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糖尿病,你最该知道的医学科普知识

合集下载

医学知识科普内科知识点

医学知识科普内科知识点

医学知识科普内科知识点内科知识点:帮你了解常见内科疾病导语:内科是医学领域中与内部脏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相关的学科。

它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以下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内科疾病,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内科知识。

一、高血压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它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血管病变,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等。

二、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受阻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的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

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和2型两种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是一种更为常见的慢性疾病。

控制血糖、饮食管理和规律的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的基本要点。

三、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

哮喘的发作可导致呼吸急促、喘息、咳嗽等症状。

哮喘的治疗方法包括避免诱发因素、吸入协定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等。

对于慢性哮喘患者,还需要长期的控制性治疗。

四、胃溃疡胃溃疡是由于胃黏膜遭受破坏而形成的一种溃疡。

它的症状包括胃痛、恶心、呕吐、胃酸反流等。

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应激、NSAID等。

治疗胃溃疡的方法包括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抑酸药物等。

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可逆或不可逆的肺部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COPD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痰多、呼吸困难等。

戒烟、吸入性治疗、呼吸康复等均是COPD患者管理的重要措施。

六、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病。

它的特点是关节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疾病修改抗风湿药物等。

结语:以上介绍了几个常见的内科疾病,每一种疾病都需要全面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希望通过这些简要的科普,能让大家对内科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糖尿病三关键

糖尿病三关键

健康生活专家谈掌握三“关键”控制糖尿病并发症老干科副主任赵立龙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但是它引发的并发症却是可怕的。

糖尿病并发症范围可遍布全身;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步侵害糖友的健康;了解糖尿病治疗措施,掌握运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方法,警惕糖尿病并发症信号,将并发症的发生扼杀在摇篮里。

关键一:今早亮出“利剑”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往往采取“阶梯式疗法”,而事实上,传统的阶梯式治疗过程中,单药治疗向联合治疗转换延迟以及胰岛素使用时机延迟,这期间大大增加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而相比传统的阶梯式疗法,早期强化使用胰岛素治疗使患者病情得到最好的控制。

要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一开始就应该把最锋利的那把剑亮出来!关键二:普及教育,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重点要做好以下两点:1、普及教育和诊断:必须对高危人群进行有关糖尿病防治的医学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对一些早期患者要尽早发现,对已患的病人更要正确指导,以避免及阻止并发症的发生,以避免及阻止并发症的发生,而早期去医院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2、控制血糖:要控制好血糖就要驾好糖尿病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监测治疗这五架马车,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

建议糖友每三个月去医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少去眼科门诊一次,检查眼底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经常测血压,做心电图,了解心脑功能情况。

关键三:警惕并发症信号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某一个部分失调时总有许多提示信号,如果你经常被以下问题困扰,就得警惕了:1、眼部的信号:视力急剧变化,如青少年双眼同时患上白内障,发展迅速;瞳孔变小而在眼底检查时用扩瞳剂效果不佳,放大瞳孔的能力也较正常人差;反复眼睑疖肿、眼睑炎、眼缘炎、睑缘炎或见眼外肌麻痹,突然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头痛、头晕等。

2、皮肤的信号:皮肤瘙痒症、反复出现毛囊炎、疖肿痈及皮肤溃疡,红斑和皮肤破损等疾病,这常见于肥胖和血糖过高的患者,也可见真菌感染,如股癣、手足癣和念珠菌感染导致的甲沟炎。

临床医学科普小知识

临床医学科普小知识

临床医学科普小知识
临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临床医学科普小知识:
1. 常见的疾病类型: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

2. 诊断方法:诊断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环节,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诊疾病。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内窥镜检查等。

3. 治疗手段:治疗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环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4. 预防保健:预防保健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5. 患者教育:患者教育是临床医学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和预防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6.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临床医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于某些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7. 新的医疗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医疗技术也不断涌现,如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以上是一些临床医学科普小知识,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中西医结合教你如何防治糖尿病,学会正确养生科普小知识

中西医结合教你如何防治糖尿病,学会正确养生科普小知识

中西医结合教你如何防治糖尿病,学会正确养生科普小知识在中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存在非常普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糖尿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

糖尿病患者部分没有明显症状,有些会出现典型症状:口干、多饮多尿、多食消瘦、虚弱无力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对人体眼、肾、心脑血管等器官造成慢性损害,糖尿病足还可能导致截肢、致残。

可以说糖尿病的危害还是非常大的。

我国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常年和糖尿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也总结出了一套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的病因相对比较复杂,可由遗传因素、肥胖、应激、环境因素等导致的。

糖尿病具有遗传易感性,至今没有找到糖尿病的致病基因,因此无法通过基因疗法进行治疗。

经过统计,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糖尿病,那么子女患糖尿病的概率将近90%,如果父母双方一人患有糖尿病,那么子女患病率约为50%。

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或者因为患有一些其他疾病,导致身体的一些功能会逐渐降低,这属于不可抗因素,具体讲,当人年龄逐渐增大时,胰岛β细胞的功能性逐渐减弱,人体对糖的分解能力就会不足,或者人患有一些其他疾病,如胰腺炎、肝脏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等,都有可能会导致人体患上糖尿病。

现代患上糖尿病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其原因大多在于年轻人生活和饮食习惯不规律,这也就是所谓的环境因素。

暴饮暴食,重油重盐、经常不运动、熬夜等等,都会让糖尿病发病的概率大幅增加。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例如国内外医学界学者都认为神经精神状态会导致人体患糖尿病的概率增加,还有些病毒会对人体胰岛β细胞造成破坏,是人体无法正常分解糖,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中医如何看待糖尿病?传统中医中,有“消渴”一病,和糖尿病的症状相呼应。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控制饮食、控制体重,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在中医理论中认为,长期喜欢吃肥甘厚味的人,容易出现身体肥胖的现象,这容易造成身体湿气过重,容易生痰,痰的湿黏会阻碍经气流通,长期以往就会发展为消渴。

护理科普:关于糖尿病这几个误区,你知道几个?

护理科普:关于糖尿病这几个误区,你知道几个?

护理科普:关于糖尿病这几个误区,你知道几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饮食习惯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很多人喜欢吃大鱼大肉,而且不注意控制血糖,所以就患上了糖尿病,很多人对糖尿病了解的不多,所以每天都担惊受怕,什么也不敢吃,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本文主要为大家总结了和糖尿病有关的几个误区,感兴趣的来看看你犯了几个?第一个误区: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太多?糖尿病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危害性也比较大,什么年龄的人群都有发病的可能性,整体来看。

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太多,但是实际上糖尿病和遗传基本有关的全身代谢性疾病,是因为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患病以后,患者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会出现紊乱,高糖和糖尿是主要的特点。

所以糖尿病并不是吃出来的,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也有较大的差异,1型糖尿病相对少见,在幼年的时候或者青少年阶段就会发病,这类糖尿病的患者不足1%,1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发病机制不明),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以导致胰岛素缺乏。

2型糖尿病相对常见,发病率约为95%。

发病愿意主要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

此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肥胖、精神刺激等环境因素也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第二个误区:糖尿病患者尽量多吃菜,少吃主食部分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严格的控制主食,一口糖都不敢多吃,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稳定了血糖,但是却没有给身体足够的营养,很有可能会导致能量缺失,很多糖尿病病人选择只吃蔬菜,时间久了,导致身体需要的能量不能正常维持,部分患者因此出现了肌肉萎缩,进而逐步丧失了运动能力。

部分患者出现了情绪焦虑等问题。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食用适当的碳水的,也可以吃一些优质蛋白,主食方面推荐吃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

这样的话技能满足基本的能量需求,也不会导致血糖升高。

第三个误区:认为自己每天都很繁忙,所以就不运动了很多人每天上班非常忙碌,消耗了很多能量,所以就错误的认为自己不需要运动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进行一些专门的运动,可以多做一些家务劳动,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消耗体力,也可以开启肌肉运动模式,调动全身肌肉的同时,也能降低血糖。

糖尿病-1

糖尿病-1

饮食是基础
达标是关键
心理健康 运动是手段
监测是保障
及时预防 并发症
经常运动好处多,心情舒畅 又控糖
• 运动有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 运动有利于血糖控制 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
• 运动有利于降低心血管 疾病风险
• 运动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
运动总原则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持之以恒
运动也要分情况
如果您属于以下情况之一,请让医生为您做运动前 身体评估:
如果健康评估中有任一异常情况, 运动前请遵医嘱,选择适合你的运动方式
不同强度的运动
最低强度运动
太极拳
交谊舞
低强度运动
散步 做家务 骑自行车 做体操
不同强度的运动
中强度运动
爬楼 快跑
高强度运动
慢跑
游泳
跳绳
打羽毛球
每天总的运动量可以用1万步来计算(包括三餐后 步行和平时步行)
您可以佩带计步器来掌握自己的运动量
您了解糖尿病吗?
•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 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 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 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作用障碍引 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 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9年科普版)
迷信传言害苦人
• 应经常更换烹调油的种类
• 警惕看不见的油脂--坚果类 • 食盐的摄入量每日不应超过6克 一矿泉水瓶盖的盐 ≈ 6克 一啤酒瓶瓶盖的盐 ≈ 3克 15 粒花生米 ≈ 10毫升油 一小把瓜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版)
限制饮酒
• 饮酒会让血糖难以控制,最好不要饮酒
• 如果饮酒,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糖友饮酒需遵医嘱 一份标准量(含酒精10克)是:

糖尿病饮食指导ppt医学课件

糖尿病饮食指导ppt医学课件

一矿泉水瓶盖的盐 ≈ 6克 一啤酒瓶瓶盖的盐 ≈ 3克
15 粒花生米 一小把瓜子 ≈ 10毫升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年版)
限制饮酒
• 饮酒会让血糖难以控制,最好不要饮酒 • 如果饮酒,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糖友饮酒需遵医嘱
一份标准量(含酒精10克)是:
啤酒285毫升
红酒100毫升
白酒30毫升
标准杯 标准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编译. 与糖尿病一起生活——您和家人必备的生活指南(第一版).
标准盘 标准勺
建议正餐的食物比例
将餐盘想象成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放置蔬菜、主食和肉类, 体积比例约为2:1:1
肉类 (蛋白质)
蔬菜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编译. 与糖尿病一起生活——您和家人必备的生活指南(第一版).
20-40千卡
11-20克
桃、杏、香蕉、山楂、 鲜枣、海棠、荔枝、 芒果、甜瓜、橘子等
50-90千卡
>20克
干枣、红枣、红果、 蜜枣、柿饼、葡萄干、 杏干、桂圆、果脯等
100千卡
王杰, 等.[J]解放军健康.2009.1:35
关于肉、蛋类的摄入
• 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的瘦畜肉或禽肉,鱼类能提供优质 蛋白,可适当多吃一些;
• 动物内脏含胆固醇较高,不宜过多食用; • 建议每天吃半个至1个鸡蛋; • 乳类宜选择无糖、低脂乳制品,每日保证300克; • 大豆类对降低血糖和血脂也有良好的作用,每日推荐量
30~50克,也可吃5~10克坚果替代相应的大豆。 提示: 肾功能受损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宜限制在0.8g/kg体重以下
食谱 内容
食物 交换份
谷薯类
8

关于2型糖尿病你最该知道的五大科普知识

关于2型糖尿病你最该知道的五大科普知识

关于2型糖尿病你最该知道的五大科普知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着日益增多的患者群体。

其中,2型糖尿病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

而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日常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针对2型糖尿病,有一些科普知识十分重要,下面将为您介绍关于2型糖尿病你最该知道的五大科普知识。

一、2型糖尿病的概念与病因1. 什么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又称成人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全导致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病。

患者常常在成年后发病,因此得名成人型糖尿病。

2. 2型糖尿病的病因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遗传因素等。

过度的饮食、缺乏运动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二、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1. 非典型症状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常常比较隐匿,并且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被忽视。

例如,疲劳、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等。

2. 化验指标当我们怀疑自己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时,可以通过测量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来进行初步的判断。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有效地诊断疾病。

三、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1. 微血管病变长期高血糖状态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眼底、肾脏和神经系统等微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全身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合并心血管疾病、中风、下肢血管病变等全身性并发症,因此更需要加强对2型糖尿病的关注和预防。

四、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针对2型糖尿病,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

其中,口服药物可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而胰岛素注射则可以直接提供胰岛素。

2. 饮食控制和运动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控制血糖水平,而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五、2型糖尿病的预防措施1.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结构、多运动、养成规律作息习惯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糖友们需要了解的拜糖平常识

糖友们需要了解的拜糖平常识

糖友们需要了解的拜糖平常识作者:桑林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6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给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饮食上自然也就不再像原来那样克制,各家餐桌上大鱼大肉的菜品越来越多见,再加上不少人习惯于吃完饭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直到睡觉,以及消磨时间时的各种零嘴、甜品饮料的摄入,健康体检时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现率不断升高,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曾有统计显示,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及恶性肿瘤后第三大慢病。

糖尿病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之一,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率均较高。

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

糖尿病治疗有多种用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在众多药物中,拜糖平属于一线,而且也是较为常用的口服药,特别对于餐后血糖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但是,由于不少患者对拜糖平的了解不够全面,导致运用起来在效果上不够理想,甚至当其和其他降糖类药物联用时会出现低血糖等并发症,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危。

因此,笔者特意搜集了许多糖尿病和拜糖平的相关资料分享给糖友们,让糖友能增加对本身疾病的认知,以及对拜糖平的了解。

【关键词】糖友们;拜糖平;常识1.糖尿病的科普知识1.1什么是糖尿病说起糖尿病,许多人就会想到“三多一少”、总是口干,而且怎么吃都不容易胖、反而体重还会下降等症状。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胰腺不能正常工作,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患者的身体不能正常的利用胰岛素。

总所周知,胰岛素是体内对抗血糖升高的物质,只有在胰岛素量足够,且机体对其够敏感的情况下,胰岛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帮助机体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但若出现上述异常,会直接影响到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作用,也就是引起机体内血糖和胰岛素之间的失衡,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

久而久之,机体内过高的血糖就会损伤到血管、神经、器官,出现各种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所以,当发现自己有上述“三多一少”症状时,就需要警惕自己是否有患糖尿病的可能,需前往医院检查。

糖尿病科普

糖尿病科普

千万不要忘记低血糖,记得随身带糖果。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根据年龄相关的建议,为儿童和成人糖尿病患者提供常规接种 疫苗。 大于等于6个月的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推荐所有2至64岁的糖尿病患者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预防肺炎。 年龄大于等于65岁接种PPSV23至少年后接神肺炎球菌缀合物疫苗(PCV13), 在接种PCV13后车少再次接种PPSV23疫苗计以后至5年接种一 PPSV 2 3。 年龄在19车59岁的糖尿病者如未曾接种乙肝疫苗,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如未曾接种乙肝疫苗,可以考虑接种。
运动金字塔,使自己在控糖过程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层是运动的基础部分,也就是日常生 活中最基础的运动,大家每天要保持第一层 的运动至少30分钟,久坐不动的人要加强 第一层的运动。 *第二层:伸展运动 每周可以做3~7次,坚 持拉伸运动有助于促进软组织延展性的提高, 增加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运动强度为伸 展至有点紧拉感,每个动作坚持30秒。 *第三层:有氧运动的方式很多。有氧运动 一般每周选择3~5天进行锻炼,每次运动 时间要在20分钟以上。 *第四层:抗阻训练 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 力量训练,大家每周可做2~3次,每次1~ 3组,每个动作重复8~12次。有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将有氧运动与肌肉练习结合进行, 控糖效果更好。 *五层:静息运动 这是金字塔的顶层,也就 是占比例最小的一层。大家要尽量缩短静息 运动的时间,最好不要连续60分钟。 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型糖尿病的春天即将来 临。
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 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1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轻,大多<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 明显,血糖水平高,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 常、动脉硬化等疾病。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 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

医学科普·临床症状知识文库:餐后血糖高

医学科普·临床症状知识文库:餐后血糖高

医学科普·临床症状知识文库:餐后血糖高随着医学的进步发展,当今医疗面对的症状越来越多,为便于大家了解掌握,本文收集整理了临床症状餐后血糖高的相关资料以供大家参阅。

由于部分内容人类尚未掌握或其他原因暂缺,敬请谅解。

餐后血糖高简介:2型糖尿病中第二期临床表现为,抵抗加重,虽有高胰岛素血症,但受体愈不敏感,仍出现餐后高血糖症;其表现为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

部位:全身科室:血液科检查:餐后2小时血葡萄血葡萄糖抗网蛋白抗体尿酮体试验尿液运铁蛋白 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占90%,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

多数学者认为胰岛素抵抗系为原发,但很可能【胰岛素抵抗】与【分泌障碍】均存在,只是表现先后,轻重不一。

分为三期: 第一期,有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血浆葡萄糖正常;其现血糖正常但血脂异常。

第二期,抵抗加重,虽有高胰岛素血症,但受体愈不敏感,仍出现餐后高血糖症;其表现为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

第三期,抵抗仍存在,但胰岛素分泌降低,导致空腹高血糖症。

餐后及空腹血糖均增高于正常。

病因: 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占90%,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因素。

与2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 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

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

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

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 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

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

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

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

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

糖尿病医学知识科普课堂教学PPT课件

糖尿病医学知识科普课堂教学PPT课件

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 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 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 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 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 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 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 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联合国糖尿病日
World Diabetes Day WDD(11月14日)
糖尿病日的基本介绍
确定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意义在于要使世界所有国家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 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更好地为人 类健康服务。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泛起一片片绿色的 涟漪。 草木是 绿的、 山水是 绿的、 棋格般 划分的 田野更 是绿了 ,绿得 干净, 绿得出 奇。漫 山遍野 都是荡 漾着春 意的绿 ,悄悄 地用这 般蓬勃 的绿染 到了我 的心间 。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泛起一片片绿色的 涟漪。 草木是 绿的、 山水是 绿的、 棋格般 划分的 田野更 是绿了 ,绿得 干净, 绿得出 奇。漫 山遍野 都是荡 漾着春 意的绿 ,悄悄 地用这 般蓬勃 的绿染 到了我 的心间 。
联合国糖尿病日
World Diabetes Day WDD(11月14日)
糖尿病的病因
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 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 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 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 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 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 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 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 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 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泛起一片片绿色的 涟漪。 草木是 绿的、 山水是 绿的、 棋格般 划分的 田野更 是绿了 ,绿得 干净, 绿得出 奇。漫 山遍野 都是荡 漾着春 意的绿 ,悄悄 地用这 般蓬勃 的绿染 到了我 的心间 。

医学科普: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医学科普: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医学科普: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1. 引言
医学科普是指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医学知识,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和预防常见疾病。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2.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2.1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措施:
•定期洗手,特别是接触公共场所后;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嘴巴和鼻子打喷嚏或咳嗽;
•接种流感疫苗。

2.2 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情况。

•预防与控制:
•合理饮食,减少钠盐摄入;
•定期锻炼身体,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

2.3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良而导致血糖升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预防与控制:
•健康饮食,少摄入高糖食物;
•定期进行体检,检测血糖水平;
•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2.4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和中风等。

•预防措施:
•均衡饮食,限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
•不吸烟,限制饮酒;
•定期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重。

3. 总结
通过科普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将这些预防措施贯彻落实,并定期进行体检,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让我们共同努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宣传知识内容

糖尿病宣传知识内容

糖尿病宣传知识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患上这种疾病。

糖尿病严重制约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和管理,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关于糖尿病的宣传知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疾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种类型。

1型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细胞的自身免疫破坏引起,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作用受损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在表现和处理上有所不同,但都需要及时的规范治疗和管理。

糖尿病的宣传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健康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议多吃蔬菜水果、谷类食物、少吃糖分和高脂肪食物,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

适度的运动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每天保持30分钟以上的有氧锻炼可以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2. 定期体检和监测: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需要定期检查血糖、肾功能、视力等指标,及时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和并发病变,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

3. 积极治疗和管理:糖尿病患者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控制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同时应积极预防和管理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等。

4. 提高社会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增加社会公众对糖尿病的了解和认识,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种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慢性疾病,关键在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监测治疗。

通过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帮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关注糖尿病,建设更加健康的社会!第二篇示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4.6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科普一下:糖尿病的治疗知识!

科普一下:糖尿病的治疗知识!

科普一下:糖尿病的治疗知识!糖尿病英文名称为diabetes mellitus,DM属于内科-内分泌科。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机遭到了限制或出现了功能性障碍,导致了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另外,糖尿病患者特内的含糖量较高,而且体内的新陈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持续的高血糖以及长期的代谢紊乱对患者全身的组织器官会造成严重损伤,特别是眼睛、肾、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功能性损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另外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酮酸中毒及高渗昏迷等急性并发症。

2.糖尿病治疗的针对症状糖尿病症状主要有代谢紊乱相关症状和高血糖相关的症状两大类。

其中代谢紊乱造成的糖尿病最常见,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症状不明显或者仅有部分症状表现。

下面为大家科普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常见症状。

多尿: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高,已经超过肾糖阈的标准(8.90~10.50mmol/L),导致经肾小球过滤后产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出现渗透利尿症状。

同时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越高,每天的尿糖排泄量就会加大,而且次数也会增多,血糖含量较高的糖尿病患者一天的尿量可达5500~11000ml左右。

但是老年人及患有肾功能疾病的患者,当肾糖阈增高时,由于尿糖排泄功能受到了障碍,所以这类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轻中度升高时,多尿现象可不明显[1]。

多饮:由于高血糖会使体内的血浆渗透压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的多尿行为,会导致体内的水分严重不足,有很大的可能或出现细胞内脱水现象,会加重血糖的升高,再加上不断升高的血浆渗透压,会严重刺激糖尿病患者的口渴中枢,由于口渴,增加了日常饮水量,饮水量增加会导致多尿,以此往复。

多食:糖尿病患者出现多食症状的主要原因现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证实。

但是通过对临床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数据分析得出;正常人处于空腹状态时,由于动静脉血中的葡萄糖浓度差距逐渐缩小,会逐渐刺激摄食中枢,进而产生饥饿感。

医学科普小常识[最新]

医学科普小常识[最新]

高血压病:建议低盐饮食、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定期复查血压及心血管内科就诊,坚持在内科医师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

劳逸结合,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冠心病:宜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可以在心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戒烟限酒,减轻体重。

糖尿病:建议控制饮食,适量运动,降血糖药物治疗,定期检测血糖及尿糖。

到内分泌科就诊。

化验:1.甘油三脂增高:建议低脂、低糖饮食,多食蔬菜、水果,适量运动,定期复查。

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治疗。

2.总胆固醇增高:建议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酒,适量运动,必要时在内科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血脂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3.尿酸高:建议低嘌呤饮食,少吃动物内脏及沙丁鱼、蟹、虾、菠菜、大肠、香肠等,低脂饮食。

偏碱性饮食,多进食蔬菜、海带等,忌酸性食物。

少喝酒,多饮水、饮茶。

定期复查。

4.谷丙转氨酶(AL T)及谷草转氨酶(AST)偏高: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多进食新鲜水果,戒酒。

必要时复查。

5.尿素氮增高:要考虑有无慢性肾功能不全,建议到肾内科就诊。

6.血糖偏高:如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则可能患有糖尿病,需要复查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

以便确诊及治疗。

小于7.0mmol/L 时,定期复查。

必要时可到内分泌科就诊,作糖耐量检查。

7.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定期复查肝功能,戒酒,避免劳累。

建议复查乙肝五项化验。

五官科:1.过敏性鼻炎:防止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埃、冷气等。

2.鼻中隔偏曲:如无症状,一般不需要处理。

3.扁桃体肥大: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感冒。

4.鼻窦炎: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防止鼻窦炎。

5.慢性咽炎:戒除烟酒,防止呼吸道感染。

6.慢性鼻炎:耳鼻喉科对症治疗。

B超:1.胆囊息肉:建议定期B超复查,息肉超过1cm需手术治疗。

2.胆囊结石:建议低脂饮食,定期B超检查。

建议肝胆外科就诊。

3. 肾结石:多饮水,适量运动,定期复查,必要时泌尿科就诊。

4.轻中度脂肪肝:建议低脂饮食,少吃动物内脏,多进食蔬菜水果。

医学科普话题

医学科普话题

医学科普话题
下列哪项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A. 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食物摄入
B. 长期大量饮酒
C. 吸烟
D.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
关于糖尿病,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糖尿病只是一种轻微的代谢异常,无需特别关注
B.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所有含糖食物
C. 糖尿病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医疗管理得到有效控制
D. 糖尿病只影响老年人,年轻人不会患病
下列哪种维生素对骨骼健康特别重要?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E
关于疫苗接种,以下哪个观点是科学的?
A. 疫苗接种可能导致严重的长期健康问题
B.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C. 疫苗接种只对儿童有效,成人无需接种
D. 所有疫苗都只需要接种一次,无需加强
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
A. 头痛
B. 头晕
C. 疲劳
D. 血糖升高
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抗生素可以治疗所有类型的感染
B. 抗生素可以预防感冒和流感
C. 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
D. 抗生素可以随意购买和使用,无需医生处方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预防癌症?
A. 长期暴露在强烈阳光下
B.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异常
C. 过度饮酒
D. 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
关于心理健康,以下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 心理健康问题只会影响个人,不会对社会造成负担
B.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关联
C. 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D. 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压抑和忽视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糖尿病,你最该知道的医学科普知识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糖尿病,它是在我们很常见的慢性疾病。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糖尿病的患病率极高。

随着年龄的增大,糖尿病的患病几率更是会不断增高,所以需要尽快
的进行糖尿病的防范。

所以,糖尿病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糖尿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糖尿病在早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一、糖尿病发生的原因
糖尿病的原因,总的来说有两大因素,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其中环境因素又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节制
随着当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的饮食生活没有节制。

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是当今很多人喜爱的,而这些食物却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

人一旦肥胖,以
内的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这就对糖类的代谢产生阻碍,进而出现了糖尿病。

2、精神的过度紧张
经研究发现,糖尿病的患病与神经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一个长期
的紧张、激动、巨大压力的压迫下,这时,机体内的某些应激激素的分泌就会增多,而这些
激素的增多就会反向压迫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机体内的血糖代谢作用减弱,高血糖就会产生。

3、长期得不到锻炼
在现在这个社会,当代年轻人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而缺少运动,久坐不立。

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几乎都是在应酬中度日的,因而缺少了锻炼的时间。

长此以往,人们的体力活动
逐渐减少,体内的胰岛素分泌量下降,从而导致了糖尿病的问题。

二、常见糖尿病的并发症
1、糖尿病足
糖尿病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糖尿病足,该病出现的原因有很多:糖尿病神经
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疾病感染等等。

糖尿病足说白了就是导致糖尿病下肢部位或者足部
出现了病变的一种疾病。

糖尿病足在糖尿病疾病中属于危害性最强的一种疾病,同时也是最
严重的一种疾病。

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治疗,就会导致截肢或者是危及生命的后果。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该病在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高含
量的尿白蛋白。

只要出现了这种症状就说明了患者的肾小球已经出现了问题,而且肾小球的
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此时一定能够要采取行动进行治疗,否则就会出现严重的后果甚至是肾
衰竭。

3、糖尿病心血管类疾病
一般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的代谢异常所引起的,
患者在患有糖尿病的同时还会出现内环境的失调问题。

如果此时血糖的控制不到位,内环境
紊乱可能就会诱发冠心病。

4、糖尿病脑血栓
脑血栓在糖尿病患者的人群中出现的概率最高,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能够高出将近十二倍。

糖尿病患者血管中糖分的含量过高,导致了血管中血液较粘稠,这样就容易导致血小板
的聚集性增高,血液的流动性受阻,这种情况就大大增加了脑血栓的形成。

5、白内障
经调查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白内障患者属于糖尿病,这是由于糖年饼患者体内的高葡萄糖含量,但是眼球内部房水中葡萄糖会代谢成为山梨醇积累在晶体内部,导致晶体内部
纤维肿胀,严重时会出现断裂的现象。

长时间下去容易导致患者视力减退,严重者可能会失明。

三、糖尿病的预防
预防药物性肾损伤,防治糖尿病是关键。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一直在快速上升。


据显示,中国近1亿人是糖尿病患者。

注意糖尿病的起因,做好预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健康饮食
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不当密切相关。

美国的一项研究已经证明,如果我们每天喝超过
700毫升的含糖果汁,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不喝果汁高31%。

因此,为了预防糖尿病,必须首
先限制糖的摄入量,尤其是蔗糖和冰糖。

饮食中不要吃得太多,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太多的糖,吃东西时要慢慢咀嚼,多吃蔬菜,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血糖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特别是对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来说应该更加
注意。

2、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加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因此对预防糖尿病有较好的效果。

每天睡眠
不足6小时的人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每天睡眠7小时的人的两倍。

当然,也不是睡得越久越好。

如果我们睡得太久超过九个小时,对健康也是不利的。

3、适度运动
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所以每周至少要进行三次有氧运动,每次不少于半小时,即使工作需要长时间坐着,也最好每小时起来走动走动。

虽然看起来这是很小的事情,在预
防糖尿病方面也有很大的好处。

4、重量控制
虽然糖尿病与肥胖没有直接关系,但已经证明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因此控制体重也
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途径。

5、定期检查
为了预防糖尿病,我们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血糖和甘油三酯值。

通常可以自己检测。

如果
多次检查的数值超过正常情况的上限,则必须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及时治疗。

四、糖尿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1、适度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

适当的锻炼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这样。

运动和饮
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锻炼对糖尿病患者很有帮助。

运动可以减轻体重,改
善血脂和血糖水平,更重要的是,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压。

三餐后步行20-30分钟是改善老年人餐后血糖的有效措施之一。

糖尿病患者最适合的运
动是持续舒缓的运动,如自行车、步行、慢跑、游泳、爬山、体操、拳击、舞蹈和其他有氧
运动。

为了确保安全,糖尿病患者最好与他人一起运动。

运动中一旦出现视力模糊、意识模糊、头晕、出汗、心跳加快、面色苍白等症状,很可能是发生了低血糖,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立即吃一些含糖食物。

2、饮食控制
饮食应以干硬的食物为主,少吃软湿的食物,多吃蔬菜少吃肉,注意低盐和低脂饮食,
不要吃太饱。

适宜的食品是大豆及其制品、粗粮,如裸燕麦面、荞麦面、热燕麦、玉米面等含有多种
微量元素,实验证明它们具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可与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1:1的比
例制作馒头、薄煎饼、面条。

它有利于长期降低血糖、脂肪和饥饿感。

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如心脏、肝脏、肾脏、大脑等,因为这些食物富含高胆固醇。

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如果想吃尽量选择一些糖分含量较低的,如西红柿、黄瓜等。

尽量不要喝酒,尤其是服用磺
酰脲类降糖药的患者。

3、自我管理及其他
每天定期测量血糖,坚持服用或注射降血糖药物。

根据医生的指示使用降糖药,不要相
信广告或骗子的宣传来购买无用的有害药物。

按照医生的指示,定期检查血糖,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同时,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充分的自信战胜疾病。

太多的忧虑和
过分兴奋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血糖难以控制和波动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