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十章 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国际贸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基文当天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欢迎联大批准国际移民组织加入联合国系统。潘基文指出, 移民问题处于国际政治新图景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当前比以往更需要联合国和国际移民组织达 成更密切的法律和工作关系。他表示相信,这一关系协定将有助于全球更有效应对突发大规模人口 流动带来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在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更重要的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性增强。古典 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对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新古典贸易理论更强调要素禀赋的重要性。但 是,无论是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古典贸易理论,均是基于生产要素不能跨国流动的理论假设之上。 经济全球化促使国家间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劳动力国际流动可以改变劳动力要素在全球资源配 置,会对国家间的对外贸易诸多影响。此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间“人才争夺战”日益 激烈,进一步促使“人才”这种高端生产要素成为国际劳动力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影响 着人才输出国、人才接收国甚至是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因此,本章将探讨由移民出境和入境所 形成的劳动力国际流动及其对国家间对外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概述
• 一、世界范围内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基本情况
(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历史变迁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动因 (三)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现状特点 (四)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基本路径
• 二、中国劳动力国际流动概况
(一)中国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历史变迁 (二)中国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现状
一、世界范围内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基本情况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国际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世界移 民总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所谓国际移民,是指离开本人国籍国或者此前常往国,跨越国家边 界,迁徙到另一国家的人。在分析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国际贸易这一问题前,本节首先从劳动力国际流动 的历史变迁、动因、现状特点以及基本路径四个方面,对世界范围内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基本情况进行简 单介绍。 (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历史变迁 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百年间,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第一阶段。这一时 期正是欧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时期。由于工业化需要从国外输入大批劳动力,而广大的亚非 地区此时尚处于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农业占统治地位,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流 向是从亚非国家流向欧美新兴资本主义工业国家或新开发的国家,因而这种流动也不免要带有强烈的殖 民主义色彩。从贩卖黑奴到掳掠华工,无不是资本主义、殖民主义欺压弱小民族的表现。
2016年7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批准了《联合国同国际移民组织间关系协定》的决议草 案,同意国际移民组织成为联合国系统的相关机构。这一协定旨在加强双方合作,增强各自履行任 务的能力,对今后的合作与协调方式等作出一系列具体安排。根据联合国大会决议,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与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斯温将于2016年9月19日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难民和移民问题高级别会 议上正式签署这一协定。
。
那些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纷纷派出劳务人员,参与国际分工,力争变资源优势为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优势,赚取外汇,为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那些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国家则通过输入劳 务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第二阶段的国际劳动力流动,大都属战争劳务性质,但因其有组织地 用劳工从事军需生产、运输及多项建设事业,使得劳务成为有组织的临时的劳动力流动,所以它更 接近于现代意义的劳务输出,是劳务从移民向现代劳务发展的过渡形式。第三阶段的劳动力流动, 伴随着现代劳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劳务,而移民定居,则成为一种特殊现象
第一阶段的国际劳动力流动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劳务,因为这一阶段的劳动力流动不仅带有殖民色彩, 而且从部门和行业分布上都有局限性,并几乎全部定居为移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国际上 正常的移民大大减少,战争劳务开始出现并大为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交战国从殖民地掠 夺了大量人力资源充当前线士兵和后方劳动力。一次大战结束后,欧美各国为应付工业化而带来的失业 问题,一般对外籍劳动力采取限制性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及广大的亚非拉欧各国人民为了 对付共同的敌人德、意、日法西斯,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内协同作战,而且在经济领域内开展广泛的 合作,各国的劳务合作大为发展。
Fra Baidu bibliotek
从二次大战后到现在,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第三阶段。战后经济恢复时期,西欧各国为弥补劳 动力不足,吸收了大量移民。50年代,移民数就已达20万人。到了六七十年代,欧洲各国经济处于 高速发展的繁荣阶段,需要大批劳动力,各国政府对外来的移民也不加限制,这就使得流向西欧的 移民运动达到高潮。据估计,1974年西欧的外籍工人达到80万的创记录水平,加上10万没有统计进 去的、“非法”外籍工人,移民总数可达900万人。目前西欧已成为国际上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场所 之一,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劳动力市场,它所吸收的劳动力占世界劳务输出总数的25%。70年 代以后,中东承包劳务市场逐渐形成和发展。80年代初,中东地区有60多万外籍工人,成为引人瞩 目的劳动力吸引场所。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交流不断扩大,尤 其是人员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频繁,规模空前。
第十章 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国际贸易
【本章关键词】
(1)劳动力国际流动 (2)国际移民 (3)劳动力输出国 (4)劳动力接受国
(5)人才流失
(6)人才循环 (7)移民偏好效应 (8)移民信息效应
【导入案例】
中国新近加入的国际移民组织已成为联合国旗下机构 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IOM)成立于1951年,总部位于瑞士日内 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处理国际移民事务的政府间组织,主要任务是协助确保有序和人道地管理移民流 动,促进国际移民合作,协助寻求移民问题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并为有需要的移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2016年6月13日,外交部正式向该组织提交了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移民组织的申请函。2016年6月30 日,国际移民组织通过了中国的申请,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移民组织的一员。仅在中国加入的第二天, 国际移民组织宣布,165个成员国已同意该组织加入联合国系统,从而成为联合国旗下一个专门的国 际机构。
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在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更重要的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性增强。古典 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对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新古典贸易理论更强调要素禀赋的重要性。但 是,无论是古典贸易理论还是新古典贸易理论,均是基于生产要素不能跨国流动的理论假设之上。 经济全球化促使国家间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劳动力国际流动可以改变劳动力要素在全球资源配 置,会对国家间的对外贸易诸多影响。此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间“人才争夺战”日益 激烈,进一步促使“人才”这种高端生产要素成为国际劳动力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影响 着人才输出国、人才接收国甚至是全球经济、贸易格局。因此,本章将探讨由移民出境和入境所 形成的劳动力国际流动及其对国家间对外贸易的影响。
第一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概述
• 一、世界范围内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基本情况
(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历史变迁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动因 (三)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现状特点 (四)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基本路径
• 二、中国劳动力国际流动概况
(一)中国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历史变迁 (二)中国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现状
一、世界范围内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基本情况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国际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世界移 民总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所谓国际移民,是指离开本人国籍国或者此前常往国,跨越国家边 界,迁徙到另一国家的人。在分析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国际贸易这一问题前,本节首先从劳动力国际流动 的历史变迁、动因、现状特点以及基本路径四个方面,对世界范围内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基本情况进行简 单介绍。 (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历史变迁 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几百年间,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第一阶段。这一时 期正是欧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时期。由于工业化需要从国外输入大批劳动力,而广大的亚非 地区此时尚处于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农业占统治地位,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流 向是从亚非国家流向欧美新兴资本主义工业国家或新开发的国家,因而这种流动也不免要带有强烈的殖 民主义色彩。从贩卖黑奴到掳掠华工,无不是资本主义、殖民主义欺压弱小民族的表现。
2016年7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批准了《联合国同国际移民组织间关系协定》的决议草 案,同意国际移民组织成为联合国系统的相关机构。这一协定旨在加强双方合作,增强各自履行任 务的能力,对今后的合作与协调方式等作出一系列具体安排。根据联合国大会决议,联合国秘书长 潘基文与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斯温将于2016年9月19日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难民和移民问题高级别会 议上正式签署这一协定。
。
那些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纷纷派出劳务人员,参与国际分工,力争变资源优势为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优势,赚取外汇,为本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那些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国家则通过输入劳 务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第二阶段的国际劳动力流动,大都属战争劳务性质,但因其有组织地 用劳工从事军需生产、运输及多项建设事业,使得劳务成为有组织的临时的劳动力流动,所以它更 接近于现代意义的劳务输出,是劳务从移民向现代劳务发展的过渡形式。第三阶段的劳动力流动, 伴随着现代劳务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劳务,而移民定居,则成为一种特殊现象
第一阶段的国际劳动力流动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劳务,因为这一阶段的劳动力流动不仅带有殖民色彩, 而且从部门和行业分布上都有局限性,并几乎全部定居为移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国际上 正常的移民大大减少,战争劳务开始出现并大为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交战国从殖民地掠 夺了大量人力资源充当前线士兵和后方劳动力。一次大战结束后,欧美各国为应付工业化而带来的失业 问题,一般对外籍劳动力采取限制性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及广大的亚非拉欧各国人民为了 对付共同的敌人德、意、日法西斯,不仅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内协同作战,而且在经济领域内开展广泛的 合作,各国的劳务合作大为发展。
Fra Baidu bibliotek
从二次大战后到现在,是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第三阶段。战后经济恢复时期,西欧各国为弥补劳 动力不足,吸收了大量移民。50年代,移民数就已达20万人。到了六七十年代,欧洲各国经济处于 高速发展的繁荣阶段,需要大批劳动力,各国政府对外来的移民也不加限制,这就使得流向西欧的 移民运动达到高潮。据估计,1974年西欧的外籍工人达到80万的创记录水平,加上10万没有统计进 去的、“非法”外籍工人,移民总数可达900万人。目前西欧已成为国际上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场所 之一,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劳动力市场,它所吸收的劳动力占世界劳务输出总数的25%。70年 代以后,中东承包劳务市场逐渐形成和发展。80年代初,中东地区有60多万外籍工人,成为引人瞩 目的劳动力吸引场所。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交流不断扩大,尤 其是人员的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频繁,规模空前。
第十章 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国际贸易
【本章关键词】
(1)劳动力国际流动 (2)国际移民 (3)劳动力输出国 (4)劳动力接受国
(5)人才流失
(6)人才循环 (7)移民偏好效应 (8)移民信息效应
【导入案例】
中国新近加入的国际移民组织已成为联合国旗下机构 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IOM)成立于1951年,总部位于瑞士日内 瓦,是世界上最大的处理国际移民事务的政府间组织,主要任务是协助确保有序和人道地管理移民流 动,促进国际移民合作,协助寻求移民问题的可行性解决方案,并为有需要的移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2016年6月13日,外交部正式向该组织提交了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移民组织的申请函。2016年6月30 日,国际移民组织通过了中国的申请,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移民组织的一员。仅在中国加入的第二天, 国际移民组织宣布,165个成员国已同意该组织加入联合国系统,从而成为联合国旗下一个专门的国 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