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古文中的巫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甲骨文看殷商人的邪教文化
从甲骨文看殷商人的邪教文化
刘宗正
研究殷商文化,可以透过传统的历史文献、卜甲与卜龟、青铜与陶物
等器具、考古学等文物来研究。其中的甲骨,目前在大陆约有96,225 片、台湾有30,191片、国外12国约有26,700片,合计约有15万片;甲骨拓本,大陆约有275种,216,235片,这些文物,可以帮助人类进一步了解殷商的文化。
本文将以甲骨文为主,来探讨殷商人的宗教文化,并由此来探讨华夏
沙文主义,其中包括儒家巫文化、华夷之辨、专制主义、大一统思
想、中央集权主义、华化主义、华夏扩张主义、华夏军国主义等。兹
列出下列几个与宗教有关联的关键甲骨文,以供参考:
1、示:在甲骨文里,是一条长直线,直线的顶端,连着一条短的横线;另外一种甲骨文,在上述横线上,又多一条较短的横线。示
本意指祭台神主,直线高高地撑起了横线,横线代表代表祭神的
供桌,横线上另一条短横线,代表供桌上的祭物;篆文的示,在
直线的左右两边,增加两撇,隶书与楷书沿袭后,发展成后来的
“示”字。“示”字,后来演变成具有“上天垂示吉凶”、“告
示”与“指令”等的意思。凡从“示”部,皆有祭祀、鬼神、吉
凶、贞祥等意义。
2、祖:在甲骨文里,从且,且就是男性的生殖器官,或是神主牌位;金文从示从且,成为现在汉字的“祖”。殷商人民崇拜祖
先,这种习俗,后来的汉人与入主中原的人民承袭了。例如,蒙
古人在北京北海建白塔、明代在北京建天坛、满清在渖阳建东
陵、国民党在南京建中山陵、xx党在天安门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等,都类似崇拜祖先式的造神与造权威活动。
3、祝:在甲骨文里,象一人跪在示(祭台神主)旁,张着口,表示向神明祝祷;祝就是巫师,即祭主赞词者,是祭祀时主祭礼的
人,后来演变成具有“向神明祈祷求福”的意义。
4、祭:在甲骨文里,象手抓着一块流血的肉块,用以献神;另有甲骨文,从又(手)从肉,从“示”,具有杀牲献祭的意思。这种
以惨忍杀牲与利益交换式献祭的宗教,绝对无法走向慈爱、道德
忏悔、道德救赎与建立绝对道德的宗教,例如,基督门徒的祷告
是用道德的信仰为基础,而不是用牺牲献祭的方式进行。
5、甲骨文中有关祭品的字,如“羞”字,从羊从又(手),表示手持羊为祭;“俎”字,象肉置且上,表示以肉块祭祖;“鲁”
字,象鱼放在缶(礼器)上,表示以鱼献祭;“牲”字,左边象
一只捆绑的羊,右边从“生”(表示完整),表示以全羊献祭,
金文将羊换成牛,汉字承袭成“牲”字;“血”字,象皿中盛
血,表示以血献祭;“福”字,象一坛酒在示旁,表示以酒祭
神;“佑”字,象以酒洒于示上,表示以洒酒祭神;“尊”字,象双手抱酒坛,登上阶梯,向神献酒;“丰”字,象豆(祭神盛物的礼器)中有禾,表示以禾谷祭神。
6、“礼”字,“礼”字同“丰”,象豆中有两串玉,殷商大型祭祀时,需要用玉,因此祭神大典称之为“礼”,祭神之器称之为
“礼器”。后来儒家文人佩玉习俗,实为延续殷商巫师以玉祭祀与以玉代表权威的意识。
7、烈:在甲骨文里,其上象残骨之形,其下象滴水,表示杀牲取血,用以血祭。汉字的“裂”,甲骨文从“列”,即以刀裂骨,具有分开、分解与分裂的意思。
8、燎:在甲骨文里,象火烧木头,木上冒烟,即燎祭之形;殷商燎祭时,会焚烧人或牲畜。
9、旱:“旱”字为“熯”的本字;甲骨文里,“熯”同“堇”,象把一个双臂交缚、头颈戴枷的人牲放在火上焚烧之形,会以人牲献祭求雨之意。此外,甲骨文里,“烄”与“赤”字,都是
“熯”字类似,属于“焚烧人牲”与“求雨之祭”的用字。10、薶:“薶”字同“狸”与“埋”,甲骨文里,“_”字象在坑洞
里埋一头牛,牛与坑之间四个小点,表示泥土,此祭埋牲祭神之意;殷商人祭山林土地之神时,采行埋牺牲与土的方式;殷代的墓穴,常有埋人、牺牲与礼器等习俗。
11、丞:在甲骨文里,象双手将人埋进坑洞里,即活埋人祭;此字,
另外还有一个完全相反的意思,就是双手将人从坑洞里救出,具有拯救的意义,后来汉文演变成“拯”字。
12、甬:在甲骨文里,象人在盘中,即人祭之象;后来演变成殉人的
代用物,即始作俑者之“俑”。
13、沉:在甲骨文里,象水中有牛,另一象水中有羊,即沉牺牲于水
中以祭河神;金文的“沉”字,左边象水,右边象一个被捆绑的人,表示沉人于水中。
14、帝:在甲骨文里,象结扎柴草为神形,作为燔烧典礼时祭神用。
殷代天上至上神称帝,如武丁时的卜辞,数次出现有“上帝”的用语;殷王祭祀其死去的生父或王时,亦称其为帝,如甲骨文卜辞里有“贞咸宾于帝”,指先王死后可以升天配帝,成为上帝旁边的人帝(或称王帝、下帝)。帝原本指死去的王,后来秦始皇竟然自封为皇帝,成为后代专制君主的通用称谓。
15、禘:在甲骨文里,象以手捧帝,祭帝之典;所谓禘祭,就是祭祀
天神或先王的大典,殷商与周代,只有王才能举行禘祭。
16、王:在甲骨文里,象一把下砍的大斧形,上横是斧柄,下边是斧
头;斧钺代表刑杀征伐,只有王才具有这种绝对的权力,因此
“王”字代表无上的权威与权力。
从上述的甲骨文字可知,殷商的统治者,如何用文字来建立人的奴隶与顺从意识,如何用文字来发展他的王权与神权政治,如何用文字来
巩固其绝对权力与统治地位,如何用文字来掩饰统治者的罪行与不公不义,如何用文字来愚弄、剥削与压迫人民!这种由专制统治者所发明的文字,其背后的残暴、凶狠与伪道德性本质,其实可以很容易地得知与掌握。
原始亚洲大陆的黄河流域文明,是按“个别的家庭、家族、氏族、部落、巫邦到国”的顺序,逐渐发展而成。殷商时代,已经具备有高度政教合一的巫邦政治,殷王就是最高权威与权力的“巫”;人类任何形态的政教合一政治,必然会走向邪教的命运,殷商的宗教,基本上就是一种违反人性的邪教,这种邪教在亚洲大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即使现在的xg,也是以“无神论的宗教”,来进行类似政教合一政治,因此也是一种类似于邪教的政治。
在殷商时代,王的权力完全建立在神权政治上,只有“王”才能够祈求祖先的福佑,只有“王”才能够举行祖先的大祭祀与占卜,只有“王”才能够为人民消灾祈福,只有“王”才能够与祖先与先帝沟通,并托祖先与先帝向上帝求情赐福,只有“王”才拥有解释甲骨卜辞的权力,如甲骨文卜辞里经常有“王占曰”与“王卜曰”等用语。
殷商时期的巫、祝、医、卜,擅长于各种巫术,他们所从事的祈祷、降神、占梦、祈雨、医病、占星、望气、祝由、符咒、预言等巫术,他们属于商王的御用文人;所谓的巫、祝、医、卜者,都属于小巫,真正的大巫是商王,小巫只能听从于大巫的命令与意志,帮助大巫巩固神权意识与统治的权力。
如此形成了王权绝对化的形式,所有的文化思想与哲学,全都属于巩固与拥护皇权的基础。王权源于神授,那麽王就可以为所欲为,王的话就是法律,王的刑罚就是国的刑法;王可以随意处决人民,王也可以随意取用人民的资产,那麽人民与奴隶何异?
殷王为了建立权威,用集体祭祀的方式,进行宗教与文化意识的催眠,使人民接受神无上的权威之时,同时接受殷王的权威;上帝可以掌控四时风雨与降灾于人,那麽人王也可以掌控人民的生死与命运,这种以政教合一所建立的神权政治,就是古代专制统治者,压抑人的独立意识与人权,建立集体主义与集体服从意识的基础。
殷王为了加强权威,甚至可以在一次祭祀中,用一千头牛来祭祀;在甲骨文里面记载着,各种耗费庞大的祭祀,如经常使用数百头或上百头牛,为了维护这种奢华的祭祀与庞大的开销,殷王需要发动多少次的战争,才能够抢夺足够的资源与供驱使的奴隶?
在甲骨文中,武从止从戈,戈为武器,表示要战争;止为足,表示要出行;从止从戈,表示发动战争或武力威胁。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止戈为武”,意为停止战争,却不符合甲骨文原意;甲骨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