2.9318
6
6.8
52
59.1
0.5242
0.6865
平均
179
0.7759
1.7918
3.0678
0.5239
呈坎
207
0.6709
1.7342
2.9179
16
7.7
120
58.0
0.2620
0.4112
宏村
208
0.8199
1.8218
3.1058
15
7.2
120
57.7
0.4055
0.5924
唐模
137
0.7288
1.6857
2.9197
10
7.3
82
59.9
0.4502
0.5866
西递
194
2.研究方法-空间句法介绍(SpaceSyntax)
空间句法是伦敦大学建筑学院希列尔教授及其同事的研究成果(Hillier, 1989 & 1996; Hillier & Hanson, 1984)。借助计算机的分析,该方法把对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的描述转述为空间系统中各个空间组成部分所构成的相对关系,从而试图揭示表面形式背后的深层空间结构特征。在其方法背后是一套关于空间形态的理论,该理论假定城市和聚落的空间组织都受到某种“形态法则”(Morphological laws)的影响,人类社会通过这些形态法则在实体环境中再现其种种社会关系的同时,其行为也会受到空间形态的影响。而空间句法的主要目的是展示空间形态法则如何在各种空间形式中产生不同的空间界面来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表述。
为了考察这些空间特点和社会功能、文化因素之间的联系,我们把村落“整体结合度”的分布和村落主要功能要素(如主要街道、广场、祠堂、庙宇、学堂、店铺、市场等等)的分布叠加起来。一个直观有趣的现象是,几乎在所有村落中,大部分的祠堂都位于整体结合度核心之上。换句话说,大部分的祠堂在拥有最高建筑等级的同时,也因为它们所处的位置毗邻最高“接合度”的街道而在全局上占据了村落中的有利地位。比较例外的是联宗祠堂,如唐模的许氏宗祠和西递的胡氏宗祠本始堂,虽然名义上是村中等级最高的建筑并位于显著的村口位置,然而从功能角度而言,它们却并不是最方便和最经常使用的空间,似乎更多表达的是某种特殊的象征意义。与此同时,店铺和市场等商业建筑的分布却大多和村落的整体结合度核心重合,而庙宇和学堂等建筑一般都分布在整体结合度中等或者较低的地方。最后,村落中杂姓宗族的祠堂通常也都位于整体结合度较低的地方。
表2部分村落横切分析数据统计
村落
轴线数量
整体结合度Rn
局部结合度R3
可理解度(r2)
屏山
西南
25
0.7302
2.1824
0.3176
中心
46
0.9386
2.2495
0.4888
东北
25
0.7770
1.8054
0.4178
呈坎
南部
20
0.6443
在此基础上,空间句法对系统每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属性加以量化的描述。本文应用的主要参数有:“深度”(Depth)、“连接度”(Connectivity),“局部结合度”(R3)和“整体结合度”(Rn)。“深度”表示从系统中的某个轴线空间到其它轴线空间中所必须经过的轴线数量(轴线改变方向的次数)。“连接度”表示和某个轴线直接相连的轴线数量。“局部结合度”考察一个轴线到距离其3个深度之内的其它轴线的相对可达性,而“整体结合度”考察一个轴线到系统中所有其它轴线的相对可达性。空间结构的另外一个重要属性是从局部属性感知系统整体特征的能力,在空间句法中定义为“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由轴线的“局部结合度”和“整体结合度”之间的回归系数(数值介于0~1)来表示。“整体结合度”最高的轴线(占总数值10%)构成一个空间系统的“结合度核心”(integration core)。
我们把村落的这些主要空间元素的整体结合度数值提取出来然后按照大小进行排序,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等级序列。该等级序列可以由一下不等式来表达:
宗祠=店铺>房支祠堂>家祠=杂姓宗族祠堂=学堂=庙宇=联宗祠堂
以上这些空间特点说明徽州的村落中具有某种共性引导着它们形态的发展和演变,同时也促使村落的祠堂、店铺等建筑向整体结合度的核心部分集中,并似乎由此形成了一个村落的公共中心,涵盖了和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空间。这种现象和本文开头介绍的由对应关系而引申的等级空间体系大相径庭。村落形成的似乎不是一个个的空间领域,而是由整体结合度核心所涵盖的一个网络状的连续空间。这种现象也不大可能是事先设计或规划的结果。虽然宗族在村落建设中曾经试图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实现某种社会文化意图,但这些村落历经几百年的发展迫使我们必须把它们的形态看成是自下而上的结果。一旦从时空角度来探讨村落形态的发展,我们马上就会面临一个巨大的障碍,即文献和考古资料的匮乏。然而,村落中的某些空间特征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线索来了解其形态的演变过程。
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只有在道路的中间部分所形成的轴线组织才具有明显的网络化特征,而在道路的两头部分几乎难以察觉。这种局部的网络特征使得中间部分具有明显的优势,即降低了街道和街道之间的平均步行距离。此外,中间部分形成的网络涵盖了村落中相当数量的祠堂和店铺等公共建筑,并且和村落的整体结合度中心有很大的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