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脾胃学说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课件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课件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
一、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的起源
胃生中 学与医 说脾养
—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
1.1 中医养生的起源
中医养生之道的理论溯源于两千年 西汉时《黄帝内经》,奠基于周秦时 期,历经数朝沧桑千载和历代医家、 道家、佛家、阴阳家、兵家和儒家等 荟萃于当时数家养生大师,将上工治 未病养生之涵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挖掘论证,渐至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中 医“治未病”独特的养生理论,至今 对我国卫生医疗、防疫、养生保健、 抗衰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医 学文化领域及全球卫生领域的一颗璀 璨明珠。
累及脾脏。此时通过补脾脏可调衡各脏阴阳之气,达到“气归于权衡”、“脏
气平和” 以有利于余脏腑病变的好转。正如李东垣所说:“其治肝、心、肺、 肾有余不足,或泻或补,惟脾胃之药为切”,“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 徐春圃亦有:“治病先顾脾胃”之说,皆如此言。 总之,脾胃在五脏中具有重要地位,无论外感病或是内伤杂病,脾胃生理功能 的正常与否决定全身各脏腑的生理、病理情况,其盛衰作为内因是发病与否的 关键因素,善治病者安脾脏可以调五脏、和气血。
前后、中午12点前后及晚上6点前后,这三个时间内人体的消化功能特别活
跃。所以经常有规律地定时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于胃肠的消化吸 收功能是大有裨益的。另外,由于老年人脾胃功能薄弱,也可少食多餐,
如《寿亲养老新书· 饮食调治》说:“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
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
4.2 饮食要定量
1.2.3 南、北方人体质不同及地域差 异而致病邪易感性及性质不同
就脾胃外感证而言南、北无 差别,皆因夏季炎热,天暑下迫, 雨水较多,地湿蒸腾,暑热极盛, 湿气较重,暑湿相搏,侵入人体 阻于气分,导致暑湿病、湿温病。 就里虚、里实证而言则体现了南、 北差异之处,也充分体现《内经》 中人与天地四时相应的理论。我 们地区多见脾胃阳虚、寒湿困脾 证。

【精品】脾胃学说

【精品】脾胃学说

【关键字】精品脾胃学说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脏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胃主受纳水谷,有“水谷之海”之称,是津液、宗气、糟粕所出之处,是气血的根源,又称“气血之海”;有津液气血才能灌溉五脏六腑而生荣卫,故又称“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但水谷入胃,其精微之气全靠脾的运化,故胃腑同属于脾脏。

脏腑学说中有关脾胃的论述内容丰富,是祖国医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一、理论探讨(一)脾胃学说源流梳理1、脾胃学说渊源于《内经》《内经》除对脾胃的解剖有粗略的记述外,对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疗均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脾胃学说的根底。

对脾胃病的病因作了多方面的论述:生理功能:《内经》对脾胃功能的论述散见于各篇,但从总体上肯定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在整体上强调脾胃是一个功能系统主肌肉与四肢,开窍于口,其荣在唇,在志为思,连结的经络为足太阴与足阳明;同时通过脾胃的气、味、声、畜等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具体图示如下:脾与胃分属一脏一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

《内经》论运化的过程,大略如下表:然而《内经》有些论述,看来较难理解,特别是与外界联系的部分。

在脏象学说中,的确有其牵强附会的地方,要逐步加以扬弃。

但《内经》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脾胃建立在脏腑经络系统中,这个观点已在医疗实践中反复证明确实行之有效。

人与自然界的联系,从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观点来看,也是合于辩证法的。

至于其中有不尽不实之处,则可以批判地继承。

《内经》论脾胃不止于此,但这是中医脾胃学说的根底。

病因方面,在六淫病因中特别突出风湿二邪伤脾而致病,如《素问·气交变大沦》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又如“湿伤脾,牌恶湿”,“湿胜则濡泄”,“诸湿肿满,皆属于睥”等;七情方面,特别突出“思伤脾”、“怒伤肝”致伤脾胃的病变;饮食方面,特别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甘伤脾”,“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

脾胃学说(课堂PPT)

脾胃学说(课堂PPT)
15
方剂:
半夏汤(秫米、半夏)——胃逆不和 不得眠主方 兰草汤(佩兰)——脾瘅(口甘)
16
• 综上所述,无论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还是诊 断、治疗与预防,
• 《黄帝内经》的论述都颇具规模, • 为脾胃学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中医学所谓的“脾胃”不仅仅是解剖学概念, • 更主要的是具有生理、病理功能的概念, • 是个多种功能的概念统一体。
热,烦心出黄。” • 《素问·热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
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 表明脾胃病证常可由其他经络、脏腑传变而来。
11
• 至于脾胃病证的发病机理,涉及到寒热虚实等各个方面
• 《素问·藏气法时》:“脾病者,身重善饥肉 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飨 泄食不化。”
• 腹满、飨泄、饮食不化为脾家虚实常见 之证。

12
• 《素问·调经论》:“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 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 《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脐以上皮热;胃中寒,则腹胀”
•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面热者,足阳明病”
13
(三)脾胃病的治疗 • 刺灸治疗 • 《素问·刺热篇》 • 治脾热病以“刺足太阴阳明”
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满。”
23
二、脾胃病证的八法应用
1.汗法——桂枝汤 麻黄汤 2.下法——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麻子仁丸 3.吐法——瓜蒂散 4.和法——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小半夏汤 5.温法——理中汤、四逆汤、大建中汤、苓桂术甘汤、黄 土汤、桃花汤 6.清法——白虎汤、竹叶石膏汤、茵陈蒿汤 7.消法——厚朴七物汤 8.补法——薯预丸、小建中汤、麦门冬汤

脾胃学说内涵与外延的认识

脾胃学说内涵与外延的认识

文章 编 号 :0 55 0 {0 6 0—0 20 10 59 20 )10 1—2
Un esa dn h n oain a d E tnin o pen so c e r a n ig Z eja g Prvn il d rtn igteCo n tt n xe so fS le -tma h Th oy Qin Da pn h i n o ica Hop t lo CM , o s ia f T
a d dv lp n. n e eo me t
Ke r s s le — t ma h t e r , p e n so c y tm ,o n t t n, x e so y wo d : p e n so c h o y s le t ma h s s e c n o a i e t n i n o
志 、 倦等 为脾 胃受 损 的 病 因 ; 病 机上 , 出“ 劳 在 指 阳道
所谓 脾 胃病 , 概 念应 有 狭 义和 广 义之 分 , 义 其 狭
实 、 道 虚” 说 明脾 病 多 虚 , 阴 , 胃病 多实 的病 机 特 点 ,
即指脏腑脾与 胃疾病 , 广义则 应包含参 与受纳 、 运 化 、 导 过 程 中 的多个 脏 腑 疾 病 , 传 即脾 胃系 统 疾 病 , 影 响到多个层 面 与功 能 。脾 胃系统 包含 了现 代 医学 的消 化 系统 , 时也 涉 及 内分 泌 、 液 、 同 血 泌尿 、 动 、 运 免疫 等系统 , 胃学 说 中 的脾 胃病 所 包 含 的概 念 应 脾 是广义 的范 畴 。 1 内涵 在此 基 础上 , 要讨 论脾 胃学说 的 内涵 与外 延 , 离 不 开脾 胃学 说 的发 展 史 , 胃学 说 是 伴 随 中 医药 学 脾 的发展而 发展 的。《 黄帝 内经 》 就提 出 了脾 胃系统 中 的概 念 ,素 问 ・六 节 脏象 论篇 》 出 :脾 、 、 《 提 “ 胃 大肠 、 小肠 、 三焦 、 仓廪 之本 , 日器 , 名 营之 居 也 , 化糟 粕 , 能 转 味 而入出 者 也 ” 指 明 了脾 胃系 统 是 参 与 运 化 、 , 传 导 过程 的器 官 。《 脉别 论篇 》 经 进一 步 讨论 脾 胃对饮 食 的转运 作 用 , 出 :饮 入 于 胃, 溢精 气 , 指 “ 游 上输 于 脾, 脾气 散 精 , 归 于 肺 , 调 水 道 , 输 膀 胱 , 精 上 通 下 水 四布 , 经并 行 , 这确 立 了脾 主 运 化 , 五 ” 胃主 受 纳 , 脾

教材脾胃学说

教材脾胃学说

第七章脾胃学说第一节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及其源流脾胃学说是中医学中起源较早、历代皆有发展、在中医学中地位颇为重要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一。

它奠基于内经》、难经》,两千余年来通过历代各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验证并不断总结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具有系统理论并能正确指导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学说。

该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李杲的代表作〈脾胃论》等的问世为标志。

一.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一)脾胃的解剖形态〈内经》缺乏脾胃解剖形态的记载,在〈难经》中有部分描述。

〈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胃重二斤二两,迂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⑴。

(二)脾胃的生理内经》、难经》中有关脾胃生理方面的论述,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1 •脾胃化生气血及运化水谷精微充养五脏、四肢、百骸之功能首先,《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廩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脾胃••…者,仓廩之本,营之居也,名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难经三十难》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指出脾胃的主要功能一是腐熟水谷,二是运化水谷;将水谷精微分别输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充养周身。

其次,《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其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其,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槽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

《黄帝内经》脾胃理论《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帝内经》脾胃理论,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解剖、生理、脉法、发病方面,研究《内经》对脾胃的认识,从而为现代临床找到理论依据。

脾胃学说是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脾与胃共居中焦,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素问五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

”所以脾胃为“后天之本”。

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古代先贤就对脾胃的正常功能及异常变化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对现代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胃的解剖结构的认识《灵枢肠胃》中指出“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灵枢平人绝谷》又进一步指出“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半五升而满”;“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

”可见,尽管当时的条件极为有限,古人对脾胃的基本认知仍起始于解剖实证,而并非一味地以象测藏。

这对当时逐步认清脾胃的诸多功能是很有帮助的。

2、对脾胃生理功能的认识《经脉别论》中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这是对脾胃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功能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阴阳五行学说中,脾胃属土,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胃主受纳水谷;脾主升清,胃主降浊;通过受纳、运化、升降,以化生气血津液而奉养周身,故称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素问痿论》说:“脾为胃行其津液”;《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

应用“脾胃学说”,养好后天之本

应用“脾胃学说”,养好后天之本

应用“脾胃学说”,养好后天之本作者:冯广泉来源:《科学养生》2015年第03期先生是一位48岁的壮汉,肌肉发达,身体一向不错。

这几年做出口小商品生意顺风顺水,每天忙忙碌碌,中午和晚上常常处于灯红酒绿的应酬中。

他十多年前就有胃病,近期更是胃疼得要命,吃了一阵子止疼药,开始还管用,现在不太管用了,没办法,只好去医院。

医生给做了胃透等物理检查后,觉得他是胃癌,建议家属领他到省城的大医院进一步诊治。

省肿瘤医院经过超声断层等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他已是胃癌晚期,医生责怪他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要他立即手术治疗。

家人背着他流眼泪……俗话说,“十人九胃”,可见胃病之广。

那么,如何避免胃受伤害,怎样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胃部疾患呢?笔者就此采访了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专科主任陈江教授。

作为医学博士的陈江教授,目前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脾胃病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中医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他从事中医内科临床二十余年,擅长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疾病、炎症性肠病及消化道肿瘤术后的调理。

据陈江教授介绍,在中医学里唯一被称为学说的,只有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奠基于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发展于汉代的《伤寒杂病论》,形成于金元时代,金元时的李杲写有专著《脾胃论》,充实于明清。

如今,脾胃理论在临床应用上涉及内、外、儿、妇产、皮肤、五官等科百余个病证。

中医脾胃学说是个多功能系统,脾胃在中医学里被称为“后天之本”,它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它的发病也十分广泛,中医有“脾旺不受邪”“内伤脾胃,百病乃生”之说。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人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所供给。

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

脾主运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原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

脾胃学说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十分重要的脏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胃主受纳水谷,有“水谷之海”之称,是津液、宗气、糟粕所出之处,是气血的根源,又称“气血之海”;有津液气血才能灌溉五脏六腑而生荣卫,故又称“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但水谷入胃,其精微之气全靠脾的运化,故胃腑同属于脾脏。

脏腑学说中有关脾胃的论述内容丰富,是祖国医学的重要遗产之一。

一、理论探讨(一)脾胃学说源流梳理1、脾胃学说渊源于《内经》《内经》除对脾胃的解剖有粗略的记述外,对于脾胃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证候诊断治疗均作了多方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

对脾胃病的病因作了多方面的论述:生理功能:《内经》对脾胃功能的论述散见于各篇,但从总体上肯定了脾胃在人体的重要性,在整体上强调脾胃是一个功能系统主肌肉与四肢,开窍于口,其荣在唇,在志为思,连结的经络为足太阴与足阳明;同时通过脾胃的气、味、声、畜等建立与外界的联系,具体图示如下:脾与胃分属一脏一腑,共营受纳与运化的功能。

《内经》论运化的过程,大略如下表: 脾胃然而《内经》有些论述,看来较难理解,特别是与外界联系的部分。

在脏象学说中,的确有其牵强附会的地方,要逐步加以扬弃。

但《内经》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脾胃建立在脏腑经络系统中,这个观点已在医疗实践中反复证明确实行之有效。

人与自然界的联系,从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观点来看,也是合于辩证法的。

至于其中有不尽不实之处,则可以批判地继承。

《内经》论脾胃不止于此,但这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基础。

病因方面,在六淫病因中特别突出风湿二邪伤脾而致病,如《素问·气交变大沦》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又如“湿伤脾,牌恶湿”,“湿胜则濡泄”,“诸湿肿满,皆属于睥”等;七情方面,特别突出“思伤脾”、“怒伤肝”致伤脾胃的病变;饮食方面,特别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甘伤脾”,“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

教材脾胃学说

教材脾胃学说

第七章脾胃学说第一节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及其源流脾胃学说是中医学中起源较早、历代皆有发展、在中医学中地位颇为重要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一。

它奠基于《内经》、《难经》,两千余年来通过历代各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验证并不断总结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具有系统理论并能正确指导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学说。

该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李杲的代表作《脾胃论》等的问世为标志。

一.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一)脾胃的解剖形态《内经》缺乏脾胃解剖形态的记载,在《难经》中有部分描述。

《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胃重二斤二两,迂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1]。

(二)脾胃的生理《内经》、《难经》中有关脾胃生理方面的论述,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1.脾胃化生气血及运化水谷精微充养五脏、四肢、百骸之功能首先,《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难经·三十难》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指出脾胃的主要功能一是腐熟水谷,二是运化水谷;将水谷精微分别输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充养周身。

其次,《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其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其,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槽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中国古代医书 脾胃论

中国古代医书 脾胃论

中国古代医书脾胃论.txt31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

[中医古籍] 朝代:金元年份:公元1249年[公元年起] 11249<目录><篇名>序属性: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八风之中,人之高者也;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谓水谷入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饮食不节而病者也;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肤筋脉,必从足始者也。

《内经》说百病皆由上中下三者,及论形气两虚,即不及天地之邪,乃知脾胃不足,为百病之始,有余不足,世医不能辨之者,盖已久矣。

往者,遭壬辰之变,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皆谓由伤寒而殁,后见明之辨内外伤及饮食劳倦伤一论,而后知世医之误。

学术不明,误人乃如此,可不大哀耶!明之既着论矣,且惧俗蔽不可以猝悟也,故又着《脾胃论》叮咛之。

上发二书之微,下祛千载之惑,此书果行,壬辰药祸,当无从而作。

仁人之言,其意博哉!\x己酉七月望日遗山元好问序\x<目录>卷上<篇名>脾胃虚实传变论属性:《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

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九窍者,五脏主之。

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

《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

《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ppt课件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ppt课件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的研究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
1
一、从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谈起
胃生中 学与医 说脾养
—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
2
1.1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之道的理论溯源于两千年
西汉时《黄帝内经》,奠基于周秦时
期,历经数朝沧桑千载和历代医家、
道家、佛家、阴阳家、兵家和儒家等
荟萃于当时数家养生大师,将上工治
中医养生与脾胃学说
8
李中梓与《医宗必读》
③.气机之枢
《素问·六微旨大论》日:“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指五脏六腑、五体七窍、
四肢百骸、经络的生理活动以及气血精津的生成、输布、排泄皆赖气的推动
作用。同时气机的条达通畅亦赖脏腑、气血生理活动的协调运行。气机的升
降出入为生理活动运行的具体体现,故气机运行的趋势、平衡与全身各脏腑
其一,《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李东垣《脾胃论》“气或乖 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以此为基础,东汉张仲景明确提出“四季 脾旺不受邪”,“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并重点探讨了以脾阳虚为 主的太阴病,制定一系列调治脾的有效方药,如小建中汤、理中汤。至金·李东垣 有“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之说,论 述了正常的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变化不会伤及五脏六腑,只有六 气非时而至,或过而不至,侵袭机体后才会伤人致病,但若形气虚弱,则易招致 外邪,使外邪乘虚入侵而得病,盖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反之,若“正气 存内”,即使猝然遇急风暴雨,因中脾医养胃生元与脾气胃不学虚说 ,抗病力强,外来之邪亦不1能0 独
《难经·四难》有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
脾胃为枢,运转四周脏气以共同维持呼吸的吐故纳新活动,可见人体五脏结

脾胃学说及其临床纲要

脾胃学说及其临床纲要

脾胃学说及其临床纲要
脾胃学说是古代中国医学重要的病理论,它认为脾胃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器官,脾胃功能失调是许多疾病的主要原因。

该学说在中医及其他亚洲传统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根本原则。

脾胃学说的临床纲要主要包括:
1. 诊断:对脾胃功能失调的诊断,包括诊断思路、症状特征、辩证分析技巧等。

2. 疗法: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调节脾胃方法,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调整体内营养吸收。

3. 饮食药物:选择恰当的食物,搭配合理的药物,以促进消化吸收和调节脾胃功能。

4. 保健:定期做好调节脾胃的保健,强化调节脾胃的能力,保持脾胃健康状态。

试谈中医脾胃学说的对立统一

试谈中医脾胃学说的对立统一
在病理上 , 脾升与 胃降常常互相影响。脾不升清 , 不仅可见 眩晕疲劳 、 形瘦肢倦 等脾虚气弱之证, 而且会影响 胃的降浊 功 能, 出现脘 闷、 纳呆 、 嗳气 、 呕吐等 胃气不 降之证。若胃失 和降 , 则不仅可见 胃的脘胀痛 、 恶心呕吐等症 , 亦导致脾 的 升清功能异常 , 出现腹胀便溏 , 脱肛等症 。即所谓《 素问 ・ 阴 阳应象 大论 》 : 清气在 下 , 生餮泄 , 云 “ 则 浊气 在上 , 生慎 则 胀 ”“ ,浊气在 阳, 乱于胸中 , 则慎胀 闭塞 , 大》 。 (脾 )
中国中医药咨讯

21 年 6 00 月上 第 2 第 1 期 卷 l
Jn ue 2 O 01 V0. 1 2 N .l o1
23 ・ 8
Ju n l f iaTrdt n lC ieeMe iieIfr to o ra n a io a hn s dcn nomain o Ch i
医藏象理论 中占有重要地位 , 是人体的重要脏腑 , 同居于 中 州, 在五行属土。早在《 问・ 阴阳明论 》 素 太 有如下记载 :脾 “
与 胃以膜相连” ,说 明了脾与 胃是两个不 同的脏器实体 , 并
受纳、 吸收及精微之输布 , 二者“ 表里温和 , 水谷易于腐 熟 ,
运化精微 , 灌溉诸经 ”《 (济生方 ・ 胃虚实论 》 。“ 脾 ) 胃中之元
脾主消磨 , 故能纳不能化者 , 责之于脾虚 。” 若过食伤 胃, 则 能化纳 , 易饥 而纳呆 ; 劳倦 伤脾 , 若 则能纳难 化 , 多食 而难
消 ; 胃俱虚 , 脾 则纳运皆弱 , 少食而不饥。因此 , 观察纳与化 之功能是否失调 , 为临床诊查脾 胃疾病 之重要环节 , 调整纳
络之根 ”“ 、后天之本” 对于人体 的生命 活动 , 系至大。 。 关 在 《 内经 》 理论 的基础上 , 南宋医学名家李东垣结合 自己丰富

脾胃古代

脾胃古代
从五脏之气机升降运动而言,肾水赖下行心火之温而上行,心火 赖肾水上行之养而下行。升降之枢转,正在中焦脾胃。若中焦脾胃功 能失常,纵心肾无病,升降也必然发生障碍。
阴火说(二)
阳火——气盛邪实拂郁而化之“火”,即“气有余便是火’。 阴火——脾胃弱虚,元气不足,无以运行,升降否塞,气机郁滞 而化之“火”。此火之生正是因脾胃枢转失调,心肾上下升降关系失常 所致。
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为君药。配伍 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当归养血和营,协黄芪、人参以 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者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少以升麻、 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药;炙甘草调和 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使气虚者补之,气陷者升之,气虚发热 者,得此甘温益气而除之,元气内充,清阳得升,则诸证自愈。
《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昧,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2.情志所伤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 《灵枢·本神》:“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 乱,四肢不举,毛悴色 夭死于春。“ 3.外邪所伤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太阴之胜...火 气内郁...胃满...少腹满...善注泄...“
李东垣发展脾胃学说创立补土学派
李杲(1180-1251年),字明之,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今 河北正定)人。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兰室 秘藏》、《医学发明》等。
李杲为金代著名医家,创立脾胃内伤学说,善用温补 方法以调理脾胃,后世将以他为代表的学术流派称之为补 土派。
《脾胃论》全书3卷,载医论36篇,方论63篇。
治疗原则:

脾胃学说源流浅探_张津玮

脾胃学说源流浅探_张津玮

想延年益寿,需补元气和健脾胃,需合理饮食以及科学补充营养,注意人体自身免疫力、抗拒病邪力以及机体物质基础的强化等方面的内容。

比如在四季饮食中春季应祛阴寒达到助阳的目的;夏季应注重祛暑达到醒脾的目的;秋季应养阴且多食酸;冬季则应多滋补以固元阳。

③加强运动,强化健康动力。

在疾病的预防、康复以及治疗过程中,体能锻炼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历代医学家对于增强运动健体这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很多的观点,比如华佗所提出的五禽戏、孙思邈所提出的导引法以及葛洪所提出的调气法。

这些思想一直到现在仍旧被人们广泛应用。

而这些运动健体思想和方法也提供了更多的健身方式,便于增强机体的身体素质,同时对于药物治疗还具有辅助功效。

在进行体能锻炼的过程中,对患者采取一般的运动疗法:要求患者进行简单肢体活动,将原有体力有效恢复,保证患者因为长时间卧床而保持废用状态的肌肉以及关节可以获得有效康复。

最终通过主动运动,将患者的耐力有效提高,保证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效增强。

除此之外,要求患者进行被动运动以及按摩等,将自身体力有效增强,促进疾病的恢复。

在合理饮食方面,需要因人、因时以及因地而异。

因人进食:针对体质阴者,应该进食偏温热的食物。

针对体质阳者,需要选择偏甘凉食物进行治疗。

对于小儿,即使生机旺盛,但是因为脏腑娇嫩,因此禁止多进食肥腻厚味食物。

对于中年人,血气较为旺盛,并且因为工作劳累,需要承受家庭负担,对此在进食过程中需要荤素均有,保证营养均衡。

对于老年人,自身器官处于衰退症状,气血运行过程中也极为缓慢,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

因地进食主要指的是对当地的环境特点进行分析以有效确定饮食类型。

因时进食主要指的是需要对气候时令特点进行分析,保证饮食适宜。

参考文献:[1]倪红梅,何裕民,沈红艺,等.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8):750-751[2]宋敏,李泽佳,刘彦宏,等.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现代医学的贡献[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2970-2972[3]张丽艳,梁茂新,鞠宝兆,等.论中医“治未病”的文化内涵[J].吉林中医药,2013,33(9):869-871[4]腰向颖,钱彦方.中医“治未病”之我见[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2): 1512-1514编辑:段苏婷编号:ER-14110302(修回:2015-07-04)脾胃学说源流浅探A review on the theory of Pi and Wei张津玮李永成*(指导)(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150)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5)19-0049-02【摘要】“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学说浅谈

脾胃学说浅谈

脾胃学说浅谈关键词脾胃病阐明先辈提出的理论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脾”《黄帝内经》的论述为脾胃学说打下理论基础。

张仲景继承《内经》思想在《金匮药略》中强调“四季脾胃不受邪”并用燮理阴阳之法用小建中、黄芪建中汤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而开健脾胃以养四旁的治疗方法。

就此二方其疗里急治脘腹疼痛效佳。

对诸不足以养四旁治虚疗损则其力较逊。

其优点是同一方中阴阳相合营卫相谐脾胃双调其不足则未突出气机升降。

金元李东垣在《内经》脾胃论述的基础上师承其师洁古老人“养胃气”的方法受“升降息气之孤危”的启发以重脾胃之气重升降创立补中益气升阳益胃等著名脾胃论奠定了基础。

东垣脾胃学说的核心是脾胃气虚脾胃的运动形成升降而且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气虚就会升降反作四旁失养劳损之内生也。

由于补中益气汤及其他几张补气升阳的姊妹方临床疗效好倍受后世推崇。

但东垣的脾胃学说重在脾气而且治法上也是以补气升阳为核心只是在大剂补气升阳之中加一点半夏以和胃药物而已。

所以东垣之治全在脾而且是全在于脾阳以升为主。

至清代脾胃论有了新的发展。

叶天士强调“内伤必取于东垣”同时鉴于东垣脾胃混称升降运动只主升而略于降只重气而略于阴又创甘濡润以降胃气这对脾胃学说又是一大推进使脾胃学说又前进一步。

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谈叶天士脾胃论时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阳湿土得阳始运阴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

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

再创有养胃阴之方药至此经叶天士的补充脾胃学说更加完善。

从华岫云对脾胃的精辟论述中可归纳出三对突出的特性:胃主纳脾主化;胃喜润脾喜燥;脾主升胃主降。

纳化脾胃之功能升降脾胃之运动形成燥湿脾胃之主要病邪。

三者关系极为密切。

它们互相影响是构成脾胃病的关键。

病邪性质不外寒热疾病的形成不外虚实两途纳食主胃运化属脾纳光化后纳食入胃胃不纳则升降反作食少胀痛呕恶以成不化则完谷不泄周身失养。

脾胃学说学习一得

脾胃学说学习一得

[ y r s P. ih oy F n t n E e t Ke wo d 】 i e r ; u c o ; f c We t i
在祖 国医学理论 中脾 胃学说是 其 中重 要组成 部分 ,早在
气 的 生理 功 能 。
《 内经 》 伤寒论 》等著作中均 有论述 ,南宋李东垣更是写 出 、《
编号 :E 10 02 修回:2 1.81 ) A.15 9 5( 0 00 .8
脾 胃 学 说 学 习 一 得
Gan r m i e e r i sfo P . i h o y W t
李秀琴 刘永 红
( 内蒙古呼和 浩特 市新城 区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0 1 ) 10 0 中图分类 号:1 5. 1 6 2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8 0( 0 1 60 7 2 6 47 6 2 1 )1—0 50


7. 6 .
C iia J u n l f hn s Me i n 0 1 VO . ) N 1 l c l o ra o C ie e dc e2 1 n i L( 3 O.6
1 _ 运 化 失 常 d,F 3正 常 。西 医 诊 断 : 甲状 腺 功 7 l / , T ,4 n /l T
p t o o ia h n i g ef c o n y d g s o n b op i nb t lo al eo h rs se u nb d sawh l . s d o i a l g c l a g n fe t t l i e t n a d a s r to u s l t t e y t msi h ma o y a o e Ba e n t s h c n o i a h n h

中医脾胃概论及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

中医脾胃概论及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

中医脾胃概论及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摘要】一般来说脾胃为人体生化之本,同样是人机体的枢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因病之渊数。

其可受到内伤、自病以及受病于其它脏腑,都能够导致其功能异常。

脾胃脏腑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其生理之间互有联系。

而近年来,脾胃病,即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与多发病,中医药治疗脾胃病有独特的优势,为居民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中医脾胃概论脾胃学说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330-01脾胃说在中医脏腑学说中非常的重要,目前已被我国医学所重视。

有关脾胃的论述,《内经》、《难经》、《金暖》、《伤寒》等书都有着大篇幅的记载。

文章将以中医脾胃概论及脾胃学说的临床应用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探究,相关内容如下所述。

1.脾胃概论1.1脾人的脾位在腹腔上方,横隔的下端,在左季肋一下的位置,紧邻胃的左侧,外形与马蹄相近。

通常脾胃之间仅以隔膜相连。

中医脏象学说里面有云“脾”的解剖单位与当代解剖学里面的胰相近,不过脾的生理功能又与胰存在较大的差异。

脾主要的功能为生血统血,生血,指的就是脾有生血的能力;而统血,指的则是脾有一定统摄血液以及影响血液在脉内运行的功能。

而且脾还可以利用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气血,从而疏通身体的经络。

现阶段我们对脾本质的研究主要针对脾虚诸证方面,近年来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脾运化的生理功能和胃肠的运动有一定的联系。

而脾虚诸症则存在于上述功能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实践结果显示,脾的作用和机体免疫力也存在较大的联系,而脾虚证就是人体内细胞因子活性下降,免疫调节能力异常所致,而且脾虚证也体现为胃肠道部分免疫力紊乱。

目前一些研究发现,脾与红细胞的免疫力存在一定的联系。

经对脾虚证微循环以及血液流变学的观察我们得知,脾和微循环的调节能力以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有联系。

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中医学中的脾,就是一个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功能性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脾胃学说第一节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及其源流脾胃学说是中医学中起源较早、历代皆有发展、在中医学中地位颇为重要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一。

它奠基于《内经》、《难经》,两千余年来通过历代各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验证并不断总结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具有系统理论并能正确指导临床实践的一个重要学说。

该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李杲的代表作《脾胃论》等的问世为标志。

一.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一)脾胃的解剖形态《内经》缺乏脾胃解剖形态的记载,在《难经》中有部分描述。

《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胃重二斤二两,迂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1]。

(二)脾胃的生理《内经》、《难经》中有关脾胃生理方面的论述,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1.脾胃化生气血及运化水谷精微充养五脏、四肢、百骸之功能首先,《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曰:“脾胃……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日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难经·三十难》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指出脾胃的主要功能一是腐熟水谷,二是运化水谷;将水谷精微分别输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充养周身。

其次,《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其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其,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槽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明言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皆来源于脾胃。

总之,《内经》、《难经》明确指出了脾胃有化生气血及运化水谷精微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能。

后人据此总结为:脾为后天之本。

2.脾胃的关系及与五脏、五官、五体、五志、五神的整体相关性《内经》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2],明确指出脾与胃的表里关系,基于这一生理关系,《难经·三十五难》又曰:“胃者,脾之府”。

而脾胃在五脏中的地位,《内经》更是明言:“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2]。

并明确指出脾胃的重要作用:“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3],以及“胃者,五脏之本也”[2]。

至于脾胃与五官、五体、五志、五神等的关系,《内经》所论更是明晰:“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脾应肉”[3]、“口为脾窍”[3]、“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1]、“口唇者,脾之官也”[3],以及“脾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3]、“咽主地气”[2]、“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2]、“脾生肉”[2]、“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2]、在神乃为“脾藏意”[2]。

至于脾的性质,《内经》所谓:“中央生湿,湿生土……其性兼静,其德为濡,其用为化”[2],此即后世“坤静之德、乾健之运”之端倪。

总之,《内经》《难经》对脾胃论述颇多,无论是脾胃在人体所寄居的位置、性质、阴阳属性,还是脾胃在人体的功能、作用、分工以及与相关组织器官的联系等等,均作了颇为全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

(三)脾胃的病因病理1.脾胃病病因首先,《内经》指出造成脾胃病的主要因素是情志不遂,以及饮食不节等。

经曰:“思伤脾”[2],以及“饮食自倍,肠胃乃伤”[2]。

其次,指出饥饿劳役,脾胃虚损也会导致各种疾病。

如《灵枢·五味篇》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而《灵枢·本神》曰:“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各种疾病由此而发。

2.脾胃病病理《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身重……虚则腹满,肠鸣,飨泄,食不化”,《灵枢·本神篇》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明确指出脾胃虚实病理。

《素问·刺热篇》曰:“脾热病者,鼻先赤”、“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2];《灵枢·师传》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胃中寒,则腹胀”;《灵枢·经脉》曰:“胃中寒则胀满”;明确指出脾胃寒热病理。

《灵枢·本脏》则对脾胃其他病理做了描述:“脾大,则苦凑眇而痛,不能疾行。

脾高,则眇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

其他如:“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2],以及“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2];故后世李杲据此总结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4]。

据此可知,《内经》对脾胃病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的论述是较为全面的,这为脾胃学说的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多以此为据,并结合各自的临床实践,加以充实提高,使脾胃学说日臻完善。

(四)脾胃病的预防与治疗首先,《内经》提出人以“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2],并指出饮食要“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3]的预防思想。

其次,《内经》、《难经》颇为重视治未病的思想。

《难经·七十七难》曰:“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勿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这些论述均属于脾胃病的预防。

其后张仲景继承《内》、《难》精神,除了强调:“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5]之外,又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既勿补之”[5],是为《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典型具体运用。

至于脾胃病的治疗,《内经》之理论至今为大家所习用。

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病口甘者,……名曰脾痹。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2];以及“胃不和,则卧不安”[2];“治痿者,独取阳明”[2];“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2];“土郁夺之”[2]等等脾胃病治疗原则,无不脍炙人口,至今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由此可见,《内经》、《难经》对脾胃的生理、病理、预防和治疗等都有较为全面的论述,后世脾胃学说之繁衍无不以此为基础,因此可以明确的说,《内经》、《难经》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为脾胃学说的先导。

二.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脾胃理论经过《内》《难》开宗明义的论述后,历代各家验之临床无不应验,且每有新的认识。

于是乎脾胃学说日臻完善。

如张仲景明确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5],认为脾不主时而分旺四季,脾胃不虚则肝心肺肾气旺,不为外邪所侮,可免生疾病。

这为后世李东垣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4]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不仅发挥了《难经》理论,而且重申并凝炼《难经》理论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5]的着名论点,可谓中医治未病之先驱。

至唐孙思邈对脾胃学说也有许多贡献,如唐氏首先提出:“五脏不足,调于胃”[6]的学术观点,认为调理脾胃是治疗五脏不足的根本;可使“气得土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6]。

其次,提倡饮食疗法,他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6],“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方可称为良工”[6]。

并言:“饮食有悦神爽志,以资血气,排邪而安脏腑”[6]之功。

具体创制食疗方用之临床。

另外,孙氏根据长期临床,提出脾胃病运用针灸疗法,疗效显着,他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6],主张经常艾灸足三里,能使足阳明胃强健,预防疾病的发生。

至金元,李杲在其师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影响下,专门系统地阐述了脾胃学说,论证了脾胃在生理、病理、辨证和治疗中的重要意义,他的代表着作《脾胃论》脾胃学说提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观点,总结出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创立了一系列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药,无外乎王伦赞之曰:“外感尊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宗丹溪”。

“脾胃学说”的中坚李杲,为内伤病的证治立了大法,他的论点获得了后世不少医家的赞同,连温病学家叶天士也说:“内伤必取法乎东垣”,对李杲可谓推崇备至。

至明清时期,脾胃学说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首先,绮石宗东垣“五脏有病者当治脾胃”[4]的理论,在“执两端以用中,和三部以平调”[7]的理论中突出“脾为百骸之母”[7]的含义,治疗中“培土调中,以奠生金之母”[7],主用沙参、麦冬、花粉、百合等,实为滋养胃阴之肇始。

其次明末着名医家缪希雍着《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了新的观点“脾阴之说”,突破了传统理论中脾为阴脏,脾为太阴及脾为至阴的生理概念的框框。

他说:“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

”[8]用药常以石斛、木瓜、白芍药等为主。

不仅补充了李东垣脾胃学说之不足,纠正了当时奉行的温补脾阳之偏,并对叶桂的胃阴学说亦有很大影响。

至清代中叶着名医家叶天士对脾与胃的生理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脾胃体用各异,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

”“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9]。

据此,在治疗上提出了重视胃阴的看法:“盖胃腑为阳土,阳土喜柔,偏恶刚燥,若四君、异功之类,竟是治脾之药,腑宜通即是补”[9]。

如病人属阳盛之体,或病机属燥热之证及病后肺胃津液损伤之证,叶氏都主张用降胃之法,使胃气降则和,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以养胃阴,使津液来复,通降功能复原。

除以上所论外,明清其他医家也对脾胃学说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如李中梓谓:“人身根本……,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医贯》曰:“脾为后天之本”;《医宗必读》说:“脾为五脏之母”;《妇科玉尺》说:“脾胃为气血阴阳之根蒂”。

并根据大量临床实践,对脾胃在五脏中所具有的升与降、出与入、刚与柔、燥与湿、寒与热、虚与实、太过与不及和生克制化等对立统一法则详加论述,并以之指导临床,从而使脾胃学说从理论到实践逐步臻于系统和完善。

第二节李杲脾胃学说一.李杲脾胃学说产生的时代特点、医界特点及生平简介(一)生平着作简介李杲,字明之,生于金世宗大定20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寿宗元年(1251年,此时金已灭亡17年),享年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