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鄂教版初二上)(无答案)doc初中语文
(精品文档)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D卷
第 5页 共 8页
第160192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一、 积累运用 ( 共 7 题;共 33 分)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6-2 、 6-3 、 6-4 、
参考答案
7-1 、 7-2 、
7-3 、
二、 综合题 ( 共 1 题;共 15 分)
8-1 、 8-2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23 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D卷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 积累运用 ( 共 7 题;共 33 分)
1. ( 2 分)选出下列标题中短语结构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曹刿论战》
B . 《杨修之死》
C . 《愚公移山》
第 6页 共 8页
、
第160193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8-3 、
三、 文言文阅读 ( 共 2 题;共 22 分)
9-1 、
9-2
、
9-3 、
9-4
、
10-1 、 10-2 、 10-3
10-4
第 7页 共 8页
、 、
第160194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第 8页 共 8页
第160195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私: ________ 方: ________ 间: ________ 疾: ________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 3)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 4)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差异?从劝谏的效果看,二者又有何差异?
(精品文档)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卷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 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 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 王斗曰:“世无骐麟,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②,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 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 縠④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 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
9. ( 11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 宣王使谒者①延入。 王斗曰: “斗趋见王为好势, 王趋见斗为好士, 于王何如?” 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 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 1)我的发现: ________。
( 2)我据此向土地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__。
( 3)班里开展“爱我家乡,护我土地”活动,需要拟写一条文学性宣传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我准备
第 2页 共 7页
第160211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的是: ________。
三、 文言文阅读 ( 共 2 题;共 22 分)
( 3)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
二、 综合题 ( 共 1 题;共 15 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基础练习题(无答案)
百度文库精品文档23 愚公移山班级姓名一.文学常识《愚公移山》是一则(文体)。
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相传是时期郑国人所作。
列子,名_______,又名__________,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_______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__________________。
二.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汝之不惠:通,2.河曲智叟亡以应:通,3.始一反焉:通,4.无陇.断焉:通,三.解释加点字1.方.七百里____________ 2.河阳.之.北3.达于汉阴.4.面.山而.居5.惩.山北之塞.6.出入之迂.也7.聚室而..谋8.指.通豫南9.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 10.杂然..相许.11.其妻献疑..12.以.君之力13.曾.不能损._________ 14.如.太行、王屋何.15. 投诸.渤海之尾16.荷.担者三夫.17.箕畚....有遗男..运于渤海之尾18.始龀..____ 19.孀妻20.寒暑易.节21.始.一反焉____________ 2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23.山之一毛.24.叩.石垦壤25.固不可彻.26.汝心.之固.28. 曾.不若.孀妻弱子_________29.虽.我之死30.无穷匮..也31. 而.山不加增______________ 32.何苦.而不平33.惧其不已.__ 34.甚.矣__________35.帝感.其诚36.负.二山37.一厝.朔东四.一词多义1.且4.之5.亡年且.九十笑而止之.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______ 且.焉置土石跳往助之.___________ 国恒亡.______________ 2.于汝之.不惠 6.焉达于.汉阴____________ 魁父之.丘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告之于.帝汝心之.固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_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惩山北之.塞________ 无陇断焉.______________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 操蛇之.神始一反焉.______________ 3.曾告之.于帝__________ 7. 其曾.不若孀妻弱子闻之.其.如土石何_______________ 曾.益其所不能虽我之.死其.妻献疑曰________________ 五.翻译句子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翻译:2.甚矣,汝之不惠!翻译: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精品文档)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B卷
(《晏子春秋》 )
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第 3页 共 7页
第160205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齐人也,坐盗 /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 . 齐人固善盗乎 / 是可谓善学者矣
C . 水土异也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 . 公悲之,喟然叹曰 / 余悲之,且曰
(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 4)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10. (11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A . 已:停止
B . 感:被……感动
C . 厝:座
D . 阴:水之南
2. ( 2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 . 蝉则千转不穷
C . 窥谷忘反
D . 怀民亦未寝
3. ( 2 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故五月渡沪∕广故数言欲亡
B .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少时,一狼径去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
第 4页 共 7页
第160206页,学习资料仅供参考
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①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 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鄂教版八上《愚公移山》word同步测试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或彻()(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4)何苦而不平()(5)杂然相许()(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山愚公者,年且九十()(8)帝感其诚()(9)而山不加增()(10)聚室而谋日()2.指出下列句子里的通假字,并说明其含义。
(1)甚矣,汝之不惠:。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之:河阳之北()以君之力()笑而止之曰()毁山之一毛()4.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二是。
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6.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文:。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文:。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译文:。
7.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8.你身边有没有当代的“愚公”,请结合他(她)的精神谈一谈。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33分)1. (2分)“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表现愚公()A . 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 . 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 . 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 . 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 (2分)下列句子中的“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 曲肱而枕之B . 人不知而不愠C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 . 学而时习之4. (2分)朗读下列句子,句中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此/庸夫之怒也。
B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 其一犬/坐于前。
D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 (2分)指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 . 甚矣,汝之不惠。
C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 . 河曲智叟亡以应6. (20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2)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7. (3分)默写句子。
(1)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________。
(3)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8. (15分)综合学习。
(1)下表是上海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部分单元与课文,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①②③(2)相对而言,你最喜欢那个单元?请以点面结合的方式阐述理由。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万仞.(rèn)冀.州(jì)豫.南(yù)山北之塞.(sè)B.魁.父(kuí)垣.曲(yuán)叩.石(kòu)孀.妻弱子(shuāng)C.穷匮.(kuì)始龀.(chǐ)箕畚.(běn)一厝.朔东(cuò)D.陇.断(lǒng)智叟.(sǒu)荷.担(hè)出入之迂.(yū)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杂然相许.(____________)(2)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3)毕力平险.(____________)(4)何苦.而不平(____________)(5)寒暑易.节(____________)(6)惧其不已.也(____________)(7)固不可彻.(____________)(8)虽.我之死(____________)3.下列各句中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B.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甚矣,汝之不惠B.始一反焉C.惩山北之塞D.无陇断焉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也6.下列关于《愚公移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3 愚公移山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厝.()始龀.()穷匮.()万仞.()魁.父()叩.石()雍.南()亡.以应()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达于汉阴.(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寒暑易.节(4)惧其不已.也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甚矣,汝之不惠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D.无陇断焉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5.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译文: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北岸,行吗?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译文: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已经九十岁了,面对着大山居住。
C.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译文:天帝感受到了他的诚心,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D.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从此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山冈阻隔了。
6.填空。
(1)《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
这个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2)《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原因的句子是:,。
(3)晋代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这一句而言的。
(4)《愚公移山》中表明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
表明愚公移山的目标的句子是:,。
(5)《愚公移山》中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
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得到家人拥护的句子是:。
◆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年且.九十B.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C.投诸.渤海之尾诉诸.法律D.告知于.帝运于.渤海之尾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是为了更好地烘托愚公的形象。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复习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复习检测题(附答案)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
寒..(),始龀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敢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一、解释文中加点字。
二、翻译句子: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④且焉置土石?⑤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⑦甚矣,汝之不惠。
⑧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⑨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⑩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⑾帝敢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第六单元第23课愚公移山为下列句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完成第1-4题1. 河曲智叟()A.老人 B.妇女C.男子 D.老头2. 汝心之固()A.心里 B.思想 C.做法 D.言论3. 何苦而不平()A.苦于B.痛苦 C.愁D.怕4. 曾不若孀妻弱子()A.竟然B.并、乃C.曾经 D.可曾5. 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6. 用科学的眼光看,愚公移走两座大山是不必要的,而且结局是天帝派神搬走了两座大山也是不可能的。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其目的是()A.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夸大神的作用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宣传人定胜天,不必用科学,只须用苦力的思想。
D.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不识时务的消极思想。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⑵河曲智叟亡.以应⑶惧其不已.也⑷无陇断.焉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⑴甚矣,汝之不惠!⑵何苦而不平? 9.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
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
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⑴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⑵洛(洛河)阳 _____________;⑶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10.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
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11.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十三课 《愚公移山》 同步练习作业—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同步作业练习-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sè) 出入之迂.也(yù)B.魁.父之丘(guí) 一厝.朔东(cuò)C.河曲智叟.(sŏu) 荷担者三夫(hè)D.始此(niè) 孀妻弱子( shuāng)2.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且焉置土石③河曲智叟亡以应④曾不能毁山之一毛⑤一厝朔东,一雍厝南⑥甚矣,汝之不惠。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C.面山而.居而.山不加增D.虽我之.死投诸渤海之.尾4.下列句子中,与“何苦而不平”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为计?B.如太行、王屋何?C.且焉置土石?D.何陋之有?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杂然相许.(2)惩.山北之塞(3)甚矣,汝之不惠.(4)何苦.而不平(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6)汝心之固.(7)虽.我之死(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6.区分下列句子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
(1)且焉置土石?(2)其如土石何?(3)何苦而不平?(4)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7.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的体裁是,选自《》,这则故事反映了(2)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交代移山的目标的句子是“,。
”(3)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无言以对的句子是“。
”(4)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综合提升8.学完本文后,同学们针对愚公是否愚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观点,请从反面写出你的观点。
某同学的观点: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子孙后代,他明知山高路远,工具简单,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似愚不可及,实则大智若愚,因为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道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 同步作业(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堂作业第23课愚公移山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惩.山北之塞(chén)智叟亡.以应(wú)B.始龀.,跳往助之(chí) 高万仞.(rèn)C.投诸.渤海之尾(zhù) 荷.担者三夫(hè)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ěn) 一厝.朔东(cuò)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杂然相许.许:(2)惩.山北之塞惩:(3)何苦.而不平苦:(4)固不可彻.彻:(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曾:(6)吾与汝毕力平险.险: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4.下列各项中的“其”字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5.按要求写出句子。
(1)智叟嘲笑愚公的理由是:(2)愚公评价智叟的观点是:(3)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理由是:(4)侧面看出愚公取得论辩胜利的是:(5)山被移走的最终原因是:6.翻译下列句子。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课内阅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7.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智叟的态度是。
(用原文回答)8.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的人物描写方法。
9. 天神帮忙搬山,对表现愚公有何意义?10.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三、课外阅读【甲】愚公移山(节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练习题(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愚公移山》练习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或彻()(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4)何苦而不平()(5)杂然相许()(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山愚公者,年且九十()(8)帝感其诚()(9)而山不加增()(10)聚室而谋日()2.指出下列句子里的通假字,并说明其含义。
(1)甚矣,汝之不惠:。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之:河阳之北()以君之力()笑而止之曰()毁山之一毛()4.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二是。
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6.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文:。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文:。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译文:。
7.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8.你身边有没有当代的“愚公”,请结合他(她)的精神谈一谈。
答:一、基础驿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始龀.()荷.担()孀.妻()箕畚..()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⑵河曲智叟亡.以应亡:⑶惧其不已.也已:⑷无陇断.焉断: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杂然相许.许: 赞同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扛C. 寒暑易.节易: 交换D. 何苦.而不平苦: 劳苦4.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惩.山北之塞古义:今义:②聚室.而谋曰古义:今义:③投诸渤海之尾.古义:今义:5.《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本成语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愚公移山》同步训练1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达标训练1、《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本成语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作者,名,郑国人,战国前期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给加点的字注音:始龀.()穷匮.()厝.()万仞.()魁父.()亡.以应()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⑴始一反.焉()⑵毕力平险.()⑶杂然相许.()⑷河阳之北.()⑸渤海之尾.()⑹寒暑易.节()4、指出下列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别于其他两句的一项。
①于( )A、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②而( )A、面山而居。
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C、室而谋曰。
③其()A、其如土石何?B、其妻献疑曰。
C、帝敢其诚。
5、用原文回答问题:①、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②、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的理由是:6、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能力提高仔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直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敢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指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河曲智叟亡以应。
2、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河曲智叟:A、老人 B、妇女 C、男子 D、老头②汝心直固:A B、思想 C、做法 D、言论A、苦于B、痛苦C、愁D、怕A、竟然B、并、乃C、曾经D、可曾3()①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可太不聪明了。
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I)卷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33分)1. (2分)下列对《愚公移山》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 . 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 .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 .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2.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通“粘”,粘住。
(《木兰诗》)B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
(《三峡》)C .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 .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岳阳楼记》)3. (2分)“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中的两个“之”字的正确一项是()A .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 . 助词,的,两个“之”一样。
C . 两个“之”都是代词,它。
D . 两个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 (2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D .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5. (2分)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 .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 .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6. (20分)把下列诗句译成白话文。
《愚公移山》课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愚公移山》课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愚公移山》课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愚公移山》课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课前自主预习:步骤三:课堂互动探究步骤四:学以致用方法指导:如何解答文言文拓展探究题文言文拓展探究题是一种开放性试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受关注的试题,也是最有分量和最精彩的试题。
因为它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想辩证、独特、创新的理解。
[解题技法]方法一:如果是欣赏题,我们可以借用现代文阅读中的解欣赏题的方法作答。
方法二:如果是人物评价题,我们要根据人物性格特点作答。
方法三:如果是感悟题,我们要从文章寓意、人物的优秀品质、故事的含义等角度悟出道理作答。
方法四:如果是建言献策题,我们可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方法五:如果是补充例子题,我们要根据要求列举出人物或事件等。
素材积累:有关战胜困难的格言大自然把人们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们永远向往光明。
——歌德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
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罗兰被克服的困难就是胜利的契机。
——贺拉斯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
——莎士比亚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巴尔扎克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
——拿破仑初中每学年应掌握的重点知识版块初一学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初一语文学科和小学的语文相比,课本的内容更广更深,篇幅也有所加长,知识点的数量和难度也相应增加;老师讲授的内容从拼音、字词、句子、简单修辞等最基础的汉语知识,逐步转变为理解、分析、欣赏与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1)阅读能力。
这个阶段应重在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和表述能力,同时要兼顾对抒情性散文、说明文阅读题的练习。
八年级上册语文23 《愚公移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3 《愚公移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
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参考答案:大部分家人:杂然相许。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支持移山的行为,并主动献计献策,解决移山中存在的问题)愚公之妻:“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对移山存有疑虑,一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二是担心无处放置土石)邻人之孀妻弱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的举动)智叟:“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轻视、嘲讽愚公,认为移山是愚蠢的行为,根本不可能成功)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对愚公的决心和勇气感到畏惧)天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被愚公移山的行为及其精神感动)二、这则寓言记叙了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
熟读并背诵课文,想一想它的寓意是什么。
和同学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三、翻译句子,体会智叟和愚公两人对话背后的心理。
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参考答案:1.你也太不聪明了!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铲除,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智叟的心理:愚公大概是老糊涂了,竟然想凭着这把年纪和这点力气把山移走,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
聪明如我,决不可能去做这样的蠢事!2.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何必担心挖不平呢?愚公的心理:我虽然年迈,但我还有众多的子孙,他们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智叟竟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真是枉称一个“智”字!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身已半入,止.露尻尾3.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4.帝感其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参考答案:1.将近况且2.制止仅仅,只3.愁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指.通豫南________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_________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_________ 以.残年余力___________2.用课文原句填空。
(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愚公移山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侧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艰难?答:三、你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答: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河曲智曲亡以应”中的“亡以应”的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替代________________。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何苦而不平?”这是愚公反驳河曲智叟的话,请你谈谈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答:*3. 对于愚公移山的打算,愚公妻子和智叟都提出同样的疑问。
但两人的语气有什么不同?愚公对两人的态度又有何不同?①其妻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一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答:⊙发展空间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陈蕃立志蕃(指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鄂教版初二上)(无
答案)doc初中语文
第一部分: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4分〕
始龀.〔〕荷担.〔〕孀.妻〔〕箕畚.〔〕
2.释词:〔4分〕
⑴年且九十〔且:〕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险:〕
⑶杂然相许〔杂然:〕
⑷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
3.讲明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
⑴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意为。
⑵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意为。
⑶甚矣,汝之不惠。
通,意为。
⑷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意为。
4.以下讲法不正确的选项是〔〕〔3分〕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进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概和坚强毅力,也讲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亲小孩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要紧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人和自然关系咨询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5.原文填写:〔4分〕
⑴愚公之因此决心称山,是因为。
⑵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缘故是。
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河阳之北
B、汝之不惠
C、操蛇之神
D、渤海之尾
7.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其妻献疑曰
B、其如土石何
C、帝感其诚
D、惧其不已
8.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进展上起什么作用?〔4分〕
9.讲讲以下句子使用的语气:〔4分〕
⑴且焉置土石?〔〕
⑵如太行、王屋何?〔〕
⑶何苦而不平?〔〕
⑷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10.译句:〔4分〕
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⑵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1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笑〞和〝长息〞分不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笑〞:
〝长息〞:
第二部分:
〔一〕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讲明以下句子中的词语:〔4分〕
⑴虽多之死,有子存焉〔虽:〕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
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
13.关于寓言的神话结尾,明白得最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
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不。
C、天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讲明只要有信心,目标总能实现。
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讲明人定胜天。
14.写智叟讽刺愚公的句子是,他的依照是。
〔2分〕
15.愚公斥责智叟的句子是。
〔2分〕
16.讲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
〔2分〕
17.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2分〕
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B、静止的观点和进展观点的矛盾。
C、人如何正确的估价自己的力量。
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
18.文中画线句子包含如何样的思想意义?〔3分〕
〔二〕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咨询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逮:达到。
大学:大学者。
19、以下四个句子中对加点词讲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邑人〔城里人〕大姓文不识
B、勤学〔勤奋读书〕而无烛
C、邻舍〔邻居家〕有烛而不逮
D、主人怪咨询〔惊奇地咨询〕衡
20、本文重点写了匡衡的精神,文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两个句子是:。
〔3分〕
21、翻译以下句子:〔4分〕
⑴衡乃穿壁引其光。
⑵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22、匡衡的这种精神后人用一四字词语概括,即。
〔2分〕
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30分〕
愚公的形象一直被称作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正面形象,学完本文后,想必你对愚公的
形象,也有自己的看法,请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一看愚公的形象吧,把你的观点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