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新诗戴望舒卞之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 • • • •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 • • • •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我用残损的手掌》(1942)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 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 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 • • • •
《我底记忆》(1929)、 《望舒草》(1933)、 《望舒诗稿》(1937)、 《灾难的岁月》(1948), 戴望舒一生,共存诗92首 《戴望舒诗选》(1957)。
古典韵味与现代情绪
两次转变、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 《我的记忆》集的《旧锦囊》《雨巷》两辑。 • 特点:在艺术上保留着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及欧洲 浪漫主义诗歌的痕迹,并明显具有法国象征派诗 人魏尔伦等的影响。 • 《雨巷》为此时期的代表作,诗作在对江南雨中 小巷的抒情中,反映出大革命失败后部分青年的 压抑心情,受到人们注意。
• • • • • •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丁香 姑娘
太息的 眼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美丽高洁
哀怨彷徨
“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希望/爱情/革命/国家】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 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 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在上海师范专科 学校任教,并进行著、译、研究等工作。 • 1948年,因参加民主运动受国民党政府 通缉,再次去香港。1949年辗转到达北 平,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 次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闻总署国际 新闻局工作。1950年2月8日因病逝世。
• 戴望舒一生有四本诗集:
《无题四》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隔院泉挑到你杯里,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胸前: 我想要研究交通史。
鱼化石
•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 卞之琳诗歌特点: 理胜于情 • 1、诗情的“智性化”,化情绪为思考,融情 趣为理趣。 • 2、诗情的“非个人化”,克制情感,隐退自 我。 • 3、注重诗的技巧与形式的探索,融汇传统的 意境与西方的“戏剧性处境”。
• 1937年1月,诗创作合集《望舒诗稿》出版。 • 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上海“孤岛”继续 著、译,后于1938年5月赴香港。与许地山 等人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 会,任理事,后并在文协举办的文学讲习 所讲课。 • 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为日军占领。他未 及撤退,以抗日罪名被捕,陷狱中数月, 健康受很大损害。
形形色色的丁香
仲春时节,形状像结。伤春,愁品,虽姣好,却易凋谢。
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
美丽 高洁 冷艳 愁怨 哀婉
• 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这是借丁香枝条的 柔弱纠结来形容心情郁结不舒的状态。 • 李璟《山花子》:“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 杜甫《江头五咏》之一:“丁香体柔弱, 乱结枝犹垫。”
意象
• • • • • 油纸伞 雨巷 丁香 姑娘 篱墙
意境
神秘 惆怅 柔弱 美丽 凄凉
情感
朦 胧 凄 美
迷 茫 又 希 望
戴望舒诗歌创作特点
• 中国传统诗艺与西方现代诗艺的融通 • 1.诗的情绪: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的矛盾与困 惑。 • 2.诗的意象:中国传统意象和现代意象叠加 的 组合方式。 • 3.诗的风格:吸收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艺 术手法,又与中国诗歌的传统相通。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 1、《雨巷》 “雨巷诗人” • 《雨巷》写于1927年 • 叶圣陶在《小说月报》编发这首诗时,盛 赞望舒“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 元”。 • 著名诗人朱湘在给望舒的一封信中说: “《雨巷》在音节上完美无缺”,还说这 首诗“比起唐人的长短句来,实在毫无逊
• “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 成分”,追求一种内在的韵律,诗的韵 律不在于外在的音乐美而在“诗的情绪 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 • 对于形式与韵律要讲究自然合适。 • 代表作:《我的记忆》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甚于我最好的朋友。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丝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 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
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
你, 定然是个寂寞思春、寻觅知音的多情女。。。
那钟情于人的楼上人
定是个俊逸潇洒、 云游天下的少年郎 含情脉脉、痴态可怜 可心中的情思又有谁知?
落 花 有 意 , 流 水 无 情 引人回忆,激人遐想
பைடு நூலகம்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
如织月色
那么神秘,那么奇妙
那么甜蜜,那么惬意
一片淡雅、轻柔、迷朦
汉园三诗人:《汉园集》
卞之琳:《数行集》 何其芳:《燕泥集》 李广田:《行云集》
1936年出版的合 集《汉园集》内收 何其芳、李广田、 卞之琳,因此而得 名。他们注重以诗 歌传达独特的气质。
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 淡的忧伤。
李广田的诗歌, 风格质朴,蕴藉深 沉
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 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 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 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文字奇巧。
• “那时候,我们差不多把诗当做另外一种 人生,一种不敢轻易公开于俗世的人生。 我们可以说是偷偷地写着,秘不示人,三 个人偶尔交换一看,也不愿对方当面高声 朗诵,而且往往很吝惜地立刻就收回去。 一个人在梦里泄漏自己底潜意识,在诗作 里泄漏隐秘的灵魂,然而也只是像梦一般 地矇矓的。从这种情境,我们体味到诗是 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术语的地来说,他 底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杜衡《望舒草· 序》)
•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即为 成员。 • 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他在上面发表 许多著、译作。同年11月,赴法国,曾在 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肄业、旁听,并 继续从事著、译活动。 • 1934年曾去西班牙旅行,喜欢费特列戈· 洛 尔迦的诗歌;两个月后回巴黎,对现代派、 超现实主义诗人艾吕雅、许拜维艾尔甚为 推崇。1935年从法国回国。
纤敏、忧郁、凄凉
•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并于翌年就 读于该校法科。此时戴望舒在文学爱好上接近法 国象征派诗歌,如魏尔伦、波特莱尔等人的作品。 • 1926年春,开始在与施蛰存合编的《璎璐》旬刊 上发表诗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加入中国 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因参与革命宣传工作被上海 法租界当局拘捕。 • 1928年回上海,此后全力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译工 作,开创了他诗歌创作的重要里程。 • 诗集《我的记忆》(包括《旧锦囊》《雨巷》 《我的记忆》三辑)于1929年出版。
重点提示
• • • • 现代诗派 汉园三诗人 戴望舒、卞之琳诗歌创作特点 《雨巷》《断章》《鱼化石》赏析
“雨巷” 的象征意义:
①作为一个爱情的落寞者, 雨巷就是诗人那凄婉、惆怅 而忧伤的爱情历程。②作为 一个革命者,雨巷就是诗人 在革命受挫后彷徨而迷茫的 人生道路。③作为一个文学 青年,一个诗人,一个中国 人,诗人更应该也肯定会心 忧天下!而雨巷就是当时那 种压抑、动荡、黑暗的社会 环境的形象反映。
30年代诗歌
现代诗歌发展脉络
第一个十年 第二个十年 第三个十年
初期白话诗 胡适、刘半农
中国诗歌会
七月诗派
郭沫若 湖畔诗人 小诗体 冯至
后期新月派
九叶诗人
新月派、早期象征派
现代诗派
现代诗派
• 1932年, • 现代派诗人在审美旨趣上有两派。 一是主情派,如戴望舒、何其芳、李广田等, 以抒情为主要特征,常借助象征暗示等手 段。 • 二是主知派,如卞之琳、废名、林庚、金 克木、徐迟等,以及吴奔星、路易士(纪 弦)的一些诗,多以沉思为主,善于从琐 碎平常的事物中挖掘意趣或理趣,表现只 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深潜意蕴。
• • • • • •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 • • • • •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 • • • • •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 第三阶段: • 《灾难的岁月》集里的大部分。 • 抗战开始后,他的诗歌从生活、情绪到艺 术风格,都转向积极明朗。 • 1939年《元旦祝福》一诗祝福祖国和人民, 渴望自由解放。 • 1941年在日寇监狱中所作《狱中题壁》和 稍后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表现了民族 和个人的坚贞气节,对祖国的解放区怀着 深情。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装饰
梦
一次心灵奥秘的深切剖白
压抑的单恋之情是多么地强烈灼人
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
卞之琳与张充和
• “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 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 我 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 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 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 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 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 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 欢 。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 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 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
断章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面对着眼前的美景 一副心醉神迷之态 对身外之事却浑然不知 然而。。。。。。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登临高楼 眼里所看的竟不是风景 是那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 的 你
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 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
寂寞的古园中,
明月照幽素,
一枝凄艳的残花,
对着蝴蝶泣诉。
——《残花的泪》 晚云在暮天上散锦,
溪水在残日里流金。
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 象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 ——《夕阳下》
• 第二阶段: 格律到自由 • 包括《我的记忆》集内《我的记忆》一辑、 《望舒草》的全部以及《灾难的岁月》集 的前几首。 • 此时较多接受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耶麦、 保尔· 福尔等人的影响,经过创作实践,也 对诗歌艺术建立了自己的见地,如《诗论 零札 》。 • 不足:沉醉于个人失意的情绪,幻灭。
戴望舒
生平成就
雨巷 戴望舒 个性气质
两次转折
爱情悲剧
戴望舒生平
•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 • 原名戴朝寀,字梦鸥、望舒 •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屈原《离骚》 • 在杭州宗文中学求学时即喜爱文学,与杜衡、施 蛰存一起切磋诗歌艺术、办文艺刊物等。 • 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接受英国颓废派 诗人道生、法国浪漫派雨果的影响,又沉溺于晚 唐诗人纤细与感伤的艺术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