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指导:脏腑辨证论治概述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一、中医辨证论治概述中医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
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
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又称辨证施治。
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
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通过四诊八纲、脏腑、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病证。
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
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
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
辨证与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
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
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知识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是对人的整体观念,二是对疾病的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1.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2.论治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二、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一)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的概念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2.阴阳学说的内容3.五行的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4.五行生克乘侮五行之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存在,五行学说以五行之间的相生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5.相生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作用。
规律:6.相克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规律:7.相乘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规律:8.相侮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规律:相克与相乘、相侮的异同:相克——正常、生理相乘、相侮——异常、病理相乘与相侮的不同:相乘与相克次序一致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二)藏象 1.五脏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4.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胆:贮存与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
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糟粕,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成大便排出体外。
膀胱:贮尿和排尿。
三焦:有总司人体的气化作用,为水液代谢的通路。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脏腑辨证论治概述
脏腑辨证论治是中医各种辨证论治的基础。
它⾸先运⽤四诊⼋纲,掌握、分析病情,然后结合脏腑的⽣理功能和病理反映判断出病变的脏腑和确定所患何证,最后根据证来确定治疗原则和⽅药。
证是脏腑阴阳盛衰或外邪内犯的反映。
由于每个脏腑的⽣理功能不同,所以他们所反映出来的病证也不同,据根脏腑不同⽣理病理变化来推断病证,这就是脏腑辨证的理论根据。
如⼼有主⾎脉、藏神志、开窍于⾆的功能,故把⼼悸、脉结代、失眠、神志昏乱、⾆尖红、⾆强不语等证候归之于⼼。
据此,可以推断出病变在何脏腑,再结合⼋纲辨证,进⽽作出全⾯诊断。
脏腑辨证论治的⽅法和步骤是: 1.⾸先通过四诊来掌握病史、主诉、症状和体征。
如⼼慌、⽓短、⾃汗、倦怠⽆⼒、畏寒肢冷、⾆质淡、苔薄⽩、脉细⽆⼒或结代等。
2.运⽤⼋纲辨证来分清表⾥、寒热、虚实、阴阳。
如见⼼慌、⾃汗等脏腑症状,知病在⾥;见⾯⽩、畏寒、肢冷,知证为寒;见⽓短、倦怠⽆⼒,知正已虚。
3.再根据脏腑病理反映判断病变脏腑,如见⼼慌、脉细⽆⼒或结代知是⼼不主神与不主⾎脉之症,从⽽判断病变在⼼。
从以上分析看出,⼋纲辨证为⾥、虚、寒,脏腑辨证,知病位在⼼,综合诊断为“⼼、虚、寒”,即“⼼阳不振”或“⼼阳虚”。
4.辨清何证,就为⽴法、处⽅、⽤药提供了理论根据。
诊断是“⼼阳虚”,虚则补之,寒则热之。
虚在⼼就要⽤补法治⼼之虚,⼼有寒,就要⽤温法祛⼼之寒。
据此得出“温阳补⼼”或“补⼼阳,益⼼⽓”的治则。
⽅⽤参附汤加减;熟附⼦、⼲姜、桂枝(温⼼阳);⼈参、远志、炙⽢草(益⼼⽓)。
以上是脏腑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也是阴阳、脏腑、病因、四诊、⼋纲、⽅药等基本理论联合应⽤于临床实际的过程。
这⼀过程解决了病⼈所患的是什么“证”?为什么是这个证,根据在那⾥?这个证怎样治?为什么要这么治等四个问题。
中医基础理论(西学中)
生成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分布 行于脉中 化生血液
功能 营养全身
行于脉外 防御外邪、温养全身 开合汗孔、调节体温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 血是运行于脉中而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
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
病理--脾不升清:眩晕、腹胀、便溏等。
(2)升举内脏:维持内脏位置相对稳定,防止下垂
病理--中气下陷:内脏下垂。
(三)与形、窍、志、液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2、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3、在液为涎
4、在志为思
(四)肝
1.生理功能 (1)主疏泄----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
A.促进血及津液运行 B.促进饮食消化 C.调畅情志 D.调节生殖机能
二、 六 腑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 三焦。
六腑的生理功能-----容纳、消化、吸收饮食物, 传导、排泄糟粕。
特性-----六腑以通为用, 以降为顺。
1、胆------贮藏和排泄胆汁; 2、胃------受纳、腐熟水谷; 3、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4、大肠----传化糟粕、吸收水液(少量); 5、膀胱----贮尿、排尿; 6、三焦----是气和水运行的通道。
先天 之精
元气
后天
谷
之精
气
宗气
自然界
清气
一身 之气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
(一)气的运动----气机
(二)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三)气的运动与脏腑关系: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中医理论基础(白话文1)
中医学基础总论中医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脏吕、组织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因而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以维持其生活活动上的协调平衡。
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中心,配以六脏,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作用而实现的。
双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统一整体。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
一体某一局部区域内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
由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如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相通。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疗局部的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
季节气侯对人体的影响: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温;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因此,春温、夏热、长夏温、秋燥、冬寒,就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
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
人体也毫不例外,必须与之相适应。
同样的情况,四时的脉象也相应的变化。
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因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生理活动。
中医内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考试重点总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主要研究人体内系统的结构、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临床表现,并寻求相应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对中医内科学考试的重点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内脏的分类与功能:中医内脏学是中医的核心内容之一,重要的考点之一。
中医将五脏六腑分为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每个内脏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如肝主疏泄、心主灵神、脾主运化、肺主气机、肾主生殖等。
二、证候的诊断:证候是中医辨证的基本单位,考生需要掌握辨证的基本流程。
主要包括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不仅包括症状描述,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整体评估,从气血、阴阳、表里等方面进行辨证。
三、常见疾病的诊治:中医内科学要求掌握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考生需要知道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
比如:胃病、肝病、肺病等常见的内科疾病应该考生掌握诊断标准、针灸治疗技巧、药物治疗方案等知识点。
同时还要注意复杂疑难病例的处理,学生需要结合实际诊治经验提高自己的临床治疗技能。
四、辨证论治: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考生掌握辨证论治的基本流程,并能熟练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治疗。
主要包括辨证:辨虚实、辨表里、辨寒热、辨湿燥等,同时结合病情制定辨证论治方案。
五、中药应用:中药作为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考试重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中药的基本功效,如祛湿、解毒、止血、化痰等,并掌握各种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知识点。
同时需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合理用药等问题。
以上总结了中医内科学考试的重点,希望能给考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提示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临床治疗能力。
中医基础理论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的问世。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1.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2.辨证论治的概念:运用中医理论的思维实践过程。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1.精的概念:源于“水地说”。
中医精气神学说的“精”:广义指人体最基本物质,狭义指生殖之精。
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两汉时期的元气说同化了之前的各种气概念,“元气一元论”。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客气机:气的运动。
气化: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形与神俱。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1.阴阳的含义: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一般的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注意阴阳分属的考核。
2.阴阳的绝对性与相对性:(1)绝对性(2)相对性:相互转化、阴阳中复有阴阳、随比较对象改而改变*上午属阳中之阳,下午属阳中之阴,前半夜属阴中之阴,后半夜属阴中之阳。
*夏天属太阳(阳中之阳),秋天属少阴(阳中之阴),冬天属太阴(阴中之阴),春天属少阳(阴中之阳)。
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并贯穿于预防与康复等医疗保健实践的过程。
中医学在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一、症、证、病的基本概念(一)症的基本概念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表现,包括患者所诉的异常感觉与医生所诊查的各种体征。
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舌苔、脉象等,都属症的概念。
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的主要依据,但其表现的是疾病的表面现象甚至假象,所以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的本质。
同一个症状,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其病机不尽相同,也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中。
孤立的症状或体征不能反映疾病或证的本质,因而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
(二)证的基本概念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
如脾胃虚弱证,病位在脾胃,病性为虚。
证是病机的概括,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证所反映的是疾病的本质。
证候,即证的外候,是指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等,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如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黄,舌淡红苔白,脉沉缓,属于脾胃虚弱证的证候表现。
证具有个体差异性、时相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
其一,证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人的体质差异,故感受同一病邪,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证。
即便同一病证,由于个体反应性差异,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其二,证的时相性。
同一疾病,由于所处于阶段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因而证也不同,如积聚,在初期、中期和晚期的不同阶段,证会发生变化。
其三,证的空间性。
如感冒,与不同地域的气候有关,形成风寒感冒证、风热感冒证、暑湿感冒证等。
其四,证的动态性。
由于疾病受内外环境多种因素影响,可不断发生变化,故证在疾病过程中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因此,在临床辨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证的个体差异性、时相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才能进行正确判断。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整体观: 即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中医的整体观念即中医学对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整体认识。
证: 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亦标示着机体对病因作用的整体反应状态。
(概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趋势及邪正关系,以及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等,能够反应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症: 即症状,是疾病过程中的个别表象,是病者所主观感觉到的异常反应、临床表现或某些病态改变。
(客观的临床表现是体征)病: 即疾病,指在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所出现的导致生活和劳动能力市失常的具有一定规律的病理过程。
辨证论治:辩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辩证的结果,明确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用,或其病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和相同性质的证,因而采取相同的方法治疗。
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平阳秘:是指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两者互相协调而维持着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阴阳对立: 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客观上都存在相互对立相反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相反的,矛盾的。
阴阳制约: 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大多存在着相互抑制和约束的特性。
阴阳交感: 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即不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
阴阳互藏: 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涵有另一方,即阴中藏阳,阳中藏阴。
阴阳互根互用: 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阴阳转化: 指事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五脏
⼀、⼼(附:⼼包络)⼼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包卫护。
⼼与⼩肠、脉、⾯、⾆等构成⼼系统。
⼼,在五⾏属⽕,为阳中之阳脏,主⾎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主、⽣命之主宰。
⼼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的解剖形态1.⼼的解剖位置:关于⼼的解剖部位,在《内经》《难经》《医贯》等中医⽂献中已有较为明确的记载,⼼位于胸腔偏左,居肺下膈上,“⼼居肺管之下,膈膜之上,附着脊之第五椎’’(《类经图翼·经络》)。
⼼是隐藏在脊柱之前,胸⾻之后的⼀个重要的脏器。
⼼尖搏动在左乳之下。
2.⼼的形态结构:⼼脏呈尖圆形,⾊红,中有孔窍,外有⼼包络围护,⼼居其中。
中医学对⼈体⼼脏的重量、颜⾊、结构,以及⼼腔的⾎容量等均有⼀定的认识,只是较为粗略⽽已。
“⼼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黄裹脂,⼀是为⼼包络”(《类经图翼·经络》)。
脏象学说中的⼼,在中医⽂献中有⾎⾁之⼼和神明之⼼之别。
⾎⾁之⼼,即指实质性的⼼脏;神明之⼼是指脑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中医学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故有神明之⼼的说法。
正如李梃所说:“有⾎⾁之⼼,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
有神明之⼼……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是也”(《医学⼊门·脏腑》)。
(⼆)⼼的⽣理功能1.⼼主⾎脉:⼼主⾎脉,指⼼有主管⾎脉和推动⾎液循⾏于脉中的作⽤,包括主⾎和主脉两个⽅⾯。
⾎就是⾎液。
脉,即是脉管,⼜称经脉,为⾎之府,是⾎液运⾏的通道。
⼼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个密闭的系统,成为⾎液循环的枢纽。
⼼脏不停地搏动,推动⾎液在全⾝脉管中循环⽆端,周流不息,成为⾎液循环的动⼒。
所以说:“⼈⼼动,则⾎⾏于诸经,……是⼼主⾎也”(《医学⼊门·脏腑》)。
由此可见,⼼脏、脉和⾎液所构成的这个相对独⽴系统的⽣理功能,·都属于⼼所主,都有赖于⼼脏的正常搏动。
⼼脏有规律的跳动,与⼼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中医脏腑基本理论•脏腑的生理特性•脏腑病理与疾病•中医脏腑理论的临床应用•中医脏腑理论的现代研究目录01中医脏腑基本理论•心:主血脉、主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包络为心之辅佐,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肝:主疏泄,主藏血,其华在爪,开窍于目,肝胆相表里,相互协调。
•脾:主运化,主统血,其华在唇四白,开窍于口,与胃相表里。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与大肠相表里。
•肾:藏精气,主水、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开窍于耳及二阴,与膀胱相表里。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小肠:主受盛化物,主液,与心相表里。
•大肠:主传化糟粕,与肺相表里。
•三焦:主持诸气,为水道出焉。
•心:心火亢盛则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便赤涩等;心血不足则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
•肝:肝火上炎则出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肝血不足则出现眩晕、耳鸣、爪甲薄弱等。
•脾:脾阳虚则出现腹胀纳呆、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等;脾阴虚则出现纳呆、消瘦、大便干结等。
•肺:肺火炽盛则出现咳嗽、咳痰、咽喉肿痛等;肺气虚则出现咳喘无力、气短懒言等。
•肾:肾阴虚则出现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盗汗遗精等;肾阳虚则出现畏寒肢冷、阳痿早泄等。
•胃:胃火炽盛则出现口渴喜饮、消谷善饥等;胃气虚则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
•小肠:小肠实热则出现小便短赤、尿频尿急等;小肠虚寒则出现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等。
•大肠:大肠湿热则出现腹泻、腹痛、粪便黏腻等症状;大肠虚寒则出现五更泄泻、粪便清稀等。
•三焦:三焦湿热则出现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等;三焦气滞则出现胁肋胀满、脘腹疼痛等。
经络是脏腑之间的联系桥梁和通道,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的传导反映到相应的穴位上。
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脏腑与经络的关系02脏腑的生理特性脏腑的阴阳五行属性阴阳属性脏腑被分为阴、阳两类,每一类都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整体观念: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以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叫做整体观念.2。
辨证论治:(1)辨证:对四诊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病史和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2)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和方药,以及采用其他相应的治疗手段.3. 证、病、症:(1)证:即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变趋势及转归等本质.(2)症:即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是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果。
(3)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
4.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要素及其运动变化。
5。
五行生克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维持着事物之间平衡协调的变化与发展.6。
肝主疏泄:是指肝对于全身气机、血液和津液等方面具有疏通、畅达的功能。
7.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8。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将其吸收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9. 肺主宣发肃降: 宣发,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运动特性;肃降,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运动特性.10.肾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11。
水火既济:又称“心肾相交”根据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理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资助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资助心阴,使心阳不亢,从而维持着心肾两脏生理功能协调平衡的关系。
12。
乙癸同源:又称“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化,故称“肝肾同源"。
13。
体质:是个体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性。
14.痰饮: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ppt
中医提倡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饮食 ,不过度饮食或饥饿。
中医认为劳逸结合是养生的重要原则,避免 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导致的身体疲劳。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应用
中西医结合
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中西医结合 可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
病后调理
中医在病后调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 势,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调整脏腑 功能等方法帮助患者康复。
经络系统是人体统一整体的基础,当 经络系统某一局部发生病变时,可影 响到全身其他部位,并在全身出现各 种病理变化。
03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的方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患者症状,如面 色、舌苔、脉象等,辨析 脏腑病变的性质和特点。
分析病因
根据患者病史、环境、饮 食等方面分析病因,推断 脏腑病变的位置和原因。
约本脏。
表里关系
五脏之间存在表里关系,即某一 脏腑与另一脏腑之间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如肝与酸味、绿色、 春季相应。
母子关系
五脏之间存在母子关系,即某一脏 腑为另一脏腑之母,负责滋生和促 进另一脏腑的功能。
02
脏腑经络系统
脏腑经络系统的组成
1 2 3
五脏
心、肝、脾、肺、肾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调节 人体的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
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
脏腑虚实病变பைடு நூலகம்
人体各脏腑之间以及脏腑与经络之间 ,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影响到其 他脏腑,故在临证时应全面分析病情 ,掌握病变的规律。
虚证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实 证为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进;虚实 夹杂则为虚实并存,既有正气不足又 有邪气亢盛。
经络病变
预防保健
2024年度中医基础理论讲稿课件
经络与肢体的联系
经络在人体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的分布纵横交错,入里出表 ,通上达下,相互络属于脏腑,从而构成了人体表里、上下 彼此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类法等。
24
方剂的组成原则与变化技巧
方剂的组成原则
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即主药、辅药、佐药、使药的配伍关系。
方剂的变化技巧
包括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等,以适应不同病情和个体差异。
2024/3/23
25
常用中药及方剂介绍
2024/3/23
常用中药
如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等,介 绍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用法用量 等。
常用方剂
如四物汤、八珍汤、六味地黄丸等, 介绍其组成、功效主治及临床应用等 。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27
17
病因病机学说在辨证施治中的指导意义
审证求因
治病求本
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等临床表 现,推断其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依 据。
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以达 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例如,对于外感 风寒引起的感冒,治疗时应以祛风散 寒为主。
三因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不同季 节、地域和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例如,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治疗时应注重温阳散寒;南方地区 气候湿热多雨,治疗时应注重清热利 湿。同时,也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 别、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11
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经别、经筋、皮部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是脏腑阴阳盛衰或外邪内犯的反映。
由于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他们所反映出来的病证也不同,据根脏腑不同生理病理变化来推断病证,这就是脏腑辨证的理论根据。
如心有主血脉、藏神志、开窍于舌的功能,故把心悸、脉结代、失眠、神志昏乱、舌尖红、舌强不语等证候归之于心。
据此,可以推断出病变在何脏腑,再结合八纲辨证,进而作出全面诊断。
脏腑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步骤是:
1.首先通过四诊来掌握病史、主诉、症状和体征。
如心慌、气短、自汗、倦怠无力、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或结代等。
2.运用八纲辨证来分清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如见心慌、自汗等脏腑症状,知病在里;见面白、畏寒、肢冷,知证为寒;见气短、倦怠无力,知正已虚。
3.再根据脏腑病理反映判断病变脏腑,如见心慌、脉细无力或结代知是心不主神与不主血脉之症,从而判断病变在心。
从以上分析看出,八纲辨证为里、虚、寒,脏腑辨证,知病位在心,综合诊断为“心、虚、寒”,即“心阳不振”或“心阳虚”。
4.辨清何证,就为立法、处方、用药提供了理论根据。
诊断是“心阳虚”,虚则补之,寒则热之。
虚在心就要用补法治心之虚,心有寒,就要用温法祛心之寒。
据此得出“温阳补心”或“补心阳,益心气”的治则。
方用参附汤加减;熟附子、干姜、桂枝(温心阳);人参、远志、炙甘草(益心气)。
以上是脏腑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也是阴阳、脏腑、病因、四诊、八纲、方药等基本理论联合应用于临床实际的过程。
这一过程解决了病人所患的是什么“证”?为什么是这个证,根据在那里?这个证怎样治?为什么要这么治等四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