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冯契先生“化理论为德性”的思想及启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冯契先生“化理论为德性”的思想及启示

【摘要】如何培养理想人格是历来各哲学家思想的最终归宿。冯契先生针对现实存在的以无操守和“做戏的虚无党”为特征的怪现象,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了“化理论为德性”的道德构建途径,旨在培养有德性的自由人格。对我们当今的公民道德建设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理论德性化启示

上世纪50年代,在《智慧说三篇》导论中冯契先生提出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这两句话,“用以勉励自己,也勉励同学,用意就在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1]20

在冯契先生那里,理论是相对德性而言的,是指理论化的德性。理论在这里获得了专门的规定性,它特指“哲学理论,指智慧,就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某种见解,某种真理性的认识,它和人的自由发展史是密切相关的。把这种具有真理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化为德性,这种理论为主体所掌握和表达,不仅是‘知道’,而且是‘有德’。用哲学世界观来培养人格,就是要由‘知道’进而‘有德’。”

[2]318“化理论为德性”是凝道成德、显性弘道的过程,即把人类认识的结晶转化为个体的精神,形成自由的个性。“自由的个性不仅是类的分子,不仅是社会联系中的细胞,而且他有独特的一贯性、坚定性,这种独特的性质使他和同类的其他分子相区别,在纷繁的社会联系中间保持着其独立性”。经过长此以往的坚持,形成自己稳定的人格。

一、为何要培养德性

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从《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一书中我们看到培养德性的迫切性:源于现实的需要。一方面,“由于在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儒学独尊,经学独断论和权威主义根深蒂固。而在他们日趋崩溃的时候,便又走向反面,成为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这是使整个社会成为一盘散沙的毒素。”[1]29。“同时,中国的统治者是很擅长于‘居阴而为阳’那一套的,公开讲的是引经据典,满口仁义道德,实际想的、做的却是见不得人的勾当。这种封建主义的统治术给中国社会毒害很深,特别是滋长了一种以‘无特操’为特征的社会习惯势力,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以极大的阻力”。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较快,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盲目性仍然很大。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一书中,主旨是通过“转识成智”的飞跃,获得关于性与天道的认识。最终还是通过认识世界来认识自己,获得自由人格。“自由人格就是有自由德性的人格,在实践和认识的反复过程中,理想化为信念,成为德性,就是精神成了具有自由的人格”。[1]29其次,从伦理学来讲,德性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德性伦理学认为:德性是为了人类幸福,为了欣欣向荣、生活美好所需要的特性品质……德性是人类后天获得的性质,拥有和应用它,会使我们能达到内在于实践的那些好处,而若缺少了它,则必定会阻

碍我们达到这类好处。”[4]255《尼各马克伦理学》中说:一种行为可以没有德性而成为正当的,但一种行为要能够有德,则必定是由心灵的正当状态实行而来。正当的行为,正当的动机都在一个有德性的行为中展现出来。麦金泰尔强调,德性不仅保障了实践得以前行,维护了人类生活之善的追求,而且还维护了社会传统的延续。他在《有依赖的动物:人为什么要有德性》一书中,通过一个演绎的结构论证了人为什么要有德性:为了实现人类的好处我们要有德性,正因为德性是其所是的东西,我们在各种场合下就要以此来判断和行动。没有这样一个德性,我们就不能达到我们的好处。

最后,中国素有追求完美人性、尊崇理想人格、尊圣学贤的传统,这是人性的最高境界,而道德教育的根本依据就是“人人皆可成尧舜”。这一崇高的人性目标矗立在前,成为激励人们向善的巨大动力。儒家孔子提出要培养“仁智统一”的人格,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孟子讲仁、义、理、智四端,养成我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荀子也讲“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老子》的理想人格是“天地与我并生”,与自然为一的人格,《庄子》要达到“离形去知,同于大道”的境界才真正是自由、逍遥,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了。后来王充又区分了圣和神,说圣可学神不可学。这时期佛学逐步玄学化了,佛教认为人可以通过修行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上升,最后达到完全解脱的涅槃境界,所以修行可以成佛性。

从上面几方面可以看出,德性的培养是必要的,并且是迫切的。那么如何达到人人有德性呢?这就是本文的第二个问题,如何来“化”。

二、如何来化

首先,在《人的自由与真善美》中,冯先生讲了理论化为德性的过程:理论首先要成为理想,并进一步形成信念,才可能真正成为人的德性。第一,要指导人生,理论就要获得理想的形态,它不是单纯的概念结构。为了使理论取得理想形态,就要使理智、情感、意志三者统一结合起来。这样提出的理想不是一个空的概念,而必须有生动的感性形象把它充实起来。把理想的进程圆满而周到的想象出来,才具有就激发感情的力量。第二,要进一步使理想成为信念。为此,必须实践。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一定要和困难作斗争。斗争一定要有意志力;这样是明觉的心态与专一的意志力在实践中结合起来,就会使理想逐渐成为信念。第三,长此以往的坚持,真正形成自己的德性,这就是“习成而性与成”。

其次,“哲学就是哲学家的人格”。冯先生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中说:“理论本身有内在价值,体现了人格,表现了个性。化理论为德性,这是一个克服种种异化现象,刻苦磨练的过程”。“内圣外王”之道从来没有实现,但是,“真诚地、锲而不舍地在言论、行动、社会交往中贯彻理论,以致习以成性,理论化为自己内在的德性,就成了自己的人格。当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的时候,反映在言论、著作中的理论,就文如其人,成了德性的表现,哲学也就是哲学家的人格。这样的哲学,就有了个性特色,具有了德性自证的品格。”[1]29

第三,“真正要认识自己,达到德性的自证,主观上首先要真诚”。[1]442儒家重讲诚。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道家着重讲“真”,老庄崇尚自然,提出以真人为理想,要求返璞归真,《老子》说“复归于婴儿”所以,对从事哲学和追求哲理境界的人来说,从真诚出发,排斥异化和虚伪,加上解蔽、去私的修养,在长期心口如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