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原创】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一第三章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教学设计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数学必修1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的第二节“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一课时,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需用2个课时,因此我把教材中的例题1和例题2作为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的含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它既是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的延续,又为函数模型的应用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起后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目标: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间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增长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分析,体会它们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对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探究,体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及其在刻划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 认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应用函数模型解决简单问题。
难点:学生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速度的认识还很少所以让学生比较这几种函数的增长差异会有一定困难;如何选择适当的函数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另一个困难。
二、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工具:电脑多媒体四、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在《基本初等函数》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函数? 2、创设问题情境一: (展示细胞生长故事的课件)12222324回顾: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细胞分裂x 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3、创设问题情境二:(展示问题情境课件)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回报如下: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 方案三:第一天回报0.4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学设计【DOC范文整理】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整体设计教学分析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不同的变化规律需要用不同的函数模型来描述.本节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等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与对数增长的不同,应用函数模型解决简单问题.课本对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认识及应用,都是通过实例来实现的.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自现实生活,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是有用的.三维目标.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函数图象及数据表格,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的增长差异..恰当运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并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等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与对数增长的不同.教学难点:应用函数模型解决简单问题.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林大华导入新思路1.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0.01c,一块砖的厚度大约为10c , 请同学们计算将一张纸对折n次的厚度和n块砖的厚度,列出函数关系式,并计算n= 20时它们的厚度.你的直觉与结果一致吗?解:纸对折n次的厚度:f = 0.01 ?2n, n块砖的厚度:g=10n , f 〜105, g= 2.也许同学们感到意外,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这些问题会有更深的了解.思路2.请同学们回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本节我们将通过实例比较它们的增长差异.推进新新知探究提出问题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蔬菜x千克,需要支付y 元,把y 表示为x的函数.正方形的边长为x,面积为y,把y表示为x的函数.某保护区有1单位面积的湿地,由于保护区的努力,使湿地面积每年以5%的增长率增长,经过x年后湿地的面积为y,把y表示为x的函数.分别用表格、图象表示上述函数.指出它们属于哪种函数模型.讨论它们的单调性.比较它们的增长差异.另外还有哪种函数模型与对数函数相关.活动:先让学生动手做题后再回答,经教师提示、点拨,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提示引导考虑问题的思路.总价等于单价与数量的积.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由特殊到一般,先求出经过1年、2年…列表画出函数图象.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函数模型.结合函数表格与图象讨论它们的单调性.让学生自己比较并体会.其他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模型.讨论结果:y = x.y = x2.y = x.如下表X123456y=X123456y=X2149162536y = x1.051.101.161.221.281.34它们的图象分别为图1,图2,图3.图1图2图3它们分别属于:y = x+ b, y = ax2 + bx + c, y= ax + b.从表格和图象得出它们都为增函数.在不同区间增长速度不同,随着x的增大y = x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会远远大于另外两个函数.另外还有与对数函数有关的函数模型,形如y= logax + b,我们把它叫做对数型函数.应用示例例1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方案二: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方案三:天回报0.4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活动:学生先思考或讨论,再回答.教师根据实际,可以提示引导:我们可以先建立三种投资方案所对应的函数模型,再通过比较它们的增长情况,为选择投资方案提供依据.解:设第x天所得回报是y元,则方案一可以用函数y =40进行描述;方案二可以用函数y = 10x进行描述;方案三可以用函数y = 0.4 x 2x- 1进行描述.三个模型中,个是常数函数,后两个都是递增函数模型.要对三个方案做出选择,就要对它的增长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先用计算机计算一下三种所得回报的增长情况.x/天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y/元增加量/元y/元增加量/元y/元增加量/元0100.400XX0.80.40030101.60.840040103.21.640050106.43.2400601012.86.4400701025.612.8400801051.225.64009010102.451.2040010010204.8102.4040030010214748364.8107374182.4再作出三个函数的图象.图4由表和图4可知,方案一的函数是常数函数,方案二、方案三的函数都是增函数,但方案二与方案三的函数的增长情况很不相同.可以看到,尽管方案一、方案二在第1天所得回报分别是方案三的100倍和25倍,但它们的增长量固定不变,而方案三是“指数增长”,其“增长量”是成倍增加的,从第7天开始,方案三比其他两方案增长得快得多,这种增长速度是方案一、方案二无法企及的.从每天所得回报看,在第1〜3天,方案一最多;在第4天,方案一和方案二一样多,方案三最少;在第5〜8天,方案二最多;第9 天开始,方案三比其他两个方案所得回报多得多,到第30天,所得回报已超过2亿元.下面再看累积的回报数.通过计算机或计算器列表如下:因此,投资1〜6天,应选择方案一;投资7天,应选择方案一或方案二;投资8〜10天,应选择方案二;投资11 天以上,则应选择方案三.针对上例可以思考下面问题:①选择哪种方案是依据一天的回报数还是累积回报数.②课本把两种回报数都列表给出的意义何在?③由此得出怎样的结论.答案:①选择哪种方案依据的是累积回报数.②让我们体会每天回报数的增长变化.③上述例子只是一种假想情况,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函数增长模型,其增长变化存在很大差异变式训练某市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缴50元月基础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4元;“神州行”不缴月基础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若设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两种通讯业务的费用分别为y1元和y2元,那么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函数的图象;求出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通讯业务费用相同;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200元,应选择哪种通讯业务较合算.思路分析:我们可以先建立两种通讯业务所对应的函数模型,再通过比较它们的变化情况,为选择哪种通讯提供依据.全球通的费用应为两种费用的和,即月基础费和通话费,神州行的费用应为通话费用;运用描点法画图,但应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可利用方程组求解,也可以根据图象回答;求出当函数值为200元时,哪个函数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较大.解:y1 = 50 + 0.4x , y2 = 0.6x .图象如图5所示.图5根据图中两函数图象的交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为250,所以在一个月内通话250分钟时,两种通讯业务的收费相同.当通话费为200元时,由图象可知,y1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大于y2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即选取全球通更合算.另解:当yi = 200 时有0.4x + 50= 200 ,••• x1 = 375;当y2 = 200 时有0.6x = 200, x2 = 10003.显然375 > 10003,•••选用“全球通”更合算.点评: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函数图象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注意提高读图的能力.另外,本例题用到了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刻画现实问题的重要模型.例2某公司为了实现1000万元利润的目标,准备制定一个激励销售人员的奖励方案: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时,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随着利润x的增加而增加,但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现有三个奖励模型:y = 0.25x , y = Iog7x + 1, y= 1.002x,其中哪个模型能符合公司的要求?活动:学生先思考或讨论,再回答.教师根据实际,可以提示引导:某个奖励模型符合公司要求,就是依据这个模型进行奖励时,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由于公司总的利润目标为1000万元,所以人员销售利润一般不会超过公司总的利润.于是只需在区间[10,1000]上,检验三个模型是否符合公司要求即可.不妨先作出函数图象,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得到初步结论,再通过具体计算,确认结果.解: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出函数y = 0.25x , y = Iog7x+ 1 , y = 1.002x 的图象.图6观察函数的图象,在区间[10,1000]上,模型y = 0.25x , y = 1.002x的图象都有一部分在直线y = 5的上方,只有模型y = Iog7x + 1的图象始终在y = 5的下方,这说明只有按模型y = Iog7x + 1进行奖励时才符合公司的要求.下面通过计算确认上述判断.首先计算哪个模型的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对于模型y = 0.25x,它在区间[10,1000]上递增,而且当x = 20时,y = 5,因此,当x>20时,y>5,所以该模型不符合要求;对于模型y = 1.002x,由函数图象,并利用计算器,可知在区间内有一个点x0满足1.002x0 = 5,由于它在区间[10,1000]上递增,因此当x>x0时,y>5,所以该模型也不符合要求;对于模型y = Iog7x + 1,它在区间[10,1000]上递增,而且当x=1000时,y = Iog71000 + 1〜4.55 V5,所以它符合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元的要求.再计算按模型y = Iog7x + 1奖励时,奖金是否不超过利润的25% 即当x € [10,1000]时,是否有yx = Iog7x + 1x< 0.25成立.图7令f = Iog7x + 1-0.25x , x € [10,1000].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作出函数f的图象,由函数图象可知它是递减的,因此f V f 〜一0.3167 V 0,即卩Iog7x + 1V 0.25x.所以当x € [10,1000]时,Iog7x + 1x V 0.25.说明按模型y = Iog7x + 1奖励,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 综上所述,模型y = Iog7x + 1确实能符合公司的要求. 变式训练市场营销人员对过去几年某商品的价格及销售数量的关系做数据分析发现有如下规律:该商品的价格每上涨x%销售数量就减少X%.目前,该商品定价为a元,统计其销售数量为b 个.当=12时,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就能使销售的总金额达到最大?在适当的涨价过程中,求使销售总金额不断增加时的取值范围.解:依题意,价格上涨x%后,销售总金额为y = a?b= ab10000[ - x2 + 100x + 10000].取=12, y = ab10000- 12x2 + 50x + 10000,所以x = 50,即商品价格上涨50% y最大为98ab.因为y = ab10000[ - x2 + 100x + 10000],此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 = 50,在适当涨价过程后,销售总金额不断增加,即要求此函数当自变量x在{x|x > 0}的一个子集内增大时,y也增大.所以50>0,解得0vv 1.点评: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列函数解析式建立函数模型,然后借助不等式进行讨论.知能训练光线通过一块玻璃,其强度要损失10%把几块这样的玻璃重叠起来,设光线原来的强度为,通过x块玻璃以后强度为y.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通过多少块玻璃以后,光线强度减弱到原来的13以下.解:光线经过1块玻璃后强度为=0.9 ;光线经过2块玻璃后强度为?0.9 = 0.92 ;光线经过3块玻璃后强度为?0.92 = 0.93 ;光线经过x块玻璃后强度为0.9x.••• y = 0.9x .由题意:0.9x v 3. •- 0.9x v 13.两边取以10为底的对数,xlg0.9 v lg13.••• Ig0.9 v 0,「. x> lg13lg0.9.•/ Ig13lg0.9 = lg31 - 2lg3 〜10.4 , • xin = 11.•••通过11块玻璃以后,光线强度减弱到原来的13以下.拓展提升某池塘中野生水葫芦的面积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假设其关系为指数函数,并给出下列说法:①此指数函数的底数为2;②在第5个月时,野生水葫芦的面积就会超过302 ;③野生水葫芦从42蔓延到122只需1.5个月;④设野生水葫芦蔓延到22、32、62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有t1 +12 = t3 ;⑤野生水葫芦在第1到第3个月之间蔓延的平均速度等于在第2到第4个月之间蔓延的平均速度.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图8解:①说法正确.•••关系为指数函数,「•可设y = ax .二由图知2= a1.••• a= 2,即底数为2.②••• 25= 32 > 30 ,•••说法正确.③•••指数函数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说法不正确.④t1 = 1, t2 = Iog23 , t3 = Iog26 ,「.说法正确.⑤•••指数函数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说法不正确.课堂小结活动:学生先思考或讨论,再回答.教师提示、点拨,及时评价.引导方法: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来总结.答案:建立函数模型;利用函数图象性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业课本习题3.2A组1,2.设计感想本节设计由学生熟悉的素材入手,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由此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本中两个例题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函数模型的应用,而且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我们补充的例题与之相映生辉,其难度适中,是各地高考模拟经常选用的素材.其中拓展提升中的问题紧贴本节主题,很好地体现了指数函数的性质特点,是不可多得的素材.第2课时张建国导入新思路1.国际象棋起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次类推,每个格子里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粒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个要求不高,就欣然同意了 .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g,据查,目前世界年度小麦产量为6亿吨,但这仍不能满足发明者要求,这就是指数增长.本节我们讨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的增长差异.思路2.我们知道,对数函数y = logax ,指数函数y = ax与幕函数y = xn在区间上都是增函数.但这三类函数的增长是有差异的.本节我们讨论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的增长差异.推进新新知探究提出问题在区间上判断y = Iog2x , y = 2x , y= x2的单调性.列表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三个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的图象找出其交点坐标.请在图象上分别标出使不等式Iog2x v 2x v x2和Iog2xv x2 v 2x成立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由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讨论结果:在区间上函数y = Iog2x , y = 2x , y= x2均为增函数.见下表与图9.X0.20.61.01.41.82.22.63.03.4 …y = 2x1.1491.51622.6393.4824.5956.063810.556 …y = x20.040.3611.963.244.846.76911.56 …y = Iog2x — 2.322 —0.73700.4850.8481.1381.3791.5851.766 …图9从图象看出y = Iog2x的图象与另外两函数的图象没有交点,且总在另外两函数的图象的下方,y = 2x的图象与y =x2的图象有交点.不等式Iog2x v 2x v x2和Iog2x v x2v 2x成立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分别是和U.我们在更大的范围内列表作函数图象,X012345678…y=2x1248163264128256 …y = XXX91625364964…图10容易看出:y = 2x的图象与y = x2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和,这表明2x与x2在自变量不同的区间内有不同的大小关系,有时2x vx2,有时x2 v 2x.但是,当自变量x越来越大时,可以看到,y = 2x的图象就像与x轴垂直一样,2x的值快速增长,x2比起2x来,几乎有些微不足道,如图11和下表所示.X01020304050607080 …y = 2x110241.05E + 061.07E + 091.10E + 121.13E + 151.15E + 181.18E + 211.21E + 24 …y = XXX040090016002500360049006400 …图11一般地,对于指数函数y = ax和幕函数y = xn,通过探索可以发现,在区间上,无论n比a大多少,尽管在x的一定变化范围内,ax会小于xn,但由于ax的增长快于xn的增长,因此总存在一个x0,当x>x0时,就会有ax >xn.同样地,对于对数函数y = logax和幕函数y = xn ,在区间上,随着x 的增大,logax 增长得越来越慢,图象就像是 渐渐地与x 轴平行一样.尽管在x 的一定变化范围内,logax 可能会大于xn ,但由于logax 的增长慢于xn 的增长,因此 总存在一个 x0,当x >x0时,就会有logax v xn.综上所述,尽管对数函数y = logax ,指数函数y = ax 与 幕函数y = xn 在区间上都是增函数,但它们的增长速度不同,而且不在同一个“档次”上.随着速度越来越快,会超过并远远大于=logax 的增长速度则会越来越慢.当x > x0时,就会有logax v xn v ax.虽然幕函数y = xn 增长 快于对数函数 y = logax 增长,但它们与指数增长比起来相 差甚远,因此指数增长又称“指数爆炸”.应用示例 例1某市的一家报刊摊点,从报社买进晚报的价格是每份0.20元,卖出价是每份 0.30元,卖不掉的报纸可以以每 份0.05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在一个月里,有 20天每天可卖 出400份,其余10天每天只能卖出250份,但每天从报社 买进的份数必须相同,这个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多少份,才 能使每月所获的利润最大?并计算他一个月最多可赚得多 少元?活动:学生先思考或讨论,再回答.教师根据实际,可以提示引导:x 的增大,y = ax 的增长 y = xn 的增长速度,而y 因此,总会存在一个x0,设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x份,显然当x € [250,400]时,每月所获利润才能最大.而每月所获利润=卖报收入的总价-付给报社的总价.卖报收入的总价包含三部分:①可卖出400份的20天里,收入为20 X 0.30x ;②可卖出250份的10天里,收入为10X 0.30 X 250:③10天里多进的报刊退回给报社的收入为10 X 0.05 X.付给报社的总价为30 X 0.20x.解:设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x份晚报,显然当x €[250,400]时,每月所获利润才能最大. 于是每月所获利润y 为y = 20 X 0.30x + 10 X 0.30 X 250 + 10 X 0.05 X- 30 X 0.20x = 0.5x + 625, x € [250,400].因函数y在[250,400]上为增函数,故当x = 400时,y 有最大值825元.图12例2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一种新药,如果成人按规定的剂量服用,据监测:服药后每毫升血液中的含药量y与时间t 之间近似满足如图12所示的曲线.写出服药后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据测定: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不少于4微克时治疗疾病有效,假若某病人一天中次服药时间为上午7:00,问一天中怎样安排服药的时间效果最佳?解:依题意,得y = 6t , 0< t < 1 , - 23t + 203, 1<t <10.设第二次服药时在次服药后t1 小时,则一23t1 + 203 = 4, t1 = 4.因而第二次服药应在11: 00;设第三次服药在次服药后t2小时,则此时血液中含药量应为两次服药量的和,即有一23t2 + 203 - 23 + 203 = 4,解得t2 = 9,故第三次服药应在16: 00;设第四次服药在次后t3小时,则此时次服进的药已吸收完,此时血液中含药量应为第二、三次的和,- 23 + 203 -23 + 203= 4,解得t3 = 13.5,故第四次服药应在20: 30.变式训练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学家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依赖于老师引入概念和描述问题所用的时间:讲座开始时,学生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较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分析结果和实验表明,用f表示学生接受概念的能力[f的值愈大,表示接受的能力愈强],x表示提出和讲授概念的时间,可有以下的公式:开讲后多少分钟,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能维持多长时间?开讲后5分钟与开讲后20分钟比较,学生的接受能力何时强一些?解:当0v x< 10 时,f =- 0.1x2 + 2.6x + 43=- 0.12+ 59.9 ,知当x = 10 时,[f]ax = f = 59;当10v x< 16 时,f = 59;当16v x< 30 时,f = - 3x + 107,知f v—3X 16+ 107= 59.因此,开讲后10分钟,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并能持续6分钟.••• f = - 0.1 X 2 + 59.9 = 53.5 , f = - 3X 20 + 107 = 47v 53.5 ,•••开讲后5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开讲后20分钟强.点评:解析式与图象的转换是函数应用的重点,关于分段函数问题更应重点训练.知能训练某蔬菜基地种植西红柿,由历年市场行情得知,从二月一日起的300天内,西红柿市场售价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13的一条折线表示;西红柿的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13的抛物线段表示.写出图13表示的市场售价与时间的函数关系P= f ;写出图13表示的种植成本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Q= g;认定市场售价减去种植成本为纯收益,问何时上市的西红柿纯收益最大?图13活动: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解答.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其他学生的解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由图13可得市场售价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f = 300-1,0<t <200 , 2t - 300, 200<t <300.由图13可得种植成本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g= 1XX+ 100,0 < t < 300.设t时刻的纯收益为h,则由题意得h= f - g.即h=- 1200t2 + 12t + 1752, 0< t < 200, - 1200t2 + 72t - 10252, 200<t < 300.当0W t < 200时,配方整理,得h = - 1XX+ 100,所以当t = 50时,h取得区间[0,200]上的最大值100;当200<t < 300 时,配方整理,得h=- 1XX+ 100,所以当t = 300时,h取得区间[200,300]上的最大值87.5.综上,由100>87.5可知,h在区间[0,300]上可以取得最大值100,此时t = 50,即从二月一日开始的第50天时,上市的西红柿纯收益最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由函数图象建立函数关系式和求函数最大值的问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展提升探究内容①在函数应用中如何利用图象求解析式.②分段函数解析式的求法.③函数应用中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举例探究:某跨国公司是专门生产健身产品的企业,批产品A 上市销售40天内全部售完,该公司对批产品A上市后的国内外市场销售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如图14、图14、图14所示.其中图14的折线表示的是国外市场的日销售量与上市时间的关系;图14的抛物线表示的是国内市场的日销售量与上市时间的关系;图14的折线表示的是每件产品A 的销售利润与上市时间的关系.图14分别写出国外市场的日销售量f、国内市场的日销售量g与批产品A上市时间t的关系式;批产品A上市后的哪几天,这家公司的国内和国外日销售利润之和超过6300万元?分析:1.利用图象求解析式,先要分清函数类型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在t € [0,40]上,有几个分界点,请同学们思考应分为几段..回忆函数最值的求法.解:f = 2t , 0< t < 30,- 6t + 240 , 30<t < 40,g=- 320t2 + 6t .每件A产品销售利润h= 3t , 0< t < 20, 60, 20<t < 40.该公司的日销售利润当O W t < 20时,F = 3t,先判断其单调性.设O W t1 v t2 W 20,贝y F—F= 3t1 - 3t2 v 0.••• F在区间[0,20]上为增函数.Fax = F = 6000 v 6300.当20v t W 30 时,令60>6300,则703 v t v 30;当30v t W 40 时,F= 60v 60 = 6300,故在第24,25,26,27,28,29 天日销售利润超过6300万元.点评:1.利用图象求解析式,先要分清函数类型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重点是找出关键点..在t € [0,40]上,有几个分界点,t = 20, t = 30两点把区间分为三段..二次函数的最值可用配方法,另外利用单调性求最值也是常用方法之一.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的增长差异.②幕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应用.作业课本习题3.2A组3,4.设计感想本节设计从精彩的故事开始,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数学带来的震撼,然后借助计算机感受不同函数模型的巨大差异.接着通过最新题型训练学生利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重点训练了由图象转化为函数解析式的能力,因为这是高考的一个重点.本节的每个例题都很精彩,可灵活选用.备课资料【备选例题】【例1】某西部山区的某种特产由于运输的原因,长期只能在当地销售,当地政府对该项特产的销售投资收益为:每年投入x万元,可获得利润P=- 11602+ 100万元.当地政府拟在新的十年发展规划中加快发展此特产的销售,其规划方案为:在规划后对该项目每年都投入60万元的销售投资,在未来10年的前5年中,每年都从60万元中拨出30 万元用于修建一条公路,5年修成,通车前该特产只能在当地销售;公路通车后的5年中,该特产既在本地销售,也在外地销售,在外地销售的投资收益为:每年投入x万元,可获利润Q=- 1591602 + 1192 万元.问从10年的累积利润看,该规划方案是否可行?解:在实施规划前,由题设P=- 11602 + 100,知每年只需投入40万,即可获得最大利润100万元.贝y 10年的总利润为1 = loo x 10= iooo.实施规划后的前5年中,由题设P=—11602 + 100,知每年投入30万元时,有最大利润Pax= 7958.前5年的利润和为7958 x 5 = 39758 .设在公路通车的后5年中,每年用x万元投资于本地的销售,而用剩下的万元用于外地区的销售投资,贝U其总利润为=—11602 + 100x 5+—159160x2 + 1192x x 5=—52 + 4950.当x = 30 时,ax = 4950.从而10年的总利润为39758 + 4950.••• 39758 + 4950 > 1000,•••该规划方案有极大实施价值.。
高中数学《几类不同增长函数模型》教学设计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是高中数学必修1(人教A版)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的起始课.该课将经历运用和选择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认识在同为增函数的函数模型中,各种函数存在增长的差异;理解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的含义;认识研究函数增长(衰减)差异的方法;感受数学建模的思想.对不同函数模型在增长差异上的研究,教材围绕函数模型的应用这一核心,结合具体实例展开讨论,让学生在应用函数模型的过程中,体验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函数模型在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时各自的特点.教材运用自选投资方案和制定奖励方案这两个问题,引出函数模型增长情况比较的问题,接着运用信息技术从数值和图象两个角度比较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情况的差异,说明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在必修1前两章,教材安排了函数的性质以及基本初等函数.本节内容是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在此之后是研究函数模型的应用,因此,从内容上看,本节课是对前面所学习的几种基本初等函数以及函数的性质的综合应用,从思想方法上讲,是对研究函数的方法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同时,也在为后面继续学习各种不同的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既是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知识的延续,又是函数模型应用学习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由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模型这一过程中蕴涵的符号化、模型化的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为:(1)创设一个投资方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函数建模、列数据表、研究函数图象和性质,体会直线上升和指数爆炸;(2)创设一个选择奖励模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对数增长模型的特点;(3)通过建立和运用函数基本模型,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根据内容解析和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通过实例的解决,运用函数表格、图象,比较一次函数、指数型函数以及对数函数模型等的增长,认识它们的增长差异,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意义;(2)通过恰当地运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的操作,认识函数问题的研究方法:观察—归纳—猜想—证明;(3)经历建立和运用函数基本模型的过程,初步体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教科书在处理上,以函数模型的应用这一内容为主线,以几个重要的函数模型为对象,将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以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学中应当注意贯彻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函数模型应用的全过程,能在这一过程中认识不同增长的差异,认识知晓函数增长差异的作用,认识研究差异的思想方法.结合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在比较常数函数、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增长差异的过程中,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类型函数增长的含义.三.教学问题诊断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函数概念、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但由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增长变化复杂,这就使得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因此本节课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不同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以及如何利用这种增长差异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教科书分三个步骤,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恰点恰时而又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让学生在不断的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弄清几个函数间的增长差异,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步,教科书先创设了一个选择投资方案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出了解析式、数表和图象三种表示,然后提出了三个思考问题,让学生一方面从中体会直线上升和指数爆炸,另一方面也学会如何选择恰当的表示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第二步,教科书又创设了一个选择公司奖励模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对数增长模型的特点.第三步,教科书提出了三种函数存在怎样的增长差异的问题.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指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增长图象,从中体会二者的差异;再通过两个探究问题,让学生对幂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增长差异,以及三种函数的衰减情况进行自主探究.这样的安排内容上层次分明,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积极地开展观察、思考和探究活动,对典型的问题,多视点宽角度地进行了研究.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有积极的推动.由于本节内容比较丰富,而且研究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也比较多,所以本节课我们只能重点解决其中的前两个问题.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要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体会函数模型的思想,特别是本节例题中用函数模型研究实际问题有许多数据、图象等方面处理上的困难,而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就可以在不同的范围观察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增长差异.这样,就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一些过去难以接触到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因此在本节内容教学的处理上,通过学生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间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介绍第三章章头图,提出问题.问题1:澳大利亚的兔子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由5只发展到5亿只?澳大利亚兔子的急剧增长反映了自然界中一种增长现象:指数增长.问题2:在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其它增长的例子吗?2.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各种不同类型的函数增长模型.3.揭示课题: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设计意图】运用章头图,形成问题情境,产生应用函数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二、分析问题,建立模型(一)提出问题例1.假如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方案三:第一天回报0 .4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式?(二)分析问题1.引导审题,抓住关键词“回报”问题3:你选择的是什么样的回报?怎样比较回报资金的大小?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1)比较三种方案的每日回报;(2)比较三种方案在若干天内的累计回报.2.引导分析数量关系,建立函数模型仅从日回报的角度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归纳概括出相应的函数模型,写出每个方案的函数解析式.【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经历建立函数基本模型的过程.【备注】累计回报的本质是数列求和问题,由于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还不够,现在仅限于通过对函数模型通过列表计算、图象观察来作出判断和选择.三、组织探究,感性体验1.教师提出问题问题4: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请用数学语言呈现你的理由.2.学生分组操作,比较不同增长从解决问题的方式上:(1)用列表方法来比较;(2)画出函数图象来分析.【设计意图】保成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能借助计算器,利用数据表格、函数图象对三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感受直线上升和指数爆炸的意义,初步体验研究函数增长差异的方法.四、成果交流,阶段小结(一)学生交流让学生交流小组探究的成果(表格、图象、结论)(二)师生互动1.阅读教材上例题解答中的数据表格与图象(突出散点图),引导学生关注增长量,感受增长差异.2.通过教师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增长差异.在不同的函数模型下,虽然都有增长,但增长态势各具特点.他们的增长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当自变量变得很大时,指数型函数比一次函数增长的速度要快得多.(三)归纳小结1.通过教师的小结,增强学生对增长差异的认识.常数函数(没有增长),直线上升(匀速增长),指数爆炸(急剧增长).2.上述问题的解决,是通过考虑其中的数量关系,把它抽象概括成一个函数问题,用解析式、数据表格、图象这三种函数的表达形式来研究的.【设计意图】分享学生成果,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借助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并且初步体验数学建模的基本思想,认识函数问题的研究方法.五、深入探究,理性分析(一)提出问题例2.某公司为了实现1000万元利润的目标,准备制定一个激励销售人员的奖励方案: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时,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 (单位:万元)随销售利润x (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但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现有三个奖励模型:x y 25.0= 1log 7+=x y x y 002.1=.其中哪个模型能符合公司的要求?(二)引导分析问题5:你能立刻做出选择吗?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问题6:公司的要求到底意味着怎样的数学关系?问题7:我们提供的三个增长型函数哪一个符合限制条件?(三)解决问题1.通过多媒体演示,发现增长差异;2.结合限制条件,初步作出选择;3.通过计算,进一步确认,验证所得结论;4.体会对数增长模型的增长特征:当自变量变得很大时平缓增长;5.揭示函数问题的研究方法(观察—归纳—猜想—证明).【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理性分析,体会对数增长模型的特点.【备注】对判断模型二7log 1y x =+是否满足限制条件“7log 10.25x x +≤”,考虑到学生现在知识储备和接受水平,只能采用了直观教学,通过构造新函数,观察新函数的图象来解决(因为该函数单调性的判定,必须运用高二数学中的导数知识与方法才能解决).六、拓展延伸,创新设计这个奖励方案实施以后,立刻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发展蒸蒸日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员工缺乏创造高销售额的积极性.问题8:我们的奖励方案有什么弊端?问题9:你能否设计出更合理的奖励模型?【创新设计】为了实现1000万元利润的目标,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时,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单位:万元)随着销售利润x (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要求如下:10万~ 50万,奖金不超过2万;50万~ 200万,奖金不超过4万;200万~ 1000万,奖金不超过20万.请选择适当的函数模型,用图象表达你的设计方案.(四人一组,合作完成)【设计意图】设计开放性问题对例2拓展延伸,既检测了学生对几类不同模型增长差异的掌握情况,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用以致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七、归纳总结,提炼升华问题10: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你从知识、方法、思想方面作一个小结.1.知识:对函数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体会到同是增长型函数,但其增长差异却很大:常数函数(没有增长);一次函数(直线上升);指数函数(爆炸增长);对数函数(平缓增长).2.方法: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函数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观察—归纳—猜想—证明)3.思想:两个例题都体现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即把实际问题数学化:面对实际问题,我们要读懂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将其转化成数学模型,最终得到实际问题的解.【设计意图】理解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提炼数学思想方法,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八、布置作业,巩固提高1.课本98页课后练习1,2;课本107页习题3.2(A组)第1题;2.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递增的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实例,对它们的增长速度进行比较,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设计意图】进一步体验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不同的变化规律需要用不同的函数模型来描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深刻认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案 3.2.2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利用函数增长的快慢一般规律,借助函数模型,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2.进程与方法在实例分析、解决的过程中,体会函数增长快慢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际问题求解的过程中,享受数学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应用数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和能力提升难点:函数建模及应用函数探求问题的能力培养.(三)教学方法尝试指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老师引导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范例,培养学生利用函数增长快慢的数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和决策.(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回顾复习引入深题①增函数的增长快慢比较方法:利用列表与图象,借助二分法求根,探究快慢相应区间获得一般结论.师: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增长快慢一般性规律.生:回顾总结,口述回答.以旧引新导入课题实例分析例 1 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方案三:第一天回报0.4元,以后每天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师生合作探究解答过程例1 解答:设第x天所得回报是y元,则方案一可以用函数y= 40 (x∈N*)进行描述;方案二可以用函数y= 10x(x∈N*)进行描述;方案三可以用函数y= 0.4×2x–1(x∈N*)进行描述.三种方案所得回报的增长情况x/天方案一y/元增加量/元1 402 40 03 40 04 40 05 40 06 40 07 40 0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图象、表格及恰当的推理,应用不同函数的增长快慢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例2 某公司为了实现1000万元利润的目标,准备制定一个激励销售人员的奖励方案: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时,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单位:万元)随销售利润x(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但奖金总数不超过58 40 09 40 010 40 0………30 40 0x/天方案二y/元增加量/元1 102 20 103 30 104 40 105 50 106 60 107 70 108 80 109 90 1010 100 10………30 300 10x/天方案三y/元增加量/元1 0.42 0.8 0.43 1.6 0.84 3.2 1.65 6.4 3.26 12.8 6.47 25.6 12.88 51.2 25.69 102.4 51.210 204.8 102.4………30 214748364.8 107374182.4再作三个函数的图象在第1~3天,方案一最多;在第4天,方案一和方案二一样多,方案三最少;在第5~8天,方案二最多;第9天开始,方案三比其他两个方案所得回报多得多,到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现有三个奖励模型:y = 0.25x,y = log7x + 1,y = 1.002x,其中哪个模型能符合公司的要求?第30天,所得回报已超过2亿元.例 2 解答:作出函数y=5,y=0.25x,y=log7x +1,y=1.002x的图象.观察图象发现,在区间[10,1000]上,模型y=0.25x,y=1.002x的图象都有一部分在直线y=5的上方,只有模型y=log7x+1的图象始终在y=5的下方,这说明只有按模型y=log7x+1进行奖励时才符合公司的要求.首先计算哪个模型的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对于模型y=0.25x,它在区间[10,1000]上递增,而且当x=20时,y=5,因此,当x>20时,y>5,所以该模型不符合要求;对于模型y=log7x+1,它在区间[10,1000]上递增,而且当x=1000时,y=log71000+1≈4.55<5,所以它符合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元的要求.再计算按模型y=log7x+1奖励时,奖金是否不超过利润的25%,即当x∈[10,1000]时,是否有7log10.25xyx x+=≤成立.令f(x)=log7x+1–0.25x,x∈[10,1000]巩固练习1.四个变量y1,y2,y3,y4随变量x变化的数据如下表x0 5 10 15y1 5 130 505 1130y2 5 94.478 1785.2 33733y3 5 30 55 80y4 5 2.3107 1.4295 1.1407x20 25 30y1 2005 3130 45051.解:y22.解:设第1轮病毒发作时有a1=10台被感染,第2轮,第3轮……依次有a2台,a3台……被感染,依题意有a5=10×204=160.答:在第5轮病毒发作时会有160万台被感染.动手尝试提升解题能力y2 6.37×1051.2×1072.28×108y3105 130 155y4 1.0461 1.0151 1.005关于x呈指数型函数变化的变量是.2.某种计算机病毒是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的,如果某台计算机感染上这种病毒,那么它就会在下一轮病毒发作时传播一次病毒,并感染其他20台未感染病毒的计算机.现有10台计算机被第1轮病毒感染,问被第5轮病毒感染的计算机有多少台?归纳总结2.中学数学建模的主要步骤(1)理解问题:阅读理解,读懂文字叙述,认真审题,理解实际背景.弄清楚问题的实际背景和意义,设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2)简化假设:理解所给的实际问题之后,领悟背景中反映的实质,需要对问题作必要的简化,有时要给出一些恰当的假设,精选问题中关键或主要的变量.(3)数学建模:把握新信息,勇于探索,善于联想,灵活化归,根据题意建立变量或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实现实际问题数学化,引进数学符号,构建数学模型,常用的数学模型有方程、不等式、函数.(4)求解模型:以所学的数学性质为工具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5)检验模型:将所求的结果代回模型之中检验,对模拟的结果与实际情形比较,以确定模型的有效性,如果不满意,要考虑重新建模.(6)评价与应用:如果模型与实际情形比较吻合,要对计算的师生合作反思⇒归纳⇒总结⇒完善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必要的交流,分析归纳例1、例2的解题过程,简述建模的主要步骤.师:点评、总理学生的回答,然后完善归纳步骤.师生合作:结合上一课时总结函数增长快慢在实际应用问题中的应用体会.培养整理知识的学习品质.通过知识整合培养数学应用能力.例1 有一批影碟机(VCD )原销售价为每台800元,在甲、乙两家电商场均有销售. 甲商场用如下的方法促销,买一台单价为780元,买二台单价为760元,依次类推,每多买一台单价均减少20元,但每台最低不低于440元;乙商场一律按原价的75%销售,某单位需购买一批此类影碟机,问去哪家商场购买花费最小.[解析]设单位购买x 台影碟机,在甲商场购买,每台的单价为800 – 20x ,则总费用280020,(118)440,(18)x x x y x x ⎧-≤≤=⎨>⎩在乙商场购买,费用y = 600x .(1)当0<x <10时,(800x – 20x 2)>600x ∴购买影碟机低于10台,在乙商场购买. (2)当x = 10时,(800x – 20x 2) = 600x∴购买10台影碟机,在甲商场或在乙商场费用一样. (3)当10<x ≤18时,(800x – 20x 2)<600x∴购买影碟机多于10台且不多于18台,在甲商场购买. (4)当x ≥18时,600x >440x∴购买影碟机多于18台,在甲商场购买. 答:若购买小于10台,去乙商场购买;若购买10台,在甲商场或在乙商场费用一样多;若购买多于10台,在甲商场购买.[评析]实际应用问题求解,理解题意建立模型是关键,建好模型后实际问题使自然转化为数学问题.例2 某皮鞋厂今年1月份开始投产,并且前4个月的产量分别为1万双,1.2万双,1.3万双,1.37万双. 由于产品质量好,款式新颖,前几个月的销售情况良好.为了推销员在推销产品时,接受定单不至于过多或过少,需要估计以后几个月的产量. 厂里分析,产量的增加是由于工人生产熟练和理顺了生产流程. 厂里也暂时不准备增加设备和工人. 假如你是厂长,就月份x ,产量为y 给出四种函数模型:y = ax + b ,y = ax 2 + bx + c ,y = a21x + b ,y =ab x + c ,你将利用哪一种模型去估算以后几个月的产量?[解析]本题是通过数据验证,确定系数,然后分析确定函数变化情况,最终找出与实际最接近的函数模型.由题意知A (1,1),B (2,1.2),C (3,1.3),D (4,1.37).(1)设模拟函数为y =ax +b ,将B 、C 两点的坐标代入函数式,有⎩⎨⎧=+=+2.123.13b a b a ,解得⎩⎨⎧==11.0b a所以得y =0.1x +1.因此此法的结论是:在不增加工人和设备的条件下,产量会月月上升1000双,这是不太可能的.(2)设y = ax 2 + bx + c ,将A 、B 、C 三点代入,有⎪⎩⎪⎨⎧=++=++=++3.1392.1241c b a c b a c b a ,解得⎪⎩⎪⎨⎧==-=7.035.005.0c b a ,所以y = – 0.05x 2+0.35x +0.7.因此由此法计算4月份产量为1.3万双,比实际产量少700双,而且,由二次函数性质可知,产量自4月份开始将月月下降(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x =3.5),不合实际.(3)设y =x a +b ,将A ,B 两点的坐标代入,有⎪⎩⎪⎨⎧=+=+2.121b b b a ,解得⎩⎨⎧==52.048.0b a ,所以y =52.08.4+x .因此把x = 3和4代入,分别得到y =1.35和1.48,与实际产量差距较大.(4)设y = ab x + c ,将A ,B ,C 三点的坐标代入,得⎪⎩⎪⎨⎧=+=+=+3.12.1132c ab c ab c ab ,解得⎪⎩⎪⎨⎧==-=4.15.08.0c b a ,所以y = – 0.8×(0.5)x +1.4.因此把x = 4代入得y = – 0.8×0.54+1.4=1.35.比较上述四个模拟函数的优劣,既要考虑到误差最小,又要考虑生产的实际,比如增产的趋势和可能性. 经过筛选,以指数函数模拟为最佳,一是误差小,二是由于新建厂,开始随工人技术、管理效益逐渐提高,一段时间内产量会明显上升,但过一段时间之后,如果不更新设备,产量必然趋于稳定,而指数函数模拟恰好反映了这种趋势.因此,选用y = –0.8×0.54+1.4模拟比较接近客观实际.[评析]本题是对数据进行函数模拟,选择最符合的模拟函数.一般思路要先画出散点图,然后作出模拟函数的图象,选择适合的几种函数类型后,再加以验证.函数模型的建立是最大的难点,另外运算量较大,必须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函数模型的可靠性与合理性既需要数据检验,又必须与实际结合起来.。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教案(2课时)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案(2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不同的增长函数模型,包括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2.熟悉不同增长函数模型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掌握利用增长函数模型进行数据预测和分析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1.线性模型的定义和特点–线性函数的表达形式和一次函数的特点–线性关系的图像表示和示例–线性模型的应用案例2.指数模型的定义和特点–指数函数的表达形式和指数增长的特点–指数关系的图像表示和示例–指数模型的应用案例第二课时:对数模型和应用实践1.对数模型的定义和特点–对数函数的表达形式和对数增长的特点–对数关系的图像表示和示例–对数模型的应用案例2.数据预测和分析实践–利用线性模型进行数据预测和趋势分析–利用指数模型进行数据预测和增长趋势分析–利用对数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曲线拟合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提问和展示实例引入不同增长函数模型的概念和特点;2.归纳法:分析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对数模型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比较和归纳总结;3.实践法:结合数据预测和分析的实际问题,进行实践操作和演练;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不同增长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资源1.教学投影仪和电脑;2.课堂板书和笔。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不同增长函数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练习作业:布置相关练习作业,测试学生对增长函数模型的掌握程度;3.课后反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体会和疑惑,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计划第一课时•导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10分钟)•线性模型的讲解和示例分析(30分钟)•指数模型的讲解和示例分析(30分钟)•小结和课堂讨论(10分钟)第二课时•教师对对数模型进行讲解和示例分析(30分钟)•数据预测和分析实践活动(40分钟)•小结和课堂讨论(10分钟)七、教学延伸1.学生可自行研究其他增长函数模型,拓宽对函数模型的理解和应用;2.引导学生应用不同增长函数模型进行实际问题的数据预测和分析;3.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和竞赛活动,提升应用数学能力。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教案(2课时)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案(2课时)课程概述本教案将介绍几种不同的增长函数模型,包括线性增长、指数增长和对数增长。
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不同的增长模型,并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增长函数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了解线性增长、指数增长和对数增长的基本概念;2.能够识别不同的增长模型,并理解它们的特点;3.理解增长函数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能够应用增长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线性增长、指数增长和对数增长的基本特点;2.增长函数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讲义:包括线性增长、指数增长和对数增长的定义和特点;2.示例问题和解答:提供实际问题的例子和相应的解答;3.板书工具:用于在黑板上记录关键概念和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增长函数吗?讲解线性增长(15分钟)1.定义:线性增长是指y值随着x值的增长而按固定比例增长的情况;2.特点:线性增长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代表了增长的速度;3.示意图:绘制线性增长的示意图,并解释斜率的意义;4.示例问题: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判断它符合线性增长还是其他类型的增长。
讲解指数增长(15分钟)1.定义:指数增长是指y值随着x值的增长而按指数倍数增长的情况;2.特点:指数增长的图像是曲线,增长速度会越来越快;3.示意图:绘制指数增长的示意图,观察它与线性增长的区别;4.示例问题: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判断它符合指数增长还是其他类型的增长。
讲解对数增长(15分钟)1.定义:对数增长是指y值随着x值的增长而按指数倍数减小的情况;2.特点:对数增长的图像是曲线,增长速度会越来越慢;3.示意图:绘制对数增长的示意图,观察它与线性增长的区别;4.示例问题: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判断它符合对数增长还是其他类型的增长。
小结与讨论(10分钟)1.总结线性增长、指数增长和对数增长的特点;2.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哪些符合这些增长模型的例子。
高中数学必修一《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案设计
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增长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并体会其增长快慢;理解直线上升,对数增长,指数爆炸的含义.2.会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点一 三种函数模型的性质知识点二 三种函数的增长速度比较(1)在区间(0,+∞)上,函数y =a x (a >1),y =log a x (a >1)和y =x n (n >0)都是增函数,但增长速度不同,且不在同一个“档次”上.(2)在区间(0,+∞)上随着x 的增大,y =a x (a >1)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会超过并远远大于y =x n (n >0)的增长速度,而y =log a x (a >1)的增长速度则会越来越慢. (3)存在一个x 0,使得当x >x 0时,有log a x <x n <a x .题型一 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例1 (1)当x 越来越大时,下列函数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应该是( ) A.y =10 000x B.y =log 2x C.y =x 1 000D.y =⎝⎛⎭⎫e 2x(2)四个变量y 1,y 2,y 3,y 4随变量x 变化的数据如下表:答案 (1)D (2)y 2解析 (1)由于指数型函数的增长是爆炸式增长,则当x 越来越大时,函数y =⎝⎛⎭⎫e 2x增长速度最快.(2)以爆炸式增长的变量是呈指数函数变化的.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四个变量y 1,y 2,y 3,y 4均是从2开始变化,变量y 1,y 2,y 3,y 4都是越来越大,但是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变量y 2的增长速度最快,可知变量y 2关于x 呈指数函数变化.反思与感悟 在区间(0,+∞)上,尽管函数y =a x (a >1),y =log a x (a >1)和y =x n (n >0)都是增函数,但它们的增长速度不同,而且不在同一个“档次”上.随着x 的增大,y =a x (a >1)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会超过并远远大于y =x n (n >0)的增长速度,而y =log a x (a >1)的增长速度则会越来越慢,因此总会存在一个x 0,当x >x 0时,就有log a x <x n <a x . 跟踪训练1 下列函数中,随x 增大而增大速度最快的是( ) A.2 014ln x B.y =x 2 014 C.y =x2 014D.y =2 014·2x答案 D解析 由于指数函数的增长是爆炸式增长,则当x 越来越大时,函数y =2 014·2x 的增长速度最快.故选D.题型二 几种函数模型的比较例2 某地西红柿从2月1日起开始上市,通过市场调查,得到西红柿种植成本y (单位:元/102kg)与上市时间x (单位:天)的数据如下表:(1)y 与上市时间x 的变化关系:y =ax +b ,y =ax 2+bx +c , y =a ·b x ,y =a log a x .(2)利用你选取的函数,求西红柿种植成本最低的上市天数及最低种植成本. 解 (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种植成本不是常函数,∴a ≠0,而此时y =ax +b ,y =a ·b x ,y =a log a x 均为单调函数, 与表中数据不符,因此y =ax 2+bx +c , 将三组数据代入得⎩⎪⎨⎪⎧2 500a +50b +c =150,12 100a +110b +c =108,62 500a +250b +c =150,得⎩⎪⎨⎪⎧a =1200,b =-32,c =4252.∴描述西红柿种植成本y 与上市时间x 的关系为 y =1200x 2-32x +4252. (2)当x =150时,y min =100(元/102kg).反思与感悟 1.此类问题求解的关键是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相关函数模型,也就是借助数据信息,得到相关方程,进而求出待定参数.2.函数模型的选择与数据的拟合是数学建模中最核心的内容,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对已知数据的分析,得出重要信息,根据解题积累的经验,从已有的各类型函数中选择模拟,进行数据的拟合.跟踪训练2 某汽车制造商在2013年初公告:随着金融危机的解除,公司计划2013年生产目标定为43万辆.已知该公司近三年的汽车生产量如下表所示:二次函数模型f (x )=ax 2+bx +c (a ≠0),指数函数模型g (x )=a ·b x +c (a ≠0,b >0,b ≠1),哪个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该公司年产量y 与年份x 的关系?解 建立年产量y 与年份x 的函数,可知函数必过点(1,8),(2,18),(3,30). (1)构造二次函数模型f (x )=ax 2+bx +c (a ≠0), 将点坐标代入,可得⎩⎪⎨⎪⎧a +b +c =8,4a +2b +c =18,9a +3b +c =30,解得a =1,b =7,c =0,则f (x )=x 2+7x , 故f (4)=44,与计划误差为1.(2)构造指数函数模型g (x )=a ·b x +c (a ≠0,b >0,b ≠1),将点坐标代入,可得⎩⎪⎨⎪⎧ab +c =8,ab 2+c =18,ab 3+c =30,解得a =1253,b =65,c =-42.则g (x )=1253·⎝⎛⎭⎫65x-42,故g (4)=1253·⎝⎛⎭⎫654-42=44.4,与计划误差为1.4.由(1)(2)可得,f (x )=x 2+7x 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该公司年产量y 与年份x 的关系.对几种函数的增长趋势把握不准致误例3 甲、乙、丙、丁四个物体同时从某一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其路程f i (x )(i =1,2,3,4)关于时间x (x ≥0)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f 1(x )=2x -1,f 2(x )=x 2,f 3(x )=x ,f 4(x )=log 2(x +1).有以下结论:①当x >1时,甲走在最前面; ②当x >1时,乙走在最前面;③当0<x <1时,丁走在最前面,当x >1时,丁走在最后面; ④丙不可能走在最前面,也不可能走在最后面; ⑤如果它们一直运动下去,最终走在最前面的是甲.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解析 四个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易知,③④⑤正确.答案 ③④⑤纠错心得 解决这类问题可以作出图象,根据图象特征使问题得解.跟踪训练3 下面对函数f (x )=log 21x ,g (x )=(12)x与h (x )=x 21-在区间(0,+∞)上的衰减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f (x )衰减速度越来越慢,g (x )衰减速度越来越快,h (x )衰减速度越来越慢B.f (x )衰减速度越来越快,g (x )衰减速度越来越慢,h (x )衰减速度越来越快C.f (x )衰减速度越来越慢,g (x )衰减速度越来越慢,h (x )衰减速度越来越慢D.f (x )衰减速度越来越快,g (x )衰减速度越来越快,h (x )衰减速度越来越快 答案 C解析 函数f (x )=log 21x ,g (x )=(12)x与h (x )=x 21-在区间(0,+∞)上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可知函数f (x )的图象在区间(0,1)上衰减较快,但衰减速度逐渐变慢;在区间(1,+∞)上,衰减较慢,且衰减速度越来越慢.同样,函数g (x )的图象在区间(0,+∞)上,衰减较慢,且衰减速度越来越慢.函数h (x )的图象在区间(0,1)上衰减较快,但衰减速度越来越慢;在区间(1,+∞)上,衰减较慢,且衰减速度越来越慢,故选C.1.当x 越来越大时,下列函数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应是( ) A.y =3x B.y =log 3x C.y =x 3 D.y =3x 答案 D解析 几种函数模型中,指数函数增长最快,故选D. 2.当a >1时,有下列结论:①指数函数y =a x ,当a 越大时,其函数值的增长越快; ②指数函数y =a x ,当a 越小时,其函数值的增长越快; ③对数函数y =log a x ,当a 越大时,其函数值的增长越快; ④对数函数y =log a x ,当a 越小时,其函数值的增长越快.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3.某林区的森林蓄积量每年比上一年平均增长10.4%,要增长到原来的x 倍,需经过y 年,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 D解析 设该林区的森林原有蓄积量为a , 由题意,ax =a (1+0.104)y ,故y =log 1.104x (x ≥1), ∴y =f (x )的图象大致为D 中图象.4.当2<x <4时,2x ,x 2,log 2x 的大小关系是( ) A.2x >x 2>log 2x B.x 2>2x >log 2x C.2x >log 2x >x 2 D.x 2>log 2x >2x答案 B解析 方法一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函数y =log 2x ,y =x 2,y =2x 在区间(2,4)上从上往下依次是y =x 2,y =2x ,y =log 2x 的图象,所以x 2>2x >log 2x .方法二 比较三个函数值的大小,作为选择题,可以采用特殊值代入法.可取x =3,经检验易知选B.5.某种产品每件80元,每天可售出30件,如果每件定价120元,则每天可售出20件,如果售出件数是定价的一次函数,则这个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y =-14x +50(0<x <200)解析 设解析式为y =kx +b ,由⎩⎪⎨⎪⎧30=k ×80+b ,20=k ×120+b ,解得k =-14,b =50,∴y =-14x +50(0<x <200).三种函数模型的选取(1)当增长速度变化很快时,常常选用指数函数模型.(2)当要求不断增长,但又不会增长过快,也不会增长到很大时,常常选用对数函数模型. (3)幂函数模型y =x n (n >0),则可以描述增长幅度不同的变化:n 值较小(n ≤1)时,增长较慢;n 值较大(n >1)时,增长较快.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中,增长速度最慢的是( ) A.y =6x B.y =log 6x C.y =x 6 D.y =6x 答案 B解析 对数函数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故选B.2.今年小王用7 200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成本不断降低,每隔一年这种笔记本电脑的价格降低13,则三年后这种笔记本的价格是( )A.7 200×(13)3B.7 200×(23)3C.7 200×(13)2D.7 200×(23)2答案 B解析 由于小王用7 200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每隔一年这种笔记本电脑的价格降低13,故一年后,这种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为7 200-7 200×13=7 200×23,两年后,价格为7 200×23×(1-13)=7 200×(23)2,三年后这种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为7 200×(23)3.3.如图给出了红豆生长时间t (月)与枝数y (枝)的散点图,那么最能拟合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所提到的红豆生长时间与枝数的关系的函数模型是( )A.指数函数:y =2tB.对数函数:y =log 2tC.幂函数:y =t 3D.二次函数:y =2t 2答案 A解析 由题中图象可知,该函数模型为指数函数.4.某种动物繁殖数量y (只)与时间x (年)的关系为y =a log 2(x +1),设这种动物第一年有100只,则到第7年它们发展到( ) A.300只 B.400只 C.500只 D.600只答案 A解析 由已知第一年有100只,得a =100.将a =100,x =7代入y =a log 2(x +1), 得y =300.5.向高为H 的水瓶内注水,注满为止,如果注水量V 与水深h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水瓶的形状是( )答案 B解析 取OH 的中点(如图)E 作h 轴的垂线,由图知当水深h 达到容量一半时,体积V 大于一半.易知B 符合题意.6.若x ∈(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2x >x 21>lg x B.2x >lg x >x 21 C.x 21>2x >lg x D.x 21>lg x >2x答案 A解析 ∵x ∈(1,2),∴2x >2.∴x 21∈(1,2),lg x ∈(0,1).∴2x >x 21>lg x . 二、填空题7.三个变量y 1、y 2、y 3随变量x 的变化情况如表:x 1.00 3.00 5.00 7.00 9.00 11.00 y 1 5 135 625 1 715 3 645 6 655 y 2 5 29 245 2 189 19 685 177 149 y 35.006.106.616.957.207.40其中x 呈对数函数型变化的变量是________,呈指数函数型变化的变量是________,呈幂函数型变化的变量是________. 答案 y 3 y 2 y 1解析 根据三种模型的变化特点,观察表中数据可知,y 2随着x 的增大而迅速增加,呈指数函数型变化,y 3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但变化缓慢,呈对数函数型变化,y 1相对于y 2的变化要慢一些,呈幂函数型变化.8.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火箭的最大速度v m/s 和燃料质量M kg 、火箭(除燃料外)质量m kg 的关系是v =2 000ln ⎝⎛⎭⎫1+Mm ,则当燃料质量是火箭质量的________倍时,火箭的最大速度可达12 km/s. 答案 e 6-1解析 由题意得2 000ln ⎝⎛⎭⎫1+Mm =12 000. ∴ln ⎝⎛⎭⎫1+M m =6,从而Mm=e 6-1. 9.若a >1,n >0,那么当x 足够大时,a x ,x n ,log a x 中最大的是________. 答案 a x解析 由指数函数、幂函数和对数函数增长快慢的差别易知a x >x n >log a x . 10.如图所示的是某受污染的湖泊在自然净化过程中某种有害物质的残留量y 与净化时间t (月)的近似函数关系:y =a t (t ≥0,a >0且a ≠1)的图象.有以下叙述:①第4个月时,残留量就会低于15;②每月减少的有害物质量都相等;③若残留量为12,14,18时,所经过的时间分别是t 1,t 2,t 3,则t 1+t 2=t 3.其中所有正确叙述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①③解析 根据题意,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9),故函数为y =(23)t .易知①③正确.三、解答题11.大西洋鲑鱼每年都要逆流而上,游回产地产卵.记鲑鱼的游速为v (m/s),鲑鱼的耗氧量的单位数为Q ,研究中发现v 与log 3Q100成正比,且当Q =900时,v =1.(1)求出v 关于Q 的函数解析式;(2)计算一条鲑鱼的游速是1.5 m/s 时耗氧量的单位数. 解 (1)设v =k ·log 3Q100,∵当Q =900时,v =1,∴1=k ·log 3900100,∴k =12,∴v 关于Q 的函数解析式为v =12log 3Q100.(2)令v =1.5,则1.5=12log 3Q100,∴Q =2 700,∴一条鲑鱼的游速是1.5 m/s 时耗氧量为2 700个单位.12.现有某种细胞100个,每小时分裂一次,即由1个细胞分裂成2个细胞,且每次只有占总数12的细胞分裂,按这种规律发展下去,经过多少小时,细胞总数可以超过1010个?(参考数据:lg 3=0.477,lg 2=0.301)解 现有细胞100个,先考虑经过1,2,3,4个小时后的细胞总数: 1小时后,细胞总数为12×100+12×100×2=32×100(个);2小时后,细胞总数为12×32×100+12×32×100×2=94×100(个);3小时后,细胞总数为12×94×100+12×94×100×2=278×100(个);4小时后,细胞总数为12×278×100+12×278×100×2=8116×100(个).可归纳出,细胞总数y (个)与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 =100×(32)x ,x ∈N *.由100×(32)x >1010,得(32)x >108,两边同时取以10为底的对数,得x lg 32>8,∴x >8lg 3-lg 2.∵8lg 3-lg 2=80.477-0.301≈45.45,∴x >45.45.故经过46小时,细胞总数超过1010个.13.我们知道:人们对声音有不同的感觉,这与它的强度有关系.声音的强度用瓦/米2(W/m 2)表示,但在实际测量时,声音的强度水平常用L 1表示,它们满足以下公式:L 1=10lg II 0(单位为分贝,L 1≥0,其中I 0=1×10-12,是人们平均能听到的最小强度,是听觉的开端).回答下列问题:(1)树叶沙沙声的强度是1×10-12 W /m 2,耳语的强度是1×10-10W/m 2,恬静的无线电广播的强度是1×10-8 W/m 2,试分别求出它们的强度水平;(2)某一新建的安静小区规定:小区内公共场所的声音的强度水平必须保持在50分贝以下,试求声音强度I 的范围为多少?解 (1)由题意知:树叶沙沙声的强度水平为L 2=10lg I 2I 0=10lg 1=0(分贝); 耳语的强度水平为L 3=10lg I 3I 0=10lg 102=20(分贝); 恬静的无线电广播的强度水平为L 4=10lg I 4I 0=10lg 104=40(分贝). (2)由题意知0≤L 1<50,即0≤10lg I I 0<50, 所以1≤I I 0<105, 即1×10-12≤I <1×10-7.所以新建的安静小区的声音强度I 的范围为[1×10-12,1×10-7).。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一课时)实验高中《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方法附1:板书设计附2:教学设计说明1、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A版)》第三章第二节“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学安排为四课时,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本册书的第二章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本节课是对这些基本初等函数性质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教材在探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几种常见函数模型在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时各自的特点,始终贯穿着函数模型的应用这条主线,从而为下一节继续研究函数的增长性和“函数模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拉开高中阶段数学建模活动的帷幕.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已经成为不同层次数学教育重要和基本的内容.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的内容脉络是:从学生熟悉的两个模拟实验入手,先动画演示摞砖的游戏,继而师生一起动手折纸.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从而获得数学建模的初步体验;然后通过一组导入性问题的处理,使学生体会如何用恰当的函数模型来描述对应的数学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出铺垫;进一步通过对例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如何借助不同的表示方法对函数问题进行探究,弄清几类不同的增长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会他们的增长差异.①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挖掘实际背景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为切入点,突出了数学建模与解应用题的区别,体现了“数学是自然的,数学是有用的”这一新课程理念.②本节课以实际应用问题为主要研究的对象,以数表和图象为研究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图象以及数据的观察、分析、探究、归纳和概括得到所对应的结论,进而加强对几类函数的认识.③本节课渗透着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经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建模的过程和处理的方式.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概括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所采用的小组学习方式,也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合作意识.3、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节课涉及到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段函数、指数函数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基本掌握了它们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另外,学生也熟悉了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具有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体验,这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然而,学生前面的学习主要是针对某一类函数进行研究,很少将其综合在一起,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有对这几类函数不同变化趋势的理解,让学生比较这几种函数的增长差异会有一定困难.另外,在第二章中,学生主要是从函数的基本模型认识函数,而较少涉及到函数在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学生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择恰当的模型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另一个困难.这节课学习的对象是平顶山市实验高中高一年级的学生.该校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学生的水平相对较高,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强.在几个应用问题的理解上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另外,学校一直十分重视新课改的研究,倡导尝试探究,学生已经习惯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参与讨论交流的积极性较高,这也是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又一保证.4、教学策略分析①教法分析本节课选用合作探究与尝试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从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提问质疑、尝试探究、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促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开放;积极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果,并能把每个人的成果进行有效的整合,增强团队意识;这样做,能够丰富学生对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体验,感受数学的实际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发展创新意识.②学法分析《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强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利用问题串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为了控制好课堂的研究方向,也为了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本节课设置了学案,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学案中为学生的讨论和探究设置了一系列的参考问题,在每一个问题之后都留给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积极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③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的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动画演示摞砖的游戏,绘制具体的常函数、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并列出相应的数据表格,通过数形结合开展数学探究活动.综上所述,本节课的设计亮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以问题为纽带;化结果为过程;把知识变成能力.通过体验数学建模的四个环节,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对培养学生揭示数学关系的能力非常有益.。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学设计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2.掌握常见的函数模型如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并能够运用这些模型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对函数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线性函数的增长特点和应用领域;2.指数函数的增长特点和应用领域;3.对数函数的增长特点和应用领域;4.幂函数的增长特点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15分钟)以一个实际问题为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函数模型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例如,假设一个旅游公司在地开展了一项旅游活动,目标是每个月增加100名游客,学生应该思考如何建立一个适合这种情况的增长函数模型。
2.线性函数的教学(30分钟)2.1 线性函数的定义和特点:线性函数是自变量的一次函数,通常表示为 y = kx + b,其中 k 和 b 是常数。
讲解线性函数的特点,如斜率和截距的含义。
2.2线性函数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判断何时可以应用线性函数模型,并举例说明如何建立和使用线性函数模型。
3.指数函数的教学(30分钟)3.1指数函数的定义和特点:指数函数是以常数为底数,自变量为指数的函数,通常表示为y=a^x,其中a>0,且a≠1、讲解指数函数的特点和增长规律。
3.2指数函数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判断何时可以应用指数函数模型,并举例说明如何建立和使用指数函数模型。
4.对数函数的教学(30分钟)4.1 对数函数的定义和特点: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通常表示为 y = logₐ(x),其中 a > 0,且a ≠ 1、讲解对数函数的特点和增长规律。
4.2对数函数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判断何时可以应用对数函数模型,并举例说明如何建立和使用对数函数模型。
5.幂函数的教学(30分钟)5.1幂函数的定义和特点:幂函数是自变量为底数,指数为常数的函数,通常表示为y=x^a,其中a是常数。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台州市第一中学蒋茵一、教学内容与内容解析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是必修1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的重要内容 .它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间的增长差异,并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对于函数增长的比较分为三个层次:(1)以实例为载体让学生切实感受不同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2)米用图、表两种方法比较三个函数(y =x2,y = 2,y = log x )的增长差异;(3)将结2论推广到一般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间的增长差异其中(1)为第一课时的内容,(2)、( 3)为第二课时的内容•学生在本节内容学习之前,已经有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的相关知识,在这里进一步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在应用函数模型的过程中,体验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等函数模型在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时各自的特点与差异,同时将感受到的这种差异应用在后续的函数模型实例中二、教学目标与目标解析1. 教学目标:(1) 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函数图像及数据表格,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间的增长差异.(2) 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3) 恰当运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式、图象、表格) ,并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 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教学目标解析:目标(1)、( 2)是教学的重点,落实好目标(1) . ( 2)是实现教学目标(3)、( 4)的前提与保证•落实目标(1)、( 2)的过程中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让学生在不断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弄清几个函数间的增长差异,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目标(4).目标(3)要求“恰当运用”对于学生初学时是不易达到的目标,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合作完成•另外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就可以在不同的范围观察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幕函数的增长羌异.还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诊断1 :本课中,学生对指数爆炸的认识缺乏一定的基础,本课先让学生利用表格读表,并在分析表格的过程中发现要分析增加量,通过数据对指数爆炸有了一种感性认识,再结合图像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自我完善•诊断2:在公司奖励模型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材中对判断模型二=log +1y ? x 是否满足约束条+ <件log x 1 0.25x是采用了“构造函数的思想方法",我认为就高一年级学生而言,这种处理方法7在?I解上会有困难,匡以宜采畀两种方法进行求解:方法一,利用数形结合,学生能很直观地感受y 0.25x在图像y log? x 1的上方;有此基础后,再讲解方法二,即“构造函数的思想方法” 通过板书详细分析这一过程,帮助学生对“构造函数的思想方法”留下一个美好又深刻的第一印象.诊断3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为教材中的例1、例2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障课堂的连续性,设计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境”、“公司奖励情境”,可将例题的题意较好地表达出来,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诊断4 :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因更多地关注解决数学计算问题而忽略数学思想的提炼,这个教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四、教学支持条件1 .在进行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教学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概念、表示法及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的相关知识,这些内容是学生分析不同函数增长差异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学时应予以充分注意,引导学生多进行归纳与概括•2 .为了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反思学习内容,体会新学知识的要点,教学中需要用函数表格、图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所以ppt和几何画板是重要的支持条件•教学时充分注意这一条件不仅可以加强几何直观,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学生思考,而且可以对实际问题中的数据不加“修饰”地进行分析.五、教学设计过程:1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增长的话题比比皆是,而我们学过的函数中有没有呈增长态势发展的呢?如果都是增长型函数,那么它们增长的态势是否都一样呢?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比较自然地引导学生给出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同时开门见山,直击主题“增长”师生活动:教师提问,自然引出课题•,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教师点评并板书课题:儿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2•组织引导合作探究同学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以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将来你们中的一些也可能会办公司做老板•现在给大家一个模拟的投资情境 .案例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方案二:第一天回报 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 10元; 方案三:第一天回报 0.4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问题2]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选择投资方案的依据是什么?请用数学语言呈现你的理由设计意图:提此问题让学生先选择好解题的依据,是每天回报量还是累计回报量?还让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是函数关系•师生活动:(1)教师提问,通过学生讨论,具体计算后让学生说说自己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选择投资方案 的依据是什么?用怎样的方式表达数量关系 ?区别:解析式较抽象,图表较直观・学生 1:选择累计回报量 ,用函数解析式表达数量关系; 学生 2:选择累计回报量 ,直接用函数图像表达数量关系; 学生3:选择每天回报量,先写出函数解析式再用列表的方式表达 (2) 可以先看每天回报量;另外 ,用解析式、表格及图像三种方式表达数量关系均可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指出:选择投资方案的依据是累计回报量,但为了看累计回报量,,但表达的同吋有所设计意图:开始切入主题,通过引导使学生体会到表格中每一列数据增长的速度是不同的学生关注增加量,列出增加量,引出表2,同吋也为累计回报量与每天回报量之间的关系埋下伏笔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3)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并利用计算器得出: 1 •函数解析式;2•每天回报表;3•结论X 天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v=40•卩\ 10\*V=O.4X2X1140 10 0.440 20 0.8 3 40 30 1.6 440 40 3.2 耳40 50 6.4 640 60 12.840 70 25.6 8 40 80 51.2 9 40 90 102.4 1040100204.8• • • • ■ • • • •30 40300214^48364[问题3 ]每天回报表(表1 )中“,”从每天的回报量看: 第1 ~ 3天,方案一最多; 第4天,方案一和方案二最多 第5~8天,方案二最多; 第9天以后,方案三最多•部分仍是方案三最大吗?,从而使 ,进而表1(1) 学生思考并回答:我发现到第9天的时候,方案三最多,那么只要方案三数据的增长最快或者说增加量最多,即可解决这一问题•(2) 教师适时给出表2 ,师生共同补充完整表格,让学生初步体会各种函数增长的差异・表2[问题4]你能根据表2中增加量的数据,概括岀这几种常见函数的增长特点吗?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增加量,感受增长差异,尤其是对“指数爆炸”含义的理解;在与学生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函数列表法的优点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加以完善.几种常见函数的增长特点:常数函数没有增长,一次函数匀速增长,指数函数爆炸增长.[问题5]通过表格比较了每天回报量的大小,得出相应结论,但这一案例解决完整了吗?设计意图:虽然本节课的主题是研究“增长”,但必须要回归问题本身,选择一个最佳的投资方案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幻灯片快速给出累计回报表(表3 ),学生根据表3得出相应结论・系乍十问扌良衣刚IU x;\衣«1234567H9IO 1 1_ 1 40HU1202<M> 2 402K<»53“440IO Jo loo 2 Ki 2 HU3f»o45055<»MAI0.4 1.2 2.H<>I 2.425.25<>.H102204.4"9・2HI H.8从若干天累计冋扌艮量看:扌殳说— 6疋.应•送t扌奔方案;•投资7夭,应选择方案一豉方案二; 扌殳资X ~ 1()夭.应选择方耒= 扌殳资11疋(含11夭)> 应选扌幸右聚三[问题6 ]通过列表法己经得出案例的结论及对常见函数增长特点的初步体会,能否通过图像法来进一步认识?请大家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说明结论与增长特点?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要体会几类不同函数的增长差异•让学生自己去概括总结出从图像上直观体会到的增长特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作为一种完整的小结•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遵循列表、描点、连线画图三步骤,以及对函数定义域的关注,从中还能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解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师生活动:(1)学生画图,教师纠错得出(图1): 1.函数图像为什么是孤立点?(定义域为N)2 •为什么用光滑的虚线连接?(方便看增长趋势)(2)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连接孤立的点学生1通过图像得出案例结论:学生2通过图像用不同的语言概括增长特点:常数函数保持不变,一次函数直线上升,指数函数指数爆炸.过渡语:现在你已经建好了公司,公司寻求回报,你的员工也要寻求回报•为了激励员工你需要对他们实行奖励,你制定了这样一个公司奖励模型・公司奖励模型问题你的公司为了实现1000万元利润的目标,准备制定一个激励销售部门的奖励方案: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吋,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 (单位:万元)随销售利润X (单位:万元)也增加而埋加,但睾金不超电5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现有三个奖励模型:y 0.25Xy l°g7X 1 y 1.002X.其中哪个模型能符合公司的要求?[问题7]大家认真审题,能否用数学符号语言将公司的要求(或条件)描述出来?设计意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审题,并将之数学化•在此更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个别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条件1: x [10,1000];条件2: y 5;条件—<y ;条件4:增函数.3:0.25[问题8 ]我们可以如何验证y 5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如何利用题目条件,从数和形两方而解决数学问题,既巩固应用前面学到的数学方法,又为下面问题的解决提供方向 ・= v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个别回答: 一= — = +一学生1:根崩条件4:增函数;只需验证当x 1000时,y 5即可,通过计算发现:X' y 1.002 都不锋,<y 通过图像直观观察得由一・[问题9 ]如何验证log 仝10.25X?7上去,并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构造函数的思想方法0.25x学生2log 7 x 1 符合.设计意图:在log? x 10.25x 的验证过程中,始终不脱离本课主题,回归到函数的“增长特征”(1)学生1 :将图像放大后观察函数y =log7 x +1与y」).25x的图像,发现在x e[10,1000]都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个别回答,教师适时提问:满足・(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2加以补充.学生2:只需将X =10代入计算,是符合条件的;再结合图像发现直线的增长比对数函数快,对数函数增长较为平缓.所以xe [10,1000]都满足・令yi =0・25x, y =2 log?= = X当x 10 时w 0.25 10yi y2 1.5 log? 10给合图⑵(3) 教师根据以上学生回答板书方法一:数形结合法x [10,1000]恒成立并通过儿何画板动画演示BC=y y的变化情况,1 2引导学生构造函数・€(4) 学生三回答,教师继续板书方法二:构造函数法由图⑶得F (电0.25冬log? x 1 在x+[1^,1000]上令F(x) 0.25x=log x^1,x [W,100(^单调递增.所以F(x) F( 1 0 ,)即log x 1 0.25x 对7x [10,1000]恒成立图33 •总结反思归纳提升[问题1 0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你对本节课作一总结•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本节内容•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帮助总结以下内容:(1) 知识:对函数的性质有了解:我们体会到同是增长型函数,但其增长差异却很大::常数函数没有增长,一次函数直线上升,指数函数爆炸增长,对数函数平缓增长•(2) 方法:建模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构造函数思想等等.六、目标检测设计1.教科书P98,练习1、2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函数增长特征这一知识点2•探究题:请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从图、表两方面对函数 =2X =x 2 y = | %2 的增长差异进行比较•设计意图::引出下一课时内容,为下面研究一般指数、对数、幕函数的增长差异奠定了探究的方向•七、教学体会与反思(1)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应该从创设问题情景开始,本设计的情境创设比较成功 •“日常生活中, 增长的话题比比皆是,而我们学过的函数中有没有呈增长态势发展的呢?如果都是增长型函数,那 么它们增长的态势是否都一样呢? ”短短几句话,不但交代了本课的研究主题,而且比较自然地引 导学生引出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开门见山,直击“增长” .实际教学中大多以真实的或虚拟的“生活化”材料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如用教材章头图中的兔子问题或其它情景作 为素材,以迎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增长学生的应用意识”,注重“数学教育应该与现 实生活密切联系”这一现代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两个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体会几类不 同类型的函数增长的差异,执教教师就地取材,将书本中的例1为素材得到了一个虚拟的“生活化” 材料,教学过程中不但自然地出示了例1,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为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和证明提供了基础 (2)问题的解决围绕着“弄清问题拟定计划一实现计划一回顾”进行教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例题教学中既有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又有动脑思考和数学思维活动•例1的教 从函数表达的三种不同形式入手,建立函数模型,让学生经历从解析式到表格、图象的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图表的直观,解析式的抽象 •在求累计回报量时,由于学生不会求等比数列的和,选取对函数模型列表计算作出判断和选择,处理有详有略,让学生体会到耳常藝函数、一次函数与指 数型函数的增长差异 •例2中在判断是否满足“约束条件log 7x 1 0.25x”时,考虑到教课书上介绍 的构造函数法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教师先用利用数形结合,学生能很直观地感受y 0.25 在图像 y log 7x 1“累计回报量'学过程中,抓隹关键词“回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回报, 让学生辨别 “每天回报量”x的上方,有此基础后,再讲解方法二,即“构造函数法” ,通过板书详细分析求解过程,帮助学生对“构造函数法”的理解,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整个例2教学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完整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商讨之处:(1) 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中两个例题,要适当进行拓展延伸,不仅巩固新知,而且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如果对例2进行拓展延伸,效果更佳.女口:为了实现1000万元利润的目标,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时,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单位:万元)随着销售利润x(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要求如下:10万〜50万,奖金不超过2万;50万〜200万,奖金不超过4万;200万〜1000万,奖金不超过20万•请选择适当的函数模型,用图象表达你的设计方案•(四人团队合作完成)(2) 更加重视与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例如,原设计中[案例]的列表画图过程,教师可事前设计好两张表格 (日回报表和累计回报表)及坐标系,在课堂上由学生两人小组合作完成,再让学生分析表格和图像有哪些区别,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整个课堂学效率・性,更直观地体会到三个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案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案不同的增长函数模型可以涵盖各种实际问题和数学概念。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函数模型以及它们的教学案例。
一、线性函数模型线性函数模型是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增长模型之一、在这个模型中,函数的增长率是恒定的,即每单位自变量增加都会导致固定的因变量增加。
这种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例如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案例:以匀速直线运动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一个滚动的球,并记录下球滚动的时间和球滚动的距离。
通过分析数据,学生可以发现球滚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即球滚动的距离是时间的线性函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公式来表示这种线性关系,并使用此关系预测未来的球滚动距离。
二、指数函数模型指数函数模型中,增长率是以指数的形式增加或减少的。
这种模型适用于许多和复利相关的问题,如存款利息、细菌繁殖等。
教学案例:以细菌繁殖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初始细菌数量,并告诉他们每小时细菌数量翻倍。
学生可以使用指数函数模型来表示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增长。
他们可以计算出不同时间点的细菌数量,并观察到数量的指数增长。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可以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概念,并应用这个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对数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与指数函数模型相反,其增长率是逐渐减少的。
这种模型适用于许多与收益递减相关的问题,如广告效果的衰减、物种灭绝等。
教学案例:以广告效果的衰减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则广告的点击次数随时间的变化。
学生可以发现广告的点击次数一开始会快速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速度逐渐减慢。
通过绘制折线图并使用对数函数模型来拟合数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数函数模型的特点,并预测广告点击数的未来情况。
四、多项式函数模型多项式函数模型是基于多项式函数的增长模型,适用于许多实际问题,如多项式曲线拟合、物体的轨迹等。
教学案例:以轨迹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投掷物体的轨迹,并记录下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信息。
学生可以通过数据拟合一条多项式曲线来表示物体的轨迹,并通过这个模型来预测物体下一步的位置。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教案
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常见函数的增长特征。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并比较不同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数据对比,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增长特征。
不同函数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及比较。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函数模型。
理解指数函数爆炸式增长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增长现象,如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细菌繁殖等。
提问学生这些增长现象可以用哪些数学函数来描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几种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2、知识讲解一次函数模型:形如 y = kx + b(k、b 为常数,k ≠ 0)的函数,其增长特点是直线式增长,增长速度保持不变。
举例:某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每月的产量与生产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次函数表示。
二次函数模型:形如 y = ax²+ bx + c(a、b、c 为常数,a ≠ 0)的函数,其增长特点是先增后减或先减后增,存在对称轴。
举例: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销售额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表示。
指数函数模型:形如 y = a^x(a > 0 且a ≠ 1)的函数,其增长特点是爆炸式增长,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举例:某城市的人口增长情况可以用指数函数表示。
对数函数模型:形如 y =logₐx(a > 0 且a ≠ 1)的函数,其增长特点是增长速度逐渐变慢。
举例:某种药物在人体内的浓度变化可以用对数函数表示。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二课时)教学反思参赛编号:24学校:云南昌宁第一中学姓名:韩云凤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第二课时)教学反思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
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还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发展和成长的核心因素。
在教学后进行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形成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的反思如下:一、思不足。
上完了课,坐下来回想,有很多地方不满意,也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更有许多地方需要学习。
1、刚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有点紧张,所以讲话速度快了,可能不专心的同学就会听不懂。
后来虽然及时发现,把速度压下来了,可是,还是应该学会任何时候都保持平和的心态;2、课件制作的时候,字体颜色偏浅了,在我自己的电脑上看得很清楚但是拿到大屏幕上,有些地方对于学生来说看不清了,这也说明我考虑的不周到;3、在备课的时候,准备在几何画板上演示三种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使分析更直观,但是因为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时间太多,发现时间不够,所以没有演示,这样可能会使得到结论的说服力就不是那么强。
也失去了一些趣味性。
这证明,作为年轻老师的我,需要增强课堂的把控能力,在备课时也要尽量宏观考虑,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想要的教学效果;4、在讲解5个思考的时候,语言不够精炼,有些地方重复太多,有些地方表述又不到位。
并且既然给学生小组讨论了,那么应该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展示他们自学和交流的结果,根据展示的情况进行精讲,而不是我一个一个的又讲,没有做到“以学定教”,这样也可能会浪费了宝贵的时间;5、师生的交往互动没有达到很好的状态,虽然很多问题,学生愿意一起回答但是却不太愿意自己站起来回答,特别是抢答题时,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我想是因为我的亲和力不够,而且引导还不到位;6、最后的“当堂检测”的第四题的第二个问,有很多同学没有写出来,本来应该讲评一下,但是时间到了,所以没有强调。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教案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是必修1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中的内容,本节课内容相对较多,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从实际问题出发能构建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在教学中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学会利用图像会比较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增长趋势的方法;并从中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和对数增长的含义。
一、引入与引言(1)“澳大利亚的兔子”(2)函数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常需要不同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涉及到函数的应用问题.所谓“模型”,通俗的解释就是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类型,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用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那么,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我们怎样选择一个恰当的模型来刻画它呢?二、例题讲解:例1 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方案三:第一天回报0.4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
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思考:(1)设第x天所得的回报为y元,那么上述三种投资方案对应的函数模型分别是什么?(2)上述三个函数分别是什么类型的函数?其单调性如何?(3)这三个方案前11天所得的回报如下表,分析这些数据,你如何根据投资天数选择投资方案?(4)分析上述三个函数的图象,你对指数函数模型与线性函数模型的增长速度有何看法?你对“指数爆炸”的含义有何理解?(5)到第30天,三个方案所得的回报分别是多少元?例2 某公司为了实现1000万元利润的目标,准备制定一个激励销售人员的奖励方案: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时,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单位:万元)随销售利润x(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但奖金总数不超过5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
现有三个奖励模型:y=0.25x,y=log7x+1,y=1.002x其中哪个模型能符合公司的要求?思考:(1)根据问题要求,奖金数y应满足哪几个不等式?P107 习题3.2 A组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台州市第一中学蒋茵一、教学内容与内容解析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是必修1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的重要内容 .它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间的增长差异,并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对于函数增长的比较分为三个层次:(1)以实例为载体让学生切实感受不同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2)采用图、表两种方法比较三个函数(y = x:y = 2、,y=log X)的增长差异;(3)将结2论推广到一般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间的增长差异其中(1)为第一课时的内容,(2)、( 3)为第二课时的内容.学生在本节内容学习之前,己经有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的相关知识,在这里进一步研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在应用函数模型的过程中,体验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等函数模型在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时各自的特点与差异,同时将感受到的这种差异应用在后续的函数模型实例中二、教学目标与目标解析1.教学目标:(1)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函数图像及数据表格,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间的增长差异.(2)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3)恰当运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式、图象、表格),并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作用与价值,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目标解析:目标(1)、(2)是教学的重点,落实好目标(1)、(2)是实现教学目标(3)、(4)的前提与保证.落实目标(1)、(2)的过程中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并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串,让学生在不断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弄清几个函数间的增长差异,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目标(4).目标(3)要求“恰当运用”对于学生初学时是不易达到的目标,教学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合作完成.另外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就可以在不同的范围观察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幕函数的增长差异.还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诊断2:在公司奖励模型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教材中对判断模型二=log TV7X是否满足约束条+ <件log x 1 0.25x 是采用了 “构造函数的思想方法”,我认为就高一年级学生而言,这种处理方法在埋解上会有困难,质以宜采担两种方法进行求解:方法一,利用数形结合,学生能很直观地感受 ,并符合学生,这个教呢?如果都是增长型函数 ,那么它们增长的态势是否都一样呢?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比较自然地引导学生给出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 ,同时开门见山,直击主题“增长”,自然引出课题.诊断1 :本课中,学生对指数爆炸的认识缺乏一定的基础 ,本课先让学生利用表格读表 ,并在分析表格的过程中发现要分析增加量 ,通过数据对指数爆炸有了一种感性认识 ,再结合图像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自我完善・V 0.25x 在图像v log 7x 1的上方;有此基础后,再讲解方法二,即“构造函数的思想方法”通过板书详细分析这一过程 ,帮助学生对“构造函数的思想方法”留下一个美好又深刻的第一印象诊断3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为教材中的例1、 例2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障课堂的连续性,设计了 “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境”、“公司奖励情境”,可将例题的题意较好地表达出来 的认知规律.诊断4 :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因更多地关注解决数学计算问题而忽略数学思想的提炼 学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四、教学支持条件1・在进行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教学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概念、 表示法及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幕函数的相关知识 ,这些内容是学生分析不同函数增长差异的重要条件 时应予以充分注意,引导学生多进行归纳与概括2.为了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 反思学习内容,体会新学知识的要点,教学中需要用函数表格、图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所以ppt 和几何画板是重要的支持条件.教学时充分注意这一条件 不仅可以加强几何直观,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学生思考 ,而且可以对实际问题中的数据不加“修饰”地 进行分析.五、教学设计过程:1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增长的话题比比皆是,而我们学过的函数中有没有呈增长态势发展的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将来你们中的一些也可能会办公司,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教师点评并板书课题: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2 .组织引导合作探究同学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以后选择了自主创业 做老板.现在给大家一个模拟的投资情境案例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 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学生1:选择累计回报量,用函数解析式表达数量关系;学生2:选择累计回报量,直接用函数图像表达数量关系;学生3:选择每天回报量,先写出函数解析式再用列表的方式表达(2)可以先看每天回报量;另外 ,用解析式、表格及图像三种方式表达数量关系均可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 ,点评指出:选择投资方案的依据是累计回报量 ,但为了看累计回报量,,但表达的同时有所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 10元;方案三:第一天回报 0.4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 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问题2]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选择投资方案的依据是什么?请用数学语言呈现你的理由设计意图:提此问题让学生先选择好解题的依据 ,是每天回报量还是累计回报量?还让学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是函数关系.师生活动:(1)教师提问,通过学生讨论,具体计算后让学生说说自己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选择投资方案的依据是什么?用怎样的方式表达数量关系?区别:解析式较抽象,图表较直观・(3)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并利用计算器得出: 1.函数解析式;2.每天回报表;3•结论每天回报表,从而使,进而结论从每大的回报量看: 第1 ~ 3天,方案一最多;第4天,方案一和方案二最多 第5~8天,方案二最多;第9天以后,方案三最多.设计意图:开始切入主题,通过引导使学生体会到表格中每一列数据增长的速度是不同的学生关注增加量,列出增加量,引出表2,同时也为累计回报量与每天回报量之间的关系埋下伏笔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表1[问题3 ]每天回报表(表1 )中“部分仍是方案三最大吗?(1) 学生思考并回答:我发现到第9天的时候,方案三最多,那么只要方案三数据的增长最快或者 说增加量最多,即可解决这一问题.(2) 教师适时给出表2 ,师生共同补充完整表格,让学生初步体会各种函数增长的差异.X/天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V-4O . 增加量v=10x <F 增加量V-O.4X2xlSr 140100.4一40 0 20 10 0.80.4 340 0 30 10 1.60.8 4 40 0 40 10 3.2 _____ 1.6 5 40 0 50 10 6.4 3.2 6 40 0 60 10 12.8 6.4 fl* 40 0 -“ 10 25.6 12.8 8 40 0 80 10 51.2 25.6 9 40 0 90 10 102 4 51.2 io 40 0 1<X> 10204.8102.4• • • • • • • • • • • • • • • • • • • • • 304030010 214"4K364.X I (r3-41K2..表2[问题4]你能根据表2中增加量的数据 ,概括出这几种常见函数的增长特点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增加量,感受增长差异,尤其是对“指数爆炸”含义的理解;在与学生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函数列表法的优点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加以完善. 几种常见函数的增长特点:常数函数没有增长 ,一次函数匀速增长,指数函数爆炸增长. [问题5]通过表格比较了每天回报量的大小 ,得出相应结论,但这一案例解决完整了吗 ?设计意图:虽然本节课的主题是研究“增长”,但必须要回归问题本身,选择一个最佳的投资方案 师生活动:教师利用幻灯片快速给出累计回报表(表3),学生根据表3得出相应结论.系十十回那I表从若干天案[十陌9队量7看:孑殳资1 ~ 6夭.应选择方案一;4殳贵7天,应选择方案一或方案二;4殳资8 ~ 10天.应送择方案二;4殳帝1 1天(含11天),应选择方案三.[问题6 ]通过列表法己经得出案例的结论及对常见函数增长特点的初步体会,能否通过图像法来进一步认识?请大家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说明结论与增长特点?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要体会几类不同函数的增长差异.让学生自己去概括总结出从图像上直观体会到的增长特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作为一种完整的小结.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画图习惯,遵循列表、描点、连线画图三步骤,以及对函数定义域的关注,从中还能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解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师生活动:(1)学生画图,教师纠错得出(图1):1.函数图像为什么是孤立点?(定义域为N)2 .为什么用光滑的虚线连接?(方便看增长趋势)(2)教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连接孤立的点学生1通过图像得出案例结论:学生2通过图像用不同的语言概括增长特点:常数函数保持不变,一次函数直线上升,指数函数指数爆炸.过渡语:现在你已经建好了公司,公司寻求回报,你的员工也要寻求回报.为了激励员工你需要对他们实行奖励,你制定了这样一个公司奖励模型.公司奖励模型问题:你的公司为了实现1000万元利润的目标,准备制定一个激励销售部门的奖励方案: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时,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 (单位:万元)随销售利润X (单位:万元)麒增加而甦加,但笔金不超迳5万元,同时奖金不超过利润的25%.现有三个奖励模型:V 0.25X v"g’x 1 v 1.002X.其中哪个模型能符合公司的要求?[问题7]大家认真审题,能否用数学符号语言将公司的要求(或条件)描述出来?设计意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审题,并将之数学化.在此更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个别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条件1: x [10,1000];条件2: y 5;条件—gy ;条件4:增函数.3:0.25[问题8 ]我们可以如何验证y 5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如何利用题目条件,从数和形两方面解决数学问题,既巩固应用前面学到的数学方法,又为下面问题的解决提供方向 . =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个别回答:一=学生1:根噩条件4:增函数=只需蠢证当x 1000时,y 5即可,通过计算发现:v025x、V 1.002 都不q, ..y log7x 1 符合.学生2:通过图像直观观察得出一.[问题9 ]如何验证log丞1 0.25X?设计意图:在Iog7X 1 0.25x的验证过程中,始终不脱离本课主题,回归到函数的“增长特征” 上去,并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构造函数的思想方法.y=0.25x-log7X-1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个别回答,教师适时提问: ⑴ 学生1 :将图像放大后观察函数 y = log 7 x 与y =0.25x 的图像,发现在x €[10,1000]都 满足.(2)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2加以补充.学生2:只需将x =10代入计算,是符合条件的;再结合图像发现直线的增长比对数函数快 ,对数函数增长较为平缓.所以XE [10,1000]都满足.(3) 教师根据以上学生回答板书方法一:数形结合法 令 yi =0.25x, y = x+/y =0.25x2 log 7 1• /= =x = = + ‘ / y=log 7x+1当 x 10 时0.25 10 2.5, y 2 log? 10 10,_ = _ = J~- Jy 〔 y 2 1.5 log 710 log 7 343 log 7 100 0>+ W矛 ... r —…y …y y 给合图⑵得log 7 x 1 0.25x 对12ex [10,1000]恒成立图2并通过几何画板动画演示BC=V V 的变化情况,12引导学生检造函数_€(4)学生三回答,教师继续板书方法二:构造函数法由图⑶得 F ()Q 0.25^ log 7x1 在x +[1^),1000]上log x 1 0.25x 对7令 F(x) 0.25x = log x~1,x [TO,100(^单调递增.€所以 F( x) F( 1 0 ,)即x [10,1000]恒成立图33. 总结反思归纳提升[问题10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你对本节课作一总结 .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本节内容.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帮助总结以下内容:(1)知识:对函数的性质有了解:我们体会到同是增长型函数,但其增长差异却很大::常数函 数没有增长,一次函数直线上升,指数函数爆炸增长,对数函数平缓增长.(2) 方法:建模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构造函数思想等等.六、目标检测设计1.教科书P98,练习1、2 .“日常生活中,V 0.25在图像y log? x 1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函数增长特征这一知识点2.探究题:请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从图、表两方面对函数、/ = J、/ = Ice v y 匕,y x , y 29 x2的增长差异进行比较・设计意图::引出下一课时内容,为下面研究一般指数、对数、幕函数的增长差异奠定了探究的方向,七、教学体会与反思(1)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应该从创设问题情景开始,本设计的情境创设比较成功增长的话题比比皆是,而我们学过的函数中有没有呈增长态势发展的呢?如果都是增长型函数,那么它们增长的态势是否都一样呢?”短短几句话,不但交代了本课的研究主题,而且比较自然地引导学生引出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开门见山,直击“增长”.实际教学中大多以真实的或虚拟的“生活化”材料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如用教材章头图中的兔子问题或其它情景作为素材,以迎合“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增长学生的应用意识”,注重“数学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这一现代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两个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体会几类不同类型的函数增长的差异,执教教师就地取材,将书本中的例1为素材得到了一个虚拟的“生活化”材料,教学过程中不但自然地出示了例1,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为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和证明提供了基础 .(2)问题的解决围绕着“弄清问题一拟定计划一实现计划一回顾”进行教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例题教学中既有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又有动脑思考和数学思维活动•例1的教学过程中,抓隹关键词“回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回报,让学生辨别“每天回报量”、“累计回报量’:从函数表达的三种不同形式入手,建立函数模型,让学生经历从解析式到表格、图象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图表的直观,解析式的抽象.在求累计回报量时,由于学生不会求等比数列的和,选取对函数模型列表计算作出判断和选择,处理有详有略,让学生体会到R常数函数、一次函数与指数型函数的增长差异.例2中在判断是否满足“约束条件log7x 1 0.25x”时,考虑到教课书上介绍的构造函数法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教师先用利用数形结合,学生能很直观地感受的上方,有此基础后,再讲解方法二,即“构造函数法”详细分析求解过程, 帮助学生对“构造函数法”的理解,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整个例2教学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完整过程,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1)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中两个例题觉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如果对例,要适当进行拓展延伸,不仅巩固新知,而且让学生感2进行拓展延伸,效果更佳造”过程.商讨之处:如:为了实现1000万元利润的目标,在销售利润达到10万元时,按销售利润进行奖励,且奖金y(单位:万元)随着销售利润x(单位:万元)的增加而增加,要求如下:10万〜50万,奖金不超过2万;50万〜200万,奖金不超过4万;200万〜1000万,奖金不超过20万.请选择适当的函数模型,用图象表达你的设计方案.(四人团队合作完成)(2)更加重视与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例如,原设计中[案例]的列表画图过程,教师可事前设计好两张表格 (日回报表和累计回报表)及坐标系,在课堂上由学生两人小组合作完成,再让学生分析表格和图像有哪些区别,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3)更加重视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作用.例如,原设计中[案例]的图像分析过程,可利用几何画板动点演示三条曲线的增长快慢和Ay的变化情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直观地体会到三个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