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与控制措施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潜在因素与管理措施论文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与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338-02【摘要】:新生儿室医院感染与新生儿免疫力低下,生理发育不完善,自身存在一些疾病、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以及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知识缺乏等因素有关。
针对新生儿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有目的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积极调查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科室的管理工作,对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1 医院感染因素1.1 机体因素新生儿自身因素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低,且皮肤屏障功能弱,皮肤内含水量较多,ph 值较高,利于病原菌生长。
另有一些患儿自身存在一些疾病。
1.2 医务人员因素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接触患儿前后及更换部位认真洗手,患儿使用的奶具的清洗消毒,均为院内感染因素。
1. 3 医源性交叉感染侵入性操作、婴儿用物消毒不严格,新生儿暖箱、医疗监护仪等用品消毒不到位等。
研究表明:接受侵袭性操作的新生儿感染率高于未接受侵袭性操作者。
侵袭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吸痰等,可降低呼吸道黏膜功能,或损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从而增加感染。
1.4 环境因素新生儿监护室空气污染是造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
新生儿监护室内空气不流通、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均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病室内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如新生儿暖箱、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污染,是交叉感染途径之一。
科室布局不合理,无专用的配奶间、喂养间、沐浴区。
1. 5 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患儿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应用光谱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
2 医院感染管理对策2.1 组建医院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有专职医院感染管理员,使医院感染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定期考核,做好督导、检查工作。
不断加强和改进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全员强化培训教育,科内医务人员要掌握全面的感染知识,并具备较强的防控意识。
NICU院感因素及预防
加强基础护理
皮肤护理: 口腔护理: 眼部护理: 脐部护理: 喂 养:
皮肤护理
每日认真进行沐浴或油浴,保持皮肤的清洁 特别注意观察颈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
皮肤皱折处有无破损、脓点、红疹等 每次排便后及时做臀部护理,擦拭由前到后,以
免肛周污物污染尿道口,并更换尿布,涂护臀霜 ,预防臀红
皮肤护理
环境
预预
操作中感染控制
防防 措措
用品感染控制
施施
加强基础护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
环境
严格划分新生儿感染与非感染病室,合 理分布治疗室、配奶室、沐浴室及污物 室,并有明显的标识
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定时开窗通风 控制人员进出 洗手水龙头应为感应龙头,并配备烘手
机或擦手纸
环境
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消毒卫生工作 每月监测空气、物体表面细菌 紫外线每日消毒1次,每次照射1小时,
多,pH 值较高,利于病原菌的生长
自身因素(体重)
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早 产儿、低体重儿
新生儿体重从侧面反应新生儿各系统的成熟度及 生长发育情况,体重低生长发育差,各系统发育 不成熟,血浆中IgG水平低,相应的免疫力亦低, 更易于感染
自身因素(体重)
据文献报道,极低体重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0.5% ,国内报道病死率为63%~74%。体重<2 kg 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是体重≥4 kg 者 的2.5倍
每3h 更换体位,防止骨突出部受压过久,引起 皮肤压伤。
每次测量血压后及时摘下血压袖带 每2h更换氧饱和度探头部位
口腔护理
每天用制霉菌素护理口腔1~2次,观察口腔 粘膜有无溃疡及鹅口疮
护理时动作应轻柔、细心,避免擦伤口腔粘 膜引起感染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与预防控制护理课件
接触传播
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呼 吸道飞沫、接触污染物等 均可导致病原体传播。
感染对新生儿的影响
生长发育受阻
感染可导致新生儿食欲不 振、营养不良、生长迟缓 等问题。
病情加重
新生儿感染后容易引发其 他并发症,如肺炎、心脏 疾病等,加重病情。
死亡率增加
严重的新生儿感染可能导 致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 来巨大的负担。
疗流程等。
持续改进
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踪评估,确保 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不断优
化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05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护理 管理
VS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根据药 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 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对于病 毒感染的患儿,应优先考虑其他治疗 方法。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 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安全有 效。
04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监测 与报告
监测方法与内容
日常监测
新生儿病区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 包括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肠 道感染等。
感染特点
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通常具有发 病急、病情重、易传播等特点,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感染发生的原因
01
02
03
免疫力低下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 发育,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较弱,容易发生感染。
医疗器械污染
医疗器械、设备在消毒灭 菌不彻底或使用过程中发 生污染,可导致交叉感染 。
员的报告职责。
报告流程
一旦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或疑似病例 ,应立即报告给相关部门,并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
报告内容
包括感染部位、病原体、感染途径 、易感因素等信息,为后续防控提 供依据。
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与控制措施
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与控制措施近年来国内早产儿发生率有上升趋势,NICU中收治的早产儿也是逐渐增多,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而早产儿医院感染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早产儿因其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易受各种病原菌侵袭,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
医院感染成为导致早产儿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减少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对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NICU感染的常见原因1、不完善的设备和环境的管理:设备和环境的病菌监测及消毒不达标。
2、不规范的医疗行为:不规范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及各种侵入性检查、诊断、治疗等手段是引发NICU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不规范的洗手:手是NICU内细菌传播的最主要的途径,但NICU繁重工作与低人员配制等问题影响了医护人员正确洗手的进行。
4、不注意穿戴医疗防护用具:如:隔离衣、鞋等不定期更换消毒,无菌操作不注意带帽子、口罩、手套等。
5、频繁的操作和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增加,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了。
早产儿侵入性操作多,如吸氧、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洗胃、动静脉穿刺、深静脉置管等各种护理操作刺激,易导致皮肤、黏膜损伤,天然屏障被破坏,为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感染的机率。
特别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容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6、滥用抗生素是目前早产儿疾病治疗的一个严重问题。
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前多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中大部分为预防性用药。
二、控制感染方法1、病室管理专室专人管理入NICU专室,保护性隔离。
允许进入新生儿室的只限与医疗和护理直接有关的人员。
2、空气管理空气不流通,湿度过高,人员过多,室内的空气洁净度降低,都可增加污染机会。
每日通风换气,冬季两次,夏季三次,尽量减少单位时间内NICU中工作人员的数量。
每周大扫除1次,大扫除前后应作空气培养1次。
3、物品管理含氯消毒液擦拭NICU内物体表面2次/d,物表消毒的效果以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所有接触病儿的被服经高压灭菌后使用,每日更换,衣物消毒以细菌总数≤5cfu/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NICU内物品每月做细菌培养。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简介早产儿是指妊娠期少于37周的婴儿。
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与需求与足月儿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专门的管理措施来保证他们的健康与发展。
本文将介绍早产儿专案管理的一些重要措施,包括喂养、呼吸支持、感染控制、家庭支持等方面。
---喂养管理早产儿由于未能完全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其喂养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喂养管理措施:1. 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最好的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生素。
早产儿应尽早开始进行母乳喂养,即使只是少量逐渐增加。
对于无法直接吮吸的早产儿,可以使用乳管或借助抽奶器将母乳喂给他们。
2. 人工喂养对于无法完成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可以采取人工喂养。
选择适合早产儿的配方奶粉,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婴儿的需求适时喂养。
3. 定时喂养早产儿的肠道功能较弱,容易产生消化问题。
因此,喂养时间宜固定,间隔不宜太短,以避免肠功能负担过重。
---呼吸支持早产儿的呼吸系统未能完全发育,需要额外的呼吸支持。
以下是一些呼吸支持的管理措施:1. 呼吸机辅助对于需要呼吸支持的早产儿,可以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确保其氧气供应和呼吸功能的正常。
2. 保湿呼吸早产儿的皮肤较为脆弱,容易出现呼吸道干燥的问题。
因此,在使用呼吸机时,可以通过增加湿度来保护早产儿的呼吸道,减少黏液的积聚。
3. 呼吸训练随着早产儿生长发育,呼吸功能逐渐改善,可以进行呼吸训练,帮助其逐渐摆脱呼吸机的依赖。
---感染控制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感染控制的管理措施:1. 无菌操作早产儿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需要保持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在接触早产儿之前,应进行充分的洗手和穿戴无菌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
2. 感染筛查对早产儿进行定期的感染筛查,包括血液、尿液、呼吸道等方面,及早发现感染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隔离措施对于存在传染性疾病的早产儿,需要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扩散。
产房医院感染防控指南
产房医院感染防控指南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产房医院提供有关感染防控的指南,旨在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与健康。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预防和减少产房医院感染的风险。
2. 基础防护- 所有医护人员应经常洗手或使用洗手液,特别是在接触产妇和新生儿前后。
- 建议医护人员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 定期对产房及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3. 感染防控措施- 严格执行洗手和消毒规程,包括使用消毒剂对器械和设备进行清洗。
- 在进行产妇和新生儿的检查和操作时,严格采取无菌操作,并使用一次性器械。
- 对有感染风险的产妇和新生儿,及时进行隔离和诊治。
-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感染防护的意识和知识。
4. 食品安全控制- 食品供应和餐饮服务应严格按照卫生要求进行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 对于产妇和新生儿的饮食,应保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5. 垃圾和污物处置- 建立合理的垃圾分类制度,并定期清理和消毒垃圾,以减少传播感染的风险。
- 妥善处置医疗废弃物和污物,保证其安全无害处理。
6. 信息宣教- 加强对产妇和家属的感染防控宣教,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包括手卫生、咳嗽礼仪等。
- 提供相关的宣传资料和指南,以便他们了解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和方法。
7. 效果评估- 针对感染防控措施的实施效果,应定期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调整措施。
结论产房医院感染防控对于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基础防护措施、加强感染防控措施、食品安全控制、垃圾和污物处置、信息宣教和效果评估,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产房医院应根据本指南提供的建议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感染防控策略,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PPT课件
新生儿医院感染可导致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同时, 医院感染还会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
02 消毒灭菌技术与操作规范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介绍
高压蒸汽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利用高压蒸汽的穿透力和高温作用,使微 生物蛋白质变性凝固而死亡。此方法灭菌 效果可靠,应用广泛。
06 培训教育与宣传普及工作
医护人员培训教育内容
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
包括医院感染的定义、传播途径、危险因素等,以及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基本 技能的培训。
新生儿疾病诊疗与护理知识培训
针对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疗与护理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疾病的识别和应对能 力。
应急预案与处置流程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经 验教训,提高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术 交流和研讨会,拓宽视野 和思路。
鼓励创新思维和跨学科合 作,探索更加有效的感染 控制方法。
THANKS
02
对于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应立即停
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建立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对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及时上报和处理
03 。05 环境卫生ຫໍສະໝຸດ 理与监测评估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01
02
03
04
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
确保新生儿病房环境整洁、干 燥、通风良好,定期开窗通风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答家属的疑问和关注,共同制定 和执行防控措施。
07
总结:构建安全、健康、和谐 新生儿科环境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
成功制定并实施了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与流程。 有效降低了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了患儿安全。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ppt课件
抗菌药物与 激素的应用 因素
环境因素
3
2019
-
(一)新生儿自身因素
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 差,皮下血管丰富,局部防御机能差易擦伤而 致皮肤细菌感染,且皮肤中含水量较多,PH 值较高,利于病原菌的生长。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低下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你 下,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主要来自于母体, 自身合成的很少基本测不出。抵抗力低,易于 感染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
2019
-
内容提要
新生儿病房建设与院感管理要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2
2019
-
二、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
侵入性操作 因素
新生儿自身 因素
医务人员因素
高危 因素
住院时间
13
2019
-
四、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治对策
一、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监控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 度:医院成立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监控体系,即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 院感监控小组,明确职责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如新生儿 病房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医院感染的监 测与工作人员进出管理制度、探视制度等等
8
2019
-
(六)环境因素
病房布局不合理,面积较小,床位多,病人的 密度高,流动人员较多等,也增加了新生儿院 内感染的机会 病室内医疗仪器及固定装置的污染,如新生儿 暖箱、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治疗车、婴儿磅 秤、操作台(配奶台)、沐浴盆等,是造成交 叉感染的途径之一。共用眼药、粉扑等 空调过滤网未定期清洗也是造成院感原因之一
新生儿、早产儿病室控制院内感染的管理
毒, 患儿 出院后彻底进行终末消毒。体温表用 0 5 .%优氯净进行 浸泡消毒 , 每天更换消毒液一次 , 传染病患儿实行专人专用 。 25 非 医疗 用具的 消毒 主要是 床单位 的消毒。用床旁消 毒 .
机对每位 出院患儿 的床单 位进行 消毒 , 婴儿 的尿片 由洗衣房 清
洗凉干后 , 拿到供应 室进 行高压灭 菌 , 后再发往科 室使用 , 然 输 液挂 钩每周用 0 2 .%优 氯净擦拭 2次 。这 样彻底清 除 了感染 隐
患, 减少了医院内感染 的发生 。
13 非 医疗 用具污 染 .
如 婴儿尿 片、 床单 位、 液挂钩这 些用 输
物在临床上反复被使用 , 又没做 到每个患者使用后 消毒 , 容易 很
滋生细菌 , 造成医院内感染。 14 医务人 员的手被污染 . 手最 容易污染 , 也最 容易被忽 视 , 特别是在两个患 儿之 间操 作不进 行洗 手或手 消毒 , 手上 的残 留
2 3 将患儿集中处置 .
用一 间每天进 行紫外线 消毒 的治疗室
专 门供患儿进行静脉穿 刺采血 , 并在 两个患 儿操作之 间进行洗
手或用消毒毛 巾擦手 , 对本间治疗室每天用 0 2 . %优氯净拖 地 2 次, 物体表面用 0 2 . %优氯净每天擦拭一次 。 24 护理用具 的消毒 . 一次性 治疗物 品已广 泛应 用于临床 , 从 根本 上避免 了交叉感 染 , 还有未 被一 次性物 品取 代 的用 具必 但
员的手等方面加 强消毒 管理 , 才能控制 医院内感染。 结论
措施。
【 关键词 】 生儿Biblioteka 早产儿病 室 医院 内感染 管理 新
随着医院的快速发展 , 医疗技术突 飞猛 进 , 医院感 染的预防 与控制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 大量的介人性诊 断 、 治疗技 术普遍应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与管理
生素的使用率达100%。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 使用,且疗程长、剂量大,从而极易造成正常菌 群紊乱、耐药菌株增长、细菌变异、二重感染的 发生,导致院内感染率发生的增加。 (三)医源性交叉感染 • 1、侵入性操作增加 • 如呼吸机和胃肠外营养应用、气管插管反复吸痰 改变了呼吸环境、增加了感染机会,各种留置通 路的建立也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容易造成软组 织的感染。 • 2、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 • 医务人员的手在传播病原体上起有重要作用,不重 视洗手清洁消毒会使感染率增大。此外,对喂奶
• (3)管理新生儿病区的物品:新生儿被服、
小毛巾消毒后才可使用,并每天更换;新生儿的 听诊器等诊疗用具、 喂奶用具和沐浴用具均一人 一用—消毒。 新生儿使用的恒温箱、蓝光箱、复 苏器具、呼吸机管、新生儿红外线抢救台等要定 期用电子消毒杀菌器消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 1 小 时,也可用 1∶200的含氯溶液擦洗消毒。新生儿 出院后所用过的物品及床单全部更换消毒。 3、加强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重脐部、眼睛、口腔和呼 吸道的护理。① 口腔: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 2次。② 皮肤:病情允许情况下每日淋浴1次,并 采用爽身粉扑皮肤皱折处,预防感染。③ 脐部: 脐带未脱落前,每天浴后脐部残端用:3%双氧 水擦洗-2%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并注意 保持脐部的干燥。④ 眼睛:保持清洁, 如有分泌
• (3) T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少: 机体产生单核 • • • •
细胞产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 白介素-8(IL-8)等细胞因子的能力低下。 (4)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低下:淋巴结发育不全, 缺乏吞噬细胞的过滤作用,不能将感染局限在局 部的淋巴结内;巨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低。 由于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免疫功能均低下,新生 儿很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不易局限, 易发生败 血症而全身扩散。且早产儿尤甚。 (二)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 新生儿病房尤其是NICU内的新生儿均为高危重 症儿,常需使用抗生素,有研究报道新生儿病房抗
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对广州四家医院81名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后、 洗手前暂居菌进行检测
发现:超标75例, 92.59% 其中68例带有致病菌, 83.59%
医务人员洗手时间
• 实际:平均洗手时间为8.5—9.5s • 要求:最短洗手时间应为10s(30s) • 洗手时间不够,达不到除菌要求!
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原因
依从性 29% 41% 41% 30% 48%
医院区域 普通病房和ICU 普通病房
ICU 普通病房 普通病房
1. Gould D, J Hosp Infect 1994;28:15-30. 2. Larson E, J Hosp Infect 1995;30:88-106. 3. Slaughter S, Ann Intern Med 1996;3:360-365. 4. Watanakunakorn C,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1998;19:858-860. 5. Pittet D, Lancet 2000:356;1307-1312.
暖箱消毒(强调)
• 1、暖箱污染原因 • 2、暖箱常见菌 • 3、暖箱的消毒
(1)日常消毒 (2)终末消毒
暖箱污染原因
1、通过医务人员手带入。 文献[2]:护士操作前洗手后采样细菌含
量少于5cfu/cm2,暖箱操作后细菌培养严 重超标,且与物体表面检出细菌相一致。 2、暖箱内空气的含菌量与物体表面污染程 度有关。 3、暖箱储水槽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我院手卫生的初步调查
不同指征洗手和未洗手的例数 • 接触病人前:
共观察27例,26例未洗手,1例洗手,洗手率为3.7%; • 接触病人后:
观察的52例中,37例未洗手,15例洗手,洗手率为28.8%;
新生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生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因分析及对策新生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因分析及对策新生儿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新生儿比较脆弱,免疫力也相对较低,很容易感染病菌。
尤其是在新生儿住院期间,它们面临着更大的感染风险。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生儿感染率比欧美国家高出了1倍以上,儿童医院感染问题更为突出。
因此,保持新生儿医院感染问题的控制,对于减少新生儿医院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新生儿医院感染常见病原1. 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新生儿医院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新生儿产生的黄疸时更为常见。
常见细菌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化脓链球菌等。
2. 真菌感染新生儿医院感染中的真菌感染虽然不常见,但其危害性很高。
真菌感染往往出现在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后,而症状严重时可能引起血液中毒和败血症等危重状况。
3. 病毒感染新生儿医院感染中并不是常见,但通常情况下,病毒感染如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往往在医院的呼吸道感染期间引起新生儿感染。
二、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1. 医院内设施污染医院内设施如门把手、尘垢、电话等表面常常都藏有大量病原体。
如果没有及时彻底清洁消毒,就有可能在感染控制方面引发问题。
2. 新生儿体质特殊新生儿的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充分发展,特别是早产儿受到的保护更少,免疫力更低,更易感染病菌。
3. 医院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医院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也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原因之一。
从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从卫生手消毒、换药等每个环节去减少感染的错误发生。
三、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对策1. 提升医院环境卫生提升医院环境卫生是保障新生儿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的基础。
医院日常的卫生保洁工作应该增加密度,确保医院维护干净、整洁、卫生的状态。
2. 遵守操作规程在医院操作方面,应该严格遵循医院规程。
新生儿病房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接受培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从细节处抓好操作规程的执行。
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
新生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预防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儿科住院病例采取有序调查,排除误报与漏报,资料重新逐一登记,进行定性、定量统计分析。
结果 6年来共收治新生儿2065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共54例,感染率从2006、2007、2008年的3.33%,下降到2009、2010、2011年的2.18%。
结论针对各种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后,可减少新生儿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医院感染免疫新生儿免疫功能差,生物、血—脑脊液屏障功能不全,对外界抵抗力差容易引发感染。
目前,新生儿尤其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医院感染率及死亡率仍然较高,因此减少新生儿的感染是摆在我们医生面前的重要课题。
1临床资料统计我院儿科新生儿室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住院的780例,发生院内感染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院内感染率3.33%;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住院1285例,发生院内感染28例,其中男19,女9例,院内感染率2.18%。
2方法及结果对我院新生儿室四年内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逐个查阅病历记录,并填写统一规格的调查表,对不同体重组患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按《医院感染学》和美国CDC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发病率从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3.33%下降到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2.18%。
3医院感染原因分析3.1 自身感染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出生儿、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
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全,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皮肤角质层较薄易被擦伤,且胃酸分泌减少,杀菌力低下,白细胞吞噬能力低,血清中抗体成分减少,其杀,菌及灭活病毒等作用较差。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对新生儿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发现问
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和优化防控策略。
05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新生儿病房的空气污染事件
事件描述
某新生儿病房的空气质量不合格,导致多名新生儿感染。经调查发 现,病房通风不良,空气不流通,且存在消毒不彻底的问题。
感染源分析
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是主要感染源,通过呼吸进入新生儿 体内,引发感染。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感染防控知识的 学习和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和做法。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更 加关注患者的安全和健康,积极履行感
染防控的职责。
04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的控制 策略
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体系
定期监测
对新生儿室的空气、表面、医疗 器械等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各项
指标符合卫生标准。
实时监测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涉及呼 吸道、皮肤、消化道等多 种类型。
感染病原复杂
常见的感染病原包括细菌 、病毒、真菌等,其中以 细菌感染最为常见。
易感人群集中
新生儿室中多为免疫力较 低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容易受到感染侵袭。
感染的危害与影响
生长发育迟缓
感染可导致新生儿生理功 能紊乱,影响营养吸收和 生长发育。
案例三:医疗器械污染导致的感染事件
事件描述
一起医疗器械污染引发的感染事件,调查发现医疗器械清洁消毒 不彻底,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
感染源分析
医疗器械是感染源,通过接触新生儿或其伤口、黏膜等部位传播。
预防措施
加强医疗器械清洁消毒管理,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测和维护,确 保其清洁度和安全性。
06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预防与 控制的展望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与控制措施
近年来国内早产儿发生率有上升趋势,NICU中收治的早产儿也是逐渐增多,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而早产儿医院感染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早产儿因其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易受各种病原菌侵袭,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
医院感染成为导致早产儿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减少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对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一、NICU感染的常见原因
1、不完善的设备和环境的管理:设备和环境的病菌监测及消毒不达标。
2、不规范的医疗行为:不规范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及各种侵入性检查、诊断、治疗等手段是引发NICU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不规范的洗手:手是NICU内细菌传播的最主要的途径,但NICU繁重工作与低人员配制等问题影响了医护人员正确洗手的进行。
4、不注意穿戴医疗防护用具:如:隔离衣、鞋等不定期更换消毒,无菌操作不注意带帽子、口罩、手套等。
5、频繁的操作和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增加, 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了。
早产儿侵入性操作多,如吸氧、气管插管、清理呼吸道、洗胃、动静脉穿刺、深静脉置管等各种护理操作刺激,易导致皮肤、黏膜损伤,天然屏障被破坏,为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感染的机率。
特别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容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6、滥用抗生素是LI前早产儿疾病治疗的一个严重问题。
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前多使用抗生素治疗,其中大部分为预防性用药。
二、控制感染方法
1、病室管理专室专人管理入NICU专室,保护性隔离。
允许进入新生儿室的只限与医疗和护理直接有关的人员。
2、空气管理空气不流通,湿度过高,人员过多,室内的空气洁净度降低,都可增加污染机会。
每日通风换气,冬季两次,夏季三次,尽量减少单位时间内NICU中工作人员的数量。
每周大扫除1次,大扫除前后应作空气培养1次。
3、物品管理含氯消毒液擦拭NICU内物体表面2次/d,物表消毒的效果以细菌总数冬5cfb/cm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所有接触病儿的被服经高压灭菌后使用,每日更换,衣物消毒以细菌总数<5cfivciii2并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N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