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张家界(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上册《迷人的张家界》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迷人的张家界》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应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如如何选择恰当的词汇、如何构建生动的句子等。
-通过写作练习和同伴互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3.情感态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将情感态度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二)教学设想
1.导入新课:运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张家界的美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深入观察自然景观,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迷人的张家界》一文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写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作练习:请同学们以“我眼中的自然美景”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力求描绘出生动、具体的自然景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情感。
5.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在下周的语文课上,自愿分享自己的作文、观察记录和绘画作品,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灵感。
作业要求:
-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每一次写作练习,保持书写规范,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丰富性。
-观察任务时要细致入微,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发现自然之美。
-家庭作业不仅是学习任务,更是生活实践,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语文学习的价值。
4.情感态度培养:ຫໍສະໝຸດ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景观对人类的意义,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5.总结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设性的建议。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
6.课后延伸:
-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观察任务,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自然景观的奥秘。

迷人的张家界(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6篇)

迷人的张家界(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6篇)

迷人的张家界(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6篇)2022-12-12迷人的张家界(精选16篇)迷人的张家界篇1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增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去旅游呢?那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它在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跟随着作者一起来领略这迷人的自然风光。

板书:提问: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2.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

①检查生字词的预习读生字组词:絮、劈、纤、杉、皆、锦、怡。

学生互相提示易错的地方絮:注意读音区分“锦、棉、绵“提出不懂的词语,互相讲解。

②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与课题相照应的句子。

(这次来张家界,我才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板书:仙境般迷人人间仙境这种写法称作什么?(首尾呼应)③文章是什么结构?(总分总)怎样分述?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投影打出填空:(学生口头填空)课文描写了张家界的、、、等景色。

因为这些,张家界便成了植物的,动物的。

张家界的于1992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板书:山奇、水秀、物丰3.引导学生理解首句的作用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山峰?说说你快的方法。

小结:中心句的作用:提示全段的主要内容,承上启下,提示了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和其间生存的珍贵动植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4.品读交流,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①品读“奇山部分”自由读2—4自然段,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与同学交流A.“重重叠叠的山峰……一首优美的诗。

”写出山多、山高、山之千姿百态,美妙神奇。

(总写)(反复读,读出赞叹的语气,相同句式的句子,要注意声调高低或语速成的快慢区别)B.“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神鹰护金鞭’。

迷人的张家界 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迷人的张家界 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张家界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景点特色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感受张家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张家界的地理位置、景点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张家界的美丽风光。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张家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张家界的自然风光。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张家界的了解和印象。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张家界的地理位置、景点特色等基本信息。

2.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分析张家界的自然景观特点。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详细讲解张家界的地理位置、景点特色。

2. 教师通过展示张家界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张家界的美丽风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课堂上了解到的张家界信息。

2. 各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张家界的自然景观特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张家界的基本认识。

2. 学生结合个人兴趣,探讨如何保护张家界的自然景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张家界的自然风光,让学生在感受美的了解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和景点特色。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了课堂氛围。

在总结与拓展环节,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张家界的自然景观,体现了对我国自然景观的热爱。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探索天门山的壮丽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天门山的地理特征和著名景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虚拟旅游视频,学生能够体验天门山的壮丽景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天门山的地理特征和著名景点。

迷人的张家界教案

迷人的张家界教案

迷人的张家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张家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感受其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引导学生欣赏张家界的奇峰异石、峡谷深壑、溪流飞瀑等自然景观,感受其壮美。

(2)让学生了解张家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传说,体会其丰富内涵。

2、难点(1)如何让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片,充分想象和感受张家界的迷人之处。

(2)怎样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用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张家界的风光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短片中的景色美不美?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从而引出课题——迷人的张家界。

2、知识讲解(10 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和概况,让学生对张家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介绍张家界的自然风光,如天子山、袁家界、金鞭溪等,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感受其奇峰异石、峡谷深壑、溪流飞瀑的壮美。

(3)讲述张家界的民俗文化,如土家族的摆手舞、苗族的鼓舞等,以及相关的历史传说,让学生体会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3、小组讨论(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认为张家界最迷人的地方是什么?(2)如果你去张家界旅游,你最想做什么?(3)如何保护张家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写作练习(15 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写一篇关于张家界的短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 200 字。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5、作品展示与评价(10 分钟)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

6、课堂总结(2 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张家界的迷人之处和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了解和关注张家界。

迷人的张家界 教案教学设计

迷人的张家界 教案教学设计

迷人的张家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对张家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观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张家界的著名景点介绍。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张家界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简要介绍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章:张家界的地貌特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家界的地貌特征,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地貌特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张家界的地貌形成原因。

2. 张家界的地貌特征介绍。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张家界的地貌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详细介绍张家界的地貌形成原因和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三章:张家界的植物资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家界的植物资源丰富性,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资源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张家界的植物种类和特点。

2. 张家界的特有植物介绍。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张家界的植物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详细介绍张家界的植物种类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四章:张家界的文化背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张家界的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文化背景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张家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

2. 张家界的特色文化活动介绍。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张家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教师详细介绍张家界的民俗文化和历史遗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2. 激发学生对张家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对张家界的地貌特征、植物资源和文化背景的总结。

2. 张家界旅游资源的拓展介绍。

教学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张家界的认识和感受。

迷人的张家界 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迷人的张家界 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迷人的张家界第一章:张家界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张家界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

1.2 教学内容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张家界的历史文化张家界的旅游资源及特色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张家界的基本情况。

1.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张家界基本情况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张家界的自然景观2.1 教学目标认识张家界的著名自然景观,理解其形成原因及特点。

2.2 教学内容张家界的著名山峰:如天门山、袁家界、天子山等张家界的奇特地貌:如石柱、峡谷、溶洞等张家界的生态环境:如森林、草甸、瀑布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张家界的自然景观。

2.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张家界自然景观的认知程度。

第三章:张家界的历史文化3.1 教学目标了解张家界的历史文化,包括民俗风情、古建筑、历史传说等。

3.2 教学内容张家界的民俗风情:如土家族、苗族的文化习俗张家界的古建筑:如吊脚楼、牌楼等张家界的历史传说:如天门山的传说、袁家界的传说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张家界的历史文化。

3.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张家界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

第四章:张家界的旅游资源及开发4.1 教学目标了解张家界的旅游资源开发情况,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4.2 教学内容张家界的旅游资源开发:如景点建设、旅游设施等张家界的旅游经济效益:如旅游收入、就业等张家界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如生态保护、旅游规划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探讨张家界的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4.4 教学评价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张家界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张家界旅游攻略5.1 教学目标学会制定张家界旅游攻略,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景点等。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迷人的张家界》教案2024新版

北京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迷人的张家界》教案2024新版
KS
感谢观看
写作背景
03
本文是作者游览张家界后有感而发所写,旨在通过对张家界的
描写,激发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文章结构分析
总分总结构
文章开头总述张家界的迷人之处,接着分别描写山 、水、动植物和民俗风情,最后总结全文,表达作 者对张家界的赞美之情。
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各段落之间层层递进,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首段点题,引出下文;中间段落具体描写张 家界的景色和风情;尾段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生动形象的描写
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张家界的景色和风情呈现 给读者,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
情感真挚的表达
作者在描写张家界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真挚情感,使读者能 够感受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04
01
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 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 活方式。
02
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理解保 护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自 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如 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文明出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遵守 旅游规定和文明礼仪,尊重当地的风 俗习惯和自然环境,做到文明出行。
撰写教学反思
每次教学结束后,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总结本次教学的得 失和改进措施。
交流教学经验
定期与同事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 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参加教学培训
积极参加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培训,不断更新教学 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辅导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迷人的张家界》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迷人的张家界》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迷人的张家界》教案及教学反思一、课程背景本次课程为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十五课《迷人的张家界》,主要内容介绍了张家界的景点和特色,使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美景。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了解张家界的主要景点,如天门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了解张家界的历史文化和特色美食。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学生的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展示一些张家界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张家界的美丽景色和特色文化。

2.讲授法通过讲解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以及景点和特色美食等方面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张家界的文化和自然风光。

3.阅读训练法让学生阅读课文《迷人的张家界》,并对文中涉及到的地点和风景进行解释和分析,从而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合作探究法分组让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的历史、地貌和特点,并通过合作完成“我心中的张家界”小组项目。

5.游学法通过实地探访张家界,使学生亲身感受张家界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四、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看张家界的图片和视频,让其感受张家界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并激发学生的情感。

2.知识讲解通过PPT等方式,讲解张家界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以及景点和特色美食等方面的知识点,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张家界的文化和自然风光。

3.阅读训练让学生阅读课文《迷人的张家界》,并对文中涉及到的地点和风景进行解释和分析,从而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小组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的历史、地貌和特点,并通过合作完成“我心中的张家界”小组项目。

5.游学活动组织学生到张家界进行实地探访,让学生亲身感受张家界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五、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将课程设计成学生喜欢的形式,如图片展示、小组讨论和实地游学等,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够认真听讲和参与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迷人的张家界》试课稿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张家界吗?这会去买机票估计已经来不及啦!咱们就透过文字到张家界转一转。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景区明信片。

名人有名片,著名景区我们也给设计一张明信片,张家界可是个好地方。

2、未到张家界,我就听人说,湖南张家界地貌——
3、如此奇特,怪不得作者说这是——迷人的张家界(读题)
二、初读
1、打开书去领略张家界的迷人之处,自由读,读完以后,划出你搜集到的信息填写这张明信片。

2、景区明信片:
景区名称:张家界
地貌特点:奇特,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

难忘之峰:金鞭岩最高之峰:黄狮寨
美丽溪流:金鞭溪
植物宝库:有93科,517种木本植物动物乐园:野生动物达五百余种
1、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发现的?
听着听着,会发现这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总起句)读三个总起句
在总起句里我们能快速地捕捉到想知道的信息。

2、张家界还被称为植物宝库,动物乐园呢!都有些什么?
3、现在我们来归纳整理一下,金鞭岩、黄狮寨都在介绍张家界的山(板贴山)
金鞭溪用一个字概括,(板贴水)让我们把这水读成几个词
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纤尘不染(评:真清啊真美啊)
植物动物我们可以统称为物。

(板贴物)
4、文中有一句话就把这山水动物植物都写进去了,能找到吗?
生说。

[电脑出示:因为有了这奇山秀水,张家界成了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

] 指生读
读着这个句子,我们的思路就更清晰了,这句话之前,文章是在介绍——张家界的山奇水秀,板贴(奇秀)这句话之后,文章又介绍了——动物植物。

这是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我们也用一个字概括。

多!我们换个意思一样的词,雅一点。

(板贴丰)可见,这个句子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过渡句)
同学们,阅读文章时,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抓住这样的关键句,这样我们就能很快地理清文章的结构。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三、精读
(一)、走近山
1、我都迫不及待了,赶紧乘车出发吧,先去看看张家界的山。

默读第2段,张家界的山留给你什么印象?
你觉得张家界的山如何?
生说
师评:
好一个高耸入云!都快戳破天空了。

这山可真多!哪些字词告诉你。

连绵不断、重重叠叠,一座一座又一座,数不胜数。

这真是千姿百态,谁再来读读。

这山都活了,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把山写活的?
张家界的导游告诉我,张家界的山三分看七分想,在作者眼里这山都像什么,拿起笔圈一圈。

这六个比喻连成一块,构成了一个排比句。

我太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了。

我也来写一个排比句
出示: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中世纪的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柱独峙,像一支长长的利剑……
你们来比较一下,这样可以吗?
不可以要说出理由。

是呀,同一类的应该放在一起。

那我们先来看看都属于人物的这一类。

读划线句子,男生读黑色字部分,女生读红色字部分。

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
同一类给你的感受一样吗?
巨大的反差,强烈的对比,让山呈现出了不同的风采。

(对比)
男女生合作像刚才一样对比读,一起来感受一下山的奇。

(读整个排比句)
这形态各异的山纷纷排列在你面前,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怎一个美字了得。

此时此刻它又变成了——一副画,一首诗。

让我们合作读读,用美妙的声音把这奇山带到我们眼前。

(师生合作读)
把同学们对山的印象梳理一下。

张家界的山高、数量多、姿态多、特点多、美,这是山给我们的整体印象,走进各个景点,又从哪感受到迷人了呢?选择一个景点自由读读,划出让你着迷的句子。

金鞭岩为何令人难忘?
预设:一座巨大的山峰紧靠着金鞭岩,巨峰酷似雄鹰,鹰首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有力地半抱着金鞭岩,气势磅礴,这就是有名的“神鹰护金鞭”。

评:张家界
的导游告诉我。

张家界的山,三分看七分想,让我们展开想象,(图片出示)
这山峰像怒举的金鞭,直指云霄,这山峰像神鹰展翅半抱金鞭,演绎着“神鹰
护金鞭”的故事。

一边想象一边读。

如此奇特的一座山,怪不得让作者难以忘怀。

最高的黄狮岩到底有什么特别风景?
预设:我们来到一处叫点将台的地方,朝下望是万丈深渊,台的对面齐刷刷地屹立着大小八九座山峰,像一个个虎背熊腰的威武将军,在等待着出征的号令。

评:从高处往下望,看到的景色果真与众不同。

万丈深渊,带给你什么感受!心惊胆战啊!
如此害怕怪不得这山峰都成了威武的将军。

如此紧张,难怪他们看似等待出征的号令。

指生读
听着你的朗读我仿佛听到了出征的号角吹响。

让我们登高俯视,欣赏这壮观美景。

(图片欣赏)
金鞭溪如何美丽?
预设:流水潺潺,伴着声声鸟语,走着走着,忽然感到一阵清凉,才发觉有微风习习吹过,阵阵袭来的芬芳使你不由得驻足细细品味。

(想象一下你都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评:这美勾住了你的脚步。

(二)(整理板书)这样一个有着奇山秀水,被称为植物宝库和动物乐园的地方,获得了这样的荣誉:
景区名称:张家界
地貌特点:奇特,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

难忘之峰:金鞭岩最高之峰:黄狮寨
美丽溪流:金鞭溪
植物宝库:有93科,517种木本植物动物乐园:野生动物达五百余种
获得荣誉: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风景名胜。

世界级的荣誉啊
难怪,文章的一开头,作者就这样说——(出示开头)生齐读
难怪,文章的结尾,作者再一次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结尾)生齐读
作者的安排真是特别,开头说张家界有仙境般迷人的景色。

结尾称迷人的张家界是人间仙境,(都提到迷人,仙境)
这种写法叫做——首尾呼应。

四、广告语
1、这节课我们利用一张明信片学习了这篇课文,领略了张家界的美。

以后碰到写景的文章,我们也可以为它设计一张明信片,介绍给更多的人。

让我们翻到明信片的背面用上这节课的所得为这个迷人的地方设计一条广告语,吸引更多的人去那旅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