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XXX豌豆杂交试验(一)XXX选择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原因如下: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遗传学中常用的概念及分析如下: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例如: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2.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例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3.显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例如,高茎用D表示。
4.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例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矮茎用d表示。
5.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
例如,DD或dd。
其特点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6.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
例如,Dd。
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7.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例如:DD×dd、Dd×dd、DD×Dd等。
8.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例如:DD×DD、Dd×Dd等。
9.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例如:Dd×dd。
10.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例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核心知识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核心知识生物遗传与进化是高中生物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生物物种的遗传特征和演化过程。
下面将介绍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的核心知识。
一、遗传基础知识1. 遗传物质:DNA和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础,DNA是所有生命体遗传物质的载体,而基因是DNA上的遗传信息单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2. 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定律。
包括隐性和显性遗传、分离和自由组合、完全显性等规律。
二、基因和染色体1. 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指个体拥有的基因组合,而表现型是基因型在相应环境下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2. 染色体和遗传:染色体是细胞核中DNA的一种有序排列形式,不同的物种拥有不同数量和形态的染色体。
染色体通过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复制和分离,实现了基因的遗传。
三、遗传变异和突变1.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个体间存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差异。
它是自然选择和进化的基础,使个体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2. 突变:突变是DNA序列发生突然而持久的改变,是遗传变异的一种重要形式。
突变可以是有害的、中性的或有利的,对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遗传与进化1.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证据都表明了生物已经经历了演化过程。
2. 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指出适应环境的个体将更有机会生存和繁殖,从而将有利基因逐渐传递给后代,推动了物种的演化。
3. 进化速率和模式: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有的物种进化缓慢,有的物种进化快速。
进化可以呈现出渐进性、平衡性、分支性和突变性等不同模式。
五、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1. 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成,以获得特殊的功能或性状。
常见的遗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转基因等。
2.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细胞和分子等生物材料,开展实验室研究或工业生产的技术手段。
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新教材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知识点第4章 基因的表达-知识点总结
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RNA的结构与种类1.RNA的结构(与DNA的比较)2.RNA的种类及其作用注:RNA是DNA转录的产物。
(1)(2)(3)二、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2.过程DNA的结构①磷酸②碱基:A、T、G、C③脱氧核糖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五碳糖不同碱基不同3.如图为一段DNA分子,如果以β链为模板进行转录;DNAα链……A T G A T A G G G A A A C……β链……T A C T A T C C C T T T G……mRNA ……A U G A U A G G G A A A C……该mRNA与β链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
4.该mRNA与α链的碱基序列有哪些异同?提示:二者的碱基序列基本相同,不同的是α链中碱基T的位置,在mRNA中是碱基U。
[师说重难]1.比较DNA的复制和转录2.转录有关问题分析(1)转录不是转录整个DNA,而是转录其中的基因。
不同种类的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但tRNA和rRNA的种类没有差异。
(2)细胞核中转录形成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穿过0层膜,需要能量。
(3)完成正常使命的mRNA易迅速降解,保证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4)质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时也进行转录。
(5)mRNA与DNA模板链碱基互补,但与非模板链碱基序列基本相同,只是用U代替T。
(6)转录时,边解旋边转录,单链转录。
三、遗传信息的翻译 1.密码子(1)概念:mRNA 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2) 种类(共64种)⎩⎪⎨⎪⎧起始密码子:AUG (甲硫氨酸)、GUG (缬氨酸、甲硫氨酸)终止密码子:UAA 、UAG 、UGA其他密码子2.tRNA :RNA 链经过折叠,看上去像三叶草的叶形,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相邻的碱基可以与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叫作反密码子。
3.翻译(1)概念 (2)过程1.翻译能够准确进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mRNA 为翻译提供了精确的模板;mRNA 与tRNA 之间通过碱基配对原则保证了翻译能够准确地进行。
高中生物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知识点 超详细梳理与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超详细梳理与总结⏹基因❖遗传因子的发现➢几种交配方式★杂交★自交★测交★回交★正交与反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科学方法☆选材:豌豆.优点:①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③人工去雄和异花授粉较方便☆操作程序.①人工去雄:除去豌豆花中未成熟的雄蕊.②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③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株花粉涂抹在去掉雄蕊的花的雌蕊柱头上☆创新设计.①采用单因子研究分析法,一个时期内只观察、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差异②首创测交方法,用以验证提出的假说☆数学方法.对杂交后代的性状进行分类和统计,并寻找其中的规律☆逻辑方法:假说-演绎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总结升华★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
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定律中的各种比例★3:1☆Aa x Aa.双亲本都为杂合子,进行自交(植物)或杂交(动植物)★1:1☆Aa x aa.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测交★9:3:3:1☆AaBb x AaBb.两个双杂合个体自交(植物)或杂交(动植物)a)9:3:3:1的变式★1:1:1:1☆AaBb x aabb.双杂合个体与双隐性纯合子测交★3:1:3:1☆AaBb x Aabb 或 AaBb x aaBb.双杂合个体与“一显一隐”单杂合个体❖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的过程.书本原图☆减数分裂发成的场所.仅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殖器官中,如动物的卵巢和睾丸内,植物的花药和胚珠内。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第3节变异[知识框架]一、基因重组1、概念: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的重新组合,结果使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类型。
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类型交换重组(四分体时期)转基因技术3、应用:杂交育种。
4、意义:产生新的基因型,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二、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或增加而使基因特定核苷酸系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2、原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太空射线外因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醋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结构发生改变3、特点:普遍性、随机性、多方向性、可逆性、中性、低频性4、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5、应用:诱变育种6、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进化的原始材料7、实例:人类的镰状细胞贫血症、血友病、玉米中出现的白化苗、安康羊三、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1概念:由染色体结构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1.2种类:(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变异。
(2)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3)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
(4)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变异。
1.3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1.4举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1概念:由染色体数目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2.2类型(1)非整倍化变异:细胞内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
(2)整倍化变异: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如三倍体无子西瓜。
2.3染色体组2.3.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2.3.2特点: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遗传与进化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遗传与进化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是研究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演化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遗传和进化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遗传基础、遗传变异、进化驱动力和进化模式等方面。
一、遗传基础1.DNA是遗传物质,携带了生物所有的遗传信息。
DNA由四种碱基组成,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
2.DNA通过转录作用形成mRNA,随后再通过翻译作用形成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主要结构和功能物质。
3.基因是DNA的一个片段,负责编码蛋白质的合成。
一个基因通常对应一个蛋白质。
4.基因型和表型分别指代个体的基因组和表现形态。
基因型决定了表型。
二、遗传变异1.突变是遗传变异的基础,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改变,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2.突变可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
点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错移突变。
3.突变的发生可以是自然产生的,也可以是人为引起的。
4.突变会导致基因型的改变,从而影响个体表型的特征。
三、进化驱动力1.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重要驱动力,由达尔文提出。
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2.适者生存导致了适应性进化,个体和种群的适应性增强。
3.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导致选择压力的变化,从而影响物种的进化方向。
4.遗传漂变是另一个进化驱动力,是随机的。
四、进化模式1.适应性进化是物种对环境适应而产生的进化,表现为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改变。
2.平衡进化指种群基因频率保持稳定的状态,而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3.接合和选择导致了群体频率的变化,是进化的重要机制。
4.种群形成、分化和灭绝是进化的重要模式。
物种的形成是指群体之间的遗传隔离逐渐加强,最终形成新的物种。
5.进化速率是指物种在一定时间内产生新变体和进化的速度。
进化速率会受到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和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2023高考生物:《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2023高考生物:《生物学》必修2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1.豌豆做遗传学材料的优点:豌豆是雌雄同株(两性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豌豆花较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
生长周期短,繁殖快,后代多。
2.对分离现象或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说)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分离定律)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彩球的组合有 3 种,各组合类型之间的数量比理论上应为DD:Dd:dd = 1:2:1。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7.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联会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8.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联会后的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交叉互换。
9.减数分裂Ⅰ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10.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12.减数分裂Ⅱ的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13.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稳定性的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4.、萨顿假说:假说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法;假说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5.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实验者:摩尔根;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果蝇眼色杂交实验结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16、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7.人类红绿色盲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是: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②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必患病。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总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基本概念:(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P:AA×aa↓杂交↓杂交F1:高茎豌豆F1:Aa↓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AA Aa aa3 :1 1 :2 :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
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高一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笔记
高一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笔记1. 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遗传是指生物种群内部或个体之间的基因传递现象,是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基础。
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逐渐变化过程。
2. 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结构体,携带着遗传信息。
在有性生殖中,个体的一半染色体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
3.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揭示了基因的遗传方式。
它包括了显性与隐性基因、分离与独立性的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等概念,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4. 遗传变异与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突变、重组等现象,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内个体之间基因差异的表现,对于物种的适应和生存至关重要。
5.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DNA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是细胞内的细胞器,它们都含有自己的DNA,具有遗传信息传递的功能。
高尔基体DNA参与蛋白质合成,而线粒体DNA参与能量供应。
6. DNA结构与复制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由核苷酸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
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成两条完全相同的新链。
7. RNA与蛋白质合成RNA是DNA的转录产物,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基因通过转录形成mRNA,然后通过翻译成蛋白质,实现基因的表达。
8. 遗传的分子机制遗传的分子机制研究了基因的DNA结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它包括了DNA修复、重组、突变等现象,揭示了基因的遗传规律。
9. 基因突变与遗传病基因突变是DNA序列的改变,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
遗传病是由异常基因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等。
10. 进化的推动力进化的推动力包括自然选择、基因流动、突变积累和随机遗传漂变等。
它们共同作用,推动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进化出新的特征和功能。
11.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生物化石等。
这些证据证明了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规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基础知识点梳理
必修二结论性语句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实验过程(提出问题)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设计测交实验(演绎推理);进行测交实验(实验验证)5、分离定律(得出结论)二、相关概念1、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用小写字母表示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D与d基因。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分为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特别提醒:分离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因此其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
思考:孟德尔验证实验中为什么用F1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实验验证的关键是什么?四、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1、正推类型:(亲代→子代)2、逆推类型:(子代→亲代)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五、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2、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遗传与进化(必修2)知识点总结
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基本概念: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交配。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交配。
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测交:让基因型未知的生物体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此生物体的基因组合。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如A和a.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基因型。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概率的计算加法定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之和。
如某件事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找甲来完成,甲有3种方法;找乙来完成,乙有4种方法。
如果甲来完成,那么乙就被排除,所以完成这件事一共有7种方法。
乘法定理: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时,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所出现的概率是各自概率的乘积。
如某人患甲病的概率是a,患乙病的概率是b,则此人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概率就是a×b。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精子的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所以如果说一个精原细胞则只能产生2种,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种,1个卵细胞。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区分——点数、找同源、看行为第1步:如果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涵盖了基因和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演化等内容。
以下是生物必修二中关于遗传与进化的知识点总结: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发现,遗传是通过基因的组合传递的。
他总结了三条遗传规律:一是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为1:2:1;二是隐性基因在杂合子中不显现;三是基因之间相互独立地分离和组合。
2.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通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和分离传递给后代。
每个生物细胞中都含有固定数量的染色体,基因位于染色体的特定位置上。
有两种基因型:纯合子中两个基因相同,杂合子中两个基因不同。
3.遗传信息的变异:基因的变异产生了物种间和个体间的差异,是进化的基础。
基因突变是遗传信息发生变异的重要原因,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删除突变等。
突变会导致新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出现。
4.DNA的复制和修复:DNA的复制是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DNA复制过程中,DNA双链解旋,每个链作为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
复制过程中会出现错误,但细胞拥有多种修复机制来纠正这些错误,维护DNA的稳定性。
5.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是指DNA转录成RNA,再通过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转录和翻译过程是生物中遗传信息转化为功能蛋白质的关键步骤。
转录包括三个步骤:启动、延伸和终止;翻译包括启动、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6.突变的影响:突变是遗传信息的变异,会对生物个体和种群产生影响。
突变可引起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影响个体性状和适应性。
突变累积可以产生新的生物形态,促进物种的演化。
7.遗传的统计规律:大量的遗传现象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进行解释和预测。
例如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定律,通过概率统计来预测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比例。
遗传变异也可以通过频率统计来研究。
8.进化的机制: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主要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两种机制来推动。
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会导致有利适应性状的逐渐积累。
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知识点生物必修二第六章主要讲述了遗传与进化的相关内容。
以下是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1. 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 遗传是指物种内部代际之间基因的传递和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 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经过适应环境的选择而发生的基因组和表型的变化。
2. 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DNA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包含了决定生物性状和功能的遗传信息。
- DNA通过遗传密码来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等。
- 随性状的Mendel定律:分别是基因单子性、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基因的均等互换。
4. 遗传变异的基本原因:- 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的突然、全面而持久的变异。
- 突变是进化的原始材料,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可以进一步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5. 进化的基本原理:-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对个体适应性的选择,有助于那些具有更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繁殖中占优势。
- 遗传漂变是指小种群中由于偶然因素而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可以导致物种中的基因流失或丰富。
6. 进化的证据:- 化石记录:通过考察化石记录,可以了解到古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 比较解剖学:通过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解剖结构,可以揭示它们的进化关系。
- 胚胎发育:通过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了解它们的进化关系。
- 分子生物学:通过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DNA序列和蛋白质结构,可以揭示它们的进化关系。
以上是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变异的基本原因、进化的基本原理以及进化的证据。
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之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之遗传与进化遗传一般是指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1:遗传因子的发现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遗传与进化知识点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
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进化知识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遗传物质: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它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DNA分子由核苷酸组成,每个核苷酸由碱基、糖和磷酸组成。
2.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转录翻译来实现的。
DNA的复制是指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开,每条链作为模板,合成两条完全相同的新链。
基因的转录是指DNA链的其中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mRNA,然后mRNA通过核糖体转化为蛋白质。
3. 基因和等位基因:基因是指决定个体某一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一个基因可以有不同的形式,称为等位基因。
4. 遗传性状的表现:一个性状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称为多基因性状。
多基因性状的表现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5.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在一对等位基因中,只有一个基因表现,称为显性基因;另一个基因被掩盖,称为隐性基因。
6. 遗传的模式:显性遗传是指显性基因的表现完全掩盖了隐性基因的表现;共显遗传是指两个基因同时表现出来;部分显性遗传是指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同时表现出来,但显性基因的表现更强。
7. 染色体遗传:染色体是核糖体中的DNA的组织形式,染色体上携带了大量的基因。
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在不同物种中存在差异。
8. 基因突变和变异: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了遗传信息的改变,从而导致新的性状出现。
变异是指同一种群中个体之间存在基因型和表型上的差异。
9. 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指生物体通过适应环境的选择和竞争,逐渐进化出适应环境的特征和性状。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是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10. 进化的指示物证: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史,化石的年代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生物地理学和比较解剖学也提供了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11. 基因漂变和基因流动:基因漂变是指在无选择压力的情况下,基因型频率随机发生变化。
基因流动是指不同种群之间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的交换。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篇)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通用篇)高一生物必修二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遗传与进化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1. 遗传:生物体的性状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的现象。
2. 变异: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3. 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
二、遗传的分子基础1. DNA结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碱基排列在内侧,磷酸和糖在外侧。
2. 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3. 基因: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三、遗传的基本规律1. 分离定律:在生物体进行生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2. 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 连锁定律: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生殖过程中往往连锁在一起传递。
四、遗传与性别决定1. 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染色体,如人类的X和Y染色体。
2. 性别决定:XY型性别决定(如人类),XX为女性,XY为男性;ZW型性别决定(如鸟类),ZZ为雄性,ZW为雌性。
五、基因突变1. 基因突变: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2. 基因突变的意义: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为新基因的产生提供可能。
六、染色体变异1. 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
2.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七、遗传与疾病1. 单基因遗传病: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等。
2. 多基因遗传病: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引起的遗传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3. 遗传病的预防与治疗: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
八、生物进化1. 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分类、生物地理分布等。
2. 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
3. 进化的历程: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从简单生物到复杂生物。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总结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总结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4点假说)1、生物的形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决定显性状态的是显性遗传因子决定隐形状态的为隐形遗传因子2、体细胞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一致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知识点二、分离定律知识点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自由组合定律操纵不一致形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与组合是互不相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形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一致形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通常特点自由组合遗传题的快速解法自由组合定律中基因的相互作用第二章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一、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及数目与配子类型的关系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知识点二、受精作用实质:精子核与卵细胞融合的过程结果: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2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由卵细胞提供,因此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知识点三、萨顿假说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由于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与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与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固的形态结构。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注意: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假如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则不能自由组合②假如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则孟德尔遗传定律就能得到很好的解释知识点四、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果蝇的杂交试验知识点五、伴性遗传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知识点一、DNA是要紧的遗传物质理论根据:①稳固性:分子结构相对稳固②连续性: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③操纵性:能够操纵生物的性状与新陈代谢④变异性: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⑤信息性:能够贮藏大量遗传信息知识点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知识点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知识点四、DNA分子的结构知识点五、DNA分子中有关碱基种类与数目的计算1、A=T C=G2、(A+G)/(C+T)=(A+C)/(T+G)=13、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与占总碱基数的50%,即腺嘌呤之与=嘧啶之与=50%,A+G=T+C=A+C=T+G=50%4、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与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的与,即:A1+T1=A2+T2,G1+C1=G2+C25、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碱基占该单链的比例等于这两种碱基占DNA分子两条链中总碱基的比例6、若一条链中(A1+G1)/(T1+C1)=K,则另一条链中(A2+G2)/(T2+G2)=1/K知识点六、DNA的复制知识点七、与DNA分子复制有关的计算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点一、基因的转录与翻译mRNA: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信使空间结构:单链状功能: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种类:同一个体不一致细胞中含量与种类相差大,其上有64种密码子tRNA:转运空间结构:三叶草功能:以反密码子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另一端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进入核糖体种类:数量很多,不一致生物与同种生物的不一致细胞的种类基本一致rRNA:核糖体RNA空间结构:单链状,部分双链区功能:是核糖体的构成成分,参与蛋白质合成种类:不一致真核生物与同种生物不一致细胞中种类相同知识点二、中心法则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一、基因突变原因:基因突变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与排列顺序的改变而产生的特点:1、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3、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4、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5、基因突变通常都是有害的知识点二、基因重组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与四分体时期类型:1、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使等位基因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知识点三、染色体变异机构变异与数目变异单基因遗传病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上:软骨发育不全上臂与大腿短小畸形,腹部隆起致病基因导致长骨两端的软骨细胞的形成出现障碍X染色体上:抗维生素佝偻病X型或者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缓慢治病基因引起患者对钙、磷汲取不良,导致骨发育障碍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上、;苯丙酮尿症智力低下,头发发黄,尿中含有苯丙酮酸而有依偎缺少操纵合成一种酶的正常基因,导致苯丙氨酸转变为苯丙酮酸X染色体上:进行性肌营养布朗肌肉萎缩、无力且行走困难,患病后期,腓肠肌组织被结缔组织替代而呈假性肥大致病基因引起患者肌肉发育不良,导致肌肉功能障碍多基因遗传病原发性高血压,无脑儿多对基因与环境因素影响染色体特殊遗传病常染色体病21三体中与正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面容特殊,眼间距宽,口常开,舌伸出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性染色体病性腺发育不良身材矮小,肘常外翻,颈部皮肤松弛为蹼颈,外观为女性,但性腺发育不良,无生殖能力体内缺少一条X染色体,为XO型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知识点一、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杂交育种:优点:育种的目的性强、能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淘汰不良的品种缺点: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进行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制造新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周期长,过程复杂诱变育种:优点:①提高变异频率,能够产生多种多样的新类型,为育种制造丰富的原材料②诱变育种能够使后代性状尽快稳固,加速育种进程③大幅度地改良某批性状,增强抗逆性缺点: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与低频性,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个体往往不多,育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突变个体难以集中多个优良性状,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工作量很大知识点二、基因工程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一、自然选择学说拉马克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说知识点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紧内容知识点三、基因频率的计算。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总结
③表现型类型的问题
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表现型?先将问题分解
为分离定律问题:
Aa×Aa → 后代有2种表现型;Bb×BB → 后代有2种表现型;
Cc×Cc → 后代有2种表现型。
因而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2×2×2= 8种表现型。
4、人类遗传病的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患病看女病,女病父正为常隐。(图1)
常隐 单基因遗传病
参考书本
白化病、先天性聋哑、 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 胞贫血症
伴X显 参考书本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隐
参考书本
红绿色盲,血友病 ,进 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 大型)
伴Y
参考书本 外耳廓多毛症
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
多基因遗传病
病、哮喘病、青少年型
糖尿病
常染色体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 性染色体遗传病 传病
10、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概念:以_ DNA的一条链_为模板,通过_碱基互补配对原则_
合成_RNA_的过程。
转录
即DNA的_脱氧核苷酸_序列→mRNA的_核糖核苷酸_序
列。
场所:_细胞核_。
概念:以_ mRNA _模板,合成_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
_的过程。
翻译
即mRNA的_核糖核苷酸序列→蛋白质的氨基酸_序列。
②基因型类型的问题
例: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先将问题分解
为分离定律问题:
Aa×Aa → 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 → 后代
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
→
后代有3种基因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范围内,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种。
二、细胞增殖(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有丝分裂: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
特别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
(3)减数分裂: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的鉴别:(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1.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2.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3.同源染色体没有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记忆点: 1.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4.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精子。
5.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1)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
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
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受精作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
(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③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患病,其母、女至少为携带者(3)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
③男性患者,其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4)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
(5)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记忆点: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遗传现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亲传给致病基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连续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患者全部为男性;致病基因父传子,子传孙(限雄遗传)。
四、基因的本质(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
有DNA的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DNA 就是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没有DNA,只有RNA,RNA才是遗传物质。
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想: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①DNA分子的结构 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b.脱氧核苷酸长链:由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聚合而成 c.平面结构: d.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e.结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②DNA的复制 a.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b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c.条件: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能量(ATP) d.结果:通过复制产生了与模板DNA一样的DNA分子。
e.意义: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基因的结构及表达①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RNA的过程。
翻译: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记忆点: 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
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
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
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生物的变异(1)基因突变①基因突变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基因突变的特点: a.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b.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d.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e.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③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基因突变的类型:自然突变、诱发突变⑤人工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通过人工诱变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的性状。
染色体变异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增添、倒位、易位。
如:猫叫综合征。
②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减少。
③染色体组特点: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④二倍体或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均为单倍体(可能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